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妈妈和宝宝教学设计和反思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妈妈和宝宝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妈妈和宝宝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妈妈和宝宝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让宝宝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和植物,掌握其特征、种类和生活习性。

•培养宝宝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注重宝宝的观察力、细节把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题为《我们的朋友——动物和植物》。

1. 动物的特征、种类和生活习性教学内容•动物的分类: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等。

•动物的特征:按动物的身体特征进行分类。

•介绍常见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并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教学流程1.调动宝宝的积极性。

让宝宝看一张有许多动物的图片,看看你们能找到多少种不同的动物。

2.分类讨论动物。

呈现图表或幻灯片,以图像的方式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简要介绍动物的种类、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3.观察动物。

展示一些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图片,引导宝宝们认识动物的特征。

4.前往自然公园或动物园,进行实地观察和交流,让宝宝更加深入地学习动物的习性和特征。

2. 植物的特征、种类和生活习性教学内容•植物的分类: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植物的特征:叶子、茎、花、果实等部位的特征。

•介绍常见的植物,并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教学流程1.回顾动物的分类,与宝宝一同创作一幅大的科学图,将宝宝们了解到的动物种类和特征进行分类,将图形与宝宝所刻画的的动物贴在一起,以此来加深宝宝们的印象。

2.分类讨论和观察植物。

呈现一些植物的图片,介绍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3.前往花园或公园,寻找各种植物。

通过观察和探究宝宝们能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4.在教学楼外围或者已经确定的自然公园,开展植物和动物的巡视,让宝宝们对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和行为习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教学反思•调动宝宝的积极性,能够大大提升宝宝们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让宝宝们在实践中体会动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能够加深宝宝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团队讨论能够帮助宝宝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命奇迹》中第二节“宝宝和妈妈”。

详细内容包括解母亲怀孕过程,探讨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活,以及初步认识胎生动物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解母亲怀孕过程,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情感。

2. 使幼儿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提高幼儿对生命尊重和珍爱。

3. 初步认识胎生动物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母亲怀孕过程中宝宝变化。

教学重点:解母亲怀孕不易,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胎儿发育模型、动物图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位孕妇家长来园,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孕妇外貌特点。

(2)引导幼儿猜测孕妇肚子里有什,激发幼儿对母亲怀孕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母亲怀孕过程,让幼儿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活。

(2)讲解胎儿发育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宝宝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解到母亲怀孕知识。

4. 动手操作(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让幼儿绘制胎儿发育图。

(2)引导幼儿在绘制过程中,观察并描述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活。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作品,讲述母亲怀孕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母亲怀孕过程2. 胎生动物特点3. 关爱家人,尊重生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妈妈和宝宝。

答案: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妈妈和宝宝,描述妈妈怀孕过程。

2. 作业题目:说一说胎生动物特点。

答案:教师提供动物图片,幼儿观察并描述胎生动物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母亲怀孕过程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但在讲解胎儿发育模型时,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解家庭成员关爱。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社会》第三节《宝宝和妈妈》。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宝宝和妈妈的关系;探讨宝宝是如何从婴儿成长为儿童的;以及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依赖。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特别是宝宝和妈妈的关系。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让他们学会珍惜和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宝宝和妈妈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对宝宝的关爱。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宝宝成长照片、家庭合影、亲子互动视频、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亲子互动视频,让孩子们观察并讨论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

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和妈妈之间的趣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宝宝成长照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讲述宝宝成长的过程。

针对照片中的某一时期,讨论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互动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孩子们分组,每组观察一张家庭合影,讨论合影中的家庭成员关系。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4. 主题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我为妈妈做礼物”活动,孩子们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制作礼物。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礼物,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宝宝和妈妈2. 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宝宝成长过程亲子互动趣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我和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2. 答案: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较高,能积极分享自己和妈妈之间的趣事。

但在观察家庭合影时,部分孩子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妈妈和宝宝》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妈妈和宝宝》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妈妈和宝宝》1.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大班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培养学生对妈妈和宝宝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 教学准备•《妈妈和宝宝》图书•白板和黑板•彩色笔和粉笔3.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让学生坐成一个大圆圈,教师出示《妈妈和宝宝》这本图书,并问学生他们对妈妈和宝宝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了解。

第二步:展示与讲解教师向学生展示图书,并简单地讲解图书内容。

教师可重点提及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如妈妈怀抱宝宝、喂宝宝、陪伴宝宝等。

第三步:阅读图书教师请学生依次读《妈妈和宝宝》这本图书,并以适当的语速朗读。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书中的插图和文字。

第四步: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给出答案。

如: - 妈妈和宝宝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 你在插图中注意到了什么? - 你喜欢这本图书吗?为什么?第五步:全班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发现和想法。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六步:思考问题教师提出一些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如: - 在你看来,宝宝对妈妈的关系有什么好处? - 你认为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和维持的?第七步:反思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并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 -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 你觉得哪个环节最有趣/最有意思?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妈妈和宝宝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中积极参与,并流利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图书时表现得较为被动,没有很好地和小组成员合作。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更多的互动环节和合作机会。

另外,我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母子关系,以拓宽他们的世界观和观察力。

大班科学教案妈妈和宝宝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妈妈和宝宝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妈妈和宝宝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知道深海生物的种类和特点;•知道如何保护深海生物。

1.2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图片、文字等简单信息,描绘出深海生物的形态特征;•能够口头表达出如何保护深海生物的意义和方法。

1.3 情感目标•培养探索、创新和科学精神;•引导孩子珍爱生命、爱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owerPoint演示文稿;•活动卡片。

2.环境准备教室环境整洁温馨,桌椅整齐,教具摆放有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3.1.1 导入目的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孩子们探索深海生物的兴趣。

3.1.2 导入内容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一张深海生物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有什么特点。

3.2 认知环节3.2.1 认知目的通过图片、文本等不同形式的认知方式,让孩子们对深海生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2.2 认知步骤1.老师播放PPT,向孩子们展示深海生物的图片、文本信息等资料,帮助孩子们了解深海生物的种类、特点、栖息地等基本知识。

2.老师分发活动卡片,让孩子们根据卡片上的不同深海生物图片描绘出其形态特征,然后组织孩子们展示自己画的图片,让孩子们对深海生物的形态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3.3 收获环节3.3.1 收获目的唤醒孩子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强化孩子们爱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3.3.2 收获内容老师为孩子们播放一段深海生物保护的视频,向孩子们传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启发孩子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深海生物、整个海洋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3.4 总结环节3.4.1 总结目的总结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突出本节课的核心思想。

3.4.2 总结内容老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今天学习的知识,强调“我们都是深海生物的守护者”的主题,呼吁孩子们勇于探索,行动起来,为保护深海生物、整个海洋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反思4.1 教学收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孩子们了解到深海生物的精彩世界,同时也意识到保护深海生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认识生命》,详细内容围绕“宝宝和妈妈”主题展开。

通过学习,让幼儿解生命孕育过程,认识胎生动物特点,以及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成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长过程,知道胎生动物特点。

2. 学会关爱身边人,珍惜生命。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生命孕育过程,认识胎生动物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成长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孕育生命过程教具模型、动物图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动物宝宝和妈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教具模型展示生命孕育过程,讲解胎生动物特点,让幼儿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成长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解到关于宝宝和妈妈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主题活动(10分钟)让幼儿用彩泥制作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模型,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宝宝和妈妈生命孕育过程胎生动物特点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成长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宝宝和妈妈,并简单描述。

答案示例:我画出一只小猫咪和它妈妈。

小猫咪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出生。

它们之间有着深厚感情,我们要珍惜生命,关爱家人。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描述简洁,表达出对生命尊重和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解生命孕育过程,认识到胎生动物特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成长变化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1. 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关于宝宝和妈妈绘画作品。

2. 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关爱身边人,珍惜生命。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需要确保所选用PPT图片和讨论话题能够充分吸引幼儿注意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1)2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1)2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认识自己》,详细内容为“宝宝和妈妈”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认识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培养感恩父母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认识到自己是从一个小宝宝慢慢长大的。

2. 培养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懂得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命的孕育过程、感恩父母的情感培养。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孕育生命过程的挂图、小宝宝和妈妈的合影照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宝宝和妈妈的合影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介绍生命的孕育过程,让幼儿了解到自己是从一个小宝宝慢慢长大的。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孕育生命过程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你们知道妈妈在怀孕的时候,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长大的?”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与妈妈之间的趣事,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5. 感恩表达(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制作一张感谢妈妈的贺卡,并鼓励幼儿将贺卡送给妈妈。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宝宝和妈妈2. 内容:生命的孕育过程感恩父母与父母相处的时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感谢妈妈的贺卡,并写上一句感谢妈妈的话。

2. 答案示例:“妈妈,谢谢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我爱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详细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幼儿对生命的孕育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认识生命》,详细内容为“宝宝和妈妈”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孕育和成长过程,以及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理解妈妈与宝宝之间的感情。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妈妈与宝宝的外貌、性格等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尊敬妈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孕育和成长过程,以及妈妈与宝宝之间的关系。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妈妈与宝宝的特点,培养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妈妈与宝宝的照片、孕育生命过程的图卡、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妈妈之间的趣事,激发兴趣。

2. 讲解:展示妈妈与宝宝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他们的外貌、性格等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观看孕育生命过程的图卡和视频资料,让幼儿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4. 例题讲解:a. 提问: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吃什么?b. 提问: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生活?c. 提问:宝宝出生后,妈妈会怎么照顾他?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和贴纸,创作一幅表达妈妈与宝宝之间感情的画。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宝宝和妈妈2. 内容:a. 生命的孕育和成长过程b. 妈妈与宝宝的外貌、性格特点c. 妈妈与宝宝之间的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表达妈妈与宝宝之间感情的画。

画面中有妈妈和宝宝,妈妈抱着宝宝,两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背景可添加一些温馨的元素,如爱心、阳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妈妈与宝宝的认识程度,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妈妈共同参与,增进感情。

b. 开展关于家庭主题的故事分享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温馨故事。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妈妈和宝宝》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妈妈和宝宝》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妈妈和宝宝》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面向3-4岁学生的大班科学教学。

教学主题为《妈妈和宝宝》,旨在帮助孩子们认识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关系,并引导他们发现生命的奇妙之处。

教学目标1.认识婴儿和母亲,并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2.发现生命的奇妙之处,理解生命是如何诞生的;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发现力,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在合作中成长。

教学过程活动一:教师示范1.教师准备一张生动有趣的图片,如妈妈亲吻宝宝的照片,并与学生分享;2.教师向学生讲解图片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3.教师介绍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们认识母爱的伟大,讲解宝宝从怀中诞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奇妙之处。

活动二:让孩子们自己发现1.教师给每位学生一本小册子,上面有几张图片,部分图片隐藏着意外之处;2.学生们观察图片,寻找其中的奇妙之处,并在小册子上用笔标记;3.学生完成寻找过程后,教师将小组分开,让学生互相检查,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活动三:班级观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班级中宠物鱼的生命活动,例如观察鱼儿是如何呼吸、游动等;2.学生们观察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事情,用文字记录或画图;3.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归纳总结,体会班级中生命面貌的奇妙之处。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从图片认知、自主发现、团队合作、班级观察过程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有助于他们自我完善和成长。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活动一中,有部分学生对图片中的内容反应不够积极,对于其中的生命奇妙之处缺乏深刻理解;在活动二中,有些学生找不到隐藏的奇妙之处,教师需要通过个别引导来帮助他们成长;在活动三中,一些学生的记录和分享时间较长,导致班级的氛围不够活跃。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发掘他们的潜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 1. 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和胎儿的发育情况。

2.认识到胎儿在妈妈肚子里需要妈妈的呵护和爱护。

3. 学习保护和照顾婴儿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首先,老师会给学生展示几张经过编辑的相册照片,图片里面是孕期的妈妈们,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想象,妈妈和肚里的宝宝们的形象会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

正文1.教学第一步,老师会向学生介绍妈妈怀孕的过程,告诉学生应该如何保养自己。

这里可以借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妈妈需要多喝温水,多吃蔬菜水果等等。

2.接着,老师会向学生展示一张胎儿的照片,并给学生简单地介绍胎儿的发育情况,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在妈妈肚子里的胎儿需要妈妈的保护和呵护。

3.在教学的第三步,老师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婴儿的照片,来认识婴儿的各个部位,例如:婴儿的眼睛、耳朵、鼻子等等。

同时,老师会告诉孩子们如何在抱婴儿的时候注意保护婴儿和自己。

实践教学的最后,老师会批发给每个学生一个玩具婴儿,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给婴儿穿衣服、换尿布,并体验一下给婴儿洗澡和喂奶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些日常保护婴儿的实用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感觉孩子们对于科学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了保护和爱护胎儿和婴儿的重要性。

同时,实践环节的设计更能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实践的乐趣。

不足之处在于,此次教学比较偏向于对生理性知识的讲解,缺少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环节,下次教学应该加强与生活结合的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得到更好地锻炼。

总结本次教学通过多角度的介绍和实践环节的加强,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在妈妈肚子里的胎儿和婴儿需要妈妈的保护和呵护,同时,体验式的实践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人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妈妈和宝宝》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妈妈和宝宝》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妈妈和宝宝》一、教案主题:妈妈和宝宝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图片中的妈妈和宝宝;2.能够理解妈妈和宝宝之间的关系;3.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悟和理解。

教学内容:1.通过展示图片和童谣《妈妈和宝宝》来引导学生对妈妈和宝宝的认知和了解。

2.拿出实物妈妈和宝宝的玩具,让学生自由发挥,模拟亲情互动,增进对母爱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认知妈妈和宝宝1.您有妈妈吗?您知道妈妈是什么吗?2.您有一个可爱的宝宝吗?他/她现在在哪儿?3.给学生播放童谣《妈妈和宝宝》的音频,并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妈妈和宝宝。

二、通过实物妈妈和宝宝的玩具,让学生自由发挥亲情互动1.老师通过展示实物妈妈和宝宝的玩具引导学生注意。

2.老师让学生自由发挥,模拟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互动。

3.老师通过细致的引导,帮助学生体会亲情互动的体验和感悟。

三、总结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科学课,主要的内容是让学生认知妈妈和宝宝的形象,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图片和童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知。

随后,我通过展示实物妈妈和宝宝的玩具和学生一起互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进而深化对母爱的理解。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看到实物妈妈和宝宝的玩具时,孩子们都很激动,乐此不疲地模拟亲情互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体现了大班科学课程的特点,即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创造出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之,通过今天这节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教育应该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创造出更多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进而掌握更丰富的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妈妈和宝宝》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妈妈和宝宝》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妈妈和宝宝》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界的亲子关系,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妈妈和宝宝。

2.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妈妈和宝宝,了解它们的亲子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家庭成员。

(2)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界也有妈妈和宝宝吗?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基本环节(1)观察动物妈妈和宝宝教师出示几种常见动物的图片,如:大象、长颈鹿、狮子、熊猫等,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外貌特点,并讲述动物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故事。

(2)讨论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特点(3)游戏:猜猜我是谁教师将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图片打乱,让幼儿找出对应的亲子组合,并讲述它们的故事。

(4)观看视频: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动物妈妈和宝宝生活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动物世界的温馨。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动物妈妈和宝宝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关爱它们?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动物界的亲子关系,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特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视频的引入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动物世界的温馨,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4.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发言不够积极,教师应更多地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5.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设计更多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6.教师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幼儿识别不同动物的妈妈和宝宝,并讲述它们的特点。

最新妈妈和宝宝教案反思(8篇)

最新妈妈和宝宝教案反思(8篇)

最新妈妈和宝宝教案反思(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妈妈和宝宝教案反思(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园科学课程,主题为《宝宝和妈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幼儿了解母亲在孕育与养育过程中对宝宝的贡献,并培养幼儿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宝宝在哺乳期是由妈妈的乳汁来滋养的。

2.培养幼儿感恩母爱的情感和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通过观察和描述的方式,向幼儿展示妈妈哺乳宝宝的场景图片或视频。

2.准备幼儿书籍《宝宝和妈妈》。

3.准备乳质辅食、奶瓶和母乳代替品等模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幼儿展示妈妈喂养宝宝的场景图片或视频,并用简明的语言描述妈妈的行为。

教师可询问幼儿对这个场景有什么感受,并鼓励幼儿分享。

2. 概念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乳质辅食、奶瓶和母乳代替品等模型,引导幼儿讨论妈妈喂养和滋养宝宝的方式。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和回答,比如:“宝宝在哺乳期是由谁来滋养的?”,“妈妈是如何喂养宝宝的?”等。

3. 书本分享(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一本关于母亲和宝宝的故事书籍《宝宝和妈妈》。

老师逐页阅读,注重对语言和细节的解释。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与幼儿互动,促进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4. 观察和实践(2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乳质辅食,让幼儿观察、感受和品尝。

幼儿可以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对食物的感受和喜好,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5. 总结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帮助幼儿总结教学目标。

幼儿可以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回答教师的问题,或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母亲的乳汁喂养宝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感恩母爱的情感。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感官体验能力。

教师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

然而,本节课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首先,可以增加一些关于母亲对宝宝的照顾和爱的故事或视频,以增加幼儿对母爱的理解。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宝宝和妈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命奥秘》中的第三节《宝宝和妈妈》。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学习人体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着重介绍心脏、肺、大脑等器官;探讨宝宝与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认识到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变化。

2. 培养幼儿对人体器官的基本认识,了解它们的功能。

3. 增进幼儿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学会关爱家人,尤其是妈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对人体器官的功能有深入的认识。

重点:让幼儿感受到妈妈对宝宝的关爱,学会珍惜家庭亲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孕育生命过程的图片、模型,人体器官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孕育生命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变化,激发幼儿对生命奥秘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人体基本构造和功能,通过PPT课件和模型展示,让幼儿对人体器官有直观的认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在画纸上描绘自己心中的妈妈,并标注出妈妈的重要器官。

4. 讨论与分享(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妈妈与宝宝之间的感人故事,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宝宝和妈妈》2. 内容:a. 生命的孕育过程b. 人体器官及其功能c. 家庭关系与关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我心中的妈妈》,并标注出妈妈的重要器官。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模型,让幼儿对生命的孕育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

但在讲解人体器官功能时,部分幼儿可能还存在理解困难,今后需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尝试为妈妈做一件小事,表达对妈妈的关爱。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和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和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和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以《宝宝和妈妈》为主题,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幼儿了解宝宝的成长过程以及妈妈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涵盖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的各个阶段,以及妈妈为宝宝提供的关爱和照顾。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能力,让幼儿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宝宝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让幼儿理解妈妈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关爱。

3. 培养幼儿的亲情观念,增强幼儿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宝宝的成长过程以及妈妈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出妈妈对宝宝的关爱和照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宝宝成长图片、妈妈照顾宝宝的情景图片、PPT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宝宝和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宝宝和妈妈的特点。

2. 讲解:通过PPT展示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的各个阶段,讲解妈妈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 实践: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妈妈为宝宝提供的关爱和照顾。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与妈妈之间的亲情故事。

5. 创作: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一幅关于宝宝和妈妈的画作。

6.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宝宝成长过程、妈妈关爱宝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宝宝成长过程和妈妈关爱宝宝的故事。

2.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幼儿了解了宝宝的成长过程以及妈妈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关爱。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家人的感恩之心。

在创作环节,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作品。

在课后拓展延伸中,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加强幼儿与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同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和鼓励幼儿继续树立亲情观念。

【幼儿启蒙】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幼儿启蒙】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教案编辑专员: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理解宝宝和妈妈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提问意识。

3. 提高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宝宝和妈妈之间的爱。

2. 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对生命的起源有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宝宝和妈妈的相关图书、图片、视频资料。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关于家庭的歌曲,引起幼儿对家庭的兴趣。

2. 主题活动:通过故事《宝宝和妈妈》让幼儿了解宝宝是如何在妈妈肚子里成长的,并通过视频资料直观展示这一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和感受。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可以和妈妈一起完成一张手工作业,画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2. 鼓励幼儿在家观察妈妈,记录下妈妈为他们做的事情,并在下次课上分享。

教案编辑专员: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2. 使用直观的教具和多媒体资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和分析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内容。

3. 评估幼儿在手工作业和家庭观察作业中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幼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

3. 考虑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自己对家庭关系的感受。

九、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体验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

2. 组织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增进家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支持。

3. 开展家庭作业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在家庭中继续推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十、教学资源1. 推荐相关的绘本和儿童读物,让幼儿在家也能接触到丰富的学习资源。

2. 提供在线资源,如教育视频和互动游戏,让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和学习。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宝宝和妈妈》是一本适合大班幼儿的科学教材。

通过这本故事书,幼儿能够了解到人类的基本繁殖方式,并且培养对亲情的认知和情感。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基本繁殖方式。

2.培养幼儿的亲情认知和情感。

3.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道具:2.人体模型或图片3.绘本《我是小小种子》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故事书《宝宝和妈妈》,引导幼儿们观察书中的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2.情景引入(10分钟)教师以布偶妈妈和宝宝作为角色,通过模拟肚子里有小宝宝的情景,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小宝宝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3.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借助故事书《宝宝和妈妈》,对故事中的情景进行讲解。

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人体模型或图片,向幼儿们展示和解释男女性别特征,引导幼儿们了解人体的基本构造和生育的过程。

4.故事绘本分享(10分钟)教师出示绘本《我是小小种子》,引导幼儿观看绘本并讲述故事中的情节。

通过绘本中的角色,帮助幼儿们进一步认识到宝宝的产生依赖于男女父母的亲密关系。

5.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们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爸爸和妈妈?你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和感受。

6.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总结反思,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宝宝和妈妈》这本故事书很好地引导幼儿们认识到人类的基本繁殖方式,并且加深了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幼儿通过观察故事中的图片和讲解,了解到男女性别的特征及其对生育的重要性。

绘本分享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对宝宝产生依赖于父母亲密关系的认识。

小组讨论环节为幼儿们提供了分享自己亲情经历和感受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儿启蒙】-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幼儿启蒙】-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

【幼儿启蒙】-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宝宝和妈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宝宝和妈妈之间的关系,理解宝宝是妈妈的一部分。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宝宝和妈妈之间的关系,理解宝宝是妈妈的一部分。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了解生命的起源,感受生命的神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宝宝和妈妈之间的关系,理解宝宝是妈妈的一部分。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宝宝和妈妈的图片、视频、操作材料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宝宝和妈妈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引发幼儿对宝宝和妈妈关系的思考。

2. 探究:让幼儿动手操作材料,观察宝宝和妈妈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宝宝是妈妈的一部分。

3. 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宝宝和妈妈之间的关系。

5. 拓展: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和描述自己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时,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充分体验和表达。

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是否能积极动手操作,是否能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交流。

2. 关注幼儿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观察力,看他们是否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发现。

3. 搜集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和描述,看他们是否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生活中,是否能与家人进行分享。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人一起进行探究,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对家人的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和反思
武警山西总队幼儿园:张金兰
课题名称:《妈妈和宝宝》
科目: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实物青蛙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的生育方式。

丰富和巩固有关动物胎生、卵生的基本常识,形成概念,并能将其进行准确分类。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什么是胎生、什么是卵生。

二、过程与方法
1、猜谜语引出,(逐一出示课件图片)通过观看PPT。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

师:(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了一团一团黒色的卵)(两周后,卵孵化为蝌蚪)
(蝌蚪长出了两支后腿)
(又长出了两支前腿)
(幼蛙的肺功能健全,尾巴逐渐消失)
(幼蛙的尾巴逐渐退化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青蛙)
2、引导幼儿讲述对身边常见事物。

使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营造幼儿探究活动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并发表不同意见。

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发现式和扩散思维的教学方法。

3、逐渐出示ppt中图片,引导幼儿什么是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活动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的主体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幼儿间的相互作用,教具形象直观的辅助作用综合进行的方法)。

(1)青蛙产下的卵变成青蛙、鸡蛋变小鸡,总结出卵生动物的特征。

(2)运用猪妈妈和小猪进行比较总结出胎生动物的特征,运用扩散思维法让幼儿说出什么是胎生动物什么是卵生动物,
(3)通过操作图卡让幼儿巩固复习胎生、卵生的动物
4、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1)出示了课件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画,立即吸引了幼儿,
(2)通过观察图片,总结出人也是胎生动物,从而又引发情感教育:妈妈怀胎十月诸多不便、还为我们干什么?
(3)她很辛苦我们该对妈妈说什么?(幼儿答、、、、、、)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妈妈
的爱。

四:分析:之所以选取《妈妈和宝宝》作为大班幼儿的科学活动教材,就是因为它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大班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心里特点,为孩子提供了动脑思维的空间,利用科学教育密切联系实际进行科学探索,从中体验发现活动的乐趣。

武警山西总队幼儿园:张金兰
课题名称:《妈妈和宝宝》
科目: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实物青蛙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的生育方式。

丰富和巩固有关动物胎生、卵生的基本常识,形成概念,并能将其进行准确分类。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什么是胎生、什么是卵生。

二、过程与方法
1、猜谜语引出,(逐一出示课件图片)通过观看PPT。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

师:(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了一团一团黒色的卵)(两周后,卵孵化为蝌蚪)
(蝌蚪长出了两支后腿)
(又长出了两支前腿)
(幼蛙的肺功能健全,尾巴逐渐消失)
(幼蛙的尾巴逐渐退化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青蛙)
2、引导幼儿讲述对身边常见事物。

使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营造幼儿探究活动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并发表不同意见。

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发现式和扩散思维的教学方法。

3、逐渐出示ppt中图片,引导幼儿什么是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活动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的主体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幼儿间的相互作用,教具形象直观的辅助作用综合进行的方法)。

(1)青蛙产下的卵变成青蛙、鸡蛋变小鸡,总结出卵生动物的特征。

(2)运用猪妈妈和小猪进行比较总结出胎生动物的特征,运用扩散思维法让幼儿说出什么是胎生动物什么是卵生动物,
(3)通过操作图卡让幼儿巩固复习胎生、卵生的动物
4、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1)出示了课件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画,立即吸引了幼儿,
(2)通过观察图片,总结出人也是胎生动物,从而又引发情感教育:妈妈怀胎十月诸多不便、还
为我们干什么?
(3)她很辛苦我们该对妈妈说什么?(幼儿答、、、、、、)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妈妈
的爱。

四:分析:之所以选取《妈妈和宝宝》作为大班幼儿的科学活动教材,就是因为它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大班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心里特点,为孩子提供了动脑思维的空间,利用科学教育密切联系实际进行科学探索,从中体验发现活动的乐趣。

武警山西总队幼儿园:张金兰
课题名称:《妈妈和宝宝》
科目: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实物青蛙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的生育方式。

丰富和巩固有关动物胎生、卵生的基本常识,形成概念,并能将其进行准确分类。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什么是胎生、什么是卵生。

二、过程与方法
1、猜谜语引出,(逐一出示课件图片)通过观看PPT。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

师:(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了一团一团黒色的卵)(两周后,卵孵化为蝌蚪)
(蝌蚪长出了两支后腿)
(又长出了两支前腿)
(幼蛙的肺功能健全,尾巴逐渐消失)
(幼蛙的尾巴逐渐退化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青蛙)
2、引导幼儿讲述对身边常见事物。

使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营造幼儿探究活动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并发表不同意见。

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发现式和扩散思维的教学方法。

3、逐渐出示ppt中图片,引导幼儿什么是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活动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的主体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幼儿间的相互作用,教具形象直观的辅助作用综合进行的方法)。

(1)青蛙产下的卵变成青蛙、鸡蛋变小鸡,总结出卵生动物的特征。

(2)运用猪妈妈和小猪进行比较总结出胎生动物的特征,运用扩散思维法让幼儿说出什么是胎生动物什么是卵生动物,
(3)通过操作图卡让幼儿巩固复习胎生、卵生的动物
4、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1)出示了课件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画,立即吸引了幼儿,
(2)通过观察图片,总结出人也是胎生动物,从而又引发情感教育:妈妈怀胎十月诸多不便、还为我们干什么?
(3)她很辛苦我们该对妈妈说什么?(幼儿答、、、、、、)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
动作表达对妈妈
的爱。

四:分析:之所以选取《妈妈和宝宝》作为大班幼儿的科学活动教材,就是因为它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大班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心里特点,为孩子提供了动脑思维的空间,利用科学教育密切联系实际进行科学探索,从中体验发现活动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