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设计大纲

合集下载

堤防工程设计大纲精编

堤防工程设计大纲精编

堤防工程设计大纲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FCD31180FCD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堤防工程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8年10月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堤防工程初步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目次1. 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摘要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基本资料 (5)4 堤防工程平面布置 (7)5.堤防工程结构设计 (7)6.堵口工程设计 (12)7.穿堤建筑物工程设计 (13)8.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13)9.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14)10.施工组织设计 (15)11.工程管理设计 (17)12.工程概(预)算 (17)13.经济评价 (18)1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9)15.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20)附录堤防工程设计计算公式 (20)1 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摘要根据以号文批准的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报告、项目建议书),本工程拟建于,起点坐标为:X=;Y=桩号。

终点坐标为:X=; Y=;桩号。

堤防总长度km。

保护面积 km2。

保护区内现有人口万人。

大中型工矿企业个。

大中型工程设施处。

农田面积公顷。

其他重要设施处。

年的工农业年总产值万元。

远景期望的工农业年总产值万元。

主要的工程项目有:堤防段,长度 km;堵口工程处,堵口堤长度 m;穿堤建筑物座;环境保护工程处。

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段,长度 km。

估计主要工程量:土方万m3、石方 m3、混凝土m3。

估计需要的大宗建筑材料:水泥 t、钢材 t;木材 m3;土工布万m2。

控制静态投资万元,动态投资万元,工程造价万元。

经济评价结论:提示:规模不大的围海围堤及圩堤的位置,一般采用自拟的坐标系或北京坐标系进行控制。

较长的江、河堤的堤线位置,可采用经纬度进行控制。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2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2.1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2.2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3基本资料3.1气象与水文3.2社会经济3.3工程地形3.4工程地质4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4.1堤线布置4.2河堤堤距的确定4.3堤型选择5堤基处理5.1一般规定5.2软弱堤基处理5.3透水堤基处理5.4多层堤基处理5.5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6堤身设计6.1一般规定6.2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6.3堤顶高程6.4土堤堤顶结构6.5堤坡与戗台6.6护坡与坡面排水6.7防渗与排水设施6.8防洪墙7堤岸防护7.1一般规定7.2坡式护岸7.3坝式护岸7.4墙式护岸7.5其他防护型式8堤防稳定计算8.1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8.2抗滑稳定计算8.3沉降计算9堤防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交叉、连接9.1一般规定9.2穿堤建筑物、构筑物9.3跨堤建筑物、构筑物10堤防工程的加固、改建与扩建10.1加固10.2改建10.3扩建1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11.1一般规定11.2观测设施11.3交通与通信设施11.4防汛抢险设施11.5生产管理与生产设施附录A堤基处理计算附录B设计潮位计算附录C波浪计算附录D堤岸防护计算附录E渗流计算附录F抗滑稳定计算21总则1.0.1我国洪、潮灾害十分严重,堤防是抵御洪、潮水危害的重要工程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全国已建堤防总长20余万公里,在历次抗洪、潮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建、加固、扩建及改建堤防工程的任务将日益繁重,而堤防工程设计几十年来无标准可循,与大量的堤防建设需要极不适应。

由于缺乏反映堤防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标准,堤防工程设计难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

因此,制定堤防工程设计的标准,是适应国家堤防建设的需要,也是使堤防工程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堤防工程设计水平的必然要求。

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纲

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纲

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纲一、引言A.引言的目的和背景B.工程的目标和重要性C.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概述二、基本信息A.工程位置和范围B.堤防工程类别(如河道堤防、海堤、湖泊堤防等)C.工程规模和预计工期三、工程需求分析A.环境需求分析(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等)B.工程目标分析(防洪、抗风灾等)C.社会需求分析(居民需求、经济发展等)四、现状调研A.资料搜集(现有堤防工程方案、相关论文、标准规范等)B.实地考察(现有堤防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等)C.调研结果分析(现状堤防工程的问题、改进空间等)五、工程设计思路A.设计原则和要求(安全性、经济性、可行性等)B.设计方法和流程(经济评估、力学分析等)C.设计方案选择(不同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依据)六、工程参数计算和分析A.历史水文数据分析(洪水频率分析、最大洪水流量预测等)B.强度设计参数计算(土壤力学参数、风速等)C.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堤防高度、坡度、截面形状等)七、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A.堤防横断面设计(截面尺寸、坡度、堤顶宽度等)B.堤防防护措施设计(防渗、防浪等)C.材料选择和工程施工技术八、施工可行性分析A.施工方法和流程B.施工材料和设备需求C.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九、经济性评估A.工程总投资估算B.经济效益分析(减灾效果、节约损失等)C.项目可行性分析及风险评估十、设计结论A.设计方案和参数总结B.设计的优势和潜在问题C.后续工作建议和可能的改进方向A.在报告中引用的文献清单B.准备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十二、附录A.水文数据、图表和计算结果B.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C.其他与报告相关的附加内容以上是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大纲,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最终报告应该全面准确地介绍工程需求、现状调研、设计思路、参数计算、结构设计、施工可行性分析、经济性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达到论证设计方案合理性和可行性的目的。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是一本十分实用的参考书籍,它对于指导堤防工程的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堤防工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因此需要不断地 进行研究和探索,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深入探讨堤 防工程的灾变机理、开展针对性的设计技术研究、制定更加符合地域特点的设计规范等。
精彩摘录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资料,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堤 防工程设计的标准和要求,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希望广大 读者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本书中的内容,为提高我国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作出积极的贡献。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是一本涵盖了堤防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书籍,通过严谨的行文风格 和深入浅出的阐述,作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且系统的堤防工程设计知识体系。在阅读过程中, 我深感此书的专业价值,并对作者所传递的主题表达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书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堤防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标准,同时结合了大量的实 例和案例,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书中还涵盖了堤防工程稳定性分析、防洪 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内容,可以说是一本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书籍。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此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作者对堤防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剖析, 让我对堤防工程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书中介绍的具体案例和实例,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 际工程起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书中强调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使得我在今后的学习和 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内容摘要
堤防工程设计的步骤:这本书详细地描述了堤防工程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设计标准、进行地形 勘察、选择合适的堤线、进行堤身和护岸设计、进行洪水演算等。 堤防工程设计的要求:这本书规定了堤防工程设计的要求,包括稳定性、防渗性、抗冲性、防护 性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重点章节包括堤线选择、堤身设计、护岸设计等章节。这些章节是堤防工程设计的核心内 容,对于保证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系统性和全面性:这本书的内容覆盖了堤防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原则、步骤和要求等, 为设计人员提供了系统的指导。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本书的内容结合了实际工程经验和理论分析,提供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计 算公式,方便设计人员进行操作。

河道堤防施工设计方案

河道堤防施工设计方案

河道堤防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河道堤防施工设计方案,旨在对河道堤防进行维护和加固,确保河道安全畅通,防止洪水灾害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二、方案内容1. 堤防加固:根据实地勘察结果,对堤防进行加固处理,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堤防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

2. 排水系统设计:优化河道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避免积水导致的问题。

3. 植被保护:考虑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植被保护计划,保护河道周边生态环境。

4. 河道保洁:对河道进行清淤清理,保持河道通畅,减少水流阻力,提高水流速度,减轻洪水冲击力。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人员、机械和材料,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2. 施工流程:按照设计方案,分阶段进行施工,注意施工质量和安全。

3. 施工监督:安排专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总结:施工结束后,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为日后的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四、安全保障1. 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2. 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意外事件和突发情况,及时处理,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五、环保措施1. 废弃物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 降噪措施:采用降噪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3. 绿色施工:倡导绿色施工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六、总结展望本河道堤防施工设计方案经过认真论证和精心制定,力求在保障河道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希望本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本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堤防、护岸(护滩)工程设计要点

堤防、护岸(护滩)工程设计要点

堤防、护岸(护滩)工程设计要点为解决我院在堤防、护岸(护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河道整治工程设计规范》(GB507-2011)、《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等技术规范及历次审查专家意见、设计施工经验等制作了本工程设计要点,要求大家在相关工程技术设计中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并参考本工程设计要求。

一、堤防工程设计1、堤防护坡工程(1)坡面结构设计堤防护坡是为防止洪水、雨水冲刷而设置的,兼有绿化、美化堤防的功能。

根据规范及经验,要求洪水平均流速大于2m/s的堤段堤防临水坡设置干砌石、浆砌石、格宾石笼、膜袋砼等硬质护坡,洪水流水小于2m/s的堤段临水堤坡一般采用草皮护坡;考虑堤防生态化建设的要求,对于坡比缓于1:5.0(不含1:5.0),洪水流速小于3m/s,且非经常性临水的堤坡,可采用草皮护坡。

硬质护坡砌护顶高程按设计洪水+0.5m确定,通常情况硬质护坡不宜砌护至堤顶;对于硬质护坡以上的堤防临水侧堤坡、堤顶两侧堤肩非硬化部分、背水侧堤防坡一般均采用草皮护坡。

对于堤防弯道顶冲段,经分析草皮护坡仍不满足弯道冲刷要求的,应对弯道段实施硬质护坡。

从美化堤防、建设生态型堤防的要求出发,堤防硬质护坡设计应尽可能采用生态型植草结构,常用结构形式有格宾块石(卵石)覆土植草结构、浆砌石或砼格构植草结构、连锁式预制砼块植草结构、植草生态袋等。

为防止雨水、洪水、堤身饱和状态洪水降落期渗透水冲蚀护坡土石结合面,要求格宾、浆砌石和钢筋砼格构、连锁式砼块护坡与堤身土结合面应设置反滤排水层,考虑施工因素,堤身边坡坡比缓于等于1:2.5的可采用砂砾石、碎石、石渣垫层或吐工布反滤;堤身边坡陡于1:2.5的宜采用土工布反滤层。

浆砌石、砼护坡下反滤垫层宜采用砂砾石或碎石,不宜用土工布。

反滤土工布规格常用300g/m²,砂砾石反滤层厚度10—15cm,砂砾石级配应提出技术指标,常用粒径2—30mm,天然砂砾石级配难以满足要求的,可采用人工级配砂砾石或碎石料;反滤土工布与砂砾石反滤层作用基本相同,可选其一,不宜同时采用。

(建筑工程设计)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建筑工程设计)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建筑工程设计)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20XX年XX月目录1 综合说明11.1 工程概况 11.2 水文 21.3 地质 31.4 工程任务 51.5 工程布置及设计51.6 施工组织设计71.7 环境保护设计71.8 工程管理81.9 工程招标81.10 工程投资概算92 水文122.1 流域概况122.2 气象122.3 基本资料142.4 洪水143 工程地质173.1 区域地质概况173.2 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203.3 天然建筑材料213.4 结论与建议234 工程任务及规模244.1 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要求244.2 工程建设内容285 工程布置及设计295.1 设计依据295.2 堤防布置原则305.3 河相关系分析及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情况316.3 施工导流496.4 主体工程施工496.5 主要施工指标507 环境保护设计517.1 防洪工程对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1 7.2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527.3 综合评价537.4 结论548 工程管理558.1 管理依据558.2 管理机构558.3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559 工程招标579.1 招标依据579.2 招标范围及标段划分579.3 招标形式579.4 招标组织形式5710 工程投资概算6010.1 编制原则和依据6010.2 工程概算指标63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背景《XX 县XX 镇XX 沟河河堤工程》为2017 年XX 省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 镇关上村至XX 沟村段,距XX 县县城25km ,我院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 年4 月进行了外业勘测及地质勘探,设计治理河道长为3.68 km ,共完成河道4.0km 范围1/2000 地形图和2.621 km (其中:左岸2.205km ,右岸0.416km )纵断面测量。

治理区起始于XX 县与临潭边界交汇处废旧沙场,终止于XX 沟村。

工程主要保护对象为XX 镇关上村、XX 沟村2 个村民小组350 户1467 人免受洪水的侵害,保护沿岸960 亩耕地安全。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一、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堤防设计必须保证稳定且坚固,能够承受预期的洪水水位、压力和外部力量的作用。

2.经济性原则:堤防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材料、结构和方法,以最小的成本达到设计要求。

3.环境友好原则:堤防设计应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自然河道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4.可持续性原则:堤防设计应考虑未来变化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确保堤防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二、堤防设计要求1.堤防高程:堤防的高程应根据设计洪水水位、地形和土质等因素确定,以充分阻挡洪水、风暴潮和海浪的侵袭。

2.堤防横断面:堤防的横断面应保证坡度适中,稳定性良好,并根据不同的部位和土质选择适当的堤坡坡度和防护措施。

3.堤面护坡:堤防的堤面应采取合理的护坡措施,如草坪、防浪板、护坡石等,以增加堤面的稳定性和抵抗侵蚀的能力。

4.渗透控制:堤防的底部和坡面应采取防渗措施,如铺设防渗帷幕、注浆灌浆等,以防止地下水渗流导致的堤防滑动和变形。

5.排水设计:堤防的水文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包括排水沟、泵站等设施,以确保在洪水时能及时排除内部积水。

6.安全监测:堤防应配备安全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和监测堤防的稳定性、渗透性和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灾害发生。

三、材料和施工要求1.堤防材料:堤防材料应具有耐水、耐候、抗冲刷和抗渗性能,常用材料包括土壤、石头、混凝土等。

2.施工质量:堤防施工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合格,如合理控制坝体压实度、堤面坡度和防渗层的质量等。

3.施工监管:堤防施工应有专业的监理和监测机构进行监管,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确保设计要求得到满足。

4.环境保护:堤防施工应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和污水。

四、维护和管理要求1.巡查和检修:堤防应定期进行巡查和检修,及时发现和处理堤防的病害和缺陷,保持堤防稳定性和可靠性。

2.安全管理:堤防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监管、警示标志、应急预案等,确保堤防发生灾害时能及时应对。

堤防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堤防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施工规划总说明书 (3)第 1 节工程概况 (3)第 2 节合同标段工程范围、主要项目与工程量 (3)第 3 节合同标段工程所在地区自然条件 (3)第 4 节交通条件 (4)第 5 节施工场面地与营地条件 (4)第 6 节暂时工程项目及布置 (4)第 7 节材料供应与保障 (4)第 8 节配合工作范围及其它 (4)第 9 节施工方案概述 (5)第 10 节本标段工程施工特点 (5)第 11 节总工期控制 (5)第二章施工总布置 (8)第 1 节布置原则 (8)第 2 节施工道路布置 (8)第 3 节施工营地布置 (9)第 4 节施工用水、供电及通讯 (9)第 5 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暂时设施用地 (9)第三章施工总进度计划 (10)第 1 节施工总进度横道图(见附图) (10)第 2 节施工总进度网络图与说明书(见附图) (10)第四章施工方案 (10)第 1 节施工准备 (11)第 2 节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11)1、施工顺序 (11)2、施工方法 (11)3、主要设备配置 (13)4、施工强度 (13)5、施工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 (13)第 3 节土方填筑 (14)1、施工顺序 (14)2、施工方法 (14)3、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14)4、劳动力组合 (14)5、施工强度 (15)6、施工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 (15)第 4 节水上护坡施工 (15)1、施工顺序 (15)2、施工方法 (15)3、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17)4、施工强度 (18)5、施工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 (18)第 5 节水下抛石施工 (19)1、施工顺序 (19)2、施工方法 (19)3、主要设备配置 (21)4、工期安排 (21)5、施工强度 (21)6、劳动力组合 (21)第五章施工保证体系.......................................第 1 节质量保证体系第 2 节安全保证体系第 3 节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第 4 节环境保护体系第 5 节工程进度保证体系第 6 节冬、雨季施工和防洪与气象灾害防护体系第 7 节投标人组织机构某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下某江起始段,地处湖北省某市境内,上起某地,下迄某地,全长31km。

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纲

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纲

————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设计院二〇一一年十一月批准:核定:审核:审查:校核:汇编:主要参加工作人员目录1 综合说明绪言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工程任务兴建缘由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勘测设计工作过程以及有关部门及地方达成的协议水文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水系地形等情况气象水文泥沙水质及地下水的资料情况说明各项主要特征值及分析成果流域概况气象洪水泥沙地质简述区域地质水库及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概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结论性意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参数天然及人工建筑材料调查试验的主要成果工程任务和规模简述本工程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所在河流开发概况本工程在流域治理开发中的任务和主次系统担负防洪灌溉治涝城镇和工业供水通航过木垦殖等任务的工程应说明其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发挥的作用具有发电效益的工程应说明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状况以及本电站在系统中的作用简述工程规模水利水能和泥沙计算成果各项特征值的确定调度运用原则和运行方式综合利用效益以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简述本工程的地址(坝轴线闸轴线厂址站址渠线堤线等)和总体布置方案的比较选定主要建筑物的规模等级标准布置型式和主要尺寸运行和泄洪方式及基础处理措施等施工简述施工条件对外交通导流方案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施工总布置主要施工工厂设施总工程量施工进度及工期施工强度所需劳动力建筑材料主要施工设备用风用水和用电的数量和来源以及施工占地数量等环境保护简述环境保护设计的依据和对主要不利影响采取的措施工程管理简述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及保护范围主要管理设施工程调度运用方式及工程监测等设计概算简述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及依据工程静态总投资总投资和年度投资投资构成经济评价简述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及结论结论及今后的工作意见综述本工程建设总的结论意见提出今后工作意见附表: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全流域km212212工程地址以上km229942.利用水文系列年限年(实测与插补延长年份)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34.代表性流量(1)多年平均流量m3/s(2)实测量大流量m3/s实测日期(3)实测最小流量m3/s实测日期(4)调查历史最大流量m3/s实测日期(5)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P=5%)m3/s470(6)施工导流标准及流量(P=20%)m3/s5.泥沙(1)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万t(2)多年平均含沙量kg/ m3实测日期(3)实测最大含沙量kg/ m3(4)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万t二、工程效益指标1、防洪保护面积km22、防洪标准P(%)53、设计水位(1)河东堤防m(2)河西堤防m4、防洪堤长度km(1)河东防洪堤km(2)河西防洪堤km三、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1.淹没耕地(P=5%)万亩水田、旱地、草场等分别列出2.迁移人口(P=5%)人3.淹没区房屋m24. 淹没铁路或公路长度和改线长度km5.淹没区工矿企业6.淹没电信线及输电线长度和改线长度km7.其他重要的淹没及浸没对象8.永久占地亩四、主要建筑物1.防洪堤(1)型式(2)地基岩性(3)地震基本烈度/设防烈度度7(4)顶部高程m(5)最大堤高m(6)堤顶宽度m五、施工1.主体工程数量(1)土方开挖m3(2)砂卵石开挖m3(3)砂卵石回填m3(4)浆砌块石m3(5)砼m3(6)钢筋制安m32.主要建筑材料(1)木材m3(2)水泥t(3)钢筋t含锚筋、锚杆(4)汽、柴油t3.所需劳动力(1)总工日万工日(2)高峰工人数人4. 施工临时房屋m25.施工动力及来源(1)供电kW当地电网6.对外交通(公路、铁路、水路)距离km运量万t7.施工导流(方式、型式、规模)(1)导流方式沿岸边围堰导流(2)围堰型式土石围堰(3)导流标准p(%)8.施工占地亩9.施工期限(1)总工期年(2)主体工程工期年六、经济指标1.静态总投资万元2.总投资万元100%(1)建筑工程万元%(2)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3)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4)临时工程万元%(5)其他费用万元%(6)价差预备费万元%(7)建筑期还贷利息万元%(8)环保水保工程万元3. 综合利用经济指标(1)单位堤长投资万元/ m(2)经济效益万元(3)生态修复效益万元(4)贷款偿还年限年(5)其它经济指标2水文流域概况简述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和河流特性工程上游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概况气象简述流域内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情况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后新增加的气象资料复核流域及工程所在地区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水文基本资料简述流域内水文站分布及主要测站的测验情况水文资料整编及资料复核情况(1)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后新增加资料的整编和复核情况对新出现的大洪水需详加说明(2)根据新增加资料并结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和要求检验前阶段基本资料是否需要修正洪水简述暴雨洪水特性复核历史洪水设计洪水(1)说明增加新资料后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并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洪水成果相比较(2)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时说明增加新资料后设计暴雨和产汇流参数设计洪水成果并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果比较入库洪水复核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入库洪水成果可能最大洪水复核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可能最大暴雨及可能最大洪水成果分期设计洪水说明分期原则及时期划分峰量选择原则参数计算和采用成果并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比较洪水地区组成和遭遇说明洪水地区组成的规律性及干支流洪水遭遇特性说明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的推求方法参数计算和洪水过程线成果涝区设计涝水流量说明增加新资料后涝区的设计涝水流量并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比较泥沙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来增加新资料后的悬移质推移质和输沙量计算成果复核泥沙特征值及颗粒级配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根据可行性研究后的实测资料对原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行复核检验并提出成果其他水质说明工程所在河段天然状态下的水质情况冰情简要说明工程所在河段冰情性质当水库区或坝下游邻近河段冰情严重时分析说明特殊冰情(冰塞冰坝等)对工程施工运行的可能影响情况水面蒸发说明观测情况与蒸发量特征值3工程地质概述概述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包括区域构造稳定性建库条件坝(闸站)址选择和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说明本阶段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工程地质概况防洪堤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天然建筑材料结论4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建设的依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河道及现有堤防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洪标准、线路布置及堤距选择河道与堤防纵横断面水面线推算堤顶高程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要求概述本工程防护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说明防洪保护对象的洪水灾害情况分析洪灾的成因提出防洪的要求和治理原则防洪河道与堤防工程河道堤防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概述河道特点河道比降横断面宽度河床质及河道演变等情况(2)简述堤防沿革断面型式及险工险段(3)简述穿堤建筑物种类数量和质量对堤防安危的影响(4)简述河道跨河建筑物及河滩阻水库碍物情况对河道行洪的影响(5)说明影响河道堤防防洪安全的主要问题分析河道现状安全泄量及其标准河道堤防防洪标准线路布置及堤距选择(1)根据河道堤防情况及主要防护对象的重要性经技术经济比较复核防洪标准和设计流量(2)说明河道堤防线路布置原则复核河道堤防线路和堤距河道与堤防纵横断面根据河道地形及河势工程地质河床及堤岸稳定工程量施工移民占地投资及管理运用等条件确定河底纵坡和河道堤防横断面型式河道清障规划提出清障的范围清理对象和工作量说明采取的措施水面线推算(1)分析代表性河段的设计水位流量关系确立尾间设计水位(2)分析拟定设计主槽与滩地糙率(3)推算河道水面线和闸桥渡槽等拦河建筑物壅水高度说明计算方法和成果对入河口(湖口海口)河段的堤防应分析水位顶托影响堤顶高程根据推算的河道设计水面线风浪爬高和安全超高确定堤顶高程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依据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方案比较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条件工程条件(1)地理位置及交通(2)工程概况自然条件(1)气象特性(2)水文特性(3)工程地质条件(4)天然建筑材料(5)市场供应条件施工导流导流标准和导流时段(1)提出不同施工时段划分的选择意见及其成果(2)选定各期施工导流的流量和频率确定导流建筑物级别(3)选定坝体拦洪渡汛的洪水流量和频率导流方式(1)选定导流方式提出选定方案的各期导流工程布置及防洪渡汛通航过木排冰等措施(2)提出水力计算的主要成果必要时应附选定方案导流模型试验成果导流建筑物设计(1)提出导流挡水泄水建筑物型式布置的方案比较及选定方案的建筑物型式布置工程量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的主要成果(2)研究导流建筑物与永久工程结合的可能性并提出结合方式及具体措施导流工程施工(1)论述导流隧洞明渠涵管的开挖衬砌或锚喷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布量施工进度及所需主要机械设备(2)选定围堰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及料场论述围堰拆除技术措施估算基坑抽水量选择排水方式和所需设备料场的选择与开采料场选择根据详查要求分析混凝土骨料(天然和人工料)石料土料等各料场的分布储量质量开采运输及加工条件开采获得率和开挖弃渣利用率及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混凝土和填筑料的设计和试验研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料场料场规划(1)说明料场规划原则(2)根据建筑物各部位不同高程用料的数量和技术要求各料场的分布高程数量和质量开采运输和加工条件受洪水和冰冻等影响的情况拦洪蓄水和环境保护占地及迁建赔偿以及施工机械化程度施工强度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及造价等条件对选定料场提出综合平衡的开采规划料场开采(1)经方案比较提出选定料场的料物开采运输堆存设备选择加工工艺废料处理环境保护等设计(2)说明掺和料的料源选择并附试验成果提出选定的运输储存和加工系统主体工程施工(1)说明土石开挖的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布置及进度确定开挖方的利用堆渣地点和运输方案选定施工机械(2)说明岸坡防护的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布置和进度施工总布置对外交通运输(1)调查核实原有对外水陆交通情况包括线路状况运输能力近期拟建的交通设施计划运营时间和水陆联运条件等资料(2)提出本工程对外运输总量逐年运输量平均昼夜运输强度以及重大部件的运输要求(3)提出选定方案的线路标准(包括新建或改建)说明转运站桥涵隧洞渡口码头仓库和装卸设施的规划布置以及重大部件的运输措施提出水陆联运及与国家干线的连接方案以及对外交通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4)选定施工期间过坝交通运输方案场内交通运输(1)确定场内主要交通干线的运输量和运输强度(2)选定场内交通主要线路的规划布置和标准(3)提出场内交通运输线路工程设施和工程量施工工厂设施(1)水、电、通讯及照明系统(2)砼拌和系统(3)土石料加工系统(4)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5)附表施工总布置(1)施工总布置规划原则(2)土石方平衡及弃渣规划(3)施工占地施工总进度设计依据(1)说明施工总进度安排的原则和依据以及国家或业主对本工程投入运行期限的要求(2)说明枢纽主体工程对外交通施工导流与截流场内交通及其他施工临建工程施工工厂设施等建筑安装任务及控制进度的因素施工分期(1)论证并提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四个阶段的控制性关键项目及进度安排工程量及工期进行施工强度劳动力机械设备和土石方平衡(2)论述工程筹建期工程项目的内容和任务划分依据按合同管理要求分析确定由业主和承包单位分别完成的工程筹建期的工程项目明确两者的衔接和协调要求提出工程筹建期的进度安排工程准备期进度阐述工程准备期的内容与任务拟定准备工程的控制性施工进度施工总进度(1)说明施工总进度的关键线路及分阶段工程形象面貌的要求研究提前发电的措施(2)说明导流工程截流基坑抽水拦洪渡汛后期导流和下闸蓄水以及主体工程控制进度的因素和条件(3)提出劳动力平均人数分年劳动力需要量最高人数和总劳动量(4)提出施工总进度图表(包括横道图网络图关键路线图)(5)说明枢纽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协调施工强度平衡投入运行蓄水通水及第一台机组发电)日期及总工期(6)本节应列表说明主体工程及主要临建工程量逐年计划完成主要工程量逐年最高月强度逐年劳动力需用量最高人数平均高峰人数及总工日数主要技术供应主要建筑材料对主体工程和临建工程按分项列出所需钢材钢筋木材水泥油料炸药等主要建筑材料需要总量和分年度供应期限及数量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所需主要及特殊机械和设备按名称规格数量列出汇总表并提出分年度供应期限及数量7工程占地工程占地处理范围工程占地临时占地管理用地占地补偿计算编制依据永久占地施工临时占地移民安置规划8环境保护设计设计依据设计依据可研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情况可研阶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主要有利影响(2)主要不利影响(3)综合评价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期生产废水处理施工期生活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控制措施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理施工人员健康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责任范围工程占地弃渣规划料场整治岸坡绿化设计环境监测与管理环境监测规划(1)水质监测(2)大气、噪声(3)技术要求环境保护管理(1)管理机构(2)工作内容环境保护投资概算项目划分原则和投资计算存在问题和建议9工程管理设计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编制依据及原则编制原则:为保证本堤防工程的正常运行,保证工程安全并充分发挥效益,促进管理系统化、规范化。

堤防工程布及主要建筑物设计

堤防工程布及主要建筑物设计

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设计依据5.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本次设计治理河长8.93km,新建防洪堤总长14.925km,保护耕地2.14 万亩,保护人口2.97 万人。

根据《防洪标准》 (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规定,该防洪工程级别为5 级,防洪标准取10 年一遇洪水设计( P=10%)。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10g,相应地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所以,本工程地震烈度按Ⅶ度设防。

5.1.2 基本设计资料⑴ 水文、气象历年各月极端最高气温:29.7℃;历年各月极端最低气温:-24.8℃;多年平均气温:5.9℃;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21m/s;10 年一遇洪峰流量:439m3/s⑵ 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⑶ 地基特征砂砾卵石堤基允许承载力0.5~0.6MPa。

⑷ 堤基开挖边坡系数临时开挖边坡:水上:1:1、水下:1:1.25~1:1.5。

⑸ 堤身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正常运行条件:K≥1.10非正常运行条件:K≥1.055.2工程总体布置5.2.1工程布置原则⑴ 堤线布置与该地区的发展规划相结合,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工程重复建设。

⑵ 堤线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洪水的主流线大致相平行,满足防洪区段两岸堤防间距大致相等,堤距大于稳定河宽要求。

⑶ 堤线力求平顺,防洪堤段平缓连接,尽可能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布置。

⑷ 堤身断面形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根据堤线两侧地形、地貌及建筑物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断面形式。

5.2.2工程布置根据拟定的工程布置原则,结合现状堤防存在的问题、地形条件及稳定河宽及防洪区内的各种建筑物位置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防洪堤基线布局,防洪堤起点与原有防洪堤相接,堤身尽量考虑修建在土质好、比较稳定的滩岸上,在河道明显变窄的河段,采取展宽堤距或考虑清除障碍,部分地段截弯取直,使各堤段平缓连接,在保证河道行洪能力的前提下,对原有地段的宽、浅式河道断面进行缩整,保护原有河道两岸耕地。

堤防工程设计大纲

堤防工程设计大纲

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技术文件编写指南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堤防工程设计大纲(文件编号 YCD 31180)2002─10─25发布2002─10─30实施页脚内容─────────────────────────────────────────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布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堤防工程设计大纲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页脚内容20 年月编号:目次1 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摘要 (1)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1)3 基本资料 (3)4 堤防工程平面布置 (5)5 堤防工程结构设计 (6)6 堵口工程设计 (12)7 穿堤建筑物工程设计 (13)8 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14)9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15)10 施工组织设计 (16)11 工程管理设计 (19)12 工程概(预)算 (20)13 经济评价 (21)14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2)15 设计成果及完成时间 (23)附录堤防工程设计计算公式 (24)页脚内容1 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摘要根据以号文批准的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报告、项目建议书),本工程堤防段,堤防总长度km(详见下表)。

保护面积×104亩,其中农田面积×104亩。

保护区内现有人口×104人。

大中型工矿企业个。

大中型工程设施处。

其他重要设施处。

年的工农业年总产值×104元。

远景期望的工农业年总产值×104元。

主要的工程项目有:堵口工程处,堵口堤长度m;穿堤建筑物座;环境保护工程处。

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段,长度km。

估计主要工程量:土方×104m3、石方m3、混凝土m3。

估计需要的大宗建筑材料:水泥t、钢材t;木材m3;土工布×104m2。

控制静态投资×104元,动态投资×104元,工程造价×104元。

经济评价结论:。

堤防工程概况表堤段序号长度(km)保护面积(亩)保护人口(104人)工矿企业或工程设施(个)起点终点坐标X坐标Y桩号坐标X坐标Y桩号总面积其中:农田1…提示:规模不大的围海围堤及圩堤的位置,一般采用自拟的坐标系或北京坐标系进行控制。

河道治理工程堤防设计大纲

河道治理工程堤防设计大纲

河道治理工程堤防设计大纲目录1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任务来源 (2)1.3 设计阶段 (2)1.4 主要内容框架及深度要求 (2)1.5 工程规模 (4)2编制依据 (4)2.1 主要采用的规程、规范 (4)2.2 流域规划、设计成果、技术文件 (5)3基本资料 (5)3.1 气象资料 (5)3.2 水文资料 (6)3.3 工程地质 (8)3.4 工程规模、等别和防洪标准 (8)4各专业设计工作要求 (9)4.1 水文专业 (9)4.2 工程地质专业 (11)4.3 工程规划专业 (12)4.4 水工专业 (14)4.5 工程管理专业 (30)4.6 施工组织设计专业 (31)4.7 环境影响评价专业 (32)4.8 节能专业 (33)4.9 工程投资概算专业 (33)4.10 经济评价专业 (34)5结论及建议 (34)1概述1.1工程概况地点位于我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东部,属陇南山地的北秦岭之西端,全县境内山大沟深,海拔多为2500m以上,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地区。

县内主要河流为洮河及其支流羊沙河、河道等。

河道是洮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太子山以南,源地海拔高程3920m,河流自西向东流径夏河,临潭、临潭、康乐县等县并于康乐县连麓乡汇入洮河。

治力关镇位于地点东北端,约距县城110km。

东西两面与地点的新堡、康多两乡毗邻,东北与渭源县的峡城、康乐县的连麓、景古等乡接壤,西南同本县冶力关和羊沙两乡相连。

治力关镇海家磨村、葸家庄及洪家社等村位于冶力关镇北部的山谷地带,地形起伏较大,是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2109~2626m米之间。

工程所在地区是国扶贫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经济以农业为主,工程区内的葸家庄、海家磨村、洪家社等共计5个村民小组446户2004人,川台地及耕地共计2537亩,人均耕地占有面积少,2009年人均收入仅为1450元,群众生活较为困难。

堤防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方案设计书

堤防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方案设计书

5.1设计依据5.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本次设计治理河长8.93km,新建防洪堤总长14.925km,保护耕地2.14万亩,保护人口2.97万人。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 —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规定,该防洪工程级别为5 级,防洪标准取10 年一遇洪水设计( P=10%)。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10g,相应地震烈度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所以,本工程地震烈度按%度设防。

5.1.2 基本设计资料⑴ 水文、气象历年各月极端最高气温:29.7 C;历年各月极端最低气温:-248C;多年平均气温:59C;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21m/s;10 年一遇洪峰流量:439m3/s⑵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度⑶ 地基特征砂砾卵石堤基允许承载力0.5〜0.6MPa。

⑷ 堤基开挖边坡系数临时开挖边坡:水上:1:1、水下:1:1.25〜1:1.5。

⑸ 堤身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正常运行条件:K> 1.10非正常运行条件:K> 1.055.2工程总体布置5.2.1工程布置原则⑴ 堤线布置与该地区的发展规划相结合,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工程重复建设。

⑵ 堤线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洪水的主流线大致相平行,满足防洪区段两岸堤防间距大致相等,堤距大于稳定河宽要求。

⑶ 堤线力求平顺,防洪堤段平缓连接,尽可能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布置。

⑷ 堤身断面形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根据堤线两侧地形、地貌及建筑物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断面形式。

5.2.2工程布置根据拟定的工程布置原则,结合现状堤防存在的问题、地形条件及稳定河宽及防洪区内的各种建筑物位置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防洪堤基线布局,防洪堤起点与原有防洪堤相接,堤身尽量考虑修建在土质好、比较稳定的滩岸上,在河道明显变窄的河段,采取展宽堤距或考虑清除障碍,部分地段截弯取直,使各堤段平缓连接,在保证河道行洪能力的前提下,对原有地段的宽、浅式河道断面进行缩整,保护原有河道两岸耕地。

堤防工程设计大纲

堤防工程设计大纲

FCD31180FCD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堤防工程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8年10月____________ 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堤防工程初步设计大纲主编单位: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_______ 勘测设计研究院______ 年—月目次1. 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摘要.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基本资料. (5)4 堤防工程平面布置. (7)5. 堤防工程结构设计. (7)6. 堵口工程设计. (12)7. 穿堤建筑物工程设计. (13)8. 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13)9.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14)10. 施工组织设计. (15)11. 工程管理设计. (17)12. 工程概(预)算. (17)13. 经济评价. (18)14.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9)15.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20)附录堤防工程设计计算公式 (20)1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摘要根据 ____ 以 _____ 号文批准的 _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报告、项目建议书),本工程拟建于 _____ ,起点坐标为:X= _________ ; Y= ______ 桩号 _____ 。

终点坐标为:X= ______ ;Y =_;桩号 _。

堤防总长度_Jkm 。

保护面积_Jkm 2。

保护区内现有人口 _万人。

大中型工矿企业 个。

大中型工程设施 ____________ 处。

农田面积 ___________ 公顷。

其他重要设施 处。

年的工农业年总产值 ______ 万元。

远景期望的工农业年总产值 ________ 万元。

主要的工程项目有: 堤防 ____ 段,长度_jkm ; _堵口工程 ___________处,堵口堤长度;—穿堤建筑物 _________________ 座; 环境保护工程 _处。

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 _段,长度_jkm 。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堤防是指为了防止江河洪水、海潮、湖水等水体泛滥而修建的具有防洪、防潮、围海等功能的工程。

堤防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堤防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工程质量可靠。

二、工程规模及技术要求本工程为XX市XX河岸防洪工程,堤防全长XX公里,设计堤防高程XX米,堤坡坡比为XX:1。

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较好,土质为XXX,适宜于大规模的土石方工程施工。

堤防工程设计要求严格,建设单位要求工期较短,质量要求高,需要对施工组织进行详细设计。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1. 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包括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等。

项目经理部设置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项目总工、安全员、材料员等职位,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总工程师负责技术问题的解决,项目总工负责具体施工工作的协调,安全员负责施工安全管理,材料员负责材料采购和管理。

2.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负责具体的施工作业,包括土石方开挖、堤坡坡度整理、砌石、护坡等工作。

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配置,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3. 监理单位监理单位负责对整个工程的监督,并协助建设单位解决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

监理单位由施工单位选聘,必须具备水利工程施工经验,对堤防工程有深入了解。

四、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1. 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开挖是堤防工程的第一道工序,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测量、布线、开挖等。

在开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层条件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保证土石方开挖的质量和进度。

2. 堤坡坡度整理堤坡坡度整理是堤防工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

在坡度整理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保证堤坡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 砌石砌石是堤防工程的主要工序之一,砌石工艺要求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

堤防工程方案(完整版)

堤防工程方案(完整版)

目录1、工程概况 (1)2、施工准备 (1)3、材料供应计划 (4)4、灌注桩施工 (4)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0)6、安全文明生产措施 (12)7、工期保证措施 (13)8、环境保护措施 (14)1、工程概况延安市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金延安左岸堤防试验段在9#区段做两个连续试验段,长度为33.64m。

地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桩数量20根,桩径1.2m,桩长6m。

桩身主筋为18Φ20,加劲筋Φ16@2000,箍筋为φ8@100螺旋箍筋,桩混凝土为C25F200W6混凝土。

钢筋保护层厚度60mm。

2、施工准备本工程采用旋挖钻孔钻机钻进成孔、支架法制作钢筋笼、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吊车安放钢筋笼、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

本工程的施工准备主要从人员、设备、临设、道路、材料等几个方面入手。

施工前务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做好进场前设备检查,确保设备进场即可施工;各工序施工人员选派有技术、能吃苦、工作认真、经验丰富的人员。

2.1设备投入及进场计划综合考虑工程量、工期计划、工艺需要及桩径、桩深和岩土地层等条件,我公司在堤防工程试验段施工期间投入250型旋挖工程钻机1台,工程桩施工期间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设备和各种器具的名称及数量见下表1。

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设备和各种器具一览表表12.2人员投入计划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总工1人,安全员1人分别负责各部门及各工序的组织管理工作。

现场人员安排及主要职责见表2。

现场人员安排及主要职责表表22.3施工用电、用水计划(1)施工机械用电量计划试验段桩基投入工程机械有电焊机两台,弯曲机1台,套丝机1台,调直机一台,照明镝灯一台,现场用电功率50KW可以满足施工需要。

(2)施工用水量计划钻孔施工用水采用场地周边原有水井作为生产用水。

2.4技术准备(1)对坐标桩位控制点、基础轴线、标高等由项目总工会同工程测量人员逐一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导入工程桩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技术文件编写指南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堤防工程设计大纲(文件编号YCD 31180 )2002 —10—25 发布2002 —10—30 实施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___________ 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堤防工程设计大纲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20 年月编号:目次1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摘要 (1)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1)3基本资料 (3)4堤防工程平面布置 (5)5堤防工程结构设计 (6)6堵口工程设计 (12)7穿堤建筑物工程设计 (13)8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14)9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15)10施工组织设计 (16)11工程管理设计 (19)12工程概(预)算 (20)13经济评价 (21)1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2)15设计成果及完成时间 (23)附录堤防工程设计计算公式 (24)1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摘要根据 _以_号文批准的 _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报告、项目建议书),本工程堤防—段,堤防总长度」m (详见下表)。

保护面积—x io4亩,其中农田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 x 104亩。

保护区内现有人口x 104人。

大中型工矿企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大中型工程设施_____ 处。

其他重要设施 ______ 处。

_____ 年的工农业年总产值 ______ x 104元。

远景期望的工农业年总产值________ x 104元。

主要的工程项目有: _堵口工程_____________ 处,堵口堤长度』;_穿堤建筑物 _座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保护工程 _处。

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_段,长度」m。

估计主要工程量:土方—x104m、石方—m 3、混凝土 _ 3。

估计需要的大宗建筑材料:水泥—L、钢材—L ;—木材—m 3; _土工布___________ x104m。

控制静态投资x 104元,动态投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104元,工程造价________ x 10元。

经济评价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规模不大的围海围堤及圩堤的位置,一般采用自拟的坐标系或北京坐标系进行控制。

较长的江、河堤的堤线位置,可采用经纬度进行控制。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有关本工程的主要文件(1) ___ 批准本工程建设的文件;(2)—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报告);(3)—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报告)的审批文件;(4)设计任务书或设计委托书。

2.2设计规范(1)GB 50007 —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⑵ GB 50201 —1994 防洪标准;⑶ GB/T 50265 —1997 泵站设计规范;⑷ SDJ 20-1978①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试行);⑸ SDJ 218 —19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及修改和补充规定;⑹ SL 44 —199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⑺ SL 1701996 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8) SL 1711996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9) SL 189—1996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10) SL/T—1996 ①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91DL/T 5057 —1996(11) SL 203 —199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 —2000(12) SL 252 —2000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13) SL 260 —1998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14) SL 265 —2001 水闸设计规范;(15) DL 5021 —19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16) DL 5077 —1999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17) DL/T 5129 —2001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18) JTJ 213 —1998 海港水文规范;(19) JTJ 298 —1998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20) 其他有关的规范或地区性规定。

①本大纲是按SDJ 20-1978 编写的,如使用SL/T 191-1996 或DL/T 5057-1996 等新规范时,则有关内容需作相应修改,并注意配套条件。

3 基本资料3.1气象资料根据站年至年的统计资料: 3.1.1 气温(1) 多年平均气温⑵极端最咼气温 C ( 年月日);(3) 极端最低气温 C ( 年月日)3.1.2 降雨量(1) 多年平均降雨量mm ;⑵最大年降雨量mm( 年);(3) 最小年降雨量mm( 年)。

3.1.3 风⑴风速、风向频率玫瑰图风速、风向频率玫瑰图⑵历史最大风速值,见表1:表历史最大风速值单位:/s3.2水文泥沙资料根据_____ 站_____ 年〜 _____ 年的观测资料和 ______ 年____ 月_____ 日〜_____ 年____ 月日水文泥沙测验资料:3.2.1水位(潮位)⑴ 历史最高洪水位_m(—年—月—日);⑵ 历史最低水位_jm(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⑶多年平均水位__m。

3.2.2流量⑴ 历史最大洪峰流量卫3/s(—年—月—日);⑵ 历史最小流量_jm 3/s ( ___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⑶ 多年平均流量_m 3/s 。

3.2.3 流速3.2.4 含沙量⑴ 洪水期最大含沙量_ /m 3( 年 月 日); ⑵ 洪水期最小含沙量 kg/m 3(年月日);⑶ 洪水期平均含沙量 kg/m 3。

⑷ 枯水期最大含沙量 kg/m 3( 年 月 日); ⑸ 枯水期最小含沙量kg/m 3(年月日);⑹ 枯水期平均含沙量 kg/m3。

3.2.5 泥沙的粒径组成根据—泥沙测验资料分析得出的洪季悬移质泥沙与推移质泥沙不同粒径的组成百分比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 枯季悬移质泥沙与推移质泥沙不同粒径的 组成百分比分别为:、、……。

3.3 地形、地质资料 3.3.1 地形包括比尺为1/2000以上的,标明坐标位置、地形、地貌、地物的平面测图,及沿堤纵轴线间隔不大于50 m 测一个断面的、比尺不小于1/200的测图。

3.3.2 地质⑴ 水文地质1) 冬春季地下水的平均水位及地下水的最大上升咼度⑴历史最大流速 m/s ( ⑵历史最小流速m/s (⑶多年平均流量时的流速 —年 ____ 月 _____ 日); ___ —年 ____ 月 _____ 日); ___m/s 。

⑵工程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包括:沿堤纵轴线间距不大于 50 m 设一钻孔勘察的岩基、地基土的 层理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资料与地质评价结论。

⑶筑堤土、砂石料的查勘调查资料1) 筑堤土取土区土的储量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资料及土料的运输条件; 2) 砂石料产地名称、储量和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资料及砂石料的运输条件。

3.4 有关本工程的科研及模拟试验成果报告4堤防工程平面布置4.1 布置原则拟定本堤防工程平面布置的原则。

4.2 堤防工程平面布置分别确定:堤防各直线段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分段长度;各弯道段的起点坐标、 终点坐标、园弧半径、园弧角度、弧线长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 夏秋季地下水的平均水位及地下水的最大上升高度4.3临时工程布置根据施工方案,确定需要建设的临时工程的名称、数量及布置位置。

5堤防工程结构设计5.1设计标准5.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本堤防工程保护对象为 _,保护区内有人口 _人,重要工矿企业工程设施等处,农田面积—亩。

区内固定资产总值 _ X104元。

参照规范的规定,本工程定为等级建筑物。

5.1.2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堤防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基本组合____________ ;特殊组合_____ 05.1.3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______ 度,设计烈度为_________ 度。

5.1.4防洪标准本堤防工程设计洪水位重现期为―也,设计洪水位工;设计风速重现期为a,设计风速m/s °校核洪水位重现期为—a ,校核洪水位;校核风速重现期为a ,校核风速_m/s °提示:对于堤防设计和校核洪水水位,应按堤段列表给出。

5.2结构设计521结构形式选择结合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工程的具体实际,选择堤防的结构形式5.2.2堤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根据堤线经过的岸段的地基条件,进行基础处理及基础设计。

5.2.3结构设计(1) 堤顶咼程设计通过计算论证确定设计的堤顶高程。

(2)堤顶结构设计设计堤顶宽度、堤顶的纵向坡度与横向坡度、堤顶的细部结构和护肩结构等。

(3)防浪墙结构设计设计防浪墙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及采用的墙体结构。

(4)临水坡设计根据经验先假定设计临水坡的坡度、护坡的结构及尺寸、护坡支承体的结构及尺寸、以及消浪设施等。

然后进行堤坡的稳定计算和各个构造的稳定计算,直到满足安全要求为止。

(5)背水坡设计设计背水坡坡度、护坡结构、排水沟结构等。

⑹ 戗台设计堤防前后戗台的层次、宽度、厚度、边坡及戗台顶部排水等的进行设计。

(7)护坡支承体设计设计护坡支承体的轮部尺寸及其结构(8)消浪平台护肩设计设计消浪平台护肩的轮廓尺寸及其结构。

(9)堤前护脚及护底设计根据堤前的水流动力条件及波浪条件,进行护脚护底设计。

(10)反滤层设计设计堤的基础、堤前护底、砌石护坡、防浪墙底部、道路基础下的反滤层。

5.3堤体防渗设计根据堤前堤后最危险的水位组合,进行堤内渗流计算,提出防渗工程设计。

6堵口工程设计堵口工程按下述程序设计。

6.1龙口位置选择6.2龙口尺寸设计6.3堵口时间选择6.4选择堵口材料6.5堵口方法选择6.6堵口堤加固设计7穿堤建筑物工程设计根据规划,确定穿堤建筑物工程的名称、建设目的、建设地点、工程规模、设计要求,进行以下设计。

⑴建筑物结构形式选择;⑵地基处理设计;⑶建筑物结构设计;⑷防渗消能设计等。

8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8.1堤防工程现状调查首先对现有堤防的现状、存在问题、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行调查研究, 然后根据本堤防改造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8.2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程序(1) 收集有关的设计资料;⑵实地踏勘;⑶验算现有堤防的各项技术指标;⑷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8.3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内容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内容一般包括:⑴整体堤加高培厚;⑵ 对堤的隐患或薄弱部分进行补强加固,对堤身的裂缝及洞穴进行灌浆加固;⑶堤顶加高和增加防护;⑷增设堤顶防浪墙或对原有防浪墙进行改造;⑸增加临水坡的护坡工程或对原有护坡进行改造;⑹在临水坡护坡上增加消浪设施或对原有消浪设施进行改造;⑺ 增设堤前护脚、护底或对原有护脚、护底进行改造;⑻其他技改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