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比较

合集下载

最新第一章 信息化教育概论

最新第一章 信息化教育概论

(一)课程目标的演变 20世纪80年代后:掌握技术。 20世纪90年代后:促进学习、优化教学。 新世纪后:培养、提高信息素养。 1.1.1 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1.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特 征 2. 知识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3. 适应变化与创新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 4.合作\协作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生存与发展方式 5.科学范型走向非决定论
学习过程 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 能的认识过程。 学习资源: 包括一切有助于个人有效学习的因数 人类资源—教师、专家、辅导员、学习小组、社区等 等 非人类资源—信息、技术、教材、教学媒体、教学环 境
信息化教育的内涵
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用三种技术(现代媒 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做两 件事情(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一个 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化教育 = 电化教育 = 现代一、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 关于名称 国内的称法: * 影音教育(30年代前) * 电化教育(30年代后) * 电化教学 * 现代化教学手段 * 教育技术(电化教育) * 教育技术 * 现代教育技术 * 信息化教育
关于名称 国外的称法: * 视听教育(Audio-visual Education) * 教育传播(Education Communication) *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 * 教育传播与技术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 Technology) * 教育工艺学 * 教育工学
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媒体技术——现代教育媒体 现代媒传技术——媒传教学法 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教学设计 开发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包括教育信息、教育媒体、教育环境、教育人员等 信息化教育中重点要开发的教育资源是现代信息技术 硬件环境资源和教学软件资源。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一一种历史的社会观念审视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一一种历史的社会观念审视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一一种历史的社会观念审视作者:王全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8期王全(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摘要:从“电化教育”转向“教育技术”,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在学科领域来说,它明确了教育技术的研究方向,为今天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回溯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不仅是一个学科内部关于学术名词争论的问题.从讨论的缘起到争论的过程,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社会观念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关键词: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社会观念;反思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4-0204-041 “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名称争议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电化教育”一词成为了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专用代名词,它的基本含义涉及到了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指用于辅助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和方法.1942年,国内就出现过关于电化教育名称提法的不同意见,当时有人主张用“影音教育”或“视听教育”代替电化教育.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电教界的理论探讨中,又有人提出将名称改为教育技术、教育工艺、教育传播、教育传意、信息传播、信息媒介或者教育媒介等.[1]而这次改名的背景,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大规模用于教育领域的前夜,当时,基于“电”的技术手段(从幻灯视觉教学到影视视听教学)没有大的变化,“电化”的确代表了当时“先进、快速”的含意.出于技术装备基础、特色与延续性的考虑,这个概念一直获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中国教育年鉴》一直到2002,均将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归入“电化教育”一栏,2003年后,才改称“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远程教育”.1978年后,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重新起步,许多国外教育技术发展的情况被介绍到国内,见诸于公开学术刊物对教育技术研究对象、范畴和研究定位的讨论也不断出现,中央电教馆的汪世清,华南师范大学的李运林、李克东,北京师范大学的廖泰初,华东师范大学的章伟民等对“教育技术”的介绍,为后来旷日持久的“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之争埋下了伏笔.1982年第三期《电化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的刘茂生和新疆电教馆的依沙木丁发表了“关于‘电化教育’这一名称概念的商榷”和章伟民的“电教概念二、三议”两文,上海师范大学的姚根生发表了“使用‘电化教育’名词较合适”.此后三年里,《电化教育研究》与《外语电化教学》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讨论电化教育的概念问题,但并没有发生激烈的讨论,因为“当时电教面临着远比名称更为重要的问题,而未引起强烈共鸣”[2].1986年,南国农先生在《电化教育研究》第一、二期上相继发表了“当前电教理论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上、下)”,对电化教育改不改名的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事实上,对概念的定义的文字表述作为一种命题总结,名称的问题的确可以放下不论,当时南国农先生对电化教育的定义发展已经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教育技术当时研究领域:“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3]南国农先生的看法和对中国特色的强调并没有止住关于电化教育改名的争议.重新改回原名的《外语电化教学》在1986年第二期上刊登了上海外语学院的张祖忻教授的文章“美国AECT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的基本观点”,并发表了时任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执行主任林·古布塞的“中美两国的教育技术——共同的道路和共同的问题”一文.又重新引发了国内研究者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转变的关注.1986年第三期《外语电化教学》继续刊登了时任AECT主席罗伯特·海尔专稿“正在转变中的中国电化教育”,文中称:“尽管在中国,他们将自己的工作统称电化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转变过程中的电化教育,正从单纯关心教材及其有关设备的制作,转变为关心课程的设计和应用,采用各种学习资源来达到课程的目标.”这暗示了一种非常明显的倾向,即“与世界看齐”,在智能技术方面由关心教学要素分析转变为关注系统技术,这也来源于计算机辅助教育加快了多种媒体教学应用的发展.1986年底,酝酿已久的“现代战争”终于爆发.吴在扬在为《外语电化教学》创刊五周年的贺词中表示,需要从教育改革的整体来看待电化教育的发展,赞成对电化教育基本问题的讨论.[4]《外语电化教学》在1986年第四期“理论探讨”专栏中刊登了廖泰初先生的“我们还要保留‘电化教育’这一名词术语么?”一文,明确提出了“电化教育”既不适应今日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这一学科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如果继续沿用下去,会大大影响到教育传播技术的全面发展.并从国外的演变考虑,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向“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与技术”、“教育信息媒体”学等的转变.在《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召开的有关“电化教育”名称探讨座谈会(会议讨论内容成文刊登在本期上),形成了徐正虎的“保留派”意见,孙宗仰、梅家驹、魏凯、施行、章伟民等的“赞改派”,“赞改”成为“海派”教育技术研究者的主流意见.同期,也刊登了周国邦《也谈“电化教育”更名之利弊》的保留意见,以及作为参照的美国曾任AECT主席的唐纳德·P·伊利《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表述》(章伟民译).由此,这场关于学科名称的讨论从1986年持续到了1989年,当时几位有影响的教育技术研究者,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讨论的焦点集中程度、涉及的范围的广度和争论的激烈程度是至今在教育技术研究其它领域未有的.从1987年到1989年,《电化教育研究》与《外语电化教学》两刊共发表了14篇与改名问题直接相关的文章.1990年以后,“教育技术”的提法逐渐普遍,渐渐代替了“电化教育”的提法.(“电化教育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研究符号缩影,但这种传统作为一个刊物品牌保留至今.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等新兴刊物的出现,也映照了这样一个时代变化的过程.)1983年教育部发布《高师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电化教育”也在1993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改为“教育技术学”.关于更名问题最集中争论的时期虽然过去了,但后来在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学科定位、学科体系的构成及学科建设等问题的讨论中,还屡屡出现相关的讨论,只不过争论的实质已经在悄然改变.2 AECT94定义及后续讨论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and Technology,简称AECT)成立,标志着在视听教学、个别化教学和系统方法的发展结合下,教育技术领域显现雏形.AECT一直致力于教育技术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探索教育技术的发展途径.该协会在1972年至2004年间,五次提出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在五个定义中,发表于1994年的定义,即“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5]是最精炼、清晰的,被认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AECT’94定义,在我国教育技术界的影响一直持续至2004年.正如李龙教授的评价:AECT’94定义的引进,对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技术学科的确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6]罗永祥曾对与AECT’94定义相关的国内研究论文进行过内容分析[7].结果发现,从1996年到2003年间,国内涉及该定义的研究论文405篇,专门研究定义的论文就有12篇.含有94定义的论文中,专业类期刊占54.1%,而学科领域核心刊物《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就占38.8%,且两刊发表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总体比例接近.因此可以说上述两刊引导了AECT’94定义研究进程.罗永祥在对有关AECT’94定义论文研究力度的分析中还发现,从“引证、阐释和反思”三层次来分析国内研究文献类型,在早期引证类型所占比例最高,阐释、反思比例则较低,但随时间发展,研究者们对该定义引证和反思的讨论逐渐增加,这种文献类型的变化特征,能较充分地说明对AECT’94定义的研究是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深的;在1996~2000年间,“阐释”类型的文献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到2000年后,则数量开始下降,反映出研究者看待该定义逐步回归理性;此外,罗永祥还对含有反思内容的其中43篇文献进行了归类,结果发现,文献对AECT’94定义是否适合我国国情的反思数量最多,然后在反思基础上,研究者们开始认真提出对“教育技术”定义的思考和学科领域研究界定.教育技术界通过对AECT’94定义研究的聚焦,产生的影响是:自1994年以后,“教育技术”名称开始被广泛的接受了,“电化教育”名称被接受的程度已经逐渐下降.今天,AECT’94定义对学科体系建立和专业建设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而作为观念方法更新层面,则随着对AECT’2004定义的讨论开展,已呈现逐步淡出研究视野的趋势.难怪乎徐梅林老师直接说:“教育技术学”是被西方“牵着鼻子走”的学科.[8]3 争议的背后:社会及观念的变迁回顾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发展的这段历史,这场争论其实不是简单的学科名称争论.因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审视,任何一个学科概念、内涵和研究领域的扩展,必然是学术观念、研究内容随社会变迁渐次发展的过程,同时亦是研究者的社会观念对技术选择的一种过程,最终,这个过程让教育技术自身演变为一种社会行为和特有结构.3.1 社会观念变迁之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是社会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基础.1978年以后,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我国的发展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之上.力求通过改革开放,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经济建设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的渴求激增,1983年,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要求,而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应重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论点,1988年,他更是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观点,他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发展是关键,教育发展是基础.在那一段时期,教育工作者们既要面对教育人口激增的社会问题,又面临着计算机迅速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冲击,于是在教育实践上出现了两个很现实的问题:一是如何解决教育的供需不平衡的难题?二是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不同的空间内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显然,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于是,电化教育因应而起,其独有的方式、手段和较高的教育效率,为解决上述需求提供了可能.国家发展至21世纪,全社会对于知识价值的认识,学习的态度和方式认识,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的价值获得极大尊重,不断学习开始成为社会主流观念.在教育观念上,传统上以“教学”为中心已经不适应于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则随着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悄然兴起.在教育实践中,伴随着信息技术时代来临,终身教育理念被普遍承认,建设“学习化社会”呼声渐长.在个体教育发展上,能力本位主义开始流行,个别化学习模式开始成为许多人的主流选择.此时的教育技术研究,如果再局限于“媒体—工具论”和“手段—方法论”,已经凸显与社会观念变化的不协调甚至冲突了.于是,“电化教育”名称的局限性在学术研究全球化的趋势下消解了,对AECT’94定义的研究聚焦,使“教育技术”成为了扩散到整个领域的一种主流共识.3.2 教学技术向社会行为的演变我们可以把技术看作社会行为和结构的特殊形式.因为从社会意识形态出发,任何一种技术发明和使用,都无法脱离意识形态单独存在,“教育技术与其说是一种教育的技术,毋宁说是一种道德技术、一种管理技术、一种思想技术”.[9]基于技术社会形成论,任何技术发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技术发展的过程,是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文化选择、价值取向以及权力格局的综合博弈过程.我们可以产生一系列追问:技术对社会有无影响?是什么让技术产生这种社会影响?技术以哪种方式影响等.反过来追问,则我们会发现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技术要得以更广更有效的使用,我们也需要调节支持技术发展的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用好新技术,实现创新带来的社会发展.在“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的演变过程中,无论是从“媒体、工具论”到“理论、实践论”,还是教学要素分析到整体技术,教育技术的研究,已由单纯教育领域的媒体技术、工具研究,一步步拓展至整个教育与社会的广泛联系,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整合.正如拉普在《技术哲学导论》中所指出:“对技术的研究方法,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技术范围内,就技术论技术,而应该把技术和它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考察,研究社会、科学、环境等因素与技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技术不仅仅是技术,而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应当认识到,教育技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由许多技术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特质构成的技术丛、技术群和技术集.4 更名之后的反思在更名的争论过程中,南国农先生是最坚决坚持保留“电化教育”名词的研究者,如果说将原因归结为西北地区相对比较封闭,且缺乏对西方的研究传统研究的话,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南国农先生1947年~1950年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比较教育,曾选修电化教育课程.并不乏对西方研究传统的了解).实际上,在当时种种“美国的一切是最好的”风潮中,南国农先生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一文中的质疑无疑是震耳发聩的: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的大发展年代,也是大困惑的年代.[11]名称改了(由“电化教育”变为“教育技术”),定位变了,研究领域“泛化”了,培养目标模糊了,努力方向没有了.……我们究竟要研究什么?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的教育技术研究者对美国人的教育技术定义如此热衷, 而对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五大教育技术实验”及其他教育技术实践经验的研究如此淡漠?南国农先生认为,这是教育技术领域的一种明显的教育、文化依附现象,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使得发展中国家只能跟在后面学,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使得发展中国望钱兴叹.实际上,南国农先生提出的问题,正切中了我们对知识认识的社会传统之痛,落后的急迫感导致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失去了许多.4.1 关于“引进技术”的问题技术的社会形成批判研究表明[12],尽管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时断时续地有过对西方科学技术传统的批评,但总体上来说,人们对技术持相当肯定的态度.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观点可以说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观点.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是否需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然后是如何有效地引进技术;最高终结是研究如何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来发展自己.我们向西方学习“教育技术”时亦是如此——对技术本体高度重视,却忽视了技术产生的特定社会环境.事实上,西方的教育技术研究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尤其是和西方现代政治对技术变迁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亦是如此.“中国是重基础、重知识技能学习、重训练的教育传统,而AECT94定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蕴含的是重智力开发、重个性、重自主性的教育传统”.教育技术界对AECT定义的接受,功利主义的态度形成很明显的是由一种落后的紧迫感造成的,但我们需要警惕它可能会导致失败的结局:把技术视为维护中国教育发展的捷径,过渡重视技术本体而拒绝研究西方教育技术发展的本体,即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忽视对与西方社会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技术的研究.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仅仅是功利地引进技术,否则将会对教育技术创新过程的本体社会因素缺乏重视,对教育技术变迁所造成的对本体社会潜在的负面效应缺乏深入的了解和预见,否则可能导致对未来教育技术发展进程缺乏足够的准备.所以,发展一种教育技术发展预见的分析理论,就显得由为必要了.我们需要将技术学习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来加以分析,以便去具体细微地了解、评价西方技术和知识的适用性和与中国社会的兼容性,从而能做到在充分认识、了解之上的应用和吸收,或排斥.4.2 关于研究实践的问题我们不能高高挂起,自说自划,必须要深入中国社会进行研究.警惕教育技术发展与社会的脱节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教育技术研究聚焦的研究表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技术研究关注的焦点基本集中在媒体技术和学习技术上.这种研究倾向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忽视了大众在技术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大众只是成了技术发展的承受者,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突出的不平衡发展方式,导致了对教育技术变化的代价及其利益分配的两极化.从社会分层来看,在工业社会决定人的社会等级的重要因素是物质资源,而在信息时代决定等级则是对信息技术及信息的拥有.教育技术发展解决原有的一些教育不平等,但又带来了新的教育不平等.今天,“数字鸿沟”威胁,把很大一部分人从信息社会的获益中排挤出来;文化剥夺,又使得人们将越来越体会到这个世界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地狱”;文化差异,使得互联网所宣传的“数字公平”成为少数人的公平.因此,关注教育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从整体技术的角度来研究和发展教育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对教育技术研究必然的要求.在“教育技术“争议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的今天,当年“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之争的历史回顾,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示,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走中国道路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立足本国国情,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是教育技术发展既要借鉴国际经验,更要形成本国特色和超越.——————————参考文献:〔1〕南国农.当前电教理论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1986(1).〔2〕周国邦.“也谈‘电化教育’更名的利弊”[J].外语电化教学,1986(4).〔3〕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4〕吴在扬.电化教育与教育的革新[J].外语电化教学,1986(4).〔5〕[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6〕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和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9).〔7〕罗永祥.“AECT’94定义对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以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的内容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5).〔8〕徐梅林.关于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思考[A].全球ET资讯200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张义兵.教育技术的社会学意涵[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0〕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山版社,1999.114.〔11〕〔13〕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2〕[英]沈小白.科学技术研究功利主义观批判[M].殷登祥,等.技术的社会形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判断:教育技术定义的出处了解教育技术的几种定义结合图1-1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区别国外、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麦克卢汉有关媒体的观点电视系统的组成了解教学媒体的接口多媒体教室的设计思想和构成微格教室的主要设备组成网上文件下载的方式理解前期分析的主要内容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目标分类了解教学目标的阐明的ABCD要素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1994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媒体媒体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或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多媒体技术就是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处理的技术。

微格课室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微格教室设施包括主控室和若干间微格教室组成。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问答论述: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时间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比较教育技术94定义与2005定义的不同之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视听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分类不同类型课件的特点PowerPoint母版有何作用校园网络的硬件组成有哪些1、网络的组成:校园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传输媒质、交换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成器等)、服务器、工作站(1)服务器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

试析现代教育技术对电化教育的影响

试析现代教育技术对电化教育的影响

息 需 求 的 产 物 。 图 书 馆 的存 在 一方 面顺 应 了人 类 体 系化 信 息 决 于 馆 员 的 服 务理 念 。如 果 能用 读 者 的眼 光 、意 识 去 对 待 工
从 人类 信 息 需 求 的 决 定 性 , 们 应认 识 到 图 书 馆 的 存 在 工 作 , 会 达 到 良好 的 服 务 效 果 。 站 在 读 者 的 角 度 换 位 思 考 我 就 要
维普资讯
存 信 息 ,以 文 字 为 中介 的 文献 也 顺 理 成 章地 成 为 人类 记 忆 的 来 看 待 和 处 理 问 题 。 是 一 种 优 良的 思 维 方 式 , 是 各 行 各 业 它 也 物 化 形 式 。 文 献 的 累 积 的增 长 就需 要 一 个 整 理 、 藏 的体 系 , 管 理 中一 种 灵 活 、 效 的 管 理 方 式 和 工 作 艺 术 。 收 有
这 就 形 成 了 图书 馆 。 图 书馆 是 信 息需 求 的产 物 ,是 体 系 化 信
需 求 , 一 方 面 , 类 信 息 需 求 叉决 定 着 图书 馆 的命 运 。 另 人
读 者 服 务 是 通 过 馆 员 的 活 动 实 现 的 , 务 质 量 的高 低 取 服 作 . 过 与 读 者 换 位 思 考 , 心 比心 、 己 及 人 来 做 读 者 服 务 通 将 推
就 是 顺 应 人 类 的 信 息 需 求 而 存 在 的 , 这 点 看 , 书 馆 只 有 顺 并 不 容 易 ,它 需 要 我 们 的 图书 馆 员 了解 读 者 群 的 知 识 层 次 的 从 图
应 人 类 的信 息需 求 并 随 之 动 态 发 展 , 能 够 生存 并 获得 发 展 。 心 理 需 求 , 不 仅 仅是 “ 笑 服 务 ” 才 而 微 。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重点
协作
会话
意义建构
4教学模式
1.支架式教学
a搭脚手架
b进入情境
c独立探索
d协作学习
e效果评价
2.抛锚式教学
a创设情境
b确定问题
c自主学习
d协作学习
e效果评价
3.导引式教学
(2)代表人物
皮亚杰
(前苏联)维果斯基
4、人本主义
(1)基本观点 :
1.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观性、选择能力和意愿;
2.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
生提供较为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九、四大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
2、认知主义
3、建构主义
4、人本主义
1、行为主义
(1)主要内容:
将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新联结的过程(即S-R之间的联结)。
这种观点把,
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 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认为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因人而异。
2对于学习的解释 学习不是教师的简单传递与学生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积极主动地利用 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
3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情境
(三)巴班斯基
(四)加德纳
发展教学理论
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
(一)赞可夫
发展教学理论
(前苏联)
1五条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进行的原则

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比较

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比较
现代教育技术是电化教育在新历史时期的高级发展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外延比电化教育更为广泛:电化教育主要研究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音像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除此之外还研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主要关注"教",现代教育技术既关注"教",又关注"学".
说说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之间的区别
电化教育主要研究幻灯,投影,录音,录象,电影,电视等音像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除此之外还研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电化教育在新历史时期的高级发展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外延比电化教育更为广泛:电化教育主要研究幻灯、投影、录音、录象、电影、电视等音像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除此之外还研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主要关注"教",现代教育技术既关注"教",又关注"学".
3、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名称来源于国外,现已在我国正式使用。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从概念的本质上说,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是相同的,两者都具有应用科学属性,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最优化。两者的特点、功能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相同或相近的,都是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与学的理论、方法去控制教学过程。
但是从概念的涵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教育技术指的是所有的学习资源,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切可操作的要素;而电化教育所涉及的则主要是利用科技新成果发展起来的声、像教学媒体。由此,在处理问题的方法方面,教育技术主要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它所考虑的是整个教育的大系统,即“教与学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能运用于教育系统的不同的层次,可以是教育规划方面的宏观问题,也可以是课程开发层次的问题,还可以是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电化教育虽然也用系统的方法来考虑、处理问题,但它的重点放在电子传播媒体的选择、组合和应用的小系统。当然,电化教育有时也涉及到较大范围的问题,不过更多的情况是大中系统的其他因素作为不变条件,而主要去研究小系统的控制和变化效果。

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应

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应

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应电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他重点关注的是媒体应用的效果,准确的说有点“媒体观“的味道。

信息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同时强调其重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他将技术至于社会这个大的系统之中,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技术是利用系统方法从技术角度研究并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技术中技术的重要性,但是技术的应用时建立在系统方法的指导下。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强调技术层面上是使用信息技术并且采用现代教学理念。

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形式。

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百度百科,2010,9,24晚)电化教育: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南国农,1985)电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南国农,李运林,1998)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百度百科,2010年9,24晚)信息化教育(即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南国农等,2004)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1996)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来诊断教育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及评价解决方案的技术学层次的教育学科。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受到很多科学相关理论的影响。

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形成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影响和作用不尽相同,并且这些相关理论的发展变化所引发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发展变化,都会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起源中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始于本世纪20年代,称之为电化教育。

当时电化教育活动中使用的幻灯、电影等媒体比原始口耳之学以及后来的印刷媒体用于教学,其传播方式跃进了一大步,已属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但这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

1、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应运而生的。

先后经历了教育技术、教学技术、学习技术等不同的名称。

在我国,也曾经出现过电影教育、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等不同的名称。

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并在30年代确立了“电化教育”这一名称。

从70年代末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与支持,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研究。

3、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学科的发展与国际沟通的需要,“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取代“电化教育”,并在我国普遍使用。

4、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重大项目,如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

二、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1.诞生与初步发展阶段该阶段的时间可以确定为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特点是:先有电化教育实践,后有电化教育名称;先有民间组织电教活动,后有政府组织管理;先在社会教育领域应用,后进入学校教育领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

我国的电化教育进入了有组织、有领导的发展阶段。

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电化教育已深入到大、中、小学,进入了课堂。

2.迅速发展阶段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中至80年代末。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及概念界定一,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
1.视觉教育发展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
2.视听教育发展阶段(20世纪30~50年代)
3.教育技术迅猛发展极端(20世纪70年代~)
4.教育技术迅猛发展极端(20世纪70年代~)
①媒体观:教育技术是以各种教育机器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幻灯,电视,计
算机,电视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②过程观:教育技术是教学信息由信息源(教师或教材)传递给受者(学习者)的
整个传播过程。

③系统观:教学过程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系统,教育技术即是一种教学
过程的系统方法,起核心是对教与学进行最佳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二,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发展
1,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
2,信息化教育教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三,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变
1.视觉教育(杨·阿姆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视听教育(视听教育运动美国教育家埃德加·戴尔著述《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3.视播传播
4.教育技术(①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②媒体观,过程观,系统观)
5.现代教育技术
结论:视听教育代替视觉教育,二者没有质的飞跃,关注和研究的核心都是多媒体技术;
二视听传播取代视听教育,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关注和研究的重心从媒体转向了教学传播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技术的两个定义:【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20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念与实践。

(李克东)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按照教育技术的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可分为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1)设计: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2)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3)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4)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5)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

教育技术的目的: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育技术、教学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具有应用科学的属性,目的都是要取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优化。

2)异同点: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教学技术、电化教育广泛得多。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等新媒体相继应用于教学,使用视觉教育;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的应用,使用视听教育;3)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教育电视进入实用阶段,提出视听传播的概念,1958年,美国IBM 首次将电子计算机用于辅助教学;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微型计算机问世,计算机教育应用进入新阶段。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杨淑文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名称是由“电化教育”名称更名而来的,在内涵上,两者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只是人们通常认为电化教育仅仅关注有形的物化技术,即媒体技术,而教育技术则兼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

当前阶段,这两个名称在实践领域并存。

教育技术是指应用各种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其中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三大支柱。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更是一种新的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促进的作用教育技术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能够支持与优化教学过程.例如,教育技术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媒体形式,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充足的资源,为师生的互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等。

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证实.(一)有力地支持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的民主化、个性化、国际化和终生化.教育技术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实现教育的民主化提供了技术的保障;“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设计为开展个别化教学提供了有利的途径;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实现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教育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的机会,使教育摆脱学校中心、课本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束缚。

学生能根据个体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式,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进度,扩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例如,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教师很难针对全体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教学,因此,传统的教育较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技术为实施个别化教学提供了方法的支持;教育技术中的媒体和学习资源为实施个别化教学提供了环境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_判断题

现代教育技术_判断题

【答案】对【判断题】电化教育就是教育技术从概念的含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答案】错【判断题】现代教育技术萌芽于19世纪末期,19世纪90年代无声电影用于教育领域,从此揭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序幕【答案】错【判断题】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以及系统化设计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答案】错【判断题】"视听教育"起源于美国,它强调人的视觉和听觉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凡是传授观察经验的教育活动都属于视听教育【答案】对【判断题】视听教学是以各种视听教学媒体以及相应的软件为基础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答案】对【判断题】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答案】错【判断题】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含了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答案】对【判断题】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较直接的三大学习理论指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对【判断题】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最优化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最少资源,二是最大效益【答案】错【判断题】"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五个要素的共同轴心【答案】错【判断题】专业素养可以看成是从事一种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评判某段时期将从事该专业人员与其他人员相区分的根本标准【答案】对【判断题】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过程【答案】对【判断题】新课改提出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从"开拓者"转变为"教书者"【答案】错【判断题】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事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课题的研究与创造能力【答案】对【判断题】屏幕上的事物是实际事物的代表,而不是本身通过看电影和电视,得到的是替代经验【答案】对【判断题】1946年,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在《视听教学法》中第一次提出"经验之塔"理论,他把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大类【答案】错【判断题】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答案】对【判断题】戴尔经验之塔理论:塔的最底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塔的顶层经验是直接的、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理解【答案】错【判断题】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答案】对【判断题】美国政治家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反映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答案】对【判断题】传播与教学传播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是扩展与加深接受者或学习者的经验领域【答案】对【判断题】香农-韦弗传播模式是一种线性的单向传播模式,主要包括信息源、编码、解码、信息接收者、信道五个要素【答案】错【判断题】传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社会现象,按照传播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新闻传播、经济传播、教育传播、大众传播等【答案】错【判断题】教育信息是在教育系统中为实现教育目的、增进系统的有序性而传递的信息【答案】对【判断题】不同的媒体对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颜色、声音特征的呈现能力是不同的【答案】对【判断题】现代教育媒体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各种设备【答案】错【判断题】各类教育媒体尽管刺激接受者感官不同,但教学功能差异不大【答案】错【判断题】根据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人为编制的符号系统,如计算机算法语言,它属于非言语符号【答案】错【判断题】现代教学媒体按照它们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分为五类,视觉、听觉、视听觉教学媒体、计算机交互媒体、综合媒体录像机、磁带等属于视觉教学媒体【答案】错【判断题】传统的教育媒体是指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媒体,如黑板、幻灯、挂图等【答案】错【判断题】幻灯机通过利用强光和凹凸透镜的装置,把各种图表、表格、文字或图像映射到屏幕上,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答案】对【判断题】幻灯机适合于固定安装于大型会议厅、礼堂等公共场所,用来给很多人做演示【答案】错【判断题】幻灯机不需要严格的遮光就可白天在教室内使用,放映物的放置方向为竖直倒放【答案】错【判断题】传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俗称话筒或麦克风【答案】错【判断题】教师讲课或学生回答问题时,为了抑制教室其他方向传来的声音,最好选用单向话筒【答案】对【判断题】在课堂上使用听觉材料时,教师的角色就是设备的操作者【答案】错【判断题】小张喜欢收集唱片,为了归类各唱片,他就在每张唱片上直接用圆珠笔写上名称做标记【答案】错【判断题】盒式磁带录音机主要用于声音的记录和重放,在语言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答案】对【判断题】录音在教学上的应用范围仅限于课堂教学中和师资培训方面【答案】错【判断题】电视是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以声信号的形式来传送活动(或静止)图像的技术【答案】错【判断题】摄像机种类很多,按性能不同可分为广播级摄像机、家用摄像机、室外拍摄用便携式机【答案】错【判断题】在问题解决教学情境中,电视录像是一种有用的手段原因之一是它要比其他媒体更为真实,这使得问题更为贴切【答案】对【判断题】表演型的教育电视节目类型相比于图解型,更有利于阐明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答案】错【判断题】视频展示平台既可展示实物又可展示透明或不透明的文字图表以及幻灯片【答案】对【判断题】电视应用于远距离系统教学,最大的优势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答案】错【判断题】电视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答案】对【判断题】电视教材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并配有教师分析与讲解,很适合作为学生自学的工具【答案】对【判断题】广播电视信息是双向传播的,学生能够及时提出问题,教师也能及时作出反馈【答案】错【判断题】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答案】对【判断题】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答案】对【判断题】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答案】错【判断题】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答案】对【判断题】CD-ROM是一种能经常更换内容的存储媒体【答案】错【判断题】软盘属于外存储器,而固定在主机箱内的硬盘则属于内存储器【答案】错【判断题】多媒体综合教室是将多种媒体汇集在一个教室内,以利于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教室【答案】对【判断题】多媒体教学可以无限加大教学内容,增加传播的信息量.【答案】错【判断题】在电脑教室中,硬件的环形排列方式具有节约空间,学生之间活动灵活、便利的特点【答案】错【判断题】一般在微格教室参加微格教学人数较多,上课的时间也会比较长.【答案】错【判断题】电子白板比黑板在教学中更有优势【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在多媒体教师应尽量多使用各种媒体设备,避免设备闲置【答案】错【判断题】TCP/IP协议叫做文件传输协议.【答案】错【判断题】环型结构网络为封闭式系统,扩充性较好.【答案】错【判断题】Internet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用的是TCP/IP协议【答案】对【判断题】IP地址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数,为了便于记忆就分为四段,每段八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每段八位的二进制数转成十进制,大小为0至255【答案】对【判断题】如果教师在家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好采用在线学习模式离线学习.【答案】对【判断题】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对学生进行授课【答案】错【判断题】在互联网中,学生只能进行远程同步的交流,不能进行异步的互动【答案】错【判断题】WINDOWS操作系统是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答案】对【判断题】Excel最基本的功能是绘制表格【答案】对【判断题】Flash 允许用户创建并产生动画效果的是矢量图形而位图图像不可以【答案】对【判断题】用FLASH的绘图工具画出来的图形为矢量图形【答案】对【判断题】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幻灯片的背景应增加多种风格,使幻灯片更具吸引力【答案】错【判断题】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适当设置超级链接,实现幻灯片之间的轻松跳转【答案】对【判断题】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应将课本中的内容尽量详细地包含在课件中,使演示文稿更完整【答案】错【判断题】在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时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风格的字体,字体的搭配要合理美观【答案】对【判断题】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背景如果是黑色,则文字应尽量使用反差较小的蓝色或灰色【答案】错【判断题】Office2003 Word中,替换时每次只能替换一处文字【答案】错【判断题】Office2003 Word中,五号字体要比四号字体大【答案】错【判断题】Office2003 Word中,"11"号字要比"10"号字大【答案】对【判断题】psd格式的文件属于音频文件【答案】错【判断题】GIF文件格式支持透明背景,可以较好地与网页融合在一起【答案】对【判断题】BMP是一种常用的矢量图像格式其特点是无损失压缩,能使用户节省磁盘空间,而不牺牲任何图像质量【答案】错【判断题】使用JPEG格式保存的图像经过压缩,可使图像文件变小,但会损失数据信息,故在印刷时不宜使用此格式而对于作品存档或发送给他人以及用于网页的最终图像,JPEG则是一种完善的格式【答案】对【判断题】GIF是一种常用的有损压缩格式,可以极大地节省存储空间,可用于存储真彩色的图像文件支持透明背景,可以较好地与网页背景融合在一起但是GIF格式最多只能256处理种色彩【答案】错【判断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叠加.【答案】错【判断题】在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之间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分配任务、网上论坛的合作【答案】对【判断题】整合了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任何优势【答案】错【判断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答案】对【判断题】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标准英语语音的刺激,更丰富的英语单词学习情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被结合在一起,围绕单词的学习【答案】对【判断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答案】对【判断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答案】对【判断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潜力,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种重组可以针对一学期、一个单元或者一个课时的内容( T )【答案】对【判断题】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全班活动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它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习并培养合作精神【答案】错【判断题】教师是整合的主体,对教师的评价是整合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答案】对【判断题】我国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课程整合"概念是在2002年陈至立教育部长发布讲话时提出的【答案】对【判断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的简单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答案】错【判断题】为了进行有效的整合实践,教师首先必须刷新头脑中的学生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把教学看作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答案】对。

努力实现由电化教育到现代教育技术的转轨

努力实现由电化教育到现代教育技术的转轨

0n Co v r in fO 源自u o— s al n e so r m di Vi u
Edu ato o M o r c in t de n Edu a i al c n o c ton Te h ol gy
H UANG u s e g , DEN G f n —a Qi —h n e g ln ( o en E u ai n l c n lge l n e M d r d c t a o Te h o o ia Ce t r ,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2期 1
20 0 2年 4月








V 0 21 N o l 2 A p . 20 2 r 0
LAI oRAToRY RES EARCH AND EXP LORAT1 0N
努 力 实现 由 电化 教 育 到现代 教 育技 术 的转 轨
De t o u p n p . fEq i me t ,Na c a g Un v r i n h n i e st y,Na c a g 3 0 4 ,C i a nh n 30 7 hn )
Ab t a t s r c :Th r s a co e c u a e a i n b t e u i — iu le u a i n a d m o e n e u a i n l t c n l g . e e i l s a s Ir l t e we n a d o vs a d c to n d r d e t a e h o o y o o Au i — i u Ie u a in i t e fr ta p ia i n a d p a t e o d r d a i i a,wh l mo e n e u a i n I do v s a d c to s h is p l to n r c i fmo e n me i n Ch n c c i d r d c to a e t c n l g s t x a so n x e s n o h o me ’ o n t to n u c i n.a d i i t e r — o i o i g e h o o y i hee p n i n a d e t n i ft e f r r sc n o a i n a d f n t o o n t s h e p st n n i o h e s fe u a i n n o d rt d p o t e r p d d v l p ft e s n e o d c t .I r e o a a t h a i e e o me t f o e n e u a in, s n e v rt o t n d r d c t o m o we mu te d a o o r a ie t e c n e so r m u o v s a o mo e n e u a i n l e h o o y e l h o v r in fo a di— iu lt d r d c to a c n l g . z t Ke r s u i iu le u a in;mo e n e u a i n l e h oo y;c n e so y wo d :a d o v s a d c t o d r d e to a c n l g t o v rin

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这个术语传入我国并逐渐成为学科的正式名称使用是80年代初开始的。

在此之前,约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一直以视听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主并把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称之为“电化教育”。

那么,教育技术同电化教育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在我国,电化教育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与教育技术的定义相比,我们不难看出,从概念的涵盖范围、研究的层次以及深度与广度等方面都是有所区别的。

因此,我们既不能把电化教育看成是游离教育技术以外的一个学科,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电化教育就是教育技术。

准确地说,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只是教育技术之中的一部分内容。

今天,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范围的实际上看,应该称为教育技术,比较符合实际,亦有利于与国际交流。

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在探讨什么是教育技术的同时,与此相关的还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由来已久。

正因为如此,国外有的学者曾把教育技术的起源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我国也有学者认为,人类早期的语言教学和后来的直观教学亦应被看作是教育技术应用和发展的早期阶段。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发展以及新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为了强调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在现时新阶段中要融合、运用更多的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学与教的基本理论、现代方法论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就冠以“现代教育技术”之称。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教育史上四次革命来分析:专业教师的出现,把原来随从家族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转变为随从专业教师的学习,这是第一次革命;文字体系的出现,使书写传授与口头传授并驾齐驱,这是第二次革命;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了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学生不仅可以向老师学习,还可以向书本学习了,这是第三次革命;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发明,使教育走上了多元化、现代化的道路,学生有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信息的获取方式.这被称之为第四次革命。

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之张力

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之张力

第24卷第2期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241No 122008年6月J OUR NAL OF J I AOZ UO TEAC HERS C OLL EGE Jun 12008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郭红军(3),男,河南焦作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及高校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

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之张力郭红军1,范开元2(1.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河南焦作454001;2.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河南焦作454001) 摘要:文章从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入手,通过辨析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梳理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论述了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以及从电化教育到现代教育技术转变的必然性。

关键词: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转变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65(2008)02-0050-03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岁月中,教育从来都是维系人类命运延续的生命链,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教育经历了四次重大革命:在原始社会末奴隶社会初,专门从事教育下一代生存技能的专职教师的出现,使教育从人类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进入奴隶社会后,专门用于表达人类思想感情、记录人类社会历史的文字的出现,促成了教育的第二次革命,使人类的教育有了可以赖以传播的可靠的媒介途径,使原来含混、模糊的教育观念变得清晰起来;封建社会中,印刷术的出现,推动了文字教材的诞生,为更多的社会人群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工业社会的逐渐到来,幻灯、投影、电话、电影、广播、电视、卫星、计算机互联网络等信息传播媒体纷纷出现,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教育技术时代。

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人类原有的教育时空观念,它使人类的远程教育理想变成了现实,由此它被认为是人类教育的第四次革命。

[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多媒体和I nternet 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已呈现出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增添了活力和生机。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程课后答案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1.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P12-13联系:两者的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达到教学最优化;两者都是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去控制教育过程。

区别:(1)在研究对象方面。

(2)在研究领域方面。

(3)在研究方法方面2.视听教学传播实践对教育技术要领的形成有哪些贡献?P8答:视听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观念的贡献有以下几条:(1)它明确提出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从而取代了视听教学“物、感官、具体化”的研究取向。

(2)它明确界定了视听传播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传播论和早期的系统观念。

(3)首次把对学习者的研究纳入教育技术领域的范畴内。

3.试说出系统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形成的贡献。

P9答:(1)教学系统方法说明教育(学)技术不是具体的媒体及设备,而是一个过程。

(2)它详细地说明教育技术使用一种教学的系统方法,强调过程。

(3)该定义指出:教育技术以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这在以后的教育技术裎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4)该定义说明:教学系统方法把人力资源和物理资源结合应用,这再一次强调了人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5)该定义把应用教学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分为“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环节。

(6)教学系统方法为该领域引进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思想(贝塔琅菲定律)。

4.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哪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追溯?P7答:一是视听教学运动,它推动了使用各类学习资源来促进和优化学习;二是程序教学,它推动了心理学与科学技术在个别化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个别化教学与应用信息技术的组合与早期教学设计的形成;三是系统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推动、奠定了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基本方法的形成和基础,促进了教学设计的发展。

5.试说出教育技术定义的五个范畴。

P10答:五个领域分别是: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

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判断=

现代教育技术-判断=

【判断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潜力,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种重组可以针对一学期、一个单元或者一个课时的内容【答案】对【判断题】电化教育就是教育技术从概念的含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答案】错【判断题】现代教育技术萌芽于19世纪末期,19世纪90年代无声电影用于教育领域,从此揭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序幕【答案】错【判断题】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以及系统化设计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答案】错【判断题】视听教育起源于美国,它强调人的视觉和听觉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凡是传授观察经验的教育活动都属于视听教育【答案】对【判断题】视听教学是以各种视听教学媒体以及相应的软件为基础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答案】对【判断题】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答案】错【判断题】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含了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答案】对【判断题】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较直接的三大学习理论指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对【判断题】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最优化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最少资源,二是最大效益【答案】错【判断题】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五个要素的共同轴心【答案】错【判断题】专业素养可以看成是从事一种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评判某段时期将从事该专业人员与其他人员相区分的根本标准【答案】对【判断题】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过程【答案】对【判断题】新课改提出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从"开拓者"转变为"教书者"【答案】错【判断题】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事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课题的研究与创造能力【答案】对【判断题】屏幕上的事物是实际事物的代表,而不是本身通过看电影和电视,得到的是替代经验【答案】对【判断题】1946年,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在《视听教学法》中第一次提出"经验之塔"理论,他把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大类【答案】错【判断题】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答案】对【判断题】戴尔经验之塔理论:塔的最底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塔的顶层经验是直接的、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理解【答案】错【判断题】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答案】对【判断题】美国政治家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反映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答案】对【判断题】传播与教学传播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是扩展与加深接受者或学习者的经验领域【答案】对【判断题】香农-韦弗传播模式是一种线性的单向传播模式,主要包括信息源、编码、解码、信息接收者、信道五个要素【答案】错【判断题】传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社会现象,按照传播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新闻传播、经济传播、教育传播、大众传播等【答案】错【判断题】教育信息是在教育系统中为实现教育目的、增进系统的有序性而传递的信息【答案】对【判断题】不同的媒体对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颜色、声音特征的呈现能力是不同的【答案】对【判断题】现代教育媒体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各种设备【答案】错【判断题】各类教育媒体尽管刺激接受者感官不同,但教学功能差异不大【答案】错【判断题】根据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人为编制的符号系统,如计算机算法语言,它属于非言语符号【答案】错【判断题】现代教学媒体按照它们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分为五类,视觉、听觉、视听觉教学媒体、计算机交互媒体、综合媒体录像机、磁带等属于视觉教学媒体【答案】错【判断题】传统的教育媒体是指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媒体,如黑板、幻灯、挂图等【答案】错【判断题】幻灯机通过利用强光和凹凸透镜的装置,把各种图表、表格、文字或图像映射到屏幕上,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答案】对【判断题】幻灯机适合于固定安装于大型会议厅、礼堂等公共场所,用来给很多人做演示【答案】错【判断题】幻灯机不需要严格的遮光就可白天在教室内使用,放映物的放置方向为竖直倒放【答案】错【判断题】传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俗称话筒或麦克风【答案】错【判断题】教师讲课或学生回答问题时,为了抑制教室其他方向传来的声音,最好选用单向话筒【答案】对【判断题】在课堂上使用听觉材料时,教师的角色就是设备的操作者【答案】错【判断题】小张喜欢收集唱片,为了归类各唱片,他就在每张唱片上直接用圆珠笔写上名称做标记【答案】错【判断题】盒式磁带录音机主要用于声音的记录和重放,在语言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答案】对【判断题】录音在教学上的应用范围仅限于课堂教学中和师资培训方面【答案】错【判断题】电视是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以声信号的形式来传送活动(或静止)图像的技术【答案】错【判断题】摄像机种类很多,按性能不同可分为广播级摄像机、家用摄像机、室外拍摄用便携式机【答案】错【判断题】在问题解决教学情境中,电视录像是一种有用的手段原因之一是它要比其他媒体更为真实,这使得问题更为贴切【答案】对【判断题】表演型的教育电视节目类型相比于图解型,更有利于阐明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答案】错【判断题】【答案】对【判断题】电视应用于远距离系统教学,最大的优势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答案】错【判断题】电视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答案】对【判断题】电视教材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并配有教师分析与讲解,很适合作为学生自学的工具【答案】对【判断题】广播电视信息是双向传播的,学生能够及时提出问题,教师也能及时作出反馈【答案】错【判断题】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答案】对【判断题】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答案】对【判断题】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答案】错【判断题】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答案】对【判断题】CD-ROM是一种能经常更换内容的存储媒体【答案】错【判断题】软盘属于外存储器,而固定在主机箱内的硬盘则属于内存储器【答案】错【判断题】多媒体综合教室是将多种媒体汇集在一个教室内,以利于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教室【答案】对【判断题】多媒体教学可以无限加大教学内容,增加传播的信息量.【答案】错【判断题】在电脑教室中,硬件的环形排列方式具有节约空间,学生之间活动灵活、便利的特点【答案】错【判断题】一般在微格教室参加微格教学人数较多,上课的时间也会比较长.【答案】错【判断题】电子白板比黑板在教学中更有优势【判断题】教师在多媒体教师应尽量多使用各种媒体设备,避免设备闲置【答案】错【判断题】TCP/IP协议叫做文件传输协议.【答案】错【判断题】环型结构网络为封闭式系统,扩充性较好.【答案】错【判断题】Internet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用的是TCP/IP协议【答案】对【判断题】IP地址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数,为了便于记忆就分为四段,每段八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每段八位的二进制数转成十进制,大小为0至255【答案】对【判断题】如果教师在家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好采用在线学习模式离线学习.【答案】对【判断题】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对学生进行授课【答案】错【判断题】在互联网中,学生只能进行远程同步的交流,不能进行异步的互动【答案】错【判断题】WINDOWS操作系统是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答案】对【判断题】Excel最基本的功能是绘制表格【答案】对【判断题】Flash 允许用户创建并产生动画效果的是矢量图形而位图图像不可以【答案】对【判断题】用FLASH的绘图工具画出来的图形为矢量图形【答案】对【判断题】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幻灯片的背景应增加多种风格,使幻灯片更具吸引力【答案】错【判断题】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适当设置超级链接,实现幻灯片之间的轻松跳转【判断题】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应将课本中的内容尽量详细地包含在课件中,使演示文稿更完整【答案】错【判断题】在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时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风格的字体,字体的搭配要合理美观【答案】对【判断题】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背景如果是黑色,则文字应尽量使用反差较小的蓝色或灰色【答案】错【判断题】Office2003 Word中,替换时每次只能替换一处文字【答案】错【判断题】Office2003 Word中,五号字体要比四号字体大【答案】错【判断题】Office2003 Word中,"11"号字要比"10"号字大【答案】对【判断题】psd格式的文件属于音频文件【答案】错【判断题】GIF文件格式支持透明背景,可以较好地与网页融合在一起【答案】对【判断题】BMP是一种常用的矢量图像格式其特点是无损失压缩,能使用户节省磁盘空间,而不牺牲任何图像质量【答案】错【判断题】使用JPEG格式保存的图像经过压缩,可使图像文件变小,但会损失数据信息,故在印刷时不宜使用此格式而对于作品存档或发送给他人以及用于网页的最终图像,JPEG 则是一种完善的格式【答案】对【判断题】GIF是一种常用的有损压缩格式,可以极大地节省存储空间,可用于存储真彩色的图像文件支持透明背景,可以较好地与网页背景融合在一起但是GIF格式最多只能256处理种色彩【答案】错【判断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叠加.【判断题】在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之间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分配任务、网上论坛的合作【答案】对【判断题】整合了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任何优势【答案】错【判断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答案】对【判断题】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标准英语语音的刺激,更丰富的英语单词学习情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被结合在一起,围绕单词的学习【答案】对【判断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答案】对【判断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答案】对【判断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潜力,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种重组可以针对一学期、一个单元或者一个课时的内容( T )【答案】对【判断题】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全班活动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它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习并培养合作精神【答案】错【判断题】教师是整合的主体,对教师的评价是整合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答案】对【判断题】我国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课程整合"概念是在2002年陈至立教育部长发布讲话时提出的【答案】对【判断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的简单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答案】错【判断题】为了进行有效的整合实践,教师首先必须刷新头脑中的学生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把教学看作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答案】对。

浅析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关系

浅析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关系

浅析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关系
刘新刚;王玉水
【期刊名称】《电化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1(000)007
【摘要】如何认识和定位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三个概念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目前电教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本文就目前的一些不同观点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提出了教育技术是上位概念,现代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是同位概念,并且都从属于教育技术的基本观点.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刘新刚;王玉水
【作者单位】文登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山东,文登,264400;文登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山东,文登,2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57
【相关文献】
1.试析现代教育技术对电化教育的影响 [J], 张立坚
2.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之张力 [J], 郭红军;范开元
3.湖北郧县:电化教育为三尺讲坛添风采——湖北郧县大力创建市(县)电化教育试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J], 康智元
4.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J], 马成杰
5.襄樊市电化教育馆举办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培训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有什么区别2011-2-25 15:35:20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育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

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的方式包括三个方面:网络设计开发、摄像采编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及管理。

对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比较,电化教育由模拟信号为主传递教育信息,只是单一地实现了外语教学的形象化,而无法实现一对一的网络互动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由数字信号与网络教学平台为主传递教育信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

更好地实现了形象化、生动化和网络互动性。

就内涵和外延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比电化教育更广泛和丰富。

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有宏观的技术,如课程开发技术、课程计划技术等,又有研究具体教育过程的微观上的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课堂教育技术、远距离卫星广播电视教育技术、多媒体个别化教育技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等。

而电化教育一般只是具体的教育过程的技术。

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解决、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不相同,这是最本质的区别。

电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把重点放在现代教育媒体上,并过分强调其作用,因而有的学者称之为媒体论。

现代教育技术则除了强调多媒体的应用外,更注重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称为系统科学方法论。

通过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对比,可知现代教育技术中包含了电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上看,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性,特别是对当前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能更有效地促进素质教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之间的区别发布者:李旭丽发布时间: 2012-7-26 19:54:14电化教育主要研究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音像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除此之外还研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电化教育在新历史时期的高级发展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外延比电化教育更为广泛:电化教育主要研究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音像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除此之外还研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主要关注"教",现代教育技术既关注"教",又关注"学".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区别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而教育技术是研究一切学习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关注的主要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资源,教育技术则关注一切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柱,是教育信息化的驱动力,它的范围更广阔,而不仅仅在于教育教学方面.说说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之间的区别电化教育主要研究幻灯,投影,录音,录象,电影,电视等音像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除此之外还研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电化教育在新历史时期的高级发展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外延比电化教育更为广泛:电化教育主要研究幻灯、投影、录音、录象、电影、电视等音像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除此之外还研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主要关注"教",现代教育技术既关注"教",又关注"学".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区别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而教育技术是研究一切学习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关注的主要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资源,教育技术则关注一切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柱,是教育信息化的驱动力,它的范围更广阔,而不仅仅在于教育教学方面.1、电化教育的由来电化教育一词,是本世纪3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

究其来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陈友松和戴公亮的说法,即1936年他们看到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署出版的《学校生活》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把西方国家已经崛起的视听教育统称为Electrifying Education,认为可将它译作电化教育。

但视听教育所包含的媒体或资源并不都与电有关,于是建议从视听教育手段中选取效果较好,需要用电的四种媒体,即幻灯、电影、播音、电视归作一类,并将采取这类媒体进行的教育活动称为电化教育。

二是刘之常的说法,即电化教育是在1934年由镇江民众教育馆提出来的。

当时他们认为,教育电影、教育播音以及幻灯等,都是利用电能来传播教学信息的,鉴于此该馆于1935年就已将电影放映厅称为电化教育放映场。

三是舒新城的说法,即电化教育是1933年陈礼江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时提出来的,其内容指教育电影和教育广播。

我国较为正式地使用电化教育一词始于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由各地选派学员参加。

学员结业后,就将电化教育名称带回各地。

这以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陆续正式使用电化教育名称,并推广沿用至今。

2、电化教育的局限性对于电化教育这个名称,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所说,是“利用幻灯、投影器、电影、无线电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程序学习机和电子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及相应的教材进行的教育活动”。

传到国外,《国际教育辞典》把它解释为“中文用以说明借助收音机和电视之类所进行的教育的术语”。

显然,电化教育这个概念对其所涉及的传播媒体的范围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即限于所谓的电能和电子传播媒体。

这就带来了一些长期困挠人们的问题。

首先,电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利用或借助电能和电子传播媒体能够完成教育任务吗?对此人们早就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条在我国目前占重要地位,影响最广的电化教育定义:“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且不说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的界限不明不白,如果运用了所谓的现代教育媒体,而没有与所谓的传统教育媒体相结合,或者结合的不恰当,那算不算电化教育呢?同时,幻灯机、收音机算不算现代教育媒体?电视机、电子计算机是不是主要由电在发挥威力?教师围绕一个知识点,用了1张投影片和2张挂图,算不算进行了电化教育?电教人员参与一堂课的设计,不需要使用电子传播媒体,是不是不务正业?此外,以应用现代化电子传播媒体为基本出发点的电化教育所引伸出来的一些术语,如“电教课”、“电教教法”、“电化教学设计”等,曾使许多教师产生迷惑:一堂课上放几分钟幻灯算是电教课,教学内容要点由投影器呈示算是电教教法,但若用挂图代替幻灯,用板书代替投影,其他什么都不变,怎又标志为传统课和传统教法了呢?尽管电化教育的涵义没有这么简单,但客观上这种“电”与“非电”的划分标准,确实限定了广大教师的认识,甚至影响了他们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积极性,同时也束缚了不少电教人员的手脚。

3、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名称来源于国外,现已在我国正式使用。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从概念的本质上说,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是相同的,两者都具有应用科学属性,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最优化。

两者的特点、功能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相同或相近的,都是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与学的理论、方法去控制教学过程。

但是从概念的涵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

教育技术指的是所有的学习资源,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切可操作的要素;而电化教育所涉及的则主要是利用科技新成果发展起来的声、像教学媒体。

由此,在处理问题的方法方面,教育技术主要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它所考虑的是整个教育的大系统,即“教与学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能运用于教育系统的不同的层次,可以是教育规划方面的宏观问题,也可以是课程开发层次的问题,还可以是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而电化教育虽然也用系统的方法来考虑、处理问题,但它的重点放在电子传播媒体的选择、组合和应用的小系统。

当然,电化教育有时也涉及到较大范围的问题,不过更多的情况是大中系统的其他因素作为不变条件,而主要去研究小系统的控制和变化效果。

如此看来,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部分,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是注重现代媒体的开发和利用的阶段性的教育技术,是狭义的教育技术。

那么,就现在的特定的阶段来说,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这两个名称哪个好一些呢?先从形式上看,相对电化教育的非电化教育,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东西,就是以传统媒体进行的教育。

而教育中各种媒体是分不开的,人为分开就是自我孤立。

于是,什么电教课、电教过程、电教教法等两级术语就显得很苍白,没有生命力了。

教育技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与它相对应的方面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教育技术与这些范畴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性就无可非议。

再从实质上看,抽去这两个概念的公因式或同类项“教育”,剩下的是“电化”和“技术”。

什么是“电化”?它无非就是电气化和电子化的现代媒体及其应用,由此带来的上述局限性就无法回避。

什么是“技术”?技术是“科学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在实际任务中的系统运用”,它包括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

前者指解决实际任务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如教学媒体;后者指解决实际任务中使用的策略和技巧,如教学设计。

这些工具、设备、策略、技巧的使用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只凭经验的,而是服从于一定科学理论的指导的。

因此,尽管电化教育名称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和很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看,用教育技术名称取代它,则是必然的事情。

基于电教工作视角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比较分析来源:余扬浏览次数:149 发布日期:2012-3-26 10:02:58摘要:本文是在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并对教育各个层面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以电化教育工作为视角,将现代教育中的资源环境、教育目标、知识传递模式、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等方面与传统教育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现代教育传统教育理念模式资源环境比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当今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作为传统教育改革先行者的电化教育工作,不论是物化形态还是观念形态,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电教工作者也必然要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在理念与模式、资源与环境以及教师的作用与定位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进行相应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