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 地形图与普通地理图

合集下载

地图学 第六章 普通地图

地图学 第六章 普通地图
体规划或战略使用基本图。
§6-1
普通地图概述
5.小于1:100万的地理图
第 六 章 普 通 地 图
这类地图主要有1:150万、1:250万、1:400 万、1:600万4种比例尺,可作为经济和军事的参 考用总览图,如确定战略方针、研究飞行计划、 中程导弹发射等。所以这种图又叫一览和战争形 势观察等使用的基本图。
§6-1
普通地图概述
第 六 章 普 通 地 图
一 普通地图的分类 1.按比例尺划分 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比例 尺3种类型的地图。 一般大于等于1:1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 普通图; 小于1:10万而大于等于1:100万的地图,称为中比 例尺普通地图; 小于1:100万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普通地图。
§6-2
普通基础地理要素及其符号表达
1.等高线法表示地貌
第 六 章 普 通 地 图
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是等 高线法。它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地貌的不同形态和起伏变化 ,而且也便于图上量算。是一种较科学的方法。 ① 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定义:
许多地面高程 相等点连线投影 到平面上的闭合 曲线叫等高线。
§6-2
普通基础地理要素及其符号表达
A.基本地形的等高线表示法 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基本规律是:越高越陡的 地方等高线图形越密集;反之,较低较平的地方 第 等高线图形就较稀少。这种比较是等高距一致 六
章 普 通 地 图
的情况下才能得出的规律,如果是在变距 等高距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比较的,只能 得出一个大概的规律。
§6-2
普通基础地理要素及其符号表达
普通地图上的主要内容为普通基础地理要素,包
第 六 章 普 通 地 图
括水系、地形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 、境界线、独立地物等。这些要素简化后可作专

七年级上册地理 按地图反映的内容及其功能分类

七年级上册地理 按地图反映的内容及其功能分类

四、地图教学“六法”
1读:指从地图上获取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范 围、分布,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 方向等信息
全球地图
主要是用全幅的世界地图或者是用
地球仪简图来表现地理事物。 它能形象生动地把抽象的概念, 经线、纬线、经纬网、南北半球的 划分、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直观、感 性的反映出来。
地图的作用
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分布规律
表示各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范围
等多种特征 揭示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过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各种思维能 力及读图、用图的基本技能
关 系 图(联系图)
主要是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或者地理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地理现象之间的 规律性,使复杂的地理现象简明化。
如:“沙发”生产联系图
欧洲乳产品生产过程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
四、表 格
表格主要提供的是数据信息,一般包括文字
信息和数字信息两类。一个表格可以表示多 个内容,具有概括性,便于学生理解、比较、 分析。 价格 如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速度 载量
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如延安旱涝灾害的频率
柱 状 图

它可以清晰地描述变化,直观 地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同的变化情况。 一般表示一年中降水变化的较多。 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 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
主要用于表示同种自然现象随着时间不
辐 射 图

它是以方向箭头指向由一处 至另一处移动的量和运动的值, 表示一种动态的过程。
比重较小,如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一、重视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
读图应采取的步骤:
1.识别图像类型(是什么图) 2.明确读图目的(要干什么) 3.认识图例、了解方向和比例尺(三要素) 4.认真读图、弄清问题 5.相互交流读图结果 6.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第十讲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地图集

第十讲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地图集
底图要素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即主题 要素的基底。 底图要素不仅是作为描绘主题要素的骨架,用来定 向和确定相对位置;而且反映主题要素和周围环 境相互联系、制约的密切关系,起衬托主题作用。 底图质量的优劣决定了专题地图的数学精确性和 地理相关性。普通地图常作为专题地图的底图。
地图与测量 哪些是底图要素?
地图与测量
与普通地图相比,专题地图具有独特的特征: 地图内容主题化 主题要素特殊化 地图功能多元化 表达形式多样化 表示内容前瞻化
地图与测量
2
1) 专题地图按内容性质分类可分为:自然地
图、社会经济(人文地图)和其他专题地 图。 2) 按内容结构形式分类
分布图、区划图、类型图、趋势图、等 值线图、统计图 。
地图与测量
铁路
交通线的表示
公路
地图与测量
(3)境界
地理图的境界都是用结构不同、粗细不等的 点线符号表示,与地形图类似。(P31图)。 为突出区域轮廓,普通图的国界、省界等要 加绘晕边,晕边颜色一般选紫色或红色。 陆地范围内,无论境界符号是否因越过其他 内容而跳绘,晕边均按界限的实际中心线连 续描绘(P7图,P32图). 海域中,晕边只在有境界线符号的地段绘出。 (P33图)
深,色调越浓(P15图)。
地图与测量
地图与测量
地图与测量
3)晕渲法
晕渲法是应 用光照原理, 以色调的明 暗、冷暖对 比来表现地 形的方法,又 称阴影法。
地图与测量
按着色的不同,晕渲法分为单色晕渲和彩色晕渲。
单色直照晕渲示意
地图与测量
彩色晕渲可 按地势、地 貌类型、地 理景观分别 制定设色原 则,通过色 彩的浓淡、 明暗和冷暖 对比,使晕 渲图形建立 起更强烈、 更逼真的立 体感。

第六章 地图图型

第六章 地图图型

第三,移图,制图区域的形状, 第三,移图,制图区域的形状,地图比例尺与制图区域 的大小难以协调时, 的大小难以协调时,可将主图的一部分移到图廓内较为适宜 的区域,这就成为移图. 的区域,这就成为移图.移图与主图区域关系的表示应当明 白无误. 白无误.
第四,重要地区扩大图, 第四,重要地区扩大图,对主图中专题要素密度过 难以正常显示专题信息的重要区域, 高,难以正常显示专题信息的重要区域,可适当采取扩大图 的形式处理.扩大图的表示方法应与主图一致, 的形式处理.扩大图的表示方法应与主图一致,
1,表示方法的选择 影响因素: 被表示物体和现象所要求的精度和定位程度, 制图资料的情况, 专题数据的特点, 地图的用途, 比例尺和区域特点.
2,图例设计 ,
图例是地图上所使用全部地图符号的说明. 图例是地图上所使用全部地图符号的说明. 图例设计:完备与一致性,以及图例系统的科学性, 图例设计:完备与一致性,以及图例系统的科学性,要体
6.制印准备工作 6.制印准备工作
确定印刷原图的数量,分版清绘方案,清绘比例尺 确定印刷原图的数量,分版清绘方案, 普染参考图,分染参考图的数量和制作方法,清绘和图 普染参考图,分染参考图的数量和制作方法, 廓外整饰的特点, 廓外整饰的特点,符号尺寸的限差
7.地图印刷 7.地图印刷
印刷的色数 印刷地图时线划整饰和彩色整饰特点 彩色适印样图的制作方法及要求 应遵守的标准
一 普通地图的类型
1.地形图 1.地形图 地形图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 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式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 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资料,配 合其他有关资料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一 普通地图的类型及其内容
2.地理图 2.地理图 地理图是指概 括程度比较高, 括程度比较高,以 反映要素基本分布 规律为主的一种普 通地图. 通地图. 地形图与地理图区 别?

地图与测量第五章地形图及其应

地图与测量第五章地形图及其应

地图比例尺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方里网间隔 10厘米 4厘米 2厘米 2厘米 .
相应实地长 1公里 1公里 1公里 2公里
坐标系与方里网
在1:1万---1:10万地形图上,只在内外 图廓间绘有间隔为1分的经、纬度刻划线, 称为分度带,不在图幅内绘制经纬网格。
1:25及1:50万地形图只绘经纬网,其间 隔见下表
118 o 120
122
20带
21带
120o 30
117
123
每幅1: 100万 图幅范 围内各 种比例 尺地形 图需绘 邻带方 里网的 图幅
经 差 7.5分 内 的 1: 1万 图 绘西边邻带方里网
经 差 7.5分 内 的 1: 2.5万 图 绘东边邻带方里网
经 差 3 0 分 内 的 1 : 1 0.万 、 1 : 5 万 、 1: 2.5万 图 绘 东 边 邻 带 方 里 网
.
第五章 地形图和普通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一、高斯----克吕格投影 由于地球是一个接近于椭球的不规则形体,无法用数学 公式表示,这给地面点的精确定位造成困难,人们构造 了一个非常接近地球的形体——旋转椭球体来表示地球, 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但它与地球一样不可无变形地展 在平面上。地图学中,通过选择可展的过渡面(圆柱面、 圆锥面、平面),使它们与旋转椭球体相切或相割,再 设定投影的变形条件(等积、等距、等角、任意),从 而建立了从椭球面到平面的数学关系——地图投影。
我国规定:每个投影带西边缘 30分以内及东边缘7.5分(1: 2.5万)、15分(1:5万)以 内的图幅,加绘邻带方里网。 即西带方里网延伸到东带30 分内,中央经线以东应该投 影到经差3度30分。

2地图的种类

2地图的种类

若已知某地的经度(L)和纬度(B),该地所在的某 比例尺图幅位于1:100万图幅的行号(c)和列号(d) 可按下式计算 c= 4°
△B
int mod(B/4°)
△B
d=int
mod(L/6°)
△L
+1
(1-2)
式中: △L和△B分别为该比例尺图幅的经差和纬差, mod为取余函数符号
例:试按新颁布的编号方法确定西安某地经度 L=108°55′08′′,纬度B=34°12′16′′所在的1:1万图幅的编号。
1:50万地形图是省级领导机关总体规划用图或相 当于省(区)范围各专业地图的地理底图。军事 上供高级司令部或各种兵种协同作战时使用。
1:100万地形图可作为国家或各部门总体规划或 作为国家基本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地图的地理底 图。军事上主要供最高领导机关和各军兵种作为 战略用图。
2、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地形图, 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要将各种比例 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方法分为两类, 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按 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 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 另一类是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另一类是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解:(1)首先按式(1-1)确定西安某地所在的1:100万图幅 的行号(H)和列号(Z) 即 H=int(B/4°)+1=int( 34°12′16′′/ 4°)+1=9 (I) Z=int(L/ 6°)+31=int( 108°55′08′′/ 6°)+31=49
(2)再按式(1-2)确定该地所在的1:1万图幅的行号 (c)和列号(d),即 4° int mod(B/4°) = c=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空中交通
管线运输
22
2、交通网的表示特征
以陆地交通为例: 位置 类型、等级 形状 通行程度 运输能力 要素的关系
(交通要素之间 的关系及与其 它要素的关系)
23
水路与空中交通的表示:
24
管线包括管道和高压输电线两种:
25
3、表现方式随比例尺变化:
a 随着比例尺的缩小,交通要素的分类、分级逐渐减少。 b 图形变化:随着比例尺的逐渐缩小,表现方式由依比例
39
➢ 等高线的判读
判断地势高低的依据: 等高线注记、高程注记 示坡线 河流走向 谷地、山脊形态
40
分层设色法
1、分层设色法的原理 将地面高度划分为
若干个高层带,对这些高 层带依次设置不同的颜色, 根据颜色的分布可以看出 地势高低的分布趋势。
设色的依据可以根据 色彩远近的视觉规律采用 “越高越亮”的原则,也 可以根据光照规律采用“越高越暗”的原则。
a 境界以条状地物的中心线为界时; b 境界以条状地物的一边为界时;
注意: 境界要“实部”相交;
一组符号的完整性; 两组符号的有序衔接。
32
(六) 土质、植被的表示
土质 植被
指地表土壤覆盖层的性质。如地表土壤包括 沙地、沙砾地、戈壁滩、石块地、盐碱地、 ……等。 指地表植被覆盖层的性质。如稻田、旱地、 阔叶林、针叶林、草地、行树、……等。
25 30
注:a 水深点不标注,用注记整数
位的几何中心代替;
b 斜体字为可靠的水深点。
11
12
2 陆地水系的表示
(1)表现模式
符号+(注记)
(青)
线划、注记:100%青色 水域:15-30%青色
(2)内容:河流、运河、沟渠、湖泊、水库、……

第八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按一定法则将地表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概括,用地图符号表现在平面上,以反映地表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图像。

普通地图——综合地反映地表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中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方法,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用规定的符号,依照一定的比例尺缩绘而成的正射投影图。

比例尺≥1:100万为地形图,比例尺<1:100万为地理图。

地物是指地面上的固定物体,包括人工地物与自然地物。

地貌是指地面高低起伏、倾斜变化的形态。

我国的地形图比例尺系列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1:2000、1:1000、1:500等。

大比例地形图为1:1万、1:5000、1:2000、1:1000、1:500。

下图为山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城区居民地地形图:§8.1地形图的数学要素一、比例尺地形图上某一直线的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之比称为比例尺。

工程上涉及的主要是1:2000、1:1000和1:500地形图等。

数字比例尺:1:500 ,1/500表示方法文字比例尺:五百分之一直线比例尺:如下图: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0.1毫米所表示的地面实际长度。

其作用为:⑴根据比例尺精度,可在测图时确定出地面量距应精确到什么程度。

⑵根据比例尺精度,可按图上需要表示出实地最小距离来确定测图采用的比例尺。

比例尺越大则精度越高,表示地面状况越详细,同时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也越大。

应选用适当的测图比例尺。

二、坐标网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采用地理坐标网,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直角坐标网。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为10×10cm的方格网。

三、控制点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表示方法见地形图图式。

注意其注记形式:横划线上方为点名,下方为高程。

四、地形图定向地形图上方为北、下方为南,右方为东、左方为西。

第3章 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第3章 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河流: 研究制图区域内河网类型和密 度差异。 小比例尺地理图: 河流长度依比例尺, 宽度则不依比例尺。 用蓝单线或加蓝双线表示。

湖泊 以蓝色实线或虚线轮廓,再 辅以蓝、紫不同面色加以表示。 实线轮廓为常年积水湖泊, 虚线为季节性出现的时令湖。 水质:以蓝、紫不同颜色区分。
选自地图出版社《中国电子地图》
1991年后统一采用行列式编号方法,称为新国家基本地形图编号法。
行列式编号法 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号为基础进行系统编号。 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 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 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
国界制定规则:
当以山脊、分水岭或其他地形线分界时,国界线符号必须与地形地势 协调。 当国界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为界时,应该通过国界符号或文字注记 明确归属关系。 当河流能依比例尺用双线表示时,国界线符号应该表示在河流中心线 或主航道上,并可以间断绘出。 假如河流不能用双线表示,或河流双线符号内容纳不下国界符号时, 可在河流两侧间断绘出(亦称跳绘)。 如果河流为两国共同所有,即河中无明显分界,亦可以在河流两侧间 断地绘出国界符号。
(3)晕渲法
也称阴影法,是依据光照产生明暗变化的原理,用深浅不 同色调表示地形形态。
特殊地貌符号
3. 土质和植被
土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指地表覆盖的性质,如山
区的裸岩、冰川、平原上的沙地、 沼泽和盐碱地等。
植被 植物覆被的总称,分天然植被 和人工植被两大类。 天然植被主要是森林、灌木、竹林、草地。 人工植被主要是农田、果园、人工林。

测量与地图学 第六讲 地形图基本知识

测量与地图学 第六讲 地形图基本知识

河流的表示
时令河
干河床
消失河段
单线实形
湖泊的表示
井泉的表示
泉 温泉
常年湖
时令湖
水库的表示

运河、沟渠
2、土质植被
土质是地表覆盖层表面性质的泛称,如山区的裸岩 、冰川,平原上的沙地、沼泽地和盐碱地等 地形图表示的土质类型:沼泽地、沙地、沙砾及戈 壁、石块地、盐碱地、小草丘地、龟裂地等。 分布特点:一般呈面状分布,范围界线不很确定, 地形图上表现形式:在其分布范围内配置散列的各 种符号加上说明注记表示其类别。
2. 非比例符号
面积小但重要的地物,依比例尺缩小无法实形 表示,则用规定尺寸的符号描绘在图上。非比例符 号只表示地物的位置。
非比例符号上表示地物中心位置的点叫做 定位点。 各种非比例符号的定位点不尽相同,根据 符号不同的形状来确定。在测绘、读图 及用图时应注意区分。
非比例符号定位
①规则的几何图形符号,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等,以图形几何中心点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②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如独立树、路标等,以符 号的直角顶点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③宽底符号,如烟囱、岗亭等,以符号底部中心为 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④几种图形组合符号,如路灯、消火栓等,以符号 下方图形的几何中心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⑤下方无底线的符号,如山洞、窑洞等,以符号下 方两端点连线的中心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植被是指植被覆盖的总称,分天然植被与人 工植被两大类。 地形图上表示的植被类型:森林、矮林、幼 林、灌木林、竹林、果园、芦苇及其他高 草地、草地、稻田、旱地等。 分布特点及表示方法:也呈面状分布,地形 图用黑色点线表示其类型界线,界线内普 染淡绿色,并配置说明符号和简单的文字 数字注记。
林地中有灌木及草类植物

数字地形测量学课件第二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

数字地形测量学课件第二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

20
数字地形测量学 —— 教学课件
20
§2.2 地物符号
4. 交通 包括陆运、水运、海运及相关设施。
5. 管线 包括各种电力线、通信线、各种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6. 境界 境界分为国界和国家内部境界。内部境界包括省、县、 乡镇、村的行政分界线及特殊地区界线等。
7.植被与土质
植被是各种植物的总称;土质是地表各种物质的总称。
34
数字地形测量学 —— 教学课件
34
§2.4 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二)分幅与编号的方法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包括1:100万,1:50万,1:25万,1:
10万,1:5万,1:2.5万,1:1万和1:5000共八种。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梯形分幅,统一按经纬度划分。
1.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100万分幅与编号(国际分幅与编号)
3
§2.1 地形图的内容
b.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比例尺大于等于1:1万 中比例尺:大于1:10万,如1:1万、 1:5万、1:2.5万 小比例尺:比例尺小于1:10万 c.按成图方法分类 线划图:用点、线划和特定符号表示的地图。如地形图等。 影像图:经处理的航空、航天相片与线划符号相结合的地图。 数字图:以数字形式记录和储存的、利用计算机使用的图。 电子地图:以数字地图为基础的屏幕表达的图。
4
数字地形测量学 —— 教学课件
4
§2.1 地形图的内容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示例
5
数字地形测量学 —— 教学课件
5
§2.1 地形图的内容
三、地图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相应水平距离之比。
比例尺= 图上长
1

实地水平距离 M

第一章_地图与地图学

第一章_地图与地图学

2.模拟功能
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 与概念模型之分。
物质模型是 比较容易理解 的,因为地图 特别是表示各 种基本地理要 素的普通地图, 可以直观地感 受到是制图区 域的一种实体 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实体 的一种概括与抽象, 它又可分为形象模 型与符号模型。形 象模型是运用思维 能力对客观存在进 行的简化与概括; 符号模型是运用符 号和图形对客观存 在进行简化和抽象 的过程。地图兼具 这两方面的特点, 被视为是一种形象符号模型。
作为一种时空模型,地图在科学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气象 预报、灾害性要素的变迁及过程预测。
3.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地图能容纳和贮存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是空间信息的理想 载体,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两部分组成:
直接信息是 地图上表示的 地理信息,如 道路、河流网、 居民点等用图 形符号直接表 示;间接信息 是经过分析解 译而获得有关 现象或物体规 律的信息。
它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性、可比性的基础。地 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 尺、控制点等。
3.整饰要素 它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
提供的内容,其要素包括:图名、图例、地图编号, 编制和出版地图的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程及参 数。辅助要素也是保证地图完整性及地图使用中不
可缺少的部分。
二、地图编号
是每个图幅的数码标记,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不重复性 自然序数编号:将图幅由左上角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用自 然序数进行编号。 行列式编号:将区域分为行和列,可以纵向为行,横向为 列,也可以相反。分别由字母或数字表示行号和列号,一个 行号和一个列号标定一个唯一的图幅
三、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为了保管和使用方便,每一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都规定有一定的图廓大小,每一幅图都具有相应的 号码标志,这项工作叫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我 国1:10万 7000幅; 我省1:1万 8090幅)

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

二、普通地图的内容与特征
1.数学基础 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内容
2.地理要素 居民地、交通线
3.图边要素 境界线和独立地物等
(1)大比例尺普通地图的特点如下:
1、图上表示的内容比较详细完备
2、地图投影产生的变形小,图上各处比例尺基本一致
3、具有统一的数学基础与图式符号
(2)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主要特点:
(1)晕渲法
(2)特殊地貌表示方法
第三节 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居民地、交 通线境界线等要素的表示
典型居民 地分布图
铁路
交通线的表示
公路
境界线的各种符号表示
第四节 地图方向和地形图查询
一、地图定向的概念:
确定地图上图形在图上和实地的方向
二、地形图上的三北方向
a=[φ /4°]+1 β =[ξ /6°]+1
得出其所在1:100万的图幅编号
a表示1:100万图幅所在纬度带的字符码 β表示1:100万图幅所在经度带的字符码 φ 表示某点的纬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度 ξ 表示某点的经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度
第五节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本节只需要了解4D产品以及地图数据库的存储形式 DLG:数字线化地图 DEM:数字高程模型 DOM:数字正射影像 DRG:数字栅格地图
1:100万 J-50
4
1:50万
J-50-A16源自1:25万J-50-[12]
144
1:10万
J-50-9
1:2.5万 J-50-9-B-4
4
4
1:5万
J-50-9-B
64
1:1万
J-50-9-(32)

地形图

地形图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我们知道,地面上任何地貌和地物的描绘都可用其变换点所组成的线条反映出 来。地貌可用等高线反映出其高低和形态变化;地物如房屋、道路、河流等均可用其变换特征点所构成的线条表 示出来;有不少特殊的地貌和地物还有专门的图例符号来表示。
历史
人类使用地图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但是直到近代,地图才作为文档印刷出来。地图通过在在纸或羊皮上 等其它材料上绘制道路、居民点和自然要素等——如此,便得到了用以描述真实世界的平面图。随着地图学实践 的发展,人类学会了使用种类繁多并且富有创造性地使用多个图层来表达现实世界。地图学也积累了中有很多描 述要素的方法,用以要素分类、标识识别、地球表面的形状以或者资源与商品的流动。现代地图中仍然沿用了许 多古代地图的表达方法,如,用双线表示道路、用文字作注记、用蓝色表示水体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地理信 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地图已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印刷品,并且地图也能在计算机上交互地可视化显示。 GIS进一步加强了人类与地图之间的相互作用。在GIS中,可以非常容易地确定信息在地图上的表达方式,也可以 很方便地通过查询和分析选择位置或目标。
1)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国际1:100万地图的标准分幅是经差6°和纬差4°,由于随着纬度增高地图面积迅速缩小,所以规定在纬度 60°到76°之间双幅合并,即每幅图包括经差12°,纬差4°;在纬度76°到88°之间由四幅合并,即每幅图包 括经差24°,纬差4°;纬度88°以上单独为一副。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是从地球赤道(纬度0°)起,分别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差4°为一横行,依次以字母A, B,C,D,…,V表示;由经度180°起,自西向东每隔经差6°为一纵列,依次用数字1,2,3,…,60表示。如 图10-1所示为东半球北纬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和编号。每幅图的编号,先写出横行的代号,中间绘一横线相 隔,后面写出纵列的代号。如北京某处的纬度为北纬39°56’,经度为东经116°22’,则该点所在的1:100万 比例尺图的图幅号是J—50。

地形图与地籍图联系与区别

地形图与地籍图联系与区别

地形图与地籍图联系与区别摘要:本文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叙述了地形图与地籍图的联系与区别,虽然只有一字的区别,但无论从定义还是图幅内容与绝对精度存在很大差别。

对图幅的内容与精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地籍图与地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地籍图;地形图;联系与区别1.地形图与地籍图定义的区别地形图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图式符号,表示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影像图。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

所谓正射投影,就是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相交的正投影。

地表面固定性的人为的或天然的物体称为地物,如居民地,建筑物、道路、河流、森林等。

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如平原、丘陵、盆地、冲沟等。

地物和地貌的总称为地形。

地形图通常是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和配合有关调查资料编制而成。

地籍图是表示地籍要素及与地籍要素相关的地物和地貌,并按地籍要求对相应的内容经过综合取舍,按比例缩小后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描绘出来的正形投影图。

地籍即土地的户籍,是记载宗地的权利人、土地权利内容及来源、权属界址、面积、用途、质量等级、价值和土地使用条件等土地登记要素的簿册。

地籍图是地籍测量绘制的图件,是一种详细划分土地权属(所有权或使用权)界限的大比例尺地图,用于说明或证明权属土地的位置和面积等。

2.地形图与地籍图的区别与联系2.1测绘的内容有所区别。

地形图所包括内容有:数学要素、地形要素、注记要素、整饰要素。

数学要素:如测图比例尺、坐标格网等。

地形要素:各种地物、地貌。

注记要素:包括各种文字说明注记,如单位、居民地、水域、山、道路等的名称注记,还有一些必要的说明注记,如煤矿要加注“煤”,苹果园要加注“苹”等;另外还包括各种数字说明注记,如点的高程、比高等。

整饰要素:包括图名、图号、图幅结合表、四周的图框、测绘机关全称,测绘日期及测图方法、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使用的图式、测图比例尺、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等。

而地籍图所包括的内容:行政区划要素、地籍要素、地形要素、数学要素、图廓要素。

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学》PPT课件

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学》PPT课件
1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 平时:30% 考试:70%
参考文献:
2
• 初步掌握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的 阅读及量算,专题地图编制、分析及应 用。
• 了解现代地图制图的新技术,新方法。 • 在内容上着重于地图学三大理论(地图
投影、地图符号、地图概括)和两大图 型(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培养学生 读图及用图能力。
3
• 1.地图制图参考手册,陆权、喻沧主编, 测绘出版社,1991
• 2. 地图概论,尹贡白等编著,测绘出版社, 1991
• 3. 应用地图学纲要,李满春等编著,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7
• 4. 地图学原理,李道义等译,高俊校,A.H. 罗宾逊【美】等著,测绘出版社
• 5. 现代地图学,廖克著
4
31
32
2. 专题地图 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
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 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 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 示。
自然专题地图 :地质图、地貌图等 人文专题地图:政区图、人口图、经济图等 其他专题地图:
33
二、包含的区域范围分类
1. 按自然区划分; 世界地图 大陆地图
3、按用途划分的地图集: 参考、教学、旅游、军事
40
国家地图集系列
41
§1.3 地图的基本内容
数学基础 :控制点、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
地理要素 :地图的主题 (图形要素)
普通地图:自然和人文 要素
专题要素:地理基础要 素和主题要素
整饰要素 :外图廓、图名、图例、坡度尺、三北方向 图解、文字比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
(图外要素) 和依据等。
42
43

初中地理地图图例详细图文解析

初中地理地图图例详细图文解析

初中地理地图图例详细图文解析地理是一门描述地球表面各种现象和规律的学科,而地图则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地图通过图例的形式向读者展示各种地理信息,方便人们阅读和理解地图。

本文将详细解析初中地理地图图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图中的各种符号和颜色。

一、主要地理图例1.地形图图例:a.山地:山地用棕色或者棕黑相间的颜色来表示。

颜色的深浅表示山地的高度,颜色越深表示山地越高。

b.平原:平原用浅绿色或者黄色来表示,颜色饱满而明亮,代表了平坦广阔的土地。

c.丘陵:丘陵用棕绿色或者绿棕相间来表示,颜色相对浅而带有一定的起伏。

2.水系图图例:a.江河:江河用蓝色的线来表示,线的粗细和宽度表示了江河的长度和宽度。

b.湖泊:湖泊用蓝色的圆圈来表示,圆圈的大小表示了湖泊的面积,越大表示面积越大。

c.海洋:海洋用浅蓝色填充,整个区域都为蓝色,代表了水的广阔和无边际。

3.人口密度图例:a.高密度地区:高密度地区用深红色或者深黄色来表示,颜色越深表示人口密度越高。

b.低密度地区:低密度地区用淡红色或者淡黄色来表示,颜色相对浅,代表了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

4.交通图图例:a.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红色或者橙红色来表示,宽度和粗细表示了道路的长度和重要性。

b.普通道路:普通道路用灰色或者黑色来表示,较窄且颜色较深,代表了一般的常规道路。

二、图例使用技巧1.图例的位置:图例通常位于地图的一侧或者底部,并且有相应的箭头指示。

这样可以不占用地图的主要部分,保持地图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2.颜色使用注意:图例中的颜色需要明亮鲜艳,以突出地图中各个要素的特点。

同时,不同要素的颜色需要明显区分,以免读者混淆。

3.符号的大小和粗细:图例中的符号大小和粗细需要根据地理要素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以直观地反映出不同要素的属性和特点。

4.注解的文字说明:在图例周围,可以用简短的文字说明对图例中的符号和颜色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图。

总结:初中地理地图图例是帮助读者理解地图的关键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名 图号 图廓 图幅接合表 图廓间说明注记 四邻图号
图名图号、四邻图号
长安集
图廓
图幅接合表
图廓间说明注记
(二)用于量度和读图的辅助要素
数字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 偏角图 坡度尺 图例
比例尺
偏角图
真北方向:指向北极的真子午线方向; 大比例尺东西图廓为真子午线方向。
磁北方向:用虚线标注或在南北图廓标 有小圆圈。
曲线。
盆地及其等高线图形
凡比周围地面低,且经常无水的低地, 叫凹地。若凹地范围较大,周围为山所 环绕,则称盆地。
图形:高程极小的一组闭合曲线。
山脊及其等高线图形
——山体纵向延伸的最高部位。 图形:由山顶向山脚凸出的等高线
山脊线及其等高线图形
——各等高线突出部分的顶点的连线, 称山脊线,又称分水线。
地图设计的灵活多样性
——比例尺和地图投影的多样性 ——地图内容、表示方法和符号系统
的灵活性 制图资料种类的多样性与精度的不
一致性
二、普通地理图上地形表示方法
(一)等高线法 (二)分层设色法 (三)晕渲法
(一)等高线法
1.等高距和等高线种类(同地形图) 2.变距等高线的意义和作用 3.地貌符号的配合使用 4.优点与不足
3. 土质和植被
土质:指地表覆盖的性质。 植被:指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三)阅读社会经济要素
居民点 位置、类型、人口数量、行政等级
交通网 境界
二、量读点的坐标和高程位置
1.地理坐标 2.直角坐标 3.高程位置
1.地理坐标
46°30′
45°30′
119°
120°
1.地理坐标
=已知点经度+经差单位×(测点与已知点横向图 面距离)/单位经差的图面距离
(三)求积仪法
六、量测坡度
坡度= 两点之高差h/水平距离D = tg
七、绘制剖面图
1.规定剖面图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2.绘制一条水平线,作为基线 3.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
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4.在基线上标注相应点的距离,并作基线
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 5.将各垂线的端点连接起来
坐标北方向:方里网。 磁偏角 、 坐标纵线偏角、偏角 东偏(+),西偏(-)
偏角图示例
坡度尺
图例
图例
(三)用于说明测制情况和保管要 求的辅助要素
测制、出版时间和成图方法 出版单位 密级
测制、出版时间和成图方法
出版单位
五、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特点
1.具有统一规范而严密的数学基础 ——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和高程系统
Y =已知点横坐标+距离 单位×(测点与已知 点横向图面距离)/单 位距离的图面距离
2.直角坐标
X = X+x = 3990km+0.35km = 3990.35km
Y = Y+y = (19)321km+0.45km = (19)321.45km
3.高程位置
作过P点且与邻近等高线垂直的直线,与邻 近等高线交于a、b点
四、普通地理图设计的主要内容
准备阶段
目标与需求分析 设计与编制现状分析 资料收集评价 地理特征分析
编辑设计阶段 P201
五、普通地理图的阅读
区域地理位置经纬度范围,海陆位置, 四邻
行政区划 地形和土质植被 水文 交通网 重要城市及其地位
(二)阅读自然地理要素
1.地形 2.水文 3.土质和植被
1.地形
(1)等高线及类型 (2)地形的基本形态及其等高线图形 (3)地形的阅读
(1)等高线及类型 等高距概念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
一般规定一种比 例尺的地图只采 用一种等高距, 称基本等高距。
等高线种类
首曲线 间曲线 助曲线 计曲线
由两组对称的表示山脊的或表示山谷的 等高线组成。
斜坡及其等高线图形
——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表面。 图形:并列且高程递减的等高线。
地形的阅读
确定大的地形类型 根据等高线高程,等高线多少和疏密, 等高线形状特征,分析地形起伏的特 征及其分布规律。 绘制分水线,确定汇水区。
2.水文
海洋要素 陆地水系
一、地形图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地形图是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
式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绘图规范要求, 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资料,配合其 他有关资料编绘而成的以反映详细地形信
息为主的的一种普通地图。 2.类型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地形图
二、地形图的用途
1.用于研究区域概况 2. 提供各种地形地貌资料和数据 3. 野外工作和行动的参照工具 4. 做为底图
三、地形图的数学与地理要素
(一)地形图上的坐标系
(一)地形图上的坐标系
1.地理坐标系 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地理坐地标理坐系标系
(正轴圆柱等距投影)
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以中央经线为x轴, 赤道为y轴,两轴交 点为坐标原地O。
我国位于北半球, x>0, y 坐标在中央经 线以西为负值,不方 便,将各带纵轴西移 500公里。
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
等高线种类
首曲线 间曲线 助曲线 计曲线
2.变距等高线的意义和作用
地形类型多样、布局复杂情况下,适宜用变距等高线。 ——在小比例尺普通地图上,显示的范围大,包括各种地形
类型,有平原、山地,如果选用较小的等高距 高山地带等 高线将过密,无法一一画出,若选用较大等高距(如 500m),平原 或丘陵地区就表示不出来。因此不可能采用 固定等高距。
缺点:立体感较差。
(二)分层设色法
定义:
——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按高程划分层级,并在 每一层级普染不同颜色,来表示陆地地形和 海水深度的变化。
(二)分层设色法
优点:显示地势较直观、易读性强 ——运用这种方法,可使读者立即获得(制图)
区域地势起伏、高程分布的直观印象。 ——阶梯的视觉印象十分清楚; ——各个大地形的轮廓形状、山脉的走向,高
第二节 地形图的室内应用
一、室内阅读 二、量读点的坐标位置和高程 三、确定两点间的方向 四、确定两点间的距离和量算曲线长度 五、量算面积 六、量测坡度 七、绘制剖面图
一、室内阅读
(一)阅读辅助要素 (二)阅读自然地理要素 (三)阅读社会经济要素
(一)阅读辅助要素
了解制图区域所出的位置、范围和概 括面积、隶属的行政区,以及资料的 现势性
例图
剖面图例图
第三节 普通地理图
一、普通地理图的特点 二、普通地理图上地形的表示方法 三、普通地理图编制过程 四、普通地理图设计的主要内容 五、普通地理图的阅读
一、普通地理图的特点
地图内容的高度概括性 ——反映自然与社会人文要素的宏观
特性为主,注意要素间的统一协调。 ——制图区域范围完整
一、普通地理图的特点
对于包含海洋的地形图,海洋要素主要有海 岸线、海底地形、航行标志、洋流等
水系、地形
(二)地形图的地理要素
土质
交通、居民点
海洋要素
四、地形图的辅助要素
(一) 用于表示图幅地理属性的辅助要素
(二) 用于量度和读图的辅助要素
(三)用于说明测制情况和保管要求的辅 助要素
(一) 表示图幅地理属性的辅助要素
五、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特点
2.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图幅编号系列 ——八种比例尺: 1:5千,1:1万,1: 2.5万,1:5万,1:10万,1:25万,1: 50万,1:100万。
五、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特点
3.依据统一的规范和图式 ——图上按规定的符号系,《地形图 图式》为国家统一颁布。
第六章 地形图和普通地理图
第六章 学习要求
(1)识记并领会地形图的概念、类型、特 点与基本要素,领会地形图的用途。
(2)识记并领会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方法。 (3)识记并领会地形图室内阅读的内容与
方法。 (4)熟练量读点的坐标、高程位置、两点
间的方向、两点间的距离和曲线长度。
第六章 学习要求
(5)能应用方格法、梯形面积法量算面积, 了解其他面积量算方法。
图形:穿过各等高线突出部分的顶点的 连线。
山谷及其等高线图形
——两个山脊间的低凹部分。是山体的 集水部分。
图形:由山脚向山顶凸出的等高线
山谷线及其等高线图形
——山谷最低点的连线,又称集水线。 图形:穿过各等高线突出部分的顶点的
连线。
鞍部及其等高线图形
——相邻两个山顶间的低下部分,形如 马鞍。
程变化清晰。
缺点:若等高距确定不当或各高程带设色不 合适,容易造成地势变化的阶梯感。
(三)晕渲法
绘制原理 用不同色调变化来显示地表形态。 是立体感较强的一种显示地形的方法。
优点:立体感较强。 缺点:缺乏地形的数量特征,对绘图
技术要求高。
绘制原理
三、普通地理图的编制过程
地图设计 编绘 出版准备
计曲线
规定从零米起算,每隔4条(或3条)基 本等高线绘一条加粗实线,即把等于5倍 (或4倍)等高距的等高线加粗,并注上 高程,这些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2)地形的基本形态及其等高线图形
山顶 盆地 山脊 山脊线(分水线) 山谷 山谷线(集水线) 鞍部 斜坡
山顶及其等高线图形
山顶:山的最高部分。 图形:高程极大、环圈较小的一组闭合
方里网
方里网
以整数公里为间隔,作平行于中央经线 (纵坐标轴)和赤道(横坐标轴)的若 干直线,组成的正方形网格。
方里网图例
(二)地形图的地理要素
陆地地形图的地理要素主要包括水系、地形、 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和境界线等。
水系、地形、土质植被——自然地理要素 居民地、交通网和境界线——社会人文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