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范文
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范文在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中,对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以下调查. 一、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干部群众高举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中,对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以下调查。
一、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二)工业兴县,二产快速发展至今年10月底,全县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4.8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80.7亿元,增加6.3%。
(三)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海盐县又有南北湖、秦山核电、白塔山、绮园等旅游资源。
南北湖风景区通过核心区整治、景点建设,风景更加优美,游客量迅速增加,今年1至10月,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37.95人次,旅游收入达9.98亿元。
商贸业随着海盐县经济的发展也日益繁荣。
目前海盐县已登记注册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5家,其中可称为专业市场的有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木材市场、泰发车城、中国国际紧固件五金城、海安汽贸汽配城和二手车交易市场5家。
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深入实施,海盐县三产也发展迅速。
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不断加大。
今年1至10月底,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到33.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
二、海盐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宏观我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可谓不错,但微观一、三、三产业的发展方式,不难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海盐县办县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还没有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次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1、第一产业。
由于小城镇建设滞缓,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不完善,影响了要素的集聚。
浅谈如何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我县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收集我县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2
建设交通网络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网络覆盖面和 通行效率。
提升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
完善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满足企业生产生活 需求。
3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为企 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技术服务。
加强企业培育与扶持,促进企业成长
培育本土企业
通过提供培训、资金支持等方式 ,积极培育本土企业,提高企业
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政策环境
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01
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吸引优质企业和
资本流入,推动经济发展。
优化审批流程
02
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
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03
设立专门的政策咨询机构,为企业在政策解读、申报流程等方
面提供帮助。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硬件水平
02
我县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我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GDP连续多年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地区经 济发展速度加快。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新兴产业和服务 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 要力量。
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单位GDP能 耗和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途径和措施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
一般理解为,所谓经济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方式向现代的、新的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方式。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观念。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优化经济结构。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促进科技进步。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创新管理方式。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提高劳动力素质。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 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 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运行机制,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
优化国有资产布局
调整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 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04
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
提升企业竞争力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技 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产品升级,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
扩大市场空间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 发展空间,企业可以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快速发 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主要措施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 2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支出监督,建立全面规范的 现代财政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
深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制度改革,优化 税制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3
加强财政金融协同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政策 叠加效应,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kdh
2009年第22期SPECIAL EDITORIAL本刊专论[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在给各地经济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促使各地政府下大力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省地处沿海,经济外向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漂亮的转身”,其有益探索和做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05-0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国际金融危机与应对”研究专题调研组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的广东,去年以来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受了极其严峻的考验,备受国内外关注。
为深入了解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国际金融危机与应对”研究专题调研组于2009年10月14日—18日赴广州、深圳、东莞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先后实地考察了15个企业和社区,召开了5场座谈会,广泛听取了省市有关负责同志、基层一线和部分企业的情况介绍。
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广东遵循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科学决策,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压力带来的发展契机,通过积极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化危机为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之机遇,既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国际金融危机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的影响。
广东经济的外向度在国内省市中最高,去年的外贸依存度高达155%,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的影响因此也更为直接和严重。
第一,进出口增幅逐月回落。
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外贸增幅逐月回落,到11月转为负增长,全年外贸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远大于浙江、江苏、山东的下滑速度。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展监督检查方案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展监督检查方案根据金纪发[2022年]8号关于印发《县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发改委牵头进行检查的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省纪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我县政令畅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各项任务。
二、监督检查的内容(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情况。
发改委负责全县“十二五”规划工作的自查,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委、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环保、建设、房管、城管、农业、商业转制办、卫生、人口计生委、人行、统计等部门各自负责本部门本行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的自查工作,看各自规划是否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
(二)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实施。
检查中央及省下达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的安排、上报是否符合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实施是否执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及质量监督制”四制规定,项目资金是否及时足额下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专帐管理及项目建设是否取得预期效益情况。
(三)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发改委负责全县节能减排规划编制和责任落实情况,制定并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按国家要求执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建设、房管、城管、交通、农业、水利、林业、机关事务局、电力公司、财政、监察、审计、质监、统计等部门按上级要求负责本部门,本行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
三、成立组织领导监督检查机构为了保证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成立以下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情况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组长:县发改委主要领导担任成员: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建设局、房管局、城管局、农业局、商业转置办、卫生局、人口计生委、人民银行金溪中心支行、统计局等单位主要领导担任。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改善民生,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05
结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家乡的意义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 ,推动家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 善家乡人民的生活质量。
推动社会进步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满足市场需 求。
经济发展变化的途径
要点一
技术创新
要点二
品牌建设
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提 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形 象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使家乡经济更具竞争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家乡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 路,有助于推动家乡经济的长期发展。
02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局限性
资源依赖型经济
01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通常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过度消耗和利
用,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与污染
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加强,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得到了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 也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一些问 题,如对资源过度依赖、环境污染等 ,家乡的未来发展需要寻找新的经济 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绿 色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和建议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和建议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迫切需求。
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可以通过加大创新力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开发力度。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其次,要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绿色产业等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水平的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扶持和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和研发,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变。
第三,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环境约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充分考虑。
政府应加强环境管理和保护,推动绿色发展,鼓励企业推出绿色产品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投入,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制度机制,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要注重人力资源培养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人力资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要素。
政府应优化教育体系,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同时,要激励企业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提升力度,鼓励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发展,推动劳动力资源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总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只有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推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在当下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1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将“生态美”作为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目标,市委、市政府将循环发展作为建设美好安康的主题,**在生态资源方面,拥有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其他县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立足独特的生态禀赋,将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究。
一、要更加透彻地认识县情在省市加快发展、周边县区竞相发展的大势中,**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全市处于什么位置,与省市兄弟县区、周边毗邻县区相比存在哪些差距,是**加速发展应该首先研究的问题。
从省市发展大势看,以**年为基数,全省GDP 445 . 8亿、财政总收入2800. 亿元、人均GDP为38557元、人均财政收入74709元;全市GDP 5 3.02亿、财政总收入5 .8亿元、人均GDP为7 00元、人均财政收入762元;**GDP 2亿、财政总收入为0.822亿元、人均GDP为20000元、人均财政收入370元。
数据表明,我县与全省、全市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差距趋势越来越大,已基本处于掉队的边缘。
从周边县区的发展态势看,我县与重庆、湖北毗邻县以及本省其他县区也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可以说,落后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县情。
但落后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仅能表明我县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的位次,并是不是我县的特色和特点。
面对差距,要在发展中跟进全省、全市步伐,要在县域经济发展竞争中实现赶超,就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
我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6%在全省、周边县区最高;人少地广、资源丰富,人均占有的资源也最为丰富,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生态资源等都很丰富;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良,生态、气候条件最适宜人居住、养生等等,可以说全县的山、水、林,甚至包括光、风、气候等都是财富,是**今后赶超、跨越的巨大潜能和支撑,这些优势都是其他县区无法比拟、无法复制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我们的优势、发展我县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财富,通过合理的方法和途径,让全县人民都参与到财富的分配中来,在富民的同时实现县强目标,使**的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关于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各旗县区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按照市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议和“两会”精神,积极探索促进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同时,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实现了一季度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在工业发展方面,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壮大园区经济。
各地区坚持把营造宜商宜居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引进高附加值产业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项目支撑,为“稳增长,促内需”增强了投资拉动能力。
如昆区钢铁园区引进了上润精密仪器仪表制造、美国肯纳和大觉象led 生产线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xx区在装备制造园区规划建设了中国兵器高端装备产业园、力德汽车城、中小企业创业园、新兴产业园、生产生活配套园等5个“园中园”,引进入驻项目达108个,总投资230亿元;九原工业园区化工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已迈入自治区“百亿园区”行列;稀土高新区抓择商调结构,重点推进高新企业发展,引进了稀宝博为、北方股份等国内外高端稀土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
各工业园区在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实施扩能技改项目,推进结构优化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全市工业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二)在农业发展方面,着力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农牧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各地区积极完善农业基础条件,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耕地整治工程和设施农牧业工程,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认真落实全市“南菜北薯、乳肉并举”战略部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及深加工,积极调整优化农牧业内部结构,推动了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牧区发展。
如xx区组织实施25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新建保护地1.1万亩,同时积极打造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引进成丰、茂盛等16个现代农业基地项目和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达茂旗扩大节水灌溉面积、饲草料种植基地规模,并结合实际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北薯南种”薯业发展格局,并科学规划牧业产业化园区23个,扶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土右旗加快推进“两带五区九园”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花卉、蔬菜、绿化苗木、特色高效农业种植基地和生猪、肉牛、奶牛、特色牧业标准化养殖基地,积极培育壮大农牧业加工流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和农牧业增加值大幅增加,推进了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急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企业转型升级是指企业在保持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数量的增长,对环境的破坏较大,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而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可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过度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这样可以降低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这些产业的竞争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冲击。
而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和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从而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竞争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
而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手段,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传统的产业结构主要以重工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产业关联度较低,形成了“大而全”的发展模式。
而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加快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这样可以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XX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
10月10日至19日,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副主任张帼英为组长,原XX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骏为副组长,部分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分别到XX省云浮、XX市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先后与云浮、XX市人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座谈,并深入两市辖的云安、罗定、新兴、高要、广宁等5个县(市)和22个企业、基地、村镇实地考察。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郡县治,天下安”,强省之基在于强县。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广东的必备要素。
开放以来,XX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县域经济成为一条突出的“短线”,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67个县(含县级市)与珠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差距越拉越大。
近年来XX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敏锐地发现了县域经济严重滞后的问题,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东西两翼和山区跨跃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去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实行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和激励性财政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都能从全局和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时机,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和措施,形成了抢抓机遇、齐心实干的良好局面。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县域经济取得了明显效果。
目前,我省县域工业发展提速,招商引资有新的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财政和农民收入增加,初步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改善、效益提高的好势头。
据统计,到20**年,我省67个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8亿元,增长11.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25.55%。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传统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升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求。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国际市场进入壁垒、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多重挑战。
传统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亟需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
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只有通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才能使中国经济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1.2 问题意识企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快,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多方面的问题。
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需求,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等挑战。
由于传统产业结构过于庞大、产能过剩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也亟待转变。
我国经济长期以来依赖于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产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努力。
1.3 意义企业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随着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发展容易遇到天花板,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效益水平。
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思路,取消对民营中国经济的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范文一发展壮大县域中国经济,对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东台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商洛不断加大县域积极性经济发展力度,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下发后,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发展壮大经济政策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以推动城镇化的一化促两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着力产业发展现代中药、矿产建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和劳务输出五大主导产业,县域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经济政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发展速度逐年加快。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XXX.XX亿元,gdp总量比的XXX.XX亿元增加XX.XX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XX.X%,其中一产增加值已经完成XX.XX亿元,比XX.XX亿元增加XX.XX亿元,年均增长X.X%;二产增加值完成XX.XX亿元,比XX.X亿元增加XX.XX亿元,年均增长XX.X%;三产增加值完成XX.XX亿元,比XX.XX亿元增加XX.XX亿元,年均增长XX.X%。
财政总收入XX.XX亿元,比X.XX亿元增长XXX.X%,年均增长XX.X%,其中边疆地区财政收入X.XX亿元,比X.XX亿元增长XXX.X%,年均增长XX.X%。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比XXXX元增长XX.X%,年均增长XX.X%。
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元,比XXXX元增长XX.X%,年均增长XX.X%。
以来,柞水、商南、镇安、商州、洛南X个县区先后获得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
(二)工业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主导作用越发显现。
全市现有规模工业企业XXX户,比XXX户增加XX户。
关于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县发展和改革局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转折性的重大变化,*县经济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突显。
转型升级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 县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内在要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们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就推进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现状及问题县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冲刺“陕西十强县”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2010 年实现生产总值80.17亿元,增长21.3%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4.8 : 40.2 : 35提升为12.2 : 70.6 : 17.2 ;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9 亿元,剔除两权价款收入,同口径比较,分别增长48.2% 和40.1%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6 亿元,增长31.7%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 亿元,增长20.2% ;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1 元,分别增长18.2% 和24.8% 。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继续前移,县域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顺利跨入“陕西十强县”行列。
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这五年,我们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成为“强县富民”的擎天之柱。
工业经济总量成倍增长。
到2010 年底,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0.4 亿元,同比增长38.3% ,是2005 年11.8 亿元的8.5 倍,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完成98.1 亿元,同比增长47.9% ,是2005 年10.2 亿元的9.6 倍,较“十五”末翻了三番。
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 年31.7% 提高到66.7% ,提高了35 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3.4% ,名列全市第五,工业对GDP 的贡献率达到67% ,拉动GDP 增长13.2 个百分点。
转方式调结构
xx县工业商贸局关于xx县工业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Xx市工信局:转方式、调结构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抗市场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工作指导转变,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促进了我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全县工业经济整体概况(一)“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县工业总产值累计达到39.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39倍,工业增加值累计达到12.1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86倍;工业投入累计达7.6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83倍,其中技改投入2.5亿元,研发新品44项。
2010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19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工业增加值9.2亿元,占全县GDP的43.1%,销售产值16.3亿元,产销率达到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8户,完成工业总产值7.2亿元,工业增加值2.9亿元,占全县GDP的13.59%,销售产值7.2亿元,产销率达100%;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2户(宏祥公司、永吉煤化公司)。
全县共完成工业投入2.17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的16.69%,其中基建投入1.2亿元,技改投入0.97亿元。
实施工业结构性调整项目6个,完成投资5482.46万元。
完成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个。
全县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项目有13个,其中国内先进的1个,省内先进的6个,市内先进的6个。
结构调整方面,我县依托特色资源优势,确立了“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枣赢天下”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开发步伐,逐步确立了以红枣为主,粉条和石材为辅的“一体两翼”产业格局。
全县红枣种植面积达69万亩,正常年景产原枣15.5万吨,红枣原产值7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对GDP的贡献率达40%;红枣加工产值8亿多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比如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
为此,我们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和低成本劳动力,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传统产业面临着竞争压力和转型困境,需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一方面,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要注重发展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建设。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最后,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是密不可分的。
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调控,提供支持和保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调研报告经典范文
调研报告经典范文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其发展是衡量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了经济总量,改善了产业结构,服务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及时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现状,对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为打造活力、实力、魅力新沂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分析研究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剖析我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我县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策思路作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供领导参考。
一、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县的服务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为基础、金融房地产为支撑、旅游休闲为亮点”的产业架构,已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服务业总量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自XX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服务富县”战略,通过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融资和信息平台,加强与县外企业合作,改善了投资环境,营造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全县服务业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局面,并成为我县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推力。
XX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XX年相比,提高了个百分点,达到%。
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
XX年服务业国、地税收入分别突破亿元大关,达亿元和亿元,分别增长%和%,占全县税收比例达%。
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约占全县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的49%。
预计XX年15月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
现代物流产业稳步发展。
XX年,我县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道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承运能力提高。
全县通车里程达到280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万吨,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的调研报告“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建设富裕岐山”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积极探寻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最近,县政协组织调研组,由各主席分别带队,深入到全县14个乡镇,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讨论,并组织县发改局、县农业局、县工信局、县文广局等11个职能部门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有目共睹的成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关天规划实施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强工业壮农业、兴文化活旅游、强基础建城镇、重民生抓保障”的发展方略,强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突破蔡家坡、打造凤鸣文化旅游名镇、促进东北片崛起“三大战略”,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据统计,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已达到96.74亿元,同比增长16.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8.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9.8%、10.1%;三大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9%、60%和25.1%,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文化旅游服务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1、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以良种补贴项目、设施瓜菜基地建设和规模化养殖为突破口,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南桃北果中瓜粮菜”的农业产业布局。
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农业产值14.92亿元,同比增长9.6%,林业产值0.32亿元,同比增长8.8%,畜牧业产值7.64亿元,同比增长4.8%,渔业产值0.12亿元,同比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02亿元,同比增长5.3%;建成200亩以上连片设施蔬菜示范园35个、千亩示范园1处,蔡家坡宋家尧500亩日光温室、大营乡南郭村300亩大棚温室示范园成为全市发展设施蔬菜的亮点;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已发展到2196户,其中年销售额过亿元企业3户,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4户,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4户,先后注册“天缘牌”香醋、“文王牌”西瓜、“鲜阳洋牌”瓜菜、“秦岭牌”猕猴桃等农产品商标16个,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一村一品”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2、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工业经济稳步提升,规模企业持续增长。
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3.6亿元,工业增加值32.9亿元,实现利润3.36亿元,实缴税金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15%、15.2%和31.6%。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54户,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利润1.08万元,同比增长116.4%。
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增长势头强劲,截止2010年底,累计完成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9221万元,入园企业总数达到6813户,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实缴税金1.8亿元,其中入园工业企业927个,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
目前全县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总产值的83%来自工业园区,园区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关联度日益提高,已成为我县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
3、第三产业加力提速。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周文化艺术节和首届岐山名吃美食节,带动旅游业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稳步增长。
2010年,全县各旅游景点接待游客量达到了1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7亿元,同比增长20.8%,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县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周公庙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西岐民俗村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陕西省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宝鸡市十大最美乡村”。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带动了餐饮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据统计,目前全县在册餐饮企业500多户,特色食品、小吃加工企业60余户,年均营业额达到5亿多元。
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5亿元,年均增长20.8%以上。
同时,商贸流通繁荣活跃,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各项事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区相比,我县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经济规模总量偏小。
我县经济实力虽然在宝鸡东五县排名前列,但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综合实力有待增强。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
截止2010年底,全县非公经济实有企业29458户,其中工业企业8102户,仅占非公企业总数的27.5%,难以形成支撑作用。
而且目前全县仅有9户亿元企业,2户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企业,工业完成增加值只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0.6%,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二是第三产业增速缓慢、发展不平衡。
主要是为大企业、大项目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为旅游业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发育不足。
三是产业聚集度不高。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集群规模相对较小,科技型产业集群偏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核心竞争力较弱,产业关联度不强,大部分产业集群只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简单“扎堆”。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全县目前已形成的五大支柱产业绝大部分属于传统产业,主导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产品以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为主,对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一是自主创新意识淡薄。
民营企业经营者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贪图安逸等思想,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特别是一些从事机械加工制造的企业,很少经营自己的品牌,导致大量利润流失。
二是创新动力不足。
多数企业还停留在“重设备更新,轻人才引进;重眼前效益,轻人才培训;重市场营销,轻科研开发”的认识水平,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薄弱,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普遍不足,大多数企业没有自主研发的高科技含量产品,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企业存在技术“空心化”倾向,明显制约了我县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3、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全县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低水平重复,综合竞争力不强。
一是传统型农业占据较大比重。
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传统型农业占比高达61.6%,“粮食”主导的基本生产格局尚未根本改变,设施农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整体效益不高。
二是工业产业层次较低。
工业发展主要以机械加工、纺织、造纸、建材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少,产业链较短,初级产品和低档产品多。
而且在我县主要城区的新投资项目中,生产性项目偏少,房地产项目偏多,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严重制约了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
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生产服务的金融、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不够发达,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缓慢,不仅影响第三产业做大做强和优化升级,更重要的是一、二产业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4、要素制约依然突出。
一是人才缺乏问题日益明显,特别是精通企业管理的专业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全县人才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二是土地制约问题愈发突出。
建设用地匮乏、土地流转和征用难度大等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和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是金融机构贷款政策日趋严格,而全县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也导致了县域企业的融资难现象普遍存在。
四是一些职能部门服务企业发展、服务项目建设的意识不强,部门利益至上,办事效率不高,致使一些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好政策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本土企业家成长比较艰难,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优化。
来自各界的建议调结构、促转型是党和国家在我国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当前摆在我县各级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全县上下要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解放思想,强化举措,着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县域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力争早日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县。
为此建议:1、以“六大园区”为平台,调整产业布局拉动转型。
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联动”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拓展发展空间,调整产业布局,推进资源整合,加快形成以六个示范园区为支撑,多点布局、多极发展、协调联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一要加快园区规划建设。
在大力发展蔡家坡汽车工业园、凤鸣镇西岐风情园、祝家庄建材工业园三大园区的基础上,要统筹调整全县土地使用规划,为园区建设储备一批生产用地,以土地吸引项目入区落地。
要尽快建设雍川制造业产业园,积极引导蔡家坡新上项目向塬上集中,拉大蔡家坡副中心城市发展空间。
要依托益店镇作为县域东部门户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商贸物流产业园,推动全县商贸物流业的大发展。
要立足大营、故郡等乡镇的现代设施农业基地,规划建设以有机食品精加工为主导产业,集生产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食品工业园,努力构筑全县各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二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紧紧围绕“拓展园区骨架、完善配套设施、服务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牢牢把握“精品园区、特色园区”的目标定位,全面推进各大产业园区的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土地平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园区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等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三要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要抢抓东部产业向西部梯次转移的历史机遇,瞄准重点产业,引进重大项目。
尤其是蔡家坡汽车工业园、祝家庄建材工业园等重点园区要以陕汽通家、众喜水泥等重大项目落户为新起点,依靠优惠政策和产业集聚优势吸引客商投资,促进产业链条向高端扩张,形成以大企业为中心,带动一大批生产配套型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各个园区都要树立错位竞争的理念,在引进重大项目上求突破,在培育特色产业上成气候,促使园区真正成为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自主创新的核心基地和高新产业的重要载体。
2、以“三化建设”为目标,调优农业结构助推转型。
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从经营产业化、基地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入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等,集中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化种养基地,实现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要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运行质量。
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按照“粮食为基础、畜牧为主导、果菜为特色”的发展思路,在我县加快建设塬灌区优质粮田、旱腰带畜牧养殖、秦岭北麓无公害猕猴桃、千山南麓优质苹果和城镇郊区精细菜五大产业带,着力在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方面狠下功夫,重点推广“龙头企业+服务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