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生活中的规则》教学反思
第九课《生活离不开规则》教案
-突破方法:引入实际案例,如公园中宠物狗绳的使用,讨论规则对个人自由的合理限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为不遵守规则而造成的问题?”(如交通堵塞、学校秩序混乱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规则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九课《生活离不开规则》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法治意识:通过学习规则,让学生认识到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基石,培养尊重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法治观念;
2.提高社会参与能力:通过探讨规则与秩序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3.培养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开展得较为顺利。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被动,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可以在活动设计上更多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同时,在小组讨论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展开思考和交流。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观察到学生们对于规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和想法。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规则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在规则约束下的生活场景。
(完整word版)《班级生活有规则》教案及反思
《班级生活有规则》教案及反思《班级生活有规则》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感受班级规则对于班级公共生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了解班级规则的制订过程和要求,通过与班级同学合作,能主动参与班级规则的制订,具有班级责任感与使命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班级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小组活动任务卡、班级生活记录表、好孩子奖章、板贴、流动红旗.教学流程课前谈话游戏”六字口令”,强调规则,实践;出示“文明守纪”好孩子奖章。
一、视频导入,了解概念播放视频,认识规则:师:视频中哪种行为是对的?说说这样做的好处.(下课后将椅子塞到桌子下面)视频中哪种行为是错的?说说这样做的坏处.(课间在教室里玩沙包) 师:解释“规则”,游戏规则—-交通规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的生活在二年1班这样的大集体里,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也应该应该遵守班级生活的规则。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班级生活有规则》二、明辨是非,制定规则情境:流动红旗(一)班级生活放大镜谈一谈:夸夸我们班级讲文明,守规则的地方2.谈一谈:我们班级也有不大文明的现象,谁来说一说(二)我们一起来约定师:为了让班级生活更美好,我们一起来制定班规吧.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制定课间活动的班规。
小组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并填写“任务卡”中其余方面的规则。
全班交流,共同制定班规。
三、诵读儿歌,熟悉规则。
出示儿歌《我们一起来约定》,诵读,熟悉班级生活应遵守的班规。
四、自我评价,践行规则。
师:说说今后将做到班规中的哪一条?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表决心,今后打算怎样做。
教师赠送《班级生活记录表》,约束自己的行为,多方监督,多元评价。
五、结课回归情境,颁发流动红旗。
师:我们制定出了自己的班级规则,那你就要做班级规则小卫士,让我们的班级生活更加美好.相信同学们从现在做起,做遵守规则的文明少年,共建文明太原城!教学反思我以班级获得流动红旗作为话题的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讲述流动红旗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行为与班级规则之间的关系。
中班的生活常规教案及反思
中班的生活常规教案及反思生活常规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班生活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2. 教学重点。
生活常规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教学内容。
(1)生活常规的意义和重要性。
(2)早晨起床、洗漱、穿衣、整理床铺等生活习惯。
(3)饮食、运动、休息等生活习惯。
(4)学习、游戏、社交等行为规范。
5. 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与示范。
(2)小组讨论与合作。
(3)游戏与角色扮演。
6. 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生活常规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讲解生活常规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好处。
(3)示范,教师示范早晨起床、洗漱、穿衣、整理床铺等生活习惯,引导学生模仿。
(4)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互相交流经验。
(5)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常规相关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活常规的认识和理解。
7.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常规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讨论和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师的示范可能不够生动,学生的参与程度有所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教师的示范,增加生动趣味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反思。
生活常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它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中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常规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独立自律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生活常规的教育,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生活离不开规则》教案及反思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生活离不开规则》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主题为《生活离不开规则》。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规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权益的积极作用。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初步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规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规则的定义和种类,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分享等活动,理解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认同规则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自律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内心认同规则的价值,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规则。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但对规则的理解尚不够深入。
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规则意识淡薄、自律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感受规则的存在和价值,进而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开场白: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学校、家里或者公共场所都遇到过哪些规则呢?- 互动环节: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规则,并简单说明这些规则的作用。
- 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规则保证了我们的生活秩序,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有序。
2. 新课内容讲解- 规则的定义:解释什么是规则,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 举例讲解:通过具体案例(如交通规则、学校规则、公园规则等)说明规则是如何维护我们生活秩序的。
-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并思考这些规则存在的意义。
3. 互动活动- 角色扮演:设计一个简单的场景(如过马路、图书馆借阅书籍等),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 规则制定:让学生为班级或学校制定一个他们认为需要的新规则,并解释这个规则的原因。
《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及反思[1]
《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及反思河间市曙光小学周福悦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内容。
规则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做游戏还是其他事情,都离不开规则。
本课侧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体验,观察进一步明确规则的重要性。
让学生感受规则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使学生从自身做起,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遵守规则的意识,但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对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规则的作用不够了解,没有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懂得规则的作用和并积极遵守规则。
3.情感与态度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吗?生:公共场合不许大声喧哗;不允许闯红灯;楼梯间不打闹;不能随便地乱扔垃圾…师:从同学们的讲述中,我们发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规则。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一课《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出示游戏图片,同学们,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玩这些游戏要遵守哪些规则?组织游戏《筷子夹球》,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三、共同探究汇报交流1.给规则分分类分组展示在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在学校生活中的规则。
2.没有规则行不行出示教材60页图片。
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小结: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也可以换成规则,如果没有了规则,我们的学习、生活就都乱套啦!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3.规则有什么用阅读课本61页阅读角,说说你看完后的感受,体会规则的作用。
你们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有没有不遵守规则的经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6. 班级生活有规则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___月___日课题 6.班级生活有规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来源:学§科§网]1、知道班级生活处处有规则;2、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与班级同学合作制定班级公约,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
2、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1、了解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2、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建立班级公约。
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人。
主要教法启发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多媒体播放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1)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的上课内容是《班级生活有规则》。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故事,看看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2)老师:故事结束啦。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龟兔赛跑的过程。
兔子虽然有先天的优势,但是最后却是乌龟成为了胜利者。
为什么呢?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谁可以来举手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呢。
(3)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
老师:非常不错哦!同学们都能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从视频中我们都能看到,兔子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超速行驶,最后发生了车祸,撞向了一棵树,晕倒了,而乌龟呢,一直都遵守交通规则,稳步前行,最后夺得了胜利。
所以呢,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
我们班级生活中又有哪些规则呢?二、体验活动,学习新知活动一:班级处处有规则1、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生活处处有规则。
我们生活在班级的大家庭里,应处处遵守规则。
2、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过马路的时候要遵守什么规则?在班集体活动中又要遵守哪些规则?(出示《交通规则》,《小小学生守规范》:小学生守规范,爱家爱党爱祖国。
遵纪守法有常规,勤思好问爱科学。
珍爱生命勤锻炼,自信自强爱生活。
马路要走人行道,注意安全保健康。
班级是个大家庭,人人都要多关心。
尊敬师长有礼貌,团结合作争第一。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规则》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规则》教案: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规则》授课目标:1. 了解什么是规则,为什么需要规则,并能举例说明规则的作用。
2. 掌握常见的生活规则,如尊重他人、与人和睦相处、保持环境干净整洁等,并能遵守并应用这些规则。
3.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并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教学准备:1. 规则的图片或海报,显示各种规则和行为场景。
2. 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图片,包括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
3. 规则卡片,写上常见的规则,如尊重他人、排队等。
4. 录制的相关故事或动画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规则的图片或海报,引导学生观察,并问学生他们认为什么是规则,为什么我们需要规则。
2. 阅读相关故事或观看相关动画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其中找出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组一些情境图片。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遇到的规则,并讨论为什么需要遵守这些规则以及违反规则会带来什么后果。
3. 将规则卡片放在桌面上,并邀请学生一起来搭建一座规则的城堡,每个学生选择一张卡片,并解释这个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展示:1. 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和讨论的结果,并将其展示在黑板上或海报上。
2. 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出几个常见的生活规则,如尊重他人、与人和睦相处、保持环境干净整洁等,并展示在黑板上或海报上。
实践:1. 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作为行为规则监督员,并给予相应的标志物,如小旗子。
2. 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互相监督,确保每个人都遵守规则,并及时制止违反规则的行为。
3. 教师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及时给予正向鼓励和提醒。
反思: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询问学生对规则和规则遵守的认识和体会。
2.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并讨论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遵守和应用规则。
《生活中的规则》教学活动设计及反思
《生活中的规则》教学活动设计及反思教学活动设计:主题:生活中的规则年级:三年级课时:2课时活动一:规则游戏目标:通过游戏体验,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并明白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
具体步骤:1.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规模和教室大小适当调整。
2.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规则游戏的游戏板,上面画有各种常见的生活规则,如操场上不奔跑、不说脏话等。
3.每个小组轮流掷骰子,根据点数前进相应的步数,停在相应的规则上。
4.当小组成员停在规则上时,要说出这个规则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5.最先到终点的小组获胜。
活动二:规则制定目标:让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培养他们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意识,同时发展他们的合作认识。
具体步骤: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并了解规则制定的原因。
2.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制定一条他们认为合理且重要的规则。
3.每个小组派代表来介绍他们制定的规则,并解释其重要性。
4.所有小组的规则提交给整个班级进行讨论和投票,最终确定全班的规则列表。
5.教师和学生签订规则公约,以此作为日后行为规范和约束。
反思: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学生在游戏和制定规则的过程中,能够亲身体验规则的效应和重要性,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认知。
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性,培养了他们遵守规则、尊重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在规则游戏中,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了解规则的作用和重要性,通过举例的方式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规则的具体应用场景。
同时,游戏的竞争性也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其中,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在规则制定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协商和班级讨论的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理表达能力。
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规则进行辩护和说明,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最终,通过全班投票的方式确定最终的规则公约,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参与和决策的重要性。
总之,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设计,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并在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
打印 《生活中的规则》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规则》教学反思《生活中的规则》这一课题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科书展示了学生学习、生活中与规则有关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通过列举学生“跳绳”“下棋”的事例,引导他们从自己喜欢的游戏中找规则,从而直观地建立起规则的概念,帮助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具体化、生活化。
引导他们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
帮助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具体化、生活化。
此外,教科书还通过展示公园、图书室、动物园、售票处各种各样遵守规则的情境,如上课时聚精会神地听讲、值日生按时搞好卫生、楼内慢步右行、进校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过马路时应看好信号灯等,帮助学生认识规则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懂得遵守规则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安全。
在观察、分析、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活动方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提出建议,指导他们开展活动,使他们学会实践,乐于实践。
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生活,服务社会,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
通过主动实践,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了生活中的规则,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新的价值观,使他们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得到了培养。
更可贵的是,有的学生认识到,只要心中想着他人,就能自觉地遵守规则。
可见,被规则约束的行为正在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在活动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独立性及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是,应该教给学生用数字说明问题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办事认真负责的态度,使他们在多方面能得到提高。
《同行蓝天下》教学反思《同行蓝天下》作为《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中的内容,为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种下爱与尊重的种子。
本课教学目标就是要与学生以体验去感受生活,了解残疾人,知道他们生活的艰辛,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关爱、帮助残疾人。
中班的生活常规教案反思
中班的生活常规教案反思在中班教学中,生活常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生活常规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自律的意识和能力。
本文将从生活常规教育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希望能够对中班生活常规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生活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生活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通过生活常规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如整齐划一、爱护环境、讲卫生等。
2. 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内容。
1. 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如穿衣整齐、洗手、整理书包等。
2. 爱护环境,保持教室和周围环境的整洁。
3. 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刷牙、洗脸、洗手等。
4. 饮食健康,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自主选择食物。
5. 安全意识,学习安全常识,养成安全习惯。
四、教学方法。
1. 榜样示范法。
教师要做好榜样,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
2. 游戏教学法。
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3. 情景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自理和行为规范。
4. 互动教学法。
教师与幼儿之间要进行积极互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实施生活常规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重视生活常规教育。
生活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2. 注重实际操作。
生活常规教育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自理和行为规范。
《学校生活有规则》教案及反思
《学校生活有规则》教案及反思教案一:《学校生活有规则》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生活的规则和重要性。
2.认识到学校生活的好处和负面影响。
3.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则的意识。
教学重点:1.学校生活的规则及其意义。
2.各项学校规则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主动遵守学校规则的意识。
2.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律的能力。
教学准备:1.板书:学校生活有规则。
2.学生教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我们为什么要有学校规则?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学校生活有规则》这篇课文。
Step 2:导读课文1.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学校生活有哪些规则?这些规则的目的是什么?2.学生讨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Step 3: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深入分析课文,弄清楚每个段落的含义和目的。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关键句子。
Step 4:讨论学校规则的好处和负面影响1.学生分组讨论学校生活的好处和负面影响,并记录下来。
2.每组派代表陈述他们的讨论结果。
3.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确保学生明白学校规则的重要性。
Step 5:总结并激发学生思考1.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学校生活有规则,这些规则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教师问学生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学校规则,你觉得学校会怎样?3.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Step 6:作业布置1.让学生写一篇文章,讨论上课提出的问题:如果没有学校规则,学校会怎样?2.让学生在家里讨论学校规则,并写下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学校生活有规则》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到学校生活的规则和其重要性。
通过讨论学校规则的好处和负面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规则的意义。
通过提出一个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在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表达的观点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帮助。
6. 班级生活有规则教案及教学反思
全班交流。 三、自我评价,深化导行。 [出示不遵守规则图片] 我是小法官:这样的做法对不对 讨论:为什么有时候明知道规则要求,但没能自觉遵守呢? [小组讨论,交流,今后打算怎样做] 四、 诵读儿歌,益智激情。 《人人夸我好宝宝》 五、 活动总结:过去是老师家长要求大家遵守班级规则,现在同学们自己懂得了班级规 则,我们也制定出了自己的班级规则,那你就要做班级规则小卫士,让我们的班级更加美丽, 规则是我们学习和成长不可缺少的,相信同学们会在今后,自觉遵守班级规则,从小事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班级才更加和谐。
动中,我以《过本课的教学,能让规则意识深入学生内心,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课题
时间:___月___日
6. 班级生活有规则
教
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
学
2、懂得学校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目
3、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小学生守则”等规则内化。
标
教学重点
知道学校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做自觉遵守规则的人。
主要教法
激学法、补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体验游戏,认识规则: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平时都喜欢做哪些游戏? 说说你的游戏是怎么玩的? [学生自由组合做游戏,之后汇报游戏玩法] 师:做游戏一定要遵守游戏的规矩,否则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游戏的规矩也称规则, 它是参加游戏的人必须共同遵守的要求,游戏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在( )年( )班这样 的大集体里,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也应该遵守规则。否则班级也会一团乱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班级生活有规则》 二、新授 (一)班级生活放大镜 1.谈一谈:我来夸夸我们班级讲文明,守规则的地方 2.谈一谈:我们班级也有不大文明的现象,谁来说一说 [出示自觉遵守规则的课件] 3.想一想:如果大家都不守规则了会怎么样? 4.说一说:我们大家一起来约定 (1).重温规范记规则。 生读《小学生守则》 介绍《中小学生守则》 (2).学生在班里还应该遵守那些规则,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规则表吧 小组讨论交流,并填写班级规则表。
幼儿园中班教案《规则》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规则》教学目标1.了解规则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日常活动中的规则;3.能够在规则引导下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形成遵守规则、尊重规则的意识。
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规则的定义和作用;2.能够掌握日常活动中的规则;3.能够在规则引导下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孩子养成遵守规则、尊重规则的意识;2.如何帮助孩子在规则引导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0分钟)•向孩子们展示一张规则图,让孩子们自由发言,谈谈对这张图的理解;•导入新课的同时,引导孩子们明确课程学习的目标。
第二步:讲解“规则”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定义“规则”的含义,向孩子们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规则,比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分析规则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第三步:剧场游戏(15分钟)•将幼儿分为6组,每组选出一位“警察”,其他孩子则成为“违规者”;•“警察”向“违规者”提出违规行为的建议,比如“小明,不要大声喧哗”、“小芳,不要在教室吃东西”等;•孩子们在规则的引导下进行角色扮演,过程中观察、评价彼此的行为。
第四步:练习和巩固(20分钟)•安排孩子们做团队活动,在活动中加入一些规则,比如“谁先完成任务,谁就能获得奖励”等;•帮助孩子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引导孩子们互相鼓励、共同完成任务。
第五步:小结和反思(5分钟)•回顾本次课程,总结规则的作用;•引导孩子们自我反思,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遵守规则。
课后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设置和引导孩子们遵守规则,建立规则意识,比如教室中的座位、午休要求不出声等,让孩子们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控、自律的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生活常规培养教育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生活常规培养教育总结与反思幼儿园生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建立起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形成了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幼儿园生活中的常规培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规律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每天都按照固定的时间表进行各种活动,比如上课、吃饭、午休、玩耍等等。
这些规律性的生活安排不仅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够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建立起对于时间、空间和自己身体的感知,规律的生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幼儿园生活的常规培养教育还包括了很多亲子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幼儿园,孩子们将会学习和体验到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共享、如何尊重他人等等。
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共同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生活还能够帮助孩子形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和技能。
在幼儿园,孩子们会接触到一些简单的学习内容,比如认字、学画画、认识数字等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学习内容实际上对于孩子日后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学习内容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幼儿园生活的常规培养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安排,孩子们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通过亲子教育和道德教育,孩子们能够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责任感和爱心;通过学习习惯和技能的培养,孩子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努力,让幼儿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有意义。
在我看来,幼儿园生活的常规培养教育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因为这是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应该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我也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们的责任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引导和陪伴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我们遵守规则——生活中处处有规则》_0
---------------------------------------------------------------最新资料推荐------------------------------------------------------ 《我们遵守规则——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遵守规则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一、教材内容:该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中的第四主题《我们遵守规则》。
这一主题分为了三个块面《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是怎么来的》、《我要守规则》对规则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首先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知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规则,了解规则存在的必要性,知道规则在调节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教材在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规则的产生,有了以上的认识后,促使学生由对外来规则的服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自觉遵守规则的行动。
二、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知道自己平时做游戏、学习等离不开规则。
2、通过搜集资料认识规则的普遍性,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规则对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的重要性。
3、初步树立规则的意识,知道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有秩序、有保障。
三、学生情况分析:1、该教材的对象是寄宿制生活的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1 / 18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则,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五星班级的评比准则》等。
2、在他们平时的家庭、社会生活中也知道了一些如交通法规这些基本的社会规则。
3、学生对于许多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虽然有所了解,但在遵守规则方面做得并不好,对于规则存在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有的规则的制定束缚了他们行动的自由。
4、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调查、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5、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调查,并完成书面报告。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准备:学生以小队为单位离开课堂,到学校的每个地方去调查,部分学生由家长带领利用双休日到社会上去调查。
生活处处有规则教学反思(共2页)
生活处处有规则教学反思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教学反思
《心中的规则》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遵守规则,逐渐由他律转变为自律。
为了避免德育课变成说教课,我对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趣味性和生活性的原则,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思考。
本课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来看,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以孙悟空西天取经后寻找自由的故事贯穿始终,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并跟随孙悟空的脚步,一步步认识他律、自律、自由。
具备一定的趣味性。
从教学过程中看能够充分的利用当时当下贴近学生生活的
真人真事,让学生认识他律和自律行为的区别,并能根据学生的表述,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做一个自律的人。
然而,从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看,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七嘴八舌说自律”这个教学活动中,我本来的意图是让学生以图片,视频或故事的形式讲讲自己看到或听说过的自律和不自律的事件或行为,以此让学生懂得自律的重要性,时刻注意自己
的言行做一个自律的人。
然而,我对学情的分析不够透彻,没有预想到学生的视野极为有限,所能举的例子很少,而且只集中在闯红灯和捡垃圾。
并没有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启而不发。
导致了课堂冷场,最后只能以老师举例救场,没有发挥好学生的主动性。
所以,要将本课上好,还需要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改进一番,例如在本环节中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不同的组针对不同种类的事件进行自律或他律的分类说明,并制定一套整改措施,在结束之前以孙悟空迷的角度写一份“告悟空书”让其明白只有心中有规则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否则是永远也找不到自由的。
另外,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表述,措辞和语气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班级生活有规则》教学反思
《班级生活有规则》教学反思
——以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做一个自觉遵守规则的人在2021年秋季学期“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我讲授了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
我从表扬孩子们平时的表现开始,将学生带入本课正题,又以活动的形式对“树立规则意识”和“做一个自觉遵守规则的人”两个重难点内容进行一一攻克,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反思本课,用丰富的活动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
我通过课前观察、访谈,了解到了孩子在在校的表现情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原有班级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在这节课上,我通过夸一夸、说一说、评一评、想一想、下文明棋等多种形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活动中针对一些学生的班级生活情况做进一步的指导,使他们认识到讲规则的重要性。
学生在丰富的活动过程中,激发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与学的效果。
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仍还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我将在以后的叫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不断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规则》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规则》这一课题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科书展示了学生学习、生活中与规则有关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通过列举学生“跳绳”“下棋”的事例,引导他们从自己喜欢的游戏中找规则,从而直观地建立起规则的概念,帮助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具体化、生活化。
引导他们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
帮助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具体化、生活化。
此外,教科书还通过展示公园、图书室、动物园、售票处各种各样遵守规则的情境,如上课时聚精会神地听讲、值日生按时搞好卫生、楼内慢步右行、进校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过马路时应看好信号灯等,帮助学生认识规则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懂得遵守规则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安全。
在观察、分析、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活动方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提出建议,指导他们开展活动,使他们学会实践,乐于实践。
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生活,服务社会,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
通过主动实践,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了生活中的规则,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新的价值观,使他们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得到了培养。
更可贵的是,有的学生认识到,只要心中想着他人,就能自觉地遵守规则。
可见,被规则约束的行为正在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在活动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独立性及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是,应该教给学生用数字说明问题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办事认真负责的态度,使他们在多方面能得到提高。
《同行蓝天下》教学反思
《同行蓝天下》作为《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中的内容,为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种下爱与尊重的种子。
本课教学目标就是要与学生以体验去感受生活,了解残疾人,知道他们生活的艰辛,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关爱、帮助残疾人。
让学生用不同方式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友爱的情感。
在教法学法上我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创设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直观教学之上引导孩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寓教育于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通过激发情感,谈身边事,游戏体验法等,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直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文中插图等,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亲身体验,合作探究,使学生深刻地体验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和为取得成功较常人更多的付出,增进儿童对残疾人的友爱和尊重,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升华。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关注身边的残疾人对他们而言,只是从报纸、新闻等渠道获得浅显的认识和感触,他们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但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又喜欢参与各种活
动。
因此,在情感教育和能力培养上,最有效的就是通过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来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有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本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课堂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的理念。
从谜语激趣,到看图片猜职业,再到看动作猜职业,把学生带回到生活中,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
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中存在的各行各业,同时也体会到各行各业的辛苦,我采用了调查父母职业、收集光荣劳动者的材料等方式,先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小组长汇报交流,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气氛相当浓烈。
紧接着通过写“假如”,体会没有劳动者的服务,我们的生活将失去光彩。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对劳动者说说心里话并制作节日贺卡,深化了学生的情感。
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贴近生活——源于生活——拓展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的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流程,触动情感,影响态度,从而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时,我一直在想,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去参与到各行各业中,去真实地体会,那是不是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设计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让学生手举“泥水匠”的“铁板擦”,让他们感受到,建筑工人一天到晚举着自己的工具多么累;可以找一些老玉米,让学生试着刨玉米粒,从而体会到农民的辛苦……这样可能比平白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真正做到用生活教育生活。
通过说课,与其他教师讨论后,最后决定这一环节不好操作,舍去。
教学设计中加入(1)“一餐饭的由来”,更让学生明白:各种职业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感受各行各业都是生活所需,是光荣的,从而引导孩子
尊重并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2)父母的职业。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父母的观察与访问,来全面认识不同行业劳动的辛苦,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访问能力。
了解、体验父母一天的劳动工作情况。
说出职业,贡献及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在工作中感到最辛苦的是什么等等。
学生们能够有机会走近他们的工作环境,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
调查活动中,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了各行各业劳动者工作的辛苦,这种感受是他们自己亲身经历之后而得来的,这比空洞乏味的说教要有效多了。
通过课前的观察、访问等方式,这种课内外结合的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会社会中各行各业不同劳动者的辛苦劳动,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从而提高他们对劳动者的认识,激发对劳动者感激之情,切实提高了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要上好一堂品德课,必须要更多的去钻研拓展,联系生活,不让品德拘泥于课本,要让品德课回归到生活中去指导学生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