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幼互动促进策略研究[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师幼互动促进策略研究
师幼互动的质量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也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从师幼互动的基本含义、互动类型着手,重点从教师的角度谈如何促进师幼良性互动。教师应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建立激励化的、个性化的互动,在孩子的发展节奏和教育节奏之间寻找平衡,从而促进师幼良性互动。幼儿园师幼互动策略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幼儿园中,师生互动即为师幼互动。师幼互动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其动态过程。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具体的师幼互动中,一种是由教师作为互动的实施者确定的互动事件的主题,具体有:约束纪律、指导活动、照顾生活、抚慰情绪、提问、让幼儿帮助做事、共同游戏、表达感情、询问等。另一种是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行为事件的主题,具体有:寻求指导与帮助、告状、表述情况、请求、发表意见、寻求关注与安慰、询问、帮助老师做事、与教师共同游戏等。
在现实的师幼互动中,教师更多的时候处于主动者地位,他们控制互动的开启,幼儿处于被动地位。在日常的师幼互动中教师经常因着急而破坏良好的互动。教师应该学会等待,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组织与实施部分已明确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
伴或其他人交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师幼良好互动。
一、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促进师幼有效互动
《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人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
1.以平等心和孩子沟通。在孩子面前降低那种居高临下的地位,缩短和孩子之间的身体与心里的距离。俯下身,贴近孩子;以同伴的身份欣赏孩子;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孩子的游戏,以自己的人格来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孩子分享交往的快乐,而不是以成人的权威来压制孩子,从而使孩子接纳自己。
2.以理解心去接纳孩子。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用我们自己的内心体验去理解孩子,给予孩子认同和接纳,当我们需要被人爱,就知道应向孩子开放自己的爱;当我们的感情需要得到抚慰,就更应该给幼儿关怀;当我们不否认自己也会失误,就会容忍孩子的缺点。
3.抓住好奇心,支持孩子的学习需要
《纲要》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活动中,应该抓住幼儿兴趣,随时生成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依据自己对幼儿的细心观察,从他们的反映中敏感的捕捉其中蕴含的发展契机,给予适当的引导。
4.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敏锐的观察生活中的创设丰富相关环境,在日常生活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影响,围绕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教育目标,利用话题、行动、环境、材料等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激励化的、个性化的互动
1.创设公平的师幼互动情境
教师是良好的师幼环境的创造者,积极互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幼儿发展的支持者,促进者;幼儿游戏的合作者。多元的教师角色才能与幼儿进行多元化的互动,做孩子的玩伴、朋友,教师不仅要和孩子玩,而且还要会玩,以幼儿乐于呼应的方式玩。创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的、摸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公平机会,在公平的机会中关注和促进孩子的不同发展。
2.建立真正亲密平等的师幼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互动氛围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愉悦的时间、空间,支持幼儿的表现和表达。在日常师幼互动中,教师不主观的将自己个人的观点强加于幼儿,以说教的方式帮助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平等、真诚地与幼儿交往,应该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想法,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与他们合作交流。
3.优化师幼“对话”和“回应”,提高教师教育机智
当孩子面对问题时,老师通过已有的经验积累,假设和推测出孩子可能会有的反应、行为、表情、情绪和语言……细致分析孩子面对问题后的需要,用充满童趣的、积极的,能让幼儿接受和喜欢的话语或行为,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去回应,对有效策略中自觉行为的部
分进行反思,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而且与该策略相关的理论可能将其内化,上升为教师个人的理论。
4.用欣赏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挖掘其闪光点
每个幼儿都有被认可的欲望,当他千辛万苦完成自己的活动后,如果教师对孩子的活动及其成果表现出惊奇、兴趣、欣赏,甚至由衷的喜悦,给以积极的反馈,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动力。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理论中也对教师提出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或语言或文学或图画或动作皆可以暗示的要求。教师应时时关注孩子,适时地支持孩子、鼓励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当每个小朋友讲出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赞赏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点头,鼓励孩子每一点轻微的进步,帮助他们萌发不断攀登的动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在孩子的发展节奏和教育节奏之间寻找平衡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这两个水平之间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要不断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推动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把孩子当前的需要和未来的需要结合起来,将孩子当前的能力水平和我们理想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的学习和当前的生活结合起来。及时捕捉幼儿“需要发展”的时机。教师必须能客观的看到孩子的表现行为,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积极客观的判断,判断孩子有什么需要,我们的方式是否还有能进一步引发孩子学习兴趣
的价值,孩子是否需要帮助,需要我们什么样的帮助,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孩子进行新经验的体验。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应根据每个互动事件的特点,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宽松、开放的心态,平等、真诚的与幼儿交往,适时的鼓励、支持幼儿,捕捉教育的契机,运用自己的智慧策略去引导幼儿,一定能不断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使幼儿的身心获得主动和谐的发展。
师幼互动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进步的过程,如何更好地促进师幼有效互动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7.
[2]卢桂兰.重视师幼互动——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甘肃教育,2003,(5).
[3]朱晓艳.教师,促进师幼互动的支点.早期教育,2003,(8).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