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考研精解名词解释答案(下)资料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1. 蛋白质(Protein):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细胞内许多重要功能的执行者。

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具有结构、催化、传递、运输、防御等多种功能。

2. 氨基酸(Amino Acid):由氨基(NH2)和羧基(COOH)共同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

共有20种常见的氨基酸,它们以不同的顺序和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肽链,进而构成蛋白质的结构。

3. 酶(Enzyme):一类在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被消耗。

酶在体内起到调节新陈代谢、促进化学反应等重要作用,能够高效地催化特定的底物转化为产物。

4. 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对物质和能量进行吸收、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代谢包括两种主要状态:合成(Anabolism)和分解(Catabolism),前者是有机物合成的过程,后者是有机物分解的过程。

通过代谢,生物体能够维持其正常功能和生存。

5. 核酸(Nucleic Acid):生物体内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主要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携带着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RNA则参与基因的表达过程。

6. 基因(Gene):位于染色体上的DNA序列,携带着细胞合成蛋白质所需的遗传信息。

基因控制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功能等各个方面。

7. 合成(Anabolism):生物体内由低分子物质通过一系列反应形成高分子物质的过程。

合成包括蛋白质的合成、有机物合成、核酸合成等。

8. 分解(Catabolism):生物体内由高分子物质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分解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细胞活动,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9. 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化的路径。

代谢途径由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组成,每个反应都是为了转化产物或为下一个步骤提供底物。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第十九章1, 翻译(translation): 在蛋白质合成期间, 将存在于mrna上代表一个多肽的核苷酸残基序列转换为多肽链氨基酸残基序列的过程。

2, 遗传密码(genetic code): 核酸中的核苷酸残基序列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

;连续的3个核苷酸残基序列为一个密码子, 特指一个氨基酸。

标准的遗传密码是由64个密码子组成的, 几乎为所有生物通用。

3, 起始密码子(iniation codon): 指定蛋白质合成起始位点的密码子。

最常见的起始密码子是蛋氨酸密码: aug4, 终止密码子(termination codon): 任何trna分子都不能正常识别的, 但可被特殊的蛋白结合并引起新合成的肽链从翻译机器上释放的密码子。

存在三个终止密码子: uag , uaa和uga.5, 密码子(condon): mrna(或dna)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 该序列编码着一个指定的氨基酸 , trna 的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码子互补。

6, 反密码子(anticodon): 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环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

在翻译期间, 反密码子与mrna中的互补密码子结合。

7, 简并密码子(degenerate codon): 也称为同义密码子。

是指编码相同的氨基酸的几个不同的密码子。

8, 氨基酸臂(amino arm): 也称为接纳茎。

trna分子中靠近3ˊ端的核苷酸序列和5ˊ端的序列碱基配对, 形成的可接收氨基酸的臂(茎)。

9, tψc臂(tψc arm): trna中含有胸腺嘧啶核苷酸-假尿嘧啶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残基序列的茎-环结构。

10, 氨酰-trna(aminoacyl-trna): 在氨基酸臂的3ˊ端的腺苷酸残基共价连接了氨基酸的trna分子。

11, 同工trna(isoacceptor trna): 结合相同氨基酸的不同的trna分子。

12, 摆动(wobble): 处于密码子3ˊ端的碱基与之互补的反密码子5ˊ端的碱基(也称为摆动位置), 例如i可以与密码子上3ˊ端的u, c和a配对。

生物化学考研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考研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谷胱甘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含有巯基的三肽,在体内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2.酮体:在脂肪酸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乙酰-CoA转化为乙酰乙酸、D-β-羟丁酸、丙酮,这三个化合物统称为酮体。

3.冈崎片段:在DNA半不连续复制过程中,滞后链合成过程中,首先合成较短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4.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特别是球状蛋白质分子中,经常可以看到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元件(主要是α螺旋和β折叠片)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种类不多的,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组合或二级结构串,在多种蛋白质中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包括αα、ββ、βαβ。

5.寡聚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基组成的酶,这些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的,相当数量的寡聚酶是调节酶,在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6.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在受到热、酸、碱、重金属及变性剂的作用后,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一种现象。

7.氧化磷酸化:是NADH和FADH2上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载体传递给O2,伴随着NADH和FADH2的再氧化,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的过程。

8.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成为半保留复制。

9.第二信使:在生物学里是胞内信号分子,负责细胞内信号转导,是第一信使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或释放到细胞内的小分组物质,有助于信号向胞内传递。

10.粘性末端:当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个特异性的碱基序列处切断DNA时,就可以在切口处留下几个未配对的核苷酸片段,即5’突出。

这些片段可以通过重叠的5’末端形成的氢键相连,或者通过分子内环化。

因此称这些片段具有粘性,叫做粘性末端。

11.别构效应:是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

12.增色效应:指因DNA分子结构的改变,摩尔吸光系数增大的现象,成为增色效应。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重点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重点

名词解释1)蛋白质变性: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 蛋白质得空间结构受到破坏, 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得改变与生物活性得丧失, 称蛋白质变性。

2)蛋白质得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 从N-端至C-端得氨基酸排列顺序及其连接方式称为蛋白质得一级结构。

3)核苷酸: 核苷或脱氧核苷中得戊糖得羟基与磷酸脱水后形成磷脂键, 构成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

4)DNA得一级结构: 指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从5’-末端到3’-末端得排列顺序。

5)维生素: 一类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得必需营养素, 就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少, 必须有食物供给得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6)全酶: 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组成, 前者称为酶蛋白, 后者称为辅助因子, 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后形成得复合物称为全酶。

7)酶得活性中心: 酶分子中得必需基团在其一级结构上可能相差甚远, 但肽链经过盘绕、折叠形成空间结构, 这些基团可彼此靠近, 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得区域, 能与底物分子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转换为产物, 这一区域称为酶得活性中心。

8)竞争性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剂(Ι)与酶得底物结构相似, 可与底物分子竞争酶得活性中心, 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 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9)生物氧化: 有机化合物在体内进行一系列氧化分解, 最终生成CO2与H2O并释放能量得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10)氧化磷酸化: 代谢物脱下氢, 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 偶联驱动ADT磷酸化生成ATP得过程, 称为氧化磷酸化。

11)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底物被氧化得过程中, 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 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得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此过程与呼吸链得作用无关, 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

12)呼吸链:物质代谢过程中脱下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与辅酶所催化得连锁反应逐步传递, 最终与氢结合生成水, 同时释放能量, 这个过程在细胞线粒体进行, 与细胞呼吸有关, 故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生物化学考研精解名词解释答案(下)

生物化学考研精解名词解释答案(下)

生化考研精解名词解释答案(下)温馨提示:部分解释不是采自教材,如有疑问,请参考课本!第十章糖代谢(P124-125)1.糖酵解(glycolysis):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

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萄糖转化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 TP和两分子NADH。

2.发酵(fermentation):营养分子(Eg葡萄糖)产能的厌氧降解。

在乙醇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3.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氧存在下,酵解速度放慢的现象。

4.底物/无效循环(substrate/futile cycle):一对酶催化的循环反应,该循环通过ATP的水解导致热能的释放。

Eg葡萄糖+A TP=葡萄糖6-磷酸+ADP与葡萄糖6-磷酸+H2O=葡萄糖+P i 反应组成的循环反应,其净反应实际上是ATP+H2O=ADP+Pi。

6.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二磷酸的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

这种磷酸化与电子的传递链无关。

7.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glycogen breakdown):从糖原解聚生成葡萄糖的细胞内分解过程,由糖原磷酸化酶等催化完成。

8.糖原合成(glycogen synthesis):体内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主要合成场所为肝和肌肉。

包括UDPG途径和三碳途径。

9.磷酸解作用(phosphorolysis):通过在分子内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脂键而使原来键断裂的方式。

实际上引入了一个磷酰基。

10.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

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

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近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需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个反应。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反密码子:存在于tRNA的反密码环中,可与mRNA上相应的三联体密码子形成碱基互补,从而tRNA 能将氨基酸携带至核糖体上参与蛋白质合成。

2.DNA的一级结构:在多核苷酸链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为DNA的一级结构。

由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因此也称为碱基序列。

3.退火: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两条互补链可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也称退火。

4.β-转角: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形式,常发生于肽链进行180°回折时的转角上。

β-转角通常由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第1个氨基酸残基的羰基氧与第4个残基的氨基氢可形成氢键。

β-转角的结构较特殊,第2个残基常为脯氨酸,其他常见残基有甘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和色氨酸。

5 DNA的变性从开始解链到完全解链,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内完成的,在这一范围内,紫外线吸收值达到最大值50%时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

6. DNA变性:双链DNA(dsDNA)在变性因素(如过酸、过碱、加热、尿素等)影响下,解链成单链DNA(ssDNA)的过程称之为DNA变性。

DNA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但一级结构没有改变,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仍可恢复双螺旋结构。

第三章酶(一)名词解释1. allosteric regulation(变构调节):生物体内有些酶除了有结合底物的活性中心外,还有一个或几个能与调节物相结合的调节部位(变构部位),当特异的调节物分子可逆的结合在酶的调节部位时,可引起酶的构象发生改变,进而引起酶的催化活性发生改变。

酶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酶的变构调节。

2共价修饰: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能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一过程称为酶的共价修饰,最常见的是磷酸化和脱磷酸化修饰。

3.酶的共价修饰调节: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以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使酶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这一过程称为酶的共价修饰调节。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化考研精解名词第一章糖类(p6)6.构型(configuration):在立体化学中,因分子中存在不对称中心而产生的异构体。

有D 型和L型两种。

构型的改变涉及光学活性的变化。

7.构象(conformation):分子中由于共价单键的旋转所表现出的原子或基团的不同空间排列。

构象的改变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组成,也无光学活性的变化。

12.差向异构体(epimer):在立体化学中,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的立体异构体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同,其余的构型都相同的非对映体叫差向异构体。

anomeric carbon):单糖由直链变成环状结构时,羰基碳原子成为新的手性中心,导致C1差向异构化,产生两个非对映异构体。

在环状结构中,半缩醛碳原子称为异头碳原子。

15.半缩醛(hemiacetal):醛基和一个醇基缩合形成的产物。

通过该反应,使单糖形成环状结构。

16.变旋(mutarotation):当一种旋光异构体如糖,溶于水中转变成几种不同旋光异构体的平衡混合物时,随着时间而发生的旋光变化。

18.糖苷键(glycosidic bond):一个单糖或糖链还原端半缩醛上的羟基与另一个分子(如醇、糖、嘌呤或嘧啶)的羟基、胺基或巯基之间缩合形成的缩醛键或缩酮键。

常见的糖苷键有O-糖苷键和N-糖苷键。

22.淀粉(starch):由D-葡萄糖单体组成的同聚物。

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类型,为植物中糖类的主要贮存形式。

23.糖原(glycogen):①一种广泛分布于哺乳类及其他动物肝、肌肉等组织的、多分散性的高度分支的葡聚糖,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为主链,并有相当多α-1,6分支的多糖,用于能源贮藏。

②完全由葡萄糖组成的分支长链多糖。

为动物中糖类的主要贮存形式。

25.纤维素(cellulose):①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形成的葡聚糖。

通常含数千个葡萄糖单位,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②由葡萄糖单元共价连接的长链所组成的结构多糖。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生物化学1、竞争性抑制作用:指的是有些抑制剂和酶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活性中心,从而抑制酶和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

2、非竞争性抑制:是可逆性抑制的一种,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分子可逆性结合造成酶活性的抑制,且可采用透析等简单方法去除抑制剂而使酶活性完全恢复的抑制作用就是可逆抑制作用。

3、非竞争性抑制剂:指与酶的活性位点以外的部位结合,使酶分子形状发生了变化,活性位点不适于接纳底物分子的化学试剂。

4、竞争性抑制剂:是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

它与被抑制的酶的底物通常有结构上的相似性,能与底物竞相争夺酶分子上的结合位点,从而产生酶活性的可逆的抑制作用。

5、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转变成尿素的过程,有解除氨毒害的作用。

6、TCA(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中,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经历一系列酶促反应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而将乙酰COA彻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7、别构调节(变构调节):体内的蛋白质可以和某些小分子物质可逆的结合,引起蛋白质构象的改变进而影响其生理活性,这种现象称为变构效应。

8、共价修饰调节:一类调节酶可由于其它酶对其结构进行共价修饰,而使其在活性形式与非活性形式之间相互转变,称为共价修饰调节。

9、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10、酮体: 是脂肪酸在肝脏线粒体内分解时产生的特有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11、生物氧化:广义的生物氧化是指所有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过程。

而狭义的生物氧化是指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成CO2和水,并且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12、转氨基作用:氨基酸在转氨酶催化下,可逆地把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给α酮酸,氨基酸脱去氨基,转变成α-酮酸,而α-酮酸则接受氨基变成另一种氨基酸,称为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1. 蛋白质折叠:蛋白质由所含氨基酸残基的亲水性、疏水性、带正电、带负电等特性通过残基间的相互作用而折叠成一个立体的三级结构。

2. 锌指结构:许多转录因子所共有的DNA结合结构域,具有很强的保守性。

它由4个氨基酸(4个Cys残基,或2个Cys残基和2和His残基)和一个锌原子组成一个形似指状的三级结构。

3. 冈崎片段:复制叉上新合成的短的DNA片段,即DNA不连续合成的产物。

细菌的冈崎片段约为1000~2000个核苷酸,真核细胞的约为100~200个核苷酸。

4. 尿素循环:又称“鸟氨酸循环”。

机体对氨的一种解毒方式。

肝脏是鸟氨酸循环的重要器官。

包括三个阶段,①氨、二氧化碳和鸟氨酸缩合生成瓜氨酸;②瓜氨酸再与一分子氨结合脱去水,生成精氨酸;③精氨酸在肝脏精氨酸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尿素,并重新变为鸟氨酸。

5. 柠檬酸-丙酮酸穿梭系统:线粒体内产生的乙酰 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胞液,裂解后重新生成乙酰 CoA,产生的草酰乙酸转变为丙酮酸后重新进入线粒体。

6. 别构效应:一种分子可以通过分子内某一部分的结构改变,而导致激活部分活性改变的现象,即别构效应,也可称为变构效应。

经常研究的例子是酶的别构效应,然而除了酶以外,如血红蛋白等也有别构效应。

7. 氧化磷酸化:指在代谢物脱氢氧化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的过程中,既消耗了氧,消耗了无机磷酸,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通常称之氧化磷酸化。

常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8. 分子杂交:不同来源或不同种类生物分子间相互特异识别而发生的结合。

如核酸(DNA、RNA)之间、蛋白质分子之间、核酸与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自组装单分子膜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9. 结构域:也指功能域,在较大的蛋白质分子或亚基中,多肽链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缔合而成三级结构,三维实体之间靠松散的肽链连接,这种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称为结构域。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问答整理(仅供参考)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问答整理(仅供参考)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问答整理(仅供参考)生化名词解释及问答整理(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不包括肽键的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若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改变,称为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①物理因素:高温、高压、紫外线、电离辐射、超声波等;②化学因素: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

2.半不连续复制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作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基本上是连续进行的,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为5’→3’,这一条链被称为领头链(leading strand)。

以5’→3’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则是不连续的,其链的聚合方向也是5’→3’,这条链被称为随从链(lagging strand)。

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3.DNA超螺旋结构:双螺旋基础上的螺旋化(形成超螺旋的原因:缓解内部螺旋张力)环状DNA为缓解内部螺旋的张力而发生的扭曲。

正超螺旋(positive supercoil):盘绕方向与双螺旋方同相同负超螺旋(negative supercoil):盘绕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反4.限速酶:特点:催化不可逆反应2、催化效率低3、受激素或代谢物的调节4、常是在整条途径中催化初始反应的酶5、活性的改变可影响整个反应体系的速度和方向5.生物氧化: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又称细胞氧化或细胞呼吸。

6.多酶复合体:是催化功能上有联系的几种酶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

其中每一个酶都有其特定的催化功能,都有其催化活性必需的辅酶。

7.DNA的半保留复制:在复制时,两条链解开分别作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两条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以组成新的DNA分子。

由于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答案蛋白质化学一.名词解释1.基本氨基酸:2.α-碳原子:直接与氨基和羧基相连的碳原子。

3.两性电解质:同时带有可解离为负电荷和正电荷基团的电解质。

4.氨基酸的等电点:当溶液为某一pH值时,氨基酸分子中所带正电荷和负电荷数目正好相等,净电荷为0。

这一pH值即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简称pI5.肽(peptide):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6.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分子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酰胺键。

7.二肽(dipeptide):两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一个肽键连接而成的肽。

8.多肽(polypeptide):含十个氨基酸残基以上的肽。

9.氨基酸残基(residue):组成多肽的氨基酸在形成肽链时丢失了一分子水,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已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酰)。

10.二硫键(disulfide bond):肽链之间或肽链内部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氧化后形成的共价相互作用力,有较高的强度。

11.离子键(ionic bond):又称盐键,是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一种静电相互作用。

12.配位键(dative bond):由两个原子之间提供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共价键。

13.氢键(hydrogen bond):多肽链中的氮原子或氧原子的故对电子与氢原子间相互吸引而形成的键。

14.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一种普遍存在的作用力,是原子、基团或分子之间比较弱的、非特异性的作用力。

15.疏水作用力hydrophobic bond疏水基团或疏水侧链避开水分子而相互靠近聚集的作用力。

16.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7.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多肽链主链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旋或折叠,从而形成有规律的构象。

18.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球状蛋白质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相互配置二形成特定的构象。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简答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简答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简答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其组成结构不完全相同的一组酶.亚基:蛋白质最小的共价单位,所以又称亚单位。

它是由一条肽链组成,也可以通过二硫键把几条肽链连接在一起组成。

血红蛋白就是由4个亚基组成.反密码子: tRNA链上的三个特定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反密码子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且彼此反向平行配对。

P/O:生物氧化过程中,伴随ADP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的磷原子数与消耗的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即每传递一对电子可偶联产生几分子A TP。

4.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一条链是连续复制的,另一条链是不连续复制的,这种方式叫半不连续复制5.葡萄糖异生:指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TCA循环中的中间产物等)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

在植物体中,作为贮存物的脂肪和蛋白质水解物均可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成葡萄糖,以供植物生长需要6.密码子:在mRNA链上相邻的三个碱基为一组,称为密码子(codon)或三联体密码,每个密码子编码一种特定的氨基酸或代表肽合成的起始、终止信息7.β-氧化作用(beta oxidation):是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β-碳原子被氧化形成羧基,生成乙酰CoA和较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8.氨同化:由氮素固定或硝酸还原生成的氨,转变为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叫氨的同化。

9.反馈抑制:代谢产物对代谢过程的抑制作用10.糖酵解:,一分子葡萄糖转换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 TP和两分子NADH。

11.结构域:在较大的蛋白质分子或亚基中,多肽链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缔合而成三级结构,三维实体之间靠松散的肽链连接,这种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称为结构域(domain)12.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是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膜运输到低浓度一侧,即顺浓度梯度方向跨膜运输的过程13.转录:在由RNA聚合酶和辅助因子组成的转录复合体的催化下,从双链DNA分子中拷贝生物信息生成单一一条RNA链的过程14.增色效应:当双螺旋DNA融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15.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某一特定pH的溶液中,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它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溶液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以pI表示。

生物化学考试中重点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考试中重点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考试中重点名词解释生物化学考试中重点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P/O比:生物氧化中每消耗一个氧原子所能生成的ATP分子数称为P/O比。

2.RNA复制:在宿主细胞中RNA病毒以自己的RNA为模板复制出新的病毒RNA。

3.反转录:以RNA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一条与模板RNA链互补的DNA分子的过程。

4.翻译:在mRNA指令下,按照三个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的原则,把mRNA上的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中特定的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5.复制叉(fork):复制时双链打开,分开成两股,新链沿着张开的模板生成,复制中形成的这种Y字形的结构称为复制叉。

6.随从链 (lagging strand) !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须等解开足够长度的模板链才能继续复制,得到的子链由不连续的片段所组成。

7.调节基因:调节其它基因的产物合成速率的基因。

!(调节基因可以通过自己的蛋白质也可以通过的RNA(如miRNA)起作用)8.操纵子:由一个启动子共转录的几个不同基因组成的转录单位,即由启动子序列、操纵基因和受操纵基因调控的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结构基因)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操纵子包括: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调节基因(Regulator gene)、启动子(Promoter gene)和操纵基因(Operator gene)四个部分。

9. 分解代谢物阻遏:当li在含有Glucose的培养基中生长时,培养基中即使含有乳糖,在Glucose被用完之前,是不会产生与乳糖利用有关的酶,这种效应称为Glucose效应或分解代谢物阻遏。

即葡萄糖对lac 操纵子的阻遏作用称分解代谢阻遏(catabolic repression)。

10. 糖异生:生物体由糖的前体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其它糖类的化学反应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的.基本过程可以说是糖酵解过程的“逆转”。

11.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为ATP,此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答案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答案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答案生化名词解释Exon外显子真核基因中与成熟mRNA、rRNA或tRNA分子相对应的DNA序列,为编码序列。

Intron内含子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中无编码意义而被切除的序列。

Km value of enzyme Km值酶促反应速度等于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

ketone bodies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的特有产物。

Semi-conservation replication of DNA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以双链中的每一条单链作为模板,分别合成一条互补新链,重新形成的双链中各保留一条原有DNA单链。

Specific activity of enzyme酶的比活力每毫克蛋白质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U/mg)。

pI of amino acid氨基酸等电点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氧化磷酸化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Promoter启动子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及其周围的DNA序列,至少包括一个转录起始点及一个以上的机能组件。

Renaturation of DNA DNA复性变性DNA 在适当条件下,二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它是变性的一种逆转过程。

Okazaki fragments冈崎片段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沿着后随链的模板链合成的新DNA 片段,其长度在真核与原核生物当中存在差别,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长度约为100~200核苷酸残基,而原核生物的为1000~2000核苷酸残基。

Ketogenic AA生酮氨基酸/ Glucogenic AA生糖氨基酸经过代谢能产生酮体的氨基酸。

/在代谢中可以作为丙酮酸、葡萄糖和糖原前体的氨基酸。

Denaturation of protein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生物化学1、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及功能(二)物质代谢及其调控(三)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2、氨基酸的两性电离、等电点是什么?答:氨基酸两性电离和等电点,氨基酸的结构特征为含有氨基和羧基。

氨基可以接受质子而形成NH4+,具有碱性。

羧基可释放质子而解成COO—,具有酸性。

因此氨基酸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

在酸性溶液中,氨基酸易解离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在碱性溶液中,易解成带负电的阴离子,因此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当氨基酸解离成阴、阳离子趋势相等,净电荷为零时,此时溶液和PH值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3、什么是肽键、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答:在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通过脱去一分子的H2O所形成化学键(---CO—NH--- )称为肽键。

蛋白质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一级结构。

4、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化学键是什么?答: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次级键,有氢键、离子键、疏水键、二硫键以及范德华引力。

5、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答:蛋白质在体内的多种生理功能可归纳为三方面:1.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主要材料。

2.调节身体功能3. 供给能量6、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及其本质是什么?答:天然蛋白质的严密结构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如酶失去催化活力,激素丧失活性称之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变性蛋白质只有空间构象的破坏,一般认为蛋白质变性本质是次级键,二硫键的破坏,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变化。

7、酶的特点有哪些?答:1、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2、酶对其底物具有较严格的选择性。

3、酶是蛋白质,酶促反应要求一定的PH、温度等温和的条件。

4、酶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在体内不断进行新陈代谢。

8、名词解释:酶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答:酶活性中心:对于不需要辅酶的酶来说,活性中心就是酶分子在三维结构上比较靠近的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或是这些残基上的某些基团,它们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甚至位于不同的肽链上,通过肽链的盘绕、折叠而在空间构象上相互靠近;对于需要辅酶的酶来说,辅酶分子,或辅酶分子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就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考研精解名词解释答案(下)温馨提示:部分解释不是采自教材,如有疑问,请参考课本!第十章糖代谢(P124-125)1.糖酵解(glycolysis):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

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萄糖转化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 TP和两分子NADH。

2.发酵(fermentation):营养分子(Eg葡萄糖)产能的厌氧降解。

在乙醇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3.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氧存在下,酵解速度放慢的现象。

4.底物/无效循环(substrate/futile cycle):一对酶催化的循环反应,该循环通过ATP的水解导致热能的释放。

Eg葡萄糖+A TP=葡萄糖6-磷酸+ADP与葡萄糖6-磷酸+H2O=葡萄糖+P i 反应组成的循环反应,其净反应实际上是ATP+H2O=ADP+Pi。

6.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二磷酸的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

这种磷酸化与电子的传递链无关。

7.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glycogen breakdown):从糖原解聚生成葡萄糖的细胞内分解过程,由糖原磷酸化酶等催化完成。

8.糖原合成(glycogen synthesis):体内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主要合成场所为肝和肌肉。

包括UDPG途径和三碳途径。

9.磷酸解作用(phosphorolysis):通过在分子内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脂键而使原来键断裂的方式。

实际上引入了一个磷酰基。

10.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

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

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近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需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个反应。

11.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催化丙酮酸为乙酰CoA的不可逆反应的复合酶。

有三种酶和六种辅助因子参于这一反应。

它们组成如下系统:(1)丙酮酸脱氢酶(2)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3)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12.柠檬酸/三羧酸/Krebs循环(citric acid/tricarboxylic acid cycle):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经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13.回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酶催化的,补充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供给的反应,例如由丙酮酸羧化酶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

14.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是某些植物、细菌和酵母中柠檬酸循环的修改形式,通过该循环可以使乙酰CoA经草酰乙酸净生成葡萄糖。

乙醛酸循环绕过了柠檬酸循环中生成两个CO2的步骤。

19.Cori/乳酸循环(Cori/lactate cycle):肌肉收缩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

肌肉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脏内异生为葡萄糖。

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被肌肉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肌肉-肝脏-肌肉),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

21.别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酶分子的非催化部位与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后发生构象的改变,进而改变酶活性状态,称为酶的别构调节。

22.共价修饰(covalent modification):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一过程称为酶的共价修饰或者化学修饰。

23.Q酶/分支酶(Q/branching enzyme):催化糖原中1,6-糖苷键的形成,使直链淀粉生成支链淀粉的酶。

24.R酶/脱支酶(R/branching enzyme):催化水解葡聚糖链分支点处1,6-β-D-糖苷键的酶。

25.糊精/极限糊精(dextrin/limit dextrin):淀粉颗粒用酸长时间水解后,剩余的不水解产物,包括聚合度为10多个葡萄糖基的直链组分和聚合度为20~30个葡萄糖基的支链组分。

26.糖原合酶(glycogen synthase):糖原合酶催化的糖原合成反应不能从头开始,需要至少含4个葡萄糖残基的α-1,4-葡聚糖作为引物。

糖原合酶是糖原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其活性受共价修饰和变构的调节。

28.α-/β-淀粉酶(α-/β-amylase):能水解淀粉、糖原和有关多糖中的O-葡萄糖键的酶。

第十一章生物氧化(P134)1.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P/O比值(P/O ratio):在氧化磷酸化中,每1/2 O2被还原成ADP的摩尔数。

电子从NADH 传递给O2时,P/O=3,而电子从FADH2传递给O2时,P/O=2。

3.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电子从一个底物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或酶催化的由ADP和Pi生成ATP与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

伴随电子从底物到氧的传递,ADP 被磷酸化形成ATP的酶促过程,包括底物水平磷酸化和电子传递链磷酸化。

4.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线粒体内膜上存在多种酶与辅酶组成的电子传递链,可使还原当量中的氢传递到氧生成水。

5.解偶联作用(uncoupling agent):在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中,如加入使偶联消除的物质,则氧化仍能进行而不能生成ATP的过程。

6.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 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第十二章脂代谢(P151)1.脂肪酸的β-氧化(β-oxidation):脂肪酸氧化降解生成乙酰CoA,同时生成NADH 和FADH2,因此可产生大量的A TP。

该途径因脱氢和裂解均发生在β位碳原子而得名。

每一轮脂肪酸β氧化都由四步反应组成:氧化、水化、再氧化和硫解。

5.肉碱(Carnitine):作为脂酰载体可将脂酰基转运到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或转运到线粒体外参与脂肪合成,是脂酸代谢的重要载体,缺乏时可致脂肪堆积乃至心肌功能障碍。

6.脂蛋白(Lipoprotein):一种与脂质复合的水溶性蛋白质。

通常根据其密度分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极高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

每一种脂蛋白中均含有相应的载脂蛋白。

9.酮体(Ketone body):在肝脏中由乙酰CoA合成的燃料分子(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

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酮体过多会导致中毒。

14.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脂肪酸。

其熔点较饱和脂肪酸低。

15.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不能被细胞或机体以相应需要量合成或从其膳食前体合成,而必需由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酸。

对哺乳动物而言,亚油酸与亚麻酸皆是营养必需的。

16.脂肪动员(Fat mobilization):在病理或饥饿条件下,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该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19.ω-氧化(ω-oxidation):是在脂肪酸远离羧基的一端(即ω碳)发生氧化,转变为二羧酸的作用。

催化此反应的酶,存在于肝和肾细胞的内质网中。

第一步反应是使ω位的碳加上一个羟基,羟基中的氧来自分子氧。

20.脂肪酸合酶系统(Fatty acid synthase system):是一个多酶复合体,包括酰基载体蛋白(ACP)和6 种酶,它们分别是:乙酰CoA;丙二酸单酰CoA;β-酮脂酰-ACP 合酶;β-酮脂酰-ACP 还原酶;β-羟脂酰-ACP 脱水酶;烯脂酰-ACP 还原酶,在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中起催化作用。

21.HGM-CoA还原酶(HGM-CoA Reductase):是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存在于小胞体膜,催化合成甲基二羟戊酸(mevalonicacid),并生成体内多种代谢产物,称之为甲基二羟戊酸途径。

(HGM:β-羟-β-甲基戊二酰-CoA)第十三章氨基酸代谢(P161)1.尿素循环(Urea cycle):是一个由4步酶促反应组成的,可以将来自氨和天冬氨酸的氮转化为尿素的循环。

尿素循环是发生在脊椎动物的肝脏中的一个代谢循环。

2.转氨基作用(aminotransferation):一个α-氨基酸的α-氨基借助转氨酶的催化作用转移到一个α-酮酸的过程。

3.联合脱氨基作用(transdeamination):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或是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以满足机体排泄含氮废物的需求。

4.葡萄糖-丙氨酸循环(glucose-alanine cycle):肌肉中有一种氨基转移酶,可把丙酮酸转化为丙氨酸被释放进入血流,传送到肝脏。

在肝脏中经过转氨基作用有产生丙酮酸,经葡糖异生作用形成葡萄糖有回到肌肉中,在这里又以糖酵解方式降解为丙酮酸。

将以上循环称之为葡萄糖-丙氨酸循环。

5.生酮氨基酸(ketogenic amino acids):降解可生成乙酰CoA或酮体的氨基酸。

6.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s):降解可生成作为糖异生前体的分子,例如丙酮酸或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氨基酸。

7.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苯丙氨酸堆积的代谢遗传病。

缺乏丙酮酸羟化酶,苯丙氨酸只能靠转氨生成苯丙酮酸,病人尿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

苯丙酮酸堆积对神经有毒害,使智力发肓出现障碍。

8.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如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甲醛基)及亚胺甲基等,通常与四氢叶酸结合在一些化合物之间转移,且可互相转变。

第十四章核苷酸代谢(P170)1.“痛风”(gout):是尿酸过量生产或尿酸排泄不充分引起的尿酸堆积而造成的,尿酸结晶堆积在软骨、软组织、肾脏以及关节处。

在关节处的沉积会造成剧烈的疼痛。

5.别嘌呤醇(allopurinol):是结构上相似于黄嘌呤的化合物(在嘌呤环上第七位是C,第八位是N),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常用来治疗痛风。

7.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De novo synthesis purine nueieotide):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例如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