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气温专题[1]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844ec6e856a561252d36fef.png)
8.该天气系统过境温州时,不易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降温
B.气压升高
C.连续性降水
D.降雪
答案 7.A 8.C
下图为“浙江某地 4 月 21 日~5 月 5 日天气预报图”。完成 9~10 题。
5.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 时~17 时
B.17 时~18 时
C.18 时~19 时
D.19 时~20 时
6.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答案 5.C 6.B
解析 第 5 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 18~19 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
教材金句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 冬季暴发的寒潮,也是冷锋南下形成的。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雨是由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缓慢造 成的。 1.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1)锋面类型: 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③6 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①5 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②6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 ③7~8 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④9 月:雨带南撤。 ⑤10 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①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移动快,我国易出现南旱北涝。 ②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移动慢,我国易出现南涝北旱。 2.冷锋、暖锋活动的判断 “五看法”判断冷锋、暖锋: (1)看符号: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与降水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与降水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3c24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5.png)
你知道降水有哪些形式吗?
降雨
降雪 冰雹
第27页
一、大气降水类型: 1、地形雨
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比如:喜马拉雅山南坡、台
湾东部、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部。
第28页
第29页
2、对流雨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多出现
在赤道地域,其它地域夏季午后也常出现。比如:赤道地域全年都
等降水量线闭合 等降水量线闭合
中纬度地域
台风雨
暖湿空气围绕台 风中心旋转上升
强度大,多暴雨,低纬度大陆 伴有狂风、雷电 东部
第34页
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
1)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改变特点是什么?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域,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域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第?35页
三、影响降水量主要原因:
第49页
(2)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原因: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地形)
例:右图是我国新 疆年等降水量线分 布情况图,试分析 A地降水量不小于 B地原因。
答案:A地处于伊犁河谷天山迎风坡;B地则位于地形封
闭吐鲁番盆地,因此A地降水不小于B地。
第50页
(3)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
影响原因:地形或都市“雨岛”影响
第33页
一、大气降水类型:
降水 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降水特性
地形雨
暖湿空气迈进时受地形阻 挡抬升
降水强度较大, 历时较长
主要分布 地域
山地迎风坡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 热上升
强度大,历时短,
范围小,常有风
赤道附近地域,夏季 中纬度大陆地域
暴、雷电
锋面雨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气温日较差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气温日较差](https://img.taocdn.com/s3/m/0bc7810b02d276a201292e7a.png)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气温日较差典型例题一: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M地气温日较差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简析图中城市呈带状分布的原因。
(3)说明该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1)气温日较差大。
气候干旱(阴雨少),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地面比热小。
(2)地势较平坦,有冰雪融水提供水源,农业较发达,铁路交通便利,矿产丰富。
(3)水能丰富,接近原料地,交通条件便利典型例题二: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_锋。
(2) 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3) 甲处未来一两天内天气如何变化?参考答案:(1)南冷(2)甲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无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3)先(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较大的风或阴雨天气;随后(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
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
乙图是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峡谷地带容易出现大风。
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危害,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2)山顶与山谷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试分析原因。
(3)图乙表示的是(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
(4)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住宅楼的走向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高层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
高三地理等温线专题练1
![高三地理等温线专题练1](https://img.taocdn.com/s3/m/e7a3787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f.png)
高三地理等温线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30题,每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读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下列1-3题: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00-1667米B.1333-1667米C.1333-2000米D.1667-2000米2、图中丙地的气温可能是:()A.<0o cB.<2o cC.0o cD.2o c3、乙地可能是:()A.山地B.丘陵C.盆地D.河谷读图某地等温线图(单位℃),回答4-5题4、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纬度②洋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如果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最北点距离大陆最南端最远的时间大致是()A.2月B.5月C.7月D.10月读某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6-9题。
6.该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 .沿南北方延伸D .沿等高线延伸7.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对地形的判断, 正确的是( ) A .①处为盆地中心 B .③处为山谷 C .②处为高原D .西南区域为平原8.在6月22日这一天,图中①②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考虑地形地势的影响)差值约为( ) A .4°B .7°C .10°D .5°9.图中104°E 以西区域有河流发育,那么它的水文特征是( ) A .河流流向以东西向为主 B .流域面积广 C .谷深水急,水力资源丰富D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读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和海洋的变化曲线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表示海洋气温日较差变化曲线的 是 ( ) A .①B .② C .③D .④11.曲线①在60°N 附近变化幅度超过 40°C ,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纬度较高,陆地面积广阔 B .纬度较高,海洋面积广阔 C .地势高,温差变化大D .冬季有寒流通过,夏季有暖流通过读图,完成12—13题。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气象气候专题之常见的气象效应(共69张)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气象气候专题之常见的气象效应(共69张)](https://img.taocdn.com/s3/m/f70dedcf7375a417876f8f18.png)
B. 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D. 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C左右,水分的蒸发量 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 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 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 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 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 岛效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二.城市规划中增强环保意 识,合力规划,尽可能减 少城市建筑物的高度集中。
三.减少大气污染,以减少 城区空气中凝结核。
对点训练 下表为邯郸市郊区和城区汛期降水量表,完成下面小题。
1.由表可知,邯郸市汛期降水特 点是 A. 郊区降水平均值递减 B. 城区降水平均值递增 C.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 D. 郊区平均值多于城区
三.人造屏障:城市建设影响大气运动, 散热减慢。
四.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浓度大,保温作 用增强。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小题2】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城市风
,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
气旋
D.
城市下垫面粗糙度大,对移动滞缓的降雨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速更为缓慢,延长城区降雨时间;
思考:为 什么会出 现热岛效 应?
,讨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 原因。
居民点集中
城市建设占地多
交通占地多, 交通工具多
城市景观
绿地少
自然水面少
居民点分散
郊区景观
绿地多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专题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71feda87c24028905fc3d1.png)
例3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 意图”,回答问题。(13分)
(1)沿140°E经线,澳大利亚最 北和最南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______气候和_____气候。 (2)试从大气环流、洋流、地形 方面,简要说明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的主要成因。 (1)热带(稀树)草原气候(1分) 地中海气候(1分) (2)大气环流: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1分) 洋流: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1分) 地形:东部山脉(大分水岭)削弱了东南信风从太平洋带来的水汽 的影响(1分)
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
,单位:%)。读图回答下列
各题。
1.地中海地区冬雨率较高,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洋流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2.图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
A. 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
B. 罗马的冬雨率与巴塞罗那相同
C. 图中四城市中冬雨率最高的是雅典
D. 地中海海域的冬雨率在30%—40%之间
(4)澳大利亚大陆比亚欧大陆 面积小,海陆热力差异小,季风 气候特征不明显(2分)
(2)关于①,若答前半句/后半句,即给1分;若答纬度较高, 热量条件较好,即给1分;若答无霜期长给1分;若答温度高/温度 适宜/热量适宜均不给分。
(3)关于②,若答前半句/后半句,即给1分;若答晴天多/背风 坡,即给1分;受地形阻挡,降水少,给1分;但没写不给分。
(4)关于③,若答光照条件较好/日照时间长,即给1分。 (5)若答水热条件好,只给1分;答光热条件好,给2分。
伊比利亚半岛内部 形成温带大陆性气 候的原因? 伊比利亚半岛内部 为梅塞塔高原,北 部、南部为山地, 地形闭塞,为盆地 状高原地形。冬季 因地势高,使高原 内部成为相对高压 ,从大西洋吹来的 暖湿气流不能进入 高原,故降水较少 ,形成温带大陆性 气候。
精品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之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精品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之气温分布与温度带》](https://img.taocdn.com/s3/m/b9509094b9d528ea81c7792e.png)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A B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0 20
32
8
28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0 20
32
8
28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一、气温和温度带
(二)温度带
温度带划分(生长期和积温)
形成原因 :
(1)纬度因素:一方面太阳直射南半球,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另一方面北 方昼长较南方短。 (2)北方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 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 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 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黑省北部 南海诸岛
黑省北部 南海诸岛 南北温差约12o C
D. 甲地农作物二年三熟、乙地一年二熟
甲、乙两地≥10℃积温分别在3400℃、 4500℃以上,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 毫米。据此回答1~2题。
1、对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甲地种植春小麦、乙地种植冬小麦
B. 甲地在牧区、乙地在农区
C. 甲地年降水量集中在春季,乙地集中在夏季
数值的变化方向、 等值线的疏密、特 殊等值线、极端值、 等值线延伸方向等
黑省北部 秦岭—淮河 南海诸岛
黑省北部 秦岭—淮河 南海诸岛
黑省北部 秦岭—淮河 南海诸岛
黑省北部 秦岭—淮河 南海诸岛
1、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1、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特点: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
分布 范围
黑龙江北 部、内蒙 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 蒙古东部 分、新疆 北部 1600℃ ︳ 3400℃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讲义(经典打印版)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讲义(经典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18ba2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f.png)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讲义(经典打印版)【考纲展现】1.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形成、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3.锋面气旋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锋面(1)结构: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点:锋面邻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天气。
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与暖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来回摆动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较大较小专门小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雨一场寒方法技巧冷暖锋的判定技巧(1)看符号。
(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3)看锋面坡度:冷锋较陡,暖锋较缓。
(4)看雨区位置。
(5)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
(6)依照降水的时刻、强度识别。
(7)依照对我国天气的不同阻碍识别。
3.锋与天气(1)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①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操纵,气温高气压低。
②冷锋过境时:常显现阴天、刮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③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①暖锋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操纵,气温低气压高。
②暖锋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③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与天气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相对静止。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4.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是:五月,登录东南沿海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西向北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由于降水强度大且集中,引起夏涝,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显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的阻碍);九月,雨带南移,至十月我国雨季终止。
(2021·山东文综)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高考地理专题 2气温的特征描述与比较
![高考地理专题 2气温的特征描述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a16d39cfad6195f302ba664.png)
5.气温的特征描述与比较(1)冬季气温:描述语言:寒冷、低温或温暖。
具体标准:最冷月气温低于0 ℃为寒冷,大于0 ℃可认为温和。
(2)夏季气温:描述语言:凉爽、高温或炎热。
具体依据:20 ℃左右为凉爽,25 ℃以上一般为高温或炎热。
(3)气温变化(日较差、年较差大小):一般而言大陆性较强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大;海洋性强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
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②对农业活动的影响深刻:A .热量→积温→熟制、生长期、播种期、采收期、单产。
B .昼夜温差→糖分积累→品质;气温高低→生长日期长短→品质。
C .气温灾害(高温旱灾、低温冻害)→播种、生长和产量。
D .气温高低→品种差异→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
③对交通影响:A .交通运输建设:高温造成人中暑;低温造成人冻伤;影响施工进度和时间;材料或建设需要增加技术保障措施。
B .交通通行:古代人口迁移跨河、跨海峡选择冬季。
④对各种工程建设的影响:A .对工人影响:高温中暑、低温冻伤、需增加预防衣物,增加投资成本。
B .对建设工期:施工较慢,延长建设工期,工作效率低。
2.影响气温变化(日变化、年变化)的因素影响温差因素⎩⎪⎪⎪⎪⎨⎪⎪⎪⎪⎧年较差⎩⎪⎨⎪⎧纬度:纬度越低,年较差越小;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海拔:海拔越高,年较差越小;海拔越低,年较差越大气候:湿润地区年较差小;干燥地区年较差大下垫面:热容量越大,年温差越小;热容量越小,年温差越大地形:凸地年较差小;凹地年较差大;山峰年较差小;山谷年较差大日较差⎩⎪⎪⎨⎪⎪⎧纬度:纬度越低,日较差越大;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海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海拔越低,日较差越小地形:凸地日较差小,凹地日较差大;山峰日较差小,谷地日较差大季节:夏季日较差大;冬季日较差小天气:晴天日较差大;雨天日较差小下垫面:热容量越大,日较差越小;热容量越小,日较差越大C .建设物质:对建设材料需要达到耐高温或耐低温要求,增加建设难度和成本。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高频选择题50题及解析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高频选择题50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6135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e.png)
专题07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精选高频考题50题·选择题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
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A.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B.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C.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D.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2.此刻影响乌尔特地区的气团性质是()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3.来来我国受该气旋过境影响最大的地区是()A.华中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答案】1.B 2.C 3.C【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蒙古气旋与周围地区之间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且冷锋所处位置等压线比暖锋更密集,说明冷锋活动强于暖锋,B正确,ACD错误。
所以选B。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乌尔特地区位于冷锋锋前、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此时为4月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的乌尔特地区气候干旱,所以该地气团性质为暖干,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C。
3.我国东北地区距离该气旋较近,且位于其移动路径之上,受其影响较大,C正确;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距离该气旋较远,受其影响较小,ABD错误。
所以选C。
【点睛】温带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高纬度地区的一种近似椭圆型的斜压性气旋。
温带气旋活动时常伴有冷空气的侵袭,降温、风沙、雪、霜冻、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现象随之而来。
从结构上讲,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即温带气旋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质。
从尺度上讲,温带气旋的尺度一般较热带气旋大,直径从几百公里到3000公里不等,平均直径为1000公里。
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空气层而形成的锋面称之为“海风锋”。
当海风锋与较弱的冷锋相遇时易形成强对流雷暴天气。
下图为渤海湾地区某日一次典型雷暴天气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海风锋最易形成的时段为()A.夜晚且海陆温差较小B.白天且海陆温差较小C.白天且海陆温差较大D.夜晚且海陆温差较大5.此海风锋对于该典型雷暴天气形成所起的作用是()A.减缓抬升提供能量B.降低风速提供水汽C.降低风速提供能量D.加剧对流提供水汽【答案】4.C 5.D【解析】4.由材料可知,海风锋是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空气层而形成的锋面,说明其形成的条件之一是陆地上有较热的空气层。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影响气温的因素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影响气温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fa606a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c.png)
云南小伙需不需要外出避暑?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带。
地理问题的分析一定要在时空背景下进行。
纬大地海洋天下人
2024年春播进程图
3.气温的变化之温差问题
昼夜温差/日较差 年温差/年较差
最高气温出现14时左右;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陆地大于海洋 内陆大于沿海 高原 大于 平原 低纬 大于 高纬 晴天 大于 阴天
气温的日变化
凸地
凹地
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 迅速,故气温日较差小
白天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地面为热源,通 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夜晚常为冷空气沿山 坡下沉汇合,加上辐射冷却,日较差大。
“白天气温蹭蹭上升,就像一秒入夏,早晚没有 了阳光,又感到冷飕飕。”
常年4月气温起伏大 全国大部犹坐过山车
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 并简述原因。(12分)
气温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 因为(湖面海拔约3800米)海拔高(2分), 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2分); 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2分),空气稀薄,白 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2分)。
课后练习:图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推 测P地属于:
对点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31米)。吐鲁番 盆地年平均气温只有14.5℃,然而日最高气温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极端 最高气温可达49.6℃,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热极”,当地居民建立了半地窖式(一半埋 在地下)的房屋。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地质剖面。 (1)说明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夏季气温最高 的地区有“中国热极”之称的自然原因。 (2)从气候角度简析当地居民建立半地窖式 房屋的原因。 (3)在吐鲁番地区某果园中,人们在果树下 土壤表层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的作用。
高三地理题夏季气温低的原因
![高三地理题夏季气温低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3c30534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7.png)
高三地理题夏季气温低的原因
1.海洋影响:如果某个地区靠近海洋或湖泊,那么这些水体的温度会影响该地区的气温。
在夏季,由于水体的惯性,水温相对较低。
这会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
2. 海拔高度:地势高的地区通常气温会更低,因为空气压力和温度有关。
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压力越低,温度也越低。
这意味着在夏季,山区和高原的气温可能比低海拔地区更低。
3. 气候区域:某些气候区域夏季气温可能较低,例如温带和寒带。
这些地区的气温可能受到大气循环和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4. 云层:云层可以遮挡阳光,限制太阳辐射进入地面。
这会降低地面气温。
在夏季,可能会有更多的云层形成,尤其是在潮湿的地区。
5. 水汽含量:在潮湿的地区,水汽含量可能较高。
水汽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导致地面温度降低。
综上所述,夏季气温低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是地理位置、气候区域、海拔高度、云层和水汽含量等。
- 1 -。
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资料——气候
![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资料——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90975551fad6195f312ba6ab.png)
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资料《气候》一、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变化约14时日出前后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因素:①纬度:低纬大于高纬②地形:高原大于平原凸地小于凹地③天气状况:晴天大于阴天④海陆因素:内陆大于沿海⑤植被:沙地大于林草地(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主要因素:全年高温终年寒冷气温的总体特征终年温和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月份(4)气温特点的描述方法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等温线图等温线示意图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因素及等温线特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
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同一纬度,夏季大陆比海洋热,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冬季大陆比海洋冷,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一陆南,七陆北”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出现弯曲或局部闭合。
等温线穿过山脉时,向低纬方向凸出;等温线走向与山脉或等高线平行。
同一纬度,暖流沿岸气温较高,寒流沿岸偏低暖流: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洋流向凸”气温分布特点描述方法气温空间变化趋势温差大小(等温线越密,单温距离的温差越大)高温中心(低温中心)分布港口 a b cd 80°W50°N110°W 太 平洋 大西洋二、降水分析1.降水的形成的条件:充足的水汽;气流上升运动(冷却凝结);凝结核较多;2.降水的类型 类型 成因 降水特点 典型分布地区 对流雨 空气强烈受热上升水汽冷却凝结。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
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地形雨 暖湿空气遇到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水汽冷却凝结。
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锋面雨 冷暖气流相遇,暖湿空气在抬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气温特征与成因优秀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气温特征与成因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f8e5774431b90d6d85c74c.png)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气温气特温征特与征成与因成优因秀(pp1t9课张件PPT)
探究:气温分布特征描述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该地区气温 分布特点。(6分)
①气温由 西 向 东 递增。 ②单位距离气温差 西部 大于 东部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气温气特温征特与征成与因成优因秀(pp1t9课张件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微专题 气温特征与成因(19张PPT)
2.气温的空间分布
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世界1月平均气温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微专题 气温特征与成因(19张PPT)
世界7月平均气温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气温气特温征特与征成与因成优因秀(pp1t9课张件PPT)
乙(36°54′N) 4.7 25.7
甲城比乙城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试解释其原因。(4分)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 较弱,气温较高(2分)。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2分)。
:
模 板 气构 温建 分:
布 特 征 描 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微专专题题气温气特温征特与征成与因成优因秀(pp1t9课张件PPT)
活学活用
下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 布的显著特点。(6分)
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 向北)递减(2分), 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 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 (2分), 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 北角(2分)
探究: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与成都相比,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2分) 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2分);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 沉过程中增温。(2分)
2020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等温线
![2020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等温线](https://img.taocdn.com/s3/m/982dc65da300a6c30c229f82.png)
2020届高三地理微专题等温线训练一、单选题1.对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判读是A.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B.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D.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1.A 图中显示,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向低温区域弯曲,表示弯曲处比两侧的水温高,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处有巴西暖流经过,因此确定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A对。
图中显示,①处位于陆地,与太平洋沿岸的秘鲁寒流有高山相隔,所以气温受其影响的可能性不大,该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山地相对高度大所导致,B错。
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表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的沿岸海域气温高,即大陆比海洋热,C错。
东部沿海地区的等温线形态表示此时大陆比海洋热,说明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代表性月份为1月,D错。
所以选A。
2.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关于图中等温线及湖泊水位说法正确的是①为七月份等温线②为一月份等温线③为夏季等温线④为冬季等温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B 该区域位于纬度为30°附近大陆西岸,说明气候类型应为地中海气候或者沙漠气候,由题目可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故为地中海气候,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到南北纬40°,S在30°以南,故为南半球地中海式气候,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以判断此时陆地上气温较低,凸向低纬度,为7月份等温线,为南半球冬季,故选B。
3.读图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A.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3.C 图中a>b,说明向北温度越高,为南半球;阴影部分为陆地,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温度高的方向弯曲,说明陆地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为南半球的冬季,7月,C正确。
读下面“某地区海陆分布图(下图)”,回答下题4.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C.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4.C 据虚线位置表示大分水岭,故受地形影响,当地的气温较两侧低。
高三地理专题---等值线图(等温线图)讲解
![高三地理专题---等值线图(等温线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07e46d684868762caaed563.png)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 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 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 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 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 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 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 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②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等温线图
地理总复习
等值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a>b>c)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c 气
b 温
a 低
等温线图
地理总复习
等值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
冬季大陆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
冬季大陆
气 温 低
-4℃ -2℃
海洋
等温线图
地理总复习
等值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
冬季大陆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 夏季海洋
寒流经过
地势较高
山地
12℃
10℃ 气
温 8℃
低
平原
地理总复习 等温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
⑵等温线弯曲的判读
等值线图
首先根据等温线数值判断是南半球/北半球
其次判断虚线部分的温度与同纬地区的温度的高低
示例七
2、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
高三地理气候专题复习40张素材
![高三地理气候专题复习40张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b5cbe81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a.png)
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展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
旧金山
〔11、山东〕
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高三地理气候专题复习40张素材
一、气候的概念及气候因子 1、气候的概念: 2、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 3、气候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气候类 型成因
大气环流〔气压带、 风带〕 地形 洋流 要素 下垫面 海陆分布 海洋气团
地面性质 大陆气团
〔人类活动〕
大陆西岸:气压带风带 主要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陆东岸:季风
模式记忆
大陆性气候:利: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不利:干旱降水少;冬半年多低温冻害;
海洋性气候:利:温和湿润,降水均匀,气温变化不 不利:阴雨天多,光照少热量缺乏,不利于粮食作物
主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评价
有利条件
高山高原 气候
光照强,昼夜 温差大
不利条件(限制性因 素
热量缺乏
地中海气 候
亚寒带针 叶林气候
降水量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 形成地形雨。 降水量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 C处位于北风坡。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 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以下图是东京、曼谷气候资料图比较东京、曼谷气温和降 水的差异。
气温:东京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年较差大;曼谷全年高温,年 较差小。 降水:东京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曼谷降水分配不均,干湿季明 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处于冬季
C.甲处可能为北美大陆
D.乙处可能为亚欧大陆
【归纳总结】
等温线的一般规律:
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主要受 纬度因素的影响
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 海洋 影响显著
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边缘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 地形
影响显著
等温线密集说明 各地气温差异大 ;
等温线稀疏说明 各地气温差异小 ;
4、根据等温线数值判 断闭合区域内温度
5、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可以比较温差的大小,根据 等温线的弯曲情况可以分析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图中F、H两地等温 线发生弯曲的自然 原因是 _河_谷__地__形__(_汾__河__谷___ _地_),气温较高。 。
※对地理信息的有效提取与分析是解0 题的等关温线键。等温 线走向成因的分析应结合具体的区域背景知识。
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9~11题 。
√ 9.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 10.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11.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日较差大小分布规律 :主要思维点在:太阳辐射量日变化、大气中的水汽
多少和密度大小
①纬度:低纬地区 > 高纬地区
(原因:太阳高度高纬低、日变化小)
②季节:中纬度夏季 > 冬季
夏季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于冬季
③地形地势:凹地(盆地、山谷)> 平地> 凸地 (如小丘、山顶);高原 > 海拔低的平原。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山顶由于与地面接触面积 小,不易与地面形成频繁的热交换,气温受地表影响小
高三地理气温专题[1]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不同对气温的影响—— 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大气环流 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如由较低纬吹向较 高纬的风较暖,如:夏季风,西风 ;由较高纬吹 向较低纬的风较冷,如冬季风,极地东风。
下 海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距海远近对气温的影响,冬季 垫 位置 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 面
B
A
10℃
20℃
如海果陆A热、力B性在质海陆之间: 分析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可先近 )采地用面等画温辅线助分布线图的(方a 、法b判是纬断度弯曲 处气温的高低,等温线向高值区凸的区域气温较低,反之 较高。后综合气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利用等温线图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季节、海或 陆、市中心或郊区、洋流性质、地形地势
1、分析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异同点,并解释原因;
相同点: 等温线大致平行于纬线分布,气温由低纬向高 纬递减;受太阳辐射影响
不同点:北半球等温线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 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下垫面较均一。
【例题】
例1、读中纬度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下列
叙于南半球
由于影响太阳辐射因素之一的太阳高度有时间变化,导致 气温也存在时间变化,主要体现为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1)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 般出在 午后14时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 低值之差叫 气温日较差
日较差影响因素:①纬度 ②季节 ③地形地 势 ④下垫面性质(海陆) ⑤天气状况
地形 地形海拔高低、坡向、地形封闭等对气温的影响
地势 洋流 沿岸寒、暖流性质对气温的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
的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有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 较低。 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人类活动:
例1:思考:导致A地等温线发生弯曲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如果A、B同在陆地上 地形 :
如果A洋、流B同在海洋中 :
C.太阳辐射 D.降水
2.读 “我国某地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 (1)甲乙两地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A.山地、盆地
B.盆地、山地
C.河谷、山地 D.山地.高原
√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000m—1667m
B.1333—2000m
C.1333m—1667m
D.1667m—2000m
√ (3)丙地的气温可能是 A.2℃ B.4℃ C.<2℃
(如冬季等温线较夏季密集,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与
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
等温线平直说明下垫面性质 单一 ,反之 复杂
。
(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
均一。)
1、根据等温线数值 变化判断南北半球
2、根据等温线数值计 算两地温差
3、根据等温线数值计 算两地相对高度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 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 化越大
大气削保弱温作用 的影响因素
太大阳气?高密度
天大气?状成况分
海水拔 汽?高 含度 量
试试看:请你试着总结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主要考虑大气中水汽含量, 水汽多则白天的削弱作用大 ,夜间的保温作用强,温差 小,曲线弯曲就缓。
同一季节,晴天与阴天相比, 的 日温差大 比较湖泊、林地、草地、沙地的气 温日较差,并解释原因
26° 28
乙
丙
28
28
120°
图例 陆 地海 洋河 等流温线
丁
图1
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1. 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 阳辐射)因素影响。
2. 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④下垫面性质:陆地 > 海洋;旱地 > 水田。 ⑤天气状况:晴天 > 阴天
3、年变化:一年最热月:北半球大陆7月 海洋8月 南
一年最冷月:北半球大陆1月 海洋2月
半 球
4、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差值。
?
影响因素: 纬度 、海陆分布、地形
年较差大小分布规律: ①纬度:高纬度 > 低纬度?
②海陆分布:内陆 > 沿海? ③地形 凹地 > 高地
D.<0℃
读图1“我国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回答: 1.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 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为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2.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其它地区 116° 118°
的影响因素是
28°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甲 M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