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地设置原则

合集下载

砌筑构造柱设置原则__概述及解释说明

砌筑构造柱设置原则__概述及解释说明

砌筑构造柱设置原则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建筑工程中,砌筑构造柱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元素,在支撑和传递荷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合理设置砌筑构造柱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也对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砌筑构造柱设置原则,讨论其定义、作用、考虑因素、基本原则与规范,并详细解释其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性以及分类与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然后,在第二部分介绍了砌筑构造柱设置原则,包括定义与作用、主要考虑因素以及基本原则与规范。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对砌筑构造柱进行概述,并解释了相关概念、其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类型的分类与特点。

第四部分详细描述了实施步骤与技术要点,包括设计前准备工作、构造柱尺寸和位置确定方法以及具体的砌筑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和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砌筑构造柱设置方向的发展。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介绍砌筑构造柱设置原则,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分类与特点。

通过对相关概念和规范进行解析,读者能够掌握合理设置砌筑构造柱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更加准确地确定其尺寸和位置,并做到稳定可靠。

同时,本文也旨在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启发读者对砌筑构造柱设置方向未来发展的思考。

2. 砌筑构造柱设置原则:2.1 定义与作用:砌筑构造柱是指在建筑物中起到支撑、传递荷载和保持结构稳定的柱子。

它们在建筑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承受水平力和垂直重力,并将这些力传导到地基上,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2.2 主要考虑因素:在砌筑构造柱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 结构稳定性:构造柱应能够承受来自上层楼板和墙体的重量,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2) 荷载传递:构造柱应该具备良好的载荷传递能力,能够有效地将水平力和垂直重力传导到地基上,并通过合理的布置使得荷载分布均匀。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作用和设置原则浅述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作用和设置原则浅述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作用和设置原则浅述一、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为了提高多层砖混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延性,混凝土构造柱在抗震设防区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混凝土构造柱在平面上普遍布置在外墙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并与每层圈梁连接,竖向沿整个建筑物高度对正贯通,构造柱和圈梁都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形成同一整体的类似框架的空间体系,故此,对提高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设置混凝土构造柱,墙体抵抗水平外力的能力最大可提高20%,墙体延性可增大3倍以上。

在构造柱在和圈梁的共同作用下,可对砌体变形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并能承受较大塑性变形。

由此可见,构造柱明显地加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构造柱在多层混合结构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控制构造柱布设于墙体之中,也是嵌在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柱,一般是先砌纵横墙,一层墙体砌完后,形成一个"柱腔",预留了构造柱的位置,构造柱随着墙体和圈梁的分层砌筑和浇筑,进行分柱段施工。

要保证构造柱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首先要使预留的"柱腔"位置准确,在砌体施工中要经常检查构造柱钢筋骨架的垂直度,钢筋骨架校正后,立即用墙体钢筋固定钢筋骨架的位置。

其次是浇捣混凝土前,按照墙轴线引到圈梁模板上的构造柱中心位置线,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柱中心线对齐,这样才能保证构造柱的位置正确。

构造柱与砌体整体连结的可靠性越强越好,以共同发挥抵抗外力的作用。

规范规定,沿墙高每隔50厘米设置2Ф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米,这种拉结筋必须调直,固定在砌体的水平灰缝中,墙体砌筑时,不应有砂浆不饱满或钢筋弯曲的现象。

以免在外力作用下,拉结钢筋松动,降低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和墙体的连接除拉结钢筋外,还通过墙体砌成马牙槎来实现,这样构造柱实际形成为变断面柱。

砖砌体砌筑马牙槎时,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为30厘米(5皮砖),马牙槎砌筑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以保证柱脚为大断面。

构造柱规范

构造柱规范

构造柱规范.txt不要为旧的悲伤而浪费新的眼泪!现在干什么事都要有经验的,除了老婆。

没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两个人。

[编辑本段]框架结构中构造柱设置的规范1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 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编辑本段]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

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

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 作者:
———————————————————————————————— 日期: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ﻫ1.1圈梁的作用ﻫ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ﻫ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结语:根据现行规范的规定,分别对砖砌体房屋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设置和配筋、做法、连接等进行了简述。在总结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以及广泛深入的科研基础之上,我国在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领域已取得了显著进步,获得了宝贵的设计经验。
2.4构造柱的配筋ﻫ2.4.1构造柱纵筋不宜小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ﻫ2.4.2构造柱箍筋最小直径采用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
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ﻫ 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ﻬ2 构造柱
2.1构造柱的作用ﻫ2.1.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

构造柱规范设置原则

构造柱规范设置原则

蒸压加气块/烧结空心砖构造柱设置原则:
1、填充墙超过5m时,墙体中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m。

2、非抗震设防地区的填充墙有大洞口时,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2.1m,≤3m)或构造柱(>3m)
3、抗震设防地区的填充墙有较大洞口d1时,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有大洞口d2时,洞口两侧设置构造柱
4、较长内外墙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端部无连接的端悬墙,长度大于3倍墙厚时,应设置构造柱。

1.填充墙端部无连接,长度大于3倍墙厚但不大于L1时,应在端部设置边框;长度
大于L1时设置构造柱
2.转角填充墙短边大于L1时,转角应设置构造柱
6、抗震设防时,宽度较小的窗间墙应设置边框或者构造柱
1.洞边墙长度小于240mm,窗间墙小于310mm时,宜采用混凝土浇筑
2.窗间墙长度不小于310mm,不大于d3时,两端应设置边框
7、当窗裙墙或者砌筑栏板高度较大且长度大约3m时,中部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应不大于2.5m
8、屋面女儿墙高度较大时应设置女儿墙构造柱,女儿墙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m。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的原则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的原则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的原则首先,合理布置柱的位置: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应该根据结构分析和力学计算来确定。

在墙体的承重体系中,柱的位置应该合理布置,避免出现重叠、错位等现象。

一般来说,柱的位置应尽量集中,并与墙体的受力分布一致,以保证墙体的整体承载力和稳定性。

其次,考虑空间布局的需求: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应考虑到各个房间的空间布局需求。

在设计住宅时,应根据功能分区和使用要求来设置柱子的位置。

柱子的位置不宜占用太多的有效使用空间,尽量减小对空间布局的影响。

再次,满足使用安全的要求:填充墙构造柱需要满足使用安全的要求。

柱的尺寸、布置和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柱的尺寸要根据墙体的荷载来确定,确保柱能够承受正常的使用荷载和临时荷载。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柱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此外,考虑建筑美学的要求: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还应考虑到建筑美学的要求。

柱子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尺寸、形状和表面处理等都会对建筑的整体外观产生影响。

在设计柱子时,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形式美观、造型独特的设计,使柱子成为建筑的亮点和装饰元素。

最后,根据经济性进行设计: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性。

柱子的数量、尺寸和材料都会对整体造价产生影响,需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造价。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优化设计,可以降低填充墙构造柱的数量和尺寸,减少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填充墙构造柱设置的原则应综合考虑结构力学、空间布局、使用安全、建筑美学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保证填充墙构造柱在墙体中的作用发挥,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构造柱的设计原则

构造柱的设计原则

构造柱的设计原则为提高多层建筑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构造柱与组合砖砌体柱不同,后者是当砌体受压构件偏心距较大(e > 0. 7r) 、无筋砌体承受能力不足而柱截面尺寸受其他条件的限制又不能扩展或要求砌体受压构件有一定的延性和变形能力时,在砌体的外表面附以混凝土或抹砂浆面层共同组成受压构件。

这种组合砌体构件一般要求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 - 89) 中已有规定,而构造柱则是被包围在砌体结构内部的混凝土柱,其目的是同圈梁共同工作,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1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和要求1. 1 构造柱的作用范围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mm。

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

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

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 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

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1. 2构造柱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要求无论房屋层数和地震烈度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

1. 3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多层粘土砖房的构造柱必须符合: ⑴可采用240mm ×180mm 最小截面,纵向钢筋宜用4 (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柱两端适当加密。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地原则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地原则

填充墙设置构造柱的规范1、构造柱的定位详建筑图。

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1)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

2)长度超过 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

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00(100)X200,配筋4ф12(4ф10),ф6@200,上下端400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

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内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

2、砌体填充墙端部无结构墙、柱时,应设置构造柱;当墙长超过5m(墙厚不大于120为4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墙长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构造柱。

3、砌块墙与结构柱或混凝土墙交接处,应在柱或混凝土墙内预留拉结钢筋,每隔500mm或两皮砌块间设2根6.5拉结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应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小于10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应通长设置。

4、规范要求,构造柱应上下两端可靠锚入梁中,正确做法应该是在倒梁混凝土之前预留构造柱纵筋。

这一点在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严,且偷懒怕麻烦,普遍很难做到。

在柱下端梁中预留情况尚好,而在上端梁中,95%都是不会预留的。

做法是:柱纵筋先伸至梁底,事后在梁底相应位置凿四个孔,将四根插筋插入,然后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搭接连接。

5、(1)构造柱在框架砌体填充墙中的作用和构造要求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作用与多层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一样,即将较长的填充墙沿长度方向用构造柱分开,由框架柱、上一F 水平横梁和构造柱构成填充墙的封闭边框,使填充墙形成几片带有封闭边框的墙体,这就犹如对墙体加了一个竖向和横向的“套箍”一样,对墙体起约束作用。

即使填充墙开裂,也不致散落解体,仍然可保证其足够的稳定性。

但它与多层砌体房屋中构造柱不同的是,构造柱本身不连续。

故这一作用的实现,一方面要求墙与柱应可靠连结,墙与上部梁用斜砌砖牢固挤紧;另一方面要求构造柱与上下梁也应可靠拉结,同时要求构造柱不能对主体框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如阻止上下梁的竖向相对变形,造成上下梁的开裂等。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原则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原则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原则填充墙设置构造柱的规范1、构造柱的定位详建筑图。

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1)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

2)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

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00(100)x200,配筋4ф12(4ф10),ф6@200,上下端400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

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内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

2、砌体填充墙端部并无结构墙、柱时,应当设置结构柱;当墙长少于5m(墙薄不大于120为4m)而并无中间横墙或立柱亡兄时,应当在墙长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结构柱。

3、砌块墙与结构柱或混凝土墙交接处,应在柱或混凝土墙内预留拉结钢筋,每隔500mm或两皮砌块间设2根6.5拉结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应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小于10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应通长设置。

4、规范建议,结构柱应当上下两端可信锚入梁中,恰当作法必须就是在好像梁混凝土之前留出结构柱纵筋。

这一点在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规范,且贪心其实不然,广泛很难努力做到。

在柱下端梁中留出情况尚好,而在上端梁中,95%都就是不能留出的。

作法就是:柱纵筋先伸至梁底,事后在梁底适当边线挖四个孔,将四根插筋填入,然后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内模相连接。

5、(1)构造柱在框架砌体填充墙中的作用和构造要求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作用与多层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一样,即将较长的填充墙沿长度方向用构造柱分开,由框架柱、上一f水平横梁和构造柱形成填充墙的半封闭边框,并使填充墙构成几片具有半封闭边框的墙体,这就有如对墙体提了一个横向和纵向的“套箍”一样,对墙体起至约束促进作用。

即使填充墙脱落,也不致堆放解体,仍然可以确保其足够多的稳定性。

但它与多层砌体房屋中结构柱相同的就是,结构柱本身不已连续。

故这一促进作用的同时实现,一方面建议墙与柱应当可信联结,墙与上部梁用横砌砖稳固挤紧;另一方面建议结构柱与上下梁也应当可信亡兄,同时建议结构柱无法对主体框架结构导致有利影响,例如制止上下梁的横向相对变形,导致上下梁的脱落等。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在结构设计中,柱是一种主要的结构组件。

柱的作用是支撑楼层和屋顶的重量,并将它们传递到地基上。

因此,构造柱是非常关键的,任何设计方案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以保证柱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是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 尺寸设定柱的尺寸应该根据屋面设计进行科学分配。

柱的高度、直径和厚度等都需要根据结构力学计算而来,以满足结构的稳定性和要求承受的荷载。

另外,建议根据地震要求,在尺寸确定的情况下,增加柱的配筋以提高抗震能力。

2. 材料的选择柱的构造材料应该具备足够的强度和承受力,以确保其在结构中的可靠性。

普遍的常用材料包括混凝土、砖、钢、木等,选择不当会造成结构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建议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以确保材料的品质和合规性。

3. 柱的位置设置柱的位置应该遵循结构设计的规定。

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不同的柱网格,柱的位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形进行精确计算。

一般来说,柱的环间距离和纵横比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柱间的支撑均衡。

4. 柱的连接方式柱的连接方式也是非常关键的。

柱之间的连接可以直接焊接、铆接以及螺栓连接等,但无论何种连接方式,在结构设计中应该有明确的规定,以确保柱之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连接柱的部件也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及质量要求。

5. 柱的保护为了确保柱的稳定和安全,柱的保护很重要。

在建筑中,柱的保护措施包括防火、防腐、防锈、防爆等。

这些措施都能延长柱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增加房屋的安全性。

建议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柱的保护问题,以及在施工后及时跟进柱的维护工作。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包括尺寸设定、材料的选择、柱的位置设置、柱的连接方式和柱的保护。

这些原则的严格遵循和执行,能够确保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同时延长柱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住房体验。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构造柱的设置原则: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构造柱主要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3、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需有外露面。

一般利用马牙茬外露即可--------------------------------------------------------------------------------------------国家标准图集-03G363,专门关于构造柱的图集,里面对构造柱的构造有比较详细的一些说法和画法。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柱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功能区划分柱的位置:柱可以用来划分不同功能区域,比如餐厅区、休息区、办公区等。

在进行柱的设置时,应该根据功能需求将柱放置在适合的位置,以便实现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分隔。

2.综合考虑结构和美观:柱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的结构,所以在确定柱的位置时应综合考虑其结构性能。

同时,柱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也应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以保证美观性。

3.控制柱的数量和密度:柱的数量和密度应该根据具体场所的需求进行控制。

在一些需要大空间的场所,柱的数量应尽量减少,以便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灵活性;而在一些需要加固支撑的场所,柱的密度则应相对较高。

4.确保柱的尺寸和间距合理:柱的尺寸和间距应该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柱的尺寸要符合建筑的结构强度和外观效果的要求,间距则要考虑到建筑使用者的活动需求和安全性。

5.柱与室内布局的协调:柱的设置应与建筑室内布局相协调,避免对活动空间的影响和阻碍。

可以通过合理的柱形设计来避免柱子在空间中成为障碍物,减少对活动空间的占用。

6.利用柱子进行功能扩展:柱的设置可以不仅仅是作为结构支撑,还可以用于功能扩展。

例如,在柱子上设置展示架、照明灯具等,能够在起到结构支撑的同时达到实用和美观的效果。

总的来说,柱的设置要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结构特点和美观性进行
综合考虑。

合理的柱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效率和美观度,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舒适性和功能性的需求。

砌体工程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及马牙槎的留设要求

砌体工程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及马牙槎的留设要求

砌体工程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及马牙槎的留设要求说到砌体工程,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抽象,啥是砌体?简单说,砌体就是把砖头、石块、砌块这些一个个小东西用水泥沙浆拼起来,最后形成墙体,基本上就是咱们见到的那些建筑的墙墙砖砖。

而在砌体工程当中,构造柱和马牙槎是两个很重要的东西,它们好比是建筑体内的小“支柱”和“小保护神”,少了它们,墙体可能就站不稳,容易出问题。

所以今天就来聊聊,这两个小家伙到底是什么,怎么设置,留着它们干啥,能不能少留几个啊?先来说说构造柱吧。

构造柱,听名字就知道,它得“构造”点啥,简单来说就是它是一种纵向的加固柱子,通常在墙体的转角、门窗洞口这儿设置,目的是增强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你想啊,墙壁天天都受着外力冲击,时间一久,难免会有点疲软,构造柱就像给墙壁打个“强心针”,增强它的抗压抗剪能力,防止墙体开裂,出个问题。

就好像咱们做个大工程,如果没有基础的支撑,怎么可能稳得住?所以,构造柱可得留得稳稳当当。

那怎么设置构造柱呢?哎呀,这事可得小心了,别把柱子随便插在墙上就行。

构造柱的尺寸可得标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一般来说,最小的尺寸得做到300mm×300mm左右,有条件的话最好做得再大一点,像300mm×450mm啥的,这样更稳妥。

然后,构造柱的钢筋搭配也得合适,里头钢筋的数量和规格可得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来,不能省事。

柱子位置也得对,别把它放到啥都不该放的地方,一定要紧靠墙角或者门窗洞口,确保能起到加固作用。

说完了构造柱,咱们再聊聊马牙槎。

别看这名字有点古怪,其实它就是墙体里的一种“咬合”结构,起着“防脱落”和“增强结合力”的作用。

马牙槎的形状一般像是墙砖之间的一个小槽槽,这槽槽不是随便做的,它得在砌砖的时候留出来,形成一个跟相邻砖块“咬合”的状态。

想象一下,你堆积木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如果积木堆得太松散,它们就容易倒塌,难以牢固?马牙槎就是这个意思,它通过把砖块牢牢“咬住”来增加砖与砖之间的结合力,使得整面墙的稳定性更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执行,(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构造柱主要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3、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需有外露面。

一般利用马牙茬外露即可国家标准图集-03G363,专门关于构造柱的图集,里面对构造柱的构造有比较详细的一些说法和画法。

关于构造柱,主要是抗震的用途,设置方法参见《砌体规》表10.1.8和《抗震规》7.3.1。

另外,《砌体规》6.2.5中,“当梁跨度对240mm砖墙大于等于6米时,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这里的其他加强措施,通常的做法就是设置构造柱。

还有,《砌体规》6.3.2.9中防止墙体开裂的措施,在女儿墙中设置构造柱。

至于构造柱的具体实际作用嘛,看一下《砌体规》8.2.7吧构造柱的做法与承重柱不一样,其受力机理也不一样于承重柱对应的是填充墙,其与墙之间只有通过钢筋的简单拉结(目的是增强墙的稳定性),而构造柱与墙体之间可以说是相互咬合的(施工浇筑时,砌体都要留马牙茬)。

相应的它们的受力机理也不同,承重柱是自身单独承担落在自己身上的力(根据承重柱的设计可见一斑),而构造柱是和砌体是一块承担相应的作用力(构造柱只参与建筑的整体验算,而不必进行单个构件的设计)在砌体结构里的梁下加的柱(不能称其为壁柱,壁柱的材料应与砌体材料一样)只能是构造柱,而不是承重柱(因不管怎么样,你都不能把构造柱单独割裂开来,它与砌体承重墙是一个整体),梁当然要按简支来算,梁的支座处负筋小没关系,因它本来就是简支的。

纵筋都是4根14二级钢不一定合适,有的部位4根12即可满足要求,应该加强的部位4根14可能还不够,这就要根据实际的受力计算和经验来加强了建模型时,不输入构造柱,如果计算通过,按构造加构造柱。

如果不通过按砌体规8.2.8条组合砖墙加构造柱,因为输入构造柱它就参与受力,参与受力按PKPM的说法就成了组合砖墙。

为这我还问过同济的一个教授。

构造柱与承重柱主要区别是由于施工造成的构造柱在pm里按普通柱输入,然后定义成构造柱,可以修改配筋,这种作法来自pkpm的《砌体结构CAD原理及疑难问题解答》一书我个人认为在PKPM建模中构造柱先不加,如果计算通过(特别是抗震验算),就按构造配筋且要满足规规定.如果计算通不过.就应在建模中加入,那它与墙体就成为组合墙体就该按组合墙体的有关规定计算,并且要计算配筋,还要参照规的相关规定,满足要求1.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主要做为抗震时的约束边缘构件;2.构造柱可按构造要求,对于建筑物中由于洞口较大,墙体局部承压不够,需要借用构造柱的支撑作用时需要计算确定.3.PKPM建模时构造柱要建.--------------------------------------------------------------------------------------------新《抗规》中考虑了构造柱在砌体中对砌体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具体公式见7.2.8条。

因此,在模型中应正确的反映实际情况,所以,砖混结构的构造柱和洞口在模型中应该输入--------------------------------------------------------------------------------------------按照规和PMCAD使用手册,输入构造柱能较真实反映出砌体的受力情况.但我个人认为,在使用PMCAD做砌体结构验算时,还是可以区别对待的:对于抗震验算本来就无法计算通过的,构造柱应该真实输入;但如果抗震验算能满足规(或富裕较多的),在模型中漏掉一、二个构造柱也无不可。

比如大洞口边缘的边框柱,在模型中输入势必增加节点,而这种柱断面一般都按规的最小断面(一般180X墙厚)构造,如果能够,当然可以不输入的我这里的具体做法是:1.开始倒荷载计算,pm抗震验算中抗压验算的时候,不要输入构造柱。

有抗压不够的砖垛再架设构造柱;以及确定单元墙构造柱最大间距。

提醒的是:pm在计算构造柱与砖砌体组合计算的准确度有不准的时候!2.计算抗震承载力的时候最好是根据抗震相关条文,将构造柱准确落位,这样子在计算中可以发挥构造柱的作用,同时也为出图提供方便!--------------------------------------------------------------------------------------------1、按规要求必须配置的。

2、PKPM规定,建模时先把构造柱按柱输入,否则抗震验算时不予考虑构造柱与墙共同抗震。

--------------------------------------------------------------------------------------------我的建议是按照抗震规7.3.1来确定.经过多次审图检验,没有问题因为6度区不必计算水平地震力,建模时仅用于抗震作用的构造柱不必建入...6度以上区必须建入--------------------------------------------------------------------------------------------构造柱是抗震构造要求,不需计算,满足抗规构造即可.建模时必须设置,否则砌体抗震计算过不去.但是做基础时,一定要选择无基础柱,否则会被软件认为是框架柱做成独立基础--------------------------------------------------------------------------------------------构造柱和框架梁的连接现在一般是采用植筋的方式进行,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在地震情况下,仅靠锚固进去的100mm长能满足抗震需要吗?为什么钢筋的抗震锚固要在抗拉上乘一个系数的呢?就是这个原因反正现在规对这个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没有规定,就是默许,而此方法确实省事省力,又省钱。

要满足抗震最好的方法是预埋钢筋或钢板,可是谁都知道难度太大,所以,我在指导施工中也是植筋,监理单位、业主也都是默许。

毕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以上容均为一些会员讨论所得,有些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正规做法还要参看国家或地方相关规定!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1 围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模和外板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 (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 (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 (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3.3.1 构造柱模板:3.3.1.1 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 圈梁模板: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3.3.2.2 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3.3.2.3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3.3.2.4 砖混、外砖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3.3.3 板缝模板:3.3.3.1 板缝宽度为4cm,可用50mm×50mm方木或角钢作底模。

大于4cm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

3.3.3.2 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杆方法。

3.3.3.3 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