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李云飞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的网络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网络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网络”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从空间句法的视角来研究“城市中的网络”。不同于传统定性分析方法,空间句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性的、可量化的对城市网络的空间表示与分析方法。本文通过选取空间句法理论中跟城市形态相关度比较高的四个参数——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空间智能度,来构建网络城市结构的评价体系。并以长沙为实例,通过对长沙市三个不同时期的现状和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特点的研究,分析城市内部的发展潜力以及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发展趋势,为实现长沙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2009年长沙城市空间现状网络的空间智能度印证了长沙市芙蓉CBD选址的合理性;2009年长沙市现状网络的全局整合度与长沙市高层建筑布局规划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反证了长沙市高层建筑布局规划研究结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网络城市空间句法城市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U984.113

【DOI】:CNKI:CDMD:2.2009.240867

【目录】:

∙摘要3-4

∙ABSTRACT4-8

∙第一章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11

∙ 1.1.1 研究背景8-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11

∙ 1.2.1 基本思路11

∙ 1.2.2 研究内容11

∙ 1.3 本文框架11-12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7

∙ 1.4.1 国外相关研究13-14

∙ 1.4.2 国内相关研究14-17

∙第二章空间句法概述17-39

∙ 2.1 空间句法的产生和发展17-18

∙ 2.2 组构18-19

∙ 2.3 网络19

∙ 2.4 整体与局部19-20

∙ 2.5 自组织与他组织20-21

∙ 2.6 空间分割21-23

∙ 2.6.1 轴线21-22

∙ 2.6.2 凸面22-23

∙ 2.6.3 视域23

∙ 2.7 轴线分析23-24

∙ 2.8 句法变量分析24-26

∙ 2.8.1 连接值(connectivity value)24

∙ 2.8.2 控制值(control value)24-25

∙ 2.8.3 深度值(depth value)25

∙ 2.8.4 整合度(integration value)25-26

∙ 2.9 空间句法的主要应用26-39

∙ 2.9.1 自然运动26-29

∙ 2.9.2 城市功能:“运动经济体”29-30

∙ 2.9.3 社会关系30-32

∙ 2.9.4 空间系统的可理解性32-35

∙ 2.9.5 社会行为——“意念社区”(virtual community)35-36

∙ 2.9.6 住居文化——“空间考古学”36-39

∙第三章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39-48

∙ 3.1 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的建立的意义39-40

∙ 3.2 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的主要参数40-41

∙ 3.2.1 全局整合度40

∙ 3.2.2 局部整合度40

∙ 3.2.3 可理解度40

∙ 3.2.4 空间智能度40-41

∙ 3.3 资料与数据库的建立41

∙ 3.3.1 资料及来源41

∙ 3.3.2 数据预处理41

∙ 3.3.3 数据库建立41

∙ 3.4 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的建立41-48

∙ 3.4.1 “网络城市评价体系”建立的原理与方法依据42-46

∙ 3.4.2 “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与评价因子46-48

∙第四章变革中的长沙市空间发展与规划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解读48-64 ∙ 4.1 1996年长沙市现状网络结构的解读48-51

∙ 4.1.1 全局整合度48-49

∙ 4.1.2 局部整合度49-50

∙ 4.1.3 可理解度50

∙ 4.1.4 空间智能度50-51

∙ 4.2 1996年长沙市规划网络结构的解读51-54

∙ 4.2.1 全局整合度51

∙ 4.2.2 局部整合度51-52

∙ 4.2.3 可理解度52-53

∙ 4.2.4 空间智能度53-54

∙ 4.3 2003年长沙市现状网络结构的解读54-57

∙ 4.3.1 全局整合度54

∙ 4.3.2 局部整合度54-55

∙ 4.3.3 可理解度55-56

∙ 4.3.4 空间智能度56-57

∙ 4.4 2003年长沙市规划网络结构的解读57-60

∙ 4.4.1 全局整合度57

∙ 4.4.2 局部整合度57-58

∙ 4.4.3 可理解度58-59

∙ 4.4.4 空间智能度59-60

∙ 4.5 2009年长沙市现状网络结构的解读60-64

∙ 4.5.1 全局整合度60

∙ 4.5.2 局部整合度60-61

∙ 4.5.3 可理解度61-62

∙ 4.5.4 空间智能度62-64

∙第五章基于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的长沙城市空间结构优化64-72

∙ 5.1 基于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的“两型社会”城市空间结构64-67

∙ 5.2 长沙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控67-72

∙第六章结语72-76

∙ 6.1 主要结论72-74

∙ 6.1.1 长沙市正在融入长株潭网络结构,现在正处于由混乱到有序的阶段72

∙ 6.1.2 印证了长沙芙蓉CBD的选址72-73

∙ 6.1.3 与《长沙市高层建筑布局规划研究》殊途同归73-74

∙ 6.2 主要创新点74-75

∙ 6.2.1 构建了网络城市评价体系74

∙ 6.2.2 运用空间句法对长沙城市网络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74-75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75-76

∙ 6.3.1 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的整合度不够,有待固定范式的完善75

∙ 6.3.2 对长沙城市形态的未来演变的预测不足,有待模拟分析75

∙ 6.3.3 没有从空间层次的角度展开评价,有待进一步拓展75-76

∙参考文献76-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