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国家的高考制度及其与我国高考的比较与研究
国外高考改革趋势:比较与启示

思 考 与 借 鉴
20 5 0 6.
国外 高 考 改革 趋 势 ●
文 / 思帆 杨
[ 摘
要】当前 , 国外 高考 改 革 的趋 势 与特 点主 要 表 现在 : 视 国 重
织 的 全 国 统 一 大 学 入 学 考 试 .但 还 是 有 被 美 国 绝 大 多 数 大 学 认 可 并 要
新 生 送 审 两 种 考 试成 绩 中 的 一种 。 另外 ,美 国没 有统 一 的招 生 机构 ,
词 有 时 也会 成 为 改 革 的 阻碍 . 成
为 反对 改 革 的借 口。对于 高 考与 国 情 ,这 是 任何 国家进 行 高考 制度 改 革 时都 必 须首 先 考虑 的问题 .也 是 我 国 在 比 较 借 鉴 国 外 经 验 时 的 一
求学 生 参加 的 、相 对统 一 的大 学入 学考 试 ,只 是它 们 是 由社会 上 的考 试 服 务 机 构 负 责编 制 试 题 和组 织 。 这类 标 准化 大 学入 学考 试 主要 有 以
下 两种 :
[ 词】 关键 高考 改革 趋 势 比较
( ) 术 评 估 测 验 ( c oat 1 学 S h ls c i 长 期 以来 ,我 国高考 因其 影 响
的 广 泛 性 和 深 刻 性 成 为 备 受 关 注 与
状况 、政治 体 制 、文化 传统 及 自然 环 境 等 是 不 尽 相 同 的 , 以 在 借 鉴 所 他 国的经 验 时要 切忌 生 搬硬 套 。就
我 国 来 看 , 高 考 改 革 时 须 注 意 的 在
A ssm n etS T 。 它 是 美 国 教 ses e t s,A ) T
个 “ 比 性 ” 础 。世 界 各 国 的经 济 可 基
中美高考制度的比较

中美高考制度的比较中美两国的高考制度都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但是两国的制度在一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下面将对中美高考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招生方式中美的高考制度在招生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高考是一个综合考试,考生需要参加一系列的科目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等。
而在美国,高考的方式相对更加多样化,学生需要通过标准化考试,如SAT、ACT等,以及其他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如GPA、课外活动、志愿活动等。
这意味着中国的高考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美国的高考制度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
二、考试内容和难度中美的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和难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高考科目较多,考试内容主要来自各科目的教学大纲,考试难度相对较高,需要考生通过大量的记忆和应试技巧来应对。
而美国的高考科目相对少些,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考题通常更加灵活,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和论证。
因此,相对而言,美国的高考更加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评价标准中美的高考制度在评价标准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高考制度主要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成绩,考生的录取,主要基于其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决定。
而美国的高考制度则注重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不仅需要取得较高的考试成绩,还需要展示出自己在学科、社区、领导力等方面的能力和潜力。
因此,相对而言,美国的高考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体发展。
四、选拔方式中美的高考制度在选拔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一种竞争制度,学生通过与其他考生的竞争来获得录取机会。
而美国的高考制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被选拔,学生需要向大学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争取得到被录取的机会。
因此,美国的高考制度相对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中美的高考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高考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内容和难度较高,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分数。
中美两国高考评价制度的比较

来衡量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能力。
评价体系当中来。 这对推进新课程改革,推进素
2.单 一 评 价 与 多 元 评 价
质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长期的终
单一评价就是评价指标单一,如我国目前的
结性评价已经扎根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考
高考评价,从总体看是以高考的成绩作为评价的
试历史的国家,“分数才是硬道理”,“高一分优于
政府主导型评价即由政府统一组织管理,由
2.美 国— — — “过 程+结 果 ”评 价
2010·2A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命题,统一考
和中国不一样,美国的大学在录取新生的时
试,统一组织高校录取,以此形成的高考评价
候并不是以高考成绩一锤定音的。 美国高校在录
取新生时,通常要求申请入学者向学校提供由社
决
映某个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或某个学生的素质
制度。
和能力。 所以,高考评价制度对基础教育起着导
策
向作用,引导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中美两国高考评价制度的主要差异
高考评价制度具有文化传承作用。 我国是考
(一)评价形式的差异
试大国,也是具有悠久考试历史的国家。 科举制
1.中 国— — — 以 终 结 性 评 价 为 主
同时,也为基础教育的实施起到导向作用。 我国 测量应考者的身心素质状况的活动,高校招生活
现行的高考评价制度如何更科学地反映基础教
动的核心内容是根据招生条件和标准评价应
育的质量, 真正体现一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 考 者 。
高等院校选拔合适的人才,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
(二)高考评价制度的作用
问题。 我们认为,多样化的高考评价制度,对促进
唯一标准。 高校录取是单一评价的衍生物,即高
中美高考制度的比较

中美高考制度的比较高考是中美两国教育制度中的关键考试,对学生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目标相同,即选拔优秀人才,但中美高考制度在实施方式、考试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从多个角度对中美高考制度进行比较。
首先,中美高考制度在实施方式上存在差异。
中国的高考是全国统一、集中组织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6月7日至9日。
而美国的高考则没有统一的全国考试,而是由州教育局或学校自主组织的考试。
中国的高考考试内容是全国卷和学校卷相结合,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理科和文科等科目。
美国的高考则分为ACT和SAT两种类型的考试,内容主要有英语、数学、阅读和科学等。
此外,中国高考采用的是机考形式,而美国高考则使用的是纸质笔试。
其次,中美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上存在差异。
中国的高考注重学科知识的测试,对学生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科目范围广泛且内容较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科目的知识点。
而美国的高考则注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目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科交叉领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三,中美高考制度在评价标准上存在差异。
中国的高考评价标准是按照分数进行排名,分数高者可进入重点大学,分数低者只能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
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学生备考压力大。
而美国的高考评价标准则更加综合、多元化。
除了考试成绩,学生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推荐信等都会被纳入评估范围。
这种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减轻了考试对学生的单一评价。
此外,中美高考制度还在后续发展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的高考制度在近年来逐渐进行,试图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空间。
内容包括考试科目的调整、私立高中的增加以及录取方式的多样化等。
而美国的高考则较为稳定,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制度调整。
美国教育制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英俄日四国现行高考制度综述及其特点分析

郭 学 教 育科 学学 院 , 西 桂 林 5 1 0 ) 广 广 40 4 摘 要 : 文通 过 对 美英 俄 日四 国 高考 制 度 进 行 考 查 , 本 试 图从 中总 结 出四 国 高考 制 度 的一 般 特 点 ,以 对 中 国 当 下 的 高 考改革有所启发。 关 键 词 : 英俄 目四 国 现 行 高考 制度 特 点 分 析 美
美英 俄 日 四国 现 行 高 考 制 度 综 述 美 国 的 教 育 南 各 州 和 地 方 负 责 ,虽 然 没有 由国 家 组 织 的 全 国统 一 大学 入 学 考 试 , 有 被 美 国绝 大 多 数 大 学 认 可 并 要 但 求 学 生 参 加 、 对 统 一 的 大 学 入 学 考 试 , 们 是 由 社 会 上 的 相 它 考 试 服 务 机 构 负 责 编制 试 题 和 组 织 。这 类 标 准 化 大 学 入 学 考 试 主 要 有 以下 两 种 :1 学 术 评 估 测 验 (A )S T 一 种 学 术 () S T 。A 是 适应性测 验 . 主要 考 查 学 生 的 基 础 知识 和 学 习 能 力 。 我 们 常 说 的 美 国高 考 主 要 指S T ( ) 国 高校 测 验 ( C ) A 。 2美 A T 。这 两 种 考 试 从 试 题 内 容 到 科 目设 置 都 以 能 力 考 查 为 中 心 ,例 如S T A 是 一 种 典 型 的 以 能 力 考 试 为 中心 的 测 验 。在 人 员 上 . 试 服 考 务 机 构 汇 集 了 众 多 心 理 学 、 育 学 、 计 学 和 心 理 测 量 与 教 教 统 育 测 量 等 学 科 领 域 的专 家 。 高 考 题 型 多 以选 择 题 为 主 , 利 有 于 打 破 死 记硬 背 的 弊端 。测 验 的 主 要 目的是 考 查 学 生 运 用 所 学 知 识 的 能 力 。此 测 验 的 地 位 与 学 术 评 估 测 验 的 地 位 差 不 多 。如 今 ,A 和AC 已 成 为 使 用 最 多 的 考 试 , 般 大 学 都 要 ST T 一 求人校新 生送审两种考试 成绩 中的一种 。除此之 外 . 生 申 学 请 进 入 大 学 时 还 须 提 供 自己 高 中 阶 段 的 成 绩 单 、 师 或 社 会 教 组 织 负 责 人 的 推 荐 信 、 加 社 会 活 动 的情 况 等 , 后 大 学 对 参 然 学 生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美 国 没 有 统 一 的 招 生 机 构 , 校 招 生 享 高 有 高 度 自 主权 , 生 的 标 准 、 模 及 运 作 完 全 是 由 各 校 招 生 招 规 委 员 会 自 主 制 定 , 取 工 作 由 大 学 自 己 做 主 , 大 学 录 取 新 录 而 生 的 依 据 则 是 综 合 考 评 学 生 的 入 学 考 试 成 绩 、高 中 平 时 成 绩 、 会 服 务 活 动 表 现 和 学 校 推 荐 信 等 。如 哈 佛 招 生 院 长 在 社 给潜 在 的 申请者 来信 时写 道 :学业 表现 包括 高 中的成 绩 、 “ ST A T A 或 C 的考 分 , 录 取 委 员 会 来 说 非 常 重 要 。 然 而 . 他 对 其 因素 诸 如 个 人 的 特 长 、 与 社 区 的 活 动 、 外 活 动 也很 重 要 。 参 课 录 取 委 员 会 会 细 致 地 阅读 推 荐 信 和 作 文 。在 录 取 过 程 中 , 我 们 寻 找 的是 各 方 面 都 优 秀 的 学 生 , 而 确 保 每 年 的 新 生 都 是 从 充 满 活 力 的 团体 。 ” 英 国 学 制 规 定 小 学6 . 中4 , 中2 。1 8 年 英 国政 年 初 年 高 年 94 府 规 定 . 学 生 初 中 毕 业 后 要 参 加 G S 考 试 ( 等 教 育 普 通 中 CE 中 证 书 考 试 ) 从 而 在 英 国历 史 上 首 次实 现 了 全 国 统 一 的 中学 会 . 考 标 准 通 过 G S 考 试 后 , 志着 中学 教 育 的结 束 。 望 进 大 CE 标 希 学 深 造 的学 生 继 续 在 高 中 学 习2 , 加 A L vl普 通 教 育 证 年 参 — e e( 书高 级 考 试 ) 它 相 当 于 中 国 的 高考 。A e e并 非 是 一 次 单 一 , —l l v 的考 试 . 而是 一 个 测 评 体 系 。每 门A L v l 试 科 目含 有6 考 — e e考 次 试 ( 包 括 补 考 在 内 ) 所 以 学 生 要 在 2 内 通 过 1 次 考 试 。每 不 , 年 8 年2 个考 试 时期 , 般 是 定 在 每 年 圣 诞 假 期 结束 后 和 5 末6 一 月 月 份 暑 假 之 前 。 果 学 生 对 成 绩 不 满 意 , 以要 求 重 审 试 卷 或 者 如 可 参 加 补 考 成 绩 优 秀 的 学 生 还 可 以 参 加 AE A考 试 ( d a c d A vne E tn i w r . 阶 级 考 试 ) 其 成 绩 可 以 为 高 考 成 绩 加 分 。 xe s nA ad 进 o . A L vl — e e的成 绩 并 不 完 全 由笔 试 的结 果 决 定 , 生 还 要 根 据 指 学 定 的题 目每 科 提 交 1 论 文 , 文 在最 后 成 绩 中 占有 一 定 的 比 篇 论 例. 目前 所 占 的 比重 是 3 %。 有 在 A L vl 试 中取 得 优 异 成 0 只 — e e考 绩 的学 生 . 能 被 一 流 大 学 录取 。但 是A— ee的成 绩 并 不 是 才 Lvl 决 定 录 取 的 唯 一 标 准 ,录 取 标 准 的确 定 等 权 力 掌 握 在 高 校 手 中. 高校 充 分 享 有 录取 新 生 的 自主 权 。 俄 罗 斯 白2 世 纪 7 年 代 中期 起 至 上世 纪 末 ,高 考 基 本 上 0 0
中国高考新制度与美国高考制度的比较研究

中国高考新制度与美国高考制度的比较研究首先,中国高考新制度的主要目标是选拔优秀人才,将高考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
而美国高考制度则强调多元化入学途径,旨在综合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课外活动、领导才能等,并考虑个人特长和背景因素。
这一差异体现了中国高考强调分数、量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而美国高考注重个体的综合素质和潜能的发掘。
其次,中国高考涵盖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和外语,考试内容相对固定且内容较多。
而美国高考则包括SAT和ACT两门考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可以灵活组合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科目。
这种灵活性体现了美国高考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追求多元化发展。
另外,中国高考新制度采用的是一次性考试评价方式,以单一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术水平。
而美国高考制度则注重多次考试并结合学业表现、参与社区活动和课外特长等多种评价方式,动态评估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潜力。
这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进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此外,中国高考强调的是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排名和分数的高低对学生未来的升学和前途有着重要影响。
而美国高考则更注重学生与自己的竞争,鼓励学生追求个人兴趣和潜能的发掘,追求人生目标的实现。
最后,中国高考采用的是高度标准化的评分和录取方式,倾向于制约学生的发展和自由选择。
美国高考则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追求学生的创新和多样性。
综上所述,中国高考新制度与美国高考制度在目标、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高考注重分数和标准化的考核,追求选拔优秀人才;而美国高考则强调个体特长、兴趣和多元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美两个国家对于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不同理念和目标。
中美两国高考制度之比较

从高考制度的异同看中美两国教育观朱梅芳(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教育观作为东西文化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含义丰富,差异巨大。
本文以高考制度的不同特点为例,从科目设置,实施方式,录取标准三方面进行不同的教育观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因不同教育观而产生的巨大差异。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对不同的教育观作出判断和取舍,科学地借鉴美高考国制度中的优点,并针对当前中国高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考制度教育观比较美国的高考制度以以多元化而著称———形式多元的考试方式、丰富多彩的考试内容、灵活多样的评分方式、多元化设置的考试科目等,使得中学的课程多样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的选择多样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创造型人才。
由此可见,美国多元化高考制度的精髓将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很好的借鉴,成为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很好的参考。
中澳两国高考制度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科目的设置、考试实施方式、录取标准三个方面。
本文就从中美高考制度的不同比较研究两国教育观,科学地借鉴美国高考制度的优点,以推进和完善我国的高考制度。
(一)科目设置1999年我国教育部推出“3+x”高考改革方案以来,至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同时实行着几种不同模式的“3+x”方案:“3”指语数外三科:“x”指理化生、政史地,具体“x”考试科目由各省属教育部门规定,考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决定在何省参加考试。
在美国,高考即全美统一的学业能力测验(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SAT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委托教育测试服务(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定期举办的世界性测验,包括SATT和ISATII。
SATI主要测验考生的写作、阅读和数学能力3科,每科满分800分,总分2400分,它是通用考试一推理测验(Reasoning Test);SATII是单科考试一专项测验(Subject Tests),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包括汉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
各国的“高考”制度

各国的“高考”制度高考(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高中毕业生入学考试制度。
这项制度在各国之间存在差异,下面将就几个国家的高考制度进行介绍。
中国的高考是全国的统一考试制度,每年的6月份进行。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考试,其成绩决定了学生能否进入高校就读。
高考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考试时间较长,考题难度较高。
高考成绩对学生的未来影响巨大,因此备考非常辛苦。
日本的高考制度被称为“大学入学考试”,也是全国统一考试。
不同于中国的高考,日本的考试分为公立和私立两个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考试的大学并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日语、数学、外语等科目,难度较高。
由于考试竞争激烈,许多学生通过参加额外的培训班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美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制度,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招生要求和考试标准。
美国的高中生通常需要参加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或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等考试。
这些考试是基于知识技能和才能的综合评价,与课程内容相关。
美国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几次考试,取最好的成绩作为申请大学的依据。
英国的高考制度被称为“A-levels(Advanced Level)”,这是一种高水平的考试,英国学生通常在18岁时参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
A-level成绩对于申请大学以及选择将来职业发展方向非常重要。
德国的高考制度与英国的A-levels较为相似,被称为“Abitur”。
学生通常在高中阶段末期进行考试,这是实现大学职业目标的重要一步。
Abitur考试由各个州的教育部门组织,考试内容涵盖了多个科目,包括语文、数学、科学等。
总的来说,各个国家的高考制度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目标。
高考是学生择校进大学的关键一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
无论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还是学校自主招生考试,高考考试都在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世界各国高考制度

世界各国高考制度许多人把高考当成中国特有的考试,实际这是一种误解。
“高考”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考试,在许多国家都有组织,只是在中国的这项考试中,政府全面参与组织管理,对于社会、家庭和孩子的影响等广泛和深入,更受人们关注。
下边整理分享其他国家高考的组织实施情况。
美国高考特色:考题千奇百怪,不依据课本美国并不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入学方式,不过有两门考试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业能力评估考试(SAT)美国大学测评考试(ACT)ACT考试类似一种学科考试,测试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点和我们中国的“高考”比较相似。
SAT的考试更注重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想象力等……就像留学生申请美国要求足够丰富的活动背景一样,美国大学归根到底更重视学生究竟掌握了什么能力,而不是以”分数“定论!法国高考特色:实行高中会考法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获得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BAC)。
为了让各高校提前掌握生源情况,法国高校招生实行预注册,即提前登记志愿。
德国高考特色:德语高考只有作文题德国的高考被称为Abitur,Abitur的成绩是申请大学的主要参考,与中国高考地位相似。
Abitur要求每个学生在众多文理科目中必须选择参加五门课程的毕业考试,中学时的两门主修课——德语和数学是考试必选科目,除此之外的三门,学生可以根据个人优势在众多科目中自由选择。
五门考试科目必须涵盖语言、科学、社科这三大类课程。
英国高考特色:“高考”从高二开始英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免费的。
中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要参加一个重要的GCSE考试。
通过GCSE考试后,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
高中二年级的考试称为A—Level,是英国学生进入大学最“正宗”而“传统”的途径,相当于中国的高考。
考试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数学、经济等课程,另外,学生选修的科目也要考试。
考试评分分为八档,即A、B、C、D、E、F、G,最后一档零分用U表示。
世界各国高考制度

世界各国高考制度高考是各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学术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
各国的高考制度因为历史、文化和教育观念的差异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国家高考制度,包括中国、美国和德国。
中国的高考制度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最严格和最具挑战性的高考制度之一。
它是衡量学生入学晋级成绩的重要标准,对于进入大学和未来职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的高考面向全国中学生,内容涵盖语文、数学、外语和其他科目,考试时长一般为两至三天。
高考成绩被大学录取委员会作为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录取分数线很高,导致高考成绩成为学生攀升社会阶梯的重要途径。
美国的高考制度与中国相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而是由每个州或学校自主决定入学标准。
学生可以基于自身兴趣和目标选择不同的考试,如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ACT(大学入学考试)。
这些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语言、数学和阅读能力。
除了考试成绩,美国高校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志愿服务和个人陈述等方面进行评估,给予学生更多的录取机会。
德国的高考制度被称为“阶段考试”系统,以分阶段的形式进行。
德国学生在完成九年的基础教育后,需要参加基础阶段考试(Abitur)或类似的考试。
这些考试一般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其他科目。
高考成绩在德国高校录取过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高分考生通常能获得高校的录取资格,而低分考生难以进入理想的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相对开放,对于课程安排和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这与其他国家高考制度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的高考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的高考制度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的高考制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而德国的高考制度则为学生提供了相对灵活的选择和就业机会。
不同的高考制度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对教育的重视和理念的不同,对学生的人生道路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部分国家高考制度比较与我国高考制度改革

年 ,然后参加极其严格 的竞争淘汰式考试 ,力争进 入为法国培养精英人 才的工程师学校。
( ) 以色列 :多 次考 试机 会 三
作者简介 :王
恒 (9 8 ,男 ,江苏扬州人 ,助教,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 1 7 一)
维普资讯
江 苏 工
收稿 日期 :2 0 — 0 内容是 :高中毕
业举 行全 国会 考 ,大约 有 7 的学生 可 以及 格 ,获 O, 9 6 得 “ 士”学 位 。9 的业 士 学位 获得 者可 以此 为 业 O 资格 ,向各 大学 申请 入学 资格 ,如有数 个大学 同 时 表 示愿 意录取 ,则 学 生 自行 选 择 一个 自己最喜欢 的 学 校入 学 ,而 放弃 其 它 的 录取 资 格 。2 下 的 1 [剩 ] O, 9 5 的最优 秀的业 士则 会选 择 进入 大学 预科 学 习一 至二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 1 期 20 0 6年 3月
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JANGS P I U OLYTEC HNI C UNI VERS TY I
VoI 7 No . .1
M ar 20 6 . 0
实践能力,一般要求学生提供推荐信。 ( )法 国 : 生 自主 申请 和 淘汰式 竞争 的双轨 二 学
制
S T由两部分组成 : A 一是普通部分 , 有语文和数学 两部分,主要测验考生的语文和数学推理能力,称 为 S T I 是美国各大学都要求的; A , =是单科考试 , 有数学 、物理 、化 学 、生 物 、外语 等 ,统称 为 S AT
部分 国家高考制度 比较与我 国高考 制度 改革
王 恒
( 江苏工业学院 团委 ,江苏 常州 2 3 1 ) 1 0 6
俄罗斯高考改革与我国高考的比较评析

针对俄罗斯高考弊端,普京上台伊始即着手进行改革,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实施侧重专业性教学”,考试由“分散”走向“统一”,考试科目由侧重专业性教学课程结构决定,更好地衔接了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培养了宽厚知识基础、个性发展的学生。
我国相应时期高考却正由“统一”走向“分散”,自主招考日益显露的弊端和简单的文理分科,在与俄罗斯以上两项高考改革相比下,我们值得学习借鉴以前曾向其学习过的“苏联老大哥”。
还中学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以“名校精英教育、普校大众教育”的理念,打造中国特色“立交桥”式的高等教育。
俄罗斯高考改革自主招生侧重专业性教学文理分科摘要关键词《教学与管理》2014年4月1日俄罗斯高考改革与我国高考的比较评析*崔庆玲1马娟2(1.湖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该文为湖南省“高校内部管理研究基地”研究成果之一;2011年湖南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系列成果之一(湘高教会字[2011]09号);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系列成果之一(湘教通[2013]223号)新纪元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初始,面对俄罗斯将沦为世界二流抑或三流国家之危险,对叶利钦时代的政策做了大幅调整与修正,提出安邦强国的战略。
战略里的教育被视为“保障民族安全、国家富强、公民幸福”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成为确保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经济效率和竞争力最强的推动力。
其中,高考教育改革政策尤为世人瞩目。
一、实行国家统一考试此项改革举措是普京时代最初且最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
2001年以前,俄罗斯高考传统模式为各高校自主考试制度,从1755年俄罗斯现代意义大学制度确立———莫斯科大学的建立至苏联解体后的前十余年,俄罗斯大学招生考试主导权一直在高校手里。
245年的旧制为俄罗斯高考滋生了许多弊端。
其一,教育腐败和舞弊现象极为严重。
由于各高校自主命题,独立组织考试、评分、录取等工作,上级教育机构无法建立评价监督管理体制,考试中不免存在严重营私舞弊现象。
高考中外制度对比

高考中外制度对比高考是中国教育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考试,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与中国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高考制度。
这篇文章将比较中国高考与一些外国高考制度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首先,中国的高考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考试。
每年6月份,数以千万计的学生参加高考,竞争激烈。
高考分为文科、理科和综合科目,考试时间长达两天。
学生的高考成绩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进入高校。
这种制度被认为严厉、高压,因为考生必须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才能进入一所好的大学。
但它也有不公平之处,因为仅依靠高考成绩评价学生可能会忽视其他方面的才能和能力。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高考制度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美国的大学入学评价主要依靠学生的高中成绩、标准化考试成绩(例如SAT或ACT)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比如课外活动、推荐信等。
学生不仅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这种制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但也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因为他们需要在学术成绩以外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
另一个值得比较的高考制度是英国的A-Level考试。
与中国高考不同,英国的A-Level考试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深度学习。
学生在高中阶段会选择几门感兴趣和擅长的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并在A-Level考试中获得相应的证书。
这种制度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未来的大学专业选择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然而,由于选择的自由度较高,学生可能面临更大的决策压力,并可能忽视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
虽然中国高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其优点。
高考制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高考的分数对于大学的录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可以避免一些不适当的因素对学生录取的影响。
此外,中国高考也为学生提供了机会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高考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总结起来,高考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中国高考新制度与美国高考制度的比较研究

中国高考新制度与美国高考制度的比较研究引言:高考是中国教育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招生考试制度,直接决定着中国学生的未来。
然而,近年来中国高考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传统单一方式,走向多元化。
与之相比,美国高考制度更加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整体能力培养。
本文将从教育宗旨、考试方式、评价标准等角度探讨中国高考新制度与美国高考制度的异同。
一、教育宗旨的差异中国的高考制度以选拔优秀人才为目标,纵观整个制度的历程,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学科知识和应试能力出色的学生,并以单一的分数形式进行衡量。
然而,美国的高考制度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并具备创新精神。
在美国,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兴趣班、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来提升整体素质,高考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一部分。
二、考试方式的差异中国高考的考试方式多数是笔试,以科目为单位进行,内容主要涉及理论思考和记忆。
过去学生只能选择文科或理科方向,如今则有选择多个科目的机会。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考制度更加灵活多样,包括标准化考试(SAT、ACT)和非标准化考试(AP考试、大学奖学金考试等)。
标准化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标准化考试则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三、评价标准的差异中国高考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以分数为依据,近年来,中国高考开始注重考试的科目选择权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设,但仍以成绩为主要标准。
而美国高考则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的成绩、课外活动、实习经验、志愿服务以及个人陈述等综合因素。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人发展潜力。
结论:中国高考新制度与美国高考制度在教育宗旨、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的高考制度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学科知识的考察,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
而美国高考制度则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的发展,推崇学生广泛参与兴趣班、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来提升能力。
当然,两种高考制度各有优劣,中国高考的主要优势是每年确保了大量优秀人才的选拔,而美国高考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比较分析

中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比较分析摘要:国家统一考试是目前俄罗斯正在进行的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一考试既是毕业会考,同时也是大学的入学招生考试。
中国和俄罗斯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综观中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俄罗斯在高考制度上的许多举措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如高考制度的变革应当与国情相适应,应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当坚持统一考试为主,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应当适当增加口试内容,把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等等。
关键词:中俄国家考试制度;比较;启示一、21世纪俄罗斯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的新变化俄罗斯2000年以前沿用苏联的做法,在全国不设统一考试,考生首先必须参加所在高中命题的毕业考试,然后参加各高校的命题考试。
在录取新生时,兼顾高考和中学的学习成绩,实行高考和中学阶段的考核相结合的招生政策。
而“国家统一考试”一词在俄罗斯最早出现是在2000年7月26日,在俄联邦出台的第1072号指令中的教育改革部分,第一次提到“国家统一考试”一词。
国家统一考试作为实验则是从2001年直接由俄罗斯教育部主持实施的。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对本国教育进行了改革。
新世纪的俄罗斯的教育改革首先把矛头指向了高考制度。
2001年,俄罗斯联邦总理米·卡西亚诺夫签署了《关于试行国家统一考试的决定》,拉开了统一考试的序幕。
2007年2月,普京签署联邦修正法,把进行全国统一考试正式列入教育法中。
从2009年起,全国统一考试将列入俄罗斯正式章程并在全俄罗斯所有区域内推行。
二、中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1统一与一致性(1)两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动力是相同的。
一方面来自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来自国际竞争提出的挑战。
当代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竞争。
面临教育危机,俄罗斯政府深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全国实行了统一考试制度。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及启示论文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摘要】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
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世界各国的高考制度存在很大差别,以美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基准淘汰型高考模式较被世界各国所认同。
本文从多个角度比较了中国与美国高考制度的异同,从而得出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和借鉴,以期为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制度;中美【中图分类号】 g64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01-011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1.1 高考考试形式比较我国高校招生经历了多年改革,已经建立了以统一文化考试为主、单独考试为辅、保送生为补充的入学体系。
全国统一录取原则、录取体制、录取方法和录取时间,由各省自主进行录取。
录取分批进行,基本上按考生所填报志愿和高考总分从高到低并不大于高校招生计划数的120%向高校提供考生信息,高校按招生录取原则进行择优录取。
从2002年开始,我国全面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3”是必考科目,即每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都必须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x”是指高校根据本校的层次、特点和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中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美国没有国家设置的高校招生考试管理机构,也不实行全国统一高校入学考试。
sat几乎是美国高中生申请所有美国大学所必须参加的考试,其重要性相当于中国的高考。
它分为sati和sat11,即一般能力考试和专项考试。
sati考试主体包括写作、分析性阅读和数学三大部分。
satii专项考试包括英语、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语5大门。
一般美国学生都会在sati的基础上再加考两到三科专项测试。
绝大部分本科院校都要求有sati考试成绩,而satii的考试成绩并不是每所大学都需要,但是,如果想进入一流或者比较好一些的私立或公立大学,必须要satii的考试。
国外关于高考制度的研究

国外关于高考制度的研究在国外,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关于高考制度的研究非常丰富。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考制度的优缺点、方向和影响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国外研究者对高考制度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对其对高考制度的启示进行探讨。
一、优缺点研究国外研究者对高考制度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
其中,一些研究发现高考制度在选拔优秀人才、保证教育公平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研究显示,高考能够很好地选拔出高水平的学生,使其进入高等教育系统,进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而英国的剑桥大学研究指出,高考制度能够确保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降低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教育差距。
然而,国外研究者也发现了高考制度的一些缺点。
例如,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显示,高考制度过于注重学科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
而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高考制度容易导致学生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高考制度可能加重了学生的压力和焦虑,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
二、方向研究为了解决高考制度的问题,国外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方向。
其中,一些研究主张减小高考压力,增加多元评价,并提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例如,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发现,学校应该在高考选拔中加入面试和综合评价等方法,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力。
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研究指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然而,一些研究也发现了高考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例如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指出,高考需要解决统一选拔和多元评价之间的平衡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高考还需要应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社会文化差异等问题。
因此,高考需要在政策、制度和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三、影响研究国外研究者还研究了高考制度的影响。
他们发现,高考制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会流动和就业选择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高考制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日本高考制度和中国高考的区别

日本高考制度和中国高考的区别中国高考,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一考定终生。
高考可以说是人生的岔路口。
最近国内进入了“高考”模式,考生们摩拳擦掌把握这决定命运的时刻。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的高考模式,感受一下日本和中国的模式的不同之处,我们可以一边带着自己的回忆,一起去看看日本的高考制度是怎样吧!中国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
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优点:1、相对公平公正(这个很重要),统一考试也更益于检测考生实际学业水平,利于人才的选拔,高考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能使学生尽一切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覆盖面,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科学文化知识。
以高考分数作为单一录取标准,录取程序操作简便,消耗的社会成本较低,符合国情全省统一命题,具有相对公平性。
3、学生无论富裕或贫穷,都可以通过参加高考来获取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保障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日本留考:日本的高考国立大学一般在1月后开始,而私立大学相对来说较晚在2月,3月。
说起在日本的高考压力如果和国内比起来的话就非常小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日本人不努力,只不过竞争没有国内那么激烈而已。
想考进好一点的学校也要奋发图强点灯熬油,也要参加补习班。
当然除了主观的拼命死学以外,日本人还是喜欢把命运寄托给神。
除了逢年过节以外,类似就职升学前,日本人几乎都会专门来到神社(祈祷升学的神社)。
将自己的希望寄(系)托在神社里,祈祷自己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
优点:学生们在到大学里读之后,若是想拿到奖学金,学校也会看学生们留考中的成绩,如果成绩属于比较好的,想要得到这个奖励费会比别人更容易。
国外关于高考制度的研究

国外关于高考制度的研究国外研究人员对高考制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他们关注高考的目标、评估方法、对学生的影响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国外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观点。
首先,关于高考制度的目标,有研究者认为高考主要是为了选拔人才,以便国家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持国家的发展。
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单一的选拔制度可能会导致教育的单一化和片面化,忽视了学生的多样性和发展需求。
因此,一些国外学校开始尝试多元化的招生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其次,关于高考的评估方法,研究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考评估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国家采用单一的考试制度,将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集中在一场考试中进行评估。
而另一些国家则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学术成绩、社会参与、才艺和领导力等方面的评价。
研究发现,综合评价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有助于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高考制度对学生的影响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一方面,高考制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
许多研究表明,高考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高考压力过大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因此,一些国家开始探索减轻高考压力的措施,如减少考试科目和引入更多的多元评价。
最后,国外的研究还关注了高考制度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高考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教育思想和目标的差异。
在一些发达国家,高考制度相对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高考则更加注重学术成绩,以便选拔精英人才。
研究者们对于不同高考制度的比较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空间,有助于改善我们国内的高考制度。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人员对高考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关注了其目标、评估方法、对学生的影响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对策,有助于我们认识到高考制度的优势与不足,为改进我国的高考制度提供了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美国美国是一个高度分权的国家,各州对所辖教育事务具有决定权,大学也是高度自治的实体。
美国高等院校差异很大,它的入学政策差异度也很大,大概有三类:高度选择型的、选择型的和非选择型的高等教育等类型,它大致对应着研究型大学、四年制大学或学院、社区学院或两年学院。
上述各类高等学校中,高度选择型、选择型高校绝大数情况下,均需要入学考试成绩与其他材料作为录取的依据,而非选择型的社会学院或两年制学院则采取证书制入学或免试入学,实行开放的招生制度,他们的招生录取条件简单,多半只需申请者的高中学业证明,甚至于许多社区学院还可以招收18 岁以上,高中学业水平不足或英语能力有欠缺的学生。
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分为SAT(ScholasticAssessment Test),它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The College Board,大约4300 所美国大学共同组成的文教组织)委托教育测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所组织的学业能力性向测试,和ACT((American College Test Program,它发端于美国中西部地区,随着近些年参加两种考试的学生人数增长,参加ACT 考试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两种考试。
各大学至于采用哪种考试成绩,自行决定。
不过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同时认可上述两种考试成绩。
正如前述,美国各大学具有高度自治的权力,因此,在入学政策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对于高度选择型或选择型高校,其录取依据大致包括了大学入学成绩、中学成绩、课外活动、个人陈述、推荐信等,如下图所示:(2)英国英国最终的招生权力也在高校,各高校均自主设置招生办公室以处理学生的申请事宜。
①英国高校招生机构英国现行的招生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联邦层面的服务性机构,即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UCA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
该机构成立于1961 年,类似于我国的招生办公室,但并没有我国招办所拥有的强大的行政权力。
它是由成员高校经过协议组成的共同体,始终坚持招生透明的原则,承担着“中间人”的角色,负责在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
其经费来源主要是申请人交纳的费用和加入该系统的学校交纳的服务费。
二是各高校的招生办公室。
他们之间没有权利制约关系,有关招考生工作依靠双方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来完成。
②录取流程英国的高校招生机构和录取流程非常开放。
在英国,学生不可以直接向学校提出申请,而是要通过UCAS 间接申请。
一般来说,学生每年只能通过UCAS 提出一次申请,每次最多可填写6 所不同的学校。
UCAS 会将申请表分发至报考的院校。
各院校在审理后会寄发录取通知到UCAS,再由UCAS 通知学生。
学生一般要在前一年的9 月1 日到下一年的1 月15 日之间递交申请,UCAS 把信息反馈到学校后,学校经过审查档案后会筛选一部分学生到学校参加面试,有的学校的某些专业甚至要求参加笔试,这一过程结束时学生可得到三种评选结果:无条件录取、有条件录取以及不录取。
收到无条件录取结果的学生无须参加A-level考试便可以进入大学,类似于我国的“保送”制度,而收到有条件录取的学生需要等到A-level 考试的成绩出来以后,才可以确定是否满足学校要求的标准。
不录取的和从有条件录取淘汰出来的学生转到补救程序进行调剂,如果还不能录取,就要转入到“清除记录再申请阶段”(Clearing)。
Clearing 程序是在八月份进行的,是最后一道补救程序,如果错过了该程序或者通过该程序也没能被大学选中,就只能申请下一年的名额了。
(3)法国①简介法国教育行政系统为中央集权制,以学区为单位来管理各级教育事务。
法国的高等教育系统较为复杂,主要由大学校、综合大学和短期技术大学组成。
学生进入这些学校的竞争程度不同,学校采取的招生方式也各有特色。
②大学校的竞争选拔式招生法国的大学校是一种十分独特的高等学校,被视为“大学中的大学”。
大学校数量虽少,但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是国家政府行政部门、工商业或军事机关的“精英”人士,社会地位较高。
因此,大学校在学生中极受欢迎,竞争最为激烈。
大学校的招生考试除了要求申请入学者获得高中毕业会考证书之外,还要专门组织严格的招生考试,也就是“高中毕业会考文凭+大学校预备班+竞争性选拔考试”的模式。
③综合大学的开放式招生法国大学的招生考试制度中,法国的综合大学不设专门的入学考试,实行开放式招生。
高中毕业会考几乎是唯一的条件。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凡获得高中毕业会考文凭的法国中学生,就基本上获得了大学学籍登陆权和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
除了医学类专业之外,原则上学生注册人数也是不受限制的。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制度,学习过程中淘汰率很高,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平均淘汰率为50%左右,而法律、医学等学科的淘汰率更高。
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法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包括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员班,大学技术学院设立在普通大学里,类似我国综合性大学下面的工科学院,学制为两年,向学生提供半职业性、半学术性课程。
高级技术员班(STS)学制也为两年,主要是设立在技术高中里,主要接收技术类业士、普通高中理科专业的业士及职业类业士。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员、工程师助理、高级技工和中级管理人员,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培养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日本有一般招生入学和特殊选拔录取。
通过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第二次考试被录取,属于一般招生入学。
学除此之外的入学方式,属于特殊选拔录取。
特殊选拔录取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条途径是推荐入学制度。
采取推荐免试入学深造的有两种,一种是凭高中校长的推荐,另一种是某科目经考核确系成绩优异者。
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参加第一次全国统一考试。
国立和公立大学留出一定数量名额作为推荐名额,由中学进行推荐。
推荐入学考试大致分为“指定学校制”和“公募制”两种。
指定学校制是指只有大学指定高中的毕业生才有参加考试的资格,这类考生原则上是专一志愿(不得报考其他大学)。
其特点是成绩基准等等的提出志愿的条件比“公募制”要严格, 但合格率非常高,几乎等于是“保送”。
澳大利亚:考试科目可自选高考科目在11 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二)确定,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劣扬长避短。
高考科目按难度分级,澳大利亚教育部门为了保证公平,给出了“加分”政策,选择高难度系数科目的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可以得到加分。
学生可从近40 门课中选择五门, 院校再根据学生这五门课的11 年级(即中国高二)下学期及12 年级(高三)全年的平时成绩以及高中毕业考试(类似中国的高中会考)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各占50%,学生凭借这两个成绩申请大学。
学生在得知高考分数后,可以根据分数更改志愿。
(5)澳大利亚:考试科目可自选高考科目在11 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二)确定,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劣扬长避短。
高考科目按难度分级,澳大利亚教育部门为了保证公平,给出了“加分”政策,选择高难度系数科目的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可以得到加分。
学生可从近40 门课中选择五门, 院校再根据学生这五门课的11 年级(即中国高二)下学期及12 年级(高三)全年的平时成绩以及高中毕业考试(类似中国的高中会考)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各占50%,学生凭借这两个成绩申请大学。
学生在得知高考分数后,可以根据分数更改志愿。
各州针对不同区域的高中生有不同的大学录取条件。
例如,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地区的大学,针对本州高中毕业生,就不需要高考,只需看高中的平时成绩。
而如果学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就读高中,想升读本州的大学,则看重的是学生的高考成绩。
俄罗斯:铲除高考弊端,准备实行全国统考俄罗斯目前的高中毕业生想上大学,必须先通过本学校命题的考试拿到毕业文凭,然后还必须通过各高校命题的考试。
但这种高考制度的弊端是很大的。
首先,中学毕业考试是由讲授每门功课的老师出题打分,评分的随意性很大,其考分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学习水平。
调查表明,莫斯科的各学校,毕业成绩为满分者占全部学生的2.5%,而在俄罗斯另外一些地区,这一比例则高达10%(6)泰国:2004年将取消高考,各高校自定录取标准目前泰国学生高考若总分未达录取线,可以将某门较好的成绩保留,下年度再考时此门可以免考,该门成绩可连续保留三年。
其他科目再考的成绩如果还不如去年,主考部门允许以该门去年的成绩为准。
这样,反复参加高考的学生就可以逐年减少科目,集中精力攻少数科目。
而应届高中毕业生则要全面复习考试。
自1999年开始,高中3年中的各科最佳成绩可以累计以10%一20%的比例计入高考成绩。
不过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
有些重点中学,平时要求严、标准高,因此学生普遍成绩反而比普通中学分数低,因此造成中学纷纷降低标准,给学生高分,以求提高升学率。
(7)西班牙:改革传统高考制度,打破“一考定终身”局面西班牙教育部日前宣布,政府将改革高等学校录取制度,以建立一个更为有效、合理的招生机制。
改革方案预计在2002-2003学年开始实施。
自1996年以来,西班牙政府曾多次组织教师讨论改进中等义务教育,提出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培养,以中学结业考试成绩为主、全面评价学生成绩,不再仅凭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决定其命运。
如果学生在历次考试尤其是结业考试中各门功课成绩合格,就不仅要准其毕业,而且应认定该生通过了升入大学的第一次挑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理想院校,接受所选专业的内容考试。
(8)罗马尼亚:取消大学入学考试,为了解专业高中生可先听大学课程据罗马尼亚新闻报道,罗马尼亚教育部长安德烈·马尔加还要求全国所有大学从2000年起取消大学入学考试。
学生的入学资格将仅由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平均成绩以及高中毕业考试的成绩来决定。
这项新的大学入学制度,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将从中获益。
一方面,学生高中毕业考试考完后就不用再参加额外的大学入学考试;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节省大量组织学生入学考试的经费。
(9)瑞典:上大学不用考在瑞典,年轻人对于进入大学学习并不很热衷,高中毕业后,只有1/3 的学生申请入大学就读。
瑞典有35 所高等院校,大多数由中央政府管理,每年定期的会议决定学校当年的招生人数并给予相应的拨款。
只要读完高中或在瑞典的教育体系内学完与高中水平相当的课程、满25周岁并有4 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均可申请到大学学习。
(10)新西兰:认可高考成绩近来,新西兰的梅西大学宣布,梅西大学开始接受高考成绩,考生们可以直接申请本科进行留学深造。
值得关注的是,梅西大学是包括中国大学在内的全球第一个公布今年高考分数线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