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版二年级音乐下备课教案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劳动最光荣》,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和感受,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
二、教学内容:音乐《劳动最光荣》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
2. 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性理解和表演能力。
4.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中传递的信息和感情。
2. 帮助学生通过表演和合作,表现出音乐的美感和表达出情感。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启发式、体验式、情感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营造积极、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步骤:1. 启发导入(5分钟):老师先播放一首激昂的工作曲,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跳舞,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光荣与快乐。
然后老师问学生:我们每天生活中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呢?请举例。
2. 学习乐曲(10分钟):老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听听这首歌,然后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歌曲的看法和感受,引导他们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学习歌曲歌词(10分钟):接下来老师分段教唱歌词,让学生跟着唱,重点学习歌词中表达的劳动精神和劳动的光荣感。
4. 编排动作表演(20分钟):老师让学生利用手势、动作、舞蹈等方式,演绎歌曲中劳动的场景,例如:打工、种地、做饭等。
然后让学生自己编排动作表演,集体展示。
5. 回顾总结(5分钟):老师请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培养学生总结与评价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表达出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生是否能够感受到音乐中传递的信息和感情,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 学生是否能够合作完成动作表演,表现出音乐的美感和表达出情感。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下次可以将学生分组演绎歌曲中的场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演绎技能。
同时可以增加相关故事和图片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劳动精神和劳动的价值。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层面】•了解《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所表达的思想;•了解音乐中常见的音符:全音符、半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它们的时值;•掌握歌曲的基本记忆。
2. 【技能层面】•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能够正确齐唱;•能够分组演唱。
3. 【情感层面】•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感悟劳动的良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教材:《鄂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劳动最光荣》(教材P1-P4)2. 教学内容:•唱歌及口令齐唱;•概括歌曲的主旨和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基本时值,进一步认识 rhythm;•分组唱歌。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能够把控节奏与音高。
2. 教学难点:•歌曲的 rhythm,即把握节奏;•合唱效果,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都在合唱过程中起到了主角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动手演唱;•利用小说或教材上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组织小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
五、教学过程1. 预习学生前期练习,完成一遍歌曲的基本记忆。
2. 正式教学(1)热身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演唱歌曲,加深印象。
(2)学生自己演唱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歌曲。
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本首歌曲,分析词曲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让学生体会劳动的重要性。
(3)学生与伴唱演唱老师播放伴唱,学生结合伴奏唱两遍。
(4)学生分组演唱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唱,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老师重新强调每个学生在唱歌过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利用团队合作来提高效率。
六、教学评估1. 自我评估要求学生在下课前将这节课的心得写下来。
2. 小组评估为了提高合唱质量,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使用一些奖励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开启他们对音乐新世界的探索。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牧童谣》是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民歌。
该曲风朗朗上口,旋律简单易学,适合小学生学习演唱。
通过学习《牧童谣》,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乐感和节奏感。
同时,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正确演唱《牧童谣》;2.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乐感和节奏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1.引入歌曲:与学生共同回忆《牧童谣》的曲调和歌词;2.分析歌曲:了解《牧童谣》的基本音符和节奏;3.分组分唱:分成小组进行合唱创编。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歌曲•让学生回忆并唱出《牧童谣》的曲调,教师辅助调整节奏和音准。
第二步:分析歌曲•分析《牧童谣》的主旋律,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音符和节奏,找出规律。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口头模仿,正确演唱。
第三步:分组分唱•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担任领唱,其他学生合唱。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根据歌曲的基本旋律可以创编一些简单的儿歌动作,如拍手、敲桌子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演唱《牧童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乐感。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演唱《牧童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乐感和节奏感。
通过分组分唱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自由发挥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提高教学效果。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牧童谣》是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一首唱歌曲目。
通过学习《牧童谣》,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家乡乡村生活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孩子们感性认识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1.认识唱歌《牧童谣》的歌词和曲调。
2.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培养孩子们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感受力。
4.加深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孩子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在教学前的热身活动中,可以播放一些乡村风光或是牧童悠闲生活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孩子们回忆和了解乡村的生活和景色,让孩子们对唱这首歌产生更多的兴趣,并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引入新知在引入新知环节中,可以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牧童生活或是乡村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和自然之美,同时引导他们探究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提出问题并让孩子们思考。
然后播放《牧童谣》的音乐,并让孩子们反复聆听,尝试跟随音乐抓住曲调和节奏。
3.歌曲学习在歌曲学习环节中,通过分段教唱的方式,让孩子们逐步掌握歌曲的内容和基本的节奏。
同时,要注意指导孩子们正确的发音、音高和咬字方式。
在孩子们掌握歌曲后,可以适当调整歌曲的演唱速度和音量,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4.情感教学在情感教学环节中,引导孩子们思考歌曲中隐含的情感和主题,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加深孩子们对家乡和乡村生活的认识和热爱。
同时,要注重孩子们情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5.拓展活动在拓展活动环节中,孩子们可以自行创编动作或舞蹈,将歌曲演绎出更多的含义和美感。
可以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家乡的故事和传统,加深孩子们的情感认同和感情交流。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对《牧童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成功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节奏,并对家乡和乡村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热爱。
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方式,使孩子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所学内容,并在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满足和体验。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5篇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5篇教师应该都会将教案制定完善的吧,如果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案是没有意义的,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说唱童谣,并感受童谣所表现的快乐情感。
2、回忆外婆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知道她是爱自己的。
3、表达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积木搭成的桥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你喜欢你的外婆吗?你平时是怎样去外婆家的?去外婆家时带了些什么礼物?2、小结:外婆因为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所以我们要经常去看外婆。
外婆很关心你们,很爱你们,你们也爱自己的外婆。
二、幼儿欣赏教师朗诵童谣,初步了解童谣内容。
提问:(1)童谣里说了些什么?(2)小宝宝是怎样去外婆家的?(3)小宝宝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外婆夸我是什么宝宝?三、引导幼儿观看用积木搭成的桥,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提问:(1)去外婆家要经过什么桥?帮助幼儿理解词语:外婆桥。
(2)外婆为什么要夸她是好宝宝?(3)你喜欢她吗?(4)童谣里的宝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四、师生一起朗诵童谣《摇呀摇》。
五、学唱童谣。
(1)教师按2/4拍的节奏边拍边范唱童谣。
(2)幼儿和教师一起一边拍手一边唱童谣。
六、幼儿学习并有感情地说唱童谣,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歌唱,表达热爱外婆的情感。
教师再次唱童谣。
鼓励幼儿跟唱,并组织幼儿讨论: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启发幼儿平时有好吃的要先给长辈,遇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附:童谣摇到外婆桥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糖一包,果一包,外婆夸我好宝宝。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2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了九年级(x)班、九年级(x)班的音乐课教学,九年级(x)班的学生总人数有xx人,班上大约有70%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九年级(x)班的学生总人数有xx人,我统计了一下,这一个班大约有xx%以上的学生喜欢流行歌曲,这个班级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比较偏重,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唱流行歌曲,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我爱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我爱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歌曲《我爱大自然》并能够正确唱出歌曲中的歌词;2.能够通过歌曲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3.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我爱大自然》音乐录音、歌词PPT、大自然相关的图片素材;2.学生准备:学生手册、铅笔、练习本。
三、教学过程1. 唤起兴趣(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录音《我爱大自然》让学生静静地听。
2. 学习歌词(1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我爱大自然》的歌词PPT,并带领学生读一读歌词。
3. 歌曲欣赏与学唱(20分钟)•教师边播放音乐录音,边带领学生跟唱歌曲。
4. 讨论与感受(1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歌曲中唱到的大自然的元素,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5.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创作一段短小的诗句或小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心情。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一次愉快的经历,并将其用语言描述出来。
3.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不同景象,用铅笔或彩色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并用简短的句子描述这幅画。
4.邀请学生带来一件大自然的素材,例如鲜花、树叶、小石子等,通过观察和感受这些素材,引导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五、课后作业1.绘画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写作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上的讨论和活动内容,写一篇简短的作文,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我爱大自然》的学唱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延伸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我爱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我爱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诵唱《我爱大自然》歌曲2.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培养爱护大自然的情感3.能够发挥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学生们首先流畅地听一遍《我爱大自然》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歌曲导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大自然”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歌曲训练: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注意保持稳定的节奏和正确的发音。
4.歌曲演唱:在熟练掌握歌曲后,让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并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
5.表演创编:指导学生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发挥想象,借助课堂上所学的音乐元素,创作出自己的表演作品,展示对大自然的感受。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引入与歌曲内容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学习乐曲,并在表演创编环节中相互协作,完成表演作品。
3.体验教学法: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体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热爱。
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第一节课:歌曲欣赏与导入(30分钟)1.歌曲欣赏(10分钟):流畅地播放《我爱大自然》歌曲一遍,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情景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大自然”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引出歌曲(10分钟):向学生介绍歌曲《我爱大自然》的基本情况和旋律,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节课:歌曲训练与演唱(40分钟)1.歌曲训练(20分钟):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注意保持稳定的节奏和正确的发音。
2.歌曲演唱(20分钟):在熟练掌握歌曲后,让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并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
第三节课:表演创编(50分钟)1.分组协作(10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个组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制定计划(10分钟):根据组长的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结合课堂所学音乐元素,制定创作计划。
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音高。
2.学会运用乐器和声音来表达音乐。
3.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乐器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常见乐器的名称和外观。
教学步骤:1.让学生观看乐器图片,并引导他们说出乐器的名称。
2.给学生播放不同乐器的音乐片段,让他们猜出所听到的乐器。
3.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器进行展示和演奏。
第二课:简单节奏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感知和模仿简单的节奏。
教学步骤:1.教授基本的节拍,例如拍手、跺脚等。
2.给学生播放简单的节奏片段,让他们模仿并随着音乐节奏动作。
3.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简单的节奏表演。
第三课:儿歌欣赏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的儿歌。
教学步骤:1.给学生播放不同风格的儿歌,例如民谣、儿童歌曲等。
2.与学生讨论每首儿歌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3.让学生选择一首儿歌进行演唱,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第四课:音高训练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感知音高的高低,并进行简单的唱调。
教学步骤:1.教授音阶的基本概念和音高的区别。
2.给学生播放不同音高的音乐片段,让他们感知音高的变化。
3.让学生进行唱调练习,引导他们逐渐掌握音高的概念和运用。
第五课:民族音乐体验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地域特色。
教学步骤:1.给学生播放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例如京剧、二胡等。
2.与学生一起观看音乐表演视频,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地区的音乐进行学习和表演,鼓励他们展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力。
第六课:音乐游戏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给学生介绍常见的音乐游戏,例如打节拍、传音乐等。
2.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选5篇)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
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
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2)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
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
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
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
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
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2)目的要求: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长《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牧童谣歌曲的歌词、旋律以及谱曲方式。
2.通过音乐、动作的学习来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和美。
3.通过小组合作,加深学生们对音乐的体验、发现美的能力和同伴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牧童谣》歌曲。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的歌词、旋律、节拍、调性等方面。
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通过问题导入歌曲,例如:“在我们农村的田野里有哪些声音?我们如何把田野里的声音用歌声表达出来?”等。
(2)演唱完整版牧童谣,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
2.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进行手拍、踩脚步等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和美。
(2)教师利用投影仪将歌曲的歌词、谱子、音乐动画等放大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音乐的美。
(3)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编舞蹈,表达“牧童”和“田野”的意象。
小组间互相演示,并选出最佳的舞蹈。
3.课堂展示(1)小组展示舞蹈,并介绍自己舞蹈所表达的意象。
(2)学生展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学所得,如有感悟,可自由发表。
教学评价教师可进行个别或小组式评价。
1.仪表盛大(1)姿势端正(2)肢体动作正确(3)面带微笑(4)音高音准2.好声音(1)声音优美(2)歌词清晰(3)音量适宜(4)音调协调3.情感表现(1)动作自然流畅(2)情感投入(3)意境恰当(4)动作和声音的协调4.团队精神(1)配合默契(2)互助合作(3)和谐共事(4)礼貌待人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音乐感受、动作表达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也为他们在日后的音乐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也更加注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意识。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歌曲中表达的思想、主题和感情,理解劳动的重要性与劳动的价值;2.能模仿、跟唱,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3.能用合适的语音语调,唱出歌曲的词曲表达意义;4.能够在学唱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共同实现目标。
二、教学内容1.歌曲《劳动最光荣》的学唱、模仿、认识歌词和曲调;2.活动《劳动的场景》。
三、教学重点1.歌曲节奏、旋律的掌握;2.歌曲的主题和精神的表达。
四、教学难点1.能够在唱歌的过程中理解歌曲的主旨和感情;2.能够用适当的语音语调唱出歌曲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五、教学方法1.教师演唱,学生跟唱;2.分组进行唱歌练习;3.小组讨论学习;4.学生自主自主查找资料,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5.小组合作,完成《劳动的场景》活动。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定量的身体活动,放松心情,激发学习兴趣。
2. 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劳动最光荣》并播放原唱录音。
带领学生认识歌曲的主题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展示与劳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 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30分钟)教师演唱一遍歌曲,让学生跟着唱,并解释歌曲中难以理解的单词或意思。
教师要求学生模仿跟唱,让学生熟悉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带领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每组进行至少三次熟练练习。
4. 认识歌曲《劳动最光荣》(20分钟)教师将歌曲中的难理解单词及常识进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强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
5. 活动《劳动的场景》(30分钟)(1)活动基本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场景,自由演绎一个劳动场景,如农田里的耕作、牧场的牛仔驾车等。
并与歌曲进行结合,全体合作唱歌表演,现场现时欣赏活动效果。
(2)活动流程: a. 确定每一组讨论劳动场景和剧本。
b. 小组在制定剧本的同时设计出场景道具等信息。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附反思)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附反思)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音符、节拍和节奏。
2. 简单的旋律和歌曲。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示范法:示范演奏和演唱简单的旋律和歌曲。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的理解需要时间,在教学中我注重反复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二章:认识音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符的基本形状和名称。
2. 培养学生对音符的识别和理解。
教学内容:1. 音符的基本形状: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2. 音符的名称和时值。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符的形状和名称。
2. 练习法:练习识别和演唱音符。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音符识别和演唱准确性。
2. 评估学生对音符时值的理解程度。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音符的识别和演唱存在困难,在教学中我注重反复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我也通过游戏和互动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三章:学习节拍和节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拍和节奏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节拍和节奏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内容:1. 节拍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节奏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节拍和节奏的概念。
2. 实践法:实践感知和演唱节拍和节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节拍和节奏感知准确性。
2. 评估学生对节拍和节奏的理解程度。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节拍和节奏的感知存在困难,在教学中我注重实践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我也通过音乐游戏和互动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四章:学习简单旋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旋律。
2. 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感知和演唱能力。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的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劳务实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准备1.音乐教材: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
2.音乐播放器:准备一台音乐播放器,播放歌曲。
3.课堂环境:保持课堂安静,确保学生能够专心听歌和参与活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劳动的快乐。
2.导入话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平时参与的劳动活动,以及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步骤二:歌曲欣赏1.教师鼓励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尽量跟随旋律哼唱或拍打节奏,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感知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步骤三:歌词学习1.教师逐句朗读歌词,让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每句歌词的含义。
2.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的主题和歌词所表达的劳动精神。
例如,劳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每种劳动都很重要,劳动者应当受到尊重等。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劳动是最光荣的?提醒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发现劳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快乐。
步骤四:活动设计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歌词创编一个简短的舞蹈动作,并在班内表演。
2.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每个小组说出一个劳动者的故事,分享该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做的劳动工作。
3.班级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创编的舞蹈动作和劳动者的故事展示给全班。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总结: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感受。
2.评价:和学生一起分享对这堂课的评价,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步骤六:课后延伸活动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和父母一起分享课堂上学的歌曲,并通过亲身体验劳动,写一份简短的心得体会。
2.班级工作坊:邀请专业的劳动者(如农民、护士、教师等)来学校为学生展示他们的劳动工作,并答疑解惑。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鄂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鄂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摘要:吗?师这首歌美吗?这节课我们就起学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课这首歌,(出示黑板)师快看老师手里拿是什么?(出示生卡片)生生卡片,师现我们已把不认识都认识了学们就应该更流利、更有感情对吗?请你试着有感情课是首儿童歌曲歌词它描绘了群少先队员课余荡舟北海、尽情欢乐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真挚感情全诗共分三节全诗语言活泼流畅节奏感强起琅琅上口亲切感人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背诵课学唱歌曲、认识课0生3、感受课外生活丰富多彩和美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教学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背诵课学唱歌曲认识课0生教学难感受课外生活丰富多彩和美要珍惜幸福生活教学准备课件、歌曲、黑板、生卡片教学程、激趣导入师请学们先和老师起看屏幕屏幕里景色美吗?看着美丽景色老师还想给防首歌我们边欣赏美丽景色边听听歌吗?师这首歌美吗?这节课我们就起学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课这首歌(板让我们荡起双桨)师看到这题目我们可以尽情想象迷人环境美丽季节放松身心欢乐光欢声笑语……学们会想到什么?生海面、划船、双桨、蓝天师学们刚才歌曲听吗?生听师你想学吗?生想师谁知道要想学会首歌你得先学什么?谁知道?生调、曲子、歌词师对拉歌词学们这首歌这么听我们又想把它学会走我们现就快乐屋(板快乐屋)请学们轻轻把打开到9页二、指导师请学们由尽量看汉多几遍不认识可以看拼音生初课师学们爱课程定有不认识吧?生没有、有师老师想问问当你遇到不认识候你是怎么做?生我是看拼音认识、我是先圈画出看拼音师说办法都不错现就请学们边课圈画出我们认识开始吧!生课圈画生师学们圈画你们都认识了吗?(认识啦)现老师就考考你(出示黑板)师快看老师手里拿是什么?(出示生卡片)生生卡片师学们猜猜老师想用卡片和玩什么?生开火车师现我们已把不认识都认识了学们就应该更流利、更有感情对吗?请你试着有感情生有感情朗课师请学们到课你们不懂地方组里交流下听听别人看法生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师接下我们要举行竞赛优胜组每人得到朵红花要学们组里选名学参加比赛生轮流到黑板前表演师请起课师下组合作试背歌词三、学唱歌曲(课件演示)四、教师总结快乐生活用云伴随着学们也希望学们今生活永远荡起快乐双桨就让我们着美妙音乐走出快乐屋结束这党课下课(播放歌曲)。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学习二年级下册的音乐内容;2. 了解和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和旋律;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介绍一首受欢迎的儿童歌曲,例如《小星星》。
通过欣赏和学唱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 节奏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击打手拍、拍打教具或身体其他部位等方式练习不同的节奏。
•学习并演唱一首简单歌曲的节奏部分。
3. 旋律学习•选择一首旋律简单、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例如《小苹果》,学生们跟着老师唱,学习歌曲的旋律。
4. 音乐创编•学生们分为小组,自由发挥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节目。
要求每个小组用身体动作、敲击乐器等方式表达一个主题或情感。
三、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2.《小星星》音乐录音;3.乐器如手鼓、铃铛等;4.练习用的节奏教具,如木鱼、节拍器等。
四、教学过程1. 歌曲欣赏(15分钟)•在教室里播放《小星星》歌曲,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跟着节奏拍手或拍打教具,感受音乐的节奏。
•倾听完歌曲后,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简短的互动讨论,询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喜爱程度。
2. 节奏练习(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敲打手鼓或拍打教具等方式练习不同的节奏,进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感。
•教师选取一首简单歌曲的节奏部分,教学生学唱。
3. 旋律学习(20分钟)•教师介绍一首旋律简单、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小苹果》。
并教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这首歌曲,学习歌曲的旋律和发音。
4. 音乐创编(25分钟)•学生们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或情感主题,自由发挥创作一段音乐节目。
可以利用身体动作、敲击乐器等方式进行表达。
•每个小组在完成创编后,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和学习二年级下册的音乐内容,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鄂教版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鄂教版
1. 学习内容
本节课学习内容为《爱的就是你》这首歌曲。
2. 学习目标
•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能够熟练地唱出这首歌曲。
•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了解爱的含义,并能够将歌曲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3. 教学过程
3.1 情境创设
老师讲述一个小故事:有一个男孩很喜欢一个女孩,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
己的爱,经过了一番思考后,他唱了一首歌给女孩听,并向女孩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这个小故事引出了今天的学习内容——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
3.2 歌曲欣赏
老师播放《爱的就是你》这首歌曲,并鼓励学生跟着节奏和旋律一起唱。
3.3 歌曲学习
老师带领学生一遍遍地唱这首歌曲,同时逐句讲解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
主题和意义。
歌词如下:
爱的就是你,每当我想你。
牵挂总在心里,甜蜜难以言说。
爱的就是你,每
当我想你。
快乐总在心里,幸福在身边。
3.4 歌曲理解
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爱的含义,并与自
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分享自己的亲情、友情或者爱情之事。
4.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理解了这首歌曲的歌词和主题,同时也深化了对爱的
理解,提高了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5.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在家里多听几遍《爱的就是你》这首歌曲,并尽可能地理解歌词的含义,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湖北版二年级音乐下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五彩的梦教学目标:1.欣赏《梦幻曲》,感受大提琴的柔和声色和宁静.优美的旋律。
2.欣赏《童年的梦》,感受乐曲愉快的情绪,并能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3.演唱《梦中的白鸽》,正确表现“中速稍慢”,学习用唱名试唱歌曲旋律。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唱名试唱歌曲旋律。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梦幻曲》和《童年的梦》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入新课,讲述有关梦境的小故事,以此引入梦的知识。
(学生讨论,得出梦境是怎么产生的)二.教师讲述自己童年时的梦想,调动学生的兴趣。
学生讲述各自的梦想以及新学期的心愿。
教师给予鼓励。
三.歌曲《童年的梦》1.学生浏览歌词,感受歌曲欢快的风格。
2.播放音乐,让学生沉浸在乐曲中。
在歌声中去联想自己多彩的梦。
3.再次播放音乐。
学生通过颜色的选择来描绘自己童年的梦。
(学生自我创作时间)四.钢琴作品《梦幻曲》1.教师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创作背景。
2.教师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欣赏。
完整播放音乐。
(第二遍欣赏时学生可边听边想,感受音乐,回忆自己美好的梦境。
五.教师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对《梦幻曲》和《童年的梦》进行比较。
并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可在速度.节奏等方面来区别两者的不同)六.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梦中的白鸽》教学过程:一.教师:上次我们聆听了两首描写梦境的作品。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相比而言,这首会更加的好听(引述,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熟悉曲调,随着琴声唱歌词。
并把握演唱的速度。
三.播放歌曲,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感受梦的意境。
四.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师鼓励)五.学生演唱(可分多种形式)。
六.进行唱名视唱,学生练习。
并用学会的唱名对歌曲的旋律进行视唱。
七.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单元我爱大自然教学目标:1.随音乐唱一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感受大自然的美。
2.欣赏《百鸟朝凤》,感受乐曲表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情景和鸣叫声。
二年级音乐教案湖北小调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湖北和安徽民歌的音乐风格。
3、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地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想去了解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二、展开
1、了解湖北民歌
走近“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
师演唱湖北民歌〈绣荷包〉、〈龙船调〉等歌曲片段。
师播放《纤夫的爱》的MTV。
于是我把课堂交给他们,并在教室里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心理和教学要求分为三步:1了解湖北2歌唱歌曲。并根据孩子们的想法和教学目的设计了几个问题:你认为怎样演唱这首歌曲更符合它的背景和特点;你能用什么形式表达对歌曲的喜之情……层次清晰,针对性强,问题简单而明了,使得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湖北小调》
教 学
目 标
1、能较准确地把握《手拿碟儿敲起来》哀怨忧伤的情绪,并深情地演唱这首歌,边唱边表演“敲碟儿”。
2、能比较听赏〈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区别,学会读谱演唱〈凤阳花鼓〉。
3、了解与歌曲有关的鄂、皖相关文化。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淡淡哀怨的情绪演唱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并参与表演。
师:湖北是楚尾花的法院地,具有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职员,民歌更是湖北的强项。不仅《绣荷包》、《龙船调》等民歌家喻户晓,《洪湖水,浪打浪》、《纤夫的爱》等现代歌曲也传唱大江南北。
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旋律中很快进入角色,并随着MTV轻轻哼唱起来。
2、影片欣赏
(1)课件播放影片画面:战火弥漫,人民四处乞讨流浪。影片背景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
(请表演得好的学生,敲法有创意的学生上台表演。)
五、学生随意性发挥,并参与演奏。
设计意图以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然走近“湖北小曲”。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
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
全诗共分三小节。
全诗语言活泼流畅,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亲切感人。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
3、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要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歌曲、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看屏幕,屏幕里的景色美吗?看着美丽的景色,老师还想给大家防首歌。
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一边听好听的歌。
好吗?师:这首歌美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一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这首歌。
(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尽情想象:迷人的环境,美丽的季节,放松的身心,欢乐的时光,欢声笑语……同学们会想到什么?生:海面、划船、双桨、蓝天师:同学们,刚才的歌曲好听吗?生:好听。
师:你想学吗?生:想。
师:谁知道,要想学会一首歌,你得先学什么?谁知道?生:调、曲子、歌词师:对拉。
歌词。
同学们,这首歌这么好听,我们又想把它学会。
走,我们现在就去快乐读书屋。
(板书:快乐读书屋)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打开到19页。
二、指导阅读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尽量看汉字读,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读。
生: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爱读课文的过程中,一定有不认识的字吧?生:没有、有。
师:老师想问问,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生:我是看拼音认识的、我是先圈画出来。
在看拼音。
师:大家说的办法都不错,现在就请同学们在读一边课文,圈画出来我们认识的字。
开始吧!生:读课文,圈画生字。
师:同学们圈画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认识啦)好,现在老师就考考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五彩的梦教学目标:1.欣赏《梦幻曲》,感受大提琴的柔和声色和宁静.优美的旋律。
2.欣赏《童年的梦》,感受乐曲愉快的情绪,并能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3.演唱《梦中的白鸽》,正确表现“中速稍慢”,学习用唱名试唱歌曲旋律。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唱名试唱歌曲旋律。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梦幻曲》和《童年的梦》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入新课,讲述有关梦境的小故事,以此引入梦的知识。
(学生讨论,得出梦境是怎么产生的)二.教师讲述自己童年时的梦想,调动学生的兴趣。
学生讲述各自的梦想以及新学期的心愿。
教师给予鼓励。
三.歌曲《童年的梦》1.学生浏览歌词,感受歌曲欢快的风格。
2.播放音乐,让学生沉浸在乐曲中。
在歌声中去联想自己多彩的梦。
3.再次播放音乐。
学生通过颜色的选择来描绘自己童年的梦。
(学生自我创作时间)四.钢琴作品《梦幻曲》1.教师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创作背景。
2.教师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欣赏。
完整播放音乐。
(第二遍欣赏时学生可边听边想,感受音乐,回忆自己美好的梦境。
五.教师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对《梦幻曲》和《童年的梦》进行比较。
并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可在速度.节奏等方面来区别两者的不同)六.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梦中的白鸽》教学过程:一.教师:上次我们聆听了两首描写梦境的作品。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相比而言,这首会更加的好听(引述,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熟悉曲调,随着琴声唱歌词。
并把握演唱的速度。
三.播放歌曲,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感受梦的意境。
四.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师鼓励)五.学生演唱(可分多种形式)。
六.进行唱名视唱,学生练习。
并用学会的唱名对歌曲的旋律进行视唱。
七.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单元我爱大自然教学目标:1.随音乐唱一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感受大自然的美。
2.欣赏《百鸟朝凤》,感受乐曲表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情景和鸣叫声。
3.欣赏小小音乐剧《小鸟又笑了》。
并进行相应的表演活动。
4.听一听,学一学《咱们同住地球村》,感受童声齐唱所表现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难点:节奏的把握情绪的理解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教学过程:一、《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相关的动物图片。
(学生讨论,我们的大自然都有哪些可爱的动物,它们都生活在什么地方)2.聆听歌曲。
教师布置任务。
(你们能听清楚里面的歌曲在唱什么吗?可以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吗?)3.教师出示歌词,再次播放歌曲。
4.教师示范演唱。
并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自己想好的动作。
(可以分几组进行)5.歌曲播放,师生齐唱。
(可组织多种演唱形式)二、《送小动物回家》1、新课导入: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的小动物。
如果有一天它们迷路了,它们会怎么样?(学生讨论)我们可以帮助它们吗?2、听!它们来了!教师出示动物图片。
(小熊猫、小象、小企鹅、小鲸鱼)并画出四种不同的节奏形式。
3、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将迷路的小动物带回家。
三、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咱们同住地球村》《百鸟朝凤》教学过程:一.《咱们同住地球村》1.地球上除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还会有什么(学生回答,让学生自由想象)2.引入主题。
我们自己也是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是中国人。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
(学生讨论,看哪个小组想的最多)3.播放歌曲。
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4.跟着音乐轻轻哼唱。
可加入一些自我的动作。
5.播放其它的歌曲。
如《我和你》加深对世界的了解二.《百鸟朝凤》1.小鸟在一起鸣叫时会怎样?你知道有哪些小鸟(学生回答,教师综述,可进行叫声的模仿)2.音乐世界里有很多的乐器,它们也会说话,听听看,它们在说些什么?3.教师播放音乐。
并发动学生来找找小鸟鸣叫的声音。
看谁找的多。
4.再次欣赏音乐,感受乐器奇妙的演奏效果。
三.音乐对比,感受音乐的不同。
四.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小鸟小鸟又笑了》教学过程:一.《小鸟小鸟又笑了》1.教师展示动物的图片,询问其居住地。
当它们居住的地方被破坏之后,它们会怎样?它们伤心吗?2.教师播放相关的Flash视频,让学生提前进入小鸟们的世界里。
3.教师讲述小鸟的故事。
(为了不让小鸟伤心,我们会怎么做。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可讨论)4.对故事中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对不好的行为进行批评。
(为后面的表演做铺垫)5.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编创。
6.分小组进行表演,评选出表演最好的同学。
7.小结,下课。
第三单元美丽的童话世界教学目标:1、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欣赏中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并引导学生提高想象能力。
2、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乌鸦爱妈妈》,学习小乌鸦爱妈妈的行为和思想品格。
3、欣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并对本故事进行角色表演。
教学重难点:情绪的理解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乌鸦爱妈妈》教学过程:一、《小乌鸦爱妈妈》1、教学导入:大自然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哪些是最勤劳的呢?(学生讨论,怎样才算是勤劳的)2、教师出示乌鸦的图片,询问学生对它的认识,对它熟悉吗?它是不是勤劳的?3、播放视频,感受歌曲其优美的旋律。
4、教师范唱,学生在聆听时可做一些简单的节奏和动作模仿。
5、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跟唱,教师指导。
6、师生齐唱,正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
可加入适当地故事表演。
7、小乌鸦勤劳吗?我们要向小乌鸦学习什么?假如我们遇到相同的问题,我们会怎么做?(情景展示,故事表演)8、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彼得与狼》教学过程:一、《彼得与狼》1、教学导入:我们平时看过很多的童话故事,你最喜欢哪部?有谁能为我们来讲讲你最喜欢的故事。
(学生讲述,教师鼓励)2、教师快速地将故事讲述一遍,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播放音乐的视频,并结合故事的内容进行欣赏。
4、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启发学生用乐器来模仿各种声音。
5、教师指导学生聆听音乐,有特点处要反复播放。
6、故事片段表演,并加入伴奏。
7、聪明的小彼得,我们应怎样评价他?我们能跟他一样吗??8、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一个熟悉的故事,一个被很多人说起的故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调动学生的兴趣)2、教师提起《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有没有学生知道?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渔夫和他妻子两个人物。
3、教师播放音乐,也可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欣赏。
4、根据故事中的图片,分角色进行表演。
可适当评价故事片段中出现的人物。
5、教师指导学生,用各种乐器和人声来模仿。
6、分小组进行表演,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
7、小结,对人物点评,下课。
第四单元红领巾圆舞曲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感受进行曲风格,激发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的感情和健康向上的精神。
2、学习用明亮、甜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队旗、热爱红领巾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意境的理解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圆舞曲》教学过程:一、《红领巾圆舞曲》1、猜谜语导入,并引出红领巾这件物品。
想想看,我们怎样来说说红领巾呢?我们什么时间会佩带它?当你佩带红领巾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出题,学生讨论,学生回答)2、教师简单介绍红领巾的由来,让学生对红领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欣赏相关音乐,感受圆舞曲的风格。
4、教师对难点处进行讲解,边听边按节奏读歌词。
5、教师范唱,学生可小声跟唱。
自编动作,即兴表演。
6、分组分角色表演(演唱、表演)7、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过程: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1、教学导入:好熟悉的一个名字,好熟悉的一个组织,它们经常会带给人们以欢乐。
大家想知道它叫什么吗?(教师述说,并顺带讲一讲其他熟悉的组织名称)2、教师播放歌曲,结合歌曲的介绍,感受与体验歌曲的情绪与风格。
3、再次播放歌曲,说说队歌是什么情绪,什么内容,我们能从里面明白什么?4、教师范唱,学生哼唱,创编动作,即兴走步表演。
5、教师给出曲谱,学生模仿击鼓吹号的动作和声音,教师指导。
6、教师播放相关音乐,感受不同音乐的风格。
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7、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过程;一、《让我们荡起双桨》1、教学导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家喜欢听吗?(调动学生兴趣)2、教师讲述歌曲的相关背景,以及曾发生过的一些故事。
为歌曲的学习做铺垫。
3、教师播放相关地视频音乐。
学生欣赏,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
4、歌词展示,教师范唱。
学生可随着音乐加入适当的动作。
5、音乐播放,学生哼唱,教师指导。
6、师生齐唱,感受歌曲那优美的旋律。
7、学生动作导入,可自由编配。
8、小结,下课。
第五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劳动最光荣》与《森林的铁匠》,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情绪。
认识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喜悦与快乐。
2、指导学生以轻快而甜美的声音演唱《种葵花》,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
3、引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粉刷匠》,主动参与创编活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情绪的理解节奏的把握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音乐课本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劳动最光荣》《森林的铁匠》教学过程:一、《劳动最光荣》1.教学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及部分插图画面,让学生观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将它们联系起来。
在电影故事声中导入新课。
教师给出问题。
2.学生讨论。
(谁是最爱劳动的?最懒惰的?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啊?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应怎样做啊?)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再次复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4.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
二、《森林的铁匠》1.教学导入:教师:“森林里面有什么?有谁在忙碌?他们在做什么?”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播放音乐,在视听结合的过程中,突出快乐铁匠的音乐形象。
3.再次复听音乐时,引导学生创编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
体验管弦乐的音色与风格。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种葵花》教学过程:一、《种葵花》1.教师播放音乐,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听录音,默读歌词(亦可由教师领读)3.听录音,师生按歌曲的节奏读歌词。
4.教师再次播放音乐,教师范唱,学生小声歌唱。
5.学唱曲谱,分组比赛:看谁唱得整齐,准确,动听。
6.创编动作或运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7.做“种葵花”的音乐游戏,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
8.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粉刷匠》教学过程:一、《粉刷匠》1.教师讲述此音乐的有关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