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铁路桥梁体系结构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铁路桥梁体系结构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铁路桥梁体系结构分析及其优化设计铁路桥梁是铁路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不仅具有支撑列车负荷、承受自然灾害、保证铁路安全等多种重要功能,而且对铁路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铁路桥梁的研究和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铁路桥梁设计的体系结构、材料选择、结构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体系结构铁路桥梁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设计荷载、地形条件、环境条件等。

只有满足铁路运输和安全所需的要求,各种条件得到合理协调时,才能构成一种合理可行的桥梁体系结构。

铁路桥梁的体系结构通常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桥台构成。

其中,上部结构是铁路桥梁的承载部分,包括桥面、横梁、支座、承台等。

它的设计需考虑荷载、风荷载、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而且还需要考虑列车振动和噪声等影响。

下部结构主要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包括桥墩、基础等。

下部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震力、桥墩间距等多种因素。

而桥台则是连接上下部结构的部分,通常是沿铁路线布置的,其设计需要考虑陡坡、道岔、特殊障碍物等因素。

二、材料选择铁路桥梁采用的主要材料有钢材、混凝土和木材。

其中,钢材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能够承受大荷载和复杂工况,因此在铁路桥梁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混凝土则是一种低成本、易施工、耐久性高的材料,特别适合于桥墩等下部结构的部分。

而木材则主要应用于小型桥梁和临时桥梁等特殊场合。

除了主要材料外,铁路桥梁的连接件、支座、防护、防腐等部分的材料也需要合理选择。

连接件主要用于连接桥梁各个部分,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支座则用于调节桥面和桥墩之间的位移,常用橡胶或钢球等材料制成;而防护和防腐则采用多种材料和工艺,以保障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三、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铁路桥梁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主要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

静力分析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内外力的平衡关系和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其目的是确定桥梁结构是否安全以及所需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等。

铁路车站规划与设计:功能布局与旅客流线

铁路车站规划与设计:功能布局与旅客流线
• 确保车站结构安全,防范自然灾害和事故
02
便捷性原则的体现
• 优化车站布局,提高旅客换乘效率
• 完善的导向标识系统,方便旅客出行
风险
• 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保障旅客生
命安全
03
人性化原则的体现
• 考虑不同旅客的需求,提供无障碍设施
• 舒适的候车环境,提高旅客满意度
04
环保节能原则的体现
• 绿色建筑理念,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安全隐患
换乘时间
站高峰压力
• 为不同需求的旅客提供清晰
• 提供多样化的换乘方式,满
• 优化出站流程,简化出站手
的流线指引
足不同旅客需求

铁路车站商业与服务设施的规划
商业设施规划
服务设施规划
休闲设施规划
• 结合车站特点和旅客需求,选择
•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旅客满
• 设立候车室、休息区等休闲空
合适的商业类型
意度
间,满足旅客休息需求
• 合理的商业布局,提高商业效益
• 引入智能化服务设备,提升服务
• 提供阅读、娱乐等休闲设施,丰
品质
富旅客出行体验
03
铁路车站旅客流线设计
铁路车站旅客流线分析与优化
01
02
03
分析旅客流线现状
优化旅客流线设计
提高旅客流线安全性
• 收集旅客流线数据,分析旅客出行习
• 合理划分流线区域,提高通行效率
• 旅客流线组织与优化,如合理规
节能等原则的体现
区、售票区、检票区等
划流线、优化换乘设施等
• 创新理念的融入,如智能化、绿
• 商业与服务设施的规划,如餐
• 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如

路基课程设计--单线铁路

路基课程设计--单线铁路

路基课程设计--单线铁路路基工程课程设计姓名:任闯闯学号:09232054班级:土木0911专业: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指导老师:冯瑞玲目录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本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路基断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绘制设计断面处的地形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路基横断面各部尺寸拟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路基面加宽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绘制路基横断面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路基面上的载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进行初步设计断面的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最终设计断面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填土沿天然地面滑动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施工方法及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及下部填土的填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方法及主要机具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质量检验方法及主要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一、设计任务和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在课堂上已获得的知识和参阅其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已有资料。

设计曲线地段路基的横断面及验算边坡稳定性的能力,以及确定施工程序。

通过本设计,可以培养同学们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

二、基本资料:1、线路资料铁路等级:I级单线铁路路基设计时速:160km/h曲线半径:R=5000m设计路肩标高:H=194.6m轨型:重型无地下水及地震的影响,年平均降水量200mm,降水量少,无地表水排水沟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2、场地地形图及线路平面图3、工程地质情况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土层顶面标高m土层厚度m1 残积土187.5 52 强风化花岗岩182.5 未钻穿4、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土的名称重度kN/m3粘聚力kPa内磨擦角°残积土18.0 20 225、基床的物理力学性质土的名称重度kN/m3粘聚力kPa 内摩擦角°基床表层(级配碎石)20.0 30 30基床底层(粗砾土)19.0 25 256、参考文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1—2005》《路基工程》刘建坤,曾巧玲,侯永峰主编。

铁路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

铁路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

铁路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铁路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铁路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安全。

包括确保线路和轨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列车出轨、撞车等事故的发生,以及考虑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2. 确保正常运行:铁路设计需要保证列车在规定的速度范围内正常运行,确保列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3. 经济性:铁路设计需要在满足安全和便捷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设计和建设的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4. 环保:铁路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在线路布局和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铁路设计的基本内容1. 线路布局:线路布局是铁路设计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站点设置、曲线半径、坡度、轨距、轨道类型等方面。

2. 轨道结构:轨道结构包括轨道道床、轨枕、轨道、路基等,它们的设计需要考虑线路的载荷、速度、曲线、坡度等因素。

3. 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它包括轨道电路、信号灯、信号机、闭塞系统等组成部分。

4. 车站设计:车站设计涉及到站台、候车室、站场布局、出入口设置等方面,需要满足旅客的换乘和候车需求。

5. 其他设施:如枢纽站、储备线、过街天桥、桥梁、隧道、过道、涵洞、辅助设施等。

三、铁路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标准1. 《铁路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 50157-2013):该标准规定了铁路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计算方法、技术指标等内容。

2. 《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0-2013):该标准规定了铁路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和验收标准。

3. 《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2-2009):该标准规定了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GB 50201-2007):该标准规定了铁路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5. 《铁路工程建筑设计规范》(GB 50317-2013):该标准规定了铁路工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规范。

四、铁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1. 线路布局技术:线路布局需要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地理条件,以及客流量、运输需求等因素,采用曲线半径、坡度、曲线超高、铺轨方式等技术手段进行设计。

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的设计方案分析

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的设计方案分析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的设计方案分析张玉佳(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院广西南宁530000)摘要: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交通现代化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城市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的工程数量也随之逐步增多。

在道路布线设计和工程实施方案中应该充分考虑对铁路的影响,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后期运营环境的安全。

该文依托华南地区某市政道路工程与铁路并行的案例,对类似并行工程设计及实施方案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项目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市政道路铁路并行设计分析中图分类号:U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5(b)-0080-03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经常会遇到道路与铁路并行的情况,若在前期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和分析道路建设与既有铁路的关系以及对铁路的影响,将会对后期市政道路同行及铁路运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基于此,该文将依托某市政道路工程,对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以及论述,为进一步开展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项目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我国城市道路事业的发展[1]。

1工程概况该研究工程(以下简称“A 工程”)项目路线呈北南走向,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路线沿规划线位向南,设计终点桩号K0+572.875,实施范围主线长度572.875m。

该项目拟采用城市支路标准,设计速度30km/h,道路红线宽度为19m,横断面为单幅路布置:3.5m 人行道+2.5m 非机动车道+(3.5m 机动车道)×2+2.5m 非机动车道+3.5m 人行道。

拟建道路在片区中以服务功能为主,主要起到沟通横向交通作用,该项目建设主要是将铁路西侧市政道路连接起来,服务道路周边小区。

该项目周边用地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学校,是服务型道路,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片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形成网状交通系统奠定了现实基础。

05铁路设计概述(一)

05铁路设计概述(一)

(2)缓和曲线方程式 我国铁路常用的缓和曲线属于三次抛物线型,其方程式为:
2)设有缓和曲线时 在设计有缓和曲线时,涉及几个 参数: β0——缓和曲线角; p——内移距; m——切垂距
图2-1-5 无缓和 曲线的曲线地段
图2-1-6 设 有缓和曲线 的曲线地段
曲线长度: 切线长度: 式中: β0——缓和曲线角, p——内移距, m——切垂距
图2-1-7 设有缓和曲线的曲线地段
第一章 铁路设计概述
第一节 铁路等级与主要技术标准
一、铁路等级
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确定 Ⅰ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 货运量≥20百万吨; Ⅱ级铁路:1.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 客货运量<20百万吨。 2.在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 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10百万吨; 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 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10百万吨。 IV级铁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 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5百万吨。
区间
区间
区间
区间
区间
区段
分界点 技术站
(三)行车速度的主要技术标准
1、最小曲线半径:设计线采用的曲线半径最 小值,它涉及到行车安全、旅客舒适度、行 车速度、运行时间、工程投资等。 2、机车交路:铁路机车都在一定得区段内往 返行驶,往返的区段叫机车交路,其长度叫 机车交路距离,两端车站叫区段站。影响
区段——指两相邻技术站间的铁路线段, 区段——指两相邻技术站间的铁路线段,它包含了若干个区间和 ——指两相邻技术站间的铁路线段 分界点,区段的长度一般取决于牵引动力的种类或路网状况。 分界点,区段的长度一般取决于牵引动力的种类或路网状况。 车站——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解编及客货运业 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 车站 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 务的地点。 务的地点。

铁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与分析

铁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与分析

铁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与分析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其桥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铁路桥梁需要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以保障铁路运输的畅通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对铁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与分析进行详细探讨。

一、铁路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铁路桥梁通常跨越河流、山谷等地形,是铁路线路中的关键节点。

一旦在地震中受损,不仅会导致铁路运输中断,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例如,强烈的地震可能导致桥梁坍塌,使列车脱轨,威胁乘客生命安全;也可能损坏桥梁的基础和支撑结构,影响桥梁的长期稳定性。

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是确保铁路桥梁在地震中安全可靠的关键。

二、地震对铁路桥梁的影响地震作用下,铁路桥梁可能会受到多种形式的破坏。

首先是水平地震力引起的桥梁结构的位移和变形。

桥梁的梁体、墩柱等部件可能会因水平力而发生相对位移,导致连接部位的破坏,如支座的损坏、伸缩缝的失效等。

其次,竖向地震力也不可忽视。

它可能会增加桥梁结构的竖向荷载,导致桥墩的受压破坏,或者使梁体与桥墩之间的接触面产生过大的压力,影响结构的整体性。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发地基的液化和不均匀沉降,从而削弱桥梁基础的承载能力,导致桥梁倾斜甚至倒塌。

三、铁路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则1、多防线设计原则在抗震设计中,应设置多重抗震防线,避免因单一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的倒塌。

例如,除了主要的承载构件外,还应考虑次要构件和连接部位的抗震性能,形成相互协同的抗震体系。

2、能力设计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结构中的关键构件和部位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延性,能够在地震中承受较大的变形而不发生脆性破坏。

3、整体性原则注重桥梁结构的整体性,使各个构件之间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共同抵抗地震作用。

加强连接部位的设计,确保力的传递顺畅。

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抗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实现经济与安全的平衡。

铁路选线设计-概念

铁路选线设计-概念

铁路选线设计全部概念汇总2011-3-271、直通吸引范围: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按等距离的原则来划定吸引范围,即在直通吸引范围内的运量,通过设计线要比其他路径运程短。

2、地方吸引范围:在设计线的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的原则来确定。

3、货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

4、货物周转量:是设计线一年内完成的货物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与相应的运输距离乘积求得。

5、货运密度:设计线每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6、货流比: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

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7、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

8、零担列车:运送地方零散货物的列车。

9、摘挂列车:运送地方整车货物的列车。

10、机车牵引力(机车轮周牵引力):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切向外力之和。

11、机车车钩牵引力: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2、粘着牵引力限制: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粘着牵引力。

13、列车(运行)阻力: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

14、曲线附加阻力: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为曲线附加阻力。

15、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由于空气受隧道约束,不能向四周扩散,前面空气压力增大,尾部空气稀薄,空气与列车表面及隧道表面产生摩擦,作用于列车上的空气阻力远比空旷地段大,增加的空气阻力称为隧道空气阻力。

16、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将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分别视为由坡度i和j产生的阻力,我们把i、j分别称为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或称曲线、隧道当量坡度。

17、合力图:表示机车各种工况下作用在列车上的单位合力与速度关系的坐标图。

重载铁路桥梁设计分析

重载铁路桥梁设计分析

重载铁路桥梁设计分析摘要:重载铁路工程的建设,近几年应用比较常见,随之而来的铁路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也相应出现各种问题,这就尤其对我们桥梁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便确保桥梁工程整体质量达标。

本文是针对重载铁路工程中活载标准现状研究、重载铁路桥梁形状选择以及对重载铁路桥梁设计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重载铁路;桥梁;设计引言重载铁路已经成为铁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阶段,国家不断建设高铁大线,为铁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重载铁路的广泛普及应用,缓解了铁路运输紧张的问题。

本篇文章笔者是对于重载铁路在进行设计时,专业人员对桥梁形状选择、对桥墩的设计情况进行简单概述,仅作参考。

1活载标准现状研究铁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铁路施工标准,这对于桥梁与铁路线路的专业技术方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列车通行的指标、通行速度、列车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从当前的现状显示,国外的铁路工程中活载标准普遍比较高,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国内列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相关的研究结果认为铁路工程活载存在中小跨度桥涵储备偏低的现象,2重载铁路桥梁桥梁形状选择2.1常用跨度梁重载铁路的桥梁是以简支梁最为常见。

常用跨度桥梁通常在40米以下。

相关人员需要对桥梁的跨度、结构形式进行科学的选择,这对之后工程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客运专线为主,相关人员需要结合重载铁路的运输模式、重载能力以及旅客的安全性等,将桥面设置为与其他Ⅰ级铁路的桥面布置形式保持一致的模式,这样布置的优势是:在进行施工时,同时也可以进行运输、架设、吊装就会方便很多,可以再根据战备、施工方便程度、经济等将桥梁的形状设置为简支T梁,根据列车行驶速度的目标值来设置活载。

2.2特殊跨度桥梁在对桥梁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旅客运行安全、旅客乘坐的舒适程度以及轨道平顺性。

重载铁路是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保证舒适性、安全性,还需要对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研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在设计时,当遇到斜交跨越沟渠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框架、小跨度连续钢构[1]。

【精品】铁路选线设计

【精品】铁路选线设计

【精品】铁路选线设计铁路选线设计是指通过对线路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制定出最佳的铁路建设线路,并对其进行细化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对于保证铁路安全、长期利益及节约投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选线设计的流程1.了解评估范围:首先需要明确选线的评估地区范围,以及该区域在社会、经济、环境、地形等方面的情况。

2.确定选线原则:确定选线的原则是非常关键的,选线原则应当清晰明确,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3.选择合理的候选线路:在上述基础上,筛选一定数量的候选线路,根据路线长度、设计速度、起点和终点,确定每个选线方案的效益和损失。

4.对比分析:对比这些候选方案的利弊得失,选出最适宜的方案,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得到更详细的信息。

5.选定与提交:选定最佳方案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细化,制定具体的技术规范和工程方案,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设计报告。

二、选线设计的注意事项1.考虑全局:在选线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包括环境、地形、经济、和社会等等,以便得到最好的设计方案。

2.考虑未来发展:选线需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估计城市人口和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并预留相应的增长空间。

3.多方面评估:在选线设计中,应该对线路的效益和损失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特别是对各个候选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进行比较。

4.遵循规范: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在遵循国家的铁路标准的同时,我们应该遵循相关的规划和管理方针来制定铁路选线设计方案。

5.较早进行调查:在设计前,应该较早地进行实地调查,以了解本地的地形和建筑物情况,以确保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总之,选线设计是铁路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设计合理、经济、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得到充分考虑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制定出最优的铁路选线设计方案,从而保证铁路的建设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速铁路大型客站给排水设计特点及效果分析

高速铁路大型客站给排水设计特点及效果分析

高速铁路大型客站给排水设计特点及效果分析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和扩建,大型客站的建设也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客站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就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速铁路大型客站的给排水设计特点和效果,着重分析了其对于保障客流用水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关键词:高速铁路;大型客站;给排水设计;客流用水;环境保护1.引言高速铁路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这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催生了众多大型客站的建设。

在客站的设计中,给排水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涉及到客流用水、污水处理与排放等方面,不仅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还关系到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高速铁路大型客站给排水设计的特点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效果。

2.设计特点2.1.舒适性设计高速铁路大型客站一般面积较大,容纳众多旅客。

为了满足旅客的需求,给排水系统需要从舒适性的角度进行设计。

具体来说,对于客站内的饮用水、洗手间、淋浴房等公共设施,应当充分考虑其使用频率和舒适性需求。

同时,应当提高水质和水量,保证旅客的安全和健康,提高旅客的满意度。

2.2.安全性设计给排水设计也要注重安全性,采用专业的节水阀、防爆阀等设备,确保的旅客使用安全。

同时,为了防止污水泄漏和交叉污染,给排水系统还应包括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地下、地面排水系统等,各项设备应当具有完善的防水、防爆、防污染等保护措施。

2.3.环保设计给排水设计还需要从环保角度出发,保护周边自然环境。

这包括选择水资源、采用节水技术、优化污水处理等环保措施。

同时,还应对污水进行回收和利用,通过处理后用于浇灌景观绿化、灭火、造雪等工作中。

此外,给排水系统的污水排放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周围的空气和水质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效果分析3.1.客流用水效果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能够有效保障客站内旅客的用水需求,提升其舒适性和满意度。

同时,通过节水、污水回收和利用等技术手段,也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水的浪费。

沈丹铁路双线槽形梁设计分析

沈丹铁路双线槽形梁设计分析

技术应用1 工程概况沈丹铁路刘家河—凤凰城段工程跨越刘家河大坝,受新岭车站高程和线路纵断面限制,设计采用双线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结构,左右线间距5.3 m,轨底至梁顶面高68 cm,正线钢轨型号为60 kg/m,采用有砟轨道和钢筋混凝土枕。

 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属于下承式桥梁,受力形式为活载和二期恒载作用于梁底板,通过底板将受力横向传递至主梁结构。

该结构与混凝土T梁、箱梁、钢桁梁、钢板梁相比,优点是隔音降噪、梁高较低、工程造价低,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及城市高架桥,尤其是建筑高度受限制时,槽形梁的优点尤其明显。

2 结构尺寸及计算参数2.1 结构尺寸槽形梁设计为单孔简支梁,全长32.8 m(含梁端至支座中心距离各0.80 m)。

梁底宽度12.5 m,腹板内侧净宽10.3 m;支点梁截面加高至450 cm,底板加厚至130 cm,腹板加厚至80 cm;跨中梁截面高度400 cm,底板厚度80 cm,腹板厚度50 cm;腹板上翼缘马蹄宽度150 cm,高度50 cm。

主梁的截面尺寸见图1。

2.2 主要材料及技术参数(1)混凝土:梁体混凝土采用高性能C55混凝土,碳化环境作用等级T2,弹性模量设计值3.6×104 MPa,极限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极限抗压强度设计值分别为3.3 MPa和37.0 MPa。

(2)预应力钢筋及锚具: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钢绞线直径为15.2 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极限抗拉强度f pk=1 860 MPa,按GB/T 5224—2003执行。

锚具按OVM系列产品设计,管道采用防腐性能优异的塑料波纹管。

竖向预应力采用直径32 mm的精轧螺纹钢筋。

(3)普通钢筋:HPB235、HRB335。

(4)支座:专桥(2007)8160客货共线铁路盆式橡胶支座。

沈丹铁路双线槽形梁设计分析杨绍举:沈阳铁路局,高级工程师,辽宁 沈阳,110000摘 要: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属于下承式桥梁,具有隔音降噪、梁高较低、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及城市高架桥。

铁路桥梁建设中的特殊设计与施工考虑

铁路桥梁建设中的特殊设计与施工考虑

典型案例分析
实践经验
01
强化设计与施工的紧密配合,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
质量。
案例二
02
某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铁路桥梁建设
设计特点
03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进行特殊设计,如采用桩基础、沉井基础等
,确保桥梁稳定性和承载力。
典型案例分析
施工挑战
应对地质条件变化带来的施工难度, 如地基处理、桩基施工等。
实践经验
03 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设计
设计特点
采用先进的结构分析方法和施工技术,确保桥梁 在高速列车通过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施工挑战
解决大跨度桥梁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如悬臂浇筑 、合龙段施工等。
、动物通道设置等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02 03
节能减排
推广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材料等环保建材,降低桥梁建设过程 中的能耗和排放。同时,优化桥梁结构形式,提高结构效率,减少材料 用量。
可持续发展
在桥梁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考虑桥梁全寿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 。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智能化养护等技术手段,推动铁路桥梁建设的 绿色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控制。
新型材料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
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 高抗裂性能,可减小结构 尺寸,提高桥梁承载能力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 等优点,可用于桥梁结构 加固和修复。
新型钢材
如耐候钢、高强度钢等, 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 腐蚀性,可提高桥梁结构 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铁路线路设计

铁路线路设计

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整修轨 (1)1.1.1 概述 (1)1.1.2 设计内容 (1)1.2 无缝线路 (2)1.2.1 概述 (2)1.2.2 路基上无缝线路 (3)1.2.3 桥上无缝线路 (3)第2章轨道结构设计 (4)2.1 设计原理 (4)2.1.1 概述 (4)2.1.2 轨道结构竖向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4)2.2 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5)2.2.1 按货运机车东风计算 (6)2.2.2 按客运北京型计算 (12)第3章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 (18)3.1 无缝线路基本技术条件 (18)3.1.1 无缝线路分类 (18)3.1.2 无缝线路铺设地段和位置 (18)3.1.3 无缝线路结构组成 (19)3.1.4 缓冲区和伸缩区的设置 (19)3.2 稳定性检算 (19)3.2.1 稳定性计算公式 (19)3.2.2 稳定性计算 (21)3.2.3 由稳定条件计算容许的升温幅度 (22)3.3 无缝线路结构设计 (22)3.3.1 确定锁定轨温 (22)3.3.2 伸缩区长度计算 (23)3.3.3 预留轨缝计算 (24)3.3.4 防爬设备及观测桩布置 (25)第4章桥上无缝线路设计 (27)4.1 概述 (27)4.2 设计要点 (27)4.3 计算附加伸缩力 (28)4.3.1 附加伸缩力计算原理 (28)4.3.2 计算伸缩力 (28)4.4 计算附加挠曲力 (30)4.4.1 附加挠曲力计算原理 (30)4.4.2 计算挠曲力 (30)4.5 强度与稳定性计算 (34)4.6 确定锁定轨温 (35)4.7 断缝检算 (35)第5章轨道数量计算 (37)5.1 轨道各部件数量计算 (37)5.2 道砟量计算 (37)5.2.1 直线地段道床面积计算 (37)5.2.2 曲线地段道床面积计算 (39)第6章整修轨与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 (42)6.1 整修轨 (42)6.1.1 整修轨的养护特点 (42)6.1.2 钢轨再利用 (42)6.2 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 (43)6.2.1 基本要求 (43)6.2.2 养护维修基本内容 (44)第7章结论与展望 (45)7.1 结论 (45)7.1.1 轨道的结构形式和组成 (45)7.1.2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45)7.1.3 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 (45)7.1.4 桥上无缝线路设计 (46)7.2 展望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A 外文资料翻译 (49)A.1 英文 (49)A.2 译文 (59)附录B 图纸 (71)B.1 长轨节布置图(图号:01) (71)第1章绪论1.1 整修轨1.1.1 概述钢轨是铁路轨道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列车能否可靠、安全地运行,首先与钢轨的状态有关。

铁路选线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
1)旅客舒适条件。旅客列车以最高速度Vmax通过曲线时,最大
欠超高hq不超过允许值[hq] ,保证旅客舒适度。
Rmin1
11.8Vm 2ax hmax [hq]
(m)
2023/4/16
31
2)内外轨磨耗均等条件。高速客车欠超高不超过允许值,保证旅 客舒适度和外轨不过分偏磨;低速货车过超高不应超过允许值,避 免内轨严重磨耗。满足舒适与均磨的曲线半径应符合不等式:
规》采用值为:[hq]一般取70mm,困难时取90mm,既有线提速改 造时可取110 mm; [hg]一般取30mm,困难时取50mm。《维规》采 用值为: [hq]一般应不大于75mm,困难情况应不大于90mm, [hg] 不得大于50mm。
*
2. 曲线半径对工程和运营的影响
(1)曲线半径对行车速度的限速
13
2.2.2 直线 1. 一般原则 ❖ 直线与曲线相互协调;设置较长的直线段,力求减少交点数量 和偏角度数,缩短线路长度,改善运营条件,降低运营支出。
2. 夹直线 ❖在地形困难、曲线毗连地段,两相邻曲线间的直线段,即前一曲 线终点(HZ1)与后一曲线起点(ZH2)间的直线,称为夹直线。
图 2-8 夹直线
1)增加轮轨磨耗。列车经行 曲线时,轮轨间产生纵横向滑动 和横向挤压,使轮轨磨耗增加。 曲线半径越小,磨耗增加越大。
2)维修工作量加大。小半径曲 线地段,轨距、方向容易错动, 钢轨磨耗需要打磨,换轨等。
3)行车费用增加。小半径曲线 需要限速运行,制动减速和启动 加速作业,耗费机车功率。
2023/4/16
(1)由各交点坐标计算交点间间距;
(2)计算各曲线要素,由切线长T 在图中标出各曲线主点位置,在
顺线路下行方向曲线内侧画一垂直线路的线段;

铁路路基设计

铁路路基设计

路堤标准横断面1(两侧有取土坑)
ii) 当填方高度大于 8 米而不小于 20 米时,采用上陡下缓 的变坡形式。
路堤标准横断面2
iii)地面横坡大于1:5 而小于1:2.5的斜坡上的路堤横断面。
路堤标准横断面(地面横坡大)
②路堑标准横断面
i) 常见的粘性土路堑断面
ii) 设有侧沟平台的路堑断面
(2)路基防护和加固建筑物
路基防护和加固建筑物均属路基的附属建筑物。例如:挡土 墙、护坡等。
(3)路基排水设备
排水设备也属路基的附属建筑物。例如:排除地面水的排水 沟、侧沟、天沟;排除地下水的排水槽、渗水暗沟、渗水隧 洞等。
对所有这些路基工程建筑物如何正确合理地进行设计和施工 是路基工程工作的基本内容。
曲线地段外轨需设置超高。外轨超高是借加厚外轨一侧枕下 道碴的厚度来实现的。由于道碴加厚,道床坡脚外移,因而 曲线外侧路基宽度亦应随超高的不同而相应加宽,才能保证 路肩所需的宽度标准。
4 路基边坡设计 4.1 形式:直线型,折线型,边坡平台型
4.2 边坡坡度
以斜坡上下两点间的竖直距离和水平距离之比表示 路堤边坡:1:m m=1.5,1.75 路堑边坡:1:n n=0.3~1.75,因路堑边坡土质差异较大,
二、铁路路基横断面
1 路基横断面的形式
¾ 路基横断面是指垂直于线路中心线 截取的断面。
横断面 位 置
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形式有六种: 路堤 、路堑、半路堤、半路堑、 半堤半堑、不填不挖 线 路 中心线
(a)路堤路基
(b)路堑路基
c)半路堤路基
(e)半堤半堑
(f)不填不挖路基
在进行路基设计时,先要进行横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 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横断面各部份的形状和尺寸。 横断面确定以后,再全面综合考虑路基工程在纵断面上 配合以及路基本体工程与其余各项工程的配合。

铁路选线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铁路选线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铁路选线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李永贵【摘要】铁路选线的好坏,决定了项目工程的难易程度、工程投资的大小、施工和运营的安全,所以铁路选线是铁路项目设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是影响全局的总体性工作。

在中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在此区域修建铁路,工程十分艰巨,更有必要做好铁路选线。

笔者经过多年在中国西南山区铁路选线设计工作的经验积累,将铁路选线设计中遇到的环境选线、地质选线、紧坡地段定线、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重合、坡度代数差、坡度使用等问题在文中分别进行了列举分析。

铁路选线应根据规范、规定,结合项目沿线的环境和地形地质条件、工程条件、规划及人文等因数,经过多方案的比选,来确定最优的线路方案。

%The route selection of railway determines the complexity of project engineering, the amount of project invest-ment as well as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herefore, route select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signifi-cant work of project design and it's also a general task that influences the whole project. As Southwest China orea fea-tures high mountains, deep valleys and complex terrains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it's very difficult to build railways here. It is necessary to railway line.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s in route selection of railways in mountainous regions of Southwest China,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selection of railway route are inevitable in the project of railway environmental route selection, geological line selection, tight slope segment alignment, vertical curve and plane circular curve coin-cide, difference in gradients, slope utilization. Route selection should becompliant with regulations and rule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scheme of line,combining to the project along the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project planning and cultural factors.【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67-72)【关键词】铁路选线;常见问题;分析【作者】李永贵【作者单位】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65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2.3笔者参与我国西南山区多个项目的铁路选线设计工作,主要项目有云桂线百色至广南段、黄百线、缅甸木姐至皎漂铁路、成都至昆明线永仁至广通段、中缅印铁路通道芒市至候桥段、中缅印铁路通道蒲漂至候桥段等。

铁路车站课程设计详细

铁路车站课程设计详细

铁路车站课程设计摘要:文章进行了对新建铁路中间站的平面设计,包括平面计算、铺轨长度及道岔数量计算、绘制车站布置详图等任务。

关键词:中间站股道编号线间距信号机警冲标Abstract: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plan design to the new railway intermediate station, including the plane computation, the track length and the turnout quantitycalculation, draws the station layout detailed chart and so on.Key words:Intermediate station; Stock Number;Line spacing;Signaling;Warning mark目录1设计基础资料---------------------------------------------------2 2车站布置图型及站内线路类型及数量----------------------------2 2.1车站布置图型----------------------------------------------------2 2.2站内线路类型及数量----------------------------------------------3 3股道编号及线间距-----------------------------------------------4 3.1股道编号--------------------------------------------------------4 3.2线间距----------------------------------------------------------4 4道岔编号、道岔选型分析及相邻道岔布置------------------------5 4.1道岔编号--------------------------------------------------------5 4.2道岔选型分析----------------------------------------------------5 4.3道岔使用情况表--------------------------------------------------5 4.4相邻道岔布置----------------------------------------------------5 5货物平面计算----------------------------------------------------6 6车站进出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计算--------------------------7 6.1出站信号机与警冲标位置确定--------------------------------------7 6.2进站信号机位置确定---------------------------------------------10 7坐标计算--------------------------------------------------------11 7.1上行到达端坐标计算---------------------------------------------11 7.2下行到达端坐标计算---------------------------------------------12 8股道有效长计算-------------------------------------------------12 9车站两端最外进路道岔中心里程及进站信号机里程计算---------13 10铺轨、铺岔等工程量计算---------------------------------------13 11参考文献-------------------------------------------------------15第一章设计基础资料1.1基础条件某I级单线客货共线铁路新建中间站,路段设计速度为100km/h,侧向过岔速度允许值为45km/h,直向过岔速度取设计速度,车站设在平坡上,车站中心里程为AK500+000,换算列车对数为10对/天,远期到发线有效长为1050m,货物线有效长为140~210m。

铁路站场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

铁路站场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

铁路站场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作者:罗程耀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4期摘要:该文基于该研究者多年从事铁路站场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铁路站场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年从事铁路站场设计、咨询、规程规范编制、技术管理的实践和心得,试图从较宏观的角度诠释“二十字方针”的具体的内涵,归纳、总结站场规划建设理念和特点、各类工程中站场设计的重要节点、设计理念在工程中的灵活运用,并列举部分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以与同行技术人员商榷、探讨、借鉴参考。

关键词:铁路站场设计枢纽区间站中图分类号:U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058-02“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是新时期铁路工程建设的新理念和方针。

在过去站场设计中,由于运营便利与工程节省有一定的对立性而过多关注工程节省因素,往往不能很好满足新时期运输要求,付出很大改扩建工程代价。

铁路站场设计理念在铁路现行各层次规程规范、部颁各类文件中均有涉及,有关论文浩如烟海,但大多着眼于具体工点的运用,归纳和总结不足。

为更好体现“二十字方针”,达到站场设计“点线协调、安全高效、能力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铁路站场设计属于典型的系统设计,站场设计理念则是站场规划设计的总体指导思想和灵魂,主要应体现在前期研究阶段(即总图规划、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中。

1 区间站场设计区间线路上分布若干越行(会让)站、中间站或技术作业站构成分界点,除为列车提供交会、越行的基本功能外,尚需为吸引区(辐射区)地方经济提供运输服务。

因此,项目前期研究的核心是合理确定对运输有重大意义的客货运站、接轨站(点),应贯彻以下理念。

1.1 客货共线铁路1.1.1 客、货运量均较大的经济据点,宜分别设置客、货运站线路经过较大经济据点时,传统设计是客货功能集中的“一站横列式”设计。

从近年的地方运输需求和建设实践看,“一站式”已凸显出客货功能相互制约、作业交叉干扰、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低的弊端,不再普适。

关于铁路枢纽联络线与疏解线的设计分析

关于铁路枢纽联络线与疏解线的设计分析

作者: 丁亮
作者机构: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提高工资待遇高级工程师,北京100038
出版物刊名: 铁道经济研究
页码: 23-2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铁路 联络线 疏解线 设计 分析
摘要:铁路联络线和疏解线是铁路路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线路不长但用途很大,在新线设计尤其是枢纽设计中经常遇到。

联络线的标准一般应与相邻线的标准一致;疏解线的标准由于其特殊性.在设计规范中规定了最小曲线半径和最大纵坡。

站场设计手册对枢纽的疏解方式做了一些归类与分析,但设计者只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

随着枢纽引入线路的增多,联络线与疏解线会越来越复杂,既涉及到如何节省工程投资,更涉及到运输安全、质量与效率。

分析铁路枢纽联络线与疏解线的设计方法,以便更好地设计这类线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与其他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 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等,并确定其 类型或大小,使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 为进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三、铁路基本建设程序
大中型建设项目
预可行性研究 决策阶段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设计阶段
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
验交投产
设计线必须完成运量最大月份的运输任务,所以在
计算铁路能力时,应考虑货运波动系数的影响 :
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
? ? 全年月平均货运量
6、零担、摘挂、快运货物和旅客列车
零担列车是运送地方零散货物的列车,在中间站办理零 担货物的装卸,一般运行于一个区段内。
摘挂列车是运送地方整车货物的列车,在中间站办理货 车甩挂和到货场取送车作业,一般运行于一个区段内。
五、客货运量调查不准确或设计年度过短带来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许多干线铁路一直处在不停地改、扩 建之中,这些改、扩建工程包括增加车站、双线插入、 局部复线、软化坡度、通信信号改造、增建第二线或电 气化等各种方式。
1、南昆铁路
体现20世纪90年代设计、筑路水平的 西南大动脉南昆铁路,东起南宁,西至昆 明,北接红果,全长 898公里,为国家 I级 干线电气化铁路。
直通吸引范围 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
有利的区域范围。
以运距最短来 划分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是在设计线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 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按运量由设计线 运送运价最低的原则 来确定(含水运、公 路运输的比较)。
三、铁路选线设计所需要的运量参数
?货运量 ?货物周转量 ?货运密度 ?货流比 ?货运波动系数 ?零担、摘挂、快运货物和旅客列车
1、货运量
货运量C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
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分别由下式计 算:
C=∑ Ci (104t/a) 式中 Ci——某种货物的年货运量(104t/a)
2、货物周转量
货物周转量
CH
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
Z
货运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 Ci (t/a)与
相应的运输距离 Li(km)按下式计算:
CH Z =∑( Ci × Li) (10 4t·km/a)
左图为侯月线 开行5000吨重 载列车
3、货运密度
货运密度CM是设计线(或区段)每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 ? CM
?
CH L
Z
104 t ?km /(km ?a)
式中 CM ——设计线或各区段的货物周转量(104 t·km/a); L——设计线(或区段)的长度(km)。
第二节 铁路运量
一、客货运量的意义 1、客货运量是设计铁路能力的依据。 2、 客货运量是评价铁路经济效益的基础。 3、客货运量是影响线路方案取舍的重要因素。
二、客货运量的调查和预测
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是设计线吸引客货运量的区域 界限,设计线客货运量的调查和预测,都是在吸引范 围内进行的。
吸引范围
直通吸引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
南昆铁路设计年输送能力,近期1000万吨, 远期2000至3000万吨。南昆铁路1997年开通运营, 2001年大部分区段平图能力利用率达到94%,能 力己处于饱和状态。
造成南昆线能力饱和,及需改建的原因主要 是由于运量调查的不准确和设计年度过短造成。
2、西康铁路
2001年1月8日,新世纪伊始,西部又一条铁路大动脉 西安--安康线开通运营。全长267.49公里的西安--安康线是 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干线,途经陕西省7个市县。它的开 通运营对实施西部开发、加速沿线地区社会进步具有重要
铁路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设计年度的运量分期 加强,使铁路设施的能力与运量增长相适应。这样,既 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又可节约铁路建设的初期 投资。对于可以逐步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近 期运量和运输性质确定,并考虑预留远期发展的条件
对于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 输性质确定。
后评估
四、铁路总体负责制 总体设计负责人 专册负责人
经行 地线 桥 隧 站 机 车 给 通 信 电 房 施
济车 质路 涵 道 场 务 辆 水 信 号 力 屋 工
与组

设设 排
建组
运织

备备 水
筑织








五、铁路设计中应遵循的规程与规范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简称《线规》)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简称《牵规》)
4、货流比
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
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货流比 ? QZ 是轻车方
向货运量CQ 与重车方向货运量 CZ 的比值,即:
? QZ
? CQ CZ
5、货运波动系数
由于生产和消费的季节性等原因。设计线的货运量 在一年内各月份并不相等。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 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称为货运波动系数,以β 表示。
快运货物列车是运送鲜活或易腐货物的列车,为缩短旅 途时间,这种列车很少停站,其他普通货物列车要停站待避 ,使其不停车通过。
旅客列车是运送旅客的列车。 这些列车的对数,应根据经济调查资料分析确定。
பைடு நூலகம்
四、设计年度
铁路的设计年度一般分为近、远两期,近期、 远期分别为铁路交付运营后第五年和第十年;必要 时,也可增加初期,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三年。各 期运量均应通过经济调查确定。
第二章 铁路设计的
基本原则
第一节 铁路总体设计
一、我国铁路设计工作的发展过程 经历了设计管理由外人把持到自主设计的一个过程,
其中著名的京张铁路就是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创新: 1、33‰的最大坡度 2、人字形展线方式 3、采用1435mm的标准轨距 4、最早的设计规范与管理规程
?专业勘测设计队伍的成立 ?铁路设计规范的多次修改 ?航测、遥感、计算机辅助设施的广泛采用
二、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 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 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 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 (平面、立面),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 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