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技术文化时代的问题和出路
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
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技术现代性是一种技术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现代化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现代性也在不断地改变与发展。
然而,如今我们也面临着技术现代性的困境,在如何跨越这些困境的问题上,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技术现代性的困境主要体现于以下3个方面:1. 技术逾越人的本性在通讯、支付等领域,随着技术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高效、便捷,但也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导致人类的情感互动减少。
较多的人开始出现不安与孤单感,对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产生了更多的质疑。
2. 技术的习惯化与依赖性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兴起,我们已经把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活动迁移到了虚拟世界中。
同时,智能手机等设备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因此产生了对信息的依赖,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技术性的“成瘾”现象。
3. 技术背后的资本驱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商业目的性。
特别是在智能化链中,要求技术企业以更快的速度研发更好的产品,并掌握技术垄断的机会,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这样的利益驱动,往往会使技术公司或大厂家牺牲人的生命、健康或隐私为代价,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面对技术现代性困境,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究出路,包括以下3个方面:1. 重建人与技术的平衡关系技术的使用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的需求,而不是反过来。
将人性化要求与技术发展相结合,将人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并考虑到社会、文化等因素,使其能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2. 制衡技术的习惯化和依赖性技术可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导,但人生活方式应该包括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我们需要学会创造更多现实体验,鼓励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多的互动,以及支持多样化的经济活动,只有如此,才能减少沉迷于技术中的情况。
3. 技术要受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制约技术与金钱不能代替人的生命、健康和隐私。
我们需要建立更多制约技术的规则,增加技术的透明度与监管性,并加强道德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制约,以保证技术的正当性和道德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外背景与现实路径_佟斐[1]
2013年12月第12期总第229期思想教育研究StudiesinIdeologicalEducation理论探讨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际遇、阶段特征,准确地选择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路径。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自觉一部中华民族的荣辱史,就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兴衰史。
悠悠数千载,中华文化曾经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华章。
从工艺高超、制作精美的艺术品,到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中国的盛世文化和经济繁荣交相辉映,成就了我们难以磨灭的辉煌记忆。
当然,中华文化也曾经历过屈辱的腐朽衰败。
14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的激流冲破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蒙昧、僵化和保守被科学、理性和解放思想所取代,突破了禁锢的欧洲文化迅速把欧洲的历史带入资本主义时代,成为了近代以来引领世界发展的先导力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陷天朝迷梦不能自拔的中国却还在沉溺于关起门来自我欣赏,越来越显得停滞、保守和落后的中华文化和百余年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悲歌是休戚相关的。
文化国力不济导致的历史悲剧还曾发生在苏联身上。
20世纪80年代末,军事、科技和经济实力都曾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苏联在没有任何外部武力作用下自行崩溃瓦解,这与美国对其进行的长期文化渗透直接相关。
冷战时期,里根曾声称,美苏全球冲突的最后决定力量将不是炸弹和火箭,而是意志与思想的较量,他表示要通过思想和信息的传播来影响苏联民众。
尼克松于1988年写的《1999年不战而胜》和布热津斯基1989年写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更是细致分析和精巧设计了一套如何通过所谓的文明传播彻底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的策略。
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扩张成为美对苏冷战的主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硬实力旗鼓相当的美苏两国却表现出悬殊的文化软实力,在美国不显山露水但却步步为营的文化攻势之下,苏联节节败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最终失守,文化软实力的缺口成为导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外背景与现实路径佟斐(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强劲的经济崛起之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代西方世界的发展瓶颈和文化危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契机,现代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便捷载体和重要支撑。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首先,我们需要对近代做一个粗略的概括。
什么是近代?以中国历史来划分,近代大体指的是:资本主义出现开始(世界史中的近代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中国的是鸦片战争开始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时间上是指1840年-1949年。
我认为,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与西方的主要交流,主要以思想制度的交流为主。
而中国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接纳态度,在前段时间是以全盘接受为主,而在后期,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逐渐由接受转变为观望甚至排斥。
下面我将对以上观点做浅显说明。
重点将会放于抗日战争以前,也就是中西交流的前半段时间。
中国的现代化主要是在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下引发的。
和西欧、北美自然演进的“内发型”现代化相异,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起的“外发型”现代化,或称之为“被现代化”。
一个腐朽庞大的帝国,以天朝自居,不顾时势,逆天而行,必然要在工业化的决斗中悲惨地死去。
中西文化大范围交流的伊始,大致于鸦片战争起,迄今大约已有了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
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相碰撞,冲突几乎成为了必然。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梁启超于《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皆于器物、制度等方面全面的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首先,我们一致肯定的一件事是,在近代,也就是清朝中晚期,中国文化面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是在不断地侵略战争中所被影响的。
晚晴在西方军队的坚船利炮攻打下,节节败退。
西洋的铁蹄甚至踏进了北京的城门。
这激发了清朝有志之士的奋发图强,有远见的有如林则徐、魏源等人相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习西方技术和物质文化结合中国国情的洋务运动兴起。
但是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直接论证了西方制度体制的优越性。
从此时开始,中国人认识到的是,中国所落后的,不仅是物质文化,更是有思想制度上的全面落后。
我们重点所探讨的,也是这段时间里,中西思想交流的冲突碰撞。
考虑到封建制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之久,历史之久,在思想制度上所产生的中西冲突更是显得尖锐复杂。
文化趋同化带给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选择与机遇
文化趋同化带给中国文化发展的选择与机遇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极力鼓吹“价值多元化”,推行“文化全球化”,其实质是企图用西方文化同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文化,达到文化侵略。
这种文化趋同化带给文化以更大的新选择与机遇,在新形势下的文化主体就应该增强其主体选择的意识与活动能力,建立文化的选择机制,走向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实现文化在现代的新综合。
关键词:文化趋同化文化主体文化选择文化现代化西方强势文化迅速扩张,消费文化日益盛行,文化呈现出世界趋同的趋势。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袭下,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危机,国家文化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又造成地区和国家间文化冲突加深,精英文化的生存、发展面临威胁。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博大精深,是应对全球化的牢固根基。
以科学的态度和方针,正确应对文化趋同化挑战,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在当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所以实现文化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机遇,也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近代西方文化是伴随着血与火而涌入中国的,因而西方文化的冲突带有强烈的侵略性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屈辱,被动和非自觉性。
一是从“天朝上国”尊崇地位,沦于落后挨打的屈辱地位;二是从优越发达的文化传播,转入被迫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三是从积极主动的文化交流,转入消极被动的文化选择。
部分西方学者把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在文化上的反映.称为是“第二次文化革命”。
阿里夫·德里克认为:“这场第二次革命的影响远比六十年代那场试图让中国走向坚定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最终归于失败的“文化大革命,更为深远、更能触及社会的深层”。
清朝晚期的西方冲击与反思
清朝晚期的西方冲击与反思在清朝晚期,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影响和冲击日益增加,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开始反思自身状况和寻求变革的时期。
西方的冲击引发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但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启示和思考,推动了中国向现代化进程的迈进。
一、西方列强的冲击与威胁在19世纪中叶以后,英、法、德等西方列强纷纷向中国发动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让中国陷入了危机之中。
这些列强带来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
首先,在经济方面,西方列强以其强大的工业化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使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和农业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他们通过自由贸易和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市场被大量廉价商品淹没,导致中国的传统产业受到破坏和衰败。
其次,在政治方面,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政治手段,对中国进行了强迫性的政治改革和开放。
他们通过条约强制中国开放商业口岸,削减中国主权,打破了中国的传统统治秩序,对中国的政治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最后,在文化方面,西方列强带来了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
他们传播基督教思想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念进行了挑战,使中国的文化自信心受到动摇。
二、中国的反思与探索面对西方列强的冲击,中国开始反思自身的状况,并试图寻求变革和出路。
清朝晚期的中国出现了一系列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主张,试图找到振兴中华的途径。
首先,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提出了“资政新篇”的思想,主张借鉴西方政治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他们认为,中国应该加强国家机器的建设,推行宪政制度,实现政治平等和人民的权利保障。
其次,严复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融合中西文化,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他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也看到了西方的优势和实用性。
再次,慈禧太后在光绪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试图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
她推行了新政,推动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试图借助西方的技术和经验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当代文化的危机
当代文化的危机【摘要】当代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主要源于技术发展、全球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传统文化的衰败以及大众文化的泛滥等方面。
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加依赖数字化生活,导致传统价值观念的淡化。
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趋势,使传统文化逐渐式微。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难以达成共识,导致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而大众文化的泛滥则导致文化质量下降,淹没了优质文化作品。
为了应对这种文化危机,我们需要重塑当代文化的未来,努力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提升大众文化审美水平。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展望当代文化的发展,并为其塑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当代文化的危机概述、当代文化的危机原因、当代文化的危机影响、技术发展、全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传统文化衰败、大众文化泛滥、如何应对、重塑当代文化、展望发展。
1. 引言1.1 当代文化的危机概述当代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当代文化逐渐面临困境。
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发展对当代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文化形式逐渐被替代,人们沉溺于虚拟世界中,忽略了真实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全球化给当代文化带来了挑战。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得文化边界逐渐模糊,传统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文化认同感的淡化和文化传统的流失。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是当代文化危机的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不同群体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和碰撞使得文化价值观念变得模糊不清,传统价值观念失去了信仰和引导。
当代文化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只有深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重塑当代文化的未来。
1.2 当代文化的危机原因技术发展对当代文化造成了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文化传播的途径受到了挑战。
全球化时代下的伦理困境与出路
全球化时代下的伦理困境与出路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加速了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政治和全球化环境等领域的交流与互动,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化在减贫、提高生活水平、创造就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如环境破坏、失业、贫富分化、文化冲突等。
这些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已经愈发凸显,人们如何面对并解决这些伦理困境,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全球化时代下的伦理困境1.环境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浮出水面。
一方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和消耗,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大规模跨国贸易和生产,也增加了环境风险。
例如,化学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愈发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存。
2.贫富分化全球化给经济体系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资本流动,这些变化对全球贫富分配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高增长的经济体将资源整合在一起,低增长的地区则被边缘化,这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在贫富分化造成的社会冲突和不公平方面,全球化对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带来了巨大风险。
3.文化冲突由于全球化导致了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和融合,一些独立的和传统的文化和观念面临失去自我认同的危险。
同时,文化遗产不断遭受破坏和开发,也增加了文化冲突的潜在危险。
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突不仅对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容易导致更广泛的社会不稳定。
二、全球化时代下的伦理出路1.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是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组织形式。
联合国通过全球化机制的搭建和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为全球协调行动提供了一个方向和指引。
联合国还通过协调国家间的合作与努力,促进全球贫富均衡、环保和文化多样性等领域的和谐发展。
2.推动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留下的问题主要是先进技术与发展阶段的不平衡,加上政治经济体制上的不平等造成了贫富分化和环境问题的恶化。
推动可持续发展正是解决全球化留下的问题的关键。
第14讲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五)失败原因
1.直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②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领导集团的内讧和腐败;④重大战略决策失误。
二、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五)影响
1.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担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3.促使清政府部分官僚提出向西方学习,发起了洋务运动。
(六)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七)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官办) 开办民用工业(官督商办)
筹划海防,创建新式海军 发展近代教育 外交机构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
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建立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
1861年,设总理衙门
(三)代表人物及贡献
1.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设立译馆,汇译《四洲志》 2.魏源:
(1)编写《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
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师夷”主要局限于西方的先进科技,特别是军事技术,
(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且未能付诸实践。实质是对外国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3.徐继畬:
根本目的是抵抗外来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
《瀛环志略》——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四)评价
1.进步性:
(1)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3) 对后来的洋务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2.局限性:
破除_欧洲中心论_的困境及出路_从_偷窃历史_谈起
破除“欧洲中心论”的困境及出路———从《偷窃历史》谈起魏孝稷“欧洲中心论”在学理上受到愈来愈多学者的批评,在诸多学者的努力下,破除“欧洲中心论”的愿望似乎将要变成现实,杰克·古迪先生的专著《偷窃历史》①(剑桥大学出版社2006年)无疑又为打破欧洲中心主义贡献了一份力量。
古迪是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著作等身。
其主要著作有《野性心灵的驯服》(1977)、《欧洲家庭和婚姻的历程》(1983)、《烹饪、菜肴和阶级》(1982)、《西方中的东方》(2000),等等。
正如访谈古迪的英国学者玛利亚·帕拉蕾丝—伯克所言:“杰克·古迪在年过八旬以后依然过着的这种生机勃勃且成果丰饶的生活让他的许多同事衷心崇敬而又惊讶不已。
他的学术成果无论在质上还是在出版物的量上都令人艳羡。
”②一《偷窃历史》的导论开宗明义地指出“偷窃历史”的含义,是指历史被西方接管,即历史被概念化,并以发生在褊狭的欧洲范围、通常是西欧范围内的事件加以呈现,继而这种模式又被强加到世界其他地区。
他进一步解释道:“欧洲大陆一直认为他们创造了一系列极具价值的制度,诸如民主主义、重商主义、自由和个人主义,但这些制度在更为广阔的人类社会中也都能找到”(第1页)。
本书宗旨延续了古迪近年来致力于“打破欧洲特殊性并建立亚洲特殊性”的主题。
③西方学者把世界历史概念化,提出诸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个人主义、重商主义、市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等概念构成世界历史发展的模式。
只有西方社会创造了该理性的进步事物,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而非西方的社会因缺乏这些东西故长期处在野蛮残暴的落后状态,他们的进步只有受到西方的冲击并仿效西方才能实现。
古迪认为,这便是西方学者对世界历史的偷窃。
他认为,西方学者首先偷窃了叙述世界历史的两个基本因素即时间和空间。
历史学的①②③Jack Goody,The Theft of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中文版为张正萍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跨文化传播在今天的全球化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由于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传播也面临着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以及可能的出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之一是语言障碍。
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使用不同的语言,语言的差异使得跨文化传播变得困难。
在一次国际商务会议上,如果与会者来自不同的国家,说不同的语言,交流将变得非常困难。
即使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之间也可能存在理解和沟通的障碍,因为不同的文化对于语言的使用方式和含义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出路是使用通用的国际语言,如英语,以便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还包括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对于价值观、礼仪、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实践。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在国际商务中,不同国家的商业惯例和交际方式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可能引起误解和误判。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出路是进行跨文化培训,培养人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还包括媒体和技术的不平等。
在跨文化传播中,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媒体发展和技术水平可能存在差距。
一些发达国家在媒体技术和信息传播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等可能导致跨文化传播的信息更多地来自于发达国家,而较少地来自发展中国家。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出路是加强跨文化的媒体合作和交流,促进信息的广泛流动。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还包括文化侵蚀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一些国家和文化可能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出现文化侵蚀的现象。
一些国家的年轻人可能更多地接受西方文化,而忽视本土的传统文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开放接受其他国家和文化的积极影响。
在解决跨文化传播困境的也需要寻找出路。
建立一个相互尊重和平等对话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陷入了危机之中。
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
首先,传统文化危机的原因之一是西方现代化思潮的输入。
19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强大的西方国家的入侵和压迫,迫切需要寻找现代化的出路。
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接受科学、民主、自由等现代化思潮,批判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的产物,需要被摒弃。
这种思潮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巨大冲击,导致传统文化面临危机。
其次,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之二是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变革。
中国面临着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这必然带来对传统文化的打击和改变。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新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出现,一些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失去吸引力。
此外,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快节奏生活也使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些生存空间。
第三,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之三是教育现代化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这种传统文化元素被弱化和边缘化。
现代教育注重科学技术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这种现象不仅使得传统文化失去了教育传承的空间,同时也使得现代人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最后,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之四是古籍保护的问题。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籍,但是古籍的保存和传承却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古籍的保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很难得到保障。
因此,许多古籍在保存、修复和传承过程中遭受到了损失和破坏。
这种现象不仅使得传统文化元素被流失和减少,也使得古籍文化无法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传统文化危机在近代中国面临着多重问题和挑战。
要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传承。
这些措施都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以求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和传承。
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出路
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出路【摘要】中西文明交流始于东汉时期,可谓源远流长。
随着历史的发展,至近代新航路的开辟,中西文明交流呈现日益频繁的趋势。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文明交流步入一个新时代。
西方文化东来的方式开始呈现多样化,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由盲目排斥开始主动接触,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层层深入。
然而,在西方资本主义武力的冲击下,中西之间的文明冲突也日渐激烈。
又由于由于中国在对外战争中的节节溃败,中西文明的冲突伴随着武力扩张而渐渐加深。
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开始对儒家文明失去信心,儒家文明陷入了危机。
【关键词】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出路一、中西文化交流方式的嬗变在近代以前,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自行发展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的独立精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孤立于其他一些重大的文明之外。
【1】因而,1840是划时代的一年,因为他打开了中国传统的闭关局面,开启了中西方的直接接触。
虽然是在武力的驱动下,清政府的国门是被迫打开的。
在此之前,中西文化交流进展缓慢,中国处于被动地位。
西方文明东来主要通过传统方式:传教。
早在唐朝时期,代表西方文明的基督教一支就已经传入中国境内称为景教。
而在儒道释统治中国思想界的形势下,基督教影响甚微。
传教士是西方文明东来的先行者。
在明代末年,耶稣会传教士采取“中国化”的传教方法,力图使天主教“儒学化”,以适应中国的特点,虽然这种温和的传教方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中西文明根深蒂固的差异,这种影响还是微弱的。
而且,在清朝康熙年间,因清廷与罗马教廷的礼仪之争,最终导致清廷实施了禁教政策。
由此,西方文明东来的主要方式传教几乎处于中断状态。
清朝统治者虽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留广州十三行以对外贸易,西方商人藉此与中国进行商品交流的同时,传入西方的新兴技术和观念,但由于各方的限制,此种方式的影响也是微弱的。
在鸦片战争以前,广州十三行对西方人的管束是非常苛刻的,形成了一系列的约束性规定。
胡塞尔对欧洲人危机的认识及危机的克服
胡塞尔对欧洲人危机的认识及危机的克服一、欧洲人的危机及其来源1935 年 5 月 7 日,77 岁的埃德蒙德·胡塞尔受到奥地利文化协会的邀请,前往维也纳作了题为《欧洲人危机中的哲学》的著名演讲。
这个演讲的文稿在胡塞尔手稿中标明是写于 1935 年 4月 7 日,以《欧洲人的危机与哲学》为题收于全集第 6 卷《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现象学》一书,这也是胡塞尔生前确定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①,而作为此书核心内容的这篇演讲稿,可以说是研究胡塞尔思想的最经典文献之一。
1935 年的演讲在维也纳“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听众对于演讲的反响非常热烈,“两天以后,我不得不再一次重复这个演讲(而且又是座无虚席).”②在这个演讲中,胡塞尔首先从目的论和历史根源出发讨论欧洲人的哲学理念,随后讨论了十九世纪末的欧洲科学危机的根源以及出路。
因为演讲组织方奥地利文化协会的宗旨是“通过领导性的精神人物的广泛参与,以自由的或者保守的方式致力于欧洲在精神上的更新”,所以演讲最后很切题地以欧洲精神的重生和升华作为结尾。
年迈的现象学创始人最后指出:尽管“欧洲最大的危险是厌倦”,但是“如果我们做好‘好的欧洲人’对诸危险中这种最大的危险进行斗争,以甚至不畏惧进行无限斗争的勇气与之进行斗争,那么从无信仰的毁灭性大火中,从对西方人类使命绝望之徐火中,从巨大的厌倦之灰烬中,作为伟大的、遥远的人类未来的象征,具有新的生命内在本质的、升华为精神的不死之鸟将再生。
”③那么,何为厌倦?为何厌倦?如何克服厌倦借由精神获得拯救?这些问题要从报告的文本中去寻找:厌倦是“危机”的表现,而“欧洲人的危机”首先是由科学引发的,或者说,就是科学的危机:在这里胡塞尔说的处于危机中的科学乃是指具体自然科学、物理学和数学,这些学科形塑了我们今天的世界理解。
他在演讲一开始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作为统治性世界观的现代自然科学的急速发展却导致了人类生活的危机,在哲学的道路上我们如何克服这个危机?胡塞尔认为,最为核心的“危机”在于,通过“实证主义的还原把科学的观念还原为诸事实科学”,因此导致了“生活意味( Lebensbedeut-samkeit )的丧失”或者“意义的空乏( Sin-nentleerung)”; 与此同时,哲学的地位,即作为“开启普全的、对人类而言先天的理性的历史运动”或“诸学问之王后的尊严”也随之丧失了。
论文化研究的影响、问题与出路
意见 , 即“ 让文化研究文化研 究化 ” 、“ 让文化研 究介入文 学基本 问题 的探讨 ” 、 “ 让‘ 说’ 的文化研 究继续进行 ” 等, 但 无疑 还需要 学界 予以回应 并继续探 究 , 如此 才有 可能获得 更好的解决。
究是 怎样 影 响他 者 的 。
文化研究的发生对文学理论学科的重要影响 , 主要表现在它推动 了文学理论学科 的转型。其具体表现 在: 文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 、 学科构成乃至知识形态发生了调整与新变。我们不妨以文学理论转型的具体 方式 , 来看其新状态。 其一 , 文学理论学科 出现了大众文 文化研 究的实践方式。这种方式实际改变 了文学理论研 究的对
究还未来得及展开 , 更遑论进行合法化论证了。这两方面的原因, 就使得文化研究 的合法化工程未曾完成 ,
作者简 介: 肖明华 , 江西师范大学 当代形 态文艺学研 究 中心副教授 、 硕士 生导 师( 江西 南 昌 3 3 0 0 2 2 ) 。 基金项 目: 2 0 1 5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项 目编 号: 1 5 B Z W0 0 9 ) ; 江西省 高校人 文社会 科 学研 究 2 0 1 3年度 项 目( 项 目编
号: Z G W1 3 0 9 ) ; 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 目的阶段性成果 。
1 0 5
言说 自 身作为知识生产的方式 , 以反思 自 身作为知识生产的 目的。比如探讨文学理论 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什 么, 什么是文学理论 , 什么是好 的文学理论 , 怎样发展和建设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有什么用等一些基本的学科
问题 。这 种文 学理 论也 可 以叫学科 型 文 学 理论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的文 学 理论 学 科反 思 , 与文 化 研 究 的
清朝与西方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清朝与西方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统治时期正好处于西方文化冲击的浪潮之中。
从16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纷纷来华,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思想和文化。
这场中西文化的交流既为中国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又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冲突和危机。
本文将探究清朝与西方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一、科技交流及发展清朝时期,西方列强纷纷来华,文化与科技的交流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清朝皇帝尤其重视科技的引进与发展,积极采纳西方科技的成就。
例如,康熙皇帝邀请了多位欧洲传教士来华,并从他们手中得到了先进科学理论和技术。
康熙帝充分借鉴西方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此外,乾隆皇帝也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对种植业、养殖业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并引进了西方农业技术。
然而,科技交流也引发了一些冲突和问题。
西方传教士除了教授基督教信仰外,还积极传播西方的科学和文化。
这些传教士的行为被一些士人视为威胁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行为。
加之,一些西方国家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考虑,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破坏了中国的长治久安。
这样的行为引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进一步加深了中西文化冲突。
二、思想交流及碰撞清朝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国的思想观念,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碰撞。
西方的近代思潮如启蒙思想、经院哲学、社会主义思想等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少中国学者被西方思想吸引,开始怀疑传统的封建制度和思想观念,并开始寻求新的思路和出路。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陷入了危机之中。
这场战争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落后,中国亟需进行自我革新。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与前途,积极倡导变法运动,试图借鉴西方文化与制度来实现中国的振兴。
但是,思想交流也带来了冲突。
传统的封建文化以孔孟之道为核心,崇尚忠孝仁义,注重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而西方的思想理念则更加注重个体的权益和自由,这与传统的中国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
西方文化
长期以来,在西方当代世界历史的研究过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欧洲人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欧洲永远是先进的、优越的。
而事实上,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前,欧洲并没有比其他地区更先进、更进步和更现代化。
欧洲的文化也并没有比其他地区的文化更优越。
有学者指出:正是对殖民地的征服和剥削的财富才促成了欧洲的崛起。
这一观点对以往的“欧洲文化传播主义”提出了挑战。
(一)可以说,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西方文明的价值观是西方历史经验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全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
西方文明中的特定价值观,如“民主”、“自由”、“市场化”等等吸引人的字眼,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形成的。
而这一历史过程本身则充满了“自由”与“不自由”、“民主”与“不民主”的斗争,同时这也是一个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与地区进行强制的、非民主的、非正义的掠夺过程。
首先,从西方文明的发展脉络来看,西方强势文化的最终形成是社会转型的产物,这里的社会转型指的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英国是第一个实现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国家。
西方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是以思想文化方面的转型为先导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进步”观念和理性科学文化的发展。
西欧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统治中世纪西欧千年之久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创立了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文化体系,而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则进一步加强了人文主义的倾向。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西方社会“进步”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它们打着“复古”的旗号,也没有具体提出“进步”的观念,但事实上,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变革。
”它用人类自身的解放代替了以往对神的绝对崇拜。
17到18世纪,哥白尼和牛顿等划时代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又倡导了一次近代的自然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文化向着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文化转变,最终确立了西欧现代化的思想文化基础。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传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1. 语言障碍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是最明显的障碍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而且即使使用的是相同的语言,不同地区的口音和方言也会造成沟通困难。
语言的差异不仅会影响信息的准确传达,还可能导致误解和误解。
2. 价值观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这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在跨文化传播中,可能会出现由于价值观的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和误解,从而影响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3. 社会习俗与礼仪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社会习俗和礼仪规范,这些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和交往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跨文化传播中,可能会因为对方的社会习俗和礼仪不熟悉而造成尴尬和误解,甚至导致交流失败。
4. 文化误解1. 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要想解决跨文化传播中的困境,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
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情感;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对方的社会环境,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2. 尊重和包容在跨文化传播中,尊重和包容是非常重要的。
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尊重对方的习俗和礼仪,是建立良好跨文化关系的基础。
只有通过尊重和包容,才能有效地解决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
3. 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是解决跨文化传播困境的关键。
跨文化沟通能力包括了解对方文化的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冲突解决能力。
只有不断提高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传播中的挑战。
4. 发展跨文化敏感性发展跨文化敏感性也是解决跨文化传播困境的重要途径。
跨文化敏感性是指能够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能够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差异。
只有具备了跨文化敏感性,才能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传播中的挑战。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摘要】跨文化传播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语言障碍对传播的影响以及媒体内容的文化适应性不足,都是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需要加强跨文化交流,培养跨文化传播能力,并采取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未来,跨文化传播将继续发展并不断壮大,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努力克服挑战、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标,实现更广泛的跨文化交流与共融。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媒体内容、文化适应性、解决方案、未来发展、跨文化交流、传播能力、重要性。
1. 引言1.1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变得愈发显著。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跨文化传播不仅成为了商业、政治和文化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更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桥梁。
通过跨文化传播,人们能够突破地域和语言的限制,更好地沟通和合作,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有助于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消除文化隔阂,建立和谐社会。
跨文化传播有利于促进全球化进程,加强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跨文化传播,人们可以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各国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最重要的是,跨文化传播可以提高个体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拓展国际视野,有助于培养全球化时代所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认识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打破文化壁垒,拓展跨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发展。
1.2 跨文化传播的定义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传播已经变得愈发重要,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频繁。
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行为,通常涉及语言、价值观、习俗、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请评述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请评述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出路的探索,主要是围绕着如何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实现强盛富强的目标。
其中,众多知识分子推崇"救亡图存"的主张,认为中国的出路只能从救国、建国之路中寻找。
以下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性思想:
1. 洋务派:通过借鉴西方文化、科学技术,改革制度,推进现代工业化,从而实现中国的强盛。
2. "戊戌变法"派:主张借鉴西方文化,加强教育,改革政治制度,加强民族自强。
3. 清末民主派:主张推进民主制度改革,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寻求实现自由民主和人权保障。
4. 都市绅士:秉持新文化运动,倡导找回自我、自力更生、走向民族复兴。
以上思想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中国出路方面的一些主要思想和追求。
这些思想对当时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中国的引进和接纳外来文化打下了优秀的基础。
清朝的统治政策与西方文化的冲击
清朝的统治政策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清朝统治时期始于公元1644年,延续至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长久的朝代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统治者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各种政策,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提高国家实力。
这些统治政策同时受到了外部力量的不断冲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挑战。
一、清朝的统治政策1. 封建统治和科举制度清朝采取的是封建制度,是一种以皇帝为核心的等级制度。
在整个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是支撑清朝封建统治的两大支柱。
清朝实行的科举制度是封建学制的代表,是以科举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这种制度在清朝统治时期持续了几百年。
2. 开疆拓土和海禁政策清朝开疆拓土是指清朝在其历史上不断扩张领土及其版图。
以康熙、雍正、乾隆为代表的清朝皇帝实施的开疆拓土的政策,使清朝的疆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大范围。
同时,清朝还实行了海禁政策,这一政策从16世纪末开始实施,禁止欧洲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和贸易交往,旨在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3. 军队改革和维新运动清朝末年,中国社会陷入了危机状态,农民起义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严重威胁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清朝政府开始了军队改革和维新运动。
其中以洋务运动最为著名,这一运动旨在借鉴西方技术和文化,推进国家现代化。
二、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乾隆时期以来,西方列强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改变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认知。
1. 基督教的传入清朝统治时期,基督教逐渐传入中国,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神话、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交融,对中国社会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许多独特的基督教教派在中国兴起,在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西方经济模式的挑战在清朝统治时期,西方列强带来的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中国自身的商业和经济模式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对某些领域来说,这种影响是正面的,如政府主导的工业生产模式,商业贸易的开放与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技术文化时代的问题和出路西方技术文化时代的问题和出路———思考罗蒂在复旦大学讲演的深层含义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庆熊云南大学学报第4期本文是在兰州举行的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上的一个发言稿。
罗蒂在复旦大学访问期间,我除了听他的报告外,还有三次与他进行过个别的交谈,这多少有助于我对他的演讲的一些理解。
摘要:罗蒂在复旦大学讲演的主题是“世界政府”和“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
什么是罗蒂鼓吹世界政府的动机呢?为什么他要批评后现代主义呢?本文将试图反思这两个问题,并力图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世界政府;后现代主义;社会正义;乌托邦一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ichardRorty)在2004年上海天气最热的时候来到上海,于7月20日与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师生座谈,题为“哲学家的展望:2050年的中国、美国与世界”;并于次日做了题为“美国大学与社会正义的希望”的报告。
罗蒂的话浅显明白,罗蒂的姿态随和低下。
我记得,听了罗蒂的报告,复旦大学的有些研究生站起来用充满哲学奥义的术语反驳他的观点,他却用连中小学生都能懂的词汇答复。
不少人说罗蒂的报告太平淡无味了,我当时也有同感。
现在回想起来,可能那时天气太热了,我们不够冷静,过多地与他辩论一些枝节问题,没有领会他的报告的主题的实质内容和深刻含义。
当大热天渐渐过去,我才慢慢品味到他的讲话的用意。
正巧,本次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的主题是“西方哲学文化与后现代哲学”,而从这一角度考虑,我想最能把握罗蒂选择他的复旦大学之行的报告的题目的良苦用心。
我记得罗蒂在复旦大学时说过如下一些警句性的话: 人类活过了原子弹造出以后的五十年,这纯粹是偶然的。
人类要再活过核弹阴影下的五十年,除非有一个全球性的处理核武器问题的机制,否则人类难逃厄运。
后现代主义不是一条出路,后现代主义多半是破坏性的,没有什么正面的建树。
马克思主义要比后现代主义好,因为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个乌托邦,而后现代主义没有提出乌托邦。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那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的合理成分,推动了30年代至50年代的美国的社会正义的改革,这包括分配公正,社会保障和普及教育。
大学成了美国左派的温床。
60年代和70年代的美国大学的教授和学生起来反对越战和掀起美国的民权运动,特别是反对种族歧视。
80年代至今美国的社会正义事业进展不大,如果说有的话,那么只是女权运动和承认同性恋的合法地位。
8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正义事业进步不大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左派出于对前苏联的极权主义的反感抛弃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而热衷于福柯之类的后现代主义,侈谈多元文化和相对主义,没有提出新的乌托邦,从而缺乏新的社会改革的蓝图。
2050年的中国会像美国一样充当世界监护者,尽管现在的中国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也不愿意担任这个角色。
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也像今天的中国人的心态一样,但经济实力的发展会推动中国走到这一步。
中国和美国可能会发生战争,这不仅是因为国家主权问题,而且还因为争夺石油资源的问题,或者是由于恐怖主义的活动而造成的某种误解,如恐怖主义者在美国爆炸了某个核装置,美国误以为是中国干的,于是中美两国的导弹就互相对攻地飞了起来。
世界和平和社会正义事业的希望在于建立一个世界政府。
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立一支世界政府领导下的世界警察队伍。
不要把美国政界看成是铁板一块。
如果是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上台的话,他会继续执行地缘政治的路线,遏制中国。
如果民主党的候选人克里上台的话,那么他会与中国领导人共同展望未来的五十年,共商维护世界和平的大计。
二对于罗蒂带来的这些信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罗蒂简直不是在做哲学报告,而是在做国际政治报告。
罗蒂像是为民主党的竞选拉选票,可惜他找错了谈话的对象,因为中国人并无美国总统的选举权。
美国自己抛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现在美国人感到陷到这场战争中去了,为脱身,所以想引诱中国出来充当世界警察。
我记得有一位复旦大学哲学系的教师问罗蒂:“你是不是民主党?”“你说里根、布什的共和党政府的施政路线是把穷人口袋里的钱更多地转到富人口袋里去,你又说美国的劳工组织却倾向于投共和党的票,而大学知识分子却倾向于投民主党的票?这是否合乎逻辑?”罗蒂回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美国独立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学的教师,属于美国的左派,支持民主党的路线,这包括他自己在内,但不得不承认不知道为什么许多工人和农民却支持共和党。
在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复旦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批评罗蒂的报告没有谈到世界不安定的根源。
我们指出,当今世界存在不合理的经济秩序,美国执行单边主义的政治路线,西方的强势文化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生存。
如果世界上的这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安定的根源没有被消除,光靠建立世界警察的队伍是没有用处的。
罗蒂则一再强调,在现代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上,恐怖分子只要化点钱,就可能搞到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世界就可能发生一场灾难。
恐怖分子是一些狂热分子,没有什么思想文化的基础。
随后的辩论则转到恐怖分子到底有没有思想文化的基础的问题上去。
有的研究生起来教训罗蒂:谁都知道生命的重要,恐怖分子搞自杀性爆炸,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没有强烈的思想文化信念的支撑怎么可能?然而,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想在这个重大的问题上罗蒂的头脑是清醒的。
人类发展起来的科技到了现代已经能摧毁人类本身。
人类毁灭的最大可能已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科技。
在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中还有什么比人类生存的问题更加重大的呢?人类能否再活过核弹阴影下的五十年,这绝非是一个危言耸听、杞人忧天的问题。
有人告诉你,家门口放了一颗炸弹,你会非常担心;而现在不论离你远近,核弹的爆炸都可能会影响你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你却不当一回事。
人类活过了原子弹造出以后的五十年,这确实是偶然的。
当年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赫鲁晓夫或肯尼迪的一念之差,就可能发生一场核灾难。
今天核武器已不仅仅掌握在少数几个大国手里。
一个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可以在世界的军火黑市上把核武器的技术买来卖去,再加上生化武器的技术也可能失控,人类毁于核武器或生化武器的概率大大提高了。
面对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不论是恐怖分子或其他什么人图谋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这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最最重要的是能在世界范围内把这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监管起来。
在当今工业化的时代人类面临的第二大危机是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紧缺。
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已经无法依赖国内资源维持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从2001~2020年,如果中国的GDP翻两番,以2000年能源消耗13亿吨为基数算起,需要增加到52亿吨。
中国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引发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往往会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地缘政治的结果。
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美国是排在中国之前的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并且惟有美国具有全面遏制中国获得资源的能力。
从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关注来看,美国正在有计划地“控制”中国石油进口的来源。
罗蒂警告中美之间不仅可能因为国家主权问题而且可能因为石油问题而发生战争,这决非是没有依据的。
如何处理世界所面临的最重大问题呢?罗蒂也给予了回答。
他说要有一个新的乌托邦,而这个乌托邦就是他所说的“世界政府”。
世界政府的最重大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建立一支世界警察队伍。
全世界的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要由世界政府监管,世界警察要维持世界秩序,打击恐怖分子。
如果哪里有人在制造和偷运核武器、生化武器等,世界警察就要到哪里去,把它们收缴起来。
世界政府也将在合理地调配世界的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起积极的作用。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国联”的构想,但这一构想没有得到美国国内民众和国外政治家的支持。
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被建立起来。
但是联合国还没有什么实权,在世界事务中还不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别是美国的小布什政府在伊拉克等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的政策,把联合国踢在一边。
罗蒂鼓吹“世界政府”,是要提升联合国的权力。
建立一支世界警察队伍,让联合国控制核武器,就是让联合国拥有军权。
鉴于目前民族国家仍然在世界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罗蒂有关“世界政府”的构想不免被当作空想。
哪个核大国愿意把核武器交给联合国?美国政府会把核武器交给联合国吗?美国对于联合国还不是想利用就利用,想抛开就抛开?罗蒂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称它为“乌托邦”。
但是罗蒂认为,除非这个“乌托邦”成为现实,否则世界就将毁灭。
世界之所以至今还没有毁灭,这纯属偶然。
那么什么是这一空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呢?罗蒂寄希望于美国和中国的知识分子。
在罗蒂看来,美国的大学是左派的温床,美国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关心社会的正义事业。
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应该是先知先觉者,应该明白什么是世界当前的头等大事,什么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头等大事。
美国的政治力量不是铁板一块。
美国的右派不会对世界政府感兴趣,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维持美国当前的霸权地位,因此不遗余力地要遏制中国这样的经济实力正在上升的国家。
但是美国左派的眼光要远大得多,他们会从世界和平和社会正义的视角出发作出政治决策。
美国左派(在罗蒂看来,民主党代表美国左派)如果上台的话,完全有可能与中国政府共商未来五十年的美国、中国和世界格局的大计。
美国和中国还是有可能在反恐、反核扩散等问题上联合起来,继而考虑有关世界警察等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罗蒂要到中国来大谈世界政府、美国左派、美国大学和社会正义的用意所在。
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各国的知识分子和左派应该意识到人类用自己发展的高科技毁灭人类本身的可能性,而避免这一悲惨结局的出路是建立世界政府。
三罗蒂的讲演究竟有没有哲学意味呢?这取决于从什么角度看。
如果认为只有使用了“先天综合”、“超验还原”之类的专门哲学术语的讲演才算有哲学味道的话,那么罗蒂的讲演确实没有哲学味道。
但是罗蒂哲学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他是一位把3000个最常用的英文单词用得最好的一位哲学家。
从另一个角度看,罗蒂在中国的报告确实传达了重要的哲学信息。
本次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年会的主题是“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
这一题目多少暗示着把后现代哲学当作解决西方技术文化所面临的问题的一条出路。
罗蒂的报告则敲响了后现代哲学的丧钟:后现代主义不是一条出路,后现代主义多半是破坏性的,没有什么正面的建树。
光是这一宣判,就有根本性的哲学意义。
要知道罗蒂本人也被认为属于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哲学家之一。
他在发表于1979年的《哲学与自然之镜》中写道:“伟大的教化哲学家都是反动性的,他们提供的是各种讽喻、戏仿和警句。
他们知道当他们所反对的那个时期过去之后,他们的著作就会失去自己的意义。
他们是特意使自己边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