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压更换高压胶管造成伤人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压力钢管安全鉴定管道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压力钢管安全鉴定管道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压力钢管安全鉴定管道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压力钢管作为重要的设备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压力钢管事故不时发生,给生产、环境甚至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压力钢管的安全问题,并能够有效避免和应急处理事故事件,本文将通过分析一系列管道事故案例,并对其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压力钢管事故案例分析1. 环境污染事故案例某化工企业的高温高压管道发生泄漏事故,导致有毒物质大量外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经脱硫装置分析,事故原因为管道中的腐蚀薄弱处受到侵蚀破裂。

初步判断是管道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管道厚度不均匀,无法承受高温高压条件。

2. 人身伤害事故案例某石油炼化厂安全事故调查显示,压力钢管接口处焊缝出现裂纹,导致管道泄漏,严重烧伤了几名维修工人。

经过分析,发现焊缝处使用了低质量焊材,与管道材料不匹配,使得焊缝强度大大降低,无法承受正常的工作压力。

3. 生产停工事故案例某化肥厂发生一起压力钢管爆炸事故,造成了设备毁坏以及生产线的长时间停工。

经过调查,发现该压力钢管的管道金属遭受了高温、高压环境的长期侵蚀,造成金属疲劳,从而引发了爆炸事故。

二、案例中的经验总结1. 管道设计与制造在压力钢管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尤其是钢管厚度和管材质量的合理选择。

针对高温高压环境,应使用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并且加强对接口和焊缝的质量监控和控制。

2. 管道维护与检修维护保养是预防管道事故的关键环节,应定期进行管道的技术状态检查和定期维护。

对可能存在腐蚀、疲劳、裂纹等问题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的管道和零部件,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一旦发生管道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包括人员疏散、事故现场隔离、封堵漏口、控制泄漏物质扩散等。

同时,要进行事故的调查与分析,查找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及时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高压管线憋漏后伤人事故案例

高压管线憋漏后伤人事故案例
可能造成的后果:
1.物体打击严重受伤。
原因分析:
1.高压弯管老化,未及时更换,定期探伤检测不到位,以至于刺漏,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开泵时,副司钻的站位距高压区太近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3.井眼尚未循环畅通,倒泵后,柴油机转速高,致使泵压突然升高。
经历教训:
1.操作规程本是带血的教训换来的,不要再次违背去验证;
4.指挥开泵人员要尽量远离高压区域,挂泵人员要听从指挥,不得离开控制开关,发现异常须 Nhomakorabea即停泵;
5.对泥浆泵保险安全销加强检查,定位泵压符合标准,防止定位销定位过高或锈蚀失效。
操作不规范,高压管线憋漏后伤人
单位名称:XXX钻井队
风险经历级别:B
发生时间:2013年11月
发生地点:XXX
施工作业名称(工序):下钻开泵循环作业
风险经历描述:
2013年11月*日,某队二班接班后进行短起下钻作业,22点下钻到底,钻台鸣喇叭示意开泵,副司钻给柴油机司机发出挂2号泵(单凡尔)的手势信号,司机接到信号后将2号泵挂合上,大约10分钟后井口泥浆返出,泵压3兆帕左右,属于正常。随即,副司钻又指挥司机摘2号泵挂1号泵(3个凡尔)。1号泵挂上约2分钟后,2号泵的高压弯管突然被憋开约10多cm长裂口,高压泥浆喷在距2号泵高压弯管2m处观察泵压的副司钻脸上,至使副司钻左眼被泥浆刺伤。
2.类似的风险经历有很多,要切实做到入心、入脑,安全警钟长鸣。
防范措施:
1.定期对高压管线进行探伤检测。超过使用年限,坚决更换;
2.对高压系统(包括:高低压闸门、事故闸门、空气包、压力表、水龙带本体、水龙带保险绳、
水龙带连接、自动停泵装置等)要细致排查;
3.规范开泵程序,排量由小到大循环正常后再倒换泵或提转速;

某矿液压泵站高压胶管伤人事故案例分析

某矿液压泵站高压胶管伤人事故案例分析

某矿液压泵站高压胶管伤人事故案例分析
(1)事故概况
2003年6月,某矿采煤队液压泵站维修工刘某,用铁丝代替U型销,在压力作用下铁丝退出,造成高压管抽人事故。

当天夜班,刘某进行液压管路检修,在工作面中部,有一节高压管漏液,须更换新高压管,刘某把退下的U型销随手扔在了地上,当换上新高压管后,U型销怎么找也找不到了,这时,刘某突然发现支柱的手提把上挂有联网的铁丝,就顺手剪了一段当U型销用,当开泵试管路时,刚好联网工宋某从此经过,高压管突然脱销,像游龙一样挥舞着巨掌,猛的将宋某击倒,造成肋骨骨折。

(2)事故原因
①液压管路维修工刘某图省事怕麻烦,用铁丝代替U型销。

②有“三惯三乎”的思想,以前也是这样干的,没出过事故,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3)防范措施
①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②严格按章作业,杜绝使用不合格的U型销。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恶劣的工作条件、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等原因,经常会发生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事故。

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以两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案例一:2005年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据调查,该压力容器为焦化装置中的一个5.6米直径、3000立方米容积的容器。

事故发生时,容器内的焦炭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由于管道泄漏导致可燃气体积累,最终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厂房严重受损。

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老化:该压力容器已经使用了超过15年,容器壁厚度减薄、焊缝疲劳等老化问题引发了事故。

2.管道泄漏:管道连接处处于高温高压环境,由于材料老化、腐蚀等原因,管道出现泄漏问题,导致可燃气体积累。

3.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管道泄漏,也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

防范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修压力容器,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

超过设备寿命的容器应立即停用。

2.加强管道的检测和维护,定期进行泄漏检查,如发现泄漏应立即修复或更换管道。

3.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安装可燃气体监测仪器,及时发现可燃气体积累,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工作,降低事故后果。

案例二:2024年石油化工公司压力管道泄漏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石油化工公司的输油管道上,由于管道接口处的腐蚀和材料老化严重,导致管道发生泄漏。

泄漏的石油液体喷洒到周围环境,引燃后引发火灾。

事故造成2人死亡,10人受伤,数公顷的土地受污染。

事故原因分析:1.材料老化和腐蚀:管道接口处的材料由于多年的使用和长期受到介质侵蚀,导致管道壁厚度减薄,最终发生泄漏。

2.检测不及时:公司没有定期检测和维修管道,未能及时发现管道腐蚀问题。

3.阀门故障:事故发生时,阀门未能及时关闭,导致泄漏的石油液体无法控制,引发火灾。

齐齐哈尔超高压局进行500千伏更换绝缘子作业,高处坠落人身死亡事故

齐齐哈尔超高压局进行500千伏更换绝缘子作业,高处坠落人身死亡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齐齐哈尔超高压局进行500千伏更换绝缘子作业,高处坠落人身死亡事故一、事故简况:2009年5月8日至15日,齐齐哈尔超高压局送电工区进行500千伏冯大Ⅰ号线更换绝缘子作业,全线共分6个作业组。

5月12日,作业进行到第五天,第三作业组负责人周,带领作业人员乌(死者,男,蒙族,1974年10月出生,1995年由牡丹江电校毕业参加工作,班组安全员)等8人,进行103号塔瓷质绝缘子更换为合成绝缘子工作。

塔上作业人员乌、邢在更换完成B 相合成绝缘子后,准备安装重锤片。

邢首先沿软梯下到导线端,14时16分,乌随后在沿软梯下降过程中,不慎从距地面33米高处坠落至地面,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乌在沿软梯下降前,已经系了安全带保护绳,但扣环没有扣好、没有检查。

在沿软梯下降过程中,没有采用沿软梯下线时,应在软梯的侧面上下,应抓稳踩牢,稳步上下的规定操作方法,而是手扶合成绝缘子脚踩软梯下降,不慎坠落。

小组负责人抬头看到乌坠落过程中,安全带保护绳在空中绷了一下,随即同乌一同坠落至地面。

二、事故原因及暴露问题1.工作班成员乌(死者)的违章行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首先,乌在系安全带后没有检查安全带保护绳扣环是否扣牢,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6.2.2条的规定。

其次,在沿软梯下降时,违反工区制定的使用软梯的规定。

工作负责人没有实施有效监护,默认乌使用软梯的违规操作方式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2.人员违章问题突出。

作业人员在工区对软梯使用方法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仍然使用过去习惯性的做法,表现出对规定和要求的漠视,说明反违章工作开展不力。

3.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亟待加强。

员工实际操作技能较差,基本技能欠缺。

4.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

对沿软梯上下的风险估计不足,在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过程中,都没有强调软梯的使用。

三、防范措施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重点是各种规章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并加大反违章工作的管理力度,吸取教训,深究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压管道事故案例分析

高压管道事故案例分析

高压管道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由于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高压管道事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中国,由于缺乏足够的安全措施和维护检修,高压管道事故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分析三起高压管道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事故案例一时间:2014年8月地点: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事件:在建设一条高压天然气管道中,由于施工不当,管道翻倒,导致部分管道断裂,天然气泄漏,爆炸造成14人死亡,26人受伤。

原因:由于施工队伍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术,对管道的施工安装不当,导致管道翻倒。

另一方面,管道的设计和质量也存在问题。

影响:此次事故造成了数十亿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声誉损失。

更重要的是,这场事故造成了14人的死亡和26人的伤残,给当地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应对措施:对施工方进行了严肃的问责,建立了管道施工安装的标准和检测机制,同时加强对管道质量的监管和审核。

二、事故案例二时间:2017年11月地点:重庆市事件:在进行高压天然气管道维护时,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天然气泄漏,引爆了周边的建筑物,造成15人死亡,30人受伤,涉及损失达到4000多万元。

原因:首先,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术,对管道的维护不当。

其次,管道的设计和质量问题也对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影响:这场事故对当地的经济和百姓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和声誉损失。

此外,天然气泄漏和爆炸还造成了15人死亡和30人受伤。

应对措施:加强对高压管道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操作规程制定,完善检测和维护机制,对高风险地区的管道进行特殊检测。

三、事故案例三时间:2019年12月地点:湖北荆州事件:在进行一次统计评价验收时,由于设计单位未发现开挖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影响,导致管道在启用前损坏,引发燃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5人受伤。

原因:首先,设计单位在验收时未全面深入了解施工现场情况,造成了设计方案的不完善。

2000-2016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2000-2016(本站推荐)

2000-2016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2000-2016(本站推荐)

2000-2016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2000-2016(本站推荐)第一篇:2000-2016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2000-2016(本站推荐)2000-2016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12月前言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以下简称“辽阳石化”)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事故事件的管理,特别是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的典型事故,值得汲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

为使广大基层员工能对这些典型事故有广泛深入的了解,从中汲取教训,警钟长鸣,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本书编写组从2000-2016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发生的事故中筛选出96起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了汇编,作为基层员工的培训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尊重事故报告为原则,尽量使用正式的事故报告,着重描述事故经过、原因分析、防范措施等要素,并配以事故现场的照片,隐去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删去了对事故责任者追究的部分。

本书的编制与印发将为辽阳石化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习素材,也希望能为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基层班组教育提供实用、有效的培训素材。

忠心希望大家能够仔细地阅读和学习书中的每一个事故案例,将自身置于事故的背景中思考一下:当您身处于事故当事者的情况下,您会怎么做,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忠心希望您可以从每一起事故中汲取教训,纠正自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或习惯,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并且主动关注、关心身边同事的安全。

这是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辽阳石化安全环保处、环保监督中心、烯烃厂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时间关系,有些事故案例未被收录其中,有些案例的内容也经过编写组重新处理难免有误,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7年12月编者目录2000年事故案例 (1)“4.27”反应釜紧急泄料阀脱开物体打击事故...............................................................2 “9.21”碳四罐罐底阀门排出物爆炸着火事故...............................................................7 “12.12”空分装置冷箱设备爆炸事故.. (8)“12.22”无防护作业氰化物中毒事故...........................................................................10 2001年事故案例.. (11)“8.3”消防泵房内吸烟闪爆事故...................................................................................12 “8.28”检修氨调节阀中毒事故.....................................................................................13 “9.5”检修氨调节阀中毒事故.......................................................................................16 “9.26”吊装口坠落事故. (19)“10.12”劣质阀门法兰断裂事故...................................................................................21 “11.5”违规使用螺栓泵盖崩开事故.............................................................................23 2002年事故案例.. (25)“2.23”设计、施工留隐患干燥器爆炸事故.................................................................26 “5.24”带电操作触电事故.............................................................................................30 “6.12”违章操作触电事故 (32)“8.27”违规排放硫化氢中毒事故.................................................................................34 “9.2”污水排放工艺不合理硫化氢中毒事故...............................................................38 “10.2”设计隐患消音器爆裂着火事故.........................................................................39 “10.26”清理原油储罐火灾事故...................................................................................42 “11.27”违章处理放空阀氰化物中毒事故...................................................................44 2003年事故案例.. (47)“2.7”叉车车辆伤害事故...............................................................................................48 “4.18”翻越天桥栏杆高处坠落事故.. (49)-I-“4.20”刹车失灵油罐车脱轨颠覆.................................................................................50 “5.7”私用油、电火灾事故...........................................................................................52 “9.11”加热炉闪爆事故.................................................................................................53 “9.12”减压炉爆炸事故. (55)“10.3”锅炉制粉系统爆炸事故.....................................................................................57 “12.29”处理缠丝机械伤害事故...................................................................................59 2004年事故案例.. (60)“7.8”管线破裂油品泄漏着火事故...............................................................................61 “8.1”拆卸冷却器残留油气爆燃着火事故...................................................................63 “9.6”垫片呲裂氢气泄漏着火事故...............................................................................65 “10.27”罐顶违章动火爆炸事故.. (67)“12.30”气化炉超温爆炸事故.......................................................................................69 2005年事故案例.. (71)“2.16”气化炉超温爆炸事故.........................................................................................72 “3.3”喷溅卸油污油罐爆燃事故.. (74)“3.7”不停机处理包装线机械伤害事故.......................................................................76 “6.24”违章清洗烷基铝换热器爆炸事故.....................................................................77 “9.15”违章进罐窒息事故 (78)“11.13”违章操作装置爆炸事故...................................................................................79 2006年事故案例.. (81)“1.16”误入皮带内机械伤害事故.................................................................................82 “5.9”不停机处理落地料机械伤害事故.......................................................................84 “5.29”违章操作火灾事故.............................................................................................88 “6.28”检修质量缺陷火灾事故. (91)“7.7”清釜作业闪爆事故...............................................................................................93 “8.14”系统超压爆炸着火事故. (97)-II-“12.11”凝结水罐爆炸事故...........................................................................................99 2007年事故案例 (101)“2.6”再沸器憋压泄漏火灾事故.................................................................................102 “6.12”压缩机闪爆事故...............................................................................................105 “9.7”高压水冲洗设备物体打击事故.........................................................................108 “12.28”打包机机械伤害事故.....................................................................................110 2008年事故案例 (112)“1.7”空冷器检修着火事故.........................................................................................113 “1.19”采暖泵站CO中毒事故. (116)“9.12”设计缺陷闪爆事故。

青铜峡铝业集团青铜峡分公司“1?17”皮带轮伤人事故调查报告.docx

青铜峡铝业集团青铜峡分公司“1?17”皮带轮伤人事故调查报告.docx

青铜峡铝业集团青铜峡分公司“1?17”皮带轮伤人事故调查报告.docx(一)事故经过2014年1月16日,350kA电解车间残极清理三组上零点班,当班人员23:30到达残极厂房值班室开班前会,23时50分现场开始作业;1月17日3时停止作业。

此时,设备巡视兼放料人员杨荣听到厂房外拖车鸣笛声,就走出值班室前往料仓放料。

经过皮带天桥时,听到二次皮带地坑有异常声音,于是下到二次皮带地坑进行查看。

在地坑行走过程中杨荣摔倒,右脚卡在了辊筒南侧边缘与轴承座钢架之间的缝隙中,此时,转动的辊筒轴将杨荣右脚裤口挂住,辊筒轴卷着劳保裤继续向轴心方向扯动右腿,杨荣用力拽右腿的劳保裤,最终将劳保裤从大腿部位扯开,杨荣将右脚从轴承座钢架之间的缝隙中抽离,并用手机向组长马学军求助。

3时10分,马学军接到杨荣电话后,立即到达现场将杨荣从皮带坑背至接班室,同时向车间副主任陈富强汇报。

陈富强通知武荣协助马学军用电动车将杨荣送往大门口,并将伤者抬到马学军的私家车上,送往青铜峡市人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青铜峡市人民医院诊断杨荣小腿胫骨、腓骨骨折。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行走时摔倒,转动的辊筒轴将右脚裤口挂住拉伤腿骨。

2.间接原因(1)车间管理人员未深刻吸取类似事故事件的教训,对各类事故整改要求在现场管理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整改不彻底,留有死角。

(2)车间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班组员工教育培训效果不好,对员工掌握安全管理规定的有效性未进行验证,致使员工未执行安全管理规定。

(3)事发后没有按照事故救援预案相关要求进行事故救援,而是私自用电动车和私家车将伤者送往青铜峡市人民医院,现场急救规定未落实。

(三)事故整改措施1.各单位利用班前班后会向员工传达学习,吸取教训,对照整改,严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2.在皮带输送机尾部传动部位加装防护网;更换皮带输送机损坏的托辊;在皮带坑入口两侧加装梯子和栅栏门,并进行锁死管理;坑道内重新设计安装照明;在坑道口栅栏门上设安全警示标志牌。

王家山煤矿事故集锦资料

王家山煤矿事故集锦资料
2018年10月31日11时55分
王家山煤矿职工培训站
2.2 事故原因
(1)1360西二台皮带 机尾岗位工张永明,在皮 带运转时清理水沟,发现 问题不及时,第二次皮带 开起,打停铃不及时,导 致事故扩大,是造成撕裂 皮带的主要原因。 (2)1360西二台皮带 机头岗位工骆小军,责任 心不强,启动皮带时没有 点动开机。
2018年10月31日11时55分
王家山煤矿职工培训站
4.2 事故经过
(1)直接原因
矿压一队班前会不按《操作规程》规定安排工作,安排单岗人员作 业;当班副班长金智未执行《操作规程》的规定,在其他人员未到位的情 况下,违章操作,自己一人启动钻机进行作业;在钻机运转时衣服穿戴不 整齐,自主保安意识差,靠近钻机旋转部位,衣服被旋转的钻杆缠绕,带 动身体旋转、摔伤,致其死亡。
2018年10月31日11时55分
王家山煤矿职工培训站
3 四号井“3·13”钻床轻伤事故
3.1 事故经过
2014年3月13日早班,四号井综掘二队大班班前会安排工 人李金山、霍海东2人在地面装锚杆、皮带胶皮垫等支护材料。 具体由李金山负责装锚杆,霍海东在队设备检修房内割皮带垫 子。10时30分,李金山将锚杆装好后来到库房取上铁丝准备绑 扎锚杆,当拿上铁丝向库房门口走的过程中,听到检修房内一 声喊叫,待回头看时,霍海东躺在地上,钻床还在运转。李金 山迅速停止钻床电源,并将霍海东扶起,发现霍海东左手拇指 受伤,于是立即向队值班人员汇报霍海东受伤情况。同时,作 业人员李金山和队支部书记史书文送霍海东去医院进行治疗, 途中被其父将霍海东接走,并自行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 区空军机关医院治疗,由于没有按正常的程序治疗,给申报工 伤带来了很大困难。
2018年10月31日11时55分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2020/3/24
救援现场
2020/3/24
温州市鹿城泰豪皮 革厂“7.30”锅炉
爆炸事故
案例12: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 炉
爆炸事故
2020/3/24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照片
79.12.18 事故后的 现场惨状
• 1979年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储罐泄漏爆炸,死亡36人,伤50人。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原因
• 直接原因 • 安装、焊接质量差,焊缝存在焊接缺陷(如咬边
),长期使用造成焊缝开裂、爆炸。 • 间接原因 • 使用管理混乱,领导干部不重视安全生产,不认
2020/3/24
2020/3/24
2020/3/24
2020/3/24
2020/3/24
案例5: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
• 事故概况 • 1979年12月18日14时7分,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 102号
4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顺风 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
• 事故单位: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气所
• 事故损失:死亡12人

伤30人

400m3球两台

100m3罐四台

罐车七辆

炸毁配电室、水泵房
• 直接损失:477万元
• 事故原因:排污阀法兰口泄露
• 事故性质:液化石油气泄露与空气混合引起爆炸性大 火
2020/3/24
2020/3/24
典型事故实例2
• 单位:北京公用局液化气公司云岗储场 • 时间:1985年1月6日18时30分 • 原因:排污阀支架跨度大,法兰口紧固螺

泵压管件伤人反思和讨论

泵压管件伤人反思和讨论

泵压管件伤人反思和讨论一、事故经过:x年x月x日,xx在检修2号泵过程中,1号泵连接泵箱的主进液管管头突然扇开(进液管压头和胶管脱开),脱开的胶管正好弹到xx腰部,此时xx发现后立即安排专人护送xx医院检查腰部软组织损伤,需住院进行观察。

二、事故原因:1、主进液液压胶管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主进液液压胶管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驻矿供应站得知情况后,供应站领导未进行调查、落实,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而是继续供应同类液压胶管,也是造成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3、综采二队发现液压胶管存在质量问题未及时处理,在明知进液管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同类液压胶管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4、设备管理办在得知供应站供应的液压胶管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时,未引起高度重视,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更换液压胶管,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吸取教训及防范措施: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核心是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各单位领导只重视辩识危险源,而对危险源未进行有效的控制,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2、两综采队高度重视综采工作面的液压系统元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坚决杜绝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

3、综采二队立即更换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全部液压胶管,并将液压胶管升井后交驻矿供应站。

4、驻矿供应站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液压胶管报供应处,杜绝此类产品的再次购进。

5、设备科加大对入矿液压元件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确保液压元件的质量,发现有质量问题的,积极跟踪落实。

6、两综采队要对使用的液压胶管采区防护措施,防止液压管弹出伤人。

7、各单位加强风险预控管理工作,重点抓好危险源的预控,确保人、机、环、管的本质安全。

岗位工种事故案例教育汇总讲解

岗位工种事故案例教育汇总讲解

兴仁县兴隆煤矿安全教育资料煤矿各岗位工种事故案例教育汇编兴仁县兴隆煤矿编第一章采煤专业 (10)案例1:绞车基础不牢固拉翻伤人事故(区队长) (10)案例2: 二合顶冒落伤人事故案例(支部书记) (11)案例3:稳车勾头脱钩伤人事故案例(跟班副队长) (12)案例4:XX工作面“一字梁”伤人事故案例(班长) (14)案例5:XX工作面冒顶伤人事故案例(采煤机司机) (16)案例6: 支架工操作不当造成冒顶事故案例(支架工) (18)案例7: 换乳化泵泵头砸脚伤人事故(泵站司机) (20)案例8: 转载机开关故障的事故案例(控制台司机) (21)案例9: 载机电机损坏影响生产的事故案例(三机维修工) (22)案例10: XX工作面转载机伤人事故案例(转载机司机) (24)案例11: XX矿胶带输送机维修工事故案例(胶带输送机维修工) (26)案例12: 违章调皮带致伤事故(胶带司机) (28)案例13: 油脂工责任心差影响生产事故分析(油脂工) (29)案例14: 超前维护单体支设不合格的事故案例(超前维护工) (30)案例15: 煤机开关跳闸影响生产事故(井下电钳工) (32)案例16: XX工作面煤机维修工事故案例(煤机维修工) (33)案例17:带压更换高压胶管造成伤人事故案例(支架维修工) (35)案例18: XX工作面放煤工事故案例(放煤工) (36)案例19:上扒勾绞车绳伤人事故案例(小绞车司机) (38)案例20: XX矿运输事故(信号扒勾工) (40)案例21: 架间掉矸伤人事故(验收员) (42)案例22:轨道下山迎头放炮崩坏瓦斯传感器事故(放炮员) (43)案例23: XX工区强力断皮带事故(技术员) (45)案例24:违章跨越刮板输送机受伤事故案例(刮板输送机司机)47 案例25:XX矿顶板事故案例(端头维护工) (49)第二章掘进专业 (51)第一编主管区长 (51)案例26:一心只想工作量,违章指挥把祸酿 (51)第二编支部书记 (53)案例27:现场指挥不经心,违章指挥把祸酿 (53)案例28:安全教育不得力,措施落实不到位,高压电下一命完 (55)第三编技术员 (58)案例29:安全规程不重视,工作失职出大事 (58)案例30:完善规程是关键,不然就危及安全 (60)第四编副区长 (62)案例31:违章指挥即害他人又害己 (62)案例32:违章指挥害人害己顶板煤块冒落伤人 (64)第五编小绞车司机 (65)案例33:绞车基础不上帽马虎开车太胡闹 (65)案例34:不是司机乱开车带绳跑车惹大祸 (66)案例35:超挂车赶进度拉翻绞车出事故 (68)案例36:开车不查绳断绳出事故 (69)案例37:绞车检查不详细刹车失灵出了事 (70)第六编电瓶车司机 (72)案例38:电机车运行中扒车 (72)案例39:电瓶车运行中摘钩 (73)案例40:开电瓶车不发信号 (74)第七编人力推车工 (75)案例41:运输加长件推车要小心 (75)案例42:人力推车要保持距离 (76)第八编扒勾信号工 (77)案例43:不拘细节提料车小事险酿大事故 (77)案例44:行车时行人 (78)案例45: 铁道镢子作销子销子窜出撞伤人 (79)案例46: 超挂车了不得 (81)第九编井下电钳工 (82)案例47:带电作业要不得 (82)案例48:带电检修火花伤人 (83)第十编溜子司机 (84)案例49:匆匆忙忙试运转发生事故是必然 (84)案例50:紧链时要用软物覆盖 (85)第十一编皮带司机 (87)案例51:保安意识差搬石伤自己 (87)第十二编钉道工 (87)案例52:轨道不实件车歪斜 (88)第十三编验收员 (88)案例53:质量抓不严危险在眼前 (88)第十四编锚网支护工 (89)案例54:帮部锚杆支护不及时,折帮煤块砸伤腿 (90)第十五编皮带维修工 (91)案例55:连接胶带挤伤人 (91)第十六编喷浆工 (92)案例56:管路连接要牢固否就要出事故 (92)第十七编爆破工 (93)案例57:小件不齐全放炮不保险 (93)案例58:多装药好干活一炮打倒五棚多 (94)案例59:怕喝炮烟蹲迎头放炮自己堵里头 (95)第十八编打眼工 (96)案例60:敲帮问顶不执行迎头打钻砸伤人 (96)案例61:空顶作业落矸伤人 (97)第十九编掘进支护工 (98)案例62:超前不支护冒顶出事故 (98)案例63:临时支护缺掉炭砸出血 (100)案例64:扶棚不加固歪倒砸自己 (101)第二十编扒装机司机 (102)案例65:一时大意终生受苦 (102)案例66:扒装机运行两帮岂能有人 (103)案例67:平行作业害处多扒斗砸伤骨头折 (105)第三章机运专业 (106)案例68:防爆检查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06)案例69:主提升机司机事故案例分析 (108)案例70:矸石山绞车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12)案例71:空压机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14)案例72:主扇风机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15)案例73:井下电钳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17)案例74:水泵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19)案例75:变配电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20)案例76:矿井维修电工事故案例分析 (122)案例77: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矸石山V型车撞人 (123)案例78:机电区长强行命令送电造成烧电机的事故案例 (126)案例79:工区党支部书记忽视薄弱人员管理伤手的事故案例 (128)案例80:技术员施工措施不到位导致工人击伤事故案例 (129)案例81:机电副区长带电检修开关引起瓦斯爆炸的事故案例 (130)案例82:电瓶车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32)案例83:矸石山翻罐笼岗位工事故案例分析 (135)案例84:绞车司机辅助轨道第二部绞车放大滑事故案例 (137)案例85:副井扒勾工提料挤手事故案例分析 (139)第四章通防专业 (141)案例86:风筒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41)案例87:监测采样工事故案例分析 (143)案例88:局部通风机安装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44)案例89:通风设施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45)案例90:瓦斯检查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47)案例91:测尘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48)案例92:测风工事故案例分析 (151)案例93:监测工事故案例分析 (152)案例94:管路工事故案例分析 (154)案例95:数瓦发放工事故案例分析 (156)案例96:冲尘工事故案例分析 (157)案例97:打钻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60)案例98:光瓦维修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61)案例99:甲烷传感器调校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63)案例100:隔爆设施安装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65)案例101:气体分析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66)案例102:制浆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67)案例103:自救器校验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69)案例104:中心值班员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70)案例105:调度员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71)案例106:煤层注水工岗位事故案例 (173)案例107:数瓦维修岗位事故案例 (174)第五章地面及其他岗位事故案例 (175)案例108:车工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 (175)案例109:电焊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77)案例110:地质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80)案例111:测量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82)案例112:水文地质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83)案例113:洗煤厂皮带运输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86)案例114:洗煤厂筛分机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88)案例115:破碎机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90)案例116:矸石拣选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92)案例117:给煤机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94)案例118:脱水斗式提升机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97)案例119:分级筛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198)案例120:跳汰机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201)案例121:叉车司机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203)案例122:电气焊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206)案例123:起重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208)案例124:化验员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211)案例125:火车装车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213)案例126:机修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216)案例127:商品煤采制样岗位事故案例分析 (218)岗位事故案例教育汇编第一章采煤专业案例1:绞车基础不牢固拉翻伤人事故(区队长)一、事故经过:1993年4月3日,XX矿多营公司残采队在联络巷上山提运单体支柱及材料共11车,当提运第5勾,车提至上变坡点3米处时,绞车突然向前拉翻跑出,将司机李XX甩出并砸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带压更换油管伤人事故

带压更换油管伤人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
带压更换油管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6年2月某日,在北二采区2206工作面,班长安排李某和赵某一块对顶板进行锚索加固,当班打了九根锚索,用千斤顶锁好以后,须把超长的锚索绳截掉,使用千斤顶过程中需要更换油管。

由于赵某没有提醒油管内还有一定的压力,当李某把管头拔出时,一股液压油猛地喷在李某身上,幸亏没有喷到眼睛部位,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李某在没有检查油压的情况下就直接更换油管,而且油管口对着自己,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赵某没有提醒油压没有卸载完,互保联保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3、班长安排工作没有详细强调安全注意事项,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划分
1、李某违章作业,对事故负直接责任;
2、赵某互保联保不到位,没有及时提醒李某的违章,对事故负主要责任;
3、班长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
4、队长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负领导责任,书记安全教育不到位,负领导责任。

四、事故防范措施
进行每一项工作前都必须做详细的检查、确认。

更换油管及高压水管等时,必须首先确定管路内的压力情况,保证在无压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施工中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五、事故体会和感想
工作要认真细心,不能马虎大意,更不能没有责任心。

同在一起工作的人员应相互监护、提醒,做好互保联保。

吹扫气泵橡胶皮管险脱出伤人

吹扫气泵橡胶皮管险脱出伤人
风险经历报告卡
事件名称:“虎口”脱险
时间:上午10时15分日期:2010年10月20日
地点:华北分公司2010年地面产能建设工程36#集气站阀组吹扫现场
发生单位/部门:炼化装置工程处第四项目队
未遂事件经过:
2010年10月20日,第四项目队在华北分公司2010年地面产能建设工程36#集气站用气泵对阀组进行气压吹扫工作。管工徐克忠在气泵与储气罐之间用一根橡胶高压管连接,用卡子把胶管两端紧固后,打开气泵进行充气吹扫。10分钟后,压力上升到0.6兆帕。过了15分钟后,安全员张冠杰巡回检查,发现气泵胶管连接处发生断裂即将脱出,于是立即关停了气泵。经检查是橡胶管口由于有裂纹长时间承压所致,因发现及时,使气泵胶管在断裂脱扣前得到了及时处理,避免了一起胶管断裂伤人员事故。
防范措施:
1、每项施工作业前,要对施工设备、机具进行安全性能检查,及时发现细小部位隐患并整改。
2、关键工序、直接作业环节要设置安全警示围栏,有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监护,不能离开岗位。
3、抓好工序安全管理,做好现场安全交底,GAG分析表中危害识别要到位,要采取全面、有效安全防范措施,并告知施工人员。
4、HSE监督人员要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整改。
责任人:李子杰完成期限:2010年10月21日
防范措施验证:
防范措施在要求时限内得到落实,经验证符合要求。
验证人:李伟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处置措施和建议:
1、安排人员更换了新橡胶,用卡子进行安装紧固。
2、检查橡胶皮管其他部位的安全性能情况,如橡胶管老化必须更换。
3、吹扫过程中重新整理设置安全警示围栏,并安排专人现场安全监护。
报告人姓名:陈培凤部门:炼装置工程处第四项目队联系方式:

带压更换高压胶管造成伤人事故案例

带压更换高压胶管造成伤人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
带压更换高压胶管造成伤人事故案

一、事故经过
X月X日早班9;50分,XX煤矿综采一区检修班支架维修工孙XX在更换支架前立柱直径13的高压进液管时,由于没有让控制台司机停泵,且也没关闭本架的平面截止阀,造成高压胶管甩伤自己的左小腿。

二、事故原因
1、支架维修工孙XX,安全意识淡薄,三乎、三惯思想严重,违章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检修班班长张XX,管理不严不细,没有把工作面存在的隐患作为重点,超前预见性差,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跟班副队长王XX,现场管理不到位,没能认真排查好现场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主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
1、事故责任单位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针对岗位操作人员技术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要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学技术学业务的高潮,以最快速度提高全员岗位操作技能。

加强对职工的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手指口述操作法的演练,严格按岗位流程描述及操作规程操作。

2、支架维修工要熟悉掌握液压支架的全部液压系统及工作原理,准确、迅速、无误地操作。

上岗后,必须集中精力,检查压力表是否完好,初撑力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逐台检查支架是否有跑、冒、漏、窜液现象,各连接是否完好,U型销是否到位,架间喷雾是否完好正常。

高压机二段冷却器堵头螺栓冲出伤人事故

高压机二段冷却器堵头螺栓冲出伤人事故

高压机二段冷却器堵头螺栓冲出伤人事故事件背景某企业的高压机二段冷却器堵头螺栓突然冲出,导致两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甚至受重伤。

据调查了解,该企业高压机已经使用多年,但在保养和检修上存在不少问题。

此事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事件原因分析高压机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养和检修。

但该企业的高压机保养和检修存在很多缺陷。

据了解,其二段冷却器堵头螺栓长期没有按规定周期更换,导致其锈蚀变形。

在高压机运转时,由于螺栓失去了原有的抗力,所以才会冲出并伤人。

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原因: - 该企业缺乏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没有建立规范的保养和检修流程; - 工人或者维修人员对设备的危险性缺乏认识,没有有效的安全培训; - 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不够,长期忽视设备保养和检修。

事件教训事故的发生提示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以下是企业需要吸取的教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规范。

要对高压机等重要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排除安全隐患。

同时,要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和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严格保养和检修企业必须按照规定周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检修。

对于高压机等重要设备,企业应严格执行保养计划,每次进行保养时,要检查设备的所有关键部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建立设备档案,做好台账管理。

加强监督检查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人员要进行追责问责。

结束语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高压机二段冷却器堵头螺栓冲出伤人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设备保养和检修,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降低相关事故的发生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权益,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高压机二段冷却器堵头螺栓冲出伤人事故

高压机二段冷却器堵头螺栓冲出伤人事故

高压机二段冷却器堵头螺栓冲出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6年6月27日早(1)班,高压机操作工何兰飞在巡检中发现4#高压机二段冷却器堵头处轻微泄漏,2:00时向岗位小组长柏赟汇报,柏随即与何一起前往二段冷却器处检查,发现只是微漏,柏便告知何待停车后处理,柏就前往CO2压缩岗位巡检,2:50何兰飞欲对该堵头紧固时,堵头突然冲出将其左眼击伤(重伤)。

二、事故产生后果及影响效益:何兰飞左眼重伤,伤者医疗费用。

三、原因分析: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本身在制造安装过程中存在缺陷,事后检查螺栓仅戴了不到5扣丝牙。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新工不了解设备构造,对异常情况处理时怀侥幸心理。

(三)管理因素:事业部联系汇报制度执行不到位,事发时事业部值班干部正在变换组织抢修,但未接到任何报告。

四、吸取教训及应采取的措施:
(一)规避物的不安全状态应采取的措施:对岗位所有隐患进行彻底排查,举一反三进行重点整改,对所有堵头螺栓进行松紧方向标识。

(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应采取的措施:1、明确职责分工,规范检修工和操作工日常行为;2、开展事故演练和预想,增强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三)堵住管理漏洞应采取的措施:1、检修作业必须办理检修作业证;2、对设备从进厂到安装制定检查制度,规范检查程序;3、建立并严格执行联系汇报制度。

煤矿高压液体伤人案例

煤矿高压液体伤人案例

煤矿高压液体伤人案例
案例一:煤矿高压液体胶管伤人
2003年6月,某矿采煤队液压泵站维修工刘某,用铁丝代替U型销,在压力作用下铁丝退出,造成高压管抽人事故。

当天夜班,刘某进行液压管路检修,在工作面中部,有一节高压管漏液,须更换新高压管,刘某把退下的U型销随手扔在了地上,当换上新高压管后,U型销怎么找也找不到了,这时,刘某突然发现支柱的手提把上挂有联网的铁丝,就顺手剪了一段当U型销用,当开泵试管路时,刚好联网工宋某从此经过,高压管突然脱销,像游龙一样挥舞着巨掌,猛的将宋某击倒,造成肋骨骨折。

案例二:煤矿高压水枪伤人
黄石西路公交总站附近,一名49岁修理工人正在井下用高压水枪进行维修作业时不幸身亡。

现场目击者称,当时一辆“马虎”的小车撞上在路面的高压水枪管线,受到突然撞击的水枪枪头失控,从眼部直接插入修理工的头部,导致修理工脑浆迸裂导致当场死亡。

案例三:煤矿高压流程管伤人
某作业队义183井进行压裂放喷施工。

上午8:10千型井口西侧放喷管线发生渗漏,随即采纳另一侧放喷流程放喷,2mm油嘴油压37MPa。

8点25分左右,发觉千型井口东侧放喷管线弯头与管线连接处也消失渗漏迹象。

朱某、张某、王某三人去勘察渗漏点,在靠近
距离放喷管线渗漏处6米左右时,放喷管线与弯头突然脱开,压裂液将其3人刺倒。

盲目紧固带压设备 发生较大伤亡事故

盲目紧固带压设备 发生较大伤亡事故

盲目紧固带压设备发生较大伤亡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9月15日,某分公司承包商--山东某建设公司在齐鲁分公司塑料厂内发生一起较大伤亡事故,造成5人死亡。

根据生产需要,塑料厂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循环气冷却器每3个月左右要进行一次常规检修。

9月9日,某建设公司将冷却器管箱拆下。

9月15日上午对管束、前后管箱进行喷砂处理。

下午检查管束除锈合格后,某建设公司负责装置保运的安全员兼技术员梁某、班长王某带领本单位员工杨某(男,41岁),和其聘用的劳务工张某(男,46岁)、钟某(男,41岁)、钟安某(男,46岁)对进出口管箱复位,加装封头盲板。

20时25分左右,冷却器进出口管箱复位、加装盲板作业完毕,开始对冷却器充氮气保护。

经塑料厂高密度聚乙烯车间设备员协调,车间操作工张某(男,43岁)到现场配合充氮气。

充压开始后发现冷却器南端法兰泄漏,此时压力指示0.5 MPa左右,张某随即关闭了充氮阀门,某建设公司施工人员对泄漏法兰进行紧固。

在南端法兰消漏完成后,杨某等4人开始对北端管箱(事故管箱)出口管盲法兰进行紧固。

当时4人均站在管箱前端,张某在距离作业人员约3米处进行监护。

20时38分许管箱弹出,封头飞出25米,将现场人员杨某、张某、钟某、钟安某、张某打出约3~10米。

2人当场死亡,3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原因分析北端管箱挡环未卡紧,导致管箱与活套法兰整个飞出。

挡环失效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挡环紧固时受力不均导致偏移;二是在紧固出口管箱与活套法兰的螺栓时,螺栓未上齐把紧,螺栓紧固不均匀致使挡环偏出。

气动扳手振动导致活套法兰进一步松动,挡环失效,与管箱一同飞出。

三是发现有异常时,应先泄压再紧螺丝,施工人员直接带压紧螺丝,不符合操作规程,违章操作。

三、启示1、重视设备试压工作,特别是低压试压,必须将螺栓全部均衡上紧,拉好警戒线,试压过程中需要紧固螺栓时,必须在泄压后进行。

2、在试压过程中,严禁敲击承压管道、容器等设备。

铜陵市氧气压力管道重大燃爆事故案例

铜陵市氧气压力管道重大燃爆事故案例

铜陵市氧气压力管道重大燃爆事故案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铜陵市4.14氧气压力管道重大燃爆事故案例一、事故概况:2005年4月14日,铜陵市金港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氧车间调压站发生重大燃爆事故,正在现场检修作业的8名工作人员中,3人死亡,4人重伤(数月后4名伤员医治无效,全部死亡)。

事故发生后,铜陵市政府立即启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各相关部门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省政府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对事故处理做出指示,市政府主要领导去医院看望伤员。

省安监局、质监局分别派员赶赴现场指导救治、善后和事故调查工作。

铜陵市政府立即采取了七个措施:1、成立分管副市长为指挥长的事故处置指挥部。

2、成立医疗抢救组,并连夜从安医大请来烧伤专家会诊。

3、成立善后处理组,全力做好伤亡亲属安抚和事故赔偿。

4、成立治安保卫组,保护事故现场和抢救秩序。

5、成立经贸、安监、质监、监察、检察、公安、劳动、工会等部门和有关制氧专家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

6、责令金港公司全面停产,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7、在全市开展以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工作。

二、事故发生过程金港公司是铜陵市一家招商引资的民营企业,投资总额约1个亿,2004年4月投产,主要产品为钢材线材。

该厂制氧车间采取空分制氧,为炼钢提供氧气,制氧机组为3800米3/时。

生产的氧气送氧气球罐储存(V=187.4米3,P设=3.06Map,P工=2.5Mpa)。

氧气通过管道从球罐输送至调压站,通过气动调节阀将压力调至1.3Mpa(炼钢需要氧气压力),然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生产车间。

该调压管线的气动调节阀经常发生阀芯内漏故障,有时调压后的压力升至1.8Mpa,影响生产,投产以来至少更换过3次气动调节阀。

按照计划安排,4月14日上午,该公司有关人员(总调度、机动科长、仪表负责人、生产维修工人)8人进入调压站进行气动调节阀更换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压更换高压胶管造成伤人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X月X日早班9;50分,XX煤矿综采一区检修班支架维修工孙XX在更换支架前立柱直径13的高压进液管时,由于没有让控制台司机停泵,且也没关闭本架的平面截止阀,造成高压胶管甩伤自己的左小腿。

二、事故原因
1、支架维修工孙XX,安全意识淡薄,“三乎、三惯”思想严重,违章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检修班班长张XX,管理不严不细,没有把工作面存在的隐患作为重点,超前预见性差,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跟班副队长王XX,现场管理不到位,没能认真排查好现场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主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
1、事故责任单位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针对岗位操作人员技术素质
较低的现实情况,要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学技术学业务的高潮,以最
快速度提高全员岗位操作技能。

加强对职工的责任意识教育,加强
手指口述操作法的演练,严格按岗位流程描述及操作规程操作。

2、支架维修工要熟悉掌握液压支架的全部液压系统及工作原理,准确、迅速、无误地操作。

上岗后,必须集中精力,检查压力表是否
完好,初撑力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逐台检查支架是否有跑、冒、漏、窜液现象,各连接是否完好,“U”型销是否到位,架间喷雾是否完
好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