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I)】案例:普通地图编制祥解
普通地图编制自考(试题及答案)

综合作业:一、试描述制图综合的实质以及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
答:制图综合的实质:用科学的概括和选取手段,在地图上正确、明显、深刻地反映制图区域地理事物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
影响因素:(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
地图的主题决定某要素在图上的重要程度,因而也影响地图概括。
同一种地理要素的选取也受地图主体的影响。
(2)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
比例尺限定了制图区域的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量,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
地图比例尺的变更,也制约着图上地物的质量特征。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不同区域具有景物各异的地理特征。
例如我国江南水网地区,由于河网过密,对这些地区需要限定河网密度。
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河流、井、泉附近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
制图规范对这些地区规定必须表示全部河流、季节河和泉水出露的地点。
(4)数据质量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
数据的种类、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
(5)图解限制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概括方法。
二、试述构成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作用。
1.形状变量,是视觉上能够区别开来的几何单体。
2.尺寸变形,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
衡量尺寸变量要从几何面的直径、长、宽、高和多边形的面积作比较。
3.方向变量,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
4.颜色变量,是最活跃的一种视觉变量。
颜色包括颜色和非颜色,颜色具有色相、亮度、彩度三种特性,而非颜色却只有亮度特性。
颜色的三种特性对制图来说各有作用,因而也可以各自成为一种视觉变量。
5.网纹变量,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替使用。
网纹有许多种,可归纳为线划网纹、点状网纹和混合网纹。
就网纹的组合来说,主要表现在方向、纹理和排列上,并且以整体特征被感受。
作用:1.能获得数量感受的变量,继二维平面上的尺寸,由于数量感要求变量的可量度性,因而尺寸是产生数量感唯一的变量。
第四章 普通地图表示与编制

二、常用地貌表示法 (4)
等高线法(contouring method)
1、定义 用等高线来表现地面起伏形态的方法,称 为等高线法。
2、特点 等高线法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具有明确的 数量概念,可以从地图上获取地貌的各项数据;可 以用反映地面的起伏形态和切割程度,使得每种地 貌类型都具有独特的等高线图形。
地貌写景法 scenography: 也叫“透视法”,它是以 写(绘)景的形式概括地表示地貌起伏的方法
十五至十八 世纪 明代 “黄河图说”
8
二、常用地貌表示法(1)
60-70 年代 海底 探索 的 直观 记录
9
二、常用地貌表示法(1)
10
二、常用地貌表示法(1)
虽然写景法表示地貌有一定的立体效果,且 一目了然,易会易懂,便于复制,但因其缺乏一 定的数学基础,且画法具有随意性,地形图上不 再采用透视画法了。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种建立在等 高线图形基础上的现代地貌写景法又有了很大的 改进和发展。
二、常用地貌表示法(2)
地貌晕滃法(hachuring method) 晕滃法优于写景法,在于能较好地反映山地 范围. 但依据晕线不能准确确定地面的高程,测定 坡度;图面遮盖太大,干扰其它要素;绘制困难, 工作量大,需要很高的技艺和很多时间,所以未 得到进一步推广。被晕渲法所代替。
15
二、常用地貌表示法 (3)
等高线法的不足之处
其一,缺乏视觉上的立体效果; 其二,两等高线间的微地形无法表示,需 用地貌符号和地貌注记予以配合和补充。
31
明暗等高线法(1895)illuminated contours method
明暗等高线法就是使每一条等高线因受光位置不同而绘以黑 色或白色,以加强立体感;粗细等高线法,是将背光面的等高线加 32
普通地图编制重点整理

1地图的特性和内容(1)由特定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2)运用地图符号直观性;(3)经过制图综合一览性。
地图内容:地理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色彩色相亮度纯度,对比与调和(弱化,分割,渐变,面积,渗透,共同色素)一般要求地图的用途一致、地图的种类、内容相适应、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作用,形成特色。
3,视觉变量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纹,地图图形符号设计的基础,提高符号构图规律,加强地图表达效果。
获得数量感(尺寸)次序感(亮度网纹尺寸)体现地图内容的差异4,地图符号图案化象征性清晰性系统性适应性生产可行性艺术性(方法象形,会意,纯粹的指代关系)(原则构图要形象、简单、规则;构图要有逻辑性,保持同类符号的延续性和通用性;充分利用符号的组合和派生,构成新的符号系统)5,矩形分幅优点是:(1)图幅拼接方便;(2)各图幅面面积相对平衡;(3)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是: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图廓坐标不明确。
6,水系海洋:海岸(潮上带,干出滩,潮下带)和海底地貌;表示:海岸线0.1-o.15mm 青色,理论深度基准面零米线:……/----(黑),海岸性质(陆岸,干出滩)海底地貌的表示:水深注记青+等深线青+岛礁符号黑+(分层设色)+(晕渲)陆地水系符号+注记水域15-30%青色内容:河流、运河、沟渠、湖泊、水库(依比例尺|不依)·表示方法:常年河(单线河0.1-0.4mm 双线河水涯线0.1-0.12mm)时令河地下河段消失河段7 居民地符号加注记表现特征与方式:形状特征:外围轮廓、内部结构;行政等级、数量特征、质量特征表现方式随比例尺变化: a 随着比例尺的逐渐缩小,表现方式由依比例尺的形式转变为不依比例尺 b 在同一幅图上,同一行政级别的居民地可以是依比例尺的,也可以是不依比例尺的,或两种形式皆有,这取决于比例尺的大小。
8 地貌写景法(旅游图、战役战史图、地理景观图;立体直观不精确)、等高线法(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正射投影。
普通地图编制整体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普通地图编制》整体教学活动实施计划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二〇一五年十二月《普通地图编制》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证书课程,是地图制图能力培养的课程。
本课程引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和《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等规范。
本课程主要教会学生使用普通地图,能进行普通地图的设计、编辑、编绘、整饰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各种类型地图的初步设计和编制等能力,培养学生遵守操作规程和行业标准,爱护仪器设备的品质,以及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等能力。
本课程应在学完《地形测量》、《数字测图》、《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课程之后开设,并为《专题地图编制》等后续课程的学习、顶岗实习和能胜任今后地图制图的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能力基础。
该课程也是地图制图员岗位证书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书考试的重要科目。
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能够从事普通地图使用、设计、编辑和编绘工作,围绕真实的地图制图生产项目和生产过程重构了教学项目,根据教学项目开展课程教学,强调“教、学、练、做”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经过整合后的课程,由4个教学项目、16个学习型工作任务组成,具体内容见表2。
- 1 -表2 教学组织表学习项目编号学习项目名称学习型工作任务学时第一次课 21 地图基础地图认识2 地图投影 4 地图比例尺 2 地图坐标系统 4 地图分幅与编号 62 地图编制地图符号库 4 地图编制准备 4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103 地图编绘地图编绘基础4 陆地水系编绘 6 居民地编绘8 交通网编绘 6 地貌编绘 6 其他要素编绘 44 地图输出地图整饰 2 地图输出 2职业技能认证考核8合计84三、课程实施设计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以项目为载体,将普通地图编制的知识与内容融入具体的学习型工作项目中。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成图特点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4.密级
3.接图表 9.编图单位
1.图名 2.图幅编号
11.内外图廓 12.地理坐标
5.图例
8.坡度尺 7.三北方向图 6.比例尺 10.编图参考资料
2.地理图
地理图(一览图)是指比例尺小于1/100万的普通 地图。地图内容概括,图形经高度制图综合,反 映广大地区内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和政 治经济形势。
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航空摄影测 量或根据较大比例尺地形图及遥感资料,配合其他有关资料编绘 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特点: ①统一的数学基础; ②统一的规范和图式符号; ③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 ④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
地形图分类
地形图按组织测绘的部门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 为两大类:
1)地理图的特点 地图内容的高度概括性; 地图设计的灵活多样性; 制图资料种类的多样性与精度的不均一性。
地图内容的高度概括性
地理图的主要任务,是向用图者提供制 图区域自然与社会人文要素分布、类型 、结构、密度对比关系的一般特征。 地理图从内容上已经过大量取舍,表现 在地图上的各种要素在质量特征上具有 高度概括性。
立体写景图
4.地貌的虚拟表示法
基于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 地貌虚拟表示法——数字地面模型。
传统地貌表示→产生心理立体视觉感→透视、晕渲
虚拟地貌表示→产生生理立体视觉感→头盔、数据手套 1)特点
基于数字信息的表示方法 真三维空间特征表示 实时动态性 可交互性 多比例尺(多分辨率)
深度基准面 高程基准
海底地形基本轮廓: 1.大陆架0-200m (大陆棚) 2.大陆坡200-2500m (大陆斜坡) 3.大洋底2500-6000m
普通地图编制

一、地图及地图学1.地图的基本特性:具有特殊的数学法则形成的可量测性、使用地图语言所形成的直观性、实施制图综合形成的一览性。
2.地图:地图是概括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表示地球(或其他天体)表面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3.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地图普通地图的六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地形地理图(地形一览图),地理图(一览图)专题地图: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专题地图又分为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
地图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及更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地图(1:10万和1:100万比例之间)和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及更小比例尺);4.地图的用途:(1)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①作为规划和管理用②作为资源的勘察、设计和开发用③作为各种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用④用于农业中的土地利用、土壤改良、地籍管理⑤航空、航海、汽车导航(2)在国防建设中(3)在科学文化活动中5.地图分幅地图分幅有两种形式,及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1)矩形分幅优点:①图幅之间结合紧密,便于拼接使用;②各图幅的印刷面积可以相对平衡,有利于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③可以使分幅有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其图形在图面上的完整;缺点:①整个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制成;②图幅范围地理概念不明确。
(2)经纬线分幅优点:①整个制图区域可以分块投影;②图幅范围地理概念明确;缺点:①经纬线被描写为曲线时,图幅拼接不方便;②随着纬度的升高,相同的经纬差所限定的面积不断的缩小,意呢如幅不断变小,不利于有效的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③无法避开重要物体。
6. 地图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制作的技术和使用方法的学科二、地图符号和地图表示法1.地图符号的本质:用一种约定形式的图形指代制图对象经抽象后的概念。
实例-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组成要素分析

作业1: 自选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各一幅,分析在图上组成要素。
普通地图:贵州省政区图图 1 贵州省政区图[概况]:贵州省简称黔或贵,该贵州省政区图的比例尺为1:1,500,000。
本张地图的基本特征是采用了圆锥投影,北京1954坐标系,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示出来。
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表示----符号,它的用途主要是能较好的表示贵州省的各地级、县级行政区,并且准确的表达了铁路、国道、省道、河流湖泊水库及国家自然保护区界的分布。
从图中贵州省所处的经纬度课得知,贵州省处于103°E~110°E与24°N~29°N经纬度之间。
这一经纬带属于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但气候的多样性明显。
因海拔高,纬度低,地处亚热带东亚大陆,是比较著名的季风区:又因地处庞大的青藏高原东侧,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带,海拔高差大,造成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省中部气候温和,南北冷暖各异,山地与河谷气温悬殊,降雨量情况也有较大不同,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在地图的左下方有地图图例,根据该图例,我获得了以下信息:从整幅图可以看出,贵州省现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4个地级市,黔西南、黔东南、黔南3个自治州,毕节、铜仁2个地区,9个县级市、10个市辖区、56个县、11个自治区、2个特区。
贵州省境内河网密集,水系发达,湖泊颇多,但规模都较小,主要河流有乌江、清水江、六冲河、赤水河、北盘江、都柳江、红水河等。
此外,在黔南与铜仁地区个有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
从图例中的铁路、公路、道、省道,结合贵州省政区图,可知贵州省的交通比较不发达。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内陆山区省份。
从图中看出,现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铁路、公路相结合的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了横连东西、纵贯南北、辐射全省、连接周边的交通运输网。
图 2 图例在这幅图的左上角,给出了贵州省在全国地理位置的示意图,可以看出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周边分别与重庆、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接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资料数据分析
◆ 1:1万DLG数据
◆ 1:5万DLG数据
◆ 1:5万DRG扫描图像 ◆ DOM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 GPS县乡道数据
◆ 地名数据库
◆ 其他资料
DLG
DRG
综合更新集成
DOM
分层要素
基本资料 补充资料 参考资料
1:5万数据库
资料选取原则: 选用现势性最好的
值得讨论的问题:
1)老的1:5万DLG如何利用 —— 等高线能否通过纠正后直接转入? —— 不同要素层间关系协调谁主谁次?(等高线弯
图形接边 +
属性接边
图形接边
属性接边
➢4. 地图表达
—— 地图要素符号化 —— 彩色地貌晕渲的制作
4.1 要素符号化
点符号的设定
点符号的编辑及符 号库建立
点符号与属性码的 关联
线、面符号的设定
线面符号的编辑及 符号库建立
与属性码的关联
系统制定两套符号 库,一套为工作符 号库,一套为打印 输出标准符号库
注记符号设计
字体 颜色 排列方式 定位点 ……
2.5 全数字制图工艺方案设计(以1:5万图缩编为例)
➢ 3. 地图数据制作
—— 数据处理与编辑 —— 数字环境下地图综合 —— 制图要素关系的处理 —— 图幅拼接
3.1 地图数据编辑
地图数据图形编辑
地图数据属性编辑
图 10.1
3.2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综合
综合操作算子执行
决策前的评判分析
多边形间小间距识别
曲线上小弯曲识别
分要素缩编实例 —— 水系 —— 居民地 —— 道路 —— 地貌
3.3 制图要素关系的处理
共享边界产生不一致的原因
—— 数据来源于不同比例尺 —— 分要素独立化简综合 —— 几何维数变化
A
B
不一致的几种情形
两个层次的一致性改正 同一要素内一致性关系的调整 跨要素层共享边界目标间关系调整
—— 密集等高线化简后相交性判断及改正 —— 等高线与河流穿越非谷地点探测及改正 —— 植被边界与其他要素共享边界的一致化改正 —— 道路网、河流网接头衔接改正
植被共享边界改正示例 (走中心线的平均化改正)
植被共享边界改正示例(选取特定边界段去咬合邻近边) 植被边界向河流边界靠拢
3.4 图幅拼接
纹理 密度
制作方案
线符号设计
设计参量
实线 {颜色,粗细}
虚线 {颜色,粗细,比例结构}
点符号线 {颜色,大小,方向,比例} 齿线 {颜色,粗细,比例结构}
制作方案
简单线状符号和点状符号组合
叠置顺序 偏移量 比例关系
面符号设计
设计参量
颜色 倾角 间距 中心点距 组合顺序
制作方案
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简单面状符号组合
4.2 地图整饰
4.3 彩色晕渲图等特效地图制作
依据光照 产生明暗变化 的原理,用深 浅不同的色调 表示地形形态。 按光源的位置, 可以分为直照 晕渲、斜照晕 渲、综合光照 晕渲。
综合层
—— 几何条件、属性条件组合查询选取目
标拷贝到综合层
资料层(1万DLG、 5万DLG、
GPS县乡道、 地名数据库等)
II 综合化简执行
有些数据被选取后便完成任务,有些则需继续对其化简、 合并、夸大、几何维数变化
从决策到操作
综合决策
算子1 算子2 … 算子n
算法1 算法2 … 算法n 参量1 参量2 … 参量n
2.2 地图投影和比例尺设计分析
2.3 地图内容的设计(以1:5万地形图编制为例)
什么类型、什么实体、 什么关系要表达?
定性控制
由图式规范指导,受用途、 目的、需求、区域特征控 制
多少类型、多少实体、 多少关系要表达?
定量控制
由综合前后载负量变化关 系规律控制
由那些实体的组织、 结构、组合模式来回答
曲组与河流不从谷底穿过)
2) 1:1万上的地名与地名库数据如何集成?
现势性强
属性丰富
1.2 资料数据预处理
— 属性编码、分层、数据字典统一匹配映射; — 图幅拼接(16幅1:10000拼接成1幅1:5万综合工作底图) — 投影转换3度带到6度带变换 — 基于属性、几何特征的数据过滤 — 拓扑关系建立、结构化预处理 — 图像、扫描数据的正射纠正,与矢量地图的位置匹配 — 数据格式转换
注册测绘师考前培训 之三
案例分析1:普通地图编制
武汉大学, 艾廷华
➢1. 制图资料收集 ➢2. 地图设计 ➢3. 地图数据处理 ➢4. 地图表达
➢ 1. 制图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利用
现与有1:1:1万5万 数据库
地形图
新影像
集成
专题信息
不同的坐标系 不同的编码体系 不同尺度 不同专题 。。。
生产中应用的数据 资料多,分析现势性如 何集成化应用具有一定 难度
➢ 2. 地图设计
地图分幅设计分析 地图投影和比例尺设计分析 地图内容设计 地图符号、色彩和注记设计 全数字制图工艺方案设计2.1Βιβλιοθήκη 地图分幅设计与分析分析 拼接矩形分幅:
适用:挂图和大于 1:2000的地形图
不拼接矩形分幅:
适用:地图集、专 题、地图等
经纬线分幅: 适用: 世界各国地形图、小比例尺地图
—— 选取 —— 合并化简 —— 关系协调
I 选取
从资料图层选取目标到综合图层,在选取中有过滤,根据当前操作 的数据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选取过滤条件
—— 地貌等高线,等高距 (10m/20m)
—— 高程点, 选取密度(n个/分米2)
—— 道路, 属性码等级(乡级以上道路全选) —— 建筑物 选取比率 (百分比)
结构控制
上述的“什么”与“多少”问题?
由分辨率、结构模式特征、 精度、数据质量特征控制
在确定尺度变换的数量控制规律后,解 决了“选取多少”的问题,选取“哪 些”“哪一个”则要受 空间分布模式、结 构的控制,属于第三层次的控制问题。
2.4 地图符号、色彩和注记设计
点符号设计
符号设计参量 大小 方向 色相 灰度
注意不同编码体系的转换(从图到数) — 生成数据字典,对属性码意义描述 — 将不同的1:1万属性码,由系统后台映射为统一的1:5万 属性码,符合蓝皮书规范 — 将不同要素的用户定义属性项映射为1:5万的属性值 — 将资料图数据分解到1:5万对应的数据层。
完备正确的环境配置文件,可以自动将数 据“归位”,完成1万到5万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