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氧含量的控制

合集下载

2023年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2023年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2023年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煤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被广泛使用。

然而,煤气的高压输送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煤气的安全输送和使用,2023年特制定了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以规范和统一煤气管道系统运行。

二、集气管压力的管理规定1. 基本要求(1)集气管压力应根据煤气输送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集气管压力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煤气输送和使用的正常运行。

2. 管理措施(1)集气管压力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集气管道的压力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压力调整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压力的调整,确保集气管道内的压力始终在安全范围内。

(3)压力报警装置:在集气管道上设置压力报警装置,一旦出现压力异常,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4)定期检查维护:按照规定对集气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三、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1. 基本要求(1)煤气中含氧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煤气的纯度和安全使用。

(2)煤气中含氧量的监测应准确、可靠,确保监测数据的可信度。

2. 管理措施(1)氧含量监测:在煤气输送过程中设置氧含量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煤气中的氧含量,确保氧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2)煤气净化设备:在煤气输送过程中设置净化设备,减少煤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保证煤气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3)定期检查维护:按照规定对煤气净化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相关处罚措施1. 针对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相关责任单位将被处以罚款并要求整改。

2. 对于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将被要求停产整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培训和宣传工作1. 开展定期的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对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规定的认知和理解。

关于加强煤气氧含量控制的实施办法

关于加强煤气氧含量控制的实施办法

关于加强煤气氧含量控制的管理办法随着高压氨水导烟装煤技术全负压回收工艺的应用,使出焦操作中烟尘污染得到了较大改变,但随之而来的是焦炉煤气中氧含量升高,为了控制好煤气质量,防止危险的发生,结合我厂生产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规范焦炉操作,杜绝高压氨水的不正常使用1、规范上升管清理操作,上升管盖无特殊情况最多只能同时打开2个,避免集气管负压时大量空气吸入的现象。

2、合理控制循环氨水压力、流量,规范循环氨水的正常使用。

炉顶循环氨水压力控制在0.25~0.30 MPa(以炉顶压力为准),循环氨水流量按8-10m3/吨焦进行调控。

3、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高压氨水压力控制在2.8~3.0MPa (以炉顶压力为准),避免高压氨水压力过高造成装煤时大量空气被吸入炭化室。

4、煤饼捣固完成,装煤车开至待装炉号对位后,同时向炉顶指挥传出“装煤车已对位”信号。

当收到炉顶指挥发出允许装煤信号时,装煤车方可进行装煤。

当煤饼刚进入炭化室时,由装煤车主操手向炉顶工发出“煤饼进入炭化室”信号,严禁提前或推迟给出信号。

未按要求操作每次处罚炼焦车间100元。

5、炉顶工在收到“煤饼进入炭化室”信号后,立即顺序将相应炭化室(n+2、n-1、n)的氨水三通阀切换至高压氨水位置。

6、当装煤车送煤板退出炭化室后,装煤车主操手向炉顶工汇报“装煤结束”,炉顶工收到信号后,将n#炭化室氨水三通阀切换至循环氨水位置;7、装煤完成后,如遇到机侧煤饼倒塌较多,在1分钟内不能处理完或在炉门关好后,遇到炉顶除尘孔盖不能及时落下的情况,炉顶工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高压氨水使用量,防止从炭化室吸入大量空气。

8、装煤操作完成,推焦车将炉门关好,同时向炉顶工汇报“机侧炉门已关好”,炉顶工收到信号后,将n# +2、n#-1炭化室氨水三通阀切换至循环氨水位置;避免长时间使用高压氨水,对后道工序造成影响;未按要求操作每次处罚炼焦车间100元。

9、加强推焦车、装煤车、导烟车的出焦操作配合衔接,尽量缩短出焦操作时间。

煤气含氧量升高的原因与控制

煤气含氧量升高的原因与控制
张晓林 编辑
首 山焦化 一 厂 脱 硫 工段 自 2 0 0 9年 8月 投产 ,采 用 H F脱 硫 工 艺 ,煤 气 作 为 1 P 0万 甲醇 生产 原 料 气 投产 后 煤气 含 氧不 稳 定 ,吸 收塔 进 、出 E煤气 含 氧量 有 时相 差 15倍 以上 ( 口 04 l . 进 .%左 右 ) ,严重 影
响 甲醇生 产 。煤气 含氧 量 升高 的原 因主要 有 以下 2点 。
1 )工艺原 因。原 H F脱硫 工艺 处理 能力 较小 ,再 生 塔顶 设有 液 位调 节装 置 ,再生 液 经液 位调 节分 离 P
出硫 泡 沫后进 入 吸收 塔 。 调节 器 。再 生液 直接 通过 “ U”形 管进
入 吸 收塔 。当再生 塔 内液位 高度 接 近 出 口高度 时 ,如果 调整 不及 时 ,再生 液就 会夹带 大 量硫 泡沫进 入 吸收
塔 ,硫 泡 沫 中含有 大量 空气 ,导 致煤 气含 氧量 升高 。

2 )操 作 原 因 。生产 过程 中将 再 生塔 液位 调 整 到某 一 高度后 ,由于 泵 的流 量受 外 界影 响 较大 ,如 :循 环 母 液 的密 度 、悬 浮硫 的 含量 、母 液 中复 盐含 量 、人 塔 空气量 以及母 液温 度 等 。这些 因素一 旦 发生 变化 . 再 生 塔 中的液 位 会 随 即改变 ,当 液位 低 于正 常值 后 ,若 未及 时调 整液 位 ,母 液 就 会 夹带 硫 泡 沫 进入 吸 收 塔 ,使煤 气含 氧超 标 。 经过分 析 。采 取 以下措施 来 降低煤 气 含氧 量 。 1 )加 装 液位 自调装 置 。 当再 生 塔液 位偏 低 ,硫 泡 沫会 被再 生液 夹带 到 吸 收塔 ,导致 煤气 中氧含 量 升 高 。当母 液液 位过 高 ,进入 再生 塔 的气量 压力 稍有 增加 ,液 位将 会 随之升 高 ,此时若 不及 时调 节 ,再生 液

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氧含量超标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氧含量超标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氧含量超标的原因及对策探讨1.炉内温度不稳定:转炉煤气回收过程需要控制炉内温度,煤气过热或过冷都会导致氧含量超标。

例如,炉内温度过高时,锅炉的煤炭无法完全燃烧,产生的煤气中含有较高的氧气。

2.煤气进料异常:煤气进料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如进料速度过快或过慢,煤气成分不均匀等,都会导致氧含量超标。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运行不稳定等原因引起的。

3.炉内泄漏:如果转炉系统出现泄漏现象,外界空气会进入炉内,导致氧含量超标。

例如,转炉煤气管道连接不牢固或密封不良,会造成煤气的泄漏。

针对氧含量超标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优化炉内温度控制:通过调整煤气进料和燃烧煤气的量,控制炉内的温度,并采用合适的燃烧方式,以确保煤气充分燃烧,减少氧含量。

2.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对转炉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煤气管道的连接牢固,防止泄漏。

同时,及时修复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优化煤气进料方式:通过优化煤气的进料速度和均匀性,减少煤气进料引起的氧含量超标问题。

可以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煤气进料进行精确控制,提高操作的稳定性。

4.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转炉系统操作的技术水平和问题诊断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氧含量超标的问题。

综上所述,氧含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炉内温度不稳定、煤气进料异常以及炉内泄漏等因素引起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对策,包括优化炉内温度控制、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优化煤气进料方式以及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的氧含量控制效果,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和环境保护。

煤气含氧量——精选推荐

煤气含氧量——精选推荐

利用发生炉造气就是通过对固体燃料(煤或焦碳)加热气化的一个过程,即用氧或氧化合物(蒸气、二氧化碳)通过高温的固体燃料(煤、焦碳)层,其中的有机物质起氧化作用而生成含有氧、一氧化碳及甲烷等混合气体,也称煤气。

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5.1.3.11规定:每台煤气发生炉的煤气输入网路(或加压)前应进行含氧量分析,含氧量大于1%时,禁止并入网路。

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5.2.4规定:水煤气(半水煤气)的含氧量应严格控制,一般设自动分析仪,并应有人工分析进行定期抽查。

正常情况下,总管煤气含氧量应小于0.6%;单台炉系统煤气含氧量达到1%时,该炉必须停车。

GB50195-94《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13.0.13.5规定:电气滤清器宜装设煤气含氧量检测装置。

当含氧量大于0.8%时,应发出声、光信号;当达到1%时,应自动或手动切断其高压电源。

焦炉煤气含氧量安全限值接近4%,适当放宽焦炉煤气安全含氧量是可以的,工业生产中时常超过1%的含氧量限制,个别达到4%,焦炉煤气安全含氧量应要控制在2%以下。

造气时,设备和管道应密闭,防止燃料跑、冒、滴、漏,如以焦炭制取半水煤气,最危险的是发生炉内因“透氧”而爆炸,即半水煤气中含氧量超过0.5%,由于半水煤气的爆炸上限高达69.4%,“透氧”很容易使煤气浓度达到上限。

因此在气化时应先在发生炉出口的煤气系统上设放测定煤气中氧含量的自动分析仪和“透氧”报警仪。

同时,还要有“透氧”报警与发生炉煤气自动放空的联锁装置以及时解除“透氧”威胁。

发生炉工作时,应合理安排工作循环和吹入气体的顺序。

工作循环可采用自动控制,如果自动控制失灵、切换阀门发生故障、或水蒸汽中断时,应立即将制气循环转入吹气放空阶段,同时打开炉下的保安蒸汽,将炉底、灰斗等容易积存煤气的部位吹净。

空气鼓风机的管道上应设放空管、大小安全档板和防爆膜片等安全装置。

化学工业部劳动安全司《小氮肥安全操作与事故》在半水煤气成分中关于氧含量论述如下:O2含量:≦0.5%;0.8%减量生产;1.0%停车处理。

造气生产过程中氧含量的控制措施

造气生产过程中氧含量的控制措施

造气生产过程中氧含量的控制措施发布时间:2022-10-09T01:47:18.318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9期作者:费同峰[导读] 随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和安全管理的高压态势,固定床煤气氧含量作为煤化工生产过程的重要安全指标越来越被重视,固定床煤气有毒、易燃和易爆的特点,固定床煤气中氧含量超标后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造成爆炸等严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但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氧含量超标事件时有发生,给后续工艺带来严重安全生产隐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造气生产过程中氧含量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费同峰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36400摘要:随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和安全管理的高压态势,固定床煤气氧含量作为煤化工生产过程的重要安全指标越来越被重视,固定床煤气有毒、易燃和易爆的特点,固定床煤气中氧含量超标后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造成爆炸等严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但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氧含量超标事件时有发生,给后续工艺带来严重安全生产隐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造气生产过程中氧含量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造气生产过程;氧含量;控制措施前言固定床煤气氧含量是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安全控制指标,煤气中氧含量超标,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中能化工现利用原料煤生产合格的半水煤气作为合成氨的原料气,接下来就生产原料气中氧含量产生的原因、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论述。

1、氧含量产生的原因分析 1.1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氧气(1)在造气炉上吹加氮阶段产生氧含量造气炉在上吹阶段都配有上吹加氮程序,制气阶段给蒸汽中加入空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氮气,制备适宜的半水煤气,同时也是为了给蒸汽与碳的反应提供热量。

至于上吹煤气含有的氧并不是空气中的氧与碳燃烧不完全,因为造气炉的气化层温度在1200℃,当氧与碳接触时可迅速反应,而炉内四周水夹套与碳层接触的周围不到200℃,加氮空气时有部分紧贴水夹套内壁低温环区的氧与碳未发生燃烧反应进入煤气中。

中石化煤气安全要求标准

中石化煤气安全要求标准

中石化煤气安全要求标准前言煤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能源,但同时也是一种危险品。

为了保障煤气的安全使用,中石化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煤气安全要求标准,以确保煤气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发安全事故。

本文将对中石化煤气安全要求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安全要求煤气的质量标准为了保障煤气质量,中石化公司制定了以下煤气质量标准:1.煤气的总硫含量不得超过10mg/m³。

2.煤气的热值在34~42MJ/m³之间。

3.煤气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80mg/m³。

4.煤气的氧含量不得超过0.2%。

煤气储存与输送的安全要求1.煤气储存器宜选用网格式支座,并在底部设置足够的连接口以便进行安全检查和涂漆修补。

2.煤气储存器的安放应符合《燃气安全规范》的要求,应远离火源和热源,不得与可燃、易燃物品摆放在一起。

3.管道内宜采用缠绕式铠装管道,并对管道安全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4.煤气输送和储存区域内宜设置明显的区域标识和注意事项提示。

煤气的使用安全要求1.煤气使用后应立即关闭煤气管道。

2.安装煤气器具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煤气具,并使用射频感应热力计控制煤气的消耗量,并依照煤气器具的规格安装调节阀。

3.在使用煤气时,应注意通风和防火,及时清除管道及煤气器具内的蜂窝状杂物,确保其畅通。

4.煤气泄漏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如关掉煤气阀门,打开门窗以排放室内煤气,等待专业人员来处理。

结论中石化公司制定的煤气安全要求标准,为保障煤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使用煤气时应严格按照要求标准进行操作,及时清理管道及器具内部,以确保煤气操作的安全性。

煤气泄漏时,应当采取合理措施,如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等。

只有从源头上确保煤气的安全,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转炉煤气回收氧含量标准

转炉煤气回收氧含量标准

转炉煤气回收氧含量标准
转炉煤气回收是指将炼钢转炉排放的煤气回收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
高资源利用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煤气回收中的氧含量标准则是保证煤气回收效果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转炉煤气回收氧含量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合理控制氧含量,在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氧含量,以保证煤
气回收的效果。

过高的氧含量会导致煤气燃烧过度,影响煤气回收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能源消耗。

因此,氧含量标准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煤气回收的效果和经济性。

2. 确保安全生产,煤气回收过程中,氧含量标准的制定也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

过高的氧含量会增加火灾和爆炸的风险,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氧含量,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3. 减少环境污染,煤气回收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氧含量标准的制定
也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

合理控制氧含量可以减少煤气的排放,降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4. 提高资源利用率,煤气回收是资源的再利用,合理控制氧含量可以提高煤气
回收的效率,增加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转炉煤气回收氧含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煤气回收的效果和安全
生产,同时也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因素。

只有严格执行氧含量标准,才能实现煤气回收的最大效益,为推动工业生产的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可燃气体和氧气含量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可燃气体和氧气含量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可燃气体和氧气含量检测安全管理规定一、背景对于有可燃气体(如天然气、煤气、液化气等)的场所,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是个大问题。

因此,控制可燃气体数量、保持氧气含量合适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人员因可燃气体泄漏导致中毒、爆炸等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了控制这种情况,必须建立完善的可燃气体和氧气含量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二、定义1. 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是指气体浓度在空气中可以形成燃烧或爆炸的气体。

其包括了天然气、煤气、液化气等。

2. 氧气含量氧气含量是指空气中氧气占总气体的百分比。

氧气含量过低,可能会导致人员呼吸困难或缺氧,而过高则会加剧行业的火灾或爆炸。

三、规定1. 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1)建立可燃气体监测系统,根据监测系统的信号判断浓度。

如浓度高于可接受水平,应立即采取与降低或消除有关的应急措施。

(2)监控应根据场所的情况设置相应的采样点,并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

如果检测仪出现故障或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3)应定期对可燃气体检测仪器进行检定,考虑使用过程中的精确度、灵敏度、线性误差、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在检测仪器发现故障后,应及时派出专业人员检查、维修和重新检验并记录。

2. 氧气含量的检测(1)在氧气含量过低的环境(如密闭环境)下工作时,应适当携带便携式氧气检测仪器或进行其他适合的风险评估。

(2)应对氧气含量进行定期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安全措施,使氧气含量在适当范围内。

3. 维护和保养检测仪器的规定(1)应在规定时期对检测仪进行校准,并在测量之前进行预热,滤波和调整各个通道。

(2)氧气检测仪中的检查氧传感器和控制信号输出是否正常,时效是否满足等检测情况。

(3)定期检查仪器内部元件,尤其是对于易损坏或长时间使用的元件。

四、总结以上规定是对于可燃气体和氧气含量检测安全管理的要求。

我们要认真遵守这些条款,并要时刻关注检测仪器的状态。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检修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和稳定地工作。

脱硫塔后煤气含氧升高的原因与控制

脱硫塔后煤气含氧升高的原因与控制

脱硫塔后煤气含氧升高的原因与控制首山焦化一厂采用的是HPF后脱硫工艺,脱硫后的煤气作为10万t/a甲醇生产原料气。

甲醇工艺对原料气中的氧含量要求比较严格,因为氧可使精脱硫一级加氢转化塔内的铁目催化剂升温,一般煤气含氧量每升高0.1%,可使煤气温度升高16℃,铁钼催化剂温度升高后则会失去活性。

在生产中要想保证甲醇生产的正常平稳运行,不仅要保证吸收塔后煤气含H2S不超标,而且还要控制煤气的含氧量不能过高(o2≤0.5%)。

脱硫工段自2009年8月底投产后,在此期间煤气含氧经常出现不稳定,个别时候,吸收塔进出口煤气含氧量相差甚至高达1.5倍以上(进口煤气含氧量在0.4%左右)。

通过对生产工艺、设备改进后,经生产试用,吸收塔进出口含氧量基本保持不变,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

1 HPF脱硫工艺焦炉煤气进入吸收塔,与塔顶喷洒下来的吸收液逆流接触,其中所含的H2S被脱硫剂吸收(脱硫液是在稀碳酸钠溶液中添加载氧体溶液配制成的),煤气从塔顶排出。

吸收了H2S的溶液从循环槽(又称为反应槽)用泵送入再生塔底部,同时由再生塔底部鼓入空气,用空气进行氧化再生,并析出单质硫。

大量的硫泡沫在再生塔内生成,浮于塔顶扩大部分。

由此利用位差自流入硫泡沫槽,经澄清分层,清液返回循环槽,硫泡沫放至过滤机进行过滤,成为硫膏,硫膏经处理制得硫磺产品。

具体的HPF脱硫工艺如图1所示。

1—吸收塔;2—循环槽;3—再生塔图1 脱硫过程示意图2 影响煤气含氧量升高的原因2.1 工艺原因原来HPF脱硫工艺大多处理能力比较小,大部分再生塔在塔体外部设有液位调节装置,从再生塔出来的循环液,首先进入液位调节器,经过液位调节后,塔内的液体一般会比出口高700~1000mm,循环液中的硫泡沫在再生塔内直接分离脱除,然后再进入吸收塔。

我公司的再生塔处理能力较大(处理煤气量4.5~5.0万m3/h),如果设计液位调节器,调节器体积比较大,不便于液位调节器和安装。

在设计中,没有设置液位调节器,再生液直接从再生塔出口通过U形管道进入吸收塔,再生塔的液位高低全靠人工去调节。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模版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模版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模版一、引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煤气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煤气的安全使用是保障生产安全和环保的重要环节。

而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是煤气使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进行分析和总结,以确保煤气的安全和可靠使用。

二、集气管压力的管理规定1. 压力标准在煤气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正常供气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制定一定的压力标准。

一般情况下,集气管的压力应根据设备的要求以及生产工艺进行合理设置。

同时,集气管的压力应定期检测和监测,确保在允许范围内。

2. 压力监测与报警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集气管压力异常情况,需要安装相应的监测与报警系统。

这些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集气管的压力变化,并在超过预设范围时发出警报。

此外,还应建立紧急响应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

3. 压力调节与维护集气管压力的调节与维护是保持压力稳定和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调节与维护工作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洗管道、检查阀门、更换密封件等。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以便后期追溯和分析。

三、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1. 含氧量标准煤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判断煤气燃烧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般情况下,煤气中的氧气含量应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标准设定。

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和环保,煤气中含氧量的标准应不低于一定的数值。

2. 含氧量检测与监测为了确保煤气中的氧气含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与监测机制。

这些机制可以包括定期抽样检测、在线监测系统等。

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3. 含氧量调节与控制为了保持煤气中的氧气含量稳定,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与控制。

这包括煤气的储存与输送过程中的氧气控制,以及煤气燃烧设备中的氧气供应控制。

调节和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确保煤气的安全和可靠使用。

四、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的其他规定1. 人员培训与操作规程为了保证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焦炉煤气中氧含量超标原因、责任岗位和控制措施

焦炉煤气中氧含量超标原因、责任岗位和控制措施

焦炉煤气中氧含量超标原因、责任岗位和控制措施焦炉煤气氧含量是焦化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安全控制指标,煤气中氧含量超标,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本文通过对负压装煤系统氧含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焦化生产实践中氧含量控制提供了思路和措施,便于焦化安全生产管理。

随着我国焦化行业的发展和安全管理的高压态势,焦炉煤气氧含量作为焦化生产过程的重要安全指标越来越被重视,焦炉煤气有毒、易燃和易爆的特点,焦炉煤气中氧含量超标后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造成爆炸等严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但在焦化生产过程中,氧含量超标事件时有发生,给后续工艺带来严重安全生产隐患,现就生产过程中氧含量超标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探讨如下。

一、装煤过程中氧含量超标原因分析及对策
装煤出现故障,导致装煤时间过长。

刚开始装煤时,集气管压力比较高,主要是荒煤气吸入集气管;时间长时,集气管压力自动调节到正常压力,吸力增大,大量空气也会被吸入系统,从而导致氧含量超标。

责任岗位:推焦装煤车司机、捣固机司机
控制措施:捣固机司机要加强煤饼捣固质量,减少塌饼现象;遇到装煤出现故障时,推焦装煤车司机应及时通知鼓风机房中控工,中控工调高集气管压力,并做好相关记录。

(原先不通知或通知不及时,等化产发现异常询问时,才告知。

)
开启高压氨水不规范。

焦炉在开启高压氨水时,有几种不良情况:一是一座焦炉的高压氨水还没关闭,另一座焦炉已开启高压氨水,准备。

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氧含量超标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氧含量超标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氧含量超标的原因及对策探讨氧含量超标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煤气回收设备不完善:煤气回收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方面会对煤气回收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设备设计不合理,或者制造工艺不过关,就可能导致氧含量超标。

2.操作不规范:操作人员对煤气回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不够重视,或者没有得到正确的培训和指导,就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导致煤气回收效果不佳,氧含量超标。

3.原料和煤气质量不稳定:炉顶煤气的氧含量受到原料和煤气质量的影响。

如果原料的含气量、含硫量、含氧量等参数波动较大,或者煤气中含有其他不良组分(如氯化物、硫化物等),就可能导致在煤气回收过程中氧含量超标。

针对氧含量超标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完善煤气回收设备:应加强对煤气回收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设备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设备的质量控制,确保设备制造和安装的质量,减少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误差。

2.加强操作培训和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了解煤气回收设备的原理、结构、操作要点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同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的执行。

3.控制原料和煤气质量:加强对原料和煤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并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或采取其他措施,减少煤气中的不良组分。

同时,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4.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煤气回收过程中氧含量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氧含量,并及时报警。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以防止氧含量超标。

综上所述,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氧含量超标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问题、操作不规范以及原料和煤气质量不稳定等。

为解决氧含量超标问题,可以从完善煤气回收设备、加强操作培训和管理、控制原料和煤气质量以及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等方面入手,以提高煤气回收的效率和效果。

煤气系统运行指标控制

煤气系统运行指标控制

煤气系统运行指标控制
电除尘器应设当煤气含氧量达1%或煤气压力低于50Pa(5.1mmH2O)发生时能及时切断电源的装置:
电捕焦油器应设自动的连续式氧含量分析仪,煤气含氧量达1%时报警,达2%时切断电源。

绝缘保温箱的温度低于规定(一般不低于煤气入口温度加25℃);
布袋除尘器应设有煤气高、低温报警和低压报警装置;
转炉煤气回收设施应设充氮装置及微氧量和一氧化碳含量的连续测定装置。

当煤气含氧量超过2%或煤气柜位高度达到上限时应停止回收
煤气柜上应有容积指示装置,柜位达到上限时应关闭煤气入口阀,并设有放散设施,还应有煤气柜位降到下限时,自动停止向外输出煤气或自动充压的装置。

煤气柜应设操作室,室内设有
压力计、流量计、高度指示计,
容积上、下限声光讯号装置和
联系电话。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下面介绍一些管理规定。

1. 集气管压力的管理规定:(1)设定合理的压力范围: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集气管压力的合理范围。

一般来说,集气管的压力应该保持在设备设计压力的80%~90%之间,这样既能保证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又能避免设备超压造成的安全风险。

(2)进行定期检测和调整:定期检测集气管的压力,如发现压力偏离合理范围,及时进行调整。

可以通过调整供气压力、设备的出口阀门开度等方式来控制集气管的压力。

(3)记录和分析数据:定期记录和分析集气管的压力数据,了解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管理策略。

2. 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1)设定合理的含氧量范围: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确定煤气中含氧量的合理范围。

一般来说,煤气中的含氧量应该控制在3%~6%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工艺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2)监测含氧量:建立含氧量监测系统,定期对煤气中的含氧量进行监测。

可以采用在线监测仪器或者定期采样分析的方式进行监测。

(3)及时调整煤气调节阀门: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煤气调节阀门的开启度,控制煤气中的含氧量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也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调节阀门,确保其正常工作。

(4)记录和分析数据:定期记录和分析煤气中含氧量的数据,了解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管理策略。

综上所述,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是确保工艺过程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设定合理的范围、定期检测和调整、记录和分析数据等措施,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两个参数,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氧含量控制措施

氧含量控制措施

氧含量控制措施
为更好的控制装煤过程中氧含量升高现象特制订一下措施:
一、装煤前:
1、摘炉门时必须提前晾炉,不允许开高压氨水摘炉门;
2、煤饼表面必须平整无浮煤,保证在装煤过程中荒煤气发生量最小;
3、问询化产氧含量当前数值,高于0.7或由升高趋势的暂缓装煤,等氧含量下降并稳定后再开始装煤;
4、两座焦炉之间必须沟通好,不允许出现同时装煤现象;
5、导烟车提副炉号水封盖时,不允许提前,装煤车司机在煤饼开始向前移动时,通知导烟车提副炉号水封盖;
6、本炉号水封盖导烟车对好位后,先行提起;
7、导烟车提副炉号水封盖时,先开少量高压氨水(以荒煤气不倒流为准),不允许两个副炉号水封盖同时提起,应先提2#水封盖,再提3#水封盖;
8、装煤前要保证高压氨水全部关闭,包括集气管冲扫。

二、装煤过程中
1、煤饼进入炭化室后,依次开大副炉号高压氨水(以炉门口有少量烟气溢出,导烟车侧吸口能吸走为准);
2、煤饼进入炭化室2/3左右,根据炉门口烟气逸散量,适量开本炉号高压氨水(以炉门口有少量烟气溢出,导烟车侧吸口能吸走为准);
3、装煤到位后关闭本炉号高压氨水,关小副炉号高压氨水(以炉门口有少量烟气溢出,导烟车侧吸口能吸走为准);
4、托煤板后收到2/3左右时,推焦车开始向装煤车移动,保持在最小间距,以便装煤车走后能迅速对位、搭炉门,减少机侧炉门敞开时间;
5、机侧炉门搭好后导烟车先盖本炉号水封盖,后盖副炉号水封盖,水封盖盖好立即关闭高压氨水。

煤气质量检测规范

煤气质量检测规范

煤气质量检测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煤气质量检测的基本要求和检测方法,适用于城市燃气、工业燃气等领域。

2. 术语和定义2.1 煤气指通过加工、输送等方式,将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层气等转化为可燃气体,供人们使用的气体燃料。

2.2 煤气质量指煤气中各种组分的含量、热值、密度等参数的总称。

3. 基本要求3.1 煤气质量标准煤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烷值:合格烷值应不小于75。

- 硫含量:应不大于0.5mg/m³。

- 一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50mg/m³。

- 氢含量:应不大于5%。

- 氮含量:应不大于1%。

- 氧含量:应不大于2%。

- 热值:应在23-27MJ/m³之间。

3.2 检测设备煤气质量检测应使用具有国家认证的检测设备,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检测方法煤气质量检测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方法进行,包括在线检测和离线检测两种方式。

4. 检测流程4.1 检测计划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检测计划,明确检测时间、地点、对象等。

4.2 采样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4.3 检测使用专业设备对样品进行检测,记录检测数据。

4.4 数据分析与处理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煤气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有不符合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4.5 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检测报告,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数据、结论等。

5. 注意事项- 确保检测设备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 检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 检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篡改、伪造。

6. 修订历史- 2023年1月1日:发布初始版本。

7. 参考文献[1] 国家标准《城市燃气质量检测标准》GB/T 17283-2017。

[2] 国家标准《煤气质量》GB/T 13611-2018。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引言煤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在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煤气的安全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是煤气安全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合理管理这两个指标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与生活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对于推动煤气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集气管压力管理规定1. 压力监测设备的要求为了保证集气管压力的稳定和安全,必须配备专业的压力监测设备,以及完善的配套设备。

对于压力监测设备的要求如下:(1)精度要求:压力监测设备的精度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能够准确测量集气管的压力并显示。

(2)报警功能:压力监测设备应具备报警功能,当集气管压力超过正常范围时能够及时报警。

(3)远程监测:压力监测设备应支持远程监测功能,以便进行集中管理和及时处理。

2. 压力范围的确定集气管的压力范围需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集气管的设计压力应略高于最大操作压力。

同时,还需根据集气管的使用环境、介质属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 压力调整和控制措施(1)集气管的压力调整和控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2)对于压力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必须及时调整和控制,以保持集气管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4. 压力检修和维护集气管的压力检修和维护应定期进行,具体频率需根据使用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检修和维护的内容包括:检查压力监测设备的性能和精度、清洁压力调节阀和压力传感器、检查管道是否有泄漏等。

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规定1. 含氧量监测设备的要求为了保证煤气的使用安全,必须配备专业的含氧量监测设备。

对于含氧量监测设备的要求如下:(1)精度要求:含氧量监测设备的精度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能够准确测量煤气中的含氧量并显示。

(2)报警功能:含氧量监测设备应具备报警功能,当煤气中的含氧量超过正常范围时能够及时报警。

(3)远程监测:含氧量监测设备应支持远程监测功能,以便进行集中管理和及时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中氧含量的控制
煤气中氧含量的控制
煤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因设备及管道泄漏而进入的空气;二是气化用气化剂过剩或短路;三是在煤气生产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空气进入煤气中。

为保证混入的空气与煤气混合后不达到爆炸极限,就应控制煤气中的氧气含量。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2006)规定,当干馏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大于1%时,电捕焦油器应发出报警信号。

当氧的体积百分数达到2%时,应设有立即切断电源的措施。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中也有此规定。

这些规定都是以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不得超过1%为界限。

但这一界限比较保守,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难度较大。

3 煤气中氧含量与爆炸极限的关系
不同煤气的爆炸极限各不相同,各种人工煤气的爆炸极限见表1。

表1 各种人工煤气的爆炸极限(%体积)
从表1可见,对于焦炉煤气、油煤气和直立炉煤气,当达到煤气的爆炸上限时,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为12%~13.5%(即煤气中的空气体积百分数达60%左右)时才能形成爆炸性气体。

而正常生产情况下,煤气中空气量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程度,因此煤气中氧体积百分数低于1%的控制指标可以适当放宽。

对于发生炉煤气及水煤气,当煤气中空气的体积百分数达到30%左右(即煤气中氧体积百分数达到6%以上)时才能达到爆炸极限。

以爆炸极限范围最宽的水煤气为例,如果控制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3%,相当于煤气中空气的体积百分数≤14. 3 %,这时距离其爆炸上限(空气体积百分数为29.6%)还相当远,还有相当大的缓冲空间。

因此,从爆炸极限角度分析,控制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3%应是安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