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PPT 56页)
合集下载
银行监管幻灯片

就是由金融监管当局对被监管人提交的各种统计资料报表文件记录等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标准进行整理稽核分析对金融机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判断的检查监督形18二间接监管间接监管即监管当局并不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非现场检查而是委托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内部的监管或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或资信评估机构等外部的第三方机构实施间接的监管
7
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常见的风险
• 5.市场风险。由于产品市场价格(如证券价格、金融 衍生产品价格、汇率、利率)的变动,而使金融机构面 临损失的风险。这类风险在金融机构的交易活动中最 易发生。 • 6.操作风险。由于操作失误或雇员行为不轨而造成 的风险。操作失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政策执行不 当,原因可能是信息没有及时传导给操作人员,或是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偏差;二是操作不当,即操作 人员技能不高或者操作中偶然出现失误现象。雇员行 为不轨,则是指雇员蓄意越权、欺上瞒下、违规操作 等情形。
11
我国银行准入监管的内容
•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中国人 民银行审批。设立商业银行的条件是:①有符合商业 银行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②有符合商业银行法规 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③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 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④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 管理制度;⑤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 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中国人民银行审查设立申 请时,应当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银行业竞争的状况。 经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经营许 可证,并凭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领取营业执照;市场准入管理的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 成员或素质过低的成员讲人金融行业。
12
金融监管的内容——预防性监管内容 预防性监管内容 金融监管的内容
• • • • • • • • • (二)市场运作监管 资本充足性监管 流动性监管 业务范围监管 经营活动监管 外汇风险管理 准备金管理 存款保险管理 其他方面的监管
7
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常见的风险
• 5.市场风险。由于产品市场价格(如证券价格、金融 衍生产品价格、汇率、利率)的变动,而使金融机构面 临损失的风险。这类风险在金融机构的交易活动中最 易发生。 • 6.操作风险。由于操作失误或雇员行为不轨而造成 的风险。操作失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政策执行不 当,原因可能是信息没有及时传导给操作人员,或是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偏差;二是操作不当,即操作 人员技能不高或者操作中偶然出现失误现象。雇员行 为不轨,则是指雇员蓄意越权、欺上瞒下、违规操作 等情形。
11
我国银行准入监管的内容
•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中国人 民银行审批。设立商业银行的条件是:①有符合商业 银行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②有符合商业银行法规 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③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 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④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 管理制度;⑤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 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中国人民银行审查设立申 请时,应当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银行业竞争的状况。 经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经营许 可证,并凭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领取营业执照;市场准入管理的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 成员或素质过低的成员讲人金融行业。
12
金融监管的内容——预防性监管内容 预防性监管内容 金融监管的内容
• • • • • • • • • (二)市场运作监管 资本充足性监管 流动性监管 业务范围监管 经营活动监管 外汇风险管理 准备金管理 存款保险管理 其他方面的监管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国际银行业监管合作案例
案例概述
某跨国银行因跨境风险被多个国家监管机构联合监管。
案例分析
该银行在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涉及跨境业务。各国监 管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对该银行进行监管和检查,确保其 业务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案例结论
国际银行业监管合作对于跨国银行的监管至关重要。通过 加强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监管效率和有效 性,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监管评级是指监管部门对银行机构进行评级,根据评 级结果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分类监管是指监管部门根据银行机构的风险状况和业 务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对不同类别的银行机构 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
风险处置与市场退
风险处置是指监管部门对存在风险的 银行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要求 银行机构补充资本、限制业务范围、 责令停业整顿等。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 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 • 银行业监管内容与标准 • 银行业监管手段与措施 • 银行业监管发展趋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
01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通 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银行业进行 监督和管理的法律规范体系。
特点
具有强制性、规范性、专业性和 国际性等特点,旨在保障银行业 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保护 消费者权益。
监管目标与原则
监管目标
确保银行业合法合规经营,维护金融 市场秩序,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推 动银行业健康发展。
监管原则
依法监管、公开公平、审慎监管、适 度监管、协调监管等原则。
监管机构与职责
监管机构
案例分析
该银行因流动性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履行债务义务。监管机构及时采取 措施,对该银行进行流动性支持和风险控制,确保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银行法律制度 .ppt

(三)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1)第一个环节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 操作目标——同业拆借利率、备付金率和 基础货币。 • 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是形成货币政策传 导机制的起始点 • 这个环节是调控各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和 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成本。
(三)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2)操作目标的变动影响到货币供应量、 信用总量、市场利率。 • 这个环节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企业和 居民在变化了的金融条件下,做出反应, 改变自己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行为,从 而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 商业银行等调整的依据:自主决策、自主 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遵循安全性、 流动性、盈利性的“三性”原则。这个过 程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
五、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其他业务的 基本规则
• • • • • • • (一)贷款业务规则 1 .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规则 2.订立书面合同规则 3.遵守资产负债比例规则 4.向关系人发放贷款规则 5.发放特定贷款规则 6.还款规则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
• (1)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 (2)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 75%; • (3)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 比例不得低于25%; • (4)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 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 (5)中国人民银行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 其他规定。
(二)流动性原则
• 2、内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 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 •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 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 资产变现的成本;二是资产变现的速 度。 • 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适当的价格 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衡量银行负债 流动性的标准也有两个:一是取得可 用资金的价格;二是取得可用资金的 时效。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论述PPT(19张)

第十二章 金融法
二、外汇业务的管理 ((一)外汇管理机关和外汇管理的对象 ((二)经常项目外汇的管理 (三)对资本项目的外汇管理 (四)对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的管理 三、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市场管理
第五节 票据法 一、票据和票据法概述 二、汇票 三、本票 四、支票 五、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 六、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金融法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三、人民币及其发行与管理
第十二章 金融法
四、政策性银行 (一)政策性银行的概念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 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 配合政府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在特定 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者间接地从事政 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 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专门 金融机构。
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
•
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
•
7、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第十二章 金融法
(二)中国的政策性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第十二章 金融法
第三节 商业银行法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地位与经营范围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
象,以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收益最大化为 主要目标,提供多样化服务的综合信用 中介机构,是金融企业的一种。
业法人。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
第十二章 金融法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和财务会计制 度
银监法培训课件

•
•
• •
• •
•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 起六个月内;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和增加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三 个月内; (三)审查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自收到 申请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内。 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 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 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 构的风险状况。 第二十四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 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现场检查。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制定现场检查程序, 规范现场检查行为。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
•
• • •
• •
第四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 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 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 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 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 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 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的; (二)未经批准变更、终止的; (三)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或者未备案的业务活动 的; (四)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
第三章
•
监督管理职责
第十五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 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 理的规章、规则。 • 第十六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 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 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 第十七条 申请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银行业金 融机构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达到规定比例以上 的股东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股东的资金 来源、财务状况、资本补充能力和诚信状况进行审查。 • 第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 应当按照规定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或者 备案。需要审查批准或者备案的业务品种,由国务院银行 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作出规定并公布。 •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二)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和分类管理
按照资本充足率水平,中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行分类管理,奖优 限劣。
第三节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
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监管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概述
风险管理指金融机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类风险全过程的管 理。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法律风险
银行业监管措施,是指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为履行监督 管理职责而能够依法采取的持续性监管的手段或方法。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确定的监管手段或监管措施可分 为两大类: 一类是进行持续性监管的手段,包括非现场监测、现 场监管、并表监管、强制性信息披露;
另一类是处置措施,包括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 经营规则予以制裁,接管、重组或撤销银行业金融机 构,查询账户、冻结违法资金等。
银行业监管与银行业监管法概述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央银行 政策性银行
国 家 开 发 银 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商业性银行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股 份 商 业 银 行 合 资 商 业 银 行 农 城 合 作 银 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信 托 证 券 保 险
农 业 发 展 银 行
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并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 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第二节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股东资格审查 (一)股东资格审查的范围
第一节
银行业监管与银行业监管法概述
三、银行业监管体制
第十七章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第十七章 银行业监管法 律制度
第一节 银行业监管与银 行业监管法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银行业监管的概念 二、银行业监管法的概念和银行业监管立 法 三、银行业监管体制
(一)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机关共同监管 (二)设立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 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 动监督管理的工作。本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 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 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 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 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 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 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对银行业金 融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
(四)协调监管原则 第6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 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 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 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五)跨境合作监管原则 第7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 构可以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银 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 合作机制,实施跨境监督管理。
四、银行业监管的原则
(一)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 则 第4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 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开、 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二)独立监管原则 第5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从事 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监督管 理职责,受法律保护。地方政府、各 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 涉。 (三)审慎监管原则
(三)并表监管 《银监法》第25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 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 行并表监督管理。 1、并表监管的适用范围 2、主报告行的确定及其职责 3、监管手段 (四)强制性信息披露 《银监法》第36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 机构应当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 定,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会计报 告、风险管理状况、董事和高级管理 人员变更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信息。
第一节 银行业监管与银 行业监管法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银行业监管的概念 二、银行业监管法的概念和银行业监管立 法 三、银行业监管体制
(一)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机关共同监管 (二)设立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 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 动监督管理的工作。本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 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 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 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 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 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 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对银行业金 融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
(四)协调监管原则 第6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 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 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 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五)跨境合作监管原则 第7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 构可以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银 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 合作机制,实施跨境监督管理。
四、银行业监管的原则
(一)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 则 第4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 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开、 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二)独立监管原则 第5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从事 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监督管 理职责,受法律保护。地方政府、各 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 涉。 (三)审慎监管原则
(三)并表监管 《银监法》第25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 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 行并表监督管理。 1、并表监管的适用范围 2、主报告行的确定及其职责 3、监管手段 (四)强制性信息披露 《银监法》第36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 机构应当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 定,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会计报 告、风险管理状况、董事和高级管理 人员变更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信息。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课件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案例分析
1
浦发银行
2013年,浦发银行因涉嫌违规发放信用
平安银行
2
卡被工商部门罚款600万人民币,并被勒 令整改。
2017年,平安银行因未按规定核查贷款
用途被中国银监会采取了责令改正、处
罚款以及限制资管业务等处理措施。
3华夏银行ຫໍສະໝຸດ 2019年,华夏银行因未按规定收集、保 护客户信息被行政机关罚款100万元,并 被责令进行整改。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PPT课件
在金融领域,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法规。在这个课件中,我 们将深入了解这个法规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实施与执行、案例分析等方面。
背景引言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中国规范银行业运作、促进金融稳定的重要法规。随着 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该法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促进金融稳定的作用日益突 出。本节将为您介绍它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沿革。
该法规要求银行要遵守公平合理的原则, 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同时规定金融机 构不得随意泄露客户信息。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一 个具有司法效力的法律法规。
适用领域广泛
该法规适用于所有银行业机 构和金融机构,确保监管严 格、合规作业。
重大决策依据
该法规被视为金融企业运作 的重要指南之一,涉及重大 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总结与展望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中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该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可以有效保护客户权 益,规范金融市场运作。在未来,监管机构还将加强金融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水平。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实施与执行
法规与细则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CBIRC)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直 接管理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工作的 行政机构,负责银行业监管工作 的实施与执行。
银行法律制度PPT课件

批和管理。
监督银行业金融机构遵 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防止违规行为。
银行业监管的措施与手段
现场检查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实地检查,核实其经 营状况和风险状况。
行政处罚
对违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罚款、警告、 撤销等处罚。
非现场监管
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报表等方式,对银行业 金融机构进行远程监控。
信息披露
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准确、完整地披 露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
银行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 总结词:银行法律制度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 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详细描述: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其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对于 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和执行银行法律制 度,可以有效地规范银行业务经营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 融市场的稳定。此外,银行法律制度还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 止银行业务中的欺诈和滥用行为,提高消费者对银行业的信任度。同时, 稳健的银行体系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为企业和个 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支持,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银行法律制度是针对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和监管的一系 列法律规范,旨在保障银行业务的合法、合规和稳健经 营。这一制度具有专业性,因为银行业务涉及到大量的 金融交易和风险管理,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技能来制 定和执行相关规定。此外,银行法律制度还具有复杂性 和广泛性的特点,因为它不仅涉及到银行业务经营的各 个方面,还涉及到与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市场准入等 方面的关系。
银行法律制度ppt课件
目 录
• 银行法律制度概述 • 银行法律制度的主体框架 •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详解 • 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详解 • 银行内部管理法律制度详解 • 银行风险防范与处置法律制度详解
监督银行业金融机构遵 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防止违规行为。
银行业监管的措施与手段
现场检查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实地检查,核实其经 营状况和风险状况。
行政处罚
对违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罚款、警告、 撤销等处罚。
非现场监管
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报表等方式,对银行业 金融机构进行远程监控。
信息披露
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准确、完整地披 露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
银行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 总结词:银行法律制度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 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详细描述: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其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对于 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和执行银行法律制 度,可以有效地规范银行业务经营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 融市场的稳定。此外,银行法律制度还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 止银行业务中的欺诈和滥用行为,提高消费者对银行业的信任度。同时, 稳健的银行体系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为企业和个 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支持,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银行法律制度是针对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和监管的一系 列法律规范,旨在保障银行业务的合法、合规和稳健经 营。这一制度具有专业性,因为银行业务涉及到大量的 金融交易和风险管理,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技能来制 定和执行相关规定。此外,银行法律制度还具有复杂性 和广泛性的特点,因为它不仅涉及到银行业务经营的各 个方面,还涉及到与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市场准入等 方面的关系。
银行法律制度ppt课件
目 录
• 银行法律制度概述 • 银行法律制度的主体框架 •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详解 • 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详解 • 银行内部管理法律制度详解 • 银行风险防范与处置法律制度详解
《银行业监督》课件

《银行业监督》PPT课件
银行业监督PPT课件大纲
一、银行业监管概述
银行业监管的定义
银行业监管是指对银行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职责
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制定监管规则、监测风险、保护存款人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银行业监管的目的和意义
银行业监管的目的是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三、银行业监督要点
1
银行业监督的重点领域
银行业监督的重点领域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2
银行业监督的核心要素
银行业监督的核心要素包括监测和评估银行的风险水平、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
3
银行业监督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银行业监督借助技术手段和工具,如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提升监管效能。
四、银行业监督案例分析
展趋势
题和任务
改革措施
展望银行业监管的未来发 展趋势,如数字化监管和 智能监管的兴起。
总结银行业监管的重点问 题和任务,如防范金融风 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探讨银行业监管的创新和 改革措施,如强化监管科 技的应用和监管合规。
二、银行业监督制度
银行业监督制度的历 史沿革
银行业监督制度经历了从简单 的监管规则到复杂的监管框架 的演变过程。
银行业监督制度的法 律基础
银行业监督制度的法律基础包 括金融法、银行法和相关行政 法规。
银行业监督制度的框 架和内容
银行业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对资 本充足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 制等方面的要求。
银行业监督的案例背景和 概述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银行业监督 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
银行业监督的问题和挑战
探讨银行业监督面临的问题和挑 战,如技术创新和跨境监管。
银行业监督PPT课件大纲
一、银行业监管概述
银行业监管的定义
银行业监管是指对银行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职责
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制定监管规则、监测风险、保护存款人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银行业监管的目的和意义
银行业监管的目的是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三、银行业监督要点
1
银行业监督的重点领域
银行业监督的重点领域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2
银行业监督的核心要素
银行业监督的核心要素包括监测和评估银行的风险水平、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
3
银行业监督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银行业监督借助技术手段和工具,如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提升监管效能。
四、银行业监督案例分析
展趋势
题和任务
改革措施
展望银行业监管的未来发 展趋势,如数字化监管和 智能监管的兴起。
总结银行业监管的重点问 题和任务,如防范金融风 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探讨银行业监管的创新和 改革措施,如强化监管科 技的应用和监管合规。
二、银行业监督制度
银行业监督制度的历 史沿革
银行业监督制度经历了从简单 的监管规则到复杂的监管框架 的演变过程。
银行业监督制度的法 律基础
银行业监督制度的法律基础包 括金融法、银行法和相关行政 法规。
银行业监督制度的框 架和内容
银行业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对资 本充足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 制等方面的要求。
银行业监督的案例背景和 概述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银行业监督 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
银行业监督的问题和挑战
探讨银行业监督面临的问题和挑 战,如技术创新和跨境监管。
金融法(第三版)课件第22章

第三节 银行业监管协调制度
二、银行业监管信息共享机制
监管信息共享机制,是指银行业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证券业监管机构和保险业监管机构,将各自在依法 履行职责过程中掌握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管理信息互相交流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监管协调机制的重要 内容。
为确保各方都能够充分获取履行职责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同时又避免向同一机构重复收取数据,增加金融 机构的负担,参与协调机制的各方应达成协议,根据职责分工,明确何种信息由谁收取,同时建立高效的信息 交流和共享机制,使各方的数据需求都能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
第一节 银行业监管制度概述
二、银行业监管制度的发展
金融监管是伴随着现代银行的产生而开始的。在中央银行建立之前,金融监管主要是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 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金融监管便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作为其依据的相关法律也随之纷纷出台。作 为金融监管依据的最有影响力的法律当属美国1863年的《国民通货法》,次年修改为 《国民银行法》,这是美 国第一部管理全国银行业和其他金融业的法规,为美国统一的金融监管建立了基本框架。1913年美国 《联邦储 备法》颁布实施使金融监管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此后,各国均立法完善了金融监管制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面对金融风险的加剧趋势,为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和推进金融监管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统一。
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包括监管职权和监管责任两个方面,体现了监管行政权责一致的行政法治原则。 对银监会监管职责的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监管职责是国家有权机关授予银监会的职权,被监 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服从;另一方面,监管职责也是银监会的义务和责任,必须尽职尽责,不得放弃。
一、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管的规章、规则 二、依法定条件和程序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三、制定审慎经营规则,实施审慎性监管 四、实施非现场监管与非现场检查 五、银行业监管机构实行并表监管 六、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 七、银行业监管机构报告与处理银行业突发事件
经济法第17-20章ppt课件

8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审批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内,应当经国务院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审查批准。 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合资银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 司、金融租赁公司
9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 的任职资格管理
(一)任职资格管理的范围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
4
四、银行业监管的原则
(一)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二)独立监管原则 (三)审慎监管原则 (四)协调监管原则 (五)跨境合作监管原则
5
五、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一)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设置
主席1人,副主席4人,职能部门15个。
(二)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职责
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 的规章、规则;
16
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监管
(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监管概述
风险管理指金融机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各类风险全过程的管理。
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具 体办法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二)任职资格管理的内容 1、任职前资格审查 积极条件、消极条件 2、任职期间考核 3、任职资格取消 4、离任审计
10
第三节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
一、审慎监管概述
审慎监管,是指监管部门以防范和化解银行业 风险为目的,通过制定一系列金融机构必须遵 守的周密而谨慎的经营规则,客观评价金融机 构的风险状况,并及时进行风险监测、预警和 控制的监管模式。
规定了资本的定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 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和分类管理。
13
(一)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1、资本的含义
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①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审批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内,应当经国务院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审查批准。 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合资银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 司、金融租赁公司
9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 的任职资格管理
(一)任职资格管理的范围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
4
四、银行业监管的原则
(一)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二)独立监管原则 (三)审慎监管原则 (四)协调监管原则 (五)跨境合作监管原则
5
五、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一)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设置
主席1人,副主席4人,职能部门15个。
(二)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职责
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 的规章、规则;
16
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监管
(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监管概述
风险管理指金融机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各类风险全过程的管理。
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具 体办法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二)任职资格管理的内容 1、任职前资格审查 积极条件、消极条件 2、任职期间考核 3、任职资格取消 4、离任审计
10
第三节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
一、审慎监管概述
审慎监管,是指监管部门以防范和化解银行业 风险为目的,通过制定一系列金融机构必须遵 守的周密而谨慎的经营规则,客观评价金融机 构的风险状况,并及时进行风险监测、预警和 控制的监管模式。
规定了资本的定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 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和分类管理。
13
(一)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1、资本的含义
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①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课件

03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 实施与监督
银行业监管的实施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作为银行业监管的主体机构,负责制定银行业监管的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对银行业的监管。
地方银行业监管机构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授权,负责本地区的银行业监管工作,包括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 和风险处置。
优化监管架构
中国银行业监管将进一步 优化监管架构,完善监管 政策和手段,提高监管效 能和透明度。
未来银行业监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应对金融科技风险
随着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应对技术风险、数据安全和隐 私保护等挑战成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任务。
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共同应 对跨国金融风险,是未来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方向。
保护消费者权益
通过监管,确保银行业公平、透明、 规范地开展业务,防止消费者受到不 公平待遇和损失。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适用对象
本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经国务院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 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 立、变更、终止、业务活动以及 审慎经营规则等。
02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 主要内容
银行业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
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维护金 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原则
依法、公开、公正、公平。
银行业监管的职责和权限
职责
制定银行业监管的规则和标准,实施日常监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评 估、预警和处置。
对于违反《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责任人,监管机构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和 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措施。
第十七章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4)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
统。
进行现场检查,应当经银行业监督管理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
和检查通知书;检查人员少于二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
知书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权拒绝检查。
(三)并表监管
《银监法》第25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 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 监督管理。
但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其特征:一是政 策性银行的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二是政 策性银行经营时主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社 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标,但政策性银行的资 金并不是财政资金,政策性银行也必须考虑盈 亏,坚持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力争保本微利; 三是政策性银行有其特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 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举债,一般不面 向公众吸收存款;四是政策性银行有特定的业 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竞争。
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并接受国务院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门依法分别进行的
审计和监督。
央行具体职责
(一)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 和规章。
(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三)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银监法》第16条 国务院银行 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 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 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 以及业务范围。
《银监法》第19条 未经国务院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 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 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 活动。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股东资格审 查
2.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银行,竟因一个28岁的 青年进行期货投机失败所累而陷入绝境。
3
28岁的尼克·里森 (NICKLEESON)1992年被巴林银行总部任 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 (新加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 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1992年巴林银行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 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而造成的差错,如将买入误为 卖出等。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差错记录均进入这一账号, 并发往伦敦总部。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的清算负责人乔 丹·鲍塞(Gordon Bowser)要求里森另行开设一个“错误账 户”,以记录小额差错,并自行处理,以省却伦敦的麻烦。 由于受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影响,此“错误账户”以代码 “88888”为名设立。
1993年1月,里森手下有一名交易员出现了两笔大 额差错:一笔是客户的420份合约没有卖出,另一 笔是l00份合约的卖出指令误为买入。里森再次作 出了错误的决定,用“88888”账户保留了敞口头 寸。由于这些敞口兴寸的数额越积越多,随着行 情出现不利的波动,亏损数额也日趋增长至600万 英镑,以致无法用个人收入予以填平。在这种情 况下,里森被迫尝试以自营收入来弥补亏损。幸 运的是,到1993年7月,“88888”账户居然由于 自营获利而转亏为盈。如果里森就此打住,巴林 银行的倒闭厄运也许又一次得以幸免。然而这一 次的成功却从反面为他继续利用“8888”账户吸 收差错增添了信心。
2
一.事件的经过
巴林银行创立于1762年,至今已有233年的历史。最初从事贸 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 席发行商。此后100多年来,该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 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 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郡委托其管理,素 有“女皇的银行”美称。在《亚洲金融》杂志组织的由机构 投资者评选亚洲最佳经纪活动中,巴林连续4年名列前茅;该 集团1993年的资产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 4.5亿英镑,海内外职员雇员4000人,盈利1.05亿英镑;1994 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英镑。该行目前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 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
1994年下半年起,尼克·里森在日本 东京市场上做了一种十分复杂、期 望值很高、风险也极大的衍生金融 商品交易--日本日经指数期货。他 认为日本经济走出衰退,日元坚挺, 日本股市必大有可为。日经指数将 会在19000点以上浮动,如果跌破此 位,一般说日本政府会出面干预, 故想赌一赌日本股市劲升,便逐渐 买人日经225指数期货建仓。1995年 1月26日里森竟用了270亿美元进行 日经指数期货投机。不料,日经指 数从1月初起一路下滑,到1995年1 月18日又发生了日本神户大地震, 股市因此暴跌。里森所持的多头头 寸遭受重创。为了反败为胜,他继 续从伦敦调人巨资,增加持仓,即 大量买进日经股价指数期货,沾空 前日本政府债券。到2月10日,里森 已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持有 55000份日经股价指数期货合约,创 出该所的历史记录。
1993年7月,里森接到了一-笔买 入6000份期权的委托业务,但由 于价格过低而无法成交。为了做 成这笔业务,里森叉按惯例用 “88888”账户卖出部分期权。 后来,他又用该账户继续吸收其 他差错。结果,随着行情不利变 化,里森再一次陷入了巨额亏损 的境地。到1994年时,亏损额已 由2000万、3000万一直增加到7 月份的5000万英镑。为了应付查 账的需要,里森假造了花旗银行 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其间,巴 林总部虽曾派人花了1个月的时 间调查里森的账目,但却无人去 核实花旗银行是否真有这样一笔 存款。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制作:Jackie LEE
1
典型案例:
巴林银行倒闭,里森之过?
1995年2月26日,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金融市场。 具有230多年历史,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 排名第489位的英国巴林银行,因进行巨额金融期货投 机交易,造成9.16亿英镑的巨额亏损,在经过国家中 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先前一个周末的拯救失败之后,被 迫宣布破产。后经英格兰银行的斡旋,3月5日,荷兰 国际集团(lNG)以1美元的象征价格,宣布完全收购巴 林银行。
数周之后,巴林总部换了一套新的电脑系统,重新决定新 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所有差错记录仍经由“99905”账户向 伦敦报免,“88888”差脑之中。这个被人疏忽的账户 后来就成为里森造假的工具。倘若当时能取消这一账户, 则巴林银行的历史就可能改写了。
4
5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刚加盟巴林的王 (Wang) 姓交易员手头出了一笔差错:将客户的20 份日经指数期货合约买入委托误为卖出。里森在 当晚清算时发现了这笔差错。要矫正这笔差错就 须买回40份合约,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损失为2万 英镑,并应报告巴林总部。但在种种考虑之下, 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承接了40份卖出 合约,以使账面平衡。由此,一笔代理业务使衍 生出了一笔自营业务,并形成了空头敞口头寸。 数天以后,日经指数上升了200点,这笔空头头寸 的损失也由2万英镑增加到6万英镑。里森当时的 年薪还不足5万英镑,且先前已有瞒上不报的违规 之举,因而他更不敢向总部上报了。此后,里森 便一发而不可收,频频利用“88888”账户吸收下 属的交易差错。仅其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该账 户就吸收了30次差错。为了应付每月底巴林总部 的账户审查,里森就将自己的佣金收入转入账户, 以弥补亏损。由于这些亏损的数额不大,结果倒 也相安无事。
6
所有这些交易均进入“88888”账户。为维持数额如此 巨大的交易,每天需要3000-4000万英镑。巴林总部竟 然接受里森的各种理由,照付不误。2月中旬,巴林总 部转至新加坡5亿多英镑,已超过了其47000万英镑的 股本金。
3
28岁的尼克·里森 (NICKLEESON)1992年被巴林银行总部任 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 (新加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 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1992年巴林银行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 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而造成的差错,如将买入误为 卖出等。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差错记录均进入这一账号, 并发往伦敦总部。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的清算负责人乔 丹·鲍塞(Gordon Bowser)要求里森另行开设一个“错误账 户”,以记录小额差错,并自行处理,以省却伦敦的麻烦。 由于受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影响,此“错误账户”以代码 “88888”为名设立。
1993年1月,里森手下有一名交易员出现了两笔大 额差错:一笔是客户的420份合约没有卖出,另一 笔是l00份合约的卖出指令误为买入。里森再次作 出了错误的决定,用“88888”账户保留了敞口头 寸。由于这些敞口兴寸的数额越积越多,随着行 情出现不利的波动,亏损数额也日趋增长至600万 英镑,以致无法用个人收入予以填平。在这种情 况下,里森被迫尝试以自营收入来弥补亏损。幸 运的是,到1993年7月,“88888”账户居然由于 自营获利而转亏为盈。如果里森就此打住,巴林 银行的倒闭厄运也许又一次得以幸免。然而这一 次的成功却从反面为他继续利用“8888”账户吸 收差错增添了信心。
2
一.事件的经过
巴林银行创立于1762年,至今已有233年的历史。最初从事贸 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 席发行商。此后100多年来,该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 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 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郡委托其管理,素 有“女皇的银行”美称。在《亚洲金融》杂志组织的由机构 投资者评选亚洲最佳经纪活动中,巴林连续4年名列前茅;该 集团1993年的资产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 4.5亿英镑,海内外职员雇员4000人,盈利1.05亿英镑;1994 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英镑。该行目前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 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
1994年下半年起,尼克·里森在日本 东京市场上做了一种十分复杂、期 望值很高、风险也极大的衍生金融 商品交易--日本日经指数期货。他 认为日本经济走出衰退,日元坚挺, 日本股市必大有可为。日经指数将 会在19000点以上浮动,如果跌破此 位,一般说日本政府会出面干预, 故想赌一赌日本股市劲升,便逐渐 买人日经225指数期货建仓。1995年 1月26日里森竟用了270亿美元进行 日经指数期货投机。不料,日经指 数从1月初起一路下滑,到1995年1 月18日又发生了日本神户大地震, 股市因此暴跌。里森所持的多头头 寸遭受重创。为了反败为胜,他继 续从伦敦调人巨资,增加持仓,即 大量买进日经股价指数期货,沾空 前日本政府债券。到2月10日,里森 已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持有 55000份日经股价指数期货合约,创 出该所的历史记录。
1993年7月,里森接到了一-笔买 入6000份期权的委托业务,但由 于价格过低而无法成交。为了做 成这笔业务,里森叉按惯例用 “88888”账户卖出部分期权。 后来,他又用该账户继续吸收其 他差错。结果,随着行情不利变 化,里森再一次陷入了巨额亏损 的境地。到1994年时,亏损额已 由2000万、3000万一直增加到7 月份的5000万英镑。为了应付查 账的需要,里森假造了花旗银行 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其间,巴 林总部虽曾派人花了1个月的时 间调查里森的账目,但却无人去 核实花旗银行是否真有这样一笔 存款。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制作:Jackie LEE
1
典型案例:
巴林银行倒闭,里森之过?
1995年2月26日,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金融市场。 具有230多年历史,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 排名第489位的英国巴林银行,因进行巨额金融期货投 机交易,造成9.16亿英镑的巨额亏损,在经过国家中 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先前一个周末的拯救失败之后,被 迫宣布破产。后经英格兰银行的斡旋,3月5日,荷兰 国际集团(lNG)以1美元的象征价格,宣布完全收购巴 林银行。
数周之后,巴林总部换了一套新的电脑系统,重新决定新 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所有差错记录仍经由“99905”账户向 伦敦报免,“88888”差脑之中。这个被人疏忽的账户 后来就成为里森造假的工具。倘若当时能取消这一账户, 则巴林银行的历史就可能改写了。
4
5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刚加盟巴林的王 (Wang) 姓交易员手头出了一笔差错:将客户的20 份日经指数期货合约买入委托误为卖出。里森在 当晚清算时发现了这笔差错。要矫正这笔差错就 须买回40份合约,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损失为2万 英镑,并应报告巴林总部。但在种种考虑之下, 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承接了40份卖出 合约,以使账面平衡。由此,一笔代理业务使衍 生出了一笔自营业务,并形成了空头敞口头寸。 数天以后,日经指数上升了200点,这笔空头头寸 的损失也由2万英镑增加到6万英镑。里森当时的 年薪还不足5万英镑,且先前已有瞒上不报的违规 之举,因而他更不敢向总部上报了。此后,里森 便一发而不可收,频频利用“88888”账户吸收下 属的交易差错。仅其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该账 户就吸收了30次差错。为了应付每月底巴林总部 的账户审查,里森就将自己的佣金收入转入账户, 以弥补亏损。由于这些亏损的数额不大,结果倒 也相安无事。
6
所有这些交易均进入“88888”账户。为维持数额如此 巨大的交易,每天需要3000-4000万英镑。巴林总部竟 然接受里森的各种理由,照付不误。2月中旬,巴林总 部转至新加坡5亿多英镑,已超过了其47000万英镑的 股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