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有机物的毒理学机制综述

合集下载

有机锡毒理学简介

有机锡毒理学简介
禁铅是利国利民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大好事,禁铅不仅是因为铅属于重金属,还因为它易沉淀于人的骨骼中,无法排出,从而造成中毒,且毒性较重。重金属的定义(摘自中国环保设备网)如下:‘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统称为重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钴、镉、铬和汞等45种。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按科学的分法汞、镉、铅、铬等属生物毒性最显著的重金属。而锌、铜、镍、锡等为一般重金属,但《PVC制品“禁铅”后的对策》一文却将铅与有机锡放在重金属一列而却大力推荐钙/锌稳定剂,这有些刻意混淆视听之嫌。大家知道,以前很多食品都是用锡纸来包装的。如今,这种包装由于其金属光泽好,密封性好,可与食品一同加热,在市场上甚至餐桌上还可找到它的身影,如果提重金属就色变,那么,钙/锌稳定剂中的锌也是重金属的一种,这又如何解释呢?
有机锡进入血液后,如三乙基锡可部分与大鼠的血红蛋白结合,分布到全身各主要脏器的浓度可因不同品种而异。局部组织中有机锡浓度与毒作用靶器官并不完全一致。
有机锡主要经肝微粒体酶的作用脱烷基和芳基而代谢降解,如四乙基锡在大鼠体内可迅速转化为三乙基锡和二乙基锡,再形成一乙基锡。不同品种的代谢产物亦不相同。各品种的生物半减期不同,多数在器官内消失缓慢,通常在脑中更慢。豚鼠经口给三乙基锡,在脑内的半减期为数天。主要随尿和粪排出。一乙基和三乙基锡可随尿排出,二乙基锡尚可经胆汁后随粪排出,四乙基锡可经呼气排出,有的也可存在于唾液和乳液中。
实验动物急性中毒的神经病理检查显示三甲基锡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主要病变在边缘系统和小肠,也可累及脑干、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等,水肿并不明显。三乙基氯化锡引起的主要病变为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水肿,特别是白质,周围神经也见脱髓鞘变。三丁基氯化锡可引起脑间质水肿,神经细胞变性。

苯酚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

苯酚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

苯酚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苯酚(phenol)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有机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加工和其他工业领域。

在生态毒理学中,苯酚的应用非常重要,本文将从苯酚在环境中的排放、毒性效应及其生态毒理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苯酚在环境中的排放苯酚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中,其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苯酚的泄漏、排放和不当处理都会对水体、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对生物体产生毒性影响。

对苯酚的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二、苯酚的毒性效应苯酚对生物体具有较强的毒性,其毒性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生物膜破坏、DNA损伤和蛋白质修饰等。

在水体中,苯酚的存在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如鱼类的呼吸道和皮肤受到刺激,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土壤中,苯酚的累积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在空气中,苯酚的挥发会造成空气质量的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三、苯酚的生态毒理学研究针对苯酚的生态毒理学研究主要包括对其在环境中的归趋、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生物毒性效应和生物修复等方面的探讨。

生态毒理学研究旨在全面了解苯酚在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和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为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生态修复技术提供依据。

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生物监测、环境行为模拟和分子水平研究等。

通过对苯酚在水体、土壤和空气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实地调查和监测,可以揭示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行为特征;通过对苯酚对不同生物体的毒性效应进行研究,可以评估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开展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可以探索利用生物手段解决苯酚污染的途径。

四、苯酚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苯酚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成果可以为环境监测、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通过监测苯酚在环境介质中的含量和分布规律,可以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环境监测提供依据;通过对苯酚的毒性效应进行研究,可以为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开展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可以为治理苯酚污染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章外源化学物的中毒的机理

第五章外源化学物的中毒的机理

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中毒的机理1学习要求: 掌握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 理解化学毒物毒性作用的一般机制 熟练掌握化学毒物作用的主要机制 了解常见的影响毒作用的因素2一、概念第一节 概述 终毒物:是指一种特别(化学)性质的物质,它可与内源性靶 分子(如受体、酶、DNA、微纤维蛋白及脂质等)相互作用,使 整体性结构和/或功能改变,从而导致毒性作用。

主要为一些化学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后代谢为有害的产物。

毒性作用的强度是由终毒物在其作用位点的浓度及持续时间决定的。

3终毒物的类型及其来源: 母体化合物:即机体所暴露的原化学物,如腐蚀性酸 碱、重金属离子、氰化物、河豚毒素、CO等。

母体化合物的代谢物:如砷→砷酸盐 在毒物生物转化期间产生的活性氧(含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含氧功能基团):如过氧化氢、杀草快。

内源性化学物:如胆红素、尿酸等。

4二、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化学毒物①最直接的途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②较为复杂途径与靶分子相互作用性作细胞功能失调、损伤用细胞修复功能失调③最为复杂的途径5复杂的毒性机制可涉及多个层次和步骤:毒物被转运到一个或多个靶部位 ↓毒物或代谢产物与内源性靶分子相互作用 ↓细胞结构的损伤和功能的失调 ↓启动组织水平、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修复机制 ↓毒物引起的靶分予结构改变和/或功能紊乱超过修复能力或 修复本身障碍时,即产生毒性效应6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就是经研究毒物吸收以后在机体 内引起的代谢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

主要涉及的毒作用机制有:• 毒性作用的一般机制• 外源化学物对器官、细胞和亚细胞损害• 外源化学物对生物膜的损害• 细胞钙稳态紊乱• 自由基与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7第二节 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一、直接损伤作用1、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硫化氢、氯气、沥青 2、扰乱正常代谢 影响组织对氧的利用 影响酶的活性 3、损害机体的生理功能 对消化功能、血液系统、免疫系统、肝脏、肾脏、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89二、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与细胞通道功能失调 受体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 合的成分,它能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正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 到细胞内部,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

氰化物中毒机理及毒理作用

氰化物中毒机理及毒理作用

氰化物中毒机理及毒理作用一、中毒机理氰离子对细胞线粒体内呼吸链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E.C.1.9.3.1)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结合后使之失去活性,从而阻断细胞呼吸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图14-2)。

图14-2 氰离子对细胞呼吸链的抑制和MHb的抗毒原理细胞色素氧化酶是以铁卟啉为辅基的蛋白质,含有两个血红素A基团和两个铜原子,分别为细胞色素a和a3。

a和a3两个成分至今未能分离,故将细胞色素a和a3合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氢氰酸对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主要是CN-与细胞色素a3中的铁离子(Fe3+)配位结合所造成。

K14CN实验证明,CN-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呈下列方式结合: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与CN-结合后便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

以至氧不能被利用、氧化磷酸化受阻、ATP合成减少、细胞摄取能量严重不足而窒息。

体外实验证明,KCN1.5×10-6M可抑制小鼠肝细胞色素氧化酶50%活性;浓度4.2×10-2M时,酶活力完全被抑制。

动物实验证明,中毒症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抑制程度是平等的,酶活力恢复后,中毒症状即随之消失。

氰化物对细胞色素氧化酶抑制速度与中毒剂量和动物种类有关。

如图14-3所示,小白鼠腹腔注射KCN3mg/kg和5mg/kg后5~15分钟酶抑制达最高值70%左右,恢复正常时间为20~30分钟。

图14-3 KCN对小鼠肝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氰离子还能抑制其它含高铁血红素的酶,如与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es)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等形成复合物,但浓度较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要高1~2个数量级。

一些非血红素的含金属元素的酶,如酪氨酸酶、抗坏血酸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氨基酸氧化酶等,也能与氰离子形成复合物。

但其浓度高至10-2~10-3M时才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氰化物与含有席夫碱(schiff base)中间体的核糖-2-磷酸羧基酶和2-酮基-4-羟基戊二酸盐醛缩酶(2-keto-4-hydroxy glutarate aldolase)结合形成氰酸中间体而抑制这些酶活性。

毒理学综述——精选推荐

毒理学综述——精选推荐

大气细颗粒物的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大气悬浮颗粒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比粗颗粒大,而且是引起城市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细颗粒污染物(尤其是PM2.5)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环境、气候和大气能见度等造成了重要的危害,控制PM2.5的排放已成为国际上保护环境和关心健康应优先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近期对PM2.5的研究,从特性、危害和毒理学原理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细颗粒物;空气污染;毒性机理,研究进展细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其大小、形态和组成与健康密切相关。

细颗粒物(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物,其表面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可通过呼吸沉积在肺泡,甚至可经过肺换气到达其他器官。

如果长期吸入细颗粒物污染的空气,可造成呼吸系统和其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1.组成及特征PM2.5不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空气污染物,而是由来自许多不同的人为或自然污染源的大量不同化学组分组成的一种复杂而可变的大气污染物。

就产生过程而言,PM2.5可以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称为一次粒子),也可以是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经过冷凝或在大气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称为二次粒子)。

大气颗粒物中大部分的硫酸、硫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元素碳(NP)和有机碳(BP)等组分存在于之中。

PM2.5 中的一次粒子主要产生于化石燃料(主要是石油和煤炭)和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其它的一些来源如来自建筑、农田耕作、风蚀等的地表尘对环境PM2.5的贡献则相对较小。

二次粒子则由多相(气-粒)化学反应而形成,普通的气态污染物通过该反应可转化为极细小的粒子。

在大多数地区,硫和氮为所观察到的二次PM2.5的主要组分,而二次有机气溶胶在一些地区也可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 . 粒径分布与毒性机理经研究表明,小于2.5μm的颗粒物则可深达肺泡并沉积,进而进入血液循环。

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其化学成分也越复杂,毒性越大,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第五章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可编辑)

第五章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可编辑)

第五章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第四章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基本概念毒性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部位的浓度和持续时间终毒物可以与内源性靶分子相互作用使整体性结构或功能改变从而导致毒性作用毒理机制研究毒物吸收以后在机体内引起的代谢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表41终毒物的来源及类型原外源化合物作为终毒物铅离子河豚毒素TCDD异氰酸甲酯HCNCO外源化合物的代谢物作为终毒源苦杏仁苷 HCN砷酸盐亚砷酸盐氟乙酰胺氟柠檬酸12亚乙基二醇草酸乙二酸己烷 25己二酮乙酰氨基酚N乙酰P苯醛亚胺CC1OOCC143苯并a芘 BP BP-78-二醇-910-环氧化物苯并a芘 BP BP自由基阳离子活性氧或活性胺作为终毒物过氧化氢敌草快基自由基HO阿霉素呋喃妥英Cr Fe M n 1 1 N i 11 ONOOV 11 过氧亚硝基百草枯 O NO2内源化合物作为终毒物磺胺类药物胆红素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CC1OO 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自由基3CC1OO 脂质烷氧自由基不饱和脂肪酸3CC1OO不饱和脂肪酸 4-基壬醛3HO 蛋白质蛋白基产生毒性可能的途径示意图1化学毒物毒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性2与靶分子相互作用3细胞功能失调第一节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一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指毒物化学作用的直接损害硫化氢中毒强烈的神经毒物低浓度会造成呼吸道和眼部的刺激高浓度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沥青中毒成分除胶质沥青质外还含有少量的蒽菲吡啶等光感物质在阳光照射下皮肤可产生光敏性皮炎沥青的粉尘和挥发性气体对人体呼吸道也有刺激作用可出现咳嗽胸闷恶心等全身症状还可见流泪畏光异物感及鼻咽部灼热干燥咽炎等症状强酸强碱的腐蚀作用第一节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二扰乱正常代谢1 影响组织对氧的利用黑斑病甘薯毒素可引起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泡气肿番薯酮和番薯酮醇亚硝酸盐可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氰化物可抑制组织内的生物氧化过程阻止组织对氧的利用第一节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影响酶的活性与酶活性中心的金属离子结合氰离子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离子结合与酶激活剂的使用镁离子是磷酸葡萄糖变位酶氟中毒与酶的辅酶结合烟酰胺是辅酶的组成成分铅中毒与酶的底物发生竞争性抑制抑制酶的活性特异性抑制有机磷农药中毒使胆碱酯酶失活非特异性抑制氟乙酰胺酰胺酶氟乙酸辅酶A氟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氟柠檬酸柠檬酸顺乌头酸酶第一节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三损害机体的生理功能化学物对消化功能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比如蓖麻巴豆相思豆等第一节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化学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通常化学物对血液毒性涉及血液两个方面的功能红细胞的携氧功能铅可引起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贫血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生成功能第一节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化学物对肝脏毒性作用急性接触化学毒物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肝细胞坏死肝胆功能障碍慢性接触化学毒物肝硬化瘤样改变体质依赖性肝毒物直接肝毒物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真性肝毒物间接肝毒物第一节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化学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直接肝毒物直接作用于肝细胞细胞膜或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毒物导致膜脂质过氧化膜蛋白质变性导致细胞死亡间接肝毒物进入肝细胞内有干扰细胞酶活性从而导致细胞内物质代谢紊乱的化学毒物乙硫氨酸抑制脂蛋白酶的合成减少脂蛋白的合成乙醇诱导甘油三酯合成酶增加第一节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化学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虽然肾脏的重量还不到体重的1但为了维持其活动需要大量营养物质2肾脏的细微结构血液在此过滤原尿部分水无机肾小球盐葡萄糖尿素滤过肾小管重吸收有用的物质及大部分的尿液流往肾孟水分再被重吸收入血中再通往输尿管血液流回终尿部分水静脉无机盐尿素等第二节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一细胞膜损伤与钙稳态失调化学毒物对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的影响四氯化碳大鼠肝细胞膜磷脂和胆固醇二氧化硅膜蛋白的阿尔法螺旋减少对硫磷突触小体膜和红细胞膜Ca-ATPase和CaMg-ATPase第二节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二化学毒物对膜生物物理性质的影响1 对膜通透性的影响通透性指生物膜与周围环境极性物质的交换能力重金属DDT 以通透性作为细胞毒性作用的观察指标胞内钾离子浓度乳酸脱氢酶的漏出铅中毒第二节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2对膜流动性的影响生理意义物质运输细胞融合细胞识别受体功能调节等均与膜流动性有关DDT对硫磷红细胞膜脂流动性降低乙醇溴氰菊脂人工膜的流动性增强第二节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3 对膜表面电荷的影响膜表面的糖脂糖蛋白形成膜表面极性基团组成表面电荷第二节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化学毒物对细胞钙稳态的影响一内环境的概念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细胞外液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环境的构成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养料氧气内环境外界环境细胞代谢废物CO2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生命起源于海洋体外体内体外泌尿消化尿液食物组织液系统含氮废物营养成分系统水细胞呼吸氧气系统淋巴血浆呼吸皮肤CO 和汗液2H O系统含氮废物2水内环境二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的实质内环境 pH渗透压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第二节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一细胞内钙稳定2 - 在细胞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的Ca 仅为107 2 -3molL 而细胞外液Ca 则达10 molL 当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第一信使转递信息则细胞2 -5内游离Ca 迅速增多可达10 molL 此后再降-7 2低至10 molL 完成信息转递循环认为Ca2是体内第二信使上述Ca 浓度的变化过程呈稳态状称为细胞内钙稳态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在细胞内的钙有两种类型游离的钙离子和与蛋白质结合的钙与钙结合的蛋白有两种类型一是结合在细胞膜或细胞器膜内的蛋白质上二是结合在可溶性蛋白质上激动剂刺激引起细胞Ca2动员可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物功能包括肌肉收缩神经转导细胞分泌细胞分化和增殖 Ca2在细胞功能的调节中起了一种信使作用负责将激动剂的刺激信号传给细胞内各种酶反应系统或功能性蛋白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钙作为信使作用途径 1钙离子与钙结合蛋白 2钙离子与cAMP两种系统以协同与拮抗的方式相互影响 3钙离子与蛋白激酶C磷脂酶 4钙离子与离子通道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内钙稳态从而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即细胞钙稳态紊乱distribution ofcalcium homeostasis 化学毒物硝基酚醌过氧化物醛类重金属铅镉钙稳态失调的机制细胞内钙稳态的失调细胞Ca2信号的改变在各种病理及毒理学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在细胞受损时可导致Ca2内流增加或Ca2从细胞内贮存部位释放增加或抑制细胞膜向外逐出Ca2表现为细胞内Ca2浓度不可控制的持续增加即打破细胞内钙稳态或称为细胞内钙稳态的失调重金属离子主要有铅和镉铅一方面与Ca2及CaM结合激活Ca-CaM依赖酶系另一方面高浓度时与细胞内巯基激活可抑制Ca-CaM依赖酶系并呈剂量依赖的双相效应可见铅的中毒机制中Ca2有重要意义镉可使CaM含量减少表现为免疫系统雄性生殖系统以及心肌等改变有的可用钙调素拮抗剂来预防或减轻损伤作用四氯化碳它可抑制肝细胞微粒体Ca2 - ATPase表现为肝内质网酶活性改变及钙的蓄积其机制可能是CCl4可在肝脏氧化产生自由基后者攻击Ca2 -ATPase上的巯基使酶活性下降另外Ca2浓度增加可激活某些酶如磷酸化酶a 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三钙稳态失调的机制 1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ATP合成酶的驱动力降低电子传递加速膜氧化2微观功能的障碍使肌动蛋白同a-辅肌动蛋白和胞衬蛋白分离3水解酶激活激活降解蛋白质磷脂和核酸的水解酶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一自由基的来源于类型自由基是指含有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一类是正常参与线粒体电子转运过程的自由基一类是自由的非结合状态的并能与各种组分相互作用的自由基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1细胞正常生理过程产生的自由基过氧化物酶体具有很强的形成过氧化氢的能力2外来化学物质在体内产生的自由基醌类硝基化合物双吡啶一自由基生成增多一自由基生成增多1 1 概念与分类Conception and classification概念与分类Conception and classification■概念Conception■概念Conception外层轨道上有单个不配对价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外层轨道上有单个不配对价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Free radical are a highly reactive group of atoms moleculesFree radical are a highly reactive group of atoms moleculeso or r r ra ad diica calls s w wh hiich ch ca car rr ry y u un np pa aiir re ed d e elle ect ctr ro on n iin n o ou utte er r o or rb biitta all 什么是自由基呢自由基是含奇数电子的一群原子奇数不成对的电子急欲寻求其他电子来配对因此会把的物质氧化就像空气中的铁生锈削好的萍果变色一样■自由基分类Classification of free radical■自由基分类Classification of free radical氧自由基脂性自由基氮中心自由基氧自由基脂性自由基氮中心自由基Oxyg xyge en n ffr re ee e r ra ad diica call L Liip piid d r ra ad diica calls s R Re ea act ctiive ve n niittr ro og ge en n sp spe eci cie es s ▲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 ▲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 以氧为中心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以氧为中心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由氧诱发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Oxygen-derived 由氧诱发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Oxygen-derivedffr re ee e r ra ad diic ca allˉ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 O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2氧自由基氧自由基羟羟自自由由基基 H Hy yd dr ro ox xy yll r ra ad diic ca all O OH H 4自由基损伤作用Mechanisms of free radical injury4自由基损伤作用Mechanisms of free radical injury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当机体内ROSOFR增多并破坏机体氧化还原的正当机体内ROSOFR增多并破坏机体氧化还原的正常平衡引起细胞氧化损伤的病理过程常平衡引起细胞氧化损伤的病理过程■膜脂质过氧化增强 Lipid peroxidation■膜脂质过氧化增强 Lipid peroxidation生生物物膜膜是是自自由由基基攻攻击击主主要要部部位位脂脂肪肪酸酸芳芳香香环环的的不不饱饱和和键键O OF FR RR RO OS S 脂质过氧化脂质过氧化细胞膜结构损伤和破坏细胞膜结构损伤和破坏细胞膜损伤形式细胞膜损伤形式▲膜结构破坏▲膜结构破坏膜膜脂脂质质过过氧氧化化膜膜不不饱饱和和性性异异常常膜膜流流动动性性↓↓通通透透性性↑↑▲▲膜膜蛋蛋白白功功能能抑抑制制受体失活泵失灵受体失活泵失灵信号传递障碍信号传递障碍▲线粒体功能受损▲线粒体功能受损 A AT TP P生生成成减减少少。

有机化学物质的毒理学

有机化学物质的毒理学

有机化学物质的毒理学标题:“有机化学物质的毒理学”有机化学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包括了诸如甲醛、苯酚、氯仿等多种有机物质。

然而,这些物质虽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它们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有机化学物质的毒理学特性,以增加人们对这些物质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首先,有机化学物质的毒性是由其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的。

一些有机物质可能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食物摄入进入人体,并在体内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对人体的细胞和器官产生损害。

例如,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物质,它不仅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和致突变性。

因此,正确使用和处理有机化学物质至关重要,以避免潜在的毒性风险。

其次,有机化学物质的毒性还与剂量和暴露时间有关。

一般来说,剂量越高,暴露时间越长,有机化学物质的毒性就越大。

因此,合理控制有机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和暴露时间,可以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此外,个体的健康状况和遗传背景也可能影响对有机化学物质的敏感性,因此,个体差异应该在毒理学研究和健康评估中加以考虑。

此外,有机化学物质的毒理学研究也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了解有机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同时,毒理学研究还可以帮助开发更安全和环保的替代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实现。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物质的毒理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物质的毒理学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有机化学物质毒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以提高公众的毒理学意识,并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健康和环境。

海藻酸钙毒理学_概述及解释说明

海藻酸钙毒理学_概述及解释说明

海藻酸钙毒理学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海藻酸钙是一种天然产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和食品行业。

然而,随着其使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对其潜在的毒理学风险也开始产生关注。

了解海藻酸钙的毒理学特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海藻酸钙毒理学进行综述并提供解释说明。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海藻酸钙毒理学、海藻酸钙毒理学的解释说明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接下来,在海藻酸钙毒理学部分,我们将阐述海藻酸钙的定义、特点以及评估其毒性的方法。

然后,在健康影响研究中,我们将探讨海藻酸钙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紧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深入研究海藻酸钙毒理学方面,并详细介绍其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全文内容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供关于海藻酸钙毒理学的全面概述,并解释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海藻酸钙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潜在风险,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此外,本文还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展望。

2. 海藻酸钙毒理学:2.1 定义和特点:海藻酸钙是一种常见的天然多糖物质,常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医药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黏性和稳定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制造果冻、凝胶和口香糖等产品。

然而,海藻酸钙也存在一些毒理学问题。

2.2 毒性评估方法:对海藻酸钙进行毒性评估是很重要的,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常见的方法包括体外细胞实验、动物试验和人类流行病学调查等。

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藻酸钙对不同生物组织和器官的潜在毒性作用。

2.3 健康影响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关注海藻酸钙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其中一项重要研究是探索其与心血管系统健康之间的关系。

目前已有证据表明,摄入过量的海藻酸钙可能与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毒性作用机理

毒性作用机理


×
×
乙硫氨酸
×
氮丝氨酸
×
×
编辑版ppt
24
肝脏毒理学
急性肝脏毒性化学物质举例
化学物质
产生肝坏死 产生脂肪肝
环己米特(放线菌酮)
×
四环素
×

×
丙烯醇
×
甲酸烯丙酪
×
甲醇
×
甲氨蝶吟
×
丝裂霉素C
×
嘌罗霉素(嘌呤霉素)
×
氨基甲酸乙酯
×
半乳糖胺
×
×
乙酰氨基苯
×
非那西汀
×
吱塞米(速尿灵)
×
吐根素
编辑版ppt
×
编辑版ppt
15
研究毒性机理的思路
3.了解外源性化学物质的生物转化点与毒性作用的关系 如活性代谢产物半衰期较长,相对稳定,则能从生物转化
器官扩散至其它脏器,而对靶器官发挥作用。 4.验证所设想的代谢产物是否能产生所设想的毒性
如研究氯乙烯对小鼠糖代谢的影响时,设氯乙烯所引起的 小鼠血糖一过性升高是否和氯乙烯的代谢产物氯乙醇有关,于 是同时设一组每日给予1/10 LD50剂量的氯乙醇,结果证实 了该设想。
编辑版ppt
17
研究毒性机理的思路
6.从分子水平考虑中毒机理
首先,可从化学结构与已知中毒机理的毒物相比较,设想其可能 中毒机理。
其次,先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探讨.如怀疑中毒机理为脂质过氧 化,则可先检测丙二醛,或用抗氧化剂间接证明脂质过氧化的存在, 然后再继续深入研究。
毒物受体研究有助于了解中毒的机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 于毒理学研究,如体外基因毒物检测实验,转基因动物用于致癌物质 作用机理的研究等,从而推进了从分子水平研究中毒机理。

毒理学 毒性机制

毒理学 毒性机制
毒性机制
(Mechanisms of Toxicity)
1
【内容】
外源化学物增毒现象,终毒物类型(亲 电物、自由基、亲核物),解毒途径,解 毒过程失效的原因
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类型,毒物对 靶分子的影响
2
毒物引起的细胞调节功能障碍:基因 表达调节障碍、细胞瞬息活动调节障碍 毒物引起的细胞维持功能改变:细胞 内部维持自身功能的损害、细胞外部维 持功能的损害
33
34
一、靶分子的属性 (attributes of target molecules)
理论上所有内源性化合物都是毒物潜在的靶标 主要有: 机体大分子:如核酸特别是DNA和蛋白质 膜脂质 其他成分 并不是所有的毒物与靶标的反应都是有害的
35
内源性分子作为一个靶分子必须具有合适 的反应性和(或)空间构型,以容许终毒 物发生共价或非共价反应。 为了发生这些反应,靶分子必须接触足够 高浓度的终毒物。
最活泼的代谢物是缺电子的分子或分子 片段,如亲电子物或中性物,或阳性物
多数亲核物需转化成亲电子物后才能反 应 带一个多余电子的自由基在HOOH的断 裂,形成中性. OH而产生毒性作用
24
五、解毒(detoxication)
解毒(detoxication):是指通过生物转化
而将终毒物排除,或者阻止毒性产物形成 的过程
20
膜酶活性:lipoxygenase、cycloxygenase 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及呼吸爆发
(respiratory burst)
过氧化酶体 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能生成ROS 微粒体电子传递系统
21
三、亲核物的形成 (formation of nucleophiles)
是毒物活化作用较少见的一种机制

第5章 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

第5章  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

第五章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就是研究毒物吸收以后在机体内引起的代谢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

第一节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一、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如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又如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并有窒息臭味,许多工业和农药生产上都离不开氯。

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黏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沥青中毒局部皮损主要表现为皮炎、毛囊N角化、黑头粉刺及痤疮样损害、色素沉着、赘生物等,也可出现咳嗽、胸闷、恶心等全身症状,还可见流泪、畏光、异物感及鼻咽部灼热干燥、咽炎等症状。

二.扰乱正常代谢1.影响组织对氧的利用例如,黑斑病甘薯毒素可引起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泡气肿,严重的呼吸困难及皮下气肿。

亚硝酸盐可使血红蛋白(Hb)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MHb)。

MHb便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导致机体缺氧。

2.影响酶的活性大部分化学物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影响酶的活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与酶活性中心的金属离子结合如氰离子(CN一)能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离子(Fe)结合,使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亏吐被抑制而导致生物功能丧失,结果造成组织缺氧。

(2)与酶激活剂的作用在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中,许多酶需要特定的金属离子作为激活剂,才能发挥其催化功能。

如镁离子(Mg)是肝脏合成糖原过程中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激活剂,在机体无机氟中毒时,氟离子(F一)可与Mg2+形成氟化物,结果使Mg2+。

失去激活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作用。

(3)与酶的辅酶结合许多酶的催化作用需要有辅酶(基)的存在。

烟酰胺(在体内由烟酸转变而来,烟酸和烟酰专通称为维生素PP是辅酶I(COI)和辅酶II(C0Ⅱ)的组成成分。

铅中毒时可使体内的烟酸消耗大量增加,结果使辅酶I和辅酶lI的合成减少,从而抑制了脱氢酶的活性,影响正常的氧化还原过程。

有机化学——17常见有机毒物

有机化学——17常见有机毒物

甲醛空间结构
在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 造纸、染料、制药等制造过程中, 以及在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 均可接触到甲醛。室内装饰材料 及家具中也含有甲醛
甲醛可经呼吸道吸收,其 水溶液可经消化道吸收
甲醛轻度中毒有视物模糊、头晕、乏力等症状;重 者可出现喉水肿及窒息、肺水肿、支气管哮喘
解救措施
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皮肤上用大量清水冲洗。抗生 素预防感染,忌用磺胺类药物
3.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酸性和腐蚀性较强,胃酸过多的成年患者和儿童, 不宜食用含此类防腐剂的食品
毒性大小为:苯甲酸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山梨酸类 不宜同时食用,防止叠加中毒现象!
(二)食用色素类
常用的食品色素包括: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许多 合成色素对人体有伤害作用,特别是偶氮化合物类合成色素 的致癌作用更明显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 的食用合成色素有6 个品种,即苋菜红、 胭脂红、柠檬黄、日 落黄、靛蓝和亮蓝
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不幸和危害
在种类繁多的化学用品中,有许多有毒有害的有机 化合物;毒品危害极大,一旦吸食成瘾,就会对其产生 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有机 毒物、毒品及对人体危害的基本知识十分必要
第一节 常见有机毒物 第二节 毒品
第一节 常见的有机毒物
一、环境中的有机毒物
(一)甲醛
甲醛为无色气体,有特殊气味,对人的眼、鼻 等有刺激作用。易溶于水、醇和醚。40%的甲醛水 溶液称为“福尔马林”(formalin)。结构式为 HCHO
二、常见毒品
(一)吗啡
吗啡是鸦片的主要有效成分,呈白色结晶粉末状,吗啡 盐的pH平均值为4.68,过量吸食吗啡后出现昏迷、瞳孔极 度缩小和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二)海洛因

2.5种有毒植物及其机理

2.5种有毒植物及其机理

河豚毒素机理:0河豚毒素是细胞膜钠离子通道选择性阻断剂。

细胞膜钠离子通道的阻断,导致细胞膜去极化,从而特异性地干扰了神经一肌肉的传导过程。

体外实验证明,河豚毒素对细胞膜上某些部位有非常强的亲和力,即使是非常稀的溶液(10–8M),细胞膜表面上每平方微米仅吸附几十分子,就可以完全暂时性中断钠离子流透入细胞膜,而钠离子流对神经一肌肉兴奋是必须的,然而稳定状态的钾离子流(它对静止状态的膜是重要的)则完全不受影响。

有证据说明,河豚毒素的胍基对阻断钠离子通道起决定性作用。

深入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对细胞膜的作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分子嵌塞作用”,而是通过毒素与膜上专一性受体结合。

再通过关闭机制(gating mechanism)使通道关闭,河豚毒素作用于毒素受体(RTOX),可使h闸门(h—gate)关闭,阻滞钠离子通过细胞膜,使细胞膜失去极化状态,从而抑制甚至阻断了神经一肌肉的传导过程,导致神经肌肉活动障碍,严重者可发生麻痹状态。

类似箭毒样作用,最后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使呼吸停止,血管中枢麻痹,可引起血压下降,脉搏迟缓。

最终因呼吸停止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0河豚毒素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的麻痹。

一般先是感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使肢体无力甚至不能运动。

血管中枢麻痹引起血压下降,脉搏迟缓。

呼吸中枢麻痹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此外,河豚毒素还可作用于胃肠道粘膜,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

并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0河豚毒素是神经细胞膜药物研究的标准工具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神经肌肉痛、创伤及癌痛,肠胃及破伤风痉挛等。

也用于局部麻醉药及神经性汉森(Hansen)型疾病等。

2.眼镜蛇毒素为毒蛋白--Cobrotoxin,分子量为6949、心脏毒素Cardiotoxin及磷酯酵素A。

毒蛋白-Cobrotoxin作用于运动神经支配的横纹肌,使其痉挛而麻痹,与箭毒素作用相同。

同时具有心脏毒素(Cardiotoxin)为细胞毒性,动物实验上可以使平滑肌及心肌停止收缩,使血压下降,也会破坏局部组织引起细胞坏死及局部红肿痛,另富含磷酯酵素A可分解磷酯质,而引起间接溶血作用。

毒理学三大原理

毒理学三大原理

毒理学三大原理:
1 .暴露途径:进入体内或与身体接触的物质,决定其效应。

2 .暴露频率:吸收进体内量少的物质,产生作用小。

3 .持续暴露时间:代谢和排泄影响物质吸收,排泄可减少体内毒物里。

毒理学(toxico1ogy)是一门研究外源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有害作用的应用学科。

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反应、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也是对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科学。

是预测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为确定安全限值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主要应用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外来物质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和中毒治疗,不仅为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遭化学物质的有害作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且也是直接为研制有良好选择作用的毒物,通过比较毒性和选择毒法,研制出更具选择性的药物和农药等,并进行化学物质的安全性评价或危险性评价,制订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毒理学与药理学密切相关,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基础理论和实验手段的独立学科,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毒理学分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酯的水解:OE
R C OCH2R'
RCOOH
+
R'CH2OH

酰胺水解:
O
E
R C NHR'
RCOOH
+
R'NH2

芳香腈类:
E RC6H5CN RC6H5COOH + NH3

脂肪腈类;
RCH2CN E RCHOHCN E RCHO + HCN
(4)结合偶联反应

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结合偶联作用主要是葡糖醛酸结合, 硫基物结合,乙酰化结合,甲基化结合,氮基物及核酸,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 其中带有羟基、羧基和某些巯基的化合物大都可与葡萄糖 醛酸结合生成葡萄糖苷酸;




从有毒物质作用的部位及产生的影响上来划分,包 括功能性和形态学变化两种类型
–遗传毒性:遗传物质DNA等的损伤
–免疫毒性:对免疫系统的损伤或抑制等 –细胞毒性:对细胞本身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生化毒性:对细胞生理、生化过程的损害,例如对抗氧 化系统酶活性的影响等。
–形态组织及行为学效应:造成生物个体形态学变化,导 致智力、行为异常等。
有机污染化学专题之六
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毒理学机制
南京大学
环境学院
2003年10月30日
Outlines
典型有机物毒性作用类型 典型有机物的分子毒性机制 典型有机物遗传毒理学原理

一. 典型有机物毒性作用类型

有机物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作用从发生的时 间快慢上,可以分为: – 急性毒性 – 亚急性毒性 – 亚慢性毒性 – 慢性毒性等 从有毒物质作用的部位及产生的影响上来 划分,包括功能性和形态学变化两种类型


细胞毒性 有机物对细胞的生理功能、形态结构所造成的 损害。

生化毒性 从生物化学角度研究有机物对生物体的生物化 学过程所导致的影响。其实化合物对生物的任何毒性都涉 及到对生物的生化过程的影响,所以生化毒性为所有其他 毒性的基础。 形态组织变化 化合物作用于生物体所导致的形态、结构 等解剖学上的变化。 行为变化 化合物作用于动物体所导致的行为的变化。例 如污染物造成两栖动物过早或延迟的变态行为,以及POPs 物质造成鱼类洄游行为变化等

这种反应既能使生物体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发生改变, 同时也使化合物本身的结构产生变化;
通过这种生物代谢转化,能使化合物生物活(毒)性增加 (致毒作用)或减少(降解或解毒作用),从而使有机物的 毒性呈现复杂形式。 这种生化反应主要有: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作用等 类型。


(1)氧化反应

氧化定义为失电子的过程。根据这个定义,氧化剂获 得电子,属于亲电剂。在有机化学中,氧化可以表现 为分子中引入氧原子或分子转化为更高价的氧化态。 主要包括烷烃、烯烃和芳烃的环氧化,芳香胺中叔胺 N-羟化,硫醚的S—氧化以及氧化脱烃,脱胺、脱硫、 脱卤等作用。 在这类反应中,大都必需有微粒体酶系参与,其中醇 类和醛类的脱氢作用需辅酶—I(NAD)参与,单胺及 双胺的氧化则需单胺或双胺氧化酶

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机体在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大剂量接触外来化合 物后,在短时间内所引起的中毒效应,出现的快慢和剧烈程 度可因所接触外来化合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而不同。 慢性毒性:生物体绝大部分时间或终生反复接触小剂量外来 化合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慢性毒性的特点是剂量较低和时 间较长,引起的损伤出现缓慢、细微、易呈耐受性并可能通 过遗传贻害后代。 亚慢性毒性:在相当于1/10左右生命期间,连续反复接触外 来化合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 急、慢性毒性可以在程度上、发生的部位上及性质上不同。 一次“急性”地施予一种化合物可能产生一种慢性的效应, 也可能是化合物的每次施予都产生急性效应,却没有慢性效 应。

遗传毒性 :化合物可以对生物的遗传过程、遗传结构和 遗传功能发生影响,如对遗传物质DNA,RNA等的损伤, 使生物细胞在遗传性质上发生变化。如基因突变、肿瘤、 癌症以及部分致畸形变化等。 免疫毒性 外源性有机化合物对生物机体免疫系统机能造 成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免疫功能抑制或缺损,改变机体的 防御机制、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以及造成机体自身破坏性 变态反应等。



醇、酚或芳胺类物质能与生物体内硫化物结合产生硫酸酯;



烷烃氧化:
RCH3 E RCH2OH

芳烃氧化:
E
O

芳烃羟化:
R

E
R
OH
N—羟化:
R
NH2
E
R
NHOH

脱烃反应:
R(C2H5)4 E R(C2H5)3 + C2H5-

脱硫反应:
P
S
E
P
O

醇脱氢反应:
RCH2OH + NAD
+
E
RCHO + NADH + H+

醛脱氢反应:
RCHO + NAD


二. 典型有机物的分子毒性机制

典型有机物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类型 外源性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典型有机物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毒性反应机制 有机物特异性(反应性)与非特异性(非反应性) 毒性的判别
1.典型有机物的体内化学反应类型

进入生物体的化学物质,必然与体液或细胞内生物大分 子物质发生生物化学反应。
X C X C
+ 2e
C
C
+2X-
(3)水解反应

有机物水解时,一个亲核基团(水或羟基离子)进攻亲电 基团(C,P),并且取代一个离去基团(Cl-,苯酚盐等)

主要有酯类、酰胺类和腈类有机物。
酯类化合物主要水解为羧酸和醇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 水解为相应的羧酸和胺类化合物;芳香腈水解为相应的羧 酸和胺,脂肪腈则先转化为腈醇,再水解生成醛及氢氰酸。 水解作用过程中,需生物水解酶系促成完成。
+
E
RCOOH + NADH + H+
(2)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定义为获得电子的反应,即一个电子从电子 给予体或还原剂转移到电子接受体或氧化剂上,即得 到电子的过程. 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还原反应较氧化作用少见,较多 出现的反应是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和卤代烃类物质的还 原性脱卤,在些反应中需有微粒体酶的催化。


硝基类还原:
RNO2 E RNO E RNHOH E RNH2
转运过程
硝基还原 ArNO2
继续还原 ArNHOH ArNO
ArNH--DNA
DNA
ArNH+
NO2
DNA加合物的形成

还原性脱卤:
RCHX2 E RCH2X E RCH3
– 氢解:
R X
+ 2e- + H+
R
H
+ X-
– 连位脱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