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考制度(1)

合集下载

新高考培训班发言稿(3篇)

新高考培训班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我是新高考培训班的一名教师。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高考培训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家长和同学们的信任,选择加入我们的新高考培训班。

新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新高考培训班将竭诚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及意义新高考改革旨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1. 考试科目调整:语文、数学、外语保持不变,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改为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六科选三。

2. 考试形式改革:语文、数学、外语采用全国统一考试,其他科目采用全省统一考试。

3. 考试分值调整: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其他科目每科100分。

4. 选科制度: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六科中选三科参加考试。

新高考改革的意义在于:1. 激发学生潜能:新高考改革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

2. 提高教育质量:新高考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3. 促进教育公平:新高考改革有利于打破地域、性别、年龄等限制,让更多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二、新高考培训班的优势1. 专业的师资力量:我们新高考培训班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他们熟悉高考政策、考试大纲,能够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指导。

2. 严谨的教学体系:我们新高考培训班根据新高考改革要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高考知识。

3. 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我们新高考培训班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短板,提高学习效率。

4. 模拟考试:我们新高考培训班定期组织模拟考试,帮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提高应试能力。

5. 心理辅导: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新高考培训班为同学们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同学们调整心态,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新高考政策“3+1+2”模式,各选科组合优劣势详细解读

新高考政策“3+1+2”模式,各选科组合优劣势详细解读

新高考政策“3+1+2”模式,各选科组合优劣势详细解读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制度。

最新一批提出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八个省(区),明确自2022年全面启动,2025年整体实施。

即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启动,自2025年起,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后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新高考模式打破了从前界限清晰的文理分科模式,给高考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但是由于组合方式过于多样化,也更考量着许多考生家庭对于科目组合的选择,如果没有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组合模式,不仅可能影响到报考的成绩,甚至还可能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在选科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成绩优势,还要考虑科目的难度和关联性,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到这样的组合方式下,可以去选什么样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问题。

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解读新高考政策、12种选科组合的优劣势、各组合可报哪些专业及科学选科的策略,希望能为莘莘学子答疑解惑,清晰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选科组合,做好升学规划!P AR T1新高考政策概览0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自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选择性考试成绩是高校录取参加统一高考考生的重要依据,计入高校招生录取考生总成绩。

02考生怎么考试?“3+1+2”模式自2025年起,高考由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含1门首选科目和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

不分文理科。

03考生如何选科?12种选科组合理论上有多种选科组合供考生选择。

科学合理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主要是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

同一院校同一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一)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一)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一)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经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第五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区之一,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为帮助大家准确把握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小编对《内蒙古自治区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所涉及的社会关心关切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供广大考生、家长和教师参考。

一、为什么要开展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一)基于既有高考招生体系有待完善我国自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至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高考招生制度犹如一棵不断成长的大树,持续改进完善,从最初较为单一的考试选拔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

这一体系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层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过去的40多年间,高考招生体系为无数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它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的求学梦想和国家的人才需求。

通过统一的考试标准,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让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理想的高校深造。

这种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也让社会大众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权威性深信不疑。

而且,其可操作性也很强,无论是考试的组织、成绩的评定,还是招生的流程,都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规范和机制,这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既有高考招生体系在多样化人才选拔方面开始暴露出一些不足。

在传统的高考模式下,选拔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具有特殊才能或者综合素质全面但考试成绩并非顶尖的学生的发现和选拔。

例如,一些在艺术、体育、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独特天赋的学生,可能因为高考分数的限制而无法进入与之能力相匹配的高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不断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

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的政治形式1.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王位世袭制的产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核心论点: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即“家”的私有观念深化,表明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具有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概况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诸侯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初期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影响(1)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保持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专练古代历史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专练古代历史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专练(中国古代史部分)一材料一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大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东北边疆存在最久的少数民族政权,存在于汉唐期间,前后历经约705年,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吉林、辽宁等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大量的文物。

高句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要作用。

材料二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正式批准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高句丽项目符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六个标准中的五项。

包括:它体现了人类创造和智慧的杰作;作为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汉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风格独特的壁画艺术;它也体现了已经消失的高句丽文明;高句丽王朝利用石块、泥土等材料建筑的都城,对后来产生了影响;它展现了人类的创造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

材料三吉林高勾丽王陵的将军坟壁画《进食图》出土陶器好大王碑问题:(1)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到有关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的哪些信息?(2)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的历史信息,你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3)“高句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相关内容,你认为在编写教材时是否应该将其写进新教材?简要说明理由。

二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依次是孔子秦始皇成吉思汗请回答:(1)从以上七人中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个或一组人物,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

(2)从以上七人中,你能看出作者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依据此标准,如果让你从中国古代史中再选择一位历史人物填入表中空白处,你会选择谁?简要说明理由。

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都(元大都)整体呈正方形,周长二十四英里,……城中的全部设计都以直线为主,所以各条街道都沿一条直线,直达城墙根。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挑战(文字稿)中国教育学会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挑战(文字稿)中国教育学会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挑战(文字稿)中国教育学会钟秉林尊敬的王会长、梁局长、各位校长同仁、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能来到长春市11高中来参加这次论坛。

首先我想代表中国教育学会祝贺论坛的召开。

下面我讲几个观点,什么目的呢,是为了后面的专家报告,包括北师大的乔教授,也包括来自浙江的陈校长,为他们的报告做一个铺垫。

我是从三个观点,一个是这次高考方式的改革,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他首先得明确我们为什么要改,改进目标是什么?第二既然要改的话,沿着哪个方向去改?改革的任务是什么?第三个呢,我们中小学教育如何应对这样一个高考改革的新调整,由于时间问题,不展主要三个观点。

首先,我们改革高考方式,是因为它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境,从高等教育来讲,规模急剧扩张,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现在我们在读的人数3700万,高等学校数字超过2800万多,专任教师超过157万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高校的分层、分类的趋势很明显,人才培养的标准,选拔的标准以及选拔的方式都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从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应该说普及程度不断的提高,义务教育免费实施,去年的普及率依旧保持非常高的水准,高中阶段教育、学前教育都在加快的普及,我们现在在读的人数超过2.6亿人,各级各类的学校超过51万所,专业教师的数字已经超过1500万人,在这样一个普及化背景之下,我们中小学教育的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都达到了高度重视的这样一个地步。

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打破现在高考的标准比较单一,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这样一个现象,能够为我们大学的科学选拔合适的人才,能够指导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

第二个要改革的原因,我觉得高考的公平性遭遇到了挑战,因为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背离了制度设计初衷。

比如说有些政策制定,像高考加分,在政策设置的初衷无疑是正确的,是为了打破唯分数论,为一些孩子具有体育特长、科技竞赛获奖、优秀学生干部或是三好生给于适当的加分,但问题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走样、局部失控,所以要进行改革。

高考规章制度

高考规章制度

高考规章制度
《高考规章制度》
高考作为一个国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量和选拔的重要方式,其规章制度也是非常严格和严肃的。

这些规章制度包括考试纪律、考试安排、考生资格、违规处理等多方面内容。

首先,高考规章制度对于考试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

考生需要遵守考试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不能擅自携带通讯工具、纸条、书籍等禁止物品参加考试。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会取消考试资格。

其次,高考规章制度对考试安排也有详细的规定。

包括考试科目、考试日期、考试地点等,都需要严格遵守。

同时,考试的监考人员也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另外,高考规章制度还对考生的资格和报名申请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参加高考的考生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学历要求,同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报名流程和规定。

最重要的是,违规处理是高考规章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一旦发现考生有作弊、抄袭、舞弊等违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不仅考试成绩会被取消,甚至会对其学业和未来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高考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是保证高考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对考生自律和素质的考验。

希望广大考生和
家长都能严格遵守高考规章制度,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高考,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努力。

高考 基本教育制度

高考 基本教育制度

高考,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是我国选拔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

它不仅是教育制度,还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

高考承载着诸多社会功能,如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各阶层流动、调节社会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等。

基本教育制度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建立的教育制度的总体框架,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组织和管理等。

基本教育制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

高考制度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为关注。

高考制度改革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实现全面公正地为国家选拔人才。

高考制度改革涉及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机制等方面。

在高考制度下,基本教育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1. 学历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

2. 继续教育:包括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业余教育等,为在职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3. 特殊教育: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提供教育服务,保障其受教育权利。

4. 教育培训:包括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外语培训等,为各类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和知识。

5. 教育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进行评价,为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依据。

6. 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等方面,保障教育制度的正常运行。

高考作为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对于选拔优秀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而基本教育制度为高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高考制度的顺利运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考纲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情分析】视角分析考查角度(1)三省六部制:考查隋唐中枢机构的运作机制及其作用(2)选官制度:重点考查科举制的发展及作用、影响等(3)两对矛盾的斗争:即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专题将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联系起来,比较其异同现实以官员问责这一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与谏议制度考向预测(1)三省六部制的职责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也是考查的重点(3)在当今公务员考试热的形势下,对选官制度的发展尤其是科举制的考查仍然是高考的重点【知识梳理】一、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人教版)A.原因:西汉初年,X邦错误吸收秦朝灭亡教训,分封子弟建立诸侯国,同并存。

背景知识: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

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汉景帝采纳谋臣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国势力。

公元前154年,吴王X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

“七国之乱”震惊朝廷。

景帝杀掉晁错,X濞仍不退兵,扬言“我已为东帝”,景帝只好派兵出征,平定叛乱。

事后,汉朝不断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B.目的:分封诸侯拱卫中央,维护西汉王朝某某久安。

C.结果:诸侯强大,威胁中央,形成了西汉初年的王国问题。

时期才通过“推恩令”“附益之法”才最终解决。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要求】:1.列举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制设置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1、三省的名称、职责、运作顺序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负责审批文件)——(负责执行)。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供三省宰相合议军国大事;2、六部的名称与职责:六部隶属。

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第1单元第1讲课题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第1单元第1讲课题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①—秦始皇长城 B.②—灵渠 C.③—郑国渠 D.④—都江堰
A [秦代长城东起辽东,西至甘肃临洮,①是秦长城的西边终 点,故选择 A 项;②是关中地区,而灵渠位于岭南地区;③是四川 地区,郑国渠位于关中地区;④是岭南地区,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 故 B、C、D 三项错误。]
[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
(2)看法: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积极作用: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其 制为历朝所沿用。
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 个人 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 权力 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地方 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 权力 于中央的郡县
3.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 (1)内容 ①地方设有郡__、__县__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 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 ②郡守和县令、县长均由皇__帝__直接任免。
(2)影响 ①_官__僚_政__治__取代贵族政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 袭领主。 ②形成了中央_垂__直_管理地方的形式,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 效的控制。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思维激活] 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02
学科素养·融会贯通
运用史料实证——明确历史解释 关注唯物史观——渗透家国情怀
►探究 1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史料一 秦朝中央官制结构图
史料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 “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 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行玺则为皇帝 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
(1)史料一体现了专制皇权和三公九卿制下,各部门的职权 及运作,解读史料应注意观察结构图体现出的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高等教育学论述

高等教育学论述

高等教育学论述1、现代大学的职能有哪些?答:高等学校在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要求大学在社会中承担起更大职责,发挥更多的职能。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的职能,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的中心,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展开。

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是永恒的,但培养人才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水平,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务。

但高等学校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可观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代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

2、当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面对急剧的社会变革和新世纪的挑战,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探讨课程改革。

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一、基础化。

随着知识更新、产业调整和职业流动的明显加快,使人才适应能力在高校培养目标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于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基础课的比例明显加大。

二、综合化。

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断加强,文理渗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三、职业化。

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它的出路。

四、国际化。

世界各国都在注意借鉴其他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来思考本国的大学课程改革。

五、多样化。

与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强调加强统一性的情况相反,我国的课程正逐步迈向多样性和灵活性。

六、终身化。

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把终身教育概念引入到大学课程思想中,主张大学帮助青年获得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

2023年高考历史选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复习提纲

2023年高考历史选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复习提纲

2023年高考历史选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复习提纲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 .夏( 1 )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政治:以世袭制打破禅让制传统。

2.商( 1 )实行内外服制。

(2)商朝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西周( 1 )内容①周天子把王能以外的地区分封给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②周天子和各级贵族都实行摘长子继承制。

(2)特征①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②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它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制约。

③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1 .背景( 1 )春秋时期,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都进行了重大变革,君主权力加强。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3)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1 )皇帝制:这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三公九卿制①三公是指亟相、太尉、御史大夫,各司其职。

②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

③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

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3)郡县制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和县两级。

②都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③郡下设县或道,都县主要官吏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

(4)文书制度:秦朝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1 .中央行政制度( 1 )汉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是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从而使外朝墨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以后,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④东汉时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长。

(2)隋唐:三省六部制①内容:三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延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带有浓厚的宗族色 决了王国问题,

巩固了中央集权
古代政治制度形成 君主专制空前 了成熟的体系,包 强化,明代废 括以三省六部制为 除了丞相制度, 核心的中枢权力机 设立内阁;清 构、以科举制为主 朝设军机处, 的选官制度和较为 专制皇权发展 完备的监察制度 到顶峰
主 旨
(1)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基本特点是以 血缘为基础,家国一体;(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 政治制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K12课件
36
解析:从材料所述现象可知,弓鱼国宗族墓地的墓葬规模呈现等级制,联系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分析,这是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的体现,故 A 项符合题意; 材料所述的等级并不是阶级等级,故可排除 B 项;墓葬规模的大小反映的是等级 而不是贫富,故排除 C 项;材料也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故排除 D 项。
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
封制( )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K12课件
22
解析:夏商周三代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而皇权专 制始于秦始皇时,故 A 项错误;地方分权体制不是周朝开创的,周朝借鉴和发展 了前代体制,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天下一统的政治 制度”可知,分封制是周王朝为加强对地方控制服务,与边疆地区开发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说明分封制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故 D 项正确。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古代礼仪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古代礼仪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古代礼仪一、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高考考试规章制度

高考考试规章制度

高考考试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高考考试的进行,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性,确保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考试时间和地点1. 高考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7日至9日,具体时间由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统一规定。

2. 高考考试地点为各地市级教育考试院指定的考点。

3. 考生应提前到考点报道,按照规定时间参加考试。

迟到超过规定时间的考生不得入场。

三、考试科目和内容1. 高考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

2. 考试内容以《高考考试大纲》规定为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各科目的基础知识和考试技巧。

3. 考试中禁止携带与考试科目相关的书籍、笔记、手机等通讯工具,如有发现将取消考生资格。

四、考试环境和纪律1. 考试时考生需保持安静,不得交头接耳、互相讨论,不得抄袭、舞弊等行为。

2. 考试中不得擅自离开座位,不得破坏考试秩序,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成绩。

3.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试卷等考试材料应按规定交回,不得私自携带,否则将被认定为作弊处理。

五、考试成绩和评定1. 考生的高考成绩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确定录取结果。

2. 考生的成绩将在考试结束后由国家教育考试中心进行统一评定,公布成绩后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成绩复核。

3. 高考考生在申请复核成绩时需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否则将不予受理。

六、违纪处理和惩罚1. 考生如有违反考试规定的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资格、成绩无效等处理。

2. 对于严重违纪者,将列入高校诚信档案,影响其未来学习和就业。

七、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改。

2. 对于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的规定执行。

3. 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国家教育考试中心所有。

以上规定如有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地方,以国家相关法规为准。

希望广大考生严格遵守考试规定,认真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

秦始皇确立世袭皇帝制度
清朝:军机处 明朝:内阁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汉朝:中外朝制度 秦朝:三公九卿制
中央职能部门 中央官僚机构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地方行政机构


秦:设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史大夫监

察百官
◇ 【知识整合】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分封制
汉:设刺 史监察诸 侯和地方 官
郡县制
唐:在全 国 设 立 10 个道作为 监察区
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 出现失误。 B、绝对君主专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 的管理,助长了因循守旧之风。 C、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D、极大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大大 落后于西方国家。
◇ 【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分 封制
宗 法制
含 义
目 的 不 同特 点点
作 用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 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 国的制度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 护政治统治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 定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 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 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 关系联系在一起。
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 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 ③、影响:A、君主的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 法。 B、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④、历代官僚体制的基本原则: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 (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①、官职设置:最高官三个: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高考封闭管理制度

高考封闭管理制度

高考封闭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考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拔机制,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试。

为了确保高考的公平性和严肃性,各地采取了一系列封闭管理制度,以保障考试的顺利进行和考生的合法权益。

封闭管理制度包括了考场管理、考生管理、考试安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对高考封闭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

一、考场管理高考的考场管理是封闭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场管理主要包括考场布置、考场保障、考场巡视等方面。

首先是考场布置,考场需要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进行布置,包括考试桌椅的摆放、考生座位的编号、监考员席位的设置等。

考场要求整齐划一、安全有序,确保考生可以正常发挥考试水平。

其次是考场保障,考场保障是考试顺利进行的基础。

考试当天,考场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考生用具、试卷、考生名单等,确保考试流程的正常进行。

同时要对考场周边环境进行保障,确保考场的安静和安全。

考室外围设有门禁、栏杆,进入隔离带、监考老师和门卫把守。

所有监考老师以及清洁工作人员等都要做好准备,提前到达考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考试。

最后是考场巡视,考场巡视是为了确保考试的安全、公平和秩序。

在考试前,监考人员需要对考场进行巡视,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考试舞弊的可能性,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质量。

监考老师在考试过程中也需要对考生进行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障考试的正常进行。

二、考生管理高考封闭管理制度对考生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包括考生报名、考生准考证核验、考生准考证登记等方面。

首先是考生报名,考生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高考报名,提交相关材料和信息,确保考生身份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是考生准考证核验,考生需要在考试当天携带准考证参加考试,监考人员需要对考生准考证进行核验,确保考生的身份和准考证一致。

考生准考证是参加高考的重要凭证,考生不得擅自更改或伪造准考证,否则将影响考试成绩和合法性。

最后是考生准考证登记,考生在考场进入前需要在门口进行准考证登记,监考人员对考生身份和准考证进行登记,确保每个考生的准确信息和座位编号。

2023年的高考制度

2023年的高考制度

2023年高考制度有以下几点:
1、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

2、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3、统考科目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4、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使用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试题实施外语“一年两考”的,第一次考试时间为1月8日;第二次考试时间为6月8日。

5、自命题省份可自行安排除6月8日考试之外的另一次考试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页
高考制度的历史
• 我国高考制度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
• 1.过渡期(1949-1951年)。这一时期的教育是以改造旧教育体 系,建立新教育制度为主要特征的过渡时期的教育,高校招生考 试制度也处于过渡阶段。1949年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单独招生,但 录取率都比较低。
• 2.建立期(1952-1965年)。这一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的时期,急需大量人才,1952 年教育部对高考作出了新的规定:全国所有高等学校除个别教育 部批准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考试,招生日期和考试科目全国统 一规定。至此,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正式确立。
• 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 需不需要这个群体,我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不是 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加分政策
•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 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 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 的。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 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 ”、“增加10分投档”和“优 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
异地高考
• 家长基本条件是,你在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 ,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你是这个地方的常 住人口,尽管你不是户籍人口。
• 学生本人条件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这里学了小学、初中 、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 ,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 什么样的学生跟我的本地学生是一样的。
办法。
4.恢复期(1977-1984年)。1977年 恢复高考制度,实行德、智、体全面 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自愿报名, 统一考试,地方初选,学校录取,省 、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高考制度 的恢复,为社会树立了公平与公正的 典范,启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 念的实践。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 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当年的报考 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
• 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 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 (07年起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 生选拔后,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在高考录取时可 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自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通 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 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 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教育部要求 ,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 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展望未来
纵有千般不是,确有万般无奈,高考制度此时正是 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之中。公正客观地讲,高 考制度是现在唯一的、最公正的、又适合我国国情 的选拔制度,要彻底取消高考制度是不可能的事, 尽管它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因此, 面对所谓的高考弊端,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口诛笔伐, 而是要认真分析,看清问题,努力
拼搏在高考一线的孩子们
• 每年都有许多优秀农村子女通过读大学改变命运 。
高考考试前的一小时
高考备受社会关注
孩子高考往往是全家最大的事情
有人能考上大学,却不会剥鸡蛋! 有人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系鞋带!
高考落榜往往给考生留下 深深地心里创伤
高考利弊
• 高考成本高 • 全社会陪考劳民伤财 • 以分取土素质教育付诸东流 • 寒门难出贵子教育公平难保 • 一考定终身 • 单纯依靠高考成绩,选拔标准单一 •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使用同一张考卷 • 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不利于素质教育 • 各省考生入学考试竞争机会不公平 • 高等学校选拔自主权不够
3.废除期(1966-1976年)。196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 通知》,指出现行的招生办法必须彻底改革,并 且决定当年高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 办理;高校招生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 合的办法。由于文革的原因,各省、市、自治区 未能按此精神办理,致使高等学校连续4年停止 招生,废止全国统一考试达11年之久。文革中招 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
减少高考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尽可能
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唯此,高考制度
的改革之路才会明朗,改革成效才会显著。
谢谢欣赏!
•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科学公平的选拔,“分 数面前人人平等”决定了高考在人们心中神 圣性和公平性。
• 磨练青少年的意志。高考的备考过程中很大 程度的磨练了青少年的意志,耐力,这对今 后的人生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高考的出现让中小学的 教育有了动力,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 为农村学子改变自身经济地位提供条件。 • 形成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 • 促进了教育公平。
• 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以 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 段。1978年前主要实行 “优先录取”政策, 1978年后则主要实行“ 加分录取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 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 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自 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首先是在22 所大学进行试点。入选考生均须参加 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 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 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 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进 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
户籍制度(异地高考)
原来的户籍制度就是,高考报考只能在你户 籍所在地(一般是户口本为准),在非户籍 地是没法报名的,考试成绩及录取都参照当 地政策 新政策是为与城市发展接轨,方便进城务工 人员,凭有效证件(证明)可就近报考,一 切规则和政策以报考地为准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 徐玉芹)山 东高考率先突破户籍限制!从 2014年起,山东将允许非户籍考 生在我省参加高考。2月29日上午, 山东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宣 布了这一消息。山东省的这一政 策不仅接纳非山东户籍考生与山 东籍考生“同等高考”,而且接 纳其与山东籍考生“同等录取”, 在打破户籍限制、促进高校招生 公平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率4.7%。
• 5.改革期(1985—至今)。1985年,中共中央 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改 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分配制度,扩大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实行国家计划招生、 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收少数自费生3种招生 办法。1994年以来,高考制度有两种比较大的 制度性改革:一是将多种招生计划形式合并成 为一种计划形式;二是启动新一轮考试改革, 主要内容是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 录取方式的改革。
简述高考制度
唐红英、黄颖、苏龙格、马文静、师浩 二、玉金、闫晓玲、李媚、 李翠香、
左绍美 ——11行管
自主招生制度
高考的历史
高考制度
户籍制度
利和弊
加分政策
我国高考制度的发展
过渡期 (19491951年)
建立期 (19521965年)
废除期 (19661976年)
恢复期 (19771984年)
改革期 (1985 —至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