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与中国近代文化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题

1、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成就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成就将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两方面来说:

西学东渐:

一、天文、历算之学

利玛窦翻译的《天主实义》、《乾坤体义》等书,主要介绍托勒密的地心体系。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以及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天经等编纂的《崇祯历书》,则介绍了哥白尼的日心体系。

历法方面,汤若望的《时宪历》。

二、地理学

利玛窦制作《万国舆图》,西方地理知识传入中国之开始。

艾儒略译述《职方外记》,第一次向中国详细介绍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南怀仁编撰的《坤舆全图》和《坤舆图说》,第一次向中国介绍了欧洲家喻户晓的世界“七大奇迹”。

1718年,康熙主持下绘制成《皇舆全览图》。

三、近代欧洲数学知识

1614年刊行的利玛窦口译、李之藻笔述的《同文算指》,是输入中国的第一部欧洲笔算著作。

康熙皇帝钦命编写的《数理精蕴》是明清之际西方数学输入的集大成之作。四、生物学

最早介绍西方生物学知识的中文著作是《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

五、医学

1569年,欧洲传教士在澳门设立医院,用西医西药为人治病,是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始。

邓玉函口译、毕拱辰笔述的《泰西人身说概》,汤若望的《西洋人身图》。

傅泛际著《名理探》。

熊三拔著《药露学》。

六、建筑“万园之园”圆明园,仿照欧洲风格所建。

七、音乐利玛窦将西洋乐器及音乐传入中国。

东学西渐:

一、思想方面:儒家思想流传至西方。传教士翻译儒家经典并将儒家思想介绍到西方。儒家思想对18世纪启蒙运动产生巨大影响。

二、艺术方面:欧洲的艺术家深受陶瓷等中国工艺品的艺术陶冶,在西方室内设计、家俱和园林设计等方面形成了中国风格。

三、生活方面:大约在 1610 年 ,荷兰人从中国运去的第一批茶叶到达了欧洲。从此 ,中国的茶叶文化开始影响欧洲。

2、近代西学东渐分为几个阶段、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近代西学东渐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30-50年代。主要内容:开眼看世界,初步了解西方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政教制度。

林则徐: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虎门销烟,翻译《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徐继畲,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著有《瀛环志略》;

第二阶段: 19世纪60-80年代。主要内容:逐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和军工生产技术。开始具体了解、观察和认识西方宪政制度。

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等):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创办军事、民用企业,维护清朝统治.。

李善兰:翻译西方科技书籍甚多,将近代科学最主要的几门知识的最新成果介绍到中国,创译大量科学名词,代表作《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

华蘅芳:《地学浅释》。

第三阶段:19世纪70、80-90年代。主要内容:开始宣传西方议会制度和引进君主立宪体制的尝试。

代表人物:郑观应、何启、胡礼垣、王韬(《西学图说》、《西学原始考》、《泰西

著述考》)

第四个阶段: 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主要内容:引进西方政治体制进行政治改革和革命、西方宪政政权建设

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宣传西方的民主思想、政治制度,同顽固派进行思想论战,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革命派(代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批判改良主义,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己任。在辛亥革命时期,传播西方革命思想成为西学东渐中的主流。

第五阶段: 20世纪10-20年代。主要内容:以学习西方近代思想为主要内涵的思想革命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孙中山、胡适等

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投身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为建立中国社会科学和现代文学艺术,做出了开拓性工作。譬如陈独秀、胡适等在提倡白话文方面的贡献,又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六阶段: 20世纪30-40年代。主要内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代表人物:毛泽东、胡适、张君劢等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立了历史性的功勋。

3、1807-1842近代前夜西学东渐的主要特点

①. 西学传播的主要基地为中国的广州、澳门及南洋一带。

②. 西学传播在内容上量少、分散,所出中文书刊主要为宗教读物,部分为知识读物。

③. 传播世界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科学技术的知识是这一时期西学东渐的重要内容,对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知识分子了解西方、了解世界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④. 近代前夜所办中文期刊为后来传教士在中国创办大量中文期刊奠定了基本样式,在宣传宗教之外兼及新闻、时事、科学等内容。

⑤传教士所办期刊开始使用新式标点,开始了新式标点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

⑥引进了石版印刷技术,但也开始制用铅字活字,揭开了汉字印刷史新的一页。

⑦. 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学校建立了后来教会学校的基本模式:由教会主办,但不强迫学生受洗入教;传播教义,但以传播文化知识为主。

4、简述圆明园在清代西学东渐中的地位

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是中西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杰作。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1. 西方艺术、科学对圆明园的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郎世宁、王致诚为代表的传教士们参与了圆明园的建设。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建筑风格与园林布局将其融入到圆明园中。例如西洋楼景区的建筑形式是欧洲“勒诺特”风格但其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屋顶覆琉璃瓦。西方绘画艺术在圆明园中也有所体现,例如线法山墙面挂着反映意大利威尼斯水乡街景的油画。西方工程学在圆明园的体现也有所表现,如大水法、观水法等喷泉的制作。集中西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圆明园真正成为早期西学东渐一个鲜明的标志

2. 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式园林对西方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致诚等传教士在与西方建筑家、艺术家交流过程中也把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园林艺术传播到了西方,圆明园成为西方眼中“中国花园”的代表。18世纪起,英法等国相继兴起“中国热”,从物件摆设到饮食园艺,无不透露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气息,影响深远。此一时期,“万园之园”圆明园作为舞台,融合异质文明精髓、展示独特文化魅力,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的代表之作。

二、论述题

试论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1)、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鸦片战争后,有见识的中国人开始从西方文化中找救国的道路,提出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口号。康梁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以后,孙中山发动了推翻腐败清政府的资产阶级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