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格律诗简介共33页
中国古代格律诗简介
可了解: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个基本句式(一般了 解即可):(一)仄仄平平仄; (二)平平仄仄平; (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用这四种句 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可以构成四种平仄格式。
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 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
绿。
• 数词:表示数量的词
• 代词:即代名词
• 副词:在动词和形容词前表示程度,范围,肯 定,否定的词,
• 介词:起介绍作用的词,不能单独用,必 须组成介词结构才能做句子成份,如,向前走 的向,于,为,与等
• 连词:起连接作用。如,而,以,则,且
• 助词:时态助词,着了过
• 结构助词,的地得(而以)
七言律诗与此相近,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
• 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 平仄就是声调。古代四声为平上去入,现 代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 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 古代 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分散 到现代的四声中去了,但在一些地方方言 中还存在入声,所以写格律诗时一定要考 虑入声字。
• 基本要求:要求一句之内,平仄交替;一 联之中,平仄对立,同时要讲粘,即上一 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的平仄相同。在此要 求中,个别地方可以有所变化。
古代诗歌格律简介
古代诗歌格律简介【诗分古近体】:古体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包括杂言诗)近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律绝、七言律绝、五言排律、七言排律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自唐代起有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
一种格律严格的诗歌在初唐得以定型,为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唐人将之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主要指五律、七律和由五言、七言组成的长律。
符合格律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也包括在近体诗之中。
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它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唐以后凡不合近体诗格律的诗歌,都称为古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讲究格律,它在格律的作用下使古典诗歌整齐化、对称化、声律化,由此产生了多方面的美感作用,充分体现了古典诗歌的对称之美、音韵之美、修辞之美与变化之美,它是中国语言文字之美在古典诗歌中的综合体现。
【近体诗格律】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曾把律诗的特点概括为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四个方面,我们把它稍加解释,排列如下:1、字数、句数有限定。
律诗每首限定八句,五律为五言八句,共四十字;七律为七言八句,共五十六字。
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2、律诗押平声韵。
每首只能用一个韵,隔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在中间两联。
一、律诗的韵诗歌要押韵,这是诗歌与散文最大的区别。
中国诗歌的用韵经历了三个时期:1、唐以前为第一期:完全依照口语来押韵。
自《诗经》以来,古体诗皆自然押韵,一般按方言押,在用韵上也没有什么限制;2、唐以后至五四为第二期:韵文的押韵,必须依照韵书,不能专以口语为标准;3、五四以后为第三期,除旧体诗外,又以口语为标准。
【关于韵书】《唐韵》与《广韵》:近体诗的押韵是随着六朝声律学的兴起、律诗的逐渐定型而日趋严格的。
唐初诗人用韵与六朝一样,没有韵书的标准限制,但随着进士科试诗赋的统一要求,唐开元天宝以后要求士人依官方颁布的韵书押韵。
唐人在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基础上改成《唐韵》,共206个韵部,成为官方规定的押韵的标准。
唐诗格律
唐诗格律唐诗格律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朝,形成了一种新的诗体——律诗和绝句。
因为它对每首诗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故称为“格律诗”;因为它产生于唐朝而有别于前代的古诗,故又称为“今体诗”或“近体诗”。
绝句亦称“截句”、“断句”。
每首四句,以五言(每句五个字)、七言(每句七个字)为主,简称为五绝,七绝。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朝初年。
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每首有十句以上的,则称为“排律”。
在近体诗中,单句称出句、双句称对句,相加称一联。
在律诗中,第一到第八句,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在律诗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对仗首先要求句形一致,此外要求词性相对。
另外根据对仗的严密与否又有“工对”和“宽对”的区别。
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叫“对”;下联出句的平仄和上联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同的,叫“粘”。
所谓平仄,是指字的声调。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
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称之为“调平仄”。
这里所说的“四声”,与现代汉语中的“四声”是有区别的。
大致上说,古代的平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
普通话没有入声,古代的入声字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如“六”归去声,“八”归阴平,“十”归阳平,“百”归上声。
入声字的特点是:音长短促,有塞音韵尾。
在部分方言中,还保留着入声,如广州话、长沙话、上海话。
假如我们用上海话读“一、七、八、不、黑、白、国、哭、独”等字,就能很好地体味到古代的入声字。
用(押)韵是作韵文时于句末或联末之称。
唐诗的用韵,依据隋朝末年陆法言所著的<<切韵>>。
“切韵”到了唐朝改为“唐韵”。
“唐韵”共有 206 韵,但唐朝规定,有些韵可通用,所以实际只有 112 韵。
格律诗常识
格律诗常识格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一、什么是格律格律,就是格和律的合称。
格:平仄、字数、对、粘、对仗、押韵、起、承、转、合,合称为“格”。
律:音律、声律、韵律,合称为“律”。
格+律=格律。
音律:指四声。
1.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
2.泛指乐曲,音乐。
3.文字声韵的规律。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声韵》:“永明中,沈约文词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声谱。
”声律:中国古代对诗和骈文在声调、音韵、格律等方面的要求。
三国时以宫、商、角、徵、羽分韵,首以五声配字音。
南齐开始分别字的平上去入四声。
唐朝以上去入为仄,平仄相配,逐渐形成了平仄协调的格律。
韵律:平仄和押韵规范,主要指讲究字词的搭配、音调的和谐。
为了表述方便,人们习惯性地设置了平仄符号,我们先记住这些符号:平:○ ○○ ○○○仄:● ●● ●●●可平可仄:⊙○⊙●平韵:△仄韵:▲二、格律诗的主要特点1,限定字句。
每首限定八句,每句七个字或者五个字。
五律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押韵。
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
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四声。
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我们通常把押韵、四声、平仄、对仗称为诗词的四大要素。
4,平仄。
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明确规定。
5,对仗。
每首诗中对仗联可以多到四联,至少要有两联,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6,粘对。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
联内要求对仗,上下联之间要求粘。
排律诗简介
排律诗简介排律是格律诗的一种。
格律诗又称为近体诗,一共分为三大类:绝句、排律、五七律。
一、四句:绝句四句的律诗,被称为绝句,唐人又称之为小律诗。
清诗人钱良择《唐音审体·律诗七言绝句论》:'绝句之体,五言、七言略同,唐人谓之小律诗。
'白居易有诗《江上吟元八绝句》:大江深处月明时,一夜吟君小律诗。
应有水仙潜出听,翻将唱作步虚词。
绝句除了五言七言,也有六言,例如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二、八句:五律和七律八句的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如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王维的五言律诗《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三、八句以上:排律多于八句的格律诗被称为排律,有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
1、五言排律最短的排律是十句,如白居易的《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科举时的试帖诗大多是五言排律,最常见的是五言六韵12句排律。
例如白居易在贞元十六年(800)省试的试帖诗《玉水记方流诗》: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
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
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
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
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
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元镇白居易之间的唱和,有多达一百韵,一千字的排律,例如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略去980字...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不过,还有更长的,宋朝王禹偁《谪居感事》,竟用了160韵,共1600字。
比好多文章都要长: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格律诗简介
格律诗简介一,格律诗的分类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按字数分,律诗主要有七言律和五言律(简称七律和五律)两种。
另有“排律”(也叫“长律”),也分有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两种。
绝句也叫“截句”,有人说是截律诗而成,诗界尚无定论。
按字数分也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简称七绝和五绝)。
二,格律诗的句式及组合格式(一)律句句式五言律句的四个类型:A型:仄仄仄平平a型:仄仄平平仄A型和a型为同一大类;B型:平平仄仄平b型:平平平仄仄B型和b型也为同一大类。
七言律句不过是在五言律句前再加两个字,把仄起变成平起,把平起变成仄起罢了。
也有四个类型:A型:平平仄仄仄平平a型:平平仄仄平平仄A型和a型为同一大类;B型:仄仄平平仄仄平b型:仄仄平平平仄仄B型和b型也为同一大类。
这些句式,是格律诗的基本句式。
(二)五言律诗的两类四种组合格式(加括号的为可平可仄)第一类仄起式(押韵的字加了【】)所谓仄起式,就是指诗的第一句第一字是仄声字。
自然如果第一句的第一字是平声字,那就是“平起式”了。
首句不入韵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范诗: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这首诗里有一个字必须注意,就是最后一句的“胜”字,读平声,如“升”字。
不是读去声的“胜利”的“胜”字。
首句入韵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范诗: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第二类平起式首句不入韵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范诗: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
中国古代格律诗简介(精选)PPT文档35页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5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格律诗手册
格律诗入门手册格律诗的起源与发展大家知道,格律诗有五律、七律之分;有排律、绝句之异。
格律诗滥觞于隋,定形于初唐,成熟于盛唐。
脱胎于古体诗(亦称古风)、乐府。
格律诗的形成,最先应上溯至南朝的沈约,是他将发音不同的汉语进行分类,根据语音的高低,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就是后来所称的四声。
平(分阴阳)、上、去、入四声,后三声统称为仄声。
《康熙字典》说: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自从有了平仄声的分类,便使得每个汉语在音阶上有了各自的属性。
若将这属性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就有了高低错落的音乐性了。
将其应用于诗,诗便具有了抑扬顿挫的音律。
因此,格律诗的最大特点便是其音乐美。
从《诗经三百首》到汉乐府诗,及后来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所以无格律。
当然是因平仄四声未分。
所以,南朝虽然没有格律诗,却因出现了四声而具备了格律诗的条件。
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春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辉。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用平仄声去看,“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全是五言律诗的句式,就缺个粘对,若没有四声的安排,那有这么标准的?!无疑的是,平仄句式的出现缘于平仄声的出现,平仄句式的出现,格律诗的出现,又缘于平仄句式的出现,当懂得用粘对规律去组织这些平仄句式时,格律诗就出现了。
隋至唐初,短短的时间内,平仄句式因粘对规律的应用而趋于统一,这段时间是律诗的形成期。
这种强调平仄规律的新诗,一时成了诗坛的新宠。
为了区别于古体诗,近体诗的名称应运而生。
因为它是有固定格律的,又称其为格律诗。
从此,诗人便与格律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真正的诗人没有不会作律诗的。
原来乐府与古风还能与之并驾齐驱,后来,格律诗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后来诗坛的主要体载。
中华优秀文化要传承,要发扬光大,格律诗就不能不学习,所以,笔者编写这本小册子。
格律诗
历史源流
产生 定形
成熟 改革
产生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 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464年左右—499年)。谢朓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 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定形
沈约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 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
对仗
对仗的基础是词性。词性分为11类。即:名,动,形,量,代,(此为实词)副,介,连,助,叹(此为虚 词)
对仗即实对实(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数对数,代对代等)虚对虚(副对副,介对介,连对连,助对助 等)
另:重叠词对重叠词,联绵词对联绵词(即联合词,二字不能拆开,如差参,葡萄,蜘蛛。)联绵词多为双 声,叠韵,或即双声又叠韵,如辗转。
格律诗
古代汉语诗歌
01 简介
03 创作背景
目录
02 历史源流 04 形成过程
05 平仄介绍
07 区别内容
目录
06 基本句型
基本信息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 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种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 诗的定型。
平仄介绍
平仄介绍
平仄就是声调。古代四声为平上去入,现代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的平,就是平声,仄,就 是上去入。现代的平,就是阴平和阳平,仄就是上声和去声。
古代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分散到现代的四声中去了,但在一些地方方言中还存在入声,所以 写格律诗用旧韵时一定要考虑入声字。
格律诗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对仗】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古诗词格律一览表
古诗词格律一览表一、诗的格律。
1. 古体诗。
- 定义: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没有严格的平仄、对仗要求,押韵也比较自由。
2. 近体诗。
- 五言绝句(五绝)- 格律特点:每句五个字,共四句。
有严格的平仄格式,一般押平声韵。
- 平仄格式示例(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七言绝句(七绝)- 格律特点: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同样有严格平仄和押韵规则。
- 平仄格式示例(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五言律诗(五律)- 格律特点:每句五个字,共八句。
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
- 平仄格式示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七言律诗(七律)- 格律特点:每句七个字,共八句。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平仄规则更复杂。
- 平仄格式示例(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词的格律。
1. 词牌。
- 定义: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要求,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
- 格律特点:双调,四十六字。
上阕四句四仄韵,下阕四句三平韵。
- 平仄格式示例(上阕):仄平中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中仄(韵)。
- 平仄格式示例(下阕):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
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古诗词格律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就像玩游戏有规则一样,一旦掌握了这些规则,就能更好地欣赏古人诗词的美妙之处,自己也能试着写写,体验一把古人的诗意情怀呢。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
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
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
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
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
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
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
南北朝也有乐府诗。
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
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
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
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
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
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
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
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
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唐朝格律诗
唐朝格律诗
唐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特别是格律诗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格律诗,又称近体诗,是指遵循严格的对仗和平仄(声调)规则的诗歌形式。
唐朝的格律诗主要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等几种形式。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唐朝格律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1.李白: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杜甫: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王维: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4.白居易:
《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王之涣: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杜牧: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些诗人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峰,而且在内容上也反映了唐朝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古代有哪些比较出名的格律诗
古代有哪些比较出名的格律诗推荐文章教师节送什么礼物比较好热度:中秋节送什么礼品比较大气热度:教师节高中生送什么礼物比较好热度:中秋节旅游去哪里比较好热度:欧美比较老的励志电视剧推荐热度:格律诗是按照严格的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字数、行数、句式、音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那么古代有哪些比较出名的格律诗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代有哪些比较出名的格律诗古代五言律诗有哪些1.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4. 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5. 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6. 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7. 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8.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9. 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0. 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古代七言律诗有哪些1.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