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GBZ T160+GBZ21)资料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及存在或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
适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化学因素的程度、生产装置泄露、防护措施效果的监测、评价、管理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本部分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3.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3.1.3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GBZ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方法汇总

石蜡烟等
溶剂汽油和非甲烷总烃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石蜡烟的溶
剂提取称量法;
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和松节油等
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和松节油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对-特丁基甲 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代表化学物
测定方法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硫化氢、二硫化碳、 化氢的硝酸银比色法、二硫化碳的二乙胺分光光度法、二
硫酰氟、六氟化硫和氯化亚砜等
硫化碳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六氟化硫和硫酰氟的直接
进样-气相色谱法、氯化亚砜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硒和二氧化硒等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二氨基萘荧光分光光度法、氢化 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铬酸盐、重铬酸盐和三氧化铬等
金属钴和氧化钴等 金属铜和氧化铜等
金属铅、氧化铅、硫化铅和四乙基铅等
金属锂和氢化锂等 金属镁和氧化镁等 金属锰和二氧化锰等 金属汞和氯化汞等 金属钼和氧化钼等 金属镍、氧化镍和硝酸镍等 氢氧化钾和氯化钾等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 氧化锶和氯化锶等 五氧化二钽等
测定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分光光度法; 桑色素荧光分光光度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三价铬 和六价铬的分别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原子 吸收光谱法、微分电位溶出法、四乙基铅的石墨炉原子吸 收光谱法; 氢化锂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磷酸-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碘绿分光光度法;
(仅供参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160-项标准修改-编制说明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60)160项标准修改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本次工作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制(修)订重点专项《应对职业病防治法修改,梳理、清理数十项职业卫生标准》(项目编号:20120201)启动,后续工作在职业卫生标委会管理经费、职业卫生所工作经费、职业卫生所风险评估和职业卫生标准制定等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完成。
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项目负责人为张敏研究员,技术内容由徐伯洪研究员总体负责。
(二)参与协作单位1. 以下单位委派专家参与了标准的多次审稿序号单位1.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2.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3.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所5.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6.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序号单位7.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职业卫生所9.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 更换毛细管柱后的指标验证单位序号单位1.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3.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5.山东省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院6.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天津滨世海通环境检测评价服务有限公司9.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辽宁力康职业卫生与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11.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劳动卫生研究所和海洋石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简要起草过程1. 工作背景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以标准号计,卫生部公布164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考虑到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为多种因素限值共用一个标准号的实际情况,以单项因素计,共发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686项,其中,85类化合物的职业卫生检测标准方法(GBZ/T 160.1~l60.85),共包括209个检测方法用以检测85类化合物303种毒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
4.采样 定点采样(短时间采样或长时间采样) 短时间采样: •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
高度以15L/min~4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 品。 长时间采样: •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 高度以1L/min~5L/min流量采集1~8h空气样品( 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采样点的选择)
10.附录B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采样点的选择)
10.附录B
移动式产尘设备移动距离在20m以下者设1个, 20m以上者在装、卸处各设1个采样点。
在集中控制室内,至少设1个采样点,操作岗位 也不得少于1个采样点 。
皮带长度在10m以下者设1个采样点;10m以上 者在皮带头、尾部各设1个采样点 ; 50m以上者 在皮带头、中、尾部各设1个采样点 ; 200m以 上者在皮带头、中、尾部各设1个采样点,距皮 带头、尾部50m 处各增设1个采样点。
29.保留时间:样品组分从进样开始到出现峰最大值所需时
间,称为保留时间。
名词术语
30.解吸效率:是指被解吸下来的待测物量占固体吸 附剂上吸附的待测物总量的百分数。
31.气溶胶:以微细的液体或固体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 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
32. 短时间检测:是指采样时间为15min左右的采样 测定。
18.最高容许浓度 MAC : 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任何工作地点有 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名词术语
19.超限倍数(漂移限值 EL ) : •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 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采用超 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 • 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 PC-TWA的2倍; • 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视PC-TWA限值大小) 是PC-TWA的1.5~3倍(见下表)。
GBZ160.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卫通[2004]7号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劳动者健康,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86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GBZ/T160.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钡及其化合物GBZ/T160.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铍及其化合物GBZ/T160.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铋及其化合物GBZ/T160.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GBZ/T160.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GBZ/T160.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铬及其化合物GBZ/T160.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GBZ/T160.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铜及其化合物GBZ/T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GBZ/T160.1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锂及其化合物GBZ/T160.1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镁及其化合物GBZ/T160.1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GBZ/T160.1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GBZ/T160.1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GBZ/T160.1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GBZ/T160.1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GBZ/T160.1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GBZ/T160.1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锶及其化合物GBZ/T160.2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钽及其化合物GBZ/T160.2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铊及其化合物GBZ/T160.2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GBZ/T160.2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GBZ/T160.2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GBZ/T160.2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锌及其化合物GBZ/T160.2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锆及其化合物GBZ/T160.2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硼及其化合物GBZ/T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GBZ/T160.3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GBZ/T160.3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GBZ/T160.3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Z/T160.3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GBZ/T160.3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GBZ/T160.3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GBZ/T160.3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Z/T160.3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39-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GBZ/T160.4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160.4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苯类化合物GBZ/T160.4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4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GBZ/T160.4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160.4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醇类化合物GBZ/T160.5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GBZ/T160.51-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GBZ/T160.5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Z/T160.5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GBZ/T160.5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160.5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 GBZ/T160.5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GBZ/T160.5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环氧化合物GBZ/T160.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GBZ/T160.6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GBZ/T160.6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基卤类化合物GBZ/T160.6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GBZ/T160.63-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GBZ/T160.6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GBZ/T160.6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GBZ/T160.6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GBZ/T160.6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GBZ/T160.6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GBZ/T160.7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乙醇胺类化合物GBZ/T160.7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肼类化合物GBZ/T160.7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胺类化合物GBZ/T160.7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7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GBZ/T160.7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GBZ/T160.7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GBZ/T160.7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GBZ/T160.7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氮农药GBZ/T160.7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药物类化合物GBZ/T160.8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炸药类化合物GBZ/T160.8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生物类化合物GBZ/T160.8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醚类化合物GBZ/T160.8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铟类化合物GBZ/T160.8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钇及其化合物GBZ/T160.85-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碘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4-2004【发布单位】卫生部【标准号】GBZ/T160.44-2004【发布日期】2004-05-21【实施日期】2004-12-01【标题】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环芳烃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萘、萘烷和四氢化萘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3.1原理空气中的萘、萘烷和四氢化萘用活性炭管采集,溶剂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3.2仪器3.2.1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
3.2.2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
3.2.3溶剂解吸瓶,5ml。
3.2.4微量注射器,10ml。
3.2.5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仪器操作条件色谱柱1(用于萘的测定):2m×4mm,聚乙二醇20M:阿皮松L:ChromosorbWAWDMCS =5:10:100;色谱柱2(用于萘烷和四氢化萘的测定):2m×4mm,阿皮松L:6201担体=15:100;柱温:150℃;汽化室温度:180℃;检测室温度:200℃;载气(氮气)流量:35ml/min。
3.3试剂3.3.1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色谱峰。
3.3.2聚乙二醇20M和阿皮松L,色谱固定液。
3.3.36201担体和ChromosorbWAWDMCS,色谱担体,60~80目。
3.3.4标准溶液:准确称量0.0100g萘、萘烷或四氢化萘,溶于二硫化碳中,定量转移入1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1.0mg/ml标准贮备液。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国家检测标准

2
糠醛
10
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石英、石英岩等)
10
皮毛粉尘
10
含10%~49%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石英、石英岩等)
2
蛭石粉尘
5
含50%~80%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石英、石英岩等)
1.5
凝聚二氧化硅
3
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石英、石英岩等)
1
其他粉尘
10
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煤粉尘
10
氰化氢及氰化物
0.3
三氧乙烷
30
对硫磷(E605)(皮)0.05Biblioteka 四氧化碳(皮)25
醋酸甲酯
100
内吸磷(E605)(皮)
0.02
氯化稀
30
醋酸乙酯
300
甲拌磷(3911)(皮)
0.01
氯化二稀(皮)
2
醋酸丙酯
300
马拉硫磷(3911)(皮)
2
溴甲烷
1
醋酸丁酯
300
甲基对硫磷(甲基605)
0.1
碘甲烷
1
醋酸戊酯
100
乐戈(乐果)
1
溶剂汽油
300
甲醇
50
敌百虫(皮)
0.5
已内酰胺
10
正丙醇
200
敌敌畏(皮)
0.3
五氧化二磷
1
异丙醇
200
六六六
0.1
五氯酚及其钠盐
0.3
正丁醇
200
丙体六六六
0.05
吡啶
4
异丁醇
200
正已烷
180(参考值)
联苯-联苯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GBZT160GBZ2.1)

14
氨基茴香醚
溶剂解吸型硅胶管
定点:0.5L/min 15min
个体:0.05L/min 1~4h
无限值
乙醛
54-2007脂肪族醛类化合物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定点:0.1L/min 15min
45
丙烯醛
注射器
定点:100ml
0.3
异丁醛
热解吸型硅胶管
定点:0.1L/min 15min
个体:0.05L/min 1~4h
20
40
异戊醇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定点:0.1L/min 15min
个体:0.05L/min 2~8h
无限值
异辛醇
二丙酮醇
异丙醇
350
700
氯乙醇
2
丁醇
100
丙烯醇
2
3
糠醇
溶剂解吸型GDX-501管
定点:0.1L/min 15min
40
60
1,3-二氯丙醇
溶剂解吸型硅胶管
定点:0.2L/min 15min
非甲烷总烃
无限值
石蜡烟
玻璃纤维滤纸
定点:25L/min 15min
个体:2L/min 2~8h
2
4
甲基环己烷
41-2004脂环烃类化合物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定点:0.1L/min 15min
个体:0.05L/min2~8h
无限值
松节油
300
环己烷
250
苯
42-2007芳香烃类化合物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定点:0.1L/min 15min
无限值
甲醛
大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0.2L/min 15min
GBZ-T160.1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讲解

16.2本法的平均采样效率98.5%。铅尘、铅烟不能分别采集测定。
16.3本法最适宜的pH为8.5~11.0,必须调节溶液pH在此范围内。否则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V—采样体积,L;
t—采样点的温度,℃;
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8.2按式(2)计算空气中铅的浓度;
5 c
C =――――――……(2)
Vo
式中:C—空气中铅的浓度,mg/ m3;
5—消解后样品溶液的体积,ml;
c—测得样品溶液中铅的浓度,μg/ml;
Vo—标准采样体积,L。
8.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按GBZ 159规定计μm。
18.2采样夹,滤料直径40mm。
18.3小型塑料采样夹,滤料直径25mm。
18.4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和0~10L/min。
18.5烧杯,50ml。
18.6表面皿,直径约50mm。
18.7电热板或电砂浴。
18.8具塞刻度试管,25ml。
18.9微量进样器,25μl。
7.4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空白对照溶液;由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对照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得铅浓度(μg/ml)。
8计算
8.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293 P
Vo = V×—————×—————……(1)
273 + t 101.3
式中:Vo—标准采样体积,L;
12.6酚红溶液,0.4g/L:称取0.1g酚红,放在小乳钵中,加少量水研磨溶解后,转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锰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方法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㊂G B 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锰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279.5n m波长下,用乙炔 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㊂3.2仪器3.2.1微孔滤膜,孔径0.8μm㊂3.2.2采样夹,滤料直径为40m m㊂3.2.3小型塑料采样夹,滤料直径为25m m㊂3.2.4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 i n和0~10L/m i n㊂3.2.5烧杯,50m l㊂3.2.6电热板或电砂浴㊂3.2.7具塞刻度试管,10m l㊂3.2.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备乙炔 空气火焰燃烧器和锰空心阴极灯㊂3.3试剂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㊂3.3.1硝酸,ρ20=1.42g/m l㊂3.3.2盐酸,ρ20=1.18g/m l,高纯㊂3.3.3高氯酸,ρ20=1.67g/m l㊂3.3.4消化液:高氯酸ʒ硝酸=1ʒ9㊂3.3.5盐酸溶液,1%(v/v)㊂3.3.6标准溶液:称取0.2748g硫酸锰(优级纯,将M n S O4㊃H2O于280ħ烘烤1h而得),溶于少量盐酸中,用水定量转移入100m 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㊂此溶液为1.0m g/m l标准贮备液㊂临用前,用盐酸溶液稀释成10.0μg/m l锰标准溶液㊂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㊂3.4样品的采集㊁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 B Z159执行㊂3.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以5L/m i n流量采集15m i n空气样品㊂3.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 /m i 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㊂3.4.3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 /m i 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㊂3.4.4 样品空白: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㊂采样后,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2次,放入清洁塑料袋或纸袋内,置于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㊂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㊂3.5 分析步骤3.5.1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5m l 消化液,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温度在200ħ左右,待消化液基本挥发干时,取下稍冷后,用盐酸溶液溶解残渣,并定量转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稀释至10.0m l ,摇匀,供测定㊂若样品液中锰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盐酸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㊂3.5.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只具塞刻度试管,分别加入0.00㊁0.20㊁0.50㊁1.00㊁2.00㊁3.00m l 锰标准溶液,各加盐酸溶液至10.0m l ,配成0.0㊁0.20㊁0.50㊁1.0㊁2.0㊁3.0μg /m l 锰浓度标准系列㊂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在279.5n m 波长下,用乙炔 空气火焰分别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吸光度均值对锰浓度(μg /m l )绘制标准曲线㊂3.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得锰浓度(μg /m l )㊂3.6 计算3.6.1 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V o =Vˑ293273+t ˑP 101.3(1)………………………………………………式中:V o 标准采样体积,L ;V 采样体积,L ;t 采样点的温度,ħ;P 采样点的大气压,k P a㊂3.6.2 按式(2)计算空气中锰的浓度:C =10c V o(2)…………………………………………………………式中:C 空气中锰的浓度,乘以1.58为二氧化锰的浓度,m g /m 3;c 测得样品溶液中锰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 /m l ;10 样品溶液的体积,m l ;V o 标准采样体积,L ㊂3.6.3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 B Z159规定计算㊂3.7 说明3.7.1 本法的检出限为0.026μg /m l ;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m g /m 3(以采集75L 空气样品计)㊂测定范围为0.03~3μg /m l ;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2.5%㊂3.7.2 本法的平均采样效率为99.4%㊂3.7.3 样品中含有100倍A l 3+㊁C a 2+㊁C d 2+㊁C r 6+㊁C u 2+㊁P b 2+㊁Z n 2+等不产生干扰;100倍F e 3+㊁F e 2+有轻度正干扰;M o 6+㊁S i 4+有轻度负干扰㊂若有白色沉淀可离心除去㊂3.7.4 本法可采用微波消解法㊂4磷酸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4.1原理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磷酸溶液中,锰离子被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高锰酸盐;在530n 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㊂4.2仪器4.2.1微孔滤膜,孔径0.8μm㊂4.2.2采样夹,滤料直径为40m m㊂4.2.3小型塑料采样夹,滤料直径为25m m㊂4.2.4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 i n和0~10L/m i n㊂4.2.5烧杯,50m l㊂4.2.6具塞比色管,25m l㊂4.2.7分光光度计㊂4.3试剂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㊂4.3.1硝酸,ρ20=1.42g/m l㊂4.3.2高氯酸,ρ20=1.67g/m l㊂4.3.3磷酸,ρ25=1.68g/m l㊂4.3.4消化液:高氯酸ʒ硝酸=1ʒ9㊂4.3.5磷酸溶液,16%(v/v)㊂4.3.6高碘酸钾㊂4.3.7标准溶液:称取0.2748g硫酸锰(优级纯,将M n S O4㊃H2O于280ħ烘烤1h而得),溶于少量磷酸溶液中,定量转移入100m 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㊂此溶液为1.0m g/m l标准贮备液㊂临用前,用磷酸溶液稀释成30.0μg/m l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㊂4.4样品的采集㊁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 B Z159执行㊂4.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以5L/m i n流量采集15m i n空气样品㊂4.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 i 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㊂4.4.3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 i 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㊂4.4.4样品空白: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㊂采样后,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2次,放入清洁塑料袋或纸袋内,置于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㊂在室温下样品可长期保存㊂4.5分析步骤4.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5m l消化液,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温度在200ħ左右,待消化液基本挥发干时,取下稍冷后,用磷酸溶液溶解残渣,并定量转移入具塞比色管中,稀释至25.0m l,摇匀,取10.0m l于另一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㊂若样品液中锰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磷酸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㊂4.5.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7只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0㊁0.10㊁0.20㊁0.40㊁0.60㊁0.80㊁1.00m l锰标准溶液,各加磷酸溶液至10.0m l,配成0.0㊁3.0㊁6.0㊁12.0㊁18.0㊁24.0㊁30.0μg锰标准系列㊂向各标准管中加入约0.2g高碘酸钾,于沸水浴中加热20m i n;取出冷却后,在530n 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吸光度均值对锰含量(μg)绘制标准曲线㊂4.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得锰含量(μg)㊂4.6计算4.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㊂4.6.2按式(3)计算空气中锰的浓度:………………………………………………………C=2.5m V o(3)式中:C 空气中锰的浓度,乘以系数1.58,为二氧化锰的浓度,m g/m3;m 测得样品溶液中锰的含量(减去样品空白),μg;V o 标准采样体积,L㊂4.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 B Z159规定计算㊂4.7说明4.7.1本法的检出限为0.3μg/m l;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 g/m3(以采集75L空气样品计)㊂测定范围为0.3~3.0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1.3%~6.7%㊂4.7.2本法的平均采样效率为97.5%㊂平均回收率为95.3%㊂4.7.3显色完全后,可稳定2h㊂样品中锰含量过高时,用磷酸溶解时即可出现高锰酸盐的颜色,不影响测定,分析时可减少样品液的用量㊂4.7.4铁不干扰本法;铬干扰测定时,可用过氧化氢使高锰酸的颜色褪去后,测量铬的吸光度,然后从总吸光度减去铬的吸光度㊂4.7.5本法可采用微波消解法㊂。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GBZ-T160+GBZ2.1)

2
氟化物(不含氟化氢)(按F计)
2
氯气
大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0.5L/min 10min
否
1
氯化氢、盐酸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0.5L/min 15min
7.5
二氧化氯
大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0.1L/min 15min
0.3
0.8
辛烷
38-2007烷烃类化合物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定点:0.3L/min 15min
定点:0.1L/min 15min
个体:0.05L/min 2~8h
6
10
乙苯
100
150
甲苯
50
100
二甲苯(全部异构体)
苯乙烯
对特丁基甲苯
定点:0.2L/min 15min
个体:0.03L/min 2~8h
6
二乙烯基苯
定点:0.2L/min 15min
个体:0.05L/min 2~8h
50
联苯
43-2004多苯类化合物
无限值
甲醛
大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0.2L/min 15min
0.5
糠醛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0.5L/min 15min
5
三氯乙醛
GDX-502采样管
定点:0.2L/min 10min
3
甲基异丁基甲酮
55-2007脂肪族酮类化合物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定点:0.1L/min 15min
个体:0.05L/min 2~8h
非甲烷总烃
无限值
石蜡烟
玻璃纤维滤纸
定点:25L/min 15min
个体:2L/min 2~8h
工作场所空气卫生标准

--
0.02
0.01
0.04
0.03
99.
钴及其氧化物(按Co计)(7440-48-4)
Cobalt andoxides,asCo
--
0.05
0.1
100.
光气(75-44-5)
Phosgene
0.5
--
--
101.
癸硼烷(皮)(17702-41-9)
Decaborane(skin)
--
0.25
对二氯苯(106-46-7)
邻二氯苯(95-50-1)
Dichlorobenzene
p-Dichlorobenzene
o-Dichlorobenzene
--
--
30
50
60
100
68.
1,3-二氯丙醇(皮)(96-23-1)
1,3-Dichloropropanol(skin)
--
5
12.5*
69.
1,2-二氯丙烷(78-87-5)
2-Diethylaminoethanol(skin)
--
50
100*
86.
二乙撑三胺(皮)(111-40-0)
Diethylenetriamine(skin)
--
4
10*
87.
二乙基甲酮(96-22-0)
Diethylketone
--
700
900
88.
二乙烯基苯(1321-740-0)
Divinylbenzene
1
33.
敌草隆(330-54-1)
Diuron
--
10
25*
34.
碲化铋(按Bi2Te3计)(1304-82-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及检测标准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及检测标准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GBZ/T160.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钡及其化合物GBZ/T160.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铍及其化合物GBZ/T160.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铋及其化合物GBZ/T160.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GBZ/T160.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GBZ/T160.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铬及其化合物GBZ/T160.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GBZ/T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铜及其化合物GB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GBZ/T160.1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锂及其化合物GBZ/T160.1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镁及其化合物GBZ/T160.1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GBZ/T160.1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GBZ/T160.1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GBZ/T160.1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GBZ/T160.1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GBZ/T160.1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GBZ/T160.1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锶及其化合物GBZ/T160.2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钽及其化合物GBZ/T160.2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铊及其化合物GBZ/T160.2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GBZ/T160.2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GBZ/T160.2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GBZ/T160.2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锌及其化合物GBZ/T160.2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锆及其化合物GBZ/T160.2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硼及其化合物GBZ/T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3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GBZ/T160.3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GBZ/T160.3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GBZ/T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Z/T160.3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GBZ/T160.3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GBZ/T160.3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GBZ/T160.3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Z/T160.3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3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GBZ/T160.4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160.4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苯类化合物GBZ/T160.4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4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GBZ/T160.4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160.4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醇类化合物GBZ/T160.5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GBZ/T160.5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GBZ/T160.5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Z/T160.5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GBZ/T160.5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160.5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GBZ/T160.5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环氧化合物GBZ/T160.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GBZ/T160.6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GBZ/T160.6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基卤类化合物GBZ/T160.6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GBZ/T160.6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GBZ/T160.6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GBZ/T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GBZ/T160.7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乙醇胺类化合物GBZ/T160.7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肼类化合物GBZ/T160.7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胺类化合物GBZ/T160.7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7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GBZ/T160.7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GBZ/T160.7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GBZ/T160.7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GBZ/T160.7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氮农药GBZ/T160.7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药物类化合物GBZ/T160.8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炸药类化合物GBZ/T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生物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1部分:钾及其化合物

ICS13.100C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300.21—2017代替 GBZ/T 160.1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1部分:钾及其化合物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Part 21: Potassium and its compounds2017-11-09发布2018-05-01实施前言本部分为GBZ/T 300的第2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Z/T 160.1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
本部分与GBZ/T 160.17—200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增加了硝酸镧作为消电离剂;——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钾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Z/T 160.1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1部分:钾及其化合物1 范围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钾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态钾及其化合物(如氢氧化钾和氯化钾等)浓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3 钾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钾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钾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4 钾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4.1 原理空气中可溶性气溶胶态钾及其化合物(如氢氧化钾和氯化钾等)用微孔滤膜采集,水洗脱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766.5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ICS 13.100C52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1-2007代替GBZ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workplacePart 1: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2007-04-12发布2007-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此次修订将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GBZ2-2002中相应的内容作废。
本部分与GBZ 2-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a)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卫生标准所采用的概念及其定义,并增加了以下内容:——超限倍数及其应用;——总粉尘、呼吸性粉尘和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定义;——化学物质的致癌性参考分类、标识及其应用;——致敏性物质的标识及其应用;——经皮标识的应用。
b)对某些标准值进行了调整:——修订了乙腈、乙酸甲酯的接触限值;——增订了百草枯、毒死蜱、氯乙酸、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萤石混合性粉尘呼尘的接触限值。
c)删除了GBZ2-2002中47种粉尘的PC-STEL值和164种化学物质的带*号的PC-STEL值。
d)增加参考致癌性标识59项,致敏性标识9项,经皮标识10项。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苏志、李涛、梁友信、杨磊、王生、张敏、吕伯钦、吴维皑、徐伯洪、刘占元、郑玉新、闫慧芳、陈卫红、谷京宇、杜燮祎、周志俊、夏昭林、何丽华、赵一鸣、黄汉林、缪剑影、刘晓延、张幸、雷玲、朱菊一。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乙醚化合物测定作业指导书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乙醚化合物测定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醚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醚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 GBZ/T 160.52-2021(3)2.2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 乙醚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3.1 原理空气中的乙醚用活性炭管采集,热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3.2 仪器3.2.1 活性炭管,热解吸型,100mg 活性炭。
3.2.2 空气采样器。
3.2.3 热解吸器。
3.2.4 微量注射器,10?L。
3.2.5 注射器,100mL,1mL。
3.2.6 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色谱柱:FFAP 柱温:80℃汽化室温度:200℃ 检测室温度:200℃载气(氮气)流量:40mL/min3.3 试剂3.3.1 标准气:用微量注射器准确抽取一定量的乙醚(色谱纯;20℃,1?L 乙醚0.7135mg,注入100mL 注射器中,用清洁空气稀释至100mL,配成一定浓度的乙醚标准气。
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气配制。
3.4 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3.4.1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200mL/min 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3.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3.4.3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3.4.4 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7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汞-金属汞(蒸气)
14-2004汞及其化合物
大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0.5L/min 15min
定点:双硫腙法1L/min 15min
串联两支
0.02
0.04
汞-有机汞化合物(按Hg计)
定点:0.5L/min 15min
0.01
0.03
升汞(氯化汞)
定点:5L/min 15min
采完立即加入0.5ml高锰酸钾溶液
0.025
钼、氧化钼
15-2004钼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否
不溶6
可溶4
镍及其无机化合物(按Ni计)
16-2004镍及其化合物
镍、难溶镍化合物1
可溶镍化合物0.5
氢氧化钾
17-2004钾及其化合物
定点:5L/min 15min
2
碳酸钠(纯碱)
18-2004钠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0.1
硒化氢
微孔滤膜
0.15
0.3
碲化铋(按Bi2Te3计)
35-2004碲及其化合物
定点:2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5
氟化氢(按F计)
36-2004氟化物
浸渍玻璃纤维滤纸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串联两支
10
二硫化碳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定点:0.2L/min 15min
个体:0.05L/min 2~8h
否
5
10
六氟化硫
注射器
定点:100ml
6000
硫酰氟
20
40
氯化亚砜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0.5L/min 15min
无限值
硒及其化合物(按Se计)(不包括六氟化硒、硒化氢)(二氧化硒)
34-2004硒及其化合物
定点:0.5L/min 15min
1
3
三氯硫磷
0.5
黄磷
0.05
0.1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按As计)(五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
31-2004砷及其化合物
浸渍微孔滤膜
定点:3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0.01
0.02
砷化氢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1L/min 15min
褪色即停
0.03
18000
一氧化氮
29-2004无机含氮化合物
多孔玻板吸收管
三氧化铬氧化管
定点:0.5L/min至淡红色
串联
15
二氧化氮
5
10
氨
大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0.5L/min 15min
串联两支
20
30
氰化氢
小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0.2L/min 10min
1
氰化物
微孔滤膜
定点:1L/min 5min
否
1
叠氮酸蒸气
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方法、标准与限值):
项目
国家标准号
采样介质
采样时间、流量
是否串联
接触限值mg/m3
MAC
PC-TWA
PC-STEL
锑及其化合物
1-2004锑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否
0.5
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按Ba计)
2-2004钡及其化合物
臭氧
32-2004氧化物
定点:2L/min 15min
串联两支
0.3
过氧化氢
定点:1L/min至淡黄色
否
1.5
二氧化硫
33-2004硫化物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0.5L/min 15min
5
10
三氧化硫、硫酸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1
2
硫化氢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0.5L/min 15min
3
5
氯化锌烟
1
2
锆及其化合物(按Zr计)(氧化锆)
26-2004锆及其化合物
5
10
三氟化硼
27-2004硼及其化合物
过氯乙烯滤膜或玻璃纤维滤纸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1L/min 15min
采样夹(放在前)和多孔玻板吸收管串联
3
一氧化碳
28-2004无机含碳化合物
采气袋
仪器直读
/
20
30
二氧化碳
9000
装2张滤纸
2
氟化物(不含氟化氢)(按F计)
2
氯气
大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0.5L/min 10min
否
1
氯化氢、盐酸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0.5L/min 15min
7.5
二氧化氯
大型气泡吸收管
定点:0.1L/min 15min
0.3
0.8
辛烷
38-2007烷烃类化合物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定点:0.3L/min 15min
22-2004锡及其化合物
2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1L/min 15min
0.1
0.2
钨及其不溶性化合物(按W计)
23-2004钨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5
10
五氧化二钒烟尘
24-2004钒及其化合物
0.05
钒铁合金
1
氧化锌
25-2004锌及其化合物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1L/min 10min
0.2
叠氮化物(叠氮化钠)
0.3
磷酸
30-2004无机含磷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1
3
磷化氢
多孔玻板吸收管
定点:1L/min 15min
0.3
五氧化二磷
1
三氯化磷
定点:0.4L/min 15min
1
2
五硫化二磷
定点:5L/min 15min
3
6
氢氧化钠
2
锶、氧化锶、氯化锶
19-2004锶及其化合物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无限值
钽及其氧化物(按Ta计)(五氧化二钽)
20-2004钽及其化合物
5
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按Tl计)
21-2004铊及其化合物
0.05
0.1
二氧化锡(按Sn计)
定点:3L/min 15min
0.05
钴及其氧化物(按Co计)
8-2004钴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0.05
0.1
铜尘
9-2004铜及其化合物
1
铜烟
0.2
硫化铅
10-2004铅及其化合物
无限值
铅尘
0.05
铅烟
0.03
四乙基铅
热解吸型活性炭管
定点:0.3L/min 15min
0.5
1.5
铍及其化合物(按Be计)
3-2004铍及其化合物
0.0005
0.001
碲化铋
4-2004铋及其化合物
5
镉及其化合物
5-2004镉及其化合物
0.01
0.02
氧化钙
6-2004钙及其化合物
2
氰氨化钙
1
3
铬及其化合物
7-2004铬及其化合物
0.05
三氧化铬、铬酸盐、重铬酸盐(按Cr计)
冲击式吸收管
个体:0.05L/min 2~8h
0.02
氢化锂
11-2004锂及其化合物
微孔滤膜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4h
0.025
0.05
氧化镁烟
12-2004镁及其化合物
定点:5L/min 15min
个体:1L/min 2~8h
10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按MnO2计)
13-2004锰及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