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南通-[](1)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南通-[](1)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南通-[](1)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是指因遗传因素导致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苯酮尿症、甲酰丙酮酸血症等。

及早筛查和诊断可以有效避免严重后果。

而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的关键在于采集血片,本文将以“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南通”为主题,探讨相关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一、技术规范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需要遵循技术规范,包括采集血片前的准备、采血工具的选择、血量的控制、血片标识等。

以南通地区为例,其技术规范如下:1.准备工作采集血片前需要进行相关准备工作:(1)准备好消毒剂(70%酒精或碘伏)、采血器、采血橡胶管、血片、血片号码标签、手套等。

(2)消毒:消毒剂需充分涂抹采血部位后,待消毒液干燥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操作。

2.采血工具的选择南通地区推荐使用带有自动排 air 功能的自动采血器。

3.血液采集量控制南通地区规定采集足够多的血液,保证测试的可靠性,睡眠状态下的宝宝应该采集1 mL的全血,未睡眠状态下的宝宝应该采集1.5 mL的全血。

4.血片标识南通地区规定,在采集血液之前,在血片号码标签上填写完整的宝宝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采集时间、采集者名字等,避免混淆。

二、质量控制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将确保采集的血片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南通地区采取以下措施:1.人员培训对于采样人员,南通地区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化,避免因个人操作导致血片质量下降。

2.质量监控南通地区进行全程监控,并实施外部质量控制,监督整个过程的质量。

同时,对于采集到的不合格血片,立即查找原因并更换。

3.记录管理南通地区规定将所有采样过程的记录归档,包括血片号码标签、血片采集登记表、血片传送单、采血人员签名等,确保记录的完整性以及后续的数据管理。

总之,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也能够降低不必要的误诊率,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

{技术规范标准}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3、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或外侧,深度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去第一滴血,取第二滴血;4、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至少采集三个血斑;5、手持消毒棉轻压取血部位使其止血;6、将血片置于清洁空气中,避免阳光直射,自然晾干呈深褐色,并登记造册;7、将检查合格的滤纸干血片,置于塑料袋内,保存在2-8℃冰箱中;8、在规定时间内将滤纸干血片递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机构。

四、采血工作质量要求1、采血滤纸应与试剂盒标准、质控血片用滤纸一致。

2、采血针必须一人一针。

3、采血时间为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二十天。

4、合格滤纸干血片应为:(1)每个血斑直径大于8毫米。

(2)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斑一致。

(3)血斑无污染。

5、滤纸干血片应在采集后5个工作日内递送,3天内必须到达筛查检测机构。

6、有完整的采血卡片及结果登记册。

附件2: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承担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遗传代谢性、先天性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测的医疗保健机构。

一、基本要求(一)机构要求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

2、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

3、年筛查量达3万人以上。

(二)人员要求1、业务负责人:全日制医学及相关学校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具有儿科或临床检验10年以上工作经验,从事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5年以上,并熟悉或掌握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运作和管理。

2、实验室技术人员:中专以上学历,从事检验工作两年以上,具有技师或以上职称,接受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实验室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1)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2)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处理的相关知识;(3)标记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4)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定量和定性判断;(5)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本技能;(6)消毒隔离技术。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采血部位:婴儿足跟 外侧缘、内侧缘(距 足跟0.6-0.7c处), 不得在婴儿足跟中间 针刺,以免损伤婴儿 神经、肌腱和骨骼。
不能采血的部位
足跟后缘和中心部 足弓:容易伤及神经、肌健、韧带和软骨 肿胀或水肿部位 手指:易导致局部感染、指骨坏死。
改善局部血运
足部是否温暖? 新生儿吃奶后半小时到2小时之内采血 热敷:可用40-42℃毛巾热敷15-30分钟或
黄平县人民医院
蒙秀建
主要内容
概念 干血片标本采集的重要性 采血空白滤纸片的保存 采血时间、采血部位 采血步骤 血片采集后的保存、登记
新生儿疾病筛查?
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 简便、敏感的检测方法,对一些危害儿童 生成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 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从而 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表现,而在其体 内生化、代谢或者功能已有变化时就做出 早期诊断,并且结合有效治疗,避免患儿 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保障儿童 正常的体格发育智能发育。
注意事项
消毒酒精未干不宜进针采血 同一滤纸部位不得重复滴血和两面滴血 凝固的血样不能用于制备血斑标本 避免晾置过久、日晒、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气
味熏染、接触异物污染等,以及油漆气味的影响 避免血斑标本之间交叉污染污染,未干的血片不
能重叠放 避免在新生儿饥饿状态下取血 新生儿末梢循环差,一定要等足部足够温暖柔软
各区县妇幼保健院每周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标本后先质控, 并填写区县递送血片记录单,合格标本及 时送或寄往新生儿疾病筛查筛查中心。
血片采集重要性
血片采集并及时送检是整个新生儿疾病筛 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血质量直 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假阳性引来新生 儿家长不必要的紧张,假阴性造成患儿的 漏筛,使患儿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必 须按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教材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教材

2011年6月1日正式启用了自治区新生儿疾
病筛查信息网络直报系统.
直报收集范围和统计年限


信息收集范围: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网 络管理范围。 统计年限:按3+1统计模式,上一年度第四 季度和本年度一、二、三季度为年度统计 时限。
直报信息收集工具

收集工具:主要采用报表形式 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机构基本 情况、新筛检测机构工作统计报表和病 例个案登记表,共7种报表。


产前诊断中心实验室是一支团结协作,技 术力量雄厚的团队,以病人为中心,竭诚 为广大患者提供精湛的医疗水平及优良的 服务质量。 诚信立科,和谐兴科,质量建科,科技强 科____是我们的追求!
1、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属创伤性手术操作、 不可重复、高风险 2、羊水细胞培养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周期长、
易污染、得到细胞分裂相少
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
采集技术规范:

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 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 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 的目的、原 则、方法及 网络运行 滤纸干血片 采集、保存、 递送的相关 知识 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 相关信息和 档案管理
3、承担本机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 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信息收集范围:自 治区新生儿疾病筛 查网络管理范围。 统计年限:按3+1统 计模式,上一年度 第四季度和本年度 一、二、三季度为 年度统计时限。
新疆
4、血片采集人员在实施 血片采集前,应当将新 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 目的、意义、筛查疾病 病种、条件、方式、灵 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 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 并取得书面同意。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填写采血卡
我的未来就在您手中! 请规范采血并认真填写 采血卡,做到字迹清晰, 逐项填写。
采血空白滤纸片的保存
存放于室温阴凉干燥处 避免阳光直射 避免紫外灯照射 避免消毒液污染 避免潮湿 要用塑料袋密封好放在抽屉或柜子里。 不要放在新装修的房间。
采血时间
出生72小时后,充分哺乳(包括母 乳及其它及奶制品)至少8次以上, 3-7天之内采血
血片保存不当会造成血片不能洗脱,使筛查实验结果出 现假阴性
在规定时间内将滤纸干血片送到妇幼保健站
A、滤纸干血片应在采集后5个工作日内递送,3天内必须到达筛查 检测机构。 B、递送过程中应减少在室温下放置时间,避免血样过热过冷,避 免血样潮湿与污染,防止标本失活。 C、有完整的采血卡片及结果登记册
新生儿疾病筛查?
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 简便、敏感的检测方法,对一些危害儿童 生成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 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从而 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表现,而在其体 内生化、代谢或者功能已有变化时就做出 早期诊断,并且结合有效治疗,避免患儿 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保障儿童 正常的体格发育智能发育。
间内
合格的滤纸干血片
▪ 采血卡片填写清晰不缺项 ▪ 采血时间大于72小时 ▪ 每个血斑直径大于8毫米,共
3-5个 ▪ 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
斑一致 ▪ 采血后3-4小时内将血片放2-
8℃冰箱保存 ▪ 血斑无污染、血斑能完全洗脱
血片支架
将检查合格的滤纸干血片,置于塑料袋内,保存在2-8℃ 冰箱中。
注意事项
消毒酒精未干不宜进针采血 同一滤纸部位不得重复滴血和两面滴血 凝固的血样不能用于制备血斑标本 避免晾置过久、日晒、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气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20页】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20页】
(二)采血针必须一人一针
(三)正常采血时间 为出生72小时后,7天 之内,并充分哺乳; 对于各种原因(早产 儿、低体重儿、正在 治疗疾病的新生儿、 提前出院者等)未采 血者,采血时间一般
不超过出生后20天。
采血时间小于72小时
TSH生理性高峰期,假 阳性
未喂足六次奶
无或少蛋白质负荷,假 阴性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 采集技术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 最重要的环节
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
(一)新生儿血片采集的要求
(1)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 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
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 、母亲姓名、住院号、居 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 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 、出生日期、采血日期和 采血者等。
(七)及时将检查合格 的滤纸干血片置于密 封袋内,密闭保存在2 ~8℃冰箱中,有条件 者可0℃以下保存。
血片保存问题:空白 血片和已采集的血片
(八)所有血片应当按照血源性传染病标本对待, 对特殊传染病标本,如艾滋病等应当作标识并单 独包装。
三、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一)血片采集的滤纸应当与试剂盒标准品、质 控品血片所用滤纸一致
血片样本
血片样本
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样本过少 渗透不良 邮寄前血片未干
血斑有划痕或摩擦 样本过多
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血斑稀释、褪色、污染 血斑结块或分层
出现渗血环 无血斑
字迹潦草,无法辨认 重号 填写内容张冠李戴 多胎标记不明确 区级退片原因最多?
(2)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 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 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 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血片干燥后放入袋内 再递送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ppt课件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ppt课件

血片样本
血片样本
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样本过少 渗透不良 邮寄前血片未干
血斑有划痕或摩擦、褪色、污染 血斑结块或分层
出现渗血环 无血斑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ppt课件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 最重要的环节
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
(一)新生儿血片采集的要求
(1)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 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
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 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 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 性别、孕周、出生体重、 出生日期、采血日期和采 血者等。
字迹潦草,无法辨认 重号 填写内容张冠李戴 多胎标记不明确 区级退片原因最多?
(2)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 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 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 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血片干燥后放入袋内 再递送
没有干透的血片
(3)因特殊情况未按 退片原因
(七)及时将检查合格 的滤纸干血片置于密 封袋内,密闭保存在 2~8℃冰箱中,有条 件者可0℃以下保存。
血片保存问题:空白 血片和已采集的血片
(八)所有血片应当按照血源性传染病标本对待, 对特殊传染病标本,如艾滋病等应当作标识并单 独包装。
三、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 (一)血片采集的滤纸应当与试剂盒标准品、质 控品血片所用滤纸一致
延期采血问题
(四)合格滤纸干血片应当为:
至少3个血斑,且每个血斑直径大于8毫米 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斑一致 血斑无污染 血斑无渗血环
(五)滤纸干血片应当在 采集后及时递送,最迟
不宜超过5个工作日。
(六)有完整的血片采集 信息记录。
迟递问题 递送安全问题 每次递送需附汇总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血(换血)等未符合采血条件者。 由接产单位告知父母,预约采血日期,交
家长签字,嘱咐家长在预约日来院采血。 应在条件满足时尽早采血,最迟不超过生
后20天。
精品课件
采血部位选择
最佳采血部位:足跟内、外两侧。
理由:
血运丰富 皮肤组织较厚 损伤最小 容易固定便于取血
精品课件
安全采血区
阴影区域即为: 安全采血区
才能采血
精品课件
不合格标本的种类
卡片填写不完整缺项 采血时间不足72小时或未填 血斑污染或浸水 血斑过小、过少、血斑未浸透两面、重复滴血 采后血在外放置过久,超过了5小时 未及时寄送,标本失效
血片保存不当会造成血片不能洗脱,使筛查实验结果出 现假阴性
在规定时间内将滤纸干血片送到妇幼保健站
A、滤纸干血片应在采集后5个工作日内递送,3天内必须到达筛查检 测机构。 B、递送过程中应减少在室温下放置时间,避免血样过热过冷 ,避免血样潮湿与污染,防止标本失活。 C、有完整的采血卡片及结果登记册
用温暖的手握新生儿足部15分钟 充分按摩足部 新生儿取头高脚低位,可使足部静脉压增
高,利于取血。
精品课件
血片采集步骤
清洗双手配带手套
按摩或热敷(40-42℃)新生儿足跟,并用 75%酒精消毒皮肤。要待酒精在空气中自然挥 发或用无菌干棉球擦掉多余的酒精后再开始 操作。
绝不能用碘酒消毒,影响检测结果
将新生儿足部抬高,高于身体水平,然后 用消毒棉轻压针眼使其止血。
精品课件
晾干
室温放置3-4小时(放置太短或过久都要影 响检测结果)
阴凉处清洁空气中 血斑悬空、水平摆放在桌面或操作台面上
自然晾干 避免热烤、日晒、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
或其他有机溶剂熏染、液体污染等 绝对不能放在抽屉或柜子内、新装修的房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 ppt课件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 ppt课件
渗出
• (4)手或其他物质,比如酒精、福尔
马林、灭菌溶液、水等接触滤纸片
.
37
不合格的血样标本(五)
• 血斑出现凝块 • 可能原因: • (1)采血操作时间过长,血液凝固 • (2)不恰当地干燥血样 • (3)用毛细管将血液转移到滤纸上
.
38
不合格的血样标本(六)
• 样本血液太多 • 可能原因: • (1)滤纸同一位置重复滴血滴 • (2)在滤纸的正反面重复滴血 • (3)血液过多,通常使用了某些设备
新生儿因出生体重过低、病重、输血(换血)等未符合采血 条件者。
应在条件满足时尽早采血,最迟不超过生后20天。
.
16
注意事项
• 在采集、处理血标本时应注意生物安
全防范:
• 1、病人的标本可能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乙型
肝炎病毒(HBV)。所有血片应当按照血源性标本对待,严格 遵守标本采集技术降低各类工作人员(采血人员、信息录入及 实验室工作人员等)的危险性,在接触血标本过程中须戴手套 。
.
34
不合格的血样标本(二)
• 重复滴血 • 可能原因:两滴或两滴以上的血滴汇于同一
血斑
.
35
不合格的血样标本(三)
• 标本未干 • 可能原因:血斑未完全干透即放入冰箱保存
.
36
不合格的血样标本(四)
• 血样稀释、血斑周围有血清环 • 可能原因: • (1)穿刺皮肤前没有将酒精擦干 • (2)滤纸片接触酒精、水等物质 • (3)过度挤压/揉搓穿刺部位使组织液
.
44
采血机构人员职责
1、宣教、知情同意
2、填写完整的血片信息
3、采血
4、指导家属扫描新筛微信公众号并进入 微信号录入条码及血片信息,点击提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
1 基本要求
2 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3
血片采集步骤
4 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1、血片采集的滤纸应当与试剂盒标准品、质控品血片所用滤纸一致。 2、采血针必须一人一针。
3、正常采血时间为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对于各 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正在治疗疾病的新生儿、提前出院 者等)未采血者,采血时间一般不超过出生后20天。
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1 基本要求 2 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3 血片采集步骤
4 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1、清洗双手,并佩戴无菌、 无滑石粉的手套。
2、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 并用75%酒精消毒皮肤。
3、待酒精完全挥发后,使用一次性 采血针刺足跟内侧或外侧,深度小 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 从第2滴血开始取样。
滤纸干血片 采集、保存、 递送的相关 知识
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 相关信息和 档案管理
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1 基本要求
2 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3
血片采集步骤
4 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1、积极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PKU CH
CAH G6PD缺乏症 ...
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卡片内容包括: 采血单位 母亲姓名 住院号 居住地址 联系电话 新生儿性别 孕周 出生体重 出生日期 采血日期 采血者
6、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骤采集足跟 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新筛中心实验室
7、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或不合格标本退回需要重新 采血者,应当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统计年限:按3+1统 计模式,上一年度 第四季度和本年度 一、二、三季度为 年度统计时限。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

注意事项
在采集、处理血标本时应注意生物安全防范:
1、病人的标本可能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乙型肝 炎病毒(HBV)。所有血片应当按照血源性标本对待,严格遵 守标本采集技术降低各类工作人员(采血人员、信息录入及实 验室工作人员等)的危险性,在接触血标本过程中须戴手套。 2、在采集标本过程中要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 后再采集下一个标本。
血片样本充分自然干燥,应水平放置在无吸水性的的开放位置上,如 干燥架,或塑料面的试管架,室温下放置3-4小时。样本应避免阳光直 射(不要叠放或靠近热源)
样本干燥后及时用密封袋保存,放在4℃冰箱中。
用冷链包及时将血片送到新筛分中心,新筛分中心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 冷链递送至新筛中心,新筛中心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标本的检测。
体重越低,17α-OHP测定的浓度越高,早产儿要比足月出生的新生儿17α-OHP浓度要高 。

要求对孕周和体重做准确的填写。 要求母亲疾病或婴儿疾病及用药情况如实填写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 采血要求
• 要避免血样受EDTA或柠檬酸盐污染,受时间分辨免 疫荧光方法学影响,EDTA 或柠檬酸盐会与铕发生 鳌合反应,导致测定浓度极端升高,严禁使用毛细 管将血液转移到滤纸上。
针刺部位应选择在如右图 所示的阴影区域,切忌采集新生儿脚后跟中间部位 针刺接触或触伤足跟骨可引发骨髓炎、钙化结节、脓肿
三、血片采集步骤
1、清洗双手,并佩戴无菌、无滑石粉的手套。 2、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并用75%酒精消毒皮肤。
三、血片采集步骤
3、待酒精完全挥发后, 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 跟内侧或外侧,深度 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 拭去第1滴血,从第2滴 血开始取样
采血时间及要求

新生儿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新生儿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血片采集师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的医疗机构应当按本技术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基本要求(一)采血机构设置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

(二)采血人员要求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信息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一)积极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对本机构血片采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三)承担本机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血片采集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当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疾病病种、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书面同意。

(五)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

卡片内容包括:身份证号、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采血日期和采血者等。

(六)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七)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或不合格标本退回需要重新采血者,应当及时预约或跟踪采集血片。

(八)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当协助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九)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包括掌握活产数、筛查数、新生儿采血登记信息、反馈的检测结果及确诊病例等资料,保存时间至少10年。

三、血片采集步骤(一)血片采集人员清洗双手并佩戴无菌、无滑石粉的手套。

202X年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南通-2015.06[1]

202X年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南通-2015.06[1]
正常(zhèngcháng)足月新生儿一周内干血滴纸片TSH变化动态图
新生儿日龄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采血工作质量(zhìliàng)控制 4、合格滤纸干血片应当为:
a)至少3个血斑,且每个血斑直径大 于8毫米(háo mǐ)。
b)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斑一致 。
c)血斑无污染。
d)血斑无渗血环。
1
基本(jīběn)要求
2
采血机构(jīgòu)和人员职责
3
血片采集步骤
4
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第四页,共三十九页。
基本(jīběn)要求
采血机构设置:
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 新生儿遗传代谢(dàixiè)病筛查血片采集。
第五页,共三十九页。
基本(jīběn)要求
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健康教育
填写采血卡、登记、核对
采 血
足跟内外侧缘

改善采血部位血循环


75%酒精消毒

针刺和取血
2~4小时常温晾干
质量检查, 合格标本置冰箱内
5天内递送至筛查中心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血片采集(cǎijí)技术规范
1
基本(jīběn)要求
2
采血机构(jīgòu)和人员职责
临床(lín chuánɡ)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
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 的目的、原 则、方法及 网络运行
滤纸干血片 采集、保存 、递送的相 关知识
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 相关信息和 档案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采血日期和采血者等。
(六)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七)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或不合格标本退回需要重新采血者,应当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八)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当协助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九)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包括掌握活产数、筛查数、新生儿采血登记信息、反馈的检测结果及确诊病例等资料,保存时间至少10年。
三、血片采集步骤
(一)血片采集人员清洗双手并佩戴无菌、无滑石粉的手套。
(二)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并用75%乙醇消毒皮肤。
(五)滤纸干血片应当在采集后及时递送,最迟不宜超过5个工作日。
(六)有完整的血片采集信息记录。
(一)积极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对本机构血片采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三)承担本机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血片采集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当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疾病病种、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书面同意。
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的医疗机构应当按本技术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基本要求
(一)采血病筛查血片采集。
(七)及时将检查合格的滤纸干血片置于密封袋内,密闭保存在2~8℃冰箱中,有条件者可0℃以下保存。
(八)所有血片应当按照血源性传染病标本对待,对特殊传染病标本,如艾滋病等应当作标识并单独包装。
四、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一)血片采集的滤纸应当与试剂盒标准品、质控品血片所用滤纸一致。
(二)采血针必须一人一针。
(二)采血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信息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三)待乙醇完全挥发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侧或外侧,深度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从第2滴血开始取样。
(四)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液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避免重复滴血,至少采集3个血斑。
(五)手持消毒干棉球轻压采血部位止血。
(六)将血片悬空平置,自然晾干呈深褐色。避免阳光及紫外线照射、烘烤、挥发性化学物质等污染。
(三)正常采血时间为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正在治疗疾病的新生儿、提前出院者等)未采血者,采血时间一般不超过出生后20天。
(四)合格滤纸干血片应当为:
1.至少3个血斑,且每个血斑直径大于8毫米。
2.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斑一致。
3.血斑无污染。
4.血斑无渗血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