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断层解剖学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课件:纵膈

人体解剖学课件:纵膈
前纵膈:胸腺下部、淋巴等,是胸腺瘤、皮质囊肿、淋巴瘤好发部位; 中纵膈:心包、心、大血管、膈神经、奇静脉弓等,心包肿瘤好发; 后纵膈:主支气管、食管、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迷 走神经、胸交感干等,支气管囊肿、神经瘤、主纵膈右侧面观
4
纵膈左侧面观
目标测试
1. 鼻黏膜易出血的区域位于( 鼻中隔前下部 )。 2. 临床上气管切开常选在( 3~4 )或( 4~5 )气管软骨环处。 3. 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 粗 ) ( 短 )( 走行方向较垂直 ) ,故异物
易坠入右侧主支气管。 4. 纵隔前界为( 胸骨 ) ,后界为( 脊柱胸段 ) ,上自( 胸廓上口 )下至( 膈 ) 。 5.壁胸膜可分为( 胸膜顶 ) ( 纵隔胸膜 ) ( 膈胸膜 )和( 肋胸膜 )四部分。
5
6
《人体解剖学》
纵膈
1
(一)上纵隔 以胸骨角平面或T4 棘突平面分界。 胸骨角
(二)下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2
纵隔
上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下纵隔 后纵隔
纵隔
(三)纵膈内结构 1.上纵膈:胸腺、头臂静脉、上腔静脉、膈神经、迷走神经、喉返神经、 主动脉弓、气管、淋巴管、食管、胸导管等。 2.下纵膈:

纵隔的断层影像解剖学PPT精品医学课件

纵隔的断层影像解剖学PPT精品医学课件
(前至后)
返回本节
断层影像解剖学多媒体课件
4、后纵隔 食管、胸主动脉、 胸导管、奇静脉
系和胸交感干等
返回本节
断层影像解剖学多媒体课件
心包
pericardium
为圆锥形的囊,包裹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 部,由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组成。浆膜心包分脏、 壁两层,两层互相转折围成的狭窄而密闭的腔隙 称心包腔pericardial cavity,心包腔在大血管 和心周围形成了许多窦和隐窝,它们是横窦、斜 窦、前下窦、心包上隐窝、腔静脉后隐窝、左肺 动脉隐窝、左、右肺静脉隐窝、心包前间隙、心 包下间隙和心包后间隙,这些窦和隐窝在断层影 像诊断中,会被误诊为变异的血管、左冠状动脉、 胸腺病变和肿大的肺局部淋巴结,应以注意。
、重叠。胸部结构与向下借膈与腹腔分隔,由于膈向上隆凸,
肝、胃、脾等上腹部的器官不同程度地被胸壁下部所覆盖,胸 部与腹部的结构在膈区上下错落,表现为肺和胸膜囊的下部居 胸腔外周。
断层影像解剖学多媒体课件
(一)胸廓上口至主动脉弓下缘区段
从胸廓上口至主动脉弓下缘平面的区段,即上纵隔,其在横 断层面上结构配布规律是,自前向后分为五层 : 1.胸腺层:主要容纳胸腺或胸腺遗迹,其形态、大小变化较大, 向上可伸至颈部。
(二)主动脉弓下缘至升主动脉根部区段
断层影像解剖学多媒体课件
从主动脉弓下缘至升主动脉根部平面的区段,该区段主要显示出入心 的大血管、出入肺门的管道、肺根及淋巴结,自前向后可分为五层;气
道居纵隔横断层面的中央,分开前方的大血管和后方的后纵隔结构,是
关键性结构。 1.胸腺层:主要容纳胸腺或胸腺遗迹,向下抵达心包前面。
断层影像解剖学多媒体课件
断层影像解剖学多媒体课件
断层影像解剖学多媒体课件

纵隔的断层解剖

纵隔的断层解剖
支气管
左、右主支气管进入肺门后分为肺叶 支气管,再逐级分支为肺段支气管和 肺小叶支气管。
食管及胃
食管
位于纵隔后部,上端起于咽下缩肌下 缘,下端穿过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腹腔, 连接胃。

部分位于纵隔内,主要位于腹腔左上 部,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四 个部分。
淋巴结及神经
淋巴结
纵隔内分布着多组淋巴结,包括前纵隔淋巴结、中纵隔淋巴结和后纵隔淋巴结等 ,参与淋巴循环和免疫应答。
断层解剖的注意事项
安全性
在进行断层解剖时,要确保操作安全,避免对患者或研究人员造成伤 害。
准确性
在设定扫描参数和进行图像后处理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便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标准化
为了便于比较和交流,应遵循国际通用的断层解剖标准和规范。
多学科合作
断层解剖涉及医学影像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多 学科专家共同合作,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纵隔血肿
表现为纵隔内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
其他病变
纵隔淋巴结肿大
CT表现为纵隔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 度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VS
纵隔脂肪过多症
表现为纵隔内大量脂肪组织堆积,CT值 较低。
05
纵隔断层解剖的临床应用
诊断纵隔疾病
纵隔肿瘤
纵隔淋巴结病变
通过断层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位 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 系,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分期。
神经源性肿瘤
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CT 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软组 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晰, 密度均匀。
纵隔炎症
急性纵隔炎
CT表现为纵隔内脂肪密度增高,边界模糊,可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

图24-4R/L、5、6组淋巴结
位于动脉韧带、主动脉弓 左侧,肺动脉至左上肺动 脉之间的淋巴结-为主动脉 弓下或主肺动脉组(5组)
图25-7组淋巴结
位于隆突下3cm范围以 内的淋巴结-为隆突下组 (7组 )
图26-7、10R组淋巴结
位于纵隔胸膜外肺门区 (包括右侧中间支气管 旁)的淋巴结-为右/左 肺门组(10R/L组)
图15-近心底层面
B7+8:下叶前内 段支气管
图16-近心底层面
B7:下叶内段支气管 B8:下叶前段支气管 B9:下叶外段支气管 B10:下叶后段支气管
图17-锁骨上和斜角肌组淋巴结
锁骨上和斜角肌组:为肺尖以上位于 气管中线两侧的锁骨上窝内和沿斜角 肌排列的淋巴结。
图18-1R/L组淋巴结
肺尖至左头臂静脉横过中线 汇入右头臂静脉之间层面, 沿气管中线两侧排列的淋巴 结-为最上纵隔组(分右侧/左 侧,缩写:1R/L)
图4-奇静脉弓层面 S6:下叶背段
图5-近隆突层面
B1+2:左上叶尖后段 支气管
B3: 上叶前段支气管
图6-隆突层面
B2:上叶后段支气管 C:隆突 RMB/LMB:右/左主支气管 RULB:右上叶支气管
图7-隆突下1cm层面 Bi:中间支气管
图8-隆突下1cm层面 LUMB:左上叶支气管
图9-隆突下2cm层面
图19-1R/L组淋巴结
图20-1R/L、3A/P组淋巴结
肺尖至主动脉弓上缘层面, 位于主动脉弓3个主要分支 (左锁骨下、左颈总、 无名动脉)前方的淋巴结-为 血管前组(3A组) 位于气管后方的淋巴结-为 气管后组( 3P组)
图21-2R/L组淋巴结
位于1组以下至主动脉弓上, 沿气管两侧的淋巴结-为右/左 上气管旁组(2R/L组)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

肺癌
CT断层图像可显示肺部肿块的大小、形态、密度 等特征,结合增强扫描可观察肿块的强化程度, 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和分期。
纵隔肿瘤
CT断层图像可清晰显示纵隔内肿瘤的位置、大小、 形态等特征,有助于纵隔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
肺部感染
CT断层图像可显示肺部感染的病灶分布、形态、 密度等特征,有助于肺部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疾病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
03
常见肺部病变CT断层解 剖表现
炎症性病变
肺炎
CT表现为肺实变,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肺叶或肺段实变,边缘模 糊,常伴有胸腔积液。
肺结核
CT表现为多灶性、多态性、多钙化性、少肿块性和少结节堆聚性, 常见空洞、纤维条索状影和卫星灶。
肺脓肿
CT表现为圆形透亮区及气液平面,内壁光滑或略有不规则。
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01 02
技术因素
CT扫描参数设置不当、图像重建算法选择不合适等技术因素可能导致 图像质量下降,影响诊断准确性。防范措施包括提高技术人员操作水平、 优化扫描参数设置等。
阅片经验不足
阅片者对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结构不熟悉,或者对病变特征认识不 足,可能导致误诊。防范措施包括加强阅片者培训、提高阅片经验等。
并发症监测
CT断层解剖可以及时发现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便于及时 干预和治疗。
随访观察
对于需要长期随访的患者,定期进行CT断层扫描可以监测病变的变化和复发情况,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食管
位于后纵隔内,呈管状软组织密度影,可显 示其管壁及管腔情况。
纵隔淋巴结分区及意义
淋巴结分区
01
根据淋巴结的位置和分布,纵隔淋巴结可分为多个区域,如肺

纵膈断层解剖

纵膈断层解剖
最靠后
(四)左心室(left ventricle)
左心室
• 流出道
(主动脉前庭、
主动脉圆锥、
主动脉下窦)
• 流入道
(左心室窦部)
二尖瓣前尖
后纵隔
Posterior mediastinum
SDU. LIZHENHUA
内容Contents:
食管 迷走神经 胸主动脉 奇静脉 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 胸导管 交感干胸部 纵膈后淋巴结
血管前间隙 8
9
aorticopulmonary window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X线及MRI


试述在胸部横断层中,四个心腔的辨识方法
① 在胸部横断层中,左心房为恒定位于食管前的心腔。 ② 依据升主动脉的起始部可识别左心室。 ③ 依据肺动脉的起始部可识别右心房。 ④ 依据上腔静脉根部可识别右心室。
SDU. LIZHENHUA
上纵隔superior mediastinum
SDU. LIZHENHUA
由前向后可分三层:
前层:胸腺、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中层: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膈神经、迷走神经
后层:气管、食管、
胸导管等
SDU. LIZHENHUA
前层
胸腺Thymus 静脉Three veins
第四章 胸部
SDU. LIZHENHUA
纵隔断层解剖
The sectional anatomy of mediastinum
主讲人:王 箐 潍坊医学院
纵膈:是纵膈胸膜间所有
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 总称。
前界:胸骨、肋软骨 后界:脊柱胸段 两侧:纵膈胸膜 上界:胸廓上口 下界:膈

纵隔断层解剖课件

纵隔断层解剖课件
•纵隔断层解剖
•1
•纵隔断层解剖
•2
•纵隔断层解剖
•3
•纵隔断层解剖
•4
•纵隔断层解剖
•5
•纵隔断层解剖
•6
•纵隔断层解剖
•7
•纵隔断层解剖
•8
•纵隔断层解剖
•9
•纵隔断层解剖
•10
•纵隔断层解剖
•11
•纵隔断层解剖
•12
•纵隔断层解剖
•13
•纵隔断层解剖
•14
•纵隔断层解剖
•29
•纵隔断层解剖
•30
•纵隔断层解剖
•31
•纵隔断层解剖
•32
•纵隔断层解剖
•33
•纵隔断层解剖
•34
•纵隔断层解剖
•35
•纵隔断层解剖
•36
•纵隔断层解剖
•37
•纵隔断层解剖
•38
•纵隔断层解剖
•39
•纵隔断层解剖
•40
•15
•纵隔断层解剖
•16
•纵隔断层解剖
•17
•纵隔断层解剖
•18
•纵隔断层解剖
•19
•纵隔断层解剖
•20
•纵隔断层解剖
•21
•纵隔断层解剖
•22
•纵隔断层解剖
•23
•纵隔断层解剖
•24
•纵隔断层解剖
•பைடு நூலகம்5
•纵隔断层解剖
•26
•纵隔断层解剖
•27
•纵隔断层解剖
•28
•纵隔断层解剖

纵隔横断层解剖

纵隔横断层解剖


纵隔的分区(四分法)
纵隔连续横断层解剖
胸锁关节横断层面
上腔静脉起始部横断层面
主动脉弓上份横断层面
主肺动脉窗横断层面
右肺尖段静脉 右肺上叶动脉 右肺后段静脉 右肺支气管
左上肺静脉 A3 A1+2
左肺支气管
左肺动脉上份横断层面
宁夏医科大学
右肺尖段静脉 右肺后段静脉
左上肺静脉
右肺上叶动脉 右肺支气管
纵隔连续横断层解剖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结构与 结缔组织的总称。

总动脉,左 锁 中纵隔 纵 骨下动脉,膈神经 气管层:气管 3.中纵隔:心、心包、出 后纵隔 食管层:食管,胸导管,左喉返神 隔 入心的大血管根部、膈神 经,迷走神经
4.后纵隔: 第一层:气管和支气管 上纵隔 第二层:食管 2.前纵隔: 胸腺或胸腺 1.上纵隔: 胸骨角 T4 第三层:胸主动脉,胸导管,奇 胸腺层:胸腺 遗迹,纵隔前淋巴结 静脉层: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静脉,半奇静脉(2~3个) 前纵隔 下 动脉层: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 第四层:脊柱两侧的胸交感干
左肺上叶支 气管上干
叶间动脉 左肺支气管
右肺动脉上份横断层面
解剖教研室
宁夏医科大学
上腔静脉
右上肺静脉 右肺下叶动脉 支气管 基底干支气管
右肺上静脉横断层面
解剖教研室
宁夏医科大学
上腔静脉
右上肺静脉 右肺下叶动脉 支气管 基底干支气管
右肺上静脉横断层面
解剖教研室
宁夏医科大学
左右下肺静脉横断层面
解剖教研室
宁夏医科大学
主动脉口横断层面
解剖教研室
宁夏医科大学
左右房室口横断层面

纵隔断层解剖

纵隔断层解剖

经主动脉弓的C隙 2.主动脉弓 3.食管 4. 气管 5.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 6.上腔静脉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胸部断层解剖
纵隔的断层 纵隔淋巴结 肺的断层
主动脉肺动脉窗层面 1.胸腺 2.升主动脉 3.肺动脉干4.动脉韧带 5、7.主动脉肺淋巴结(5 区) 6.左肺动脉第1支 8.左迷走神经 9.左下气管旁淋巴结(4L) 10.降主动脉 11.食管 12.右食管旁淋巴结(8R) 13.右迷走神经 14. 奇静脉弓 15.气管杈 16.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10R)17.上腔静脉 18. 前纵隔淋巴结(6区) 19.心包上隐窝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8/30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胸部断层解剖
纵隔的断层 纵隔淋巴结 肺的断层
9/30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胸部断层解剖
纵隔的断层 纵隔淋巴结 肺的断层
10/30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胸部断层解剖
纵隔的断层 纵隔淋巴结 肺的断层
11/30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胸部断层解剖
纵隔的断层 纵隔淋巴结 肺的断层
胸部断层解剖
纵隔的断层 纵隔淋巴结 肺的断层
经上肺静脉的CT图像 1.肺动脉圆锥 2.左心耳 3.左上肺静脉 4.胸主动脉 5. 左食管旁淋巴结 6.食管 7. 右上肺静脉 8.右 心耳 9.升主动脉 10.食管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30/30
16/30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纵 隔 淋 巴 结 的
胸部断层解剖
ATS 分 区 图
断层
断层
17/30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纵 隔 淋 巴 结 的 ATS ATS 分 区 图

纵膈的断层解剖——断层解剖学精品课件

纵膈的断层解剖——断层解剖学精品课件

EA
Transverse section through venous angles
A
RBV
LBV
TA
EA
Transverse section through sup. part sternoclavicular joint
RBV
A
LBV
TA
EA
Transverse section through inf. part sternoclavicular joint
RV
IVC
E
TA
Transverse section through cardiac apex
RV
IVC
E
TA
Transverse section through second porta hepatis
The transverse scan of mediastinum by CT mediastinal window
Sup.vena cava pericardium
Ascending aorta
R.auricle
L.C.carotid A. L.Subclavian A. aorticopulmonary window
Pulmonary trunk
L.ventricle
R.ventricle
great cardiac V. Coronary sinus Small cardiac V.
onary A.
a a PT
SVC
RPA
RPB
E
LPB
TA
Transverse section through L.auricle
RV
aa
SV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层解剖学Sectional Anatomy
天津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王长月
总论
1.断层解剖学定义
2.断层解剖学的地位和进展
3.常用断层解剖学术语
4.断层解剖学学习方法
纵隔Mediastium
一、纵隔的划分(1)
纵隔的划分(2)
二、纵隔的局部解剖
三、纵隔的断层解剖
胸部CT检查最有价值之一是分析观察纵隔。

它能清晰地显示纵隔的解剖细节如血管、淋巴结、气管、食管、胸腺和纵隔间隙等;而且定位准确可靠,如注射造影剂做增强扫描效果更好。

为便于描述纵隔的横断面解剖,我们选出具代表性的断面加以分析,并尝以断面中特征性的结构加以命名,便于较快地熟悉与掌握正常断面解剖所见。

(一)纵隔上部横断面
纵隔上部位于胸廓入口至第五胸椎之间,是进出心脏的大血管、食管、气管等重要器官所在的区域。

由于结构安排紧密,加以胸壁骨性结构的遮拦,用传统的放射线检查法,因影像重叠而难以清晰显示各结构全貌。

目前,CT断层扫描已成为观察分析纵隔及其病变诊断的有效手段。

断面1:胸骨切迹层面


•成人
断面1:胸骨切迹层面


•小儿
断面1胸骨切迹层面CT图像
断面2:胸锁关节层面
•成人
断面2:胸锁关节层面


•小儿
断面2胸锁关节层面CT图像
断面3:主动脉弓上份层面

•成人
断面3:主动脉弓上份层面
•小儿
断面3主动脉弓上份层面CT图像
断面4:主动脉弓中份层面

•成人
断面4:主动脉弓中份层面

•小儿
断面4主动脉弓中份层面CT图像
断面5(1):主动脉肺动脉窗层面

•成人
断面5(1):主动脉肺动脉窗层面
•小儿
主动脉肺动脉窗层面CT图像
断面5(2):左肺动脉层面

•成人
断面5(2):左肺动脉层面
•小儿
左肺动脉层面CT图像
断面6:右肺动脉层面
右肺动脉层面CT图像
(二)纵隔下部横断面
纵隔下部位于第五胸椎至十二胸椎平面,在六个断面中上五个层面中为心脏典型层面,最后一个层面为左膈下的膈脚后间隙层面。

心脏、大血管为纵隔内的主要解剖结构。

心脏位于中纵隔内(两肺之间、膈的上方),其横断面CT 介于第六至第十一胸椎水平。

断面1:主动脉根部层面(1)
断面1:主动脉根部层面(2)
主动脉根部层面CT图像
断面2:二尖瓣口层面
二尖瓣口层面CT图像
断面3:三尖瓣口层面
三尖瓣口层面CT图像
断面4:心室水平层面
心室水平层面CT图像
断面5:右膈顶层面
右膈顶层面CT图像
断面6:左膈下层面
左膈下层面CT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