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疗法评定重点总结学习资料
康复疗法评定学知识点整理
总论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康复评定,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实施检查和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解释,最后形成结论和障碍诊断的过程。
二、康复评定的三个层面,障碍分为三个层面:① 残损② 残疾 ③ 残障三、康复临床决策模式――五个步骤:1.康复评定 2.设定康复目标 3.制定治疗计划 4.实施治疗计划5.康复疗效评定四、康复评定的目的: 1.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和程度 2.寻找和确定障碍发生的原因3.确定康复治疗项目4.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5.判定康复疗效6.判断预后7.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8.评估投资-效益比 9.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依据第二节 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及内容一、康复评定分为三个阶段: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评定结果。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解释评定结果二、康复评定的时期1.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
2.中期评定,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
3.末期评定,通常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
4.随访,指对出院后回归社区家庭的患者进行的跟踪随访。
第三节 检查与测量方法的评估一、信度(可靠性),指测量工具或方法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和精确性。
包括:测试者内部信度:同一测试者;测试者间的信度:不同测试者间二、效度(准确性),指测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即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测量目的。
效度越高,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出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真正特征。
三、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3.效度高,也必然高第四节 康复评定的原则与注意事项一、选择评定方法与评定工具的原则1.选择信度、效度高的评定工具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评定方法3.根据评定目的在同类工具中进行选择4.评定与训练方法的一致性5.根据障碍的诊断选择具有专科特点的评定内容6.选择与国际接轨的通用方法7.考虑时间因素二、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1.选择标准化评定方案时需进行严格的培训。
康复评定技术知识点汇总(3)
康复评定技术知识点汇总(3)
21.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和运动控制。
22.感觉输入: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位置相互关系主要通过视觉、本体感觉及前庭觉的信息传入而被感知。
23.平衡反应的评分结果:a 0-20分:平衡能力差,只能坐轮椅;b 21-40分:平衡能力可,能辅助步行;c 41-56分:平衡能力好,能独立行走;d <40分,预示有跌倒的危险。
24.常见的异常步态:偏瘫步态、脑瘫步态、蹒跚步态、前冲步态、臀大肌步态、臀中肌步态、股四头肌步态、胫前肌步态、腓肠肌步态。
25.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20分以下者: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1-40分:生活需要很大帮助;41-60分者:生活需要帮助;>60分者:生活基本自理。
Barthel指数得分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的效益最大。
26.Barthel指数十大项目:大便,小便,修饰(个人卫生),如厕,进食,转移,平地步行,穿着,上楼梯,洗澡(池浴、盆浴或淋浴)27.运动神经损伤:正中神经形成“猿手”畸形;尺神经形成“爪行手”;桡神经表现“垂腕”畸形。
28.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好发于C5-C6、C6-C7)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
29.颈椎病特征性检查:压顶试验臂丛牵
拉试验前屈旋颈试验低头试验仰头试验。
30.腰椎间盘突出按病理分类: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后韧带下型脱出后纵韧带后型游离型。
康复评定知识点
1.康复评定可分为临床评定、功能评定2.康复评定又称作康复诊断,是对病,伤,残患,者功能状光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形成结论和障碍诊断的过程。
3.康复评定的目的是了解力能障得的性质,部位和范围.4.ICF理论模式图5.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表示身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6.低热(37.3~38℃)、中等热(38.139℃). 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7. <25°运动治疗,25°~45°支具/矫形器,>45°手术治疗,<40°采用保守治疗8.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30~40 mmHg脉搏正常成人为每分钟60~100次,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每分钟72次。
呼吸为12到18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8.从前面看,双眼平视前方,双耳屏上缘与眶下缘中点在同一水平面(即耳、眼平面)上,两侧骼前上棘处于同一水平面;从后面看,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在同一垂直线上,双肩及两侧髂嵴对称地外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从侧面看, 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及踝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五点一线),脊柱生理弯曲符合正常解剖特点。
9.反射是指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反应10.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1.反射分类12.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沟或转动的角度13.分类: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14.上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课本61~64重点:运动形式,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课本67~68重点:运动形式,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脊柱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课本70重点:运动形式,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15.肌肉的分类按肌肉结构和功能不同:心肌,平谓肌和骨母各肌.按肌肉参加工作所起的作用不同:原动肌,拮抗肌和协同肌(各肌肉的定义)16.17.17.Lovett分级18.3级动作开始19.上肢主要肌肉的徒手肌肉评定(课本79~84重点:运动形式,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下肢主要肌肉的徒手肌肉评定(课本88~91重点:运动形式,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躯干主要肌肉的徒手肌肉评定(课本93~94重点:运动形式,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20.峰力矩: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力矩输出,代表了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肌力。
康复评定学学习资料
康复评定学学习资料康复评定学总论第一节概述一、康复评定的定义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检查和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解释,最后形成结论和障碍诊断的过程。
(功能评定综合性跨学科性)二、康复评定的作用康复评定是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是形成和实施康复治疗方案是一个临床决策的过程。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定康复疗效。
三、康复评定的工作内容功能障碍:是指生物器官系统水平的障碍。
能力障碍:是指个体水平的障碍。
社会不利:是指社会水平的障碍。
康复评定的内容•运动功能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脑高级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评定•社会功能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运动功能评定•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步态分析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心肺运动试验四、康复评定的目的(一)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和程度。
(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1、功能障碍评定:确定患者在人体测量学方面的特征、关节功能、肌肉功能、运动功能控制、姿势平衡、步态、反射与感觉、认知或有氧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障碍评定:患者在实际生活中各种能力(自理能力、工作、学习、休闲活动能力)在哪些方面受限及受限的程度。
3、环境障碍的评定:对社区、家庭、工作、社会环境评定,找出影响患者的外界环境因素。
(二)确定康复治疗项目康复评定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存在的障碍、种类、程度选择药物、手术、运动、理疗、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治疗、文体治疗及康复工程疗法。
(三)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设定康复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生物力学疗法、神经发育疗法、康复性技术。
四)判定康复疗效阶段性评定后再评定结果可判定治疗方法是否正确,调整治疗方案修改治疗计划。
(五)判断预后通过对障碍的全面评定,治疗人员对患者的恢复进行预测判断,为制定康复目标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也使患者及家属对未来有恰当的预期值和心理准备,能积极配合治疗。
康复疗法评定重点总结.docx
第一章总论1.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康复评定学是研究患者有关身体、心理、社会及其所处环境的功能状况的一门医学学科2.康复评定的对象主要是功能障碍。
ICIDH :残损(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的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残疾(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残障(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充当正常社会角色并使之处于不利地位) ICF: 损伤(身体功能或结构问题,有显著的差异或丧失)、活动受限(个体在进行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参与限制(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经历到的问题)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3.康复评定的意义(1)从患者角度:通过评定,可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活动能力的了解,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增强信心,提高对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更加努力地帮助自己、主动地参与治疗。
对一些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将会鼓励他尽早地向康复医生反映有关情况,以预防和减缓疾病的恶化和功能的减退。
(2)从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角度:全面、系统、准确的评定,可弥补病史和一般临床检查的不足,容易早期发现问题,具体了解患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如何才能提供和得到帮助,鼓励他制定出更为全面合适的康复治疗计划,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功能变化,指导我们的康复医疗工作。
最终,通过康复评定的结果,确定康复的后果,从而控制康复治疗的质量。
(3)从社会角度:通过评定,发现在社会康复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对提供资助、改进服务质量、环境状况以及政策法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社会对残疾人提供帮助提供依据。
此外,评定还可以就残障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新的发病资料。
4.康复评定的作用(1)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了解功能障碍的范围、了解功能障碍的程度(2)制订康复治疗计划(3)评价治疗效果:评定治疗效果、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4)帮助判断预后(5)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5.康复评定的内容主观资料(S)、客观资料(O)、功能评定(A)、制定康复治疗计划(P)(1)病史:主诉、现病史、功能史(核心)、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社会史、职业史、家族史(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皮肤和淋巴、头和五官、颈、胸部、心脏和周围血管系统、腹部、泌尿生殖系统和直肠、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3)功能评定:四个功能(认知、言语、躯体、社会)、三个障碍层次(损伤、活动受限、参与限制)6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方法:1.建立治疗目标:(1)依据:①在评定中发现的问题②心理状况③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希望④家庭护理、身体和情绪环境、家庭反应⑤患者的职业计划和目标(2)治疗目标的组成: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一个将要实施的目标应包括:①有可测量的结果②使用具体的检查③希望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2.康复目标的描述:(1 )下肢的功能可根据假肢和支具的有无和种类设定不同的目标:①不能步行:卧床不起、靠物坐位和独立坐位②能乘轮椅:自己驱动、外力驱动③在平行杠内:起立、平衡、步行④用拐杖步行:能否独立起立⑤用手杖步行:有辅助、完全独立⑥无手杖步行:有辅助和完全独立(2 )上肢的功能完全失用手:不能主动或被动地用手指固定物品,放在桌子上面的手不能向下推动,但可以上臂、前臂或躯干固定物品候补辅助手:呈握拳状态的手指可被动地使其张开且能够握物体;桌上的物体被动地挂在手指上可以拉到靠近身体并使其固定于腹部与桌子之间;依靠自己的力量或用健侧手可将放在桌子上的手向下压辅助手:不是实用手,但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抓东西,固定,放开实用手:(左)吃饭时虽然不集中注意力也能端端正正地拿饭碗;(右)吃饭时,匙、叉、筷子可以较正常的使用,可以写出能读的字(3)整体功能:两侧上下肢同时障碍①全面辅助②部分辅助③完全独立完成(4)劳动能力除日常生活活动以外,最好还应预测劳动能力:①恢复原职②恢复工作,改变原职③改变职业,可劳动④ 帮助家务3.制定康复治疗方案:⑴治疗安排和医嘱的书写⑵常用的康复手段PT、 OT 、 ST、 PSY、 RE、TCM第二章人体形态的评定一.人体形态评定(一)身体姿势的评定被测者在直立状态下,两足跟靠拢,两臂自然下垂,挺胸收颌,两眼平视前方,使头部保持眼眶下缘与耳屏点成水平的“眼耳平面”姿势。
康复理疗复习重点
残疾(disability)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的一种状态。
残疾人(disabled person )是指因身心功能障碍而失去或部分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
致残原因疾病:传染病、慢性病、老年病,营养不良:呆小症、佝偻病遗传病:肝豆、唐氏综合征意外事故:工伤、车祸理化因素:药物中毒、噪声、酒精社会、心理因素:1.视力残疾2.听力残疾3.语言残疾4.肢体残疾5.精神残疾6.智力残疾7.多重残疾。
残损身心上结构或功能的任何异常。
残疾残损造成活动能力受限或缺失影响在个体水平。
残障残损或残疾防碍个体的社会活动影响在社会水平。
康复工作内容,预防一级预防,预防导致残疾的伤、病和先天发育异常(全社会参与)二级预防发生伤、病后,预防造成永久残疾(临床医疗)三级预防发生轻度缺陷或残疾后,预防新的残疾或残疾加重。
评定,评定不同于伤病诊断,评定是确定患者伤病后的功能状态和功能后果,1. 运动功能 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 语言交流能力4. 心肺功能5. 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6. 心理学检查(包括神经心理学)7. 生活质量8. 环境条件9. 职业能力10. 社会生活能力11. 小儿智力发育。
康复治疗合理、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轻病、伤、残者身体、心理和社会活动的功能障碍,使其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提高生存质量1. 物理疗法(PT)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2. 作业疗法,3. 言语矫治(ST4. 心理疗法(PST5. 药物及注射疗法6. 传统中医、中药疗法7. 康复护理康复8. 假肢及矫形器装配9. 康复工程器械的使用10. 文娱疗法11. 康复疗养12. 就业咨询及职前训练康复医学是为了促进伤、病、残者全面康复,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和训练等问题的医学应用学科,与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并列为现代四大医学康复医学三项基本原则:1.功能训练包括运动、感知、心理、语言、日常生活自理、职业、社会活动等能力恢复或改善2.全面康复包括生理(身体)、心理(精神)、职业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康复3.重返社会包括患者各种功能及家庭和社会环境改善物理疗法的生物学效应和治疗作用:物理疗法的生物学效应:调节机能、改善营养、加强储备、增强适应、调节免疫、加强修复、促进代偿、后作用;治疗作用:镇痛镇静、解痉软化瘢痕、消炎消肿改善微循环、防治感染、促进创伤修复、促进器质性病变修复、改善机体功能、协同作用。
康复评定基础知识必背点
康复评定基础知识必背点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康复评定基础知识那些必背的要点哈。
你说康复评定像不像给身体做一次全面“体检”呀?就是要仔细瞧瞧身体各个方面的情况呢。
咱先说说运动功能评定吧,这就好比是看看咱身体这部“机器”运转得灵不灵活。
关节能活动多大角度呀,肌肉力量够不够呀,能不能稳稳地走路呀,这些可都重要得很呐!要是关节活动受限,那不就像机器卡顿了一样嘛,得赶紧想办法让它重新顺畅起来呀。
还有认知功能评定呢,这就像是检查大脑这个“司令部”工作得好不好。
注意力集中不集中呀,记忆力咋样呀,能不能清楚地思考问题呀。
要是大脑这个“司令部”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生活都得乱套啦!感觉功能评定也不能小瞧哦!就像咱要知道身体对各种感觉敏不敏感呀。
能感觉到冷啊热啊,疼啊痒啊,要是感觉出了岔子,那多别扭呀,喝口热水都可能感觉不到烫嘴呢!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呢,就像是看看咱能不能像个武林高手一样稳稳地站着、走着、做各种动作。
平衡不好,那走个路都得踉踉跄跄的,多吓人呐!言语吞咽功能评定也很关键呀!说话清不清楚,能不能顺利咽下食物,这可关系到能不能和别人好好交流、能不能好好吃饭呢。
想象一下,要是连话都说不利索,饭都咽不下去,那得多难受呀!康复评定可不是随便做做就行的,得认真、细致,就像工匠打磨一件艺术品一样。
咱得通过各种方法、各种工具去了解身体的真实状况。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为了让身体能更好地恢复呀!咱得重视康复评定呀,因为只有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呀。
就像医生看病得先诊断清楚一样,康复评定就是康复治疗的第一步呢。
别小看这些基础知识,它们可都是康复的基石呀!咱可不能马虎对待,得把这些要点牢牢记住,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啦!反正我觉得呀,康复评定真的超级重要,大家可千万别不当回事儿哟!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康复治疗重要知识点总结
康复治疗重要知识点总结康复治疗的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康复治疗的原理和目标:康复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干预,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到最佳的生活状态。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减少残疾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促进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2. 康复治疗的评估方法:康复治疗的评估是治疗计划制定的基础,它包括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临床观察、功能测试以及相关医疗检查等。
3. 康复治疗的干预方法:康复治疗的干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它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物理治疗主要以运动训练、疼痛管理、功能性训练等为主要内容,职业治疗主要以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言语治疗主要以言语交流、语言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为主要内容,心理治疗则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4. 康复治疗的关键因素:康复治疗的关键因素包括出现残疾的原因、残疾的类型和程度、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以及患者的心理素质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因此在进行康复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5. 康复治疗的团队合作:康复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法,需要多种专业的医疗技术和知识来进行干预,因此需要一个多学科的医疗团队来进行合作。
在康复治疗中,医疗团队成员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密切跟踪患者的康复进程。
6. 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估是治疗结束后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患者的功能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效果评估,可以了解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如何,从而为进一步的康复干预提供参考。
在实际的康复治疗工作中,上述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医疗团队更好地进行康复治疗,并且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康复治疗,从而更好地达到治疗的效果。
康复疗法评定重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1.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康复评定学是研究患者有关身体、心理、社会及其所处环境的功能状况的一门医学学科2.康复评定的对象主要是功能障碍。
ICIDH:残损(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的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残疾(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残障(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充当正常社会角色并使之处于不利地位)ICF:损伤(身体功能或结构问题,有显著的差异或丧失)、活动受限(个体在进行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参与限制(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经历到的问题)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3.康复评定的意义(1)从患者角度:通过评定,可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活动能力的了解,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增强信心,提高对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更加努力地帮助自己、主动地参与治疗。
对一些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将会鼓励他尽早地向康复医生反映有关情况,以预防和减缓疾病的恶化和功能的减退。
(2)从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角度:全面、系统、准确的评定,可弥补病史和一般临床检查的不足,容易早期发现问题,具体了解患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如何才能提供和得到帮助,鼓励他制定出更为全面合适的康复治疗计划,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功能变化,指导我们的康复医疗工作。
最终,通过康复评定的结果,确定康复的后果,从而控制康复治疗的质量。
(3)从社会角度:通过评定,发现在社会康复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对提供资助、改进服务质量、环境状况以及政策法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社会对残疾人提供帮助提供依据。
此外,评定还可以就残障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新的发病资料。
4.康复评定的作用(1)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了解功能障碍的范围、了解功能障碍的程度(2)制订康复治疗计划(3)评价治疗效果:评定治疗效果、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4)帮助判断预后(5)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5.康复评定的内容主观资料(S)、客观资料(O)、功能评定(A)、制定康复治疗计划(P)(1)病史:主诉、现病史、功能史(核心)、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社会史、职业史、家族史(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皮肤和淋巴、头和五官、颈、胸部、心脏和周围血管系统、腹部、泌尿生殖系统和直肠、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3)功能评定:四个功能(认知、言语、躯体、社会)、三个障碍层次(损伤、活动受限、参与限制)6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方法:1.建立治疗目标:(1)依据:①在评定中发现的问题②心理状况③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希望④家庭护理、身体和情绪环境、家庭反应⑤患者的职业计划和目标(2)治疗目标的组成: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一个将要实施的目标应包括:①有可测量的结果②使用具体的检查③希望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2.康复目标的描述:(1)下肢的功能可根据假肢和支具的有无和种类设定不同的目标:①不能步行:卧床不起、靠物坐位和独立坐位②能乘轮椅:自己驱动、外力驱动③在平行杠内:起立、平衡、步行④用拐杖步行:能否独立起立⑤用手杖步行:有辅助、完全独立⑥无手杖步行:有辅助和完全独立(2)上肢的功能完全失用手:不能主动或被动地用手指固定物品,放在桌子上面的手不能向下推动,但可以上臂、前臂或躯干固定物品候补辅助手:呈握拳状态的手指可被动地使其张开且能够握物体;桌上的物体被动地挂在手指上可以拉到靠近身体并使其固定于腹部与桌子之间;依靠自己的力量或用健侧手可将放在桌子上的手向下压辅助手:不是实用手,但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抓东西,固定,放开实用手:(左)吃饭时虽然不集中注意力也能端端正正地拿饭碗;(右)吃饭时,匙、叉、筷子可以较正常的使用,可以写出能读的字(3)整体功能:两侧上下肢同时障碍①全面辅助②部分辅助③完全独立完成(4)劳动能力除日常生活活动以外,最好还应预测劳动能力:①恢复原职②恢复工作,改变原职③改变职业,可劳动④帮助家务3.制定康复治疗方案:⑴治疗安排和医嘱的书写⑵常用的康复手段PT、OT、ST、PSY、RE、TCM第二章人体形态的评定一.人体形态评定(一)身体姿势的评定被测者在直立状态下,两足跟靠拢,两臂自然下垂,挺胸收颌,两眼平视前方,使头部保持眼眶下缘与耳屏点成水平的“眼耳平面”姿势。
康复评定知识点总结
康复评定知识点总结康复评定是指对受伤或患病的个体进行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评估,以确定其康复需求和目标,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评定的目的是帮助个体重建身体功能和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总结康复评定的相关知识点,并探讨其在康复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知识点一:康复评定的定义和目的康复评定是指通过系统的评估和测试,了解个体的康复需求和潜力,以确定适当的康复目标和计划。
其主要目的是评估个体的身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参与及环境因素,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和发展。
知识点二:康复评定的内容和要素康复评定包括对个体身体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和行为、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身体功能评定主要包括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和协调能力等;认知功能评定包括注意力、记忆、语言和执行功能等;情感和行为评定主要涉及焦虑、抑郁、自我概念等;社会参与评定包括工作、教育、休闲等方面的功能。
知识点三:康复评定的工具和方法康复评定的工具和方法多样,包括了医学影像学检查、生理功能测试、认知测验、心理量表、社会参与问卷等。
在进行评定时,需根据个体的特点和康复需求选择合适的评定工具和方法,以获取准确和全面的评估信息。
知识点四:康复评定的标准和指标康复评定需根据国际和国内的康复标准和指标进行评定,如国际残疾人功能分类评定(ICF)等。
这些标准和指标包括了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等,可帮助评定者全面了解个体的康复需求和潜力。
知识点五:康复评定的重要性和意义康复评定对于个体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它能帮助评定者了解个体的康复需求和潜力,明确康复目标和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并评估康复效果。
同时,康复评定也可帮助决策者优化康复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知识点六:康复评定的应用领域康复评定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康复工程、康复心理学等领域。
它可用于评估各种疾病和损伤的康复需求和潜力,如中风、脑损伤、脊髓损伤、运动损伤、关节疾病、心脏病等。
康复评定技术重点知识
康复评定技术重点知识
康复评定技术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和工具对康复需求、能力和进展进行评估的技术。
以下是一些康复评定技术的重点知识:
1. 功能评定: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能力,包括行动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等。
常用的功能评定工具包括Barthel指数、FIM (功能独立测定)、MMSE(最小痴呆状态检查问卷)等。
2. 运动和肌力评估:评估个体的肌肉力量、肌肉活动范围、关节稳定性等。
常用的运动和肌力评估工具包括肌力测定、ROM(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等。
3. 平衡和步态评估:评估个体的平衡能力和步态正常性。
常用的平衡和步态评估工具包括Tinetti平衡量表、BBS(Berg Balance Scale)等。
4. 疼痛评估:评估个体的疼痛程度和疼痛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VAS(可视模拟评分法)、NRS(数值评分法)等。
5. 社交和情绪评估:评估个体的社交功能和情绪状态。
常用的社交和情绪评估工具包括GARS(Gilliam自闭症评估判定量表)、HADS(焦虑抑郁量表)等。
6. 心理认知评估:评估个体的认知功能和心理状况。
常用的心理认知评估工具包括MMSE(最小痴呆状态检查问卷)、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
7. 生活质量评估:评估个体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常用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包括SF-36(健康调查问卷)、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量问卷)等。
此外,康复评定技术还需要了解康复目标设定、模拟环境、数据处理和解读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的评定技术和工具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康复领域、个体特征和目标需求进行选择。
康复评定重点资料
康复评定重点资料
康复评定的重点资料如下:
- 功能评定:以整体人有意义的任务水平为基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可以反映伤、病、残者的功能状态。
ADL包括进食、洗澡、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环境控制、沟通、娱乐、家务等项目,是伤、病、残者最基本、最具有共性和反复进行的活动。
- 强调综合评估:康复医学不仅关注单个的器官系统,还关注全人。
康复医师的目标是使伤、病、残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躯体、精神、社交和经济上的独立性。
因此,必须分析多种信息,以达到上述目标。
这要求康复医师不仅要对疾病本身进行评定,还要评估疾病的影响方式以及患者受到的家庭、社会环境、职业职责、经济状况、业余爱好、愿望和梦想的影响。
- 跨学科评估:病史与体检是综合性康复评估的一部分,也是进一步评估的前提,但有局限性。
言语障碍可妨碍交流,患者及其家属对有关事实的主观解释,也可妨碍对功能进行客观评估。
交谈不能很好地评估患者的功能活动情况。
康复团队的概念不仅适用于患者评估,也适用于患者的处理。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对于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康复评定的信息,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康复评定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笔记,制作良苦,点个赞,加个关注呗~( ̄▽ ̄~)~)康复评定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一致的描述是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并对其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它是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相关信息,使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和准确的评定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愈后以及制定康复计划和评定疗效的过程。
定义:康复评定是临床的评定。
康复评定是功能和障碍的评定。
康复评定是综合性的评定。
康复评定是多专业的评定。
康复评定与临床检查的区别: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测量:是用公认的标准去确定被测对象某一方面的量值的过程;评估: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去确定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的价值方法。
评定:是根据测量和评估的结果对被测对象做出最后判断的行为。
康复协作组:康复医学是一门多学科性的专业,在康复评定和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参加,如由康复医师,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组成康复协作组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治疗训练和教育,以争取最大的康复效果。
康复评定会:康复评定会是由康复医师负责组织的,针对某一位患者具体的功能障碍和康复计划进行讨论的康复协作组会议。
(ICIDH)残损:不论何种病因,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节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
1智力残损2其他心理残损3语言残损4听力残损5视力残损6内脏残损7骨骼残损8畸形9多种综合残损残疾: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不能在正常的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
1行为残疾2交流残疾3生活自理残疾4运动残疾5身体姿势残疾6环境适应残疾7特殊技能残疾8其他活动残疾的因素),并使之处于不利的地位。
1定向识别残障2身体自主残障3行为残障4就业残障5社会活动残障6经历自立残障7其他残障。
第五十四届卫生大会于2001年5月22日通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残损:身体功能或结构问题,有显著差异或丧失。
康复评定个考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考点一康复评定概述注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个考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考点一康复评定概述注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估,为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康复评定不仅可以识别患者的功能缺陷,还可以监测康复治疗的效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评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康复评定,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确定康复治疗的目标和方案。
其次,康复评定有助于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
通过对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前后的评定,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治疗成果。
最后,康复评定可以预测患者的康复潜力,为康复计划提供参考。
康复评定方法丰富多样,包括临床检查、心理评估、社会功能评定等。
其中,临床检查主要针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如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等;心理评估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情绪、认知、行为等;社会功能评定则着眼于患者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这些评定方法相互补充,共同为康复治疗提供全面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康复评定涉及多个领域,如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等。
在不同领域,康复评定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在神经康复中,评定重点在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而在骨科康复中,评定关注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此外,心肺康复评定则关注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评定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现代康复评定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临床检查,还引入了生物力学、神经电生理、影像学等先进手段。
这些新技术为康复评定提供了更为客观、精确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总之,康复评定在康复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康复评定,可以为康复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康复重点知识点总结
康复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康复概述康复(Rehabilitation)源自于拉丁文“rehabilitare”,意为恢复、修复、使康复。
康复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目的是通过专业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促进患者在身体、心理和社交等方面的功能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康复领域,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康复技师等多个专业方向的人员共同合作,帮助患者实现全面的康复。
二、康复的原则1. 个体化:每个患者的康复需求都是独特的,因此康复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2. 综合性:康复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医疗、康复、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和技术,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3. 渐进性:康复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患者需要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康复措施逐步恢复健康。
4. 治本与治标:康复既要治标,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功能,又要治本,找到患者疾病的病因,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5. 终身性:一旦患者获得康复,他们需要通过长期的自我管理和康复训练,以维持和巩固康复效果。
三、康复的内容1. 医疗康复:包括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药物治疗、理疗等手段。
此外,还包括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如干细胞治疗、神经激活术、生物反馈疗法等。
2. 功能康复:主要是通过功能性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功能,例如肢体功能、语言能力、视听功能等。
3. 心理康复:通过心理疗法、心理辅导等手段,帮助患者处理情绪困扰,提高心理素质,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4. 社会康复:在康复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建社会关系,重拾社会角色。
5. 科学康复:通过运动康复、营养康复等手段,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常见康复需求和适用人群1. 中风患者:中风致残率高,常需要进行功能性训练,如肢体功能康复、言语康复等。
2. 骨折患者:骨折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并防止畸形和功能障碍。
康复评定技术知识点汇总(4)
康复评定技术知识点汇总(4)31.腰椎间盘突出体征:阳性试验---如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跟臀试验阳性、咳嗽征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颈静脉压迫试验、屈颈试验阳性。
32.脑性瘫痪的分型:痉挛性手足徐动型弛缓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
33.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的评定:第一阶段是弛缓阶段;第二阶段是痉挛阶段;第三阶段是共同运动阶段;第四阶段是部分分离阶段;第五阶段是分离阶段;第六阶段是正常阶段。
34.压疮的分期:⑴淤血红润期⑵炎性浸润期⑶浅度溃烂期⑷坏死溃疡期35.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方法:肘关节:1.屈肘;体位:坐位,伸肘,前臂旋后。
5、4级:上肢做屈肘动作,阻力加于前臂远端向下压。
3级:肘部可做全范围屈曲运动。
2.伸肘;体位:俯卧位,肩外展,前臂下垂于床外。
5、4级:上肢做伸肘动作,阻力加于前臂远端向下压。
3级:肘部可做全范围屈曲运动。
(此题答案不完全,请见课本75页)36.关键肌代表的脊髓部位:C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桡肌)C6伸腕肌(桡侧伸腕肌)C7 伸肘肌(肱三头肌)C8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T1小指外展肌 L2 屈髋肌(髂腰肌)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颈前肌) 15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S1踝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37.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通过运动评分和感觉评分,可以判断神经平面的运动成分、感觉成分、部分保留区域和障碍的分级。
当一块肌肉肌力在3级以上时,该肌节的上一个肌节存在完整的神经支配,确定损伤平面时,相邻的上一个关键肌的肌力必定是4—5级。
所以确定运动损伤平面时,该平面关键性肌肉的肌力必须大于或等于3级,但该平面以上的关键肌的肌力必须大于等于4级。
如C7支配的关键肌无任何活动,C6支配的肌肉为3级,C5支配的肌肉力量至少为4级,则该侧的运动平面在C6。
检查者必须确定肌力为4级的那块肌肉是否受完整的神经支配。
因一些患者在损伤后不同时期接受检查时,会有许多因素抑制其充分用力,如疼痛、体味、张力过高等。
康复评定技术知识点汇总(2)
康复评定技术知识点汇总(2)11.联合反应的定义: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诱发患侧相关肌群不自主的肌张力增高或出现运动反应。
12.共同运动的定义:当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关节时,不能作单关节运动,邻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以出现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共同运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这种模式称为共同运动。
13.康复评定的对象:残损、残疾、残障。
14.康复评定的作用:a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 b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c评价治疗的效果
d帮助判断预后 e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15.大脑皮质水平反射有哪些:a仰卧位平衡反应 b俯卧位平衡反应 c膝手四点位平衡反应 d坐位平衡反应 e双膝立位平衡反应f第一种跨步及跳跃反应 g第二种跨步及跳跃反应 h第三种跨步及跳跃反应 i足背身平衡反应 j跷跷板平衡反应 k猿位平衡反应。
16.肌肉收缩的三种形式: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速收缩。
17.躯干感觉的分类: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18.深感觉包括哪些: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
19.非平衡性协调试验包括哪些:a指鼻试验 b指指试验 c交替指鼻和对指 d对指试验 e轮替试验 f跟膝胫试验 g肢体保持试验 h绘圆或横“8”字试验。
20.平衡功能的分类: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反应性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康复评定学是研究患者有关身体、心理、社会及其所处环境的功能状况的一门医学学科2.康复评定的对象主要是功能障碍。
ICIDH:残损(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的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残疾(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残障(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充当正常社会角色并使之处于不利地位)ICF:损伤(身体功能或结构问题,有显著的差异或丧失)、活动受限(个体在进行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参与限制(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经历到的问题)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3.康复评定的意义(1)从患者角度:通过评定,可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活动能力的了解,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增强信心,提高对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更加努力地帮助自己、主动地参与治疗。
对一些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将会鼓励他尽早地向康复医生反映有关情况,以预防和减缓疾病的恶化和功能的减退。
(2)从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角度:全面、系统、准确的评定,可弥补病史和一般临床检查的不足,容易早期发现问题,具体了解患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如何才能提供和得到帮助,鼓励他制定出更为全面合适的康复治疗计划,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功能变化,指导我们的康复医疗工作。
最终,通过康复评定的结果,确定康复的后果,从而控制康复治疗的质量。
(3)从社会角度:通过评定,发现在社会康复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对提供资助、改进服务质量、环境状况以及政策法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社会对残疾人提供帮助提供依据。
此外,评定还可以就残障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新的发病资料。
4.康复评定的作用(1)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了解功能障碍的范围、了解功能障碍的程度(2)制订康复治疗计划(3)评价治疗效果:评定治疗效果、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4)帮助判断预后(5)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5.康复评定的内容主观资料(S)、客观资料(O)、功能评定(A)、制定康复治疗计划(P)(1)病史:主诉、现病史、功能史(核心)、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社会史、职业史、家族史(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皮肤和淋巴、头和五官、颈、胸部、心脏和周围血管系统、腹部、泌尿生殖系统和直肠、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3)功能评定:四个功能(认知、言语、躯体、社会)、三个障碍层次(损伤、活动受限、参与限制)6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方法:1.建立治疗目标:(1)依据:①在评定中发现的问题②心理状况③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希望④家庭护理、身体和情绪环境、家庭反应⑤患者的职业计划和目标(2)治疗目标的组成: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一个将要实施的目标应包括:①有可测量的结果②使用具体的检查③希望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2.康复目标的描述:(1)下肢的功能可根据假肢和支具的有无和种类设定不同的目标:①不能步行:卧床不起、靠物坐位和独立坐位②能乘轮椅:自己驱动、外力驱动③在平行杠内:起立、平衡、步行④用拐杖步行:能否独立起立⑤用手杖步行:有辅助、完全独立⑥无手杖步行:有辅助和完全独立(2)上肢的功能完全失用手:不能主动或被动地用手指固定物品,放在桌子上面的手不能向下推动,但可以上臂、前臂或躯干固定物品候补辅助手:呈握拳状态的手指可被动地使其张开且能够握物体;桌上的物体被动地挂在手指上可以拉到靠近身体并使其固定于腹部与桌子之间;依靠自己的力量或用健侧手可将放在桌子上的手向下压辅助手:不是实用手,但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抓东西,固定,放开实用手:(左)吃饭时虽然不集中注意力也能端端正正地拿饭碗;(右)吃饭时,匙、叉、筷子可以较正常的使用,可以写出能读的字(3)整体功能:两侧上下肢同时障碍①全面辅助②部分辅助③完全独立完成(4)劳动能力除日常生活活动以外,最好还应预测劳动能力:①恢复原职②恢复工作,改变原职③改变职业,可劳动④帮助家务3.制定康复治疗方案:⑴治疗安排和医嘱的书写⑵常用的康复手段PT、OT、ST、PSY、RE、TCM第二章人体形态的评定一.人体形态评定(一)身体姿势的评定被测者在直立状态下,两足跟靠拢,两臂自然下垂,挺胸收颌,两眼平视前方,使头部保持眼眶下缘与耳屏点成水平的“眼耳平面”姿势。
1.前面观(1)头下颌骨不对称(发育、外伤)(2)锁骨和其他关节不对称(外伤)(3)髂前上脊(水平)(4)髋外旋、髋内旋(看髌骨位置,内则内,外则外)(5)膝外翻(X形腿)(6)膝内翻(O形腿)(7)胫骨外旋(髌骨向前,足趾向外;髂胫束紧张,股骨后倾,后交叉韧带撕裂,骨折,发育)(8)胫骨内旋(髌骨向前,足趾向内;腘绳肌、股薄肌紧张,股骨前倾,前交叉韧带撕裂,骨折,发育,足内翻,足外翻)(9)拇外翻(第一足趾的跖趾关节向外侧偏斜;跖骨头内侧过度生长,跖趾关节脱位,拇趾滑膜囊肿)(10)爪形趾(跖趾关节过伸;近侧趾间关节屈曲,趾长伸肌紧张、缩短)2.后面观(1)头部倾斜(颈部肌肉)(2)肩下垂(菱形肌、背阔肌紧张)(3)肩内旋、外旋(内旋腋杖,外旋少见)(4)脊柱侧弯(5)骨盆向侧方倾斜(6)骨盆旋转(偏瘫,内旋肌、屈髋肌软弱)(7)扁平足(内侧纵弓低,跟骨旋前,腓长短肌短缩)(8)高弓足(内侧纵弓高,跟骨旋后,腓长短肌拉长)3.侧面观(1)头向前倾斜(颈部肌肉,职业病)(2)胸脊柱后凸(驼背,颈曲深度5cm以上)(3)平背(直背,胸曲度、腰曲度小于2-3cm,伴骨盆后倾)(4)鞍背(脊柱腰端过度前凸,大于5cm,骨盆前倾)(5)胸部畸形:扁平胸;圆柱胸;鸡胸;漏斗胸;不对称胸(6)骨盆后倾(耻骨联合位于髂前上棘之前,髂前上棘位于重心线后方)(7)骨盆前倾(耻骨联合位于髂前上棘之后,髂前上棘位于重心线前方)(8)膝过伸(踝关节跖屈,膝关节位于重心线后方,股四头肌、腓肠肌紧张)(9)膝屈曲(踝关节背屈,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位于重心线前方,股四头肌拉长)(二)体格评定1.体表标志头及躯干:头顶点、颈点、胸中点、肩胛骨下角点,脐点、腰点上肢:肩峰、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桡尺茎突中间点、指尖点下肢:髂嵴、髂前上棘、股骨大转子、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膝关节外侧间隙、内踝、外踝、趾尖2.身体长度(1)上肢上肢长:坐位/站位,上肢在体测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肩峰外侧→桡骨茎突/中指尖上臂长:同上;肩峰外侧→肱骨外上髁前臂长:同上;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手长:手指伸展位;桡尺茎突中间点→中指尖(2)下肢下肢长: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髂前上棘→内踝/股骨大转子→外踝大腿长:同上;股骨大转子→膝关节外侧间隙小腿长:同上,膝关节外侧间隙→外踝足长:踝关节中立位;足跟末端→第二趾末端(3)残肢上臂:坐位/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腋窝前缘→残肢末端前臂:同上;鹰嘴→尺骨残肢末端大腿:仰卧位/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坐骨结节→大腿后面→残肢末端小腿:同上;膝关节外侧间隙→残肢末端身体围度(1)四肢上臂:肘伸展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上臂的中部、肱二头肌最膨隆部肘屈曲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用力屈曲;同上前臂:最大围度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前臂近端最隆部最小围度同上;前臂远端最细部大腿: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髌骨上缘→大腿中段,每隔6cm,8cm,10cm,12cm 小腿:同上;小腿最粗部位,内、外踝最细部位截肢上臂:腋窝前缘→残肢末端,2.5cm前臂:鹰嘴→残肢末端,2.5cm大腿:坐骨结节→残肢末端,5cm小腿:膝关节外侧间隙→残肢末端,5cm躯干头围:坐位/站立位/平卧位;眉弓上缘→枕骨结节,环绕一周,成人54-58cm,胎儿32-34cm,颈围:坐位/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喉结处,软尺平行地面胸围:同上;胸中点→肩胛骨下角点,绕胸一周;平静呼气末,平静吸气末。
腹围:同上;脐/第12肋下缘→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一周。
臀围: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大转子→髂前上棘连线中间上臀部的最粗部分腰臀比:腰围除以臀围身高和体重体重(kg)=身高(cm)—100(身高在165cm以下)体重(kg)=身高(cm)—105(身高在165-175cm)体重(kg)=身高(cm)—110(身高在176-186cm)(三)体型评定上腹角→90°无力型,正力型,超力型身体成分评定1.水中称重法2.皮质厚度的测量:3.肱三头肌肌腹,男10.4mm,女17.5mm右肩胛下角下方5cm处,男12.2-14mm,女12.2-14mm右腹部脐旁1cm处,男5-15mm,女12-20mm4.生物电阻抗5.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和磁共振成像6.三维光子扫描仪7.组织活检第三章神经系统反射的评定1.神经反射发育的四个阶段(1)脊髓水平(协调四肢在屈、伸模式中的肌肉,时间界限:2个月内)(2)脑干水平(姿势反射影响全身肌张力变化,时间界限:出生后4-6个月内)(3)中脑水平(头和身体的空间位置,时间界限:出生后至5岁)(4)大脑皮层水平(皮质、基底神经节、小脑,时间界限:出生后6个月出现)2.屈肌收缩反射出生后2个月以内呈阳性为正常。
2个月以后仍为阳性者可能是神经反射发育迟滞的征候。
3.出生后终生存在的反射大脑皮层水平:仰卧位平衡反应、俯卧位平衡反应、膝手四点位反应、坐位平衡反应、双膝立位平衡反应、跨步及跳跃反应、足背屈平衡反应、跷跷板平衡反应、猿位平衡反应4.脑干水平的反射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阳性支持反射、阴性支持反射5.中脑水平的反射(1)调正反应:颈调正反射、身体调正反射、头部迷路性调正反射、视觉调正反射、两栖动物反应(2)自动运动反应、拥抱反射、抬躯反射、保护性伸展反应6.反射产生的结构基础解剖学基础:反射弧反射弧,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7.阳性支持反射出生后4-8个月呈现阳性为正常。
8个月以后仍呈阳性者,可能是神经反射发育迟滞的征候。
第四章心肺功能的评定1.心脏功能分级2.呼吸困难分级3.6分钟步行试验的测试方法(1)选择平坦无障碍的场地,嘱受检者在主观安全和无症状的前提下,尽力行走6分钟,测定行走的距离。
(2)运动前后测定血压和心率,并前后进行比较。
(3)可独立的预测心衰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因子:6min内步行距离<150米,表明心衰程度严重、;50-425米之间为中度心衰;426-550米之间为轻度心衰4.心肺功能评定常用方法(1)对体力活动的主观感觉分级(2)超声心电图(3)心脏负荷试验(心电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核素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5.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和种类(1)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2)冠心病的早期诊断(3)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4)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心律失常(5)确定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6)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的效果(7)其它按中止试验的强度分类:极量运动试验、亚(次)极量运动试验、症状限制运动试验、低水平运动试验按试验方案分类:单级运动试验(运动强度不变)、多级运动试验按所用设备分类:平板运动试验方案、踏车运动试验方案、手摇功率计试验方案、台阶试验6.停止心电运动试验的指征(1)出现症状:呼吸困难、心绞痛、极度疲劳等;(2)ST段压低或抬高≥1mm出现严重心律失常(3)运动中心率及收缩压下降超过10次/分或>10mmHg(4)收缩压≥220mmHg(5)舒张压≥110mmHg)或超过安静时15-20mmHg(6)患者要求停止运动7.名词解释:每分钟通气量(VE):每分钟出入肺的气量最大通气量(MVV):以最快呼吸频率和最大呼吸幅度呼吸一分钟的通气量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气量肺泡通气量(VA):单位时间内每分钟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及肺泡的气量潮气量(TC):1次平静呼吸,进出肺内的气量,正常500ml深吸气量(IC):平静呼吸末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最大气量,占肺活量的2/3,男2600ml,女1900ml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男910ml,女560ml肺活量(VC):潮气量+补呼气量+补吸气量,男3470ml,女2440ml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后残留于肺内的气量残气量(RV):最大深呼气后残留于肺内的气量摄氧量:耗氧量/吸氧量,机体所摄取或消耗的氧量,是反映机体能量消耗和运动强度的指标,也反映机体摄取、利用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