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案例报告

合集下载

网络成瘾个案分析

网络成瘾个案分析

网络成瘾青少年个案分析一、基本资料Y,男,1990年12月21日生,高一学生。

小学时期成绩优异,初一时由于哥哥的引导,开始接触网络,后来慢慢沉迷其中。

后果可想而知,其成绩急速下滑,伴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Y 经常流连于网吧和游戏机房。

他的家人对他严加看管、切掉网线,监视他读书等,但还是成效不大,Y 还是会在上课期间偷偷溜去网吧上网。

二、背景资料Y的父亲做生意,是个成功的商人,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母亲是没有工作,做全职主妇,他们文化程度都较低,都是小学还没毕业。

父亲性格火暴,动不动就发火,在家最有说话权,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

Y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

父亲非常宠爱他的姐姐,而比较忽视Y。

其姐姐目前在国外留学,哥哥在一所高职学校里就读,平时住学校,所以大多时间,在家里的小孩只有Y一个人。

Y的父母关系不好,父亲经常责骂母亲,母亲则逆来顺受,所以把气都发到Y身上,对Y要求很苛刻。

从他懂事后,Y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

虽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反叛,但是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

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同学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上初一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沉迷网络。

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不能自拔。

三、主要问题案主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成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

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

四、问题分析案主的家庭其实是给他造成很大压力,父母关系不和,父亲经常当着他的面骂他母亲,而母亲又把压抑着的怒气转移到Y身上。

并且,因为父母自己文化程度低,对Y的学习报以很大的希望。

所以Y的身上就承载着期望与怨气这么不协调的东西。

Y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小学时期,他成绩优异,在沉迷于网络之前,他与周围的同龄孩子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并没有现在这么僵硬。

也就是说,在懂事之后,他在心理上有了一丝的迷惑和矛盾,不理解父母亲的关系,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

网络成瘾的案例

网络成瘾的案例

网络成瘾的案例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对网络世界过度依赖,无法自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一种心理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了解网络成瘾的表现和影响。

小明是一名大学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虚拟世界中,忽视了学业和社交。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也日渐疏远。

他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兴趣,只有在游戏中才感到快乐和满足。

小明的家人和老师多次劝告他,但他却无法自控,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学业和社交问题。

小红是一名职场新人,她沉迷于社交网络,整天刷朋友圈、微博和抖音,无法自拔。

她经常熬夜上网,导致工作状态不佳,经常迟到早退,工作效率低下。

她的领导和同事对她的工作表现感到失望,但小红却无法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她觉得自己与网络世界紧密相连,无法割舍。

这些案例反映了网络成瘾对个体的影响。

首先,网络成瘾会严重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沉迷于网络世界,个体会忽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无法有效地处理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

其次,网络成瘾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长时间盯着电子设备,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颈椎问题,熬夜上网会影响睡眠质量,长期下来会引发各种身体健康问题。

另外,沉迷于网络世界,个体会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丧失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针对网络成瘾问题,个体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个体应该自觉抵制网络诱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其次,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社会应该加强对网络成瘾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建立相关的预防和帮助机制,为网络成瘾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康复服务。

总之,网络成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个体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个体应该自觉抵制网络诱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社会应该建立相关的预防和帮助机制。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网络成瘾问题,让人们能够健康地享受网络世界。

网络成瘾的案例

网络成瘾的案例

网络成瘾的案例网络成瘾是一种对网络活动产生强烈依赖的精神障碍,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下面是一个网络成瘾的案例。

阿明是一名初中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游戏,甚至忽略了学业。

他开始放弃与班级同学进行社交活动,变得孤僻内向。

他对家人脾气暴躁,经常发脾气,拒绝与家人进行交流。

他整天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与现实世界脱离联系。

阿明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他的成绩从前十名一直掉到班级靠后的位置,甚至不及格。

老师和家长多次找他谈心,试图帮助他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但他始终无法自拔。

他对学校的注意力逐渐减少,对日常学习毫无兴趣,经常逃课。

这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极大担忧。

除了学习成绩下降,阿明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他花费大量时间在电脑前,导致长时间久坐,并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

由于长时间缺乏运动,阿明的身体逐渐变得虚弱,面容憔悴。

父母看到阿明的身体状况时,非常担心他的健康状况。

家庭关系也因阿明的网络成瘾而受到了破坏。

阿明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几乎中断,他们无法理解阿明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只能以严厉的态度对待。

父母试图禁止阿明接触网络,但阿明总是设法规避他们的监管。

家庭的矛盾逐渐加剧,关系紧张。

面对阿明的网络成瘾问题,学校请了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他提供帮助。

咨询师首先与阿明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帮助他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并建立自我控制的意识。

咨询师还与阿明的父母进行了交流,告诉他们了解阿明的网络行为,并共同制定了限制网络时间的规则。

此外,咨询师还推荐阿明参加一些兴趣班,以帮助他重拾对现实世界的兴趣和社交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明逐渐从网络成瘾中恢复过来。

他对学业逐渐有了重拾的动力,学习成绩开始提高。

他重新与班级同学进行交流,建立了更多的社交圈子。

此外,他开始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恢复了身体健康。

网络成瘾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及早干预。

通过家庭、学校和专业咨询师的共同努力,阿明成功摆脱了网络成瘾的困扰,重回正轨。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案例研究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案例研究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案例研究简介本文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案例研究。

网络成瘾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更为突出。

家庭教育在预防和解决网络成瘾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具体案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家庭教育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来预防和解决网络成瘾问题。

案例一:小明的家庭教育小明是一名15岁的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中。

他的研究成绩下降,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也受到了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小明的父母采取了以下家庭教育措施:1. 限制上网时间:小明的父母制定了每天的上网时间限制,确保他有足够的时间用于研究和其他活动。

2. 陪伴和关注:小明的父母积极参与他的生活,主动和他交流,关心他的研究和兴趣爱好。

3. 培养兴趣爱好:小明的父母鼓励他参加体育活动、音乐课程等其他兴趣爱好,使他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通过这些措施,小明的上网时间减少了,研究成绩有所提升,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案例二:小红的家庭教育小红是一名16岁的高中生,无法自控地使用社交媒体,经常熬夜上网,影响了她的身体健康和学业。

她的父母采取了以下家庭教育措施来应对这个问题:1. 设定规矩:小红的父母制定了使用社交媒体的规定,限制她在晚上一定时间后不能使用社交媒体,以保证她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 健康教育:小红的父母和她一起研究社交媒体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帮助她意识到熬夜上网的危害。

3. 激励和奖励:小红的父母设定了奖励机制,当她能够按时休息并控制社交媒体使用时间时,给予奖励和认可。

通过这些措施,小红的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减少了,身体健康和研究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结论家庭教育在预防和解决网络成瘾青少年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限制上网时间、陪伴和关注青少年、培养其他兴趣爱好等措施,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提升学业和与他人的关系。

沉迷网络的事例

沉迷网络的事例

沉迷网络的事例网络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网络有着众多的便利,也有一些不良的影响,比如网络成瘾。

下面就介绍一下一个沉迷网络的例子,加深我们对网络成瘾的了解。

例子一:南通一名年轻男子,通常用来上网的时间超过每天十四个小时。

每天他都在家里躲在房间里,不时上网,一直坚持到深夜。

他也不去上学也不去上班,最终浪费了自己的大学期间,但是他并不在乎,因为他只对网络感兴趣。

例子二: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小孩,他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网络游戏,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把自己的游戏时间安排的比上学还要多。

在他的家人的劝说下,他也没有办法停下来,而且他的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差,甚至最后考试不及格。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网络成瘾的典型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沉迷网络的人,经常会影响他们在学校、家庭、工作等方面的正常生活,因为他们把网络的时间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事情。

网络成瘾对个体及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个体上,网络成瘾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影响情绪和认知能力,容易把自己陷入孤独和被边缘化的境地,拒绝实际外的联系,甚至可能出现自残,自杀等情况。

在社会上,网络成瘾也会造成社会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和发展,甚至会出现伤害个体和他人的行为。

网络成瘾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网络环境的变化、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为了预防网络成瘾,首先,家长和社会需要积极的引导和帮助这些人,指导他们正确的使用网络,减少网络对个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其次,家长应当给孩子建立完整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网络是有限的,不能占据大部分生活时间;最后,社会应当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引导、宣传网络用户正确使用网络,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成瘾对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尽可能的避免网络成瘾的发生,以便创造一个美好的网络环境,给大家带来更多便利与快乐。

网络成瘾案例

网络成瘾案例

网络成瘾案例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和沉迷,导致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的一种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瘾现象逐渐增多,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面将通过具体案例来探讨网络成瘾的表现和影响。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中,甚至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他经常熬夜玩游戏,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

他的家人发现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不愿意和家人交流,甚至出现情绪波动和暴躁的情况。

他的父母多次劝说他戒除游戏,但他总是无法控制自己,沉迷其中。

小红是一名大学生,她沉迷于社交网络,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浏览、发帖、评论。

她经常因为在网上交友认识陌生人,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疏远,甚至出现了被骗的情况。

她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也受到了影响,变得越来越孤僻和自闭。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了网络成瘾的表现和影响。

网络成瘾不仅使个体沉迷于虚拟世界,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在学习和工作中,网络成瘾使个体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了学习效率和工作表现。

在人际交往中,网络成瘾使个体疏远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孤独感加重。

在身体健康方面,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对视力和身体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防止和解决网络成瘾问题,个体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

个体应该自觉控制自己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和频率,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保持适度的使用。

家长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和管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充实自己的生活,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社会应该加强对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帮助,引导个体走出网络成瘾的困境。

总之,网络成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个体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管理,才能让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有益工具,而不是沉迷和伤害的陷阱。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理性对待网络,健康使用互联网,享受数字化时代的便利和快乐。

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案例

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案例

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案例日期:目录•案例一:小明的变化•案例二:李女士的烦恼•案例三:张先生的经历•案例四:王小姐的困境•分析沉迷网络的危害•应对沉迷网络的策略和建议案例一:小明的变化小明在闲暇时间开始接触网络游戏,逐渐沉迷其中,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

逐渐上瘾小明对网络游戏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甚至在课堂上也时常走神,思考游戏中的策略和角色。

难以自拔沉迷网络游戏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小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上课心不在焉,导致成绩逐渐下滑。

小明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网络游戏,无暇顾及学业,甚至错过了重要的考试和作业。

成绩下滑忽视学业缺乏学习动力社交障碍小明因为沉迷网络游戏,减少了与同学、朋友的交流和互动,逐渐变得孤独和内向。

难以建立人际关系由于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小明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感到生疏和不适应。

案例二:李女士的烦恼总结词李女士因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导致她的生活变得非常不健康。

详细描述李女士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她喜欢在朋友圈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是她也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因为这个习惯而变得不健康。

她经常熬夜刷朋友圈,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效率下降,还经常感到头痛和失眠。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陷入网络诈骗总结词李女士因为轻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导致她陷入了诈骗陷阱。

详细描述一天,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声称她中奖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领取奖金。

李女士没有多想,就按照短信的要求支付了费用。

可是,她后来发现这个信息是虚假的,不仅没有收到奖金,还被骗了钱。

这让她非常气愤和后悔。

李女士因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忽略了家庭成员的感受,导致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详细描述李女士经常在餐桌上查看手机,忽略了她和家人的交流。

这导致她的孩子和丈夫感到被忽视和不被重视。

他们试图与李女士沟通,但李女士总是以“稍等一下”或“等我看完这个”来回应。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初中生网络成瘾预防案例分析

初中生网络成瘾预防案例分析

初中生网络成瘾预防案例分析在当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也可以使用社交媒体与朋友互动。

然而,对于一些初中生来说,过度使用互联网可能导致网络成瘾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应对策略。

案例分析:小明是一个初中生,最近有些朋友发现他整天泡在互联网上,不再和大家一起玩耍。

他的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担忧。

为了了解网络成瘾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这个问题,我们对小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1.原因分析:(1)逃避现实问题:小明可能存在一些个人问题,如学业压力、家庭压力或人际关系问题。

他通过沉迷于网络来逃避这些问题,寻找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2)求新求异心理:互联网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在网络上小明可以过度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这可能会激发他的求新求异心理。

(3)缺乏适当的时间管理:小明可能没有学会合理利用时间。

他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沉迷于网络的活动上,而不是把时间用于学习、社交和其他有益的活动上。

2.预防措施:(1)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该尽量提供一个温暖、关爱且积极的家庭环境。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等各种兴趣爱好,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还可以使他们远离网络的诱惑。

(3)规划时间: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包括学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和互联网使用时间。

通过正确的时间管理,帮助他们平衡各方面的需求。

3.应对策略:(1)提供支持和帮助:对于成瘾于网络的初中生来说,他们需要得到家庭和学校的支持。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他们识别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建立规矩和限制: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定,例如每天只能使用网络一定的时间或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使用网络。

这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控制他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一位网络成瘾青少年案例分析

一位网络成瘾青少年案例分析

一位网络成瘾青少年案例分析一、一般资料罗某,男,16岁,某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

两年前父母外出工作,很少回来,他由爷爷和奶奶照顾。

他由于长期上网玩游戏精神状态不佳,身体健康状况也欠佳,学习成绩落后,与周围同学较为疏远,很少和老师同学、爷爷奶奶交流。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进入初中以后跟新同学新老师打交道不是很主动,成绩又处于中间水平,经常被人忽视,父母那时候也没有怎么说明白就离开了,对他们有些不理解,与爷爷奶奶没有什么话说,经常觉得自己一个人很孤独。

偶然有一次上网开始尝试着玩游戏,觉得还很有意思的。

后来经常不去上学,玩游戏玩得很过瘾,完全忘记了时间。

不上网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慢,精神不好,特别困,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一到网上就会忘记时间,跟网上的朋友玩得很开心,不用面对那么多。

现在爸爸妈妈都知道了,奶奶也生病了,心里还是很愧疚的,想开始正常的生活,太不容易了,不知不觉就回到网络中去了。

每去一次也会自责一次,还是禁不住诱惑。

心中很是痛苦,前来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的情况求助者精神状态不佳,眼睛盯着一个地方,较少游离,有些焦虑,性格较为内向。

他较少受到他人的关注,又处于青少年期这一敏感、自身矛盾很多时期,加上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在身边,没有人加以引导和管束。

他迷恋网络的主要原因是他能够获得玩游戏后的成就感并且能够与网友进行交流。

爷爷奶奶和老师反映他一向都是比较听话的孩子,刚进学校的时候老师认为他是个很不错的孩子。

迷恋上网络游戏之后更少说话了,对老师的话很少能听得进去,过不了几天又会重新去玩游戏。

四、评估与诊断1、对求助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

(1)精神状态:无精打采;没有玩游戏的时候容易困乏;对除网络游戏以外的人和事物没有兴趣;一天没有上网玩游戏就会感到难以忍受。

(2)身体状态:无躯体异常感觉。

(3)社会功能状态:很少与现实生活中的家长、老师和同学交往,仅仅与网上的网友交流;学习成绩落后,缺乏学习动机,缺乏自控能力。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对有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了解其内心需求和压力来源,引导其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游戏。
心理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可以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
家校合作与共同干预机制的建立
家校沟通
家长与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了解孩子的状况和学习环境,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预防 孩子沉迷网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 成瘾问题的重要手段。应通过课堂教育、心 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 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 力。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协同作用与责任担当
家庭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避免过度沉迷。
家庭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联
家庭教育缺失
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和引导,导致孩子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情感寄托。
家庭关系的影响
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父母离异或长期外出务工等因素,也会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和 陪伴,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
02
案例分析
成瘾行为定义与特点
定义
成瘾行为是指个体对某种行为产生过 度依赖,无法自拔,并导致身心健康 受损的行为。
特点
成瘾行为具有强烈的渴求、无法控制 、持续沉溺、损害社交与职业功能等 特点。
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分析
01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家
庭中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足,导致孩子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情感寄托。
案例二:小李的情况
• 小李,女,20岁,大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家中长女。小李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上大学后,小李感到学业压力增大, 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不如高中时期密切。她开始通过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压力,经常独自在宿舍玩游戏,减少了与他人的 交流和参与课外活动的机会。

网络成瘾康复治疗案例

网络成瘾康复治疗案例

网络成瘾康复治疗案例概述此案例描述了一位名叫小明的年轻人,他深陷网络成瘾,无法自拔。

本文将介绍他接受康复治疗的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中。

他经常通宵玩游戏,疏忽学业和人际关系。

他的成绩急剧下降,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也逐渐疏远。

康复治疗过程第一阶段:认知行为疗法小明首先接受了认知行为疗法,以帮助他认识到网络成瘾对他的负面影响。

治疗师通过与小明交流和提供信息,帮助他意识到他的网络成瘾行为导致了学业和人际关系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小明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阶段:行为替代与控制在第二阶段,治疗师帮助小明研究如何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

治疗师与小明一起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包括为自己设定规定的上网时间、寻找其他有意义的休闲活动以及提高学业表现的策略。

治疗师还教给小明一些应对网络诱惑和应对应激的技巧。

第三阶段:支持网络在康复治疗的最后阶段,小明参加了一个支持网络。

这个网络由其他康复者组成,他们彼此分享经验、支持和鼓励。

小明借助这个网络建立了新的社交圈子,并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治疗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开始能够自觉控制上网时间,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

他的研究成绩渐渐提高,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也逐渐修复。

结论这个案例表明,网络成瘾是一种影响年轻人学业和人际关系的严重问题。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行为替代与控制以及支持网络等康复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重建积极健康的生活。

以上是小明的康复治疗案例,仅供参考。

大学生网络成瘾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大学生网络成瘾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网络成瘾案例分析个案分析基本资料王某,男,1993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文化程度。

(一)背景资料家庭背景:案主家庭条件优越,父亲为局级干部。

案主的父母工作较忙,他自幼长期跟姐姐一起玩耍,因此姐姐对他影响比较大。

案主姐姐从小比较喜欢上网,每次上网的时候都喜欢带着案主一起去网吧,久而久之案主逐渐养成了上网的习惯并形成了网瘾。

个人情况:案主从小学到高中因为父母在自己身边,因此对其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力,所以案主的网瘾表现并不是特别明显。

后案主进入安徽省一所高等学校就读,从此父母对其管教变得越来越少.由于案主性格比较内向,进入陌生环境后平常与同学交流比较少,因而更加比较喜欢进入网络世界宣泄自己的情绪。

(三)主要问题案主进入大学学习后迷上了一款某著名网络公司开发的网络游戏,因此沉迷于网游,经常出入网吧,彻夜不归。

由于案主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对于案主在大学的生活费并没有做出严格限制,所以案主的上网成本不成问题。

案主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欲望基本消失,长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当被问及大学学业完成以后案主有什么规划或者目标时,他却无法给出什么具体答案,表现十分茫然。

(四)问题分析案主的主要问题是由不肯面对现实引起的。

首先案主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在网络游戏世界中案主有着卓越的成就,案主从网络世界中获得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赞许与认可.其次,案主通过网络游戏得到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无法给予他的东西(如友情、成就等),网络对他的回报在他看来是非常大的。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案主沉溺于网络世界,并与现实世界脱离得越来越远,甚至对大学及其以后的人生连一个简单的规划都没有,这也是案主不肯面对现实的一种表现。

(五)服务模式:交流治疗法基本步骤:与案主加强感情联络,巩固朋友关系,引导案主积极融入现实生活,使案主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

对案主进行心理干预,使案主明白自身目前的状况,并了解网络成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积极劝导案主主动配合,接受治疗.案主答应接受治疗以后,对案主进行行为评估,使案主对自己目前的行为有比较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

网络成瘾的个案分析

网络成瘾的个案分析

目前,痴迷电脑游戏的现象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发生率比较高,出现的问题也较多。

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一旦上瘾,就会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骆某,男,小学一年级学生。

身体健康,发育良好。

父母工作忙,照顾孩子比较少,爸爸管教孩子比较严,家中老人非常疼爱这个孙子。

性格内向,但言语表达清楚,喜欢玩电脑游戏,见了电脑眼睛就发光,操作电脑灵活自如。

二、主要行为痴迷于电脑游戏,如果不玩会出现焦虑、心慌、坐立不安等,同时还有不愿意上学或逃学等心理行为。

该生自己认为:学习不好是自己笨,记不住。

而且觉得老师和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不想上学,想离家出走。

对玩电脑游戏,他感到很过瘾,玩得很开心。

如果不让他玩,会很难过,所以每天不由自主地要玩,拦也拦不住。

三、诊断分析判断他是因学习不适应导致了电脑游戏痴迷。

可他并不是单纯电脑痴迷症,我这样设想,只要将成功的满足感转移到非电脑游戏上,他是能改变电脑痴迷的行为的。

在行为方面:针对他得到的表扬和鼓励太少的现状,运用正面奖励办法来减少对骆某玩电脑游戏的次数。

四、辅导第一次辅导:辅导目标:了解该生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特征(问题聚焦),以及他对问题的认识和感受,为进一步辅导做准备。

第二次辅导:辅导目的:从玩电脑游戏这个话题入手,逐渐迁移到改变对学习的认识。

第三次辅导:辅导目的:助人自助,启发骆某自己寻找改变的目标。

确定目标,并让骆某将目标具体化,还要考虑自己为此需要付出些什么?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第四次辅导:辅导目的:认知改变以后,准备进行行为轿治的辅导,首先要与骆某共同确定辅导的具体目标和奖励的办法。

根据他的愿望,我们一起商量了奖励的具体办法:1、第一阶段:由每天去一次减少到每两天去一次(一次2-3小时)。

上课认真听老师讲,并坚持半个月。

奖励一本卡通书,每两周踢一场。

2、第二阶段:每周去1-2次(一次2小时),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事先为他准备的问题)。

一起网络痴迷案例分析报告

一起网络痴迷案例分析报告

一起网络痴迷案例分析报告一起网络痴迷的案例分析报告榆中县文成小学岳雪莲一、个案基本资料肖某,男,12岁,六年级学生,智力水平中等偏上,属创造力强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但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导致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肖某自诉:我是一名六年级学生,我过去学习成绩优异,备受老师和家长的宠爱,但初一下期时,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无人管教我,又怕我和社会上的人接触太多会变坏,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给我买了一台学习机。

但我对学打字、学英语的热情并不高,反而迷上了游戏,后来又觉得在家里玩游戏不过瘾,就去网吧。

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网却不能不上,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上课昏昏沉沉就想睡觉,学习成绩下降,现已是班上的倒数第二名。

二、背景资料调查肖某的父母都是六年级文化,肖某还有一个爷爷,平时各忙各的事,家庭成员平时沟通较少。

父亲在肖某很小的时候就长期在外打工,很少与肖某交流,对孩子疏于管教;母亲能干且温和,在一家工厂上班,每天三班倒,更无法管教孩子;爷爷年时已高,又无文化,对唯一的孙子有求必应,孙子在家是在玩游戏还是做作业根本就不清楚,等到孩子经常不按时回家,甚至几天几夜不回家时才乱了手脚,到处找孩子。

肖某刚进六年级时,表现得非常机灵、聪明,成绩优异,被选为学习小组长,但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上课经常迟到,要么睡大觉,要么无精打采,学习成绩由原来的前五名下降到现在的倒数第二名。

甚至发生了盗窃别人网络资料拿去卖钱,被别人威胁并告到家长、班主任处的情况。

从上述情况的调查我发现肖某患有“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三、分析理论依据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患者表现为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游览、玩游戏,以致伤害身体健康,生活中出现各种异常,如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等。

上网成瘾的原因分析:(一)教育背景肖某在六年级时,学习优异,父母望子成龙给买了学习机却未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监控,当他迷上网络以后,成绩开始下降,甚至出现了某些犯罪倾向,母亲开始只严加管教,在网吧逮着他就痛打一顿,并且回家还要罚跪。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沉迷网络现象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沉迷网络的案例,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案例:小明,15岁的初中生,是一个成绩优秀、乖巧听话的孩子。

然而,他最近却沉迷于网络,整天泡在网吧里,不思进取,甚至缺席了多次学校的考试。

他的父母非常担心,因此决定寻求帮助。

分析:沉迷网络现象对于年轻人来说,并非个例。

很多孩子们因为缺乏自制力,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和内容,导致沉迷于虚拟世界。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首先,虚拟世界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许多沉迷于网络的孩子们往往遇到了生活的压力和困扰,他们可能感到无助、沮丧甚至焦虑。

于是,他们会通过上网来寻找一种安慰和逃避现实的方式。

其次,网络世界提供了无限的刺激和娱乐。

在线游戏、社交网络和视频平台等各种各样的内容,能够让人们沉浸其中,享受到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体验。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刺激和娱乐很容易让他们失去自我控制,从而沉迷其中。

此外,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缺乏与孩子沟通和互动的时间,也缺乏对网络的正确引导和监督。

这使得孩子们在上网过程中往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沉迷网络的孩子们走出困境。

首先,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沟通,关注他们的网络行为。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们的自控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网络教育的宣传和引导。

通过开展网络教育活动、举办讲座和培训等方式,让年轻人了解网络的危害,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此外,互联网企业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通过限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和内容,引导他们健康上网,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

最后,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管理,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网络行为。

案例:中学生上网成瘾案例四则

案例:中学生上网成瘾案例四则

案例:中学生上网成瘾案例四则一、某市重点中学的一个男生小王,品学兼优,善良活泼,还是班干部,最近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同学一句话不对就举拳相向,对家长和邻居也动不动喊打,父母从其书包里还找到一把匕首,最后竟对谁都不说话。

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才弄明白,他已背着父母悄悄地玩了差不多一年的暴力游戏,头脑已被暴力色情搞得混乱不堪,产生心理紊乱和障碍,已经分不清现实和游戏了,不得不退学治疗。

二、某市郊区学校的一个女生小周,刚读高中,由于家离学校很远,竟在电子游戏室通宵玩游戏。

一旦父母责骂她,女儿却瞧不起他们,说:不懂生活,老土!一次其母就跟她去“懂生活”,结果被暴力游戏吓得毛骨悚然,可其女儿玩得面不改色,心不跳,看上去很享受。

这以后,这位母亲毅然把女儿转到自己家门口的一所普通学校,严加看管。

更多的老师们则认为:如果这种腐蚀孩子心灵的游戏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将会毁了下一代。

三、家住江北区的17岁孩子明明,由于长期迷恋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称兄道弟。

一天,愤怒的父亲把网线扯断了。

明明就像疯了一样,将电脑屏幕砸了个粉碎。

事后,明明还以“离家出走”“断绝亲子关系”等等,来威胁父母不得“干涉”他的爱好。

父亲为此已经病倒在床,母亲声泪俱下地在电话中说:“救救我们的孩子吧,孩子要毁了!我们这个家快完了!”但是,被父母视若巨毒农药的电脑,当初却是他们主动为明明买的!四、小郭,男,高中二年级学生。

他在上初中时还是一个阳光、健康、上进的好学生。

不但学习好,还担任过班长。

但上了高中后,他学会了上网,而且逐渐成瘾,再没有心思安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文化不高的父亲气极而怒,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小郭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一次和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后,他用匕首刺伤了生养他的爸爸,后果非常严重。

当民警抓捕、询问小郭时,他依旧安然地坐在网吧里上网。

青少年网络成瘾案例

青少年网络成瘾案例

青少年网络成瘾案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案例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下面是一个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案例。

小张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校成绩一直不错,并且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自从他上了初中以后,他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他每天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然后整晚都沉浸在网络游戏中,无视周围的一切。

因为他花太多时间在游戏中,他开始疏忽学习,并且成绩开始下降。

他的父母多次与他沟通,希望他能够注意学习,但他总是漠不关心。

在家人的再三劝说下,小张开始有一些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无法控制自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最终,小张的成绩变得非常糟糕,他多次被学校通报,甚至接到了家校同步的电话。

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的前途,他们约见了学校老师和心理专家。

经过心理专家的评估,小张被确诊为网络成瘾症。

专家告诉他的父母,小张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进行干预治疗。

小张的父母意识到他们要为了孩子的未来采取行动。

他们开始限制小张上网的时间,并积极参与他的学习。

他们还鼓励他参加其他活动,以转移他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

小张的学习逐渐好转,他也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兴趣。

在心理辅导的帮助下,他认识到自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问题,并学会了适当地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以及如何更好地平衡学习和娱乐。

小张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案例。

网络游戏的存在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诱惑力,在游戏中他们能够尽情地放松和享受。

然而,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导致学业和生活的困扰。

对于家长来说,他们需要关注和引导孩子的网络使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对于青少年自己来说,他们应该学会适当地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并且要懂得如何平衡学习和娱乐。

网瘾班会案例分析报告

网瘾班会案例分析报告

网瘾班会案例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产品的发展,网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一所学校在班会上组织了一次以网瘾为主题的案例分析活动。

本文将对该班会案例进行分析。

该班会活动由班主任主持,参与者为该班的所有学生。

班主任首先介绍了网瘾的定义和特征,强调了网瘾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

接着,班主任提出了一个网瘾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的是一个叫小明的中学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熬夜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与家人和同学关系紧张。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发言,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第一组提出,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管,限制其上网时间,并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帮助他们调整网瘾行为。

同时,学校和家长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体育、音乐、绘画等,以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

第二组认为,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了解网络陷阱和风险,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此外,鼓励学生与家人和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组建议,学校应策划一些丰富有趣的课程,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提高课堂参与度,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网络游戏上。

同时,学校还可邀请专业机构或人士来开展关于网瘾的讲座和心理辅导,使学生了解网瘾的危害并找到正确的对策。

在讨论过后,班主任对每个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并与同学们一起进行集体总结。

他强调了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自觉抵制网瘾,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并与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共同解决网瘾问题。

通过这次案例分析活动,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网瘾问题的严重性,并为如何应对网瘾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此外,这次班会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了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在班会中的引导和点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们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的热情。

综上所述,这次以网瘾为主题的班会案例分析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思考和解决网瘾问题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对网瘾的认识和警惕性。

手机成瘾个案分析报告范文

手机成瘾个案分析报告范文

手机成瘾个案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手机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人们几乎离不开手机。

然而,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

本报告通过对一个手机成瘾个案的分析,探讨手机成瘾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以期帮助更多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手机使用。

2. 个案描述个案对象:张明(化名),男性,28岁,白领工作者。

张明每天的工作时间较长,经常需要通过手机进行工作联络和处理文件。

自从买了一个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后,他对手机的使用逐渐失控。

他发现自己很难自制,总是不停地刷新社交媒体、玩手机游戏,并且经常熬夜使用手机。

手机成瘾的问题开始影响了他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导致他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并且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日益疏远。

3. 分析3.1 原因分析3.1.1 技术发展导致便利性增强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其便利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娱乐和社交。

这种便利性使得用户容易沉迷于手机世界。

3.1.2 社交媒体的吸引力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刺激,人们容易一不小心就花费大量时间在浏览和点赞等活动上。

3.1.3 个人心理因素一些个人心理因素,如寻求刺激、逃避现实、获取满足感等,也促使人们过度使用手机。

3.2 影响分析3.2.1 工作效率下降手机成瘾使张明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他经常为了回应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而中断工作,无法专注于任务。

3.2.2 人际关系疏远手机成瘾使得张明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减少,并且在社交场合中经常与手机为伴。

这逐渐造成与亲友之间的疏离感和沟通障碍。

3.2.3 健康问题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仅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张明经常熬夜使用手机,导致他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

3.3 解决方法3.3.1 自我管理张明需要采取一系列自我管理的措施来控制手机使用。

例如设定使用时间限制、关闭社交媒体通知、制定工作计划等。

此外,他还可以寻找一些替代活动,如运动、阅读等,来分散对手机的依赖。

网络成瘾案例

网络成瘾案例

网络成瘾案例两则案例一:是不是上网行为都要阻止?今年初一的李伟(化名)在考上重点初中后,获得了父母的奖励——一台电脑。

然而,李伟对电脑的喜爱引起了父母的不安。

父母由于常常看到他上网,害怕儿子会染上“网络成瘾”,父亲只要一看到孩子坐在电脑前就开始紧张不已,想方设法阻止他“玩电脑”。

由于父子意见不合,多次发生冲突。

后来,父亲干脆干脆在电脑上设置了密码,甚至拔掉了网线。

李伟非常气愤,于是省下零用钱,偷偷到外面的网吧去上网。

专家点评:“网络成瘾”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并不是喜欢使用电脑就是“网络成瘾”。

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扬教授修订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分为10个问题,被试在其中5个及以上问题中回答“是”才可被诊断为“网络成瘾”。

这10个问题是:1、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以后还想着它);2、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4、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5、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和无助)的方法?6、你是否对家人和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8、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9、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而一上网就来劲?10、你上网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所以,家长应对“网络成瘾”有正确和科学的了解,既不能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过于乐观,认为上网就是在“学知识”。

也不能将正常的上网活动都视作“危险”信号,对孩子的个人爱好横加阻挠。

当孩子每天上网时间仍然在控制范围内时,并不能算是“网络成瘾”,家长大可不必过于紧张。

网络上有最新的信息和资讯,使用电脑和网络的能力也是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

因此,家长不必一味地担忧孩子沉溺于网络,对此不应该制止,反倒应该鼓励,因为网络上一些先进的资讯,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恰恰是对孩子十分有帮助的。

另一方面,家长要注意与孩子之间正常的沟通技巧,很多孩子之所以沉溺于网络正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成长案例报告南昌创能心理教育专修学校朱文娟摘要:网络成瘾是怎样炼成的?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洞见一个本质非常好的孩子,因为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最终走向了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深渊。

通过本案例,让我们更好地总结网络成瘾学员的培养工作,同时也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提出更多的警醒。

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罗永年,男,1995年1月29日生,江西南昌人,独生子,初三;入校时间:2009年11月8日至2010年5月8日;兴趣爱好为踢球,打乒乓球。

2、家庭背景:①父亲,小学文化,做过很多工作,如开车、电工等,很会弄饭,现就职于中行江西省分行,当司机。

母亲,高中文化,做医药,买断,家庭居住地址:江大南路。

②外婆比较要强,性格开朗,经常出去跳舞,读过老年大学;伯父很有钱,在银行工作。

③结婚之前,母亲有一个恋爱对象,但遭外婆干涉,与父亲结婚。

父亲一没有文化,二没有钱,她是带着愤怒情绪嫁给他的。

④在家里所有事情由外婆担任,母亲就像个大小孩。

外婆就像这个小家庭的操控者,罗永年来学校所花的学费,也是外婆出的。

⑥家里经济条件困难,没有自己的房子,和爷爷奶奶一起住。

爷爷奶奶非常爱罗永年,整个家族的气氛都非常好,互帮互助,相互关爱,一同游乐,相互提携。

整个家族都非常爱罗永年,以至于母亲认为孩子从小都被亲朋好友给宠坏了。

罗永年说,自己有个非常好的家族,却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⑦父母经常会吵架,家庭气氛非常沉闷,没有温暖,吵过后才会过得比以前感觉更好一些。

3、成长经历:①父亲由于文化水平低,没有办法对小孩进行辅导;母亲则认为管理孩子是父亲的任务,所以对孩子采取的是放弃的态度。

②从三岁开始,父亲就开始罚跪,以打为主,孩子从小就没有感受到爱和温暖。

③从学前班到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再到江西教育学院。

小学四年级以前,学习成绩都很好。

但不管是成绩好与不好,既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也不予以关注,完全处于放任态度。

④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由于玩双杆,胳膊被甩伤,休了三个月,玩了三个月的电脑,从此对电脑着了迷。

五六年级成绩开始下降,到初中成绩非常差。

倒数一二名。

⑤初中开始,沉迷网络,不上网就难受,厌学,逃课达50余节,布置的作业不做,个人卫生不太好。

上网不是查资料,而是打游戏,一天到晚玩,买装备,不能控制自己,精神非常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

⑥从小没有朋友,一直到初中才开始交朋友,不与父母沟通,不太讲话。

觉得自己在家里是多余的,可有可无,觉得和母亲关系不稳定,一会儿近,一会儿远。

生活态度特别消极,觉得今后只要一台电脑就能够活下去了,不管是拉车也好,捡破烂也好。

4、主要问题描述:主要问题:网络成瘾,亲子沟通不良,自卑,生活态度消极,厌学,人际关系不良,敌对性强。

依据为:①网络成瘾:连续上网时间达到了成瘾标准,一上网就精神兴奋,不上网就会出现难受,心烦意乱等戒断症状,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严重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影响其社会功能。

②亲子沟通不良:不与父母沟通,对父母关系冷漠,敌意。

③自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没用,说话声音特别小,没有底气。

④生活态度消极:对自己的未来不抱任何积极的想法和希望,只向往有电脑,有网络的日子,没有其他的追求和爱好。

⑤厌学:学习成绩差,不愿学习,经常逃课,多达五十余节。

⑥人际关系不良:从小没有朋友,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⑦敌对性强:对家庭,对父母充满了敌意和抵触情绪,从心理测量量表可以反映出。

5、咨询师印象:入校一周后,这个家庭来了很多人,父母、外婆、大伯、堂哥。

外婆一直在操持这件事情,很关心,也很有决心,所有的费用都是外婆出。

父亲很谦和,但很不确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母亲则像个局外人,对孩子的咨询,在学校的表现等各方面情况都不闻不问,在做决断的时候,也不提任何要求,给人感觉特别冷漠。

罗永年,一米七一的高个,脸很白净,没有血色,无精打采,显示出一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样子,冷淡,说话声音特别小,吐字很慢,很没有底气,对学校,对家人都内心含有抵触情绪,没有男子汉气概。

心智比较简单,说话比较单纯,比较直接。

6、2009年11月8日心理测量结果:SCL-90测量结果表明:躯体化:1.33 强迫:2.2 人际关系:1.67 抑郁:1.92 焦虑:1.3敌对性:2 恐怖:1.43 偏执:1.67 精神病性:1.5 其他:1.57结果解释:强迫、敌对性都高出常模,抑郁分值比较高,其他各方面都是在正常水平以内。

超出四分的内容:9、忘记性大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46、难以做出决定16PF测试结果表明:乐群性A:3 聪慧性B:3 稳定性C:4 恃强性E:6 兴奋性F:3 有恒性G:4 敢为性H:5 敏感性I:5 怀疑性L:2 幻想性M:7 世故性N:7 忧虑性O:6 实验性Q1:4 独立性Q2:8 自律性Q3:8 紧张性Q4:7 适应与焦虑X1:5.4 内向与外向X2:3.4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X3:6.1 怯懦与果断X4:7.6 心理健康Y1:16(介于4-40之间,均值为22,低于12分者仅占10%,情绪不稳地程度颇为显著。

)专业有成就Y2:57(此项目总分可介于10-100之间,平均分55分,67分以上者应有其成就。

)创造力强者Y3:7(标准分在7分以上者,属于创造力强者范围,应有其成就。

)成长能力Y4:23(分数可介于4-40之间,均值为22分,不足17分者,不易适应新的环境,27分以上者,成功的希望很大。

)二、原因分析:1、生理原因:无遗传病史,无治疗史,14岁,处于青春期。

2、心理原因:①由于母亲与父亲的结合是在非自愿的前提下,母亲带着愤怒情绪,这样的母亲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从他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产生了。

出生后,由于父母关系不良,经常发生争吵,影响家庭气氛与双方情绪的稳定等,母亲将自己的愤怒转移到孩子身上。

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没能很好的与母亲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缺乏安全感、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到满足。

使孩子在家里有多余感。

②父母从小采用放任的教养模式,加之简单、粗暴的体罚、打骂教育,在罗永年学习成绩好的时候不予表扬与奖励,或者说是应有的关注,成绩不好的时候,就进行打骂等。

这样使孩子从小就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同时对学习的良好兴趣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

③由于缺乏安全感,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而将自己包裹起来,变得特别内向,自卑。

同时,缺乏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和信心,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④现实世界中,家人不认可自己,学校给自己贴上一个差生的标签,那就到网络世界中,去寻求自身的价值。

通过网络游戏,罗永年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了强烈的满足。

3、社会原因:①家庭方面:家庭气氛压抑,亲情关系冷漠。

还好整个大家族的环境良好,才使得孩子的情况并不至于那么糟糕。

②学校方面: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对于成绩差的同学进行批评,贴上差生的标签。

致使原本学习兴趣不浓的罗永年更加不愿学习,对学习没有一丝兴趣。

③社会方面:目前社会普遍对青少年上网的认识不够,总认为孩子一上网就是成瘾,担心孩子会学坏,这种焦虑本身使得家长对于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的引导力度不够,强化孩子网络成瘾的意识,反而使孩子更加迷恋网络。

同时,社会对青少年网络的规范力度需要加强。

三、在校培养:学校通过创造一个温暖、平等、开放、安全、快乐的校园环境,让罗永年能够比较开放的融入校园生活。

通过从家长那儿了解到的资料,进行摄入性的会谈,加之心理测量和平时对他的观察,我们给罗永年量身定做了一个适合于他个人成长的方案。

通过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军事训练、体能训练、准军事化管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亲情家庭教育、户外拓展、兴趣培养、体验式教学等多方位的培养与学习,罗永年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具体参见他毕业时的状态描述。

在培养过程当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走了很多弯路。

罗永年入校一个月左右,成长非常慢,还对学校存有抵触心理,这让他的家庭教官洪涛非常焦虑。

周三下午的督导会上,心理咨询师朱文娟将他的问题拿出来与大家一同探讨,喻小念博士对此进行了十分透彻的分析。

罗永年之所以对学校存有抵触情绪,是因为他把我们学校当成了他父母的帮凶,还不能接纳学校环境。

目前我们学校要做的首要工作是,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他快速适应学校环境。

同时,通过对他的家庭环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抓住了问题的根源,以利于我们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通过调整对罗永年的培养方案,后阶段的成长变化非常大。

由于他才14岁,且在学校仅仅呆了三个月,我们很难想象他回到原来的环境之后,还能不能真正从那种恶劣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会不断对他进行跟踪,并默默地祝福他,祝愿他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下是对罗永年的培养情况介绍。

第一阶段:导入期。

(2009年11月8日至2009年11月14日,总时长:7天。

)入校后首先对其进行心理测量。

通过SCL-90心理测验,以确定其心理状态;通过16PH 人格测验,以确定其人格特点。

其次,通过向家人收集资料,观察,摄入性会谈,结合心理测量等,制定出适合于罗永年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并进行阶段性评估。

再次,让罗永年在一周的时间内适应学校的生活环境。

学校通过给罗永年一个健康、平等、轻松、快乐、自信的环境,让其感受到安全与信任的同时,满足其爱与归属的需要。

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加强与人的互动,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罗永年要完成的任务。

1、熟悉学校的人员,包括领导、老师、教官、同学,能够与他们进行人际互动。

2、熟悉学校环境、规章制度、作息时间及活动内容。

3、逐渐融入到学校的活动中,接纳环境和学校安排的一切活动。

评估:这个阶段,罗永年基本能够在一周时间内熟悉学校的人员,熟悉学校环境、规章制度、作息时间及活动内容,能够逐渐融入到学校的活动中,部分接纳学校环境及安排的各项活动,能够与部分同学进行人际互动。

同时,也暴露出罗永年身上了很多问题。

首先,他能够和同学在私底下有说有笑,但是一看见教官,就不说话了,特别提防、排斥教官。

其次,他拒绝写日记,也不给家里人写信等。

再次,特别自卑,人际关系不稳定。

第二阶段:适应期。

(2009年11月15日至2009年12月24日,总时长:40天。

)主要进行军事训练、体能训练、准军事化管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亲情家庭教育、户外拓展、兴趣培养,担任小值等,辅之以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

军事训练方面:站军姿、正步、跑步、立定、齐步走、四面转法、跨立、蹲下与起立,坐下与起立。

体能训练方面:长跑、短跑、器械、仰卧起坐,俯卧撑、深蹲。

生活自理方面:叠被子、洗衣服、洗碗筷、打扫卫生、劳动。

心理辅导方面:进行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

通过阳性强化法、认知调整等,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帮助罗永年快速适应校园环境,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调整其对于家庭的认知,正确对待网络,合理规划上网时间,加强对自我的管理与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