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若干问 题思考
思政部 2014年9月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的实施意见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 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改变谁的命运?
教育公平主要是受教育者的
教育公平,它是社会公平价 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教育平等是指人们接受教育的基
高考招生制度为什么要改?
发展推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 促进教育公平的时代呼唤,已经成为高考招生制度 改革的重要动因。

37年间高考规模总量变化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77年 1998年 2002年 2008年 2014年
高考加分乱象的不良影响:
1、不利于高考公平、教育公平。 2、不利于人才的有效选拔和合理分 流,导致衡量人才的标准失真,影 响人才选拔的质量,尤其不利于创 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 2、导致不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没有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反而剑走偏锋或投机钻营。
高考加分新政——两项调整、 两项规范
两项调整:
2、2004年西安曝光“批量制造”三级运动员证的丑闻, 当年全市616名申请二级运动员加分的考生中,只有 196人是名副其实的国家二级运动员。
3、2006年湖南省曝出“上千名体育特长生造假事件”, 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体育竞赛优胜者统一测试中, 3000余名报名参加复审测试的考生竟有1000多人缺 考,大批拥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考生无法达标。
上海、北京人大代表:
上海: 1、允许异地高考是趋势,尽量使负面效应小一点。 2、放开高考,肯定会引起高考移民。 3、马上参加高考可能会有些障碍,应该从中考开始。 4、高考考卷要有统一的地方,要有体现教育改革的内容, 然后结构性打分,这样对全国考生都比较公平。
北京:
1、洗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目前就是这样的考试、这样 的录取、这样的资源。要根据各地的情况区别对待。 2、北京人口没控制住,外来的比本市的还多。不用调 查不用试点是不现实的。
7、通过居住证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8、问题的核心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那么分配方式怎 么改?全国的高考入学率是24%,肯定有76%的学生不能上大 学。按地区分还是按分数来分配优质资源?按地域分划分指 标在现阶段是基本合理的。全国统一卷,划分数线更不合理, 因为落后的地区跟先进的地区差距实在太大。可能最后是北 京全部都上了,西藏一个都没有。 9、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折射的另一问题——能否给农民 工及其子女国民待遇的问题。 10、孩子在城市从小学上到高中,为什么不能参加城市 的高考和录取?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平衡两大利益群的利益。
城市户籍家长 及其子女
人大代表
异地高考
城市家长:不要引起新问题
不是教育层面上的问题,是个社会问 题。不能因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引起新 的社会问题。
37
城市小孩:不要和我们争资源
男:北京的教育资源很丰富,很多外地人过来 后,北京的教育优势就慢慢下去了,然后大家开始 往上海涌。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有另 一种思路。为什么不在各地,先从省会城市再到二 三级城市,教育部可以拨款,在那里建立更好的大 学。 男:外来务工人员享有了北京的就业资源,因 此其孩子享受不到相应的教育资源也没有太大的不 公平。 女:如果开放高考,你会发现北京的学校里没 有北京的学生,这是很可怕的。异地高考感觉是个 大体的趋势,但是不能一下子把口子打开。
社会背景: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不断 扩大,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 也备受关注。 留守儿童:未跟随父母进城, 留在户籍所在地读书,亲情缺失、 人身安全受到挑战。 随迁子女:跟随父母进城读 书,受目前高考制度的限制,不 能参加父母工作所在地或学籍所 在地高考,只能回户籍所在地参 加高考。
学者
外来务工者 及其子女
乱象2:体育类加百度文库项目“泛滥”
教育部设计体育加分政策的初衷是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身体,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并 帮助高校选拔一些专业需要的体育特长生。 由于实施过程的监管不严,出现了政策漏洞,导 致高考加分项目过多、过滥的现象。

1、2009年浙江省曝光了高考“三模三电”舞弊案, 考生只要交纳培训费和交际公关费,就可以获得 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
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事关选拔 人才的质量和社会的公平公正。 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 带。对中小学教育有明显的导向作 用,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
对家庭和个人而言,高考成为 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社会的用人制度,对求职者学历的要求,进一步刺 激了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了对高考的高度关注。
本权利的平等,是对教育资源的 平等享有权和对更高级教育利益 的竞争机会权。 三层内涵: 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
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
地区差别:东西部教育差距拉大 城乡差别:农村教育问题 阶层差别: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
关注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
高考为何成为关注的焦点?
乱象3:艺术类加分被“异化”
艺术类加分用意是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为高校选 拔专业需要的艺术特长生。 随着高考加分的出现,各类艺术培训班多如牛毛, 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参加培训仅为获得一张艺术类证 书。这种高考加分已经影响到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很 多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就开始所谓艺术学习,目的是为 了考级,而不是出于孩子的兴趣。严重违背了幼儿园 健康成长的身心特点。 其他:优秀学生称号;民族身份作假
其他地区人大代表:
1、开放高考势在必行,越快越好。政府要尽快制定政策, 不要再搞调研、再试点。 2、根据考生人数定录取指标,重新分配高校教育资源。 3、现在要做出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时间的考量,几年 以后实施。第二是标准方面的考量,满足什么条件才允许。 4、涉及到三个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高考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 5、建立以全国统一命题为主、高校自主命题为辅的高考 制度,考生可选择在学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录 取时以考生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高校按照全国统一划定的 录取分数线,根据各地考生数量(以户籍为准)同比例分配 招生名额。 6、不能完全躲避高考移民,也可能会引起新的作弊行为, 人权关系,权钱关系的产生。
1
乱象1:奥数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
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 学奥赛全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 以及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可以不参 加高考,只参加高校组织的考试, 直接进入考校学习。 ——奥赛的功利性和诱惑性, 家长和学生产生盲目跟风的心理。
2
3
奥数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的不良影响
1.学生层面。(1)没有兴趣。 “为了竞赛而学习”,获奖进 入高校后不喜欢所学专业,甚至出现转专业的情况。 (2)浪 费时间。奥赛没有获奖,却因奥赛学习投入精力过大而影响了 日常学习和高考成绩。(3)心理压力及问题。奥数题太难出 现听不懂、题不会做的现象,家长花费了精力和财力还没成才, 埋怨孩子,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出现厌学及其 他心理问题。 2、学校层面。将奥赛成绩列为小升初、初升高的重要参考指 标。这种负面传导效应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正常招生产生了 很大影响。奥数成为学生升入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的敲门 砖。
935 万 608
万 27
万 108 275 万

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呈现出三个“不适 应”现象
首先是不能很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
现实需求。 其次是不能满足科学选拔优秀人才的需求。 再次是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变革的新要求
首先是不能很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 阶段的现实需求。

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在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建立的,其目标 是要从众多考生中选拔少数优秀人才,对他们实施精英教育。 因此,录取学生时严格坚持学术标准,在实现人才选拔的同 时,也达到了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目标。我国从 1999年开始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招生规模连年 急剧扩大,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迈入大众 化发展阶段;之后10余年一路攀升,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 学率达到34.5%,高考录取率超过76%。高等教育规模的急 剧扩张使“上大学难”的矛盾得到根本缓解,高校入学机会 已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每年一次的高 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唯一依据,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

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性面临着新的更 加广泛的挑战
“异地高考”问题 省际招生名额配置问题
异地高考问题 ——谁动了谁的奶酪
异地高考改革: 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 考的问题,是指学生在非户籍 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 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工作规定》中“学生在户 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 的规定相对应的。
基础教育的变革也对高考招生提出了 新的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管 理制度等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革,对包括高考招生制度在内 的各类考试评价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要求。比如,中小学 教学改革正在积极探索参与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新的教学 模式和学习方式,要求打破以教师和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 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明显与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方面的改革不 协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困难、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 生课业负担过重、竞争压力过大、健康状况下滑等问题日渐 严重。在反思基础教育本身的同时,许多人将此归咎于高考 招生制度,认为高考招生制度是应试教育的根源,只有在高 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基础教育改革才能不断深化。

高考加分问题

高考加分政策的设计初衷是 为了拓宽特殊人才,如科技、 体育、艺术特长生等的升学 通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加分依据缺乏统一标准、 信息不透明、监管不力等原 因,导致加分政策近乎失控, 资格造假等现象时有发生; 尤其是名目繁多的奖优性加 分,为一些掌握社会资源的 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了便 利。

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尽快实施,我们 要公平
1、流动人口迅速增长,高考制度还在沿袭计划时代的政策, 一方面造就了几千万的留守儿童;另一方面随迁子女在求学和 高考方面受到不公待遇。 2、允许异地高考肯定会出现高考移民,但高考移民不是主 流。 3、要统一高考、统一招生、统一试题、统一教材? 4、孩子等不及;孩子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回老家没有亲人 朋友照顾,教材也不一样。 5、义务教育已经放开了。既然可以接纳孩子读小学、读初 中,为什么不能接纳孩子读高中,高考呢?谁在害怕?怕什么? 北京的高中已经是小班教育了,参加高考的人数也在减少。 6、当政府允许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创造财富的同时,就应 该允许他们享有同等的权利。从更大的角度来说,应该推进我 国城镇化的进程。
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性不断遭到侵蚀
高考招生制度设计的初衷,旨在为不同阶层、不 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考生,提供公平竞 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平台,将高考成绩作为入学 的唯一依据或主要依据,借此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育 公平和社会公正。 客观而言,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在这方面确实发挥了 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同时也应 看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演变,高考招生制度的公 平性正在不断遭到侵蚀,并且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其次是不能满足科学选拔优秀人才的 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对高考招 生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入学考试来看,现行高 考偏重考查考生一般性、程式化的知识,而难以考 查创造性、批判性等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更难 以考查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从招生录取来看,将高考成绩作为录取学生的主要 依据或唯一依据,使那些具有特殊禀赋,但高考成 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大都难以获得升学的机会或失 去了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
1、调整奥赛和科技 类竞赛加分项目; 2、调整体育特长生 加分项目
两项规范:
1、要求各省(区、 市)系统清理高 考加分项目; 2、严密防范严厉 打击加分资格或 身份造假。
晒政策:2014年起高考部分加分项目调整情况
1.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 二、三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 2.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 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和加分资格。 3.保留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的省(区、市), 测试项目限定在中学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 径、篮球等8项。 4.所有拟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均须经过本人申报、 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 ——参见教育部《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 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