浅谈儿童美术教育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7340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f.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1. 引言1.1 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儿童美术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学习美术,儿童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对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美术教育还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和沟通能力。
此外,美术教育还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画笔下展现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学习美术,儿童能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认识更多的色彩、形状和结构,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最重要的是,美术教育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我实现的乐趣和成就感。
总的来说,儿童美术教育是推动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
1.2 美术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美术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美术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参与美术教育,儿童可以学习到各种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认知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美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出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加敏锐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通过美术创作,儿童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增强情绪的表达能力,促进情商的发展。
关注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的儿童享受到优质的美术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
1.3 为什么要关注儿童美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极具价值和意义的领域,它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和关注这一领域。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儿童美术教育呢?儿童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儿童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丰富自己的艺术表达形式,培养独特的审美眼光和风格。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219d2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b.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儿童美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扩展自己的思维、创造性和想象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儿童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和欣赏美。
通过学习美术,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鉴赏力,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
这些技能在今后的生活和职业中都非常重要。
其次,儿童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
学习美术可以帮助孩子们探索新的想法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此外,美术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享受探索世界的过程,这种实践对培养孩子的创造性非常有帮助。
第三,儿童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扩展自己的想象力。
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一对孪生兄弟,学习美术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
通过制作各类作品和尝试新的艺术技法,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这对于今后他们的职业和创作都非常有帮助。
最后,儿童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表达能力。
学习美术可以帮助孩子们用画笔和画布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状态的转化和情感的传递在艺术中得到最好的表现。
学习美术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并且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eca0962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4.png)
让美术回归自然——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一二浅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美的追求,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所面对的教育方式和环境却很少能够真正让他们接触到自然与艺术的原生状态。
为了让美术教育回归自然,实现儿童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我们有必要从教育策略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一、引导孩子亲近自然自然是美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它包含了无穷的美感和启发。
幼儿在自然中能够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它们的艺术创作能够更加自然、真实地表现。
应该通过课程,引导孩子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让孩子在自然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和收获,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启发孩子内在的美术天赋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和潜能,美术教育不应将其简单地归为“技能”,而是应该以发现和培养孩子内在的美术天赋为目标。
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绘画作品来观察和挖掘孩子们的潜在艺术才能,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自由发挥和创作,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注重自主体验和感受幼儿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是主体,他们需要通过自主体验和感受来感悟美术的魅力。
教学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观察、感悟和表达,而非简单的传授。
教师应该以引导和指导的方式,让孩子们主动地去发现美,去表现自己心中的美,让美术创作充满乐趣和惊喜。
四、强调审美观念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和观念。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孩子观察、感受、理解和分析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理解能力,让他们从小就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热爱,为以后的美术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倡导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美术教育应该呼应社会的多样性,倡导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表现自由,在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上不做过多的限制,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让美术创作成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63f1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8.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儿童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还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培养耐心和毅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加强儿童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健康、积极、快乐的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在绘画、雕塑等美术活动中,儿童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等多种心理功能,这些都对儿童的心理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美术创作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释放内心的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心,增强心理健康。
儿童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表达中形成的,而艺术本身具有审美特征,对人们的审美情感产生特殊的激发作用。
在美术教育中,孩子们通过模仿和创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成为对美有敏锐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
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创作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体验,还可以在此过程中产生和发展情感,学习理解、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情感。
美术教育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还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培养耐心和毅力。
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需要不断地尝试、实践和改进,这需要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保持耐心和毅力。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孩子们要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克服困难,完成作品,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自信心。
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美术活动是一种全面的艺术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个体的各种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9fd05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0.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儿童美术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培养儿童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它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开发儿童的艺术潜力和审美能力。
美术是一门表现形式丰富的艺术,通过绘画、雕塑、手工等形式,儿童能够体验到独创和创造的乐趣,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在绘画的过程中,儿童能够锻炼观察和想象力,发现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儿童需要进行思路的整合、构图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等多种能力的协调。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儿童在认知、创造、想象、表达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美术教育注重的是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创造,培养自信心和自主性。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获得成功和满足感,从而增强自我价值感和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美术教育强调对细节的观察和把握,要求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仔细观察事物的形状、色彩、纹理等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在美术活动中,儿童还需要保持专注和耐心,不断去探索和发现。
这种观察力和专注力的培养对于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
儿童美术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国民素质和人文关怀。
通过美术作品,儿童可以了解和感受到不同的时代、文化、地域等的艺术表达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
美术教育还可以引导儿童欣赏和发掘艺术的优秀作品,培养对艺术的批判性思维和鉴赏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在培养儿童的艺术潜力和审美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自信心和自主性、发展观察力和专注力以及促进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儿童美术教育,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美术创作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才华。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b57652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d.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儿童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会画画,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通过美术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绘画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需要孩子们自己思考和发挥,培养出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美术作品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他们的美学水平。
美术作品中的色彩、构图、线条等元素都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对世界充满美的感知。
儿童美术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绘画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绘画,孩子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内心世界。
绘画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色彩和形状的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用画笔和画画来传达自己的感受。
这对于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孩子们的综合发展。
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美术教育,并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参与美术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创造力、有审美能力和有情感表达能力的新一代。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论文3篇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51694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b.png)
浅谈幼⼉美术教育论⽂3篇 幼⼉美术教育教学的最终⽬的就是要让学⽣学以致⽤,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到实际的⽣活当中去。
本⽂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浅谈幼⼉美术教育论⽂,欢迎阅读! 浅谈幼⼉美术教育论⽂篇⼀ ⼀、⽣活化的幼⼉美术教育的本质及基本特征 在传统的幼⼉美术教育中,幼教的主要⽅向在对幼⼉的认知能⼒和动⼿能⼒上,⽽⽣活化的美术教育则是注重幼⼉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幼⼉在⽇常⽣活中的⼀些感受来进⾏引导教学。
将真实的⽣活体验融⼊到美术教育中去,在引导幼⼉形成独⽴个性的同时还能将幼⼉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出来,让幼⼉在进⾏美术学习时发现⽣活中的各种美好,这样有助于塑造健康的⼈格。
因为幼⼉还⼩,对事物的认知能⼒较差,通过⽣活化的学习环境能让幼⼉在学习中充满兴趣,同时还能让美术教育往更好的⽅向发展,以下⼏点突出了美术教育的特点: (⼀)⽣活化 艺术是需要灵感的,⽽⽣活则是灵感的源泉。
幼⼉对事物的认知能⼒有限,所以他们在进⾏美术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于平常⽣活中的⼀些感受和所看到的事物。
但是由于幼⼉还处于⾮常脆弱的阶段,⼼理和⽣理都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导致幼⼉在进⾏美术创作时往往因为不能很好地将⾝体的各个机能协调运作,使美术创作在⼀⽚狼藉中结束。
当幼⼉的年龄超过三岁时,进⾏美术创作已经可以看到他们能通过⼀些简单的符号来表述其想表达的意思。
所以在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幼⼉多观察⽣活中的事物,让孩⼦的认知能⼒得到提⾼。
(⼆)游戏性 美术其实是表达内⼼的⼀种⽅式,幼⼉在进⾏美术学习创作时,也是对其⽣活的⼀种认知和反馈。
因为幼⼉在各个⽅⾯的发展都还不全⾯,所以他们完全是遵循内⼼感受来描述⽣活的,因此,教师在进⾏美术教育时,可以通过幼⼉的天性“玩”来开展美术教育,在“玩”的同时也是幼⼉表达⾃⼰⽣活情感的⼀种⽅式,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让幼⼉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深化对事物的认知度,进⽽获得启迪。
⼆、⽣活化的幼⼉美术教育的作⽤ 幼⼉教育的另⼀个主要作⽤是帮助幼⼉开发智⼒,⽽⽣活化的美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幼⼉开发智⼒,还能提升幼⼉的⼼理素质,帮助幼⼉塑造个性化的性格。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范文3篇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78ffc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6.png)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范文3篇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越来越显示出不可缺少或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创造性地发展幼儿智力。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范文,欢迎阅读!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范文篇一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个性的发展,而对孩子来说,能吸引眼球的也就是最喜欢的,孩子从小就喜欢颜色艳丽的东西,而到了上幼儿园时,他们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美术活动上了,因为美术可以让孩子们心情愉悦起来,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自由地表达观点,抒发自己的内心思想。
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需要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
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
它对幼儿的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纵观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教学,长期以来并未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家长们评价儿童的方法仍然是学了多少字,学会了几道题的范围。
传统观念和认识的局限性,已不适应经济日益发展的现今社会的时代要求,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把上好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已势在必行。
随着全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也一改往日的娇羞,揭掉面纱,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并深得孩子们的喜欢。
下面就根据我近几年的从教的实践及有关理论,谈谈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所起的作用。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明显效果,其中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幼儿美术专指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等极其简单初步的内容。
它以其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
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他一生的精神素质和文化修养有着奠基作用。
如美术欣赏“民族服饰娃娃”使幼儿不仅对连续图案和对比色彩有了认识,而且还懂得了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服饰是多姿多彩的。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https://img.taocdn.com/s3/m/8af82a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b.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儿童美术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美术素养培养的教育活动。
在美术教育中,点、线、面是基本的构成元素,是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点、线、面这三个方面来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点:在美术作品中,点是最基本的元素。
点无法形成具体的图像,但它们是所有图像的基础。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通过点的教学,可以让儿童了解到点的特点,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点也是构成线和面的基本要素,通过点的形成,可以引导儿童学习线条和图案的构成,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线:线是连接点的基本元素,是构成图像的主要元素之一。
线可以是直线、曲线、粗细不一的线条等,它可以形成各种形状和图案。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线的教学可以引导儿童学习用线条表现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表面特征,培养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线也是儿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在绘画中,线条的长短、粗细、方向等可以表现出儿童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点、线、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通过学习点、线、面,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点、线、面也是儿童理解和表达美的基础,可以引导儿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点、线、面的学习,可以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艺术基础。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点、线、面的教学,因为它们是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儿童学习和绘画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点、线、面教学活动,引导儿童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点、线、面的实际应用,鼓励儿童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bcf7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b.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审美素养、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下面我将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提升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们对美的感知、认识和欣赏能力,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美术教育,儿童可以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观察和感受美的氛围,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这对儿童的艺术欣赏、文化素养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是人们在艺术领域的学识和修养,是人们对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方式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和技巧,儿童可以丰富自己的艺术涵养,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从而提升艺术素养。
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们在面对新问题和新情境时的灵活、独特和富有想象力的表现能力。
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这对儿童的思维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将来的创造性工作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促进个性发展。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长,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平台。
通过艺术创作,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提升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美术教育也能培养儿童的耐心、细致和毅力等品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全面发展个性。
儿童美术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提升创造力和促进个性发展等重要意义和作用。
通过儿童美术教育,可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更多的艺术教育资源,推动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623aa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8.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儿童美术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美术教育。
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涉及到儿童的审美、艺术能力的培养,更关乎儿童全面而多元的人格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层面探讨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促进儿童个性特点的发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美术教育可以让孩子通过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独特性格。
美术教育是一种开放型的艺术表现方式,它可以让儿童更容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缺点和提升自己的优点。
2.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艺术是人们表述情感、思想的一种方式,儿童美术教育可以引导儿童主动参与艺术创作,促进儿童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审美教育的引导下,儿童可以更好的鉴别美和丑、好和坏等涉及审美的概念,培养儿童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欣赏不同形式的艺术,还可以从中获取美的感受,达到艺术情感交流的目的。
3.促进儿童整体人格的发展美术教育和儿童的整体人格发展息息相关。
美术教育涉及到儿童的情感、思维、语言、动作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都是儿童人格形成的主要标志。
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孩子通过创意艺术表达自我、发掘自我,从而使其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美术教育能够让儿童探索、创造和表达自己的世界观,使儿童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人格形成。
4.提升儿童综合素质综上所述,儿童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多种能力培养,如审美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等。
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塑造孩子自立、自强、自信的品质,从而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成功和自信。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f2c3a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9.png)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谈小学美术教育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篇一」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科的学习是以学习活动方式为主划分美术学习领域,来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参与合作、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通过美术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同时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关键词:兴趣、创新、互动、合作、评价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应该怎样学习与应用新课标的精神?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宽松自由空间、营造和谐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着“演员”的角色,主要是采取教师教与学生听这样的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环节。
整个课堂教学设计非常周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机会少,在课堂上充当配角。
记得在小时候上课时老师为了维持好班级课堂纪律,要求我们两手放在台上,坐端正,不许讲话然后开始授课。
太多的限制使我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
今天我已为人师,赶上新课改的好时机,在我三年的教学与研究中,我认为教师课堂上不应该充当“演员”的角色,而应该是一名导演、促进者以及辅导者。
要让学生们能认真而很有兴趣去学习美术,就要有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以及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在宽松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有更大联想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常以“开心一刻”的笑话或小品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各种优美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因而在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https://img.taocdn.com/s3/m/e77ffd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9.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儿童美术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培养儿童的美术素养,提升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
点、线、面是美术语言的基本元素,也是儿童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本文中,我将从点、线、面的含义、作用以及如何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点是最基本的图形元素,它是空间最简单的表现形式。
点通过其大小、形状、位置等特征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思。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点可以作为构成图像的基本元素,通过画点的方式来锻炼儿童的手部协调能力、观察力和表现力。
儿童可以通过画点的方式来描绘星星、花瓣等,使得图像更加生动有趣。
点也可以作为细节的表现形式,通过点的点缀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如画一朵花时,可以在花瓣上点缀一些小点,使得花的形态更加立体、有层次感。
线是由点连接而成的路径,它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线可以通过其长度、粗细、形态等来表达形状、方向、运动等信息。
在绘画中,线可以用来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定义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通过练习画线的技巧,儿童可以提高自己的手部协调能力、线条的控制能力和表现能力。
儿童还可以通过线的组合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和形象,如通过弯曲的线条来描绘动物的形态,通过直线和曲线的组合来描绘房屋的形状等。
线还可以用来表达运动感和节奏感,如画一条弯曲的线,可以使人联想到河流的水流动起来的样子。
面是由线条所包围的区域,它是平面艺术作品中最直观、最显著的表现形式。
面可以通过其形状、大小、颜色等来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和色彩特征。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面可以通过填充颜色的方式来表达物体的实体感和质感,如画一个红色的苹果或者一个蓝色的天空。
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物体的外形特征,选择适当的颜色和色彩搭配来绘制作品。
在绘画中,面还可以用来表达光影的效果,如通过阴影和高光的处理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
儿童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形态和光线的变化,用不同的灰度值和调子来表达物体的明暗变化,使得作品更加逼真有立体感。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几个注重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几个注重](https://img.taocdn.com/s3/m/082746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8.png)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几个注重幼儿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幼儿的心理、智力和社交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幼儿的兴趣培养。
幼儿的兴趣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根据他们的爱好和需求,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能力的美术活动,如绘画、造型、手工制作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能力。
2.注重幼儿的经验积累。
幼儿美术教育不仅是给幼儿传授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让幼儿从日常生活中感知事物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并通过绘画、造型等活动,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逐步积累幼儿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3.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
美术作品是幼儿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鼓励他们通过绘画、造型等活动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讨论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幼儿学会感受、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4.注重幼儿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美术活动是一个非常适合幼儿合作和交流的平台。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通过合作和交流,幼儿可以相互启发、借鉴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幼儿美术教育的注重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技巧,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只有通过综合的美术教育,才能全面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生活能力。
浅析美术教育提升幼儿发展
![浅析美术教育提升幼儿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417be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7.png)
浅析美术教育提升幼儿发展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幼儿可以在对色彩、形状、线条等美术元素的认知和把握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也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增进其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综合发展三个方面来浅析美术教育如何提升幼儿的发展。
美术教育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促进美术教育在启蒙幼儿认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幼儿时期,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渴望通过感知来认知世界。
而美术教育正是通过感觉直接作用于幼儿,让他们通过观察和体验来认知事物。
在绘画、造型等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操作材料、观察对象、表达情感,进而认知和把握美术元素,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美术教育,幼儿可以逐渐学会辨别色彩、形状、线条等美术元素,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
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综合认知水平的提升。
美术教育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促进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更能够在情感上给予幼儿更多的磨练和提升。
在美术教育中,幼儿可以通过自由的绘画、造型等活动,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
通过对色彩、形状的灵活运用和对画面的构思,幼儿可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开发情感。
在绘画时,幼儿可以用色彩、线条和造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操作画笔、颜料等工具,处理和表现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压力。
通过美术教育,幼儿可以感受到美、喜悦,增强积极情感和审美情趣,培养幼儿对美的向往和热爱,促进幼儿情感体验与表达的发展。
美术教育对幼儿综合发展的促进美术教育在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绘画、造型等美术活动是一种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幼儿在使用各种材料进行绘画、造型时,需要动手操作,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绘画、造型等活动中,幼儿需要认真观察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中的美术教育
![幼儿园中的美术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4c736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e.png)
幼儿园中的美术教育简介:美术教育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美术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意识等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中的美术教育的意义、目标及实施方法,并给出相关建议。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幼儿时期是儿童感受艺术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可以启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帮助他们发展各种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1. 培养创造力通过美术教育,幼儿可以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培养其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提升想象力美术课程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3. 培养审美意识通过欣赏名画、摄影作品等艺术作品,幼儿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升其审美水平。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1. 激发兴趣通过美术活动,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主动参与的态度。
2. 培养基本技能在美术教育中,幼儿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绘画、剪纸、手工等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美术教育旨在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通过艺术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4. 培养表达能力通过美术活动,幼儿可以学会用绘画、雕塑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施方法1. 创设良好的美术环境幼儿园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美术环境,如设立美术角、美术室等,为幼儿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2. 组织多样化的美术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各种有趣的美术活动,如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幼儿园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能够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示范,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4. 融入跨学科教学美术教育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语言、数学、科学等,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四、有针对性的建议1. 提供丰富的素材幼儿园应该提供丰富的艺术作品和美术素材,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3篇)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73f1f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2.png)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3篇)在研究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接触论文,通过撰写论文来探讨问题和推进学术研究。
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我们将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绘画课和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而欣赏则是将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内化、升华的必修课程。
在欣赏中,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间互相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
最终达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展欣赏的教学研究。
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和欣赏惯,选择适宜的欣赏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够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让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
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应强烈。
在欣赏过程中,儿童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见闻和对画面产生的联想来评判作品。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为自己的范本。
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专题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围绕某个欣赏课题展开整堂欣赏。
比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官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在美术专题欣赏课中,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看作品图片,然后一讲到底,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研究效率。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https://img.taocdn.com/s3/m/d188067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d.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
儿童美术教育是帮助儿童发展他们的艺术感觉和能力的过程。
而点、线、面则是美术
教育的重要元素,是创造艺术作品时最基本的构图单元。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学习点、线、面的构成和表现,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空间、形式、色彩的感觉,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的发展。
点是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最简单的构图形式。
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小、颜色等
可以组成形式。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点的认知需要从最基础的直觉认知开始,逐步引导儿
童将点与其他元素结合使用,如在描绘物体神情或表达情感时,点的大小、位置等变化可
以起到关键作用。
线是两个点之间的连接。
线的形态多样,可以是粗细、长短、直曲折等等,通过线的
构成可以组成各种形态,如表示物体的外形、轮廓和纹理等。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线条的
学习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画线技巧和准确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儿童对线的想象和探索
能力,从而创造出色彩丰富、形态多样的作品。
面是由线条所组成的图形。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学习面的构成需要从简单到复杂逐步
引导。
通过对面的学习,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对形体结构的感知和理解,激发他们对构图、
色彩、纹理等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点、线、面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儿童美术教育中需要着重
培养的元素。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学习和探索,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感觉和表现能力的发展,为他们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bfc7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7.png)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1. 引言1.1 引言儿童美术教育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专业的美术教育活动,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美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儿童美术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美术,儿童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欣赏美的东西。
美术作品也是儿童表达情感的良好途径,可以促进他们情商的发展。
美术教育还可以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锻炼他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表现力,对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在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在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升其情商和认知能力。
结合儿童的兴趣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美术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有艺术天赋和创造力的未来人才。
【引言结束】2. 正文2.1 儿童美术教育的定义儿童美术教育的定义主要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引导儿童探索、表现和感知美感,培养其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美术教育不仅包括传统的绘画、手工和造型等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儿童从艺术作品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文的独特感悟,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儿童美术教育的定义与其它教育形式有一些区别,主要体现在注重个性化培养、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传授技巧和知识,更要引导他们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感悟美的内涵,培养自信和自我表达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的定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技巧性的训练,也强调情感体验和审美素养的培养,旨在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2.2 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儿童美术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儿童在美术方面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
那么,儿童美术教育究竟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呢?儿童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孩子们独特的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之我见
什么是儿童美术教育?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思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把儿童的个人成长特征,分为7个观察点:智慧成长、感情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成长。
”这对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人是很有启发的。
具体来讲,我认为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
这是基于儿童美术教育是美育,其目的不是造就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的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
让他们从小学会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事物创造美。
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而不只是现实的价值,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使他们的心身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中国的儿童美术教育从70年代末起步,发展到今天已将近20年。
现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举国上下重视教育的风气,以及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这项事业得到蓬勃迅猛的发展。
如今,全国接受业余、专业等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的少年儿童要以千万计,各种美术培训班、学校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相对落后和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师的素质良莠不齐,儿童美术的教育中存在着普遍性的偏差和误导,儿童美术模式化、成人化的倾向相当严重。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三种教学模式比较流行。
最多的一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
如外面的美术培训机构里,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
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
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人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
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少“灵气”。
以上教学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第二种是小学课堂上容易出现的“简笔画”教学法。
这些美术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
结果是儿童的作品犹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再有一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
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
所教的弟子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致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
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將,或是能画出“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当然,儿童在学绘画时,要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和技巧的重要性,知识技法是美术课的主要内容。
但是,学习笔墨技巧并不是学习绘画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
我认为儿童的美术教育,重要的是“教育”二字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掌握技法的工具。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通过教育,使儿童得以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宗旨。
就是说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有意识营造一种气氛,努力将孩子
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动情、冲动、激情澎湃,有时甚至处于癫狂状态。
好的教师这时如同催化剂,使学生们兴奋激动起来,千万不要限制和压抑孩子的感情,而应该引导他们去尽情表现、抒发、渲泄。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抒发,表现自己的感情。
比如我在教孩子画花时,有一小朋友就马上去摘了一朵花给我。
这时我拿这朵花作示范,教学生怎样画花,而且还告诉小朋友,花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被折断了腿,非常伤心,花孩子也非常痛苦,不久将死去。
孩子们受到了情感教育,最后画了一幅花妈妈拥抱花孩子的画。
感情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情就没有艺术,人的感情,一方面是天生的,人有七情,这是天性。
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的,特别是一些崇高、美好的感情,一些社会性质的感情,是要靠情感教育来培养的。
比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等等。
通过教育、孩子由不懂到懂,由感情较平淡到浓烈,更纯正,就如酿酒一般,所以在美育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教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孩子美好、健康、丰富的感情上,让他们懂得爱懂得恨,富有同情心,用人类各种各样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其次,美术教育中对美的东西具有特殊的感受力,这是美育应该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
有艺术感觉的人,对美的感受力特别强,能从平凡的很多人视而不见的事物中发现美,而学生的感受力是可以进行培养训练的。
感受要靠人的感官,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感官训
练。
美术最重要的感官是视觉,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对色彩、造型、结构等较敏感。
除此之外,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肤觉、还有通感等等的训练也很重要。
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听、去摸、去闻、去踩……然后把自己感觉到的说出来,最好能画出来。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感受力一定会比别人更细腻、更敏锐。
第三,要能感受美,就要懂得欣赏美,所以在美术教育中艺术欣赏课是必不可少的。
欣赏的内容应该广泛,自然风景美、动物美、人体美、建筑美、服饰美、生活美等等,以及各类艺术的美。
第四,美术这门艺术,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美术的形式感。
美术方面的形式感包括空间感、均衡感、节奏感、色彩感、韵律感、透视感,形象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变形和比例的把握等等。
教师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这些感觉,然后让学生学会用这些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于是新的美、新的艺术就被创造出来。
桑塔耶纳说过“美是将情感变为有形”。
那么美术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各种各样事物的兴趣,这样兴趣才能将情感转为有形的美。
尤其是对儿童来说,兴趣至关重要。
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爱好多,情趣广泛,艺术感觉才会好。
只有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地看、听、摸、耐心地体验观察的感受。
兴趣也是感情的基础。
情趣情趣、情和趣是分不开的,对什么东西有感情,就会对它十分感兴趣,对什么东西越感兴趣,对它的感情也就会越深。
兴趣越广泛的人感情也就越丰富。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亦无所谓爱好的人,是谈不上艺术感觉的。
这样的人生活也就没有什么意思,麻木不仁,
人们也不愿与他交往。
我常听一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对绘画不感兴趣,对音乐也不感兴趣,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那就随他吧。
有的老师也错误地认为,没有兴趣就不要学。
其实消极放任是很危险的,将会害了孩子。
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没有兴趣就更应该培养,没有艺术感觉就更要培养训练,否则将会成为一个没有意思的人,感情淡漠的人,麻木不仁的人。
综上所诉,儿童美术教育就是如何让儿童在学习、成长与生活得到美术的益处,是儿童整体之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目的。
美术教育是润泽教育,美,不是一门课程,它是能让你赏心悦目的另一扇窗户,美是动情的艺术,是智慧的艺术,美更是你一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