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流通功能与流通机构

合集下载

流通概论

流通概论

第一章1.流通:广义的流通,如水的流动,空气的流动,是指一种物质的流通;狭义的流通,包括商流、物流与信息流。

2.期货贸易:是指远期进行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其一般形式是交易双方先就交易商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交货期和交货方式等签订合约,而实际的货款交割则在规定的期限内以实物交割,或非实物交割即补齐现货与合约的价差,或出卖合约等方式履行。

3.分工与交换形式:分工的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与物物交换:这一分工改变了原始部落集狩猎与采集于一体的传统生产方式,出现了不同部落分别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于是出现了物物交换;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使交换形式由W-W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W-G-W;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W-G-W转变为G-W-G',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单一化,而商品交换是解决生产单一化与需要多样化矛盾的有效手段。

第二章1.三次产业的划分:世界各国的三次产业分类标准可大体划分为三种:一是以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否统一为标准确定第三产业部门,两个过程统一时则划入第三产业,否则划入第一或第二产业;二是以生产者离消费者的远近为标准依次归入一、二、三产业;三是以产业是否有形为标准。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由前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组成。

而第三产业又划分为两大部分即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并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勘探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公用事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水利业。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事业、文化艺术事业、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社会福利事业。

商品流通课程教学大纲

商品流通课程教学大纲

商品流通课程教学大纲《商品流通》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3号)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无学分:2适用于对象:物流专业先修成课程:并无建议时程课程:物流专业课程开学单位:管理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黑体,小4号字)本课程就是研究蕴藏零售、批发商、储运等基本商业形式之下的经济学原理及管理运作的一门课程,就是专为物流专业学生开办的课。

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以下几部分形成:1.介绍和研究流通构成、供求结合过程等市场机制运转原理及商业存在的基础。

2.应用领域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利尼县分析表明流通过程的交易关系、物流系统的构成机制,以及信息技术对现代流通的革命性影响。

3.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流通总体的发展变化作动态分析,讨论了当前零售、批发的最新管理运作形式以及市场营销与商业的关系。

4.深入探讨公共政策如何制止流通中的市场失灵及流通政策的构成过程。

课程结合了日、美等发达国家商品流通实践的优秀案例,结合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了解国际商品流通的前沿实践。

本课程将以案例探讨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为主要讲课方式。

教材采用:吴小丁主编《商品流通论》,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二、教学基本要求(黑体,小4号字)建议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介绍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商品流通有个总体的重新认识。

要求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商品流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学会用经济学、管理学、流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建议学生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化解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自学带入对经济活动的课堂教学的重新认识之中,二要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小4号字)本课程就是物流专业必修课。

讲课周期为一学期,2学分,共32课时。

总课时:16周×2学时/周=32学时第一章绪论:什么就是商品流通5学时第二章流通分析方法5学时第三章商流5学时第四章物流5学时第五章信息流5学时第六章流通的发展与变化7学时第一章绪论(总5学时)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流通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位置2.了解流通促使经济循环顺利进行的机制3.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流通的作用和意义第一节商品流通与经济循环一、的复杂性社会的经济生活就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形成的。

流通

流通

第一章1.交换是流通的前提,无论是物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还是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从本质上讲都是劳动产品或生产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

2.本书中的“流通一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物质的流动;二是指一切生产要素或生产成果的流通,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本书中的流通,就是指不包括货币、资金、人流和服务的有形商品或产品的流通,是一种狭义的流通,包括商流、物流和信息流。

3.流通方式的演进过程一.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二.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1.批发与零售的分离2.批发流通的变革3.零售流通的变革4.供应链管理三.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四.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五.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4.流通与商品流通、交换、交易、贸易、商业、营销、分销等概念的区别流通:商品或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组织之间的商品流通和组织之内的产品流通),流通的参与者可以是商业者、专门的流通机构、制造商、或是消费者商品流通: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包括商流和物流交换:交换包括劳动的交换和劳动成果的交换,劳动成果包括商品和产品交易:买卖的交易(=市场交易=商品交换)、管理的交易(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联合劳动)、限额的交易(政府对财富及资源的强制分配或对成本分担的强制安排)贸易:指对商品的“转售”行为。

(转售:指不经过生产制造环节,将购买的商品再销售给买者的行为)商业:广义的商业是泛指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转售”活动的营利性事业营销:微观组织从发现甚至创造市场需求开始,并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以及与顾客和环境相关的各种活动,以最终完成商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分销:在制造商角度的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问题(流通是社会或宏观角度)第二章三次产业的划分i. 第一产业:农业 ii. 第二产业:工业 iii. 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流通机构介绍

流通机构介绍

九.专业化流通机构 ——批发商
1)批发商
批发商是从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那里购进商品,然后转售给 其他批发商、零售商、产业用户和事业用户的专业流通组织。
批发商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中间环节,其上游联结商品的生产 者,而下游则与商品的再销售者(下游批发商和零售商)、各 种产业用户和事业用户相联系。
批发商的商品流通机构 ——生产者与消费者
• 个人消费者是指那些为满足其自身及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 而购买商品的人。
• 个人消费者需要承担部分流通功能。
九.专业化流通机构 ——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商、消费合作社
• 一般来说,专业化的流通机构主要包括从事商流活动的各 种类型的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物流 服务机构。此外,还有一种特别的专业流通机构,即由消 费者自行设立的专门为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提供专业流通服 务的机构——消费者合作社。
九.专业化流通机构 ——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商、消费者合作社
生产者
中间商
消费者
储存
物流 服务商
注:图中箭头表示运输功能。
储存
物流 服务商
图2 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主要物流活动及其主体
储存
物流 服务商
九.专业化流通机构 ——消费者合作社
4)消费者合作社 消费者合作社,是一种以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为目的的专
九.专业化流通机构 ——零售商、物流商
2)零售商
零售商是将商品直接销售给个人或家庭消费者的专业流通 机构,它是联结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批发商与消费者的重要中 间机构,通过零售商的经营活动,商品才真正进入最终消费领 域,从而完成商品流通过程。
九.专业化流通机构 ——零售商、物流商
3)物流服务商
物流服务商是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专业化流通机构,他们 接受生产者和中间商的委托,完成全部或部分物流活动。物流 服务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

商品流通概论——第三章 商品流通渠道

商品流通概论——第三章 商品流通渠道
7
一、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
(3)渠道成员是相互依赖的。为了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顺利转移,渠 道成员必须相互协作,任何生产者、流通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单独完成商品的转移过程。 (4)渠道成员之间存在共同的目标,它们都希望通过专业化的合作提高自身在市场 中的竞争力。
8
一、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
(5)商品流通渠道所涉及的活动发生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组织之间,是组织间关系, 而不是组织内关系。 (6)商品在流通渠道内的转移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价值形态的转移,表现为商 品所有权的转移;另一种是实物形态的转移,表现为商品实体在空间上的转移。
直接与最终消费者交易,将商品直接销售给个人或家庭消费者的流通组织,是连接生产 者与消费者或批发商与消费者的重要机构。
16
三、商品流通渠道的参与者
(三)最终用户 定义:整个商品流通渠道的终点,商品的购买者。 分类:
1. 个人用户:为满足自身及家庭成员的需要而购买商品的人。(最终消费) 2. 产业用户:非个人消费者的团体组织,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政府机 构 已经各种非营利性组织,他们购买商品的目的是未来从事经营活动,从而进一步向社会 提供 服务。(中间消费)
28
一、商品流通渠道结构
2. 工业品流通渠道结构
渠道模式1
渠道模式2 制 渠道模式3 造 渠道模式4 商
渠道模式5
代理商 制造商的分销机构 制造商的分销机构
工业品经销商

工业品经销商


工业品经销商

29
一、商品流通渠道结构
(二) 商品流通渠道的长度结构 商品流通渠道的长度也被称为渠道的层级结构,是指一个渠道中所包括的中间机构的层次数量。 ➢ 1、零级渠道 ➢ 2、一级渠道 ➢ 3、二级渠道 ➢ 4、三级渠道

流通经济学流通环节与渠道

流通经济学流通环节与渠道

概念
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
商务活动。
大型机 时代
PC 时代
互联网 时代
移动互 联时代
云计算 时代
四、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带来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货物流
生产
资金流
消费
信息流
消灭时空
消灭时空
扩张
互联网、移动互联
扩张
四、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模式
BtoB(B2B):企业对企业 BtoC(B2C):企业对消费者 CtoC(C2C):消费者对消费者
美国等西方国家零售业发展大体经历5个时期:(1)杂货店(品种综合化);(2)专业店(品 种专业化);(3)百货店(品种综合化);(4)超级市场(品种专业化);(5)商业街(品种综合化)
二、零售
商区
➢商业区域,特指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街区中, 由于历史演变、经济发展、道路交通、商店布 局、消费习惯等诸多复杂因素形成的,在商业 的繁华程度、商店的分布数量与结构、经营特 点、商业的交易额水平、消费人数等方面形成 明显的差别而区分出的不同的商业区域。
次要商圈,占商 店销售额和覆盖 人数的25%
主要商圈,占商 店销售额和覆盖 人数的70%
二、零售
业态、商区与商圈三者的关系
业态
大型百货商场 购物中心 大型综合超市 一般超市 便利店 专业店、专卖店 餐饮店 食杂店 仓储式会员店
适应商区
一、二级商区 二、三、四级商区 三、四级商区 二、三级商区 二、三级商区 一、二、三级商区 一、二、三、四级商区 二、三级商区 三、四级商区

出口地银行
(托收行)
⑴合同
进口商
实物流 货币流 单证流
船公司
(付款人)

《流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流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流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讲流通的产生与进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读者深刻理解流通的概念及其历史进展,了解流通产业的类型,正确理解流通产业的含义,深刻理解流通产业的特征与奉献,了解零售商业、批发商业和物流产业的演进历程,并从总体上生疏流通产业的历史进展,全面把握流通产业的进呈现状。

第一单元流通的产生一、什么是流通〔一〕流通的定义流通是指劳动产品或生产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是指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包括各种分销商、中间商的交易活动。

(二)马克思对流通的定义马克思将流通定义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行分割的穿插在一起。

这全部的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

”马克思的流通概念,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是商品流通,其次是货币流通,第三是资本流通。

〔三〕流通企业流通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以专业化、社会化的商品流通活动为事业内容的企业。

流通企业主要由流通环节中的各类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以及特地从事物流配送的物流企业三类企业构成。

二、流通是如何产生的〔一〕三次大分工历史上有过三次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别;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别;商人的消灭。

〔二〕分工的结果〔三〕分工与商品交换形式的演进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与物物交换2.其次次社会大分工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四〕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关系二、流通产业及其分类〔一〕流通产业的内涵流通产业是指特地以商品流通为经营内容的盈利性事业。

明显,流通产业的事业内容是商品流通,既包括商品全部权的转移过程,也包括商品实体的运动过程。

流通产业主要包括: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既包括传统效劳业也包括现代效劳业。

〔二〕流通产业的分类1.按“业种或业态”分类2.按“商流或物流”分类3.按商品流通的阶段分类4.按商品流通的范围分类其次单元流通产业及其进展一、流通产业的特征与奉献〔一〕流通产业的特征1.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力气,具有就业机器功能2.进入与退出障碍低,竞争猛烈3.技术进步的附属性4.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效果不够显著〔二〕流通产业的奉献1.宏观层面(1)流通产业对 GDP/GNP 的奉献(2)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奉献(3)流通产业对三次产业的奉献(4)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的奉献(5)流通产业对国民福利的奉献(6)流通产业对城市形成和进展的奉献2.企业层面二、流通产业的进展〔一〕零售商业的进展1.第一次革命:百货商店的兴起零售商业的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是现代意义的百货商店的诞生。

第3章商品流通过程

第3章商品流通过程

二、影响商品流通渠道的因素 任何一种商品流通渠道的形成都是在经济 规律的作用下,由众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 决定商品流通渠道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流通渠道的选择,受经济规律的影响、制约。 2、商品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流通渠道的影响。 3、商品属性与特点对流通渠道的影响。 4、生产力布局与消费需求的空间分布状况,对流通渠道 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此外,商品流通渠道还受到国家流通政策、生产 者与经营者市场战略的影响。
3、“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 费者”流通渠道分析。 “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或“生产 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都 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较充分的条件下 产生的复杂的商品流通渠道形式。它是今天多 数商品所选择的一种流通渠道形式。
“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流通 渠道的特点是:第一,流通环节较多,流通链长,能 使商品进入广阔的市场。第二,充分利用流通职能分 工的细化,能较好地利用各类流通企业的优势,加快 商品流通过程,提高商品流通质量。第三,市场信息 质量较高。由于不同类型的流通企业参与经营活动, 以及市场覆盖面广,能在广阔范围内收集市场需求信 息,而且不同类型企业间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相互补充, 因而信息内容能较准确地反映市场需求趋势。第四, 经营风险进一步分散,提高了流通参与企业的抗风险 能力。 “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复杂 的流通渠道形式,虽然被当今大多数商品流通所采用, 但它自身也有其局限性。第一,流通费用高。第二, 流通渠道管理难度大。
(二)实现商流活动的形式 商流活动的两端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它们 之间商流活动的联系方式根据当事人的意愿、 商品特征和商品交易技术来决定。从现阶段商 品交换的实际来看,商流活动的实现方式主要 有以下三大类型: 1、有赖于集中场所的商流方式。 2、不依赖于集中场所的商流方式。 3、依赖于通讯网络进行的商流方式。

政治经济学 第3章

政治经济学  第3章

(3)短期资金的国际移动 若一国发生资本内流,该国货币汇率会趋于上浮,反之,汇率 下浮。
(4)一国的货币政策 降低利率,会引起国内的短期资本外流。相反,提高利率,将 促其汇率上浮。
(5)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少,则表明外币需求增加,外币相对增值,一国的汇 率将上浮。反之,一国的汇率将下浮。
(6)财政状况 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这表明政府支出过度,通 货膨胀和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恶化,结果汇率就会自动下浮; 反之,汇率将自动上浮。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 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谁拥有货币谁就能够自由地购买商品,这 样货币便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的这种性质引起了人们贮 藏货币的欲望。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贮藏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 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人们可以用它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 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价值形式的重要发展。这个变化不是 简单的等式位移,而是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商品的交换方式 已由物物直接交换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商品生产 者只要把自己的产品换成一般等价物,其劳动就获得了社会承认。 不过,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 上,它因时因地而异。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等价物终于固定在最 具优势的贵金属——金银身上。
存款货币是信用货币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
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
的活期存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货币出现了。电子货币是指应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在支付时,既不需要 现金也不需要支票,只需要出示这些卡片,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

第三章流通渠道3.1

第三章流通渠道3.1
• 流通渠道运行的目的是促使商品能够顺利地被使用和消费,从而满足
渠道终端用户的消费需求。
• 渠道成员之间是相互依赖的。
一、流通渠道的概念
• 渠道成员之间存在共同的目标,它们都希望通过专业化的合作提高
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 流通渠道所涉及的活动发生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组织之间,是组织间
关系,而不是组织内部关系。
第一节 流通渠道的概念与参与者
学习内容
一、流通渠道的概念
二、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通道。 • 流通渠道横跨生产与消费两个领域,是商品转移的通道。这个通道是
由参与商品流通过程的各种类型的组织和个人构成的,每一个参与商 品转移活动的组织和个人都被称为渠道成员。
•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看,个人用户的消费是最终消费,而产业用户的
消费则属于中间消费。
二、流通渠道的参与者
(四)流通辅助机构
• 流通辅助机构是流通渠道的非成员性参与者,它们本身并不参与商品的
买卖,而是帮助渠道的成员性参与者执行商品买卖、商品实体的转移以 及商品所有权的转移等活动。
• 根据它们主要承担的流通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 商品在流通渠道内的转移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价值形态的转移,
表现为商品所有权在渠道成员之间的转移;另一种则是实物形态的 转移,表现为商品实体在空间上的转移。
二、流通渠道的参与者
• 流通渠道是由参与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相关组织和个人构成的
组织序列,我们将这些履行特定功能的组织和个人统称为流通渠道参与者。
• 一类包括生产者、专业流通者和最终用户的成员性参与者;另一类则包括提
供各种专业服务的专业机构在内的非成员性参与者,即流通辅助机构。

流通的功能

流通的功能
• 当专业的流通机构介入了商品流通过程以后,商品一旦进入流 通过程,中间商业机构以及其他专业流通机构就相应承担了商 品在运输、保管以及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七.流通的金融功能
• 资金融通活动对于保障商品流通过程的顺利、通畅同样是必不 可少的。这就是流通的金融功能。
•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资金融通主要有两种类型:
• 一旦流通风险发生,如果没有必要的防范措施,很可能使生产 者的经营活动陷入困境,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再生产造成影响。
六.流通的风险分担功能
• 在产销直接见面的直接流通情况下,流通风险是由生产者和消 费者来承担的。而由于商品一旦通过销售活动转移到消费者手 里之后,很可能很快就被消费了,所以这时的流通风险主要由 生产者承担。
三.流通的物流功能
• 商品的买卖活动实现了所有权的转移,但商品流通过程并没 有结束。
• 只有在完成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同时,商品实体也发生相应的 转移,才能使消费者现实地消费,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目的。
三.流通的物流功能
• 物流活动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生产与消费不仅在主体方面是分离 的(社会性分离),而且在空间与时间上也是分离的。物流活 动是创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的流通活动。
• 供给信息的传递具有双重作用: ➢ 一是使消费者知道何种商品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已经意识
到的需求; ➢ 二是唤起或诱发消费者尚未意识到的需求。
五.流通的信息传递功能
• 供给信息向消费者的传递基本上是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接 触进行的。
• 传递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通过流通机构的销售人员在商品 的销售过程中通过人际进行传递,也可以通过诸如商品陈列、 商品展示会和展览会、销售现场的演示以及广告等传播手段 来实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信息的传播手段正 在变得越来越丰富。

商品流通概论-第三章 商品流通企业

商品流通概论-第三章   商品流通企业

10.在商品流通企业集团中,控股子公司构 成其组织结构的( ) A.松散层 B.半紧密层 C.核心层 D.紧密层 11.在连锁经营中,正规连锁又称为() A.自愿连锁 B.直营连锁 C.合同连锁 D.加盟连锁 12.在商品流通企业中,批发企业大多属于() A.劳动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资本密集型 D.知识密集型
以数量管理为主 的技术密集型
(3)营业体制
4.类型
依 据 所有权、经营 权的集中程度 商店类型 内 容
正规~、自由~、特许~ 专业店~、超级市场~、百货店 ~、廉价店~
服务区域
经营商品
地方~、局部~、全国~、国际~
食品~、服装~、家电~、图书~
(1)正规连锁商店(RC)
归属同一个企业
a.地位:基本类型,企业规模大 b.特点:P141 c.形式及层次P141 d.举例:超级市场、百货商店、 折扣店、专业店、饮食店 e.优缺点:P141
特殊特征 (商品流通 企业)
一、内涵及其特征
2.特征
A.一般特征
(1)经济组织 (3)经济法律 关系的主体 (5)从事商品 经济活动 (2)独立核算的组织 (4)统一性和整体性 (6)盈利性
一、内涵及其特征
2.特征
B.特殊特征
(1)基本业务:购、销、运、存 (2)对经营的商品不加工或进行浅度加工 (3)实现使用价值的运动和价值形态的变化 (4)“商业利润”主要来自生产企业的让 渡 (5)经营周期短,资金周转快 (6)比生产企业更加接近市场
二、构成要素
能力要素
1.起源:又称核心能力,起源于美国 2. 特点(or what)
图示
形成过程
最终目的
积累性 载体是 企业
导向性

《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同:都是指商品通过系列交易活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通道
异:
1、关注的角度(商:宏观角度;营:生产者角度)
2、涵盖的内容(商:渠道行为、消费者行为;营:集中于分销战略与策略)
3、涉及的学科属性(商:流通经济学或流通理论;营:治理学)
⑵物流功能
消费者的需求--商品全部权转移-物流--最终消费
物流活动:通过商品运输、储存等活动来解决生产与消费的时空别离问题-制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
⑶本钱节约
A.流通中介机构降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市场信息搜寻本钱
B.流通中介机构或中间商的参与极大地减少了商品流通活动中必须完成的交易次数
C.由专业商业机构参与的流通活动对流通本钱的节约不仅表达为交易次数的减少,还表现在由于交易双方的相对固定,从而随着交易频次的增加而使交易变得常规化
形式:a.旨在交易或流通阶段的战略合作,目的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流通效率。
b∙企业整体的战略合作,不仅包含交易阶段的战略合作,还包含商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6.组织交易(交易内部化)
3、物流(填空,多项选择)★
定义:商品实体由生产领域(供给地)向消费领域(消费地)的转移过程。
物流具体形态:
采购阶段(供给物流);销售阶段(销售物流)
16、未来开展趋势(简答)★
零售业
①传统百货从单纯卖货一一商业综合体
②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一一相互依托、相互借力
③流通领域层层加价一一直销直供
④市场信息不对称一一公共信息平台化效劳
⑤生产者定价一一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定价
⑥产品营销一一品牌营销为主
⑦生产决定销售一一销售整合生产
批发业
1.效劳优化成核心
2.全渠道智慧化运营治理
专业的流通机构介入--承当流通过程的各种风险。

流通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流通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流通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3. 什么是交换?它有几种形式?(1)交换的一般含义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相互提供各自活动及其成果的行为。

(2)它有三种形式:W-W(物物交换),W-G-W(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包括:卖‘W-G’,买‘G-W’),G-W-G(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5. 什么是流通?本书所说的流通是指不包括货币、资金、人和服务的有形商品或产品的流通,是一种狭义的流通,包括商流、物流与信息流。

9. 试述社会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职能。

(1)社会经济系统四要素:生产、消费、流通与分配。

(2)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流通是桥梁,分配是“守夜人”。

生产创造形态效用,即通过人类劳动改变物品的形态,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商品与服务;流通创造所有权效用或价值形态转换效用(商流)及商品的时空效用(物流);消费创造生命或生存与发展效用,是生产与流通的终极目标;分配创造公平与秩序效用,即通过国家或政府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为社会提供公平、秩序与安全。

10. 流通对生产、消费、和分配的作用。

(1)流通对生产的作用:①在商流阶段,流通对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前的采购供应和产后的商品销售;②在物流阶段,流通对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之中。

(2)流通对消费的作用:流通在商流与物流两个方面决定着消费。

(3)流通对分配的作用:从全社会来看,流通不仅直接创造价值(收入),而且更决定价值创造的多少与快慢,以及价格的最终实现程度,从而决定分配的实现程度与水平。

第二章1. 如何正确理解“流通产业”的内涵?流通产业的事业内容是商品流通,既包括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也包括商品实体的运动过程。

具体而言,我们所指的流通产业:(1)它是一种营利性事业,而不是公益或公共事业,即广义的商业:(2)它是一种以流通活动为核心内容的营利性事业,即狭义的商业:(3)不是专门以流通为经营内容的经济主体的商品流通不是我们所说的流通产业。

2. 如何科学的对流通产业进行分类?(1)按“业种或业态”分类,可以将流通产业划分为生产资料流通产业与消费资料流通产业或工业品流通产业与农产品流通产业等。

商品流通概论第三章商品流通企业

商品流通概论第三章商品流通企业
❖ 是专门为交易各方提供集中交易场所和条件的社会 服务组织.
❖ 与其他商品流通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
❖ 1、它既不是贸易的主体,又不同于代理商和经纪商, 只提供基础性服务,并不介入交易活动本身.
❖ 2、它必须拥有一定的场地和其他硬件设施,拥有完 善的为交易各方提供服务的手段.
❖ 比如:证券交易所,批发市场、贸易中心、商品交易 所等都是这类型企业.
❖ 〔一〕优势与作用 ❖ 1、连锁经营具有"三大优势" ❖ 〔1〕降低风险:最具吸引力. ❖ 〔2〕减少宣传费用 ❖ 〔3〕货源有保证 ❖ 2、作用 ❖ 〔1〕集中化的经营管理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 ❖ 〔2〕标准化的经营有利于扩大销售,改善服务. ❖ 〔3〕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加速科技进步. ❖ 〔4〕专业化分工有利于经营水平的提高. ❖ 〔5〕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 〔6〕有利于减少商业投资风险 ❖ 〔7〕有利于流通体系的合理化.
授予方式等构成. ❖ 调节机制:是保障企业内部正常运行的各种要素及相互之间
的协调关系. ❖ 约束机制:规范和约束企业的行为.包括市场约束、预算约束
和法律约束.
❖ 〔四〕机构 ❖ 组织机构:平行机构,垂直机构 ❖ 〔五〕文化 ❖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的组织机构,而是造成这种机构的
观念. ❖ 是企业的灵魂.
具而与政府关系密切.
❖ 〔二〕综合商社的功能 ❖ 1、贸易功能 ❖ 2、金融与投资功能 ❖ 3、信息功能 ❖ 4、组织协调功能 ❖ 5、开发功能 ❖ 6、服务功能
三、商业连锁经营
❖ 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许权 等方式组织起业,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企业组织形式和经 营制度.
❖〔八〕商品和服务
❖1、从"顾客受让价值"理论分析,商品和服务是构成总顾 客价值的重要因素.

商品流通概论——第一章 商品流通导论

商品流通概论——第一章 商品流通导论

商流:重复交易
重复交易:重复交易是双方基于相互了解或信任的关系而进行的多次交易。 比如像熟悉的卖者购买商品,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进行判断,不需再重新搜集信息,因此 可以节约搜寻费用。因此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交易。 在一次性的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是纯粹的经济关系; 在重复交易中,买者与卖者结成社会关系,而且随着交易的持续,这种社会关系会越来越 紧密。 菜市场老主顾
40
第2节 商品流通方式的演进
商品流通方式的演进 ➢ 二、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
(二)批发流通的变革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批发商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资本实力越来越强。一些批发商不仅是流通领域的 主导者,甚至也是生产领域的主导者。 2.批发商的内部分工越来越细,从而导致批发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3.批发市场的产生,并由自发性批发性市场发展为具有一系列制度与规则的现代批 发市场。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的出现,改变了原始部落集狩猎和采集于一 体的传统生产方式,出现了不同部落分别从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方 式。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牧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日益改进,生产活动趋于多样化,手 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继而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货币作为交换的 媒介也随之出现。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生产和消费之间产生时空的分离,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应运 而生。
11
商流:市场交易
市场交易:市场交易是以匿名和一次性为原则的当场交换。 在市场交易中,卖方希望以尽可能高的价格销售商品,买方希望以较低的价格购入商品。 容易引发机会主义行为,因而交易费用难以避免。 这种交易通常发生在组织程度较低或以流动性或偶发性购买者为主的零售市场上。 黑市、天津大麻花、切糕
12
A.信息发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流通功能与流通机构一、重点名词概念流通功能流通机构流通成本消费者合作社批发商二、单选题1、在流通功能中创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的是:()A、所有权转移功能B、物流功能C、金融功能D、信息功能2、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关键,是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能否顺利实现:()A、商品交换B、货物转移C、货币支付D、信息对称3、从全社会来看,商品流通过程的本质即是()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

A、商品实体B、商品使用权C、商品所有权D、商品4、以下关于个人消费者的需求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需求的多样性、个性化B、购买批量小、次数多C、属于非专家型购买D、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5、现代社会的流通形式的主流是()A、产销直接见面B、间接流通渠道C 、消费者直接从原厂家购买产品 D、农业生产者直接将农产品出售给消费者6、以下对物流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产与消费在主体方面是分离的B、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与时间上是一个整体C 、商品流通的基本功能之一 D、物流活动是创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的流通活动7、下列不属于消费者需求信息的传递途径的是()A、消费者向商品供给者订货B、消费者运动C、供给者的需求调查D、消费者的需求调查8、以下对供给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A、供给信息向消费者的传递基本上是通过零售商与消费者的接触进行的B、供给信息实际上伴随着商品流通机构的销售活动而传递C、商品和供给信息的传递机构是同一的D、供给信息的传递方式是多样的9、产销直接见面的直接流通情况下,流通风险承担者为()A、生产者和零售商B、生产者和消费者C、消费者和零售商D、批发商和零售商10、消费者提供的金融支持主要形式不包括()A、赊销B、分期付款C、消费者信贷D、储蓄11、由专门的金融机构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金融支持的是()A、消费信贷B、分期付款C、赊销D、储蓄12、将商品直接销售给个人或家庭消费者的专业流通机构是( )A、批发商B、零售商C、物流服务商D、消费合作社13狭义的流通机构不包括( )A、批发商B、零售商 C 、生产者与消费者 D、物流服务商及消费合作社14、民族与宗教方面的差异属于以下哪个个人消费者的需求的特征:()A、人数众多,并且地理位置分散B、购买批量小C、非专家型购买D、需求的多样性E、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差异较大15、以下对消费者合作社叙述正确的是( )A、消费者合作社是由政府组织成立的一种流通组织B、其本质是消费者的联合组织C、其经营的目的是赚取利润D、费者合作社大都将网点开设在商业区三、多选题1、专业流通机构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包括:()A、批发商B、零售商C、物流服务商D、消费者合作社2、专业物流机构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A、从分工所产生的专业化中获得收益B、物流经济性的要求C、物流活动的技术要求D、消费者的需求3、流通成本主要表现为流通主体为达成交易,推动商品向消费者转移而付出的成本总和,包括:()A、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的成本B、讨价还价与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成本C、监督合同执行所需要的成本D、实物转移所需要的成本E、交易主体的运营成本4、请为供求信息的循环传递排序:()A、供给信息向消费者的传递B、需求信息向供给者的传递C、供给者根据需求信息调整供给D、新的供给信息再向消费者进行传递E、新的需求信息向供给者的传递F、消费者根据供给信息购买商品,并通过消费改变消费观念、习惯从而产生新的需求信息G、供给者根据新的需求信息调整新的供给5、个人消费者的需求的特征包括:()A、需求的多样性B、人数众多,并且地理位置分散C、购买批量小D、非专家型购买E、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差异较大6、下列哪些属于生产者()A、自然人B、家庭手工业者C、零售商D、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

7、流通的功能包括( )A、所有权转移B、物流功能C、成本节约D、信息传递E、风险分担F、流通金融8、产销直接见面的情况下,物流活动的承担者是()A、生产者B、中间商C、消费者D、零售商9、专业物流机构产生的主要原因:()A、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B、物流经济性的要求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D、物流活动的技术要求10、交易成本理论指出在推动商品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包括( )A、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的成本B、讨价还价与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成本C、监督合同执行所需要的成本D、实物转移所需要的成本E、交易主体的运营成本四、判断题1、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功能是流通的基本功能之一,其保证了消费者能够现实地完成商品的消费活动。

2、流通过程由于专业分工使每个流通主体都能够专注于其所擅长的领域,从而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3、流通风险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风险必须由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来承担。

4、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能否顺利实现商品交换是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关键。

5、专业流通机构的职能就是通过商品的买卖活动来实现商品在流通渠道内向消费者的渐次转移。

6、在饱和经济时代,不是生产决定着消费,而是消费决定着生产。

7、个人消费者需要同生产者或中间商进行交易以获得其所需的商品,并且承担着部分流通功能,所以个人消费者也是重要的流通机构。

8、消费者合作社出售的商品价格一般大大低于市场价格,从而有利于缓解部分困难职工的生活压力。

9、生产者所覆盖的行业范围的宽泛直接表现为其所生产的产品的多样性,这是由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所决定的。

10、狭义的流通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组织机构,也叫流通主体。

五、简答题1、流通的功能有哪些?2、简述流通的所有权转移功能。

3、简述流通的物流功能。

4、简述流通的成本节约功能。

5、简述流通的信息传递功能。

6、简述流通的分担风险和流通金融功能。

7、为什么说生产者与消费者也是流通机构?8、专业化流通机构都有哪些,其主要特点是什么?9、什么是消费者合作社?与其他专业化流通机构的区别是什么?六、章节案例论述题1、专业商人或商业专门化的驱动力是什么?七、案例分析题流通业通过其产值的增长及占GDP 比重状况、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吸纳的就业人数、以及对三次产业变动的影响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等主要指标, 反映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对生产的贡献2000—2004 年, 哈尔滨市流通业产值逐年攀升, 年均增幅约为13.33% , 占GDP 的比重稳定在16%以上, 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见表1), 列工业之后, 居第二位。

与同类城市比, 哈尔滨市流通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也处于前列(见表2)。

根据流通与生产的相互关系原理, 零售业百强和制造业百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情况下, 在市场经由表3 可以看出, 零售业百强中将近半数左右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南京等地。

从百强的城市分布看, 在大型商业企业较多的城市, 其大型制造业企业数量也较多,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大流通对大生产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达的地区, 流通对生产的决定作用突出。

如表3 所示。

(二)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近几年哈尔滨市第三产业从2000- 2004 年都稳定在47% 左右,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济南、沈阳, 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升降大体相符,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稳定, 表明产业结构基本合理。

( 见表4) 。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在适当超前发展基础上, 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使其更好地为优势、主导产业服务。

( 三) 对消费的贡献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而在三者之中又属消费的拉动作用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和现代流通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流通的发展程度影响消费的实现程度,影响着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

由表5 可以看出, 2001- 2004 年哈尔滨市流通业产值从182. 7 亿元增长到256. 4 亿元, 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保持在36%以上, 说明流通与消费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和稳定性。

( 四) 对就业的贡献哈尔滨市流通业就业绝对数和在社会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呈现双提高趋势(见表6), 说明流通业对就业的贡献日益重要。

( 五) 对哈尔滨综合竞争力提高的贡献城市综合竞争力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竞争力是以流通力为先导、以生产力为基础、以文化力为特色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实力, 既表现为科学技术应用所焕发出的现代生产力, 也表现为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调节力和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结合的能力。

从表7、8、9 可以看出, 流通力强的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竞争力排序靠前, 哈尔滨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也从2003 年的55 名上升到2005 年的第10 名, 表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与此相对应的是, 流通大企业在这些城市也较多(见表3) 。

城市流通发展相对较好, 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竞争力提升来源于流通的发展, 揭示流通业是实现城市竞争力提高的途径。

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流通的功能?2 结合以上案例具体分析流通功能对社会发展会有什么影响?第三章习题答案一、重点名词概念1、流通功能:流通在商品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或职能。

2、流通机构:狭义的流通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组织机构,也叫专业化流通机构,主要包括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及消费合作社等;广义的流通机构是指所有参与商品流通活动的组织机构,也叫流通主体。

广义流通机构除专业化流通机构外,还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

3、流通成本: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4、批发商:从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那里购进商品,然后转售给其他批发商、零售商、产业用户和事业用户的专业流通组织。

5、消费者合作社:由城市消费者自愿联合,以集资入股的形式成立的一种流通组织,该组织以微利价格向社员消费者提供商品,满足社员的生活所需。

二、单项选择1、B2、A3、C4、D5、B6、B7、D8、A9、B 10、D11、A 12、B 13、C 14、D 15、B三、多项选择1、ABCD2、ABC3、ABCDE4、BCAFEGD5、ABCDE6、ABD7、ABCDEF8、AC9、ABD 10、ABCDE四、判断1、F2、T3、T4、T5、T6、T7、T8、T9、F 10、F五、简答1、流通功能是指流通在商品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或职能。

具体包括:(1)所有权转移(2)物流功能(3)成本节约(4)信息传递(5)风险分担(6)流通金融。

2、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功能是流通的基本功能之一。

社会分工造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社会性分离,由于消费者自己不能生产供其消费的商品,而必须要消费由专业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因而消费者必须首先取得商品的所有权。

也只有通过商品所有权的这种转移,商品才能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