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学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

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
贡献
该流派在小儿推拿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为中医儿科推拿疗法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该流派还积极推广和普及小儿推拿知识,提高了 公众对中医儿科推拿疗法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02
三字经流派基础理论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功能
阐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 关系,如心主血脉、肝主疏泄等

经络系统
介绍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的 循行路径、所属脏腑及生理功能。
治标与治本
在治疗过程中,既要缓解表面症状,又要针对病因进行根本治疗, 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 人施治。
扶正祛邪原则
扶正固本
通过推拿手法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正气,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
祛邪外出
运用特定手法在体表操作,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驱邪外出。
热性哮喘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肺经、清大肠、推六腑、揉天突。
泄泻
寒湿泻
温中散寒、化湿止泻。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
湿热泻
清热利湿、调中止泻。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
积食
要点一
乳食内积
消乳化食、和中导滞。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 卦。
要点二
脾虚夹积
健脾助运、消食化滞。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捏 脊。
摩腹
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摩腹可消食导滞通 便,逆时针摩腹可健脾和胃止泻。
揉天枢
位于脐旁2寸,左右各一,可调中和胃、理气消食 。
腰背部穴位
1 2
推脊
自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可清热泻火、通经活阳、理气血 、和脏腑、通经络。
3
揉肾俞
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滋阴壮阳、 补肾益精。

小儿推拿入门知识

小儿推拿入门知识

小儿推拿入门知识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是通过手法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段,刺激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调整小儿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小儿推拿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推拿的入门知识。

一、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是中医经络学和脏腑学。

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内部有经络相连,气血运行于经络之中,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交通运输系统。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脏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体内部的脏器和功能,认为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二、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包括按摩、拍打、揉捏、推拿等。

按摩是指用手指、掌心等部位轻柔地按压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以调和气血、舒缓经络为主要目的。

拍打是指用手掌或拳头等部位轻轻拍打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以刺激经络、活血化瘀为主要目的。

揉捏是指用手指、掌心等部位揉捏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以调和气血、舒缓经络为主要目的。

推拿是指用手掌、指尖等部位推动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以调和气血、舒缓经络为主要目的。

三、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小儿推拿适用于各种小儿疾病,如感冒、咳嗽、发热、腹泻、便秘、哮喘、湿疹、夜啼、惊风、遗尿等。

小儿推拿还可以用于小儿保健养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四、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小儿推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推拿前要检查小儿的身体状况,了解小儿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当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2. 推拿时要注意手法轻柔、缓慢,避免过度刺激,以免引起小儿不适。

3. 推拿时要注意手法的方向和力度,遵循经络走向和穴位特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推拿时要注意小儿的情绪变化,避免过度刺激,以免引起小儿情绪波动。

5. 推拿后要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处理。

小儿推拿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小儿推拿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小儿推拿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小儿推拿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中医疗法,它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来刺激儿童体表的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随着人们对中医疗法的认可和需求的增加,小儿推拿逐渐成为了一门备受瞩目的学科。

为了规范小儿推拿的教学内容和标准,制定小儿推拿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儿推拿教学大纲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常见病症、推拿手法、注意事项等。

首先,基础理论是小儿推拿学习的基石,学生需要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医经络理论、推拿的基本原理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小儿推拿的实际操作。

其次,基本技术是小儿推拿学习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的手法、力度和频率,以及如何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和体质进行个性化的推拿治疗。

这些技术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因此,教学大纲应当明确规定学生的实践要求和实习时间。

常见病症是小儿推拿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儿童常见病症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推拿治疗方法。

例如,肺热咳嗽、脾胃虚弱、脑瘫等疾病都是小儿推拿的常见病症,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通过推拿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推拿手法是小儿推拿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学会按摩、拍打、揉捏、推拿等手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病症选择合适的手法组合。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穴位的位置和按压方法,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地刺激相应的穴位和经络。

最后,小儿推拿教学大纲还应当包括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例如,学生需要了解推拿的禁忌症,避免在不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推拿治疗。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与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小儿推拿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小儿推拿教育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技术,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儿童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也为小儿推拿教育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有利于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比较和评估。

小儿推拿学·第五章

小儿推拿学·第五章

六、掐法
掐以甲入。甲是指甲,人为刺入,即以指甲刺入皮肤,又称“切法”、 “爪法”、“指针法”。 【技术要领】 快进快出;垂直施力。 【临床运用】 1.急救醒神。如掐人中、掐攒竹、掐合谷、掐涌泉、掐老龙、掐精威、 掐五指节等。借其强刺激发汗祛邪,用于外感。如掐耳背高骨。 2.中病即止,严格控制次数,不宜作为常规手法,不要指破皮肤。古时 多以掐后儿不做声为“不治”。
十、捏挤法
以双手拇、食二指对称置于穴位四周,同时用力向穴位中央推挤称捏挤法。 【技术要领】 两手四指对称。穴位在中央,四指在穴位周围正方形四个角上。捏挤时,四 指沿正方形对角线同时向中央发力。手指在皮肤表面并无摩擦,而是推挤皮 下组织。 【临床运用】 1.强利激手法,其刺激量比常规推拿手法强,比取痧法(刮痧、拧痧、扯痧) 轻。与取痧同功理大,用于儿发热、神昏、感冒等。 2.消导之力强,用于食积、痰浊、流涎、肥胖等证。
(二)旋推法 旋是回旋,推有位移。旋推法为表面有摩擦,同时带动深层组织回 旋运动。 【技术要领】 1.前臂摆动,手腕放松,蓄力于指,力度稍重,“皮动肉也动”。 2.频率较快,可达160~260次/分。旋推轨迹多为圆形。 3.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临床运用】 只用于手指螺纹面。如补脾经、补肾经,清肺平肝、心肝同清等。
十三、捻法
夹持搓揉谓之捻 【技术要领】 拇食指对称着力夹持肢体,快速搓揉,缓慢移动,动作自然连贯。 【临床运用】 1.适用于手指、足趾。能舒筋活络,调畅气血。用于指、趾损伤、疼痛 等。 2.捻耳与依次捻手指与脚趾,是重要的调节心神,健脑益智之法,用于 小儿脑瘫、语言障碍、耳鸣耳聋、多动等。
十四、摇法
四、着实
“着”为吸附;“实”即实在。着实才能有效激活经络与穴位。 具体要求为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手法是否着实,可以根据推拿时 局部皮肤温度、皮肤柔软度、皮肤色泽及指下感觉等综合判断。

小儿推拿学课程设计

小儿推拿学课程设计

小儿推拿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适应症及禁忌症。

2.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如推、拿、揉、按、摩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小儿生理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制定合适的推拿方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2. 学生能够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情,独立制定合理的推拿治疗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推拿技巧缓解小儿常见病症,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医小儿推拿学的兴趣,增强对传统医学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关爱儿童健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沟通和分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对小儿推拿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上所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小儿推拿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包括推拿的作用机理、适应症和禁忌症,参考教材第二章内容。

2. 小儿生理特点及推拿手法:学习小儿的生理特点、推拿手法分类及操作要领,结合教材第三章、第四章内容。

3. 常见小儿病症推拿治疗:分析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方法,参照教材第五章内容。

4. 小儿推拿实践操作: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分组进行推拿操作练习,针对不同病症进行实操演练,结合教材第六章、第七章内容。

5. 小儿推拿治疗方案设计:学习如何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和病情制定合适的推拿方案,参考教材第八章内容。

6. 小儿推拿临床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临床案例,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推拿技巧解决问题,结合教材第九章内容。

第一部小儿推拿学专著

第一部小儿推拿学专著

第一部小儿推拿学专著1. 引言1.1 小儿推拿学的起源小儿推拿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医学家发现按摩对儿童身体健康有益,于是逐渐形成了小儿推拿学这一治疗方法。

古籍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小儿推拿的内容,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小儿推拿学的起源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要点。

在古代,小儿推拿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疾病的治疗,如感冒发热、肠胃不适、孩子生长发育不良等。

通过推拿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在古代就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医学的发展,小儿推拿学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现代的小儿推拿学融合了中西医理论和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

小儿推拿学的起源虽然在古代,但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今社会依然不可忽视,对于儿童健康的保护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为虚构,仅供参考】1.2 小儿推拿学的意义小儿推拿学的意义在于其能够有效帮助儿童维持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

小儿推拿学在调理婴幼儿的身体状况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缓解儿童患病时的疼痛和不适,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常见的儿童疾病。

小儿推拿还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提高大脑的活跃度,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学习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小儿推拿,可以调理儿童的情绪,缓解焦虑和紧张,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小儿推拿学的意义在于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保健技术。

1.3 本书的写作背景《第一部小儿推拿学专著》的编写得益于作者多年从事小儿推拿学研究的经验积累,以及对小儿推拿学知识体系的深入理解。

作者深感当前在学术界和临床实践中,对小儿推拿学的研究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作者希望通过本书的编写,系统总结和整理小儿推拿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学习小儿推拿学的学生提供一部权威、全面的参考资料。

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积极探索小儿推拿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contents •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手法介绍•常见病症治疗•操作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及作用机制原理作用机制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可以激活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改善病情。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030201三指拿法用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

五指拿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

指按法掌按法摩法指摩法掌摩法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1 2 3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症状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可伴有腹痛、发热等。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经、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等。

注意事项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腹部受凉,注意饮食卫生。

推拿手法症状表现清胃经、清大肠经、揉板门穴、运内八卦等。

注意事项力度适中根据小儿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力度,以达到治疗效果。

轻柔为主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小儿不适或伤害。

逐渐增加在推拿过程中,可根据小儿的反应逐渐增加手法力度,但需注意适度。

手法力度掌握穴位选择准确性熟悉穴位01准确取穴02避免误伤03避免误操作风险了解禁忌症推拿师应了解小儿推拿的禁忌症,如高热、急性炎症等,避免对禁忌症患者进行推拿。

注意观察反应在推拿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

避免过度治疗推拿治疗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治疗导致小儿身体负担加重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成功案例展示01020304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问题解决方案探讨如何准确判断小儿病症推拿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何根据小儿年龄和体质调整推拿手法遇到复杂病症时的处理建议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建议一建议二建议三建议四家长自助推拿指导建议介绍了小儿推拿的定义、历史背景、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小儿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手法与穴位常见病症治疗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详细讲解了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如推、拿、按、摩等,以及常用的穴位和经络。

小儿推拿学名词解释

小儿推拿学名词解释

小儿推拿学名词解释
小儿推拿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以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以防治儿科疾病、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法。

小儿推拿学是中医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刺激小儿体表的经络、穴位,来调节小儿的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小儿推拿学的治疗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小儿感冒、咳嗽、哮喘、腹泻、便秘、厌食、遗尿、夜啼等儿科常见病症,以及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保健问题。

小儿推拿学的手法操作简便、安全、无创伤、无痛苦,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是一种绿色、自然的治疗方法。

同时,小儿推拿学也注重患儿的心理和情绪调节,通过与患儿和家长的沟通和互动,促进患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推拿学虽然操作简便,但也需要在专业
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小儿的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的调节,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小儿推拿学-概论课件

小儿推拿学-概论课件

除了应用于自身,人类还会彼此交流经验,互相操作,并逐渐摸索出一些能 医治创伤疾病的简单按摩手法。因此,就有目的地将按摩用于医疗实践并不 断加以总结,逐渐形成了推拿医疗体系,这便是推拿治疗的起源。也可以说, 推拿疗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反应。
《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跻,故导引按跻者,亦 从中央出也。”其中“导引按跻”即指推拿疗法,“中央”即我国中部地区, 相当于今天的河南安阳一带,为我国古代推拿术的发祥地。
周于蕃所著的《小儿推拿秘诀》对后世影响较深远。该书系统总结和阐释了 明代以前的推拿手法和经验,确定了手臂等推拿部位与脏腑的联系,首次提 出推拿渐进适应原则,确立了先后次序,以及手法的分类及适应证,对发展 小儿推拿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按摩”更名为“推拿”正是从此时开 始,标志着推拿治疗发展史的一个飞跃。
对按摩的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宋代将推拿专科从太医院中取消,但北宋政 府组织编写的《圣济总录》中,重点编录了推拿疗法的相关内容,重视推拿 手法的分析,对推拿作用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出现的医学著作有 丰富的小儿生理、病理、诊治方法等方面内容的记载,以钱乙《小儿药证直 诀》为代表,创立了以五脏为纲的辨证方法,提出了小儿特有的指纹望诊法, 此时中医儿科学的理论体系开始形成,也为小儿推拿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处于没落时期,但推拿疗法的发展处于兴盛时期。明代太医院十三 科中,又再次设置了按摩科,在按摩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病 经验和理论知识,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小儿推拿专著也相继问世。 四明陈氏的《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收录于杨继洲的 《针灸大成》第十卷,又名为《保婴神术按摩经》。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社区宣传
利用社区资源,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开展小儿推 拿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
线上推广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小儿推拿相关知识和案 例,扩大宣传覆盖面。
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模式探索
线上理论学习
提供线上视频课程、图文教程等学习资源,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 习小儿推拿理论知识。
年龄段划分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如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等,采用不 同的推拿方案,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个性化调整
根据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如病史、家族遗传等因素,对推拿方案进 行个性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长期跟踪观察及效果巩固
定期随访
对接受过小儿推拿治疗的小儿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其身体状况和 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的疗效。
03
情绪表现
观察小儿推拿前后的情绪变化 ,如哭闹、烦躁等情绪的改善 情况,评估推拿对小儿心理状
态的调节作用。
04
家长反馈
收集家长对小儿推拿效果的反 馈意见,了解家长对推拿的认
可度和满意度。
针对不同体质和年龄段调整策略
体质辨识
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如寒热虚实等,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法选择和力度掌握原则
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如推、 拿、捏、揉等。
力度要适中,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避免对小儿造成 不适或伤害。
在推拿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小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 和力度。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小儿推拿学

小儿推拿学
逆引起的腹胀,胸闷等。 2.中脘 定位:脐上4寸。 操作: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
脘。揉100—300次;摩5分钟。 应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常用于腹泻、呕吐、腹胀、食
欲不振等。
6
躯干部穴位
3.腹 定位:腹部。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
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分推100—200次,摩5分钟。 应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对于小儿腹泻、呕吐、恶心、
1. 天门* 定位:两眉中点起,直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直推30—
50次。 应用:发汗解表,止痛之要穴。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感
冒等证。 2. 坎宫* 定位:自眉头起沿眉弓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用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分推30—
50次。 应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证。
4
头面部穴位
3. 耳后高骨* 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于穴位上揉之,称揉耳后高骨。按揉
30—50次。 应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与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合
用称为“四大手法”,专治感冒、头痛等。 4. 天柱骨 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
5.天枢: 定位:脐旁2寸。 操作:用揉法,称揉天枢。揉50—100次。 应用:疏调大肠、理气消滞。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
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呕吐、食积、腹胀、便秘等症。
8
躯干部穴位
6.肚角 定位:脐下2寸旁开2寸。 操作: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
按肚角。3—5次。 应用:拿、按肚角是止腹痛的要穴,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

小儿推拿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小儿推拿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第三节胸腹部穴位
一天突 二膻中 三乳根 四乳旁 五胁肋 六中脘 七腹 八脐 九天枢
第四节背腰骶部穴位
一肩井(膊井) 二大椎(百劳) 三风门(热府) 四肺俞 五脾俞 六肾俞 七腰俞(腰眼) 八七节骨 九龟尾(长强)
第五节下肢部穴位
一箕门(足膀胱) 二百虫(血海) 三膝眼(鬼眼) 四足三里(三里) 五前承山(条口) 六三阴交 七丰隆 八太冲 九委中
第二节小儿推拿治疗概要
一小儿推拿特点 二小儿推拿操作顺序 三小儿推拿适应证与禁忌证 四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五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第一节单式手法 第二节复式手法
小结 思考题
第一节单式手法
一推法 二揉法 三按法 四摩法 五掐法 六捏法 七运法 八捣法 九拿法
第二节复式手法
一黄蜂入洞 二揉耳摇头 三开璇玑 四按弦搓摩 五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法 六二龙戏珠 七苍龙摆尾 八凤凰展翅 九赤凤摇头
笫十节厌食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护理 按语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一节积滞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护理 按语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二节疳证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护理 按语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三节遗尿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护理 按语 小结 思考题
第十八节近视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护理 按语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九节鼻炎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护理 按语 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节小儿肌性斜颈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护理 按语 小结 思考题
附录一小儿推 拿流派介绍

为什么要学小儿推拿,职业发展

为什么要学小儿推拿,职业发展

为什么要学小儿推拿,职业发展学习小儿推拿对于职业发展来说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医疗保健和儿童教育领域。

以下是学习小儿推拿的一些重要理由:
1.专业需求:
儿童健康关注增加:随着社会对儿童健康关注的不断增加,专业小儿推拿师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婴幼儿早期发展:小儿推拿在婴幼儿早期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促进婴幼儿生理、心理、运动等多方面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综合医学理论:
中医理论融入:小儿推拿是中医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学习小儿推拿可拓展对中医养生理念的理解,提升综合医学知识水平。

3.专业技能提升:
手技熟练度提高:学习小儿推拿可以提高专业人士的手技熟练度,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手法进行治疗。

儿童特殊情况处理:学会小儿推拿有助于了解儿童生理和病理,提高在面对儿童特殊情况时的应对能力。

4.职业多样性:
独立从业:学习小儿推拿后,你可以选择独立开设小儿推拿诊所,服务于需要的家庭和社区。

医疗机构就业:专业小儿推拿师在儿科医院、保健中心等医疗机构中也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5.社会影响:
提升社会责任感:学习小儿推拿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你将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健康状况,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6.持续学习机会:
行业不断发展:随着健康理念的演变和医学技术的进步,小儿推拿领域也在不断发展,提供了持续学习的机会。

总体而言,学习小儿推拿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小儿推拿师的需求,还为个人提供了更广泛的职业发展机会,使个人在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更有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学
概述
小儿推拿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独特体系的一门临床医学,又称小儿按摩,是推拿疗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卫气营血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通经络,和营卫,行气血,以调整机体的偏盛偏衰,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疗和防病的目的。

本疗法适用于0~12岁的小儿,但以3岁以内小儿推拿效果较好,3个月以内的婴儿效果更好。

一、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二)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适应症: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疳积、腹痛、腹胀、脱肛、呕吐、便秘、暑温、麻疹、佝偻病(五迟、五软)、口疮、牙痛、遗尿、尿闭、夜啼、惊风、痿证(小儿麻痹后遗症、臂丛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脑瘫等)、肌性斜颈、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斜视等)、桡骨小头半脱位、髋关节半脱位等。

(二)禁忌症
1.天花、胎毒及一切疮疡疾患。

2.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患。

3.癌症。

4.脓毒血症。

5.正在出血的局部。

6.骨折、脱位及扭伤等症的急性期。

7.急性传染病的传染期。

8.传染性及溃疡性皮肤病。

9.烫伤局部。

10.危重病症一定在抢救脱离危险期后,方可配合推拿治疗。

三、推拿常用介质
推拿常用介质是指在推拿施术穴位的皮肤涂敷不同剂型的滑润剂。

介质有滑润保护皮肤的作用,同时兼有协同手法治病的作用。

常用介质有:温开水、葱水(汁)、姜水(汁)、薄荷水、鸡蛋清、凡士林、甘油、麻油、酒精、冬青油(膏)、滑石粉、按摩油、红花油及一切护肤营养油(膏)等。

四、小儿推拿特点
(一)手法基本特点:轻柔深透,平稳着实。

(二)手法的操作特点:小儿推拿特别强调手法的治疗量及补泻。

故小儿推拿非常重视手法的次数(时间)、疗程、强度(轻重)、频率(速度)及方向等因素。

一般讲,推拿的时间、疗程及强度可体现治疗量,而强度、频率及方向体现补泻。

(三)手法的治疗特点:由于小儿病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易外感时邪,内易伤饮食及病易化热,故临床上常用解表,清热和消导等手法。

五、手法操作要求
(一)先操作四肢部穴位→胸腹部穴位→腰背部穴位→头面部穴位。

(二)先作轻手法,后作重手法。

(三)选用上肢部穴位治疗时,只在一侧操作即可,多取左上肢;选用下肢部穴位治疗时,需双侧均操作。

第二章常用手法
推法
【操作方法】
1. 直推法
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法。

2. 旋推法
以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称旋推法。

3. 分推法
以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穴位中点向两旁分向推动(←·→),或作“↙·↘”形推动,称分推法,又称分法。

【手法要求】
手法频率较快为200~300次/分。

直推时,向心方向直推为补法;离心方向直推为泻法;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调)法。

【临床应用】
推法为小儿最常用手法之一,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

揉法
【操作方法】
以中指或拇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吸定于一定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称揉法,亦可分别称为指揉法,掌根揉法,鱼际揉法。

【手法要求】
手法频率为200~250次/分。

揉动时手要吸住皮肤,带动皮下组织随揉而滑动,不可在皮肤上擦。

【临床应用】
揉法为小儿常用手法之一,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

单手操作时,逆时针方揉动为补法;顺时针方向揉动为泻法。

双穴双手操作时,向里旋动为补法;单穴向外旋动为泻法。

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如精神因素、劳累过度、生活规律改变、饮食改变、环境改变、寒冷刺激、使用激素等。

中医认为,本病与肾、肝、脾三脏有密切关系,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冲任不固有关。

1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2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3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4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

5~1分钟。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5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

5~1分钟,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6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

5~1分钟。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7按揉足三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

5~1分钟。

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8掌揉血海穴
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

5~1分钟。

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

注意经期卫生,忌房事、坐浴、游泳等。

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保持精神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