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解剖学,顾名思义,即为研究神经解剖的学问。
它是神经科学的基础,掌握神经解剖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各种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其作用是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以控制身体内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
一.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两半球彼此之间通过大脑半桥相连。
大脑半球的表面被覆盖着许多大脑回和裂,不同的回和裂上有着不同的功能区,比如控制动作的前中央回,控制言语的前额叶回等等。
大脑的结构主要分为基底节、丘脑、海马体、杏仁体等多个部位,这些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
1. 基底节基底节是大脑的一部分,它主要控制人体运动和规划动作。
它由若干个核团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黑质,它能够释放出神经递质多巴胺,促进神经元的活动,调节人体的运动和认知能力。
2. 丘脑丘脑是大脑的一部分,它位于脑中央,主要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它通过控制松果体、下丘脑等神经结构,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比如睡眠、食欲等。
3. 海马体海马体位于大脑的颞叶,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部位。
它主要负责控制学习、记忆等功能。
在海马体中可以发现大量长期形成的突触,形成了神经网络,对于人类的认知和记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杏仁体杏仁体是大脑中较为原始的结构,与大脑皮层处于不同的区域,它位于颞叶的前部。
杏仁体主要参与了情绪和记忆的形成和加工,尤其是它对于情绪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使人产生快乐、悲伤、愤怒等不同的情绪体验。
二. 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最重要的神经组织之一。
脊髓主要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指令到各个部位,比如控制肌肉收缩、感觉信息的传递等等。
脊髓位于脊椎内,是一个长约45厘米的管状结构。
脊髓可分为灰质和白质两个部分,灰质位于中央,白质则位于周围。
1. 灰质灰质位于脊髓中央,呈蝴蝶状,它主要由神经元和突触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组成部分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组成部分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它在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各种活动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大部分,位于头部的颅腔内。
它是人类思维、感觉、记忆和运动的中心。
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分别称为左脑和右脑。
这两个半球通过一个称为脑桥的结构相互连接。
大脑的表面有一系列嵌入式褶皱,称为脑回,这增加了其表面积,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神经元。
脑叶大脑的表面分为不同的叶,每个叶都与不同的功能有关。
常见的脑叶包括:- 前额叶:处理思维、决策、行为控制和人格特征。
- 顶叶:负责感觉信息的处理和空间认知。
- 颞叶:与听觉、语言和记忆有关。
- 枕叶:处理视觉信息。
脑室大脑内部有四个脑室,它们是由脑回内的空腔组成的。
脑室内充满了脑脊液,这是一种保护性液体,起到了支撑和保护大脑的作用。
脊髓脊髓是一个长而细长的结构,位于脊柱内。
它是传递神经信号的通道,将大脑发送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部分,并将感觉信息传递回大脑。
脊髓中有一条称为背根神经的结构,负责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以及一条称为腹根神经的结构,负责将指令从大脑传递到身体。
脊髓外部有一层保护性的骨骼结构,称为脊柱。
这层骨骼可以帮助保护脊髓免受外部伤害。
小结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负责思维、感觉、记忆和运动等功能,而脊髓则是神经信号传递的通道。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部分对于理解人体的神经功能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整理课件
21
简介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
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整理课件
22
病原体
革兰染色阴性的肾形双球菌
普通培养基不易生长,在巧克力或血培养基上 生长良好
人是唯一的天然宿主
对干燥、寒冷、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极敏 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NS infection)
整理课件
1
定义
指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CNS实质、被膜及血 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 病。
感染途径
血行感染 直接感染 神经干逆行感染
整理课件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颅内脓肿 脊髓局限性感染 颅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毒性脑炎
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髓膜炎: 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软膜 脑膜刺激征明显,昏迷发生晚,后遗症少
脑膜脑炎: 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
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可分为
急性:<2周 亚急性:2~4周 慢性感染:>4周
整理课件
5
基本临床表现
发热 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颈强直 局限性神经损害体征、病理反射等
脑膜炎奈瑟菌(革兰阴性双球菌):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 噻肟,备选方案有青霉素G、氨苄西林、氯霉素、氟喹诺 酮类或氨曲南。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革兰阳性杆菌或球杆菌):首选氨 苄西林+氨基糖苷类,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TMP/SMX或美 罗培南。
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革兰阴性杆菌): 除流感嗜血杆菌外,多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首选三代头孢 菌素,其他可选用头孢吡肟、美罗培南、氟喹诺酮类等。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人体解剖学课件)
延髓脑桥沟内有展神经根、面神经根和前庭蜗神经根
基底部两侧有三叉神经根
基底沟
三叉神经
延髓脑桥沟
1.腹侧面
大脑脚、脚间窝
在脚间窝内有动眼神经根
(3)中脑
大脑脚
脚间窝
动眼神经
2.背侧面
(1)延髓
薄束结节,其深面有薄束核
楔束结节,其深面有楔束核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菱形窝
髓纹
延髓上部、脑桥的背侧面形成
④“书写中枢”受损:失写症
②“说话中枢”受损:运动性失语症
①“听话中枢”受损:感觉性失语症
③“阅读中枢”受损:失读症
语言中枢受损后的表现:
尾状核:“C”形,围绕背侧丘脑
豆状核:内侧部和中间部合称苍白球,外侧部最大称壳
杏仁体:连于尾状核的末端
背侧丘脑
尾状核
尾状核
背侧丘脑
豆状核
杏仁体
壳
苍白球
纹状体
端脑又称大脑,由左、右大脑半球组成。
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深裂称为大脑纵裂。
裂底有连结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结构称为胼胝体。
大脑半球
大脑纵裂
胼胝体
3面:背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
3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背外侧面
内侧面
下面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5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沟、额下沟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下丘脑是皮质下内脏活动中枢,对内分泌、体温、摄食、水盐平衡、情绪反应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丘脑功能
位置:在两侧背侧丘脑、下丘脑之间。
交通:向下经中脑水管通第四脑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entralNervousSystemInfection)
• 头MRI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问题3 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问题4 除其它治疗外,应选用何种抗病毒药物? 问题5 患者的抽搐属于哪种痫性发作?
A 肌阵挛发作 B 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C 强直性发作 D 肌阵挛性发作 E 失神发作 问题6 该类型发作的首选抗癫痫药物是什么?
病毒性脑膜炎 (Viral Meningitis)
辅助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 高
2. CSF: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脓性;白细 胞总数增多,(1000-10000)×106/L, 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蛋白增高;糖和氯 化物降低;细菌培养呈阳性
3. EEG:可呈弥漫性慢波,无特征性改变
4. 影像学检查:早期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 MRI的T1WI显示蛛网膜下腔不对称,信号 略高,增强后呈不规则强化;T2WI脑膜和 脑皮质信号增高;后期可见室管膜炎、硬
7. 治疗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 治疗原则:积极抗病毒、抑制炎症、降颅
压、防止并发症 抗病毒治疗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抗菌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1. 抗病毒治疗
无环鸟苷(阿昔洛韦,Acyclovir):首选 鸟嘌呤衍生物,能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具 有很强的抗HSV作用
4. 辅助检查 脑电图:弥漫性高波幅慢波(单、双侧颞 区、额区),尖波与棘波(颞区) 头颅CT:可正常,也可单、双侧颞叶、海 马及边缘系统局灶性低密度灶,其中有点 状高密度灶提示颞叶有出血性坏死 头颅MRI:脑实质内长T1长T2信号的病灶
T1WI
T2WI
增强
脑脊液检查: 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重症者可明显增高 白细胞数明显增多(50-500×106/L), 最多可高达1000×106/L,以淋巴细胞或 单核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增多,除外 腰椎穿刺损伤则提示出血坏死性脑炎; 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多低于1500mg/L 糖与氯化物多数正常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1)
mental calculation
Right-handed group
left-handed group
right-handed group: left hemisphere dominant left-handed group: right hemisphere dominant
Musical scale:left amygdaline activated Scary music:bilateral amygdalines activated
★ 脑脊液腔隙,T1低,T2高信号 ★ 颅神经,Ⅱ、Ⅴ 、Ⅶ、Ⅷ、Ⅸ ★ 脑血管流空信号 ★ 颅骨与软组织
整理ppt
32
正常表现(MRI冠状1)
冠状位 T1WI
正常表现(MRI冠状2)
冠状位 T2WI
正常表现(MRI矢状1)
矢状位 T1WI
正常表现(MRI矢状2)
矢状位 T2WI
MRI新技术
显强化
整理ppt
25
正常表现(CT轴位1)
正常表现(CT轴位2)
正常表现(CT轴位3)
正常表现(CT轴位4)
正常表现(CT轴位5)
正常表现(CT轴位6)
四、正常MRI 表现 第一节
★ 脑实质 ◆ T1灰质信号低于白质;T2灰质信号高于 白质 ◆ 苍白球、红核、黑质及齿状核等因铁质 沉积,T2WI低信号
Amygdaline responsible for emotion
Acupuncture language points (Tongli and Shangqiu: Aphasia treatment)
Non-points Sensory area: postcentral gyrus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经血行
结核杆菌
脑膜、软脑膜
播散
纵隔淋巴结
干酪样坏死
溃破到血管
膜下腔
TMB
破溃
结核结节
蛛网
临床表现: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颅内压增高。 (1)、早期 (2)、晚期 (3)、严重期 3、脑实质损害症状(4—8周) (1) 精神症状 (2) 癫痫 (3) 意识障碍 (4) 肢体瘫痪 4、脑神经损害 5、老年人表现
职业性向类型测试
如果有机会让你到六个岛屿旅游,你最想去的是哪个?
A岛 B岛
D岛
C岛
F岛 E岛
选择A岛
类型:艺术型(Artistic) 喜欢的活动:创造,喜欢自我表达,喜欢写作、
音乐、艺术和戏剧。 喜欢的职业:作家、艺术家、音乐家、诗人、漫
画家、演员、戏剧导演、作曲家、乐队指挥和室内装 潢人员。
选择B岛
2、肌强直:
锥体束损害
折刀样强直
PD
铅管样强直
伴有震颤
齿轮样强直
临床试验 ①、②、③
1、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运动迟缓、面具脸、精细动作困
难、写字过小征。 2、姿势、步态异常:①小步态②头、躯干同时转弯③慌张步态 3、其他症状: ① Myerson征 ② 口、烟、腭肌运动障碍 ③ 脂颜 ④ 多汗 ⑤ 便秘 ⑥ 直立性低血压 一、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 (1)、帕金森综合征: (2)、抑郁症 (3)、特发性震颤 (4)、肝豆状核变性、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
一、辅助检查: 1、脑脊液常规、生化: 2、脑电图检查: 3、CT、MRI: 4、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5、脑活检:
一、诊断及鉴别诊断: 1、临床诊断依据:
《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14
整理课件ppt
15
名词解释:
神经递质:
神经活 性物质
神经调质:
神经激素:
整理课件ppt
16
整理课件ppt
17
整理课件ppt
18
胆碱能神经元分布
整理课件ppt
19
mAChR 90%
mAChR1 50- 80%
nAChR 10%
整理课件ppt
20
Cholinergic functions
• Tyrosine kinase coupled receptors
---- insulin
• Intracellular receptors
---- GC (glucocorticoids)
整理课件ppt
13
glass microelectrode conducting fluid tight seal ion channel cell membrane
整理课件ppt
23
GABA receptors are divided into A and B subtypes
整理课件ppt
24
GABA receptors
整理课件ppt
25
Functions of GABAergic neurons:
• Cortical and thalamic GABAergic neurons are crucial for the inhibition of excitatory neurons. Benzodiazepines or barbiturates are helpful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seizures.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
在人体解剖学中,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理解人体神经调控机制的基础。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整理和描述。
一、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枢神经系统是指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神经系统。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主要负责感觉、思维、记忆和意识等高级神经活动。
脊髓则位于脊柱内,是神经传递的主要通道。
脊髓中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负责传递人体的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二、外周神经系统(PNS)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了神经根和神经丛两部分。
神经根通过与脊髓相连,负责传递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神经丛则是由多条神经纤维交织而成,分布在人体各处。
神经丛连接了中枢神经系统与人体的感觉器官和肌肉组织,起到传递信息和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
三、神经元(Neuron)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
它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结构。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过轴突传递神经冲动,并通过轴突末梢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靶器官。
四、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将神经冲动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从而实现神经信息的传递与调节。
五、脑部神经组织1. 大脑:大脑是人体思维、记忆和行为调控的中枢。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各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脑皮质是大脑的表层组织,它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和意识活动。
2. 小脑:小脑位于脑干的后下方,负责协调和调节肌肉运动。
它与运动皮质、脑干和脊髓之间通过神经纤维连接。
3. 脑干:脑干位于大脑与脊髓之间,它是连接大脑与脊髓的重要通道。
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三部分,它们控制着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如呼吸、心率和消化等。
六、脊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位于脊柱内,由一系列神经细胞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详细(1)
中枢神经系统详细(1)中枢神经系统详细中枢神经系统是人类神经系统的核心组织,负责管理和协调整个身体。
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能够接收和传递神经信号,使我们的身体运转正常。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重要性。
一、构成1.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大的一部分,被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由数十亿神经元和数万亿神经连接组成。
人类大脑的外侧叫做大脑皮层,在这里进行高层次的思考和决策制定。
2.小脑:小脑位于后颅凹中,是大脑的一部分。
它由与大脑类似的神经元和神经连接构成,控制身体的协调和平衡。
3.脊髓:脊髓是一条长约45厘米的神经束,贯穿整个脊柱。
在脊髓内的神经元被称为中枢神经元,它们是神经信号的中转站。
二、功能1.感觉:中枢神经系统能够接收和传递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传来的信息。
神经元会将这些信息转换为神经信号,然后沿着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
2.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将神经信号传递到身体中的运动神经元,从而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进而使身体运动。
3.认知和思维:大脑是我们的思维中心,能够处理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获得的信息,并做出决策和行动。
4.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还控制着心跳、呼吸、消化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重要性中枢神经系统是我们身体的控制中心,它的正常运转是维持人体正常运作的前提。
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瘫痪、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
因此,及时保护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非常重要。
总之,中枢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的功能非常复杂,控制着我们身体的所有活动。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重要性,对于保护和维持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知识点整理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知识点整理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
- 脑。
- 大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与人类的语言有关,包括S区、H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但不能说;H区受损会得听觉性失语症,能说、读、写,但听不懂)等。
-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小脑病变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 脑干: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
脑干受损会直接危及生命。
- 脊髓。
-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脊髓的灰质在中央,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其中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反射中枢、膝跳反射中枢等,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白质在灰质的周围,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它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2.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共12对,大多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例如,嗅神经能传导嗅觉冲动,视神经能传导视觉冲动等。
- 脊神经:共31对,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能够支配躯体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等功能。
二、神经元。
1. 神经元的结构。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内含细胞核等重要结构。
- 树突:短而分枝多,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兴奋,并将兴奋传至细胞体。
- 轴突:长而分枝少,轴突外面包着髓鞘,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做神经末梢。
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细胞体产生的兴奋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肌肉或腺体等)。
2. 神经元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有哪些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指一组由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组织退行性变性而产生的疾病的总称。
病理上可见脑和(或)脊髓发生神经元退行变性、丢失。
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是需要在生活中注意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症状知识神经系统特别临床疾病的症状可分为缺失症状释放症状刺激症状及休克症状神经突出系统遭受损伤时正常功能丧失此即缺失症状例如大脑内囊出血时运动及感觉传导束损伤对侧肢体瘫痪感觉消失正常情况下高级中枢能抑制下级中枢的活动高级中枢损伤后对低级中枢的抑制解除其功能活动便增加此即释放症状如内囊出血后大脑皮质对皮质下运动中枢的抑制解除皮质下中枢活动增加引起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增高(痉挛性瘫痪)锥体外系疾病工作时的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也是释放症状刺激症状指神经系统文章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病变促使神经细胞活动剧烈增加如周围神经损伤后产生的灼性神经痛大脑缺氧时皮质细胞活动过度可致惊厥发作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因此系统急性病变时的暂时性功能缺失如内囊出血时突然神志昏迷(脑休克)脊椎骨折后出现驰缓性截瘫(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后逐渐出现缺失症状或释放症状 ;神经系统好评同时疾病的症状体征可表尤其现为意识障碍感知觉障碍运动障碍(如瘫痪不自主运动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病变锥体外系疾病学士僵人开始综合征破伤风手足搐搦症等锥体外系时的肌张力增高称肌僵直;肌张力减低见于进行浙江性肌营养不良肌炎周围神经病变脊髓后根后索前角灰质病变肌萎缩侧索硬化小脑病变等)头痛头晕眩晕反射异常肌萎缩以及排尿排粪性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紧密疾病积累时除有各种异常体征外脑脊液亦常有异常神经系统丰富不同移植部位的病损可表现不同的病变综合征。
神经中枢又称反射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某一特定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的细胞群或感受某一种刺激的细胞群.分别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在反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每种反射的中枢结构,称为该反射的中枢.一些简单的反射,只需通过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就能完成.如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腰部脊髓.复杂反射的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较广,分布在几个不同的部位.但其中有一最基本部位,如呼吸中枢存在于延髓,脑桥以至大脑皮质,但延髓呼吸中枢是最基本的,其余各级中枢通过影响延髓呼吸中枢来调节呼吸运动,在同一中枢内,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也是错综复杂的.什么是神经元呢?它就是神经细胞。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类的神经系统是复杂而精密的,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组成,负责整个身体的协调和控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生理系统。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核心。
大脑是人类的控制中心,负责感知、思考、记忆和行动的调控。
它分为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间脑四个主要部分。
脑干负责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和心跳;小脑参与协调运动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我们思考和记忆的中心;间脑则负责调节内分泌系统。
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通信通道,连接着大脑和身体的其他部分。
它负责传递感觉信息和指令,协调肌肉的活动和反应。
脊髓还具有一定的自主功能,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动作,如跳起避让。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纤维将大脑和脊髓与身体各部分连接起来。
主要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种类型。
脑神经起源于大脑,共有12对。
它们从颅骨的相应孔洞中出发,分布到头部的各个器官和肌肉,负责控制我们的感官、面部表情和其他一些特定功能。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共有31对。
它们从脊髓的脊椎间孔洞中分出,分布到身体的不同部位。
脊神经控制肢体的运动和感觉,使我们能够做出反应和感受外界的刺激。
三、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一个神经元通常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中心,包括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树突是细胞体周围的分支,用于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
轴突是神经元的主要输出部分,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突触是相邻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来传递信息。
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相互作用来传递和处理信息。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电信号会沿着轴突传递到突触,然后通过化学信号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这种信号传递的速度和强度可以通过突触之间的连接强度来调节。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这种网络可以快速而准确地传递和处理信息。
(整理)中枢神经系统.
(整理)中枢神经系统.1. 脊髓第5颈髓平对()(2.0分)A.第5颈椎B.第4颈椎C.第3颈椎D.第6颈椎E.⽆上述情况2. 关于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描述,正确的是()(2.0分)A.是前⾓中的⼩型神经元B.发出纤维⽀配梭外肌C.与肌张⼒的调节有关D.主要参加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反射E.以上都不是3.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起源于()(2.0分)A.后⾓边缘核B.后⾓固有核C.胸核D.中间外侧核E.脊神经节4. 从脑⼲背⾯出脑的神经是()(2.0分)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下神经D.滑车神经E.展神经5. 内侧丘系()(2.0分)A.纤维来⾃同侧的薄束核和楔束核B.终于背侧丘脑内侧核群C.⾏经斜⽅体外侧,与斜⽅体有纤维联系D.最后经内囊,终⽌于中央后回E.是精细触觉和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路的第⼆级纤维束6. ⽪质脊髓侧束()(2.0分)C.主要由不交叉纤维组成D.⼀般只下达脊髓的胸段E.⽆上述情况7. 顶盖前区参与()(2.0分)A.痛觉反射B.听觉反射C.瞳孔对光反射D.⾓膜反射E.触觉反射8. 中脑内有()(2.0分)A.红核B.⾯神经核C.三叉神经脊束核D.孤束核E.展神经核9. 有关⽹状结构的描述,哪项错误()(2.0分)A.⽹状结构存在于整个脑⼲内B.⽹状结构内有很多核团C.脊髓也有⽹状结构D.与上⾏和下⾏传导束⽆联系E.⽹状结构是中枢感觉系内的⼀个重要整合结构10. 延髓橄榄背外侧的沟内的三对脑神经根由上⽽下依次是()(2.0分)A.第Ⅷ、IX、X对B.第X、IX、Ⅷ对C.第IX、X、XI对D.第XI、X、IX对E.第X、XI、XII对11. 下列核团中,属于脑神经核团的是()(2.0分)A.薄束核B.楔束核C.疑核D.红核E.⿊质B.特殊内脏运动核C.⼀般内脏运动核D.特殊躯体感觉核E.内脏感觉核13. 下列哪些核与⼩脑联系()(2.0分)A.下橄榄核B.胸核C.脑桥核D.前庭神经核E.以上都是14. 下列属于古⼩脑的结构是()(2.0分)A.后叶B.前叶C.⼩脑扁桃体D.绒球⼩结叶E.蚓部15. 下列属于新⼩脑的结构是()(2.0分)A.绒球⼩结叶B.⼩脑半球外侧部C.前叶D.⼩脑半球中间带16. 新⼩脑的主要功能()(2.0分)A.维持⾝体平衡B.协调眼球运动C.调节肌张⼒D.维持体态姿势?E.控制上、下肢精确运动的计划和协调17. 属于下丘脑的结构()(2.0分)A.松果体B.纹状体C.外侧膝状体D.乳头体A.外侧膝状体B.腹后内侧核C.视上核D.尾状核E.⾖状核19. 属背侧丘脑的结构()(2.0分)A.松果体B.室旁核D.底丘脑核E.内侧膝状体20. 视觉区位于()(2.0分)A.⾓回B.缘上回C.额中回D.颞下回E.距状沟的上、下⽪质21. 听觉区位于()(2.0分)A.⾓回B.缘上回C.颞中回D.颞横回E.颞下回22. 通过内囊膝的传导束是()(2.0分)A.视辐射B.⽪质核束C.听辐射D.⽪质脊髓束E.丘脑中央辐射23. 通过内囊膝的下⾏纤维束是()(2.0分)A.⽪质脊髓束B.丘脑中央辐射C.顶枕颞桥束24. 视区位于()(2.0分)A.颞横回B.⾓回C.距状沟两侧的⽪质D.额中回E.以上都不是25. 距状沟两侧的⽪质接受()(2.0分)A.背侧丘脑前核群的纤维B.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的纤维C.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的纤维D.内侧膝状体的纤维E.外侧膝状体的纤维26. 发⾃外侧膝状体()(2.0分)A.视辐射B.听辐射C.额桥束D.⽪质脊髓束E.丘脑中央辐射27. ⼤脑⽪质第l躯体运动中枢位于()(2.0分)A.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叶前部B.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叶后部C.颞横回D.距状沟两侧⽪质E.颞上回后部28. 颞横回()(2.0分)A.第1躯体运动区B.第1躯体感觉区C.视觉中枢D.听觉中枢E.听(感觉)性语⾔中枢(听讲中枢)29. 听觉性语⾔中枢位于()(2.0分)A.⾓回B.额下回后部E.颞横回30. 右侧视神经损伤后的错误描述()(2.0分)A.右眼全盲B.右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C.右眼间接对光反射消失D.左眼直接对光反射存在E.左眼间接对光反射消失31. 精细触觉冲动的传导通路()(2.0分)A.在脊髓交叉⾄对侧B.起始细胞位于后⾓的胸核C.包括楔束D.包括脊髓丘脑侧束E.起始细胞位于胶状质32. 躯体、四肢深部感觉传导通路的交叉部位在()(2.0分)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间脑33. 损伤视交叉中央处,两眼视野表现为()(2.0分)A.双眼⿐侧视野偏盲B.双眼颞侧视野偏盲C.左眼⿐侧视野偏盲D.右眼⿐侧视野偏盲E.⽆上述情况34. 两眼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但视觉存在,因为()(2.0分)A.损伤两侧顶盖前区B.损伤两侧视神经C.压迫两侧视束D.损伤两侧⽪质视区E.⽆上述情况35. 躯⼲、四肢温、痛和粗触觉传导通路的第3级神经元胞体位于()(2.0分)A.脊神经节D.外侧膝状体E.外侧丘系36. ⼀侧三叉神经损伤()(2.0分)A.双侧视野颞侧偏盲B.患侧视野全盲C.患侧视野⿐侧偏盲D.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E.患侧⾓膜反射消失37. 不参与⼤脑动脉环组成的动脉有()(2.0分)A.前交通动脉B.左、右⼤脑前动脉C.左、右⼤脑中动脉D.左、右⼤脑后动脉E.左、右后交通动脉38. 属颈内动脉的分⽀是()(2.0分)A.后交通动脉B.脑膜中动脉C.前交通动脉D.⼤脑后动脉E.⼩脑上动脉39. 直窦()(2.0分)A.位于⼤脑镰的游离缘内B.⼤脑内静脉注⼊直窦C.由岩上窦和岩下窦汇合⽽成D.与下⽮状窦、横窦汇合成窦汇E.以上都不是40. 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是()(2.0分)A.⼤脑前动脉B.前交通动脉C.⼤脑中动脉D.后交通动脉E.⼤脑后动脉多选题A.与31对脊神经相连B.侧⾓见于脊髓胸腰段全长C.脊髓灰质的前⾓为运动性D.中央管与第四脑室不连续E.脊髓后索的纤维束传导同侧的深部感觉冲动2. 有关脊髓表⾯沟、裂的叙述,正确的是()(1.0分)A.前⾯是较深的前正中裂,后⾯是较浅的后正中沟B.前⾯是较浅的前正中裂,后⾯是较深的后正中沟C.侧⾯有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D.前正中裂,后正中沟有脊神经前、后根附着E.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分别有脊神经前、后根附着3. 薄束和楔束()(1.0分)A.位于脊髓后索B.起于脊髓后⾓C.起于脊神经节D.传导温、痛觉E.传导本体感觉4. 脊髓胸段半横断损伤将导致()(1.0分)B.患侧损伤平⾯以下痛、温觉消失C.患侧损伤平⾯以下深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D.患侧损伤平⾯以下粗触觉消失E.患侧损伤平⾯以下硬瘫5. 延髓桥脑沟内有()(1.0分)A.展神经根B.⾆咽神经根C.迷⾛神经根D.⾆下神经根E.⾯神经根6. 内侧丘系()(1.0分)A.传导同侧半⾝的本体感觉冲动B.在脑桥交叉C.由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级纤维构成D.⽌于同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E.传导对侧半⾝的精细触觉冲动7. 下泌涎核()(1.0分)A.为副交感核C.⽀配⾆下腺D.⽀配腮腺E.⽀配泪腺8. 中脑⼤脑脚底损伤可出现以下表现()(1.0分)A.对侧上、下肢硬瘫B.对侧躯⼲、四肢本体感觉消失C.对侧躯⼲、四肢痛、温觉消失D.同侧瞳孔散⼤,对光反射消失E.同侧头⾯部浅感觉消失9. 下列核团中,属于副交感核团的是()(1.0分)A.⾯神经核B.动眼神经副核C.副神经核D.⾆下神经核E.迷⾛神经背核10. 上泌涎核发出的节前纤维到()(1.0分)A.睫状神经节B.翼腭神经节D.下颌下神经节E.膝神经节1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nuclei are general somatic motor nuclei (⼀般躯体运动核)?(1.0分)A.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B.dorsal nucleus of vagus nerveC.nucleus ambiguusD.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E.abdducent nucleus1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nuclei are located in the medulla oblongata?()(1.0分)A.gracile nucleusB.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下橄榄核)C.hypoglossal nucleusD.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E.cuneate nucleus13. 下列核团中,属于⼩脑核()(1.0分)A.齿状核B.红核C.球状核E.顶核14. The primary somatic motor area occupi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gions.()(1.0分)A.precentral gyrusB.postcentral gyrusC.anterior part of the paracentral lobuleD.posterior part of the paracentral lobuleE.transverse temporal gyrus15. About the lateral ventricl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s are correct.()(1.0分)A.Each of lateral ventricles is located in each cerebral hemisphere.B.Each of lateral ventricles consists of anterior horn, posteriorhorn, inferior horn, and central parC.Anterior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extends into the frontal lobe.D.Posterior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extends into the temporal lobe.E.The lateral ventricles communicate with the third ventricle via the interventricular foramen (室间孔16. 锥体外系的结构包括()(1.0分)A.⽪质脊髓束B.⼩脑C.桥脑核D.红核脊髓束17. 楔束传递的感觉包括()(1.0分)A.辨别性触觉B.粗触觉C.运动觉D.痛觉E.对侧本体感觉1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racts pass through the posterior limb of the internal capsule?()(1.0分)A.corticonuclear tractB.corticospinal tractC.central thalamic radiations (丘脑中央辐射)D.optic radiation (视辐射)E.acoustic radiation (听辐射)19. About the medial lemniscu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s are correct ?()(1.0分)A.It originates from the gracile nucleus and cuneate nucleus.B.It conducts the sensation of fine touch (精细触觉 )from oppositeside of trunk, upper limb and lowerC.It conducts the proprioception (本体感受) from opposite sideof trunk, upper limb and lower limb.D.It terminates the ventral posterolateral nucleus.20. 关于脊膜和脊膜腔,正确的是()(1.0分)A.⾃外向内有硬脊膜、蛛⽹膜和软脊膜B.硬脊膜外隙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膜之间,呈负压C.硬脊膜外隙中充满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和椎内静脉丛D.硬脊膜外隙与颅内硬脑膜外隙相通E.临床上可将⿇醉药注⼊硬脊膜外隙,以阻滞脊神经根。
中枢神经的工作原理
中枢神经的工作原理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协调和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
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
当外部刺激作用于人体,例如光线、声音等,感觉器官会将这些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神经元传递到大脑。
大脑接收到这些神经信号后,会进行处理和解读,产生相应的感觉、认知和行为反应。
具体来说,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感觉信息的接收:感觉器官如眼、耳、鼻等接收外界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这些神经信号经过感觉神经元的传递,进入大脑。
2. 信息的传递: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突触联系在一起,在神经纤维上传递信号。
当神经信号到达神经元的突触末梢时,会释放出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3. 信息的处理: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它负责对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
大脑由许多区域组成,每个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
例如,视觉皮层负责处理视觉信息,听觉皮层负责处理听觉信息。
不同区域之间通过神经纤维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4. 行为反应的产生:经过信息的处理和整合,大脑会产生相应的感觉和认知,进而引导和调节身体的行为反应。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飞快接近的球时,大脑会快速做出反应,让我们迅速躲避。
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离不开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和通信。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些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当神经网络受到疾病、损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时,就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通过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调节和协调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依赖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己的神经系统健康。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什么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什么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可能针对神经中枢系统还并不是很掌握吧,神经中枢对系统我们的全部人体起着融洽的功效,均衡些我们所做出去的肢体动作及語言輸出,可以说神经中枢系统是我们全部人体的关键构成部分,假如我们的神经中枢系统出現问题,我们全部人的身体及其人的大脑也就不可以一切正常工作中,可能大伙儿针对神经中枢系统包含较为很感兴趣吧,下边就要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神经中枢系统包含什么吧!包含:中枢神经系统的关键一部分。
其部位经常在动物体的后轴,由显著的中枢神经节、神经索或脑和脊神经及其他们中间的联接成份构成。
在神经中枢系统内很多神经元细胞集聚在一起,有机化学地组成互联网或控制回路。
神经中枢系统是接纳全身各部的传到信息内容,经它融合生产加工后变成融洽的自主运动传来,或是存储在神经中枢系统内变成学习培训、记忆力的神经基本。
人类的观念、心理状态、逻辑思维活动也是神经中枢系统的作用。
脊椎动物的神经中枢系统脊椎动物的脑坐落于颅腔内,脊神经坐落于椎管内。
脊椎动物的神经中枢系统从试管胚胎时人体骨间的神经管畸形生长发育而成。
神经管畸形的首端转变成脑,尾部变成脊神经。
神经管畸形腔在脑内的一部分发展趋势演化变成脑室,在脊神经一部分演化变成中央管。
脑在刚开始时是3个脑:前脑泡、大脑皮质和菱脑泡,之后又演化变成端脑、间脑、大脑皮质、丘脑、脑桥和延髓。
脊椎动物的神经中枢系统内很多交感神经是有髓鞘的,他们集聚在一起时,人眼观呈乳白色,称白质。
反过来,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化的位置,人眼观呈深灰色,由很多神经元细胞体和树突上很多神经递质构成,称灰质。
神经中枢系统内由作用同样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构成的,具备确立范畴的灰质包块称为神经核。
在脊神经中开展的神经活动,主要是按阶段开展的反射活动;但脊椎动物的很多活动都含有全面性,这依赖于脑与脊神经中间联络来进行。
在神经中枢系统内出現了很多竖向走形的交感神经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脊髓第5颈髓平对()(2.0分)A.第5颈椎B.第4颈椎C.第3颈椎D.第6颈椎E.无上述情况2. 关于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描述,正确的是()(2.0分)A.是前角中的小型神经元B.发出纤维支配梭外肌C.与肌张力的调节有关D.主要参加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反射E.以上都不是3.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起源于()(2.0分)A.后角边缘核B.后角固有核C.胸核D.中间外侧核E.脊神经节4. 从脑干背面出脑的神经是()(2.0分)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舌下神经D.滑车神经E.展神经5. 内侧丘系()(2.0分)A.纤维来自同侧的薄束核和楔束核B.终于背侧丘脑内侧核群C.行经斜方体外侧,与斜方体有纤维联系D.最后经内囊,终止于中央后回E.是精细触觉和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路的第二级纤维束6. 皮质脊髓侧束()(2.0分)A.所含的纤维全部直接与前角运动细胞发生突触联系B.部分纤维通过中间神经元与前角运动细胞联系C.主要由不交叉纤维组成D.一般只下达脊髓的胸段E.无上述情况7. 顶盖前区参与()(2.0分)A.痛觉反射B.听觉反射C.瞳孔对光反射D.角膜反射E.触觉反射8. 中脑内有()(2.0分)A.红核B.面神经核C.三叉神经脊束核D.孤束核E.展神经核9. 有关网状结构的描述,哪项错误()(2.0分)A.网状结构存在于整个脑干内B.网状结构内有很多核团C.脊髓也有网状结构D.与上行和下行传导束无联系E.网状结构是中枢感觉系内的一个重要整合结构10. 延髓橄榄背外侧的沟内的三对脑神经根由上而下依次是()(2.0分)A.第Ⅷ、IX、X对B.第X、IX、Ⅷ对C.第IX、X、XI对D.第XI、X、IX对E.第X、XI、XII对11. 下列核团中,属于脑神经核团的是()(2.0分)A.薄束核B.楔束核C.疑核D.红核E.黑质12. 动眼神经副核为()(2.0分)A.躯体运动核B.特殊内脏运动核C.一般内脏运动核D.特殊躯体感觉核E.内脏感觉核13. 下列哪些核与小脑联系()(2.0分)A.下橄榄核B.胸核C.脑桥核D.前庭神经核E.以上都是14. 下列属于古小脑的结构是()(2.0分)A.后叶B.前叶C.小脑扁桃体D.绒球小结叶E.蚓部15. 下列属于新小脑的结构是()(2.0分)A.绒球小结叶B.小脑半球外侧部C.前叶D.小脑半球中间带16. 新小脑的主要功能()(2.0分)A.维持身体平衡B.协调眼球运动C.调节肌张力D.维持体态姿势?E.控制上、下肢精确运动的计划和协调17. 属于下丘脑的结构()(2.0分)A.松果体B.纹状体C.外侧膝状体D.乳头体E.斜方体18. 属于下丘脑的结构()(2.0分)A.外侧膝状体B.腹后内侧核C.视上核D.尾状核E.豆状核19. 属背侧丘脑的结构()(2.0分)A.松果体B.室旁核D.底丘脑核E.内侧膝状体20. 视觉区位于()(2.0分)A.角回B.缘上回C.额中回D.颞下回E.距状沟的上、下皮质21. 听觉区位于()(2.0分)A.角回B.缘上回C.颞中回D.颞横回E.颞下回22. 通过内囊膝的传导束是()(2.0分)A.视辐射B.皮质核束C.听辐射D.皮质脊髓束E.丘脑中央辐射23. 通过内囊膝的下行纤维束是()(2.0分)A.皮质脊髓束B.丘脑中央辐射C.顶枕颞桥束D.听辐射E.皮质核束24. 视区位于()(2.0分)A.颞横回B.角回C.距状沟两侧的皮质D.额中回E.以上都不是25. 距状沟两侧的皮质接受()(2.0分)A.背侧丘脑前核群的纤维B.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的纤维C.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的纤维D.内侧膝状体的纤维E.外侧膝状体的纤维26. 发自外侧膝状体()(2.0分)A.视辐射B.听辐射C.额桥束D.皮质脊髓束E.丘脑中央辐射27. 大脑皮质第l躯体运动中枢位于()(2.0分)A.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B.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C.颞横回D.距状沟两侧皮质E.颞上回后部28. 颞横回()(2.0分)A.第1躯体运动区B.第1躯体感觉区C.视觉中枢D.听觉中枢E.听(感觉)性语言中枢(听讲中枢)29.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2.0分)A.角回B.额下回后部C.额中回后部D.颞上回后部E.颞横回30. 右侧视神经损伤后的错误描述()(2.0分)A.右眼全盲B.右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C.右眼间接对光反射消失D.左眼直接对光反射存在E.左眼间接对光反射消失31. 精细触觉冲动的传导通路()(2.0分)A.在脊髓交叉至对侧B.起始细胞位于后角的胸核C.包括楔束D.包括脊髓丘脑侧束E.起始细胞位于胶状质32. 躯体、四肢深部感觉传导通路的交叉部位在()(2.0分)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间脑33. 损伤视交叉中央处,两眼视野表现为()(2.0分)A.双眼鼻侧视野偏盲B.双眼颞侧视野偏盲C.左眼鼻侧视野偏盲D.右眼鼻侧视野偏盲E.无上述情况34. 两眼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但视觉存在,因为()(2.0分)A.损伤两侧顶盖前区B.损伤两侧视神经C.压迫两侧视束D.损伤两侧皮质视区E.无上述情况35. 躯干、四肢温、痛和粗触觉传导通路的第3级神经元胞体位于()(2.0分)A.脊神经节B.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C.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D.外侧膝状体E.外侧丘系36. 一侧三叉神经损伤()(2.0分)A.双侧视野颞侧偏盲B.患侧视野全盲C.患侧视野鼻侧偏盲D.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E.患侧角膜反射消失37. 不参与大脑动脉环组成的动脉有()(2.0分)A.前交通动脉B.左、右大脑前动脉C.左、右大脑中动脉D.左、右大脑后动脉E.左、右后交通动脉38. 属颈内动脉的分支是()(2.0分)A.后交通动脉B.脑膜中动脉C.前交通动脉D.大脑后动脉E.小脑上动脉39. 直窦()(2.0分)A.位于大脑镰的游离缘内B.大脑内静脉注入直窦C.由岩上窦和岩下窦汇合而成D.与下矢状窦、横窦汇合成窦汇E.以上都不是40. 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是()(2.0分)A.大脑前动脉B.前交通动脉C.大脑中动脉D.后交通动脉E.大脑后动脉多选题1. 脊髓()(1.0分)A.与31对脊神经相连B.侧角见于脊髓胸腰段全长C.脊髓灰质的前角为运动性D.中央管与第四脑室不连续E.脊髓后索的纤维束传导同侧的深部感觉冲动2. 有关脊髓表面沟、裂的叙述,正确的是()(1.0分)A.前面是较深的前正中裂,后面是较浅的后正中沟B.前面是较浅的前正中裂,后面是较深的后正中沟C.侧面有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D.前正中裂,后正中沟有脊神经前、后根附着E.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分别有脊神经前、后根附着3. 薄束和楔束()(1.0分)A.位于脊髓后索B.起于脊髓后角C.起于脊神经节D.传导温、痛觉E.传导本体感觉4. 脊髓胸段半横断损伤将导致()(1.0分)A.对侧损伤平面以下1~2节痛、温觉减退或消失B.患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C.患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D.患侧损伤平面以下粗触觉消失E.患侧损伤平面以下硬瘫5. 延髓桥脑沟内有()(1.0分)A.展神经根B.舌咽神经根C.迷走神经根D.舌下神经根E.面神经根6. 内侧丘系()(1.0分)A.传导同侧半身的本体感觉冲动B.在脑桥交叉C.由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二级纤维构成D.止于同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E.传导对侧半身的精细触觉冲动7. 下泌涎核()(1.0分)A.为副交感核B.发出纤维加入舌咽神经C.支配舌下腺D.支配腮腺E.支配泪腺8. 中脑大脑脚底损伤可出现以下表现()(1.0分)A.对侧上、下肢硬瘫B.对侧躯干、四肢本体感觉消失C.对侧躯干、四肢痛、温觉消失D.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E.同侧头面部浅感觉消失9. 下列核团中,属于副交感核团的是()(1.0分)A.面神经核B.动眼神经副核C.副神经核D.舌下神经核E.迷走神经背核10. 上泌涎核发出的节前纤维到()(1.0分)A.睫状神经节B.翼腭神经节C.耳神经节D.下颌下神经节E.膝神经节1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nuclei are general somatic motor nuclei (一般躯体运动核)?(1.0分)A.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B.dorsal nucleus of vagus nerveC.nucleus ambiguusD.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E.abdducent nucleus1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nuclei are located in the medulla oblongata?()(1.0分)A.gracile nucleusB.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下橄榄核)C.hypoglossal nucleusD.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E.cuneate nucleus13. 下列核团中,属于小脑核()(1.0分)A.齿状核B.红核C.球状核D.疑核E.顶核14. The primary somatic motor area occupi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gions.()(1.0分)A.precentral gyrusB.postcentral gyrusC.anterior part of the paracentral lobuleD.posterior part of the paracentral lobuleE.transverse temporal gyrus15. About the lateral ventricl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s are correct.()(1.0分)A.Each of lateral ventricles is located in each cerebral hemisphere.B.Each of lateral ventricles consists of anterior horn, posteriorhorn, inferior horn, and central parC.Anterior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extends into the frontal lobe.D.Posterior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extends into the temporal lobe.E.The lateral ventricles communicate with the third ventricle via the interventricular foramen (室间孔16. 锥体外系的结构包括()(1.0分)A.皮质脊髓束B.小脑C.桥脑核D.红核脊髓束E.前庭脊髓束17. 楔束传递的感觉包括()(1.0分)A.辨别性触觉B.粗触觉C.运动觉D.痛觉E.对侧本体感觉1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racts pass through the posterior limb of the internal capsule?()(1.0分)A.corticonuclear tractB.corticospinal tractC.central thalamic radiations (丘脑中央辐射)D.optic radiation (视辐射)E.acoustic radiation (听辐射)19. About the medial lemniscu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s are correct ?()(1.0分)A.It originates from the gracile nucleus and cuneate nucleus.B.It conducts the sensation of fine touch (精细触觉 )from oppositeside of trunk, upper limb and lowerC.It conducts the proprioception (本体感受) from opposite sideof trunk, upper limb and lower limb.D.It terminates the ventral posterolateral nucleus.E.It passes through the genu of internal capsule (内囊膝).20. 关于脊膜和脊膜腔,正确的是()(1.0分)A.自外向内有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B.硬脊膜外隙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呈负压C.硬脊膜外隙中充满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和椎内静脉丛D.硬脊膜外隙与颅内硬脑膜外隙相通E.临床上可将麻醉药注入硬脊膜外隙,以阻滞脊神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