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田园》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美丽的田园》。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如农作物、家禽等,并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对田园风光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田园中的各种景物。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对田园景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计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田园中的各种景物。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对田园景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计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看到的景物。

2. 新课导入:介绍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如农作物、家禽等,并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对田园风光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课堂讲解: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对田园景物进行分类和计数。

例如,我们可以将农作物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家禽可以按照颜色和品种进行分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景物进行分类和计数,并展示他们的结果。

5.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如果有一片农田,其中有20棵玉米和15棵水稻,我们可以问学生:玉米和水稻各有多少棵?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美丽的田园农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家禽按颜色分类按品种分类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你家附近的田园风光。

答案:略2. 数一数,你家附近的农田中有多少棵玉米和水稻?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让他们对田园风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对田园景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计数。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延伸,观察和描述他们家附近的田园风光,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和计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 (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 (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1.6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如农作物、动物等,并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一节内容紧承第1.5节《大自然中的数学》,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如何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描述这些事物,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事物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并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美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并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和描述田园中的景物,培养自己的数学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设置美丽的田园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并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内含美丽的田园图片和相关的数学问题;准备一些田园景物的模型或者图片,方便学生操作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了哪些景物。

同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有几棵树?有几只小鸟?”等,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田园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田园风光,让学生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

本课的主要内容有:认识数字1-10,学习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字和运算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探索,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10,掌握加减法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10,掌握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字和运算,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田园风光和相关的数学知识。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和实物模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是与田园风光相关的数学知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6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6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感。

同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还需要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和应用。

同时,学生对美丽的田园风光有较高的兴趣,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对祖国美丽风光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感。

2.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美丽的田园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丽的田园图片,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向学生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b.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田园风光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a.向学生介绍田园风光的美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受田园风光的魅力。

b.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a.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的加减法问题。

b.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巩固(5分钟)a.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a.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美丽的田园风光?b.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田园。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如花、草、树木、小鸟等,并运用数数和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观察和操作类的活动比较感兴趣,而且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在逐步发展。

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还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并运用数数和分类的方法进行整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并运用数数和分类的方法进行整理。

2.难点: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美丽的田园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再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丽的田园图片或者视频,用于导入新课。

2.准备各种景物的图片或者卡片,用于学生观察和分类。

3.准备记录表格,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4.准备小组合作卡片,用于学生小组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美丽的田园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在美丽的田园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让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呈现各种景物的图片或者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每种景物有多少个。

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类,将相同的景物放在一起。

在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数数和分类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美丽的田园》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美丽的田园》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美丽的田园》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漂亮的田园》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2、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3、渗透算法多样化的,培育学生的协作和创新实力。

教学重点: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教学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轻轻,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漂亮的田园,你们有爱好吗?(有)好,让我们坐上汽车动身吧!二、发觉问题,解决问题1.看一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啊,多美的地方啊!细致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视察画面的内容。

2.说一说。

你能不能用数学的眼光细致视察一下,找出藏在里面的数学信息呢?依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小山羊有5只,小绵羊有7只;岸上有6只白鹅,河里有8只白鹅。

3.引入。

在漂亮的田园里,我们找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真不错!不过,这只小白鹅伸长颈项似乎有点不服气!听听,它在说什么?4.提出数学问题。

下面请小挚友们开动脑筋,先提一提关于小白鹅的数学问题,比一比谁最聪慧,提出的问题最多!5.沟通反馈,集体。

学生说问题,老师板书:河里有8只白鹅,岸上有6只白鹅。

一共有几只白鹅?一共有14只白鹅,河里有8只,草地上有几只?一共有14只白鹅,岸上有6只,河里有几只?6.解决问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求“一共有几只白鹅”。

全班沟通,明确:8+6=14(只)7.解决“。

比。

少几”的问题。

出示问题: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学生独立思索并列式。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14页“练一练”1、2题,指名汇报。

2.联系生活实际,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视察教室里的人和物,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四、全课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补评:板书设计:漂亮的田园一共有几只白鹅?8+6=14(只)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11-5=6(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漂亮的田园》教案2教学目的 1. 初步发展从详细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实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田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田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3)你还能解决哪些有趣的问题?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的说一说。 (请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 14 页“练一练” 第(1)题:
先出示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各有几只?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第(2)题: 请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观察教室里的人和物,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美丽的田园
一共有几只白鹅?
8+6=14(只)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
11-5=6(只)
本节课是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节综合练习课,主要是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并从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 20 以内数的加
这种学习形式,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及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一个推动力,吸引他们的目
光,同时也抓住学生乐于追求新鲜,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
到学习上,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掌握 20 以内加减的计算方法,能理解 20 以内进位加、退位减的算理,并能 正确的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学习的乐 趣。
讨论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大家看,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季节,田园里 的小动物在悠闲地玩耍着,让我们跟着笑笑和淘气的脚步一起去看一看吧!
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达到正确与熟练的要求。因此在课一开始,我就鼓励孩
课后 反思
子去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节内容只有一幅图,只看一张图提问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

1.6美丽的田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1.6美丽的田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1.6 美丽的田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在美丽的田园里,我作为一名教师,将带领一年级下册的孩子们走进数学的世界。

一、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是数学一年级下册,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6章“美丽的田园”。

这一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理解田园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理解田园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2. 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田园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田园场景的教具,包括稻草人、小鸟、蝴蝶等,以及一些数字卡片和加减法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向孩子们展示田园场景的教具,让他们自由发挥,描述他们看到的物体和数量关系。

2. 例题讲解:接着,我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如“稻草人旁边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几只小鸟?”来引导孩子们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孩子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4. 观察和思考:我会引导孩子们观察田园场景,鼓励他们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步骤,如“田园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等,以便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记住重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稻草人旁边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几只小鸟?2. 稻草人旁边有5朵花,摘走了3朵,还剩下几朵花?答案:1. 5只小鸟 2. 2朵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观察周围的物体和数量关系,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观察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喜欢动手操作。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解决问题,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美丽的田园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美丽的田园图片2.学习材料3.小组合作学习准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谈谈对田园风光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呈现田园中的动物和植物,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类。

如:有几只鸟?有几朵花?有几棵树?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计数和统计。

如:我们组有几只鸟?有几朵花?有几棵树?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田园风光的美丽。

同时,引导学生用加减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我们组有几只鸟,加上另一组有几只鸟,一共有几只鸟?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田园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我们带的食物分完了,我们应该如何分配?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出解决方法。

6.小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1.7《美丽的田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1.7《美丽的田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1.7《美丽的田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根据《美丽的田园》这一教案,为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制定的详细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7章《美丽的田园》的相关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田园中各种图形的识别和分类,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同时,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并命名田园中的各种常见图形;2. 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点;3. 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田园中各种图形的识别和分类,以及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实物模型、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田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各种图形。

2. 知识讲解:我会用PPT展示各种图形的模型,详细讲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生活中的图形,进行观察和分类,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 请学生回家后,尝试解决一些与图形相关的问题,如计算图形的面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学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美丽的田园》教案-北师大版(2023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美丽的田园》教案-北师大版(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特征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美丽的田园》教案-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美丽的田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知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丽的田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形状的物体呢?”比如我们的桌子是方形,球是圆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面图形的奥秘。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图形的兴趣不够浓厚或者小组合作不够默契。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更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此外,在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让他们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这样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重点一:认识并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名称。通过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如圆形无角、正方形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 》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 》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田园景色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内容包括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如房子、小鸟、蜜蜂、小鱼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通过生活中的景物,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田园景色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田园景色的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创设美丽的田园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美丽的田园景色和相关的问题。

学生准备课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美丽的田园景色,引导学生观察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如房子、小鸟、蜜蜂、小鱼等。

同时提出问题,如“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打开课本,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田园景色图,并提出问题,如“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感知田园景色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选择一种景物,如房子、小鸟、蜜蜂、小鱼等,用彩泥或其他材料制作出这种景物,并摆放在桌面上,形成一个美丽的田园景色。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这一节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田园风光,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田园的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美丽的田园风光有很高的兴趣,同时,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来描述田园风光,体会数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和描述田园风光,用数数的方法来表达。

2.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进行观察和描述,用数数的方法来表达。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田园风光的图片或者视频。

2.准备一些关于数数的卡片或者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数数的卡片或者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例如,展示一些有规律的图案,让学生找出规律,并用数数的方法来表达。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田园风光的图片,用数数的方法来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数数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描述和观察,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设计一张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并用数数的方法来表达。

《美丽的田园》数学教案设计

《美丽的田园》数学教案设计

《美丽的田园》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美丽的田园》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和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和描绘田园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田园景色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

2. 空间观念的建立:远近、大小、高低等。

3. 田园景色的描绘:田野、树木、房屋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田园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田园中的各种元素,并提问:“你们能找出视频中哪些物体是我们在数学中学过的几何图形吗?”第二步: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基本的几何图形和空间观念,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并举例说明。

2. 教师展示一些描绘田园景色的图片,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和理解这些图片。

第三步:实践活动1.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田园景色进行描绘,可以使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不同的元素。

2. 小组展示:各小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第四步: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观察和描绘田园景色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田园景色,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

2. 设计一幅描绘田园景色的图画,尽可能多地使用学到的几何图形。

五、教学反思:这堂课旨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此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受和体验田园风光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田园风光的美丽,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田园风光的美丽,提高审美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田园风光的图片、数学问题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对田园风光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与田园风光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草地上有多少朵花?”、“田里有几条小河?”等,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如:每组选择一张田园风光的图片,用彩笔标出图片中的数学信息,并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果我们把这些花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多少朵?”、“如果我们把这些小河加起来,总共有多少米?”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田园问题,如:“如果我们要种一行苹果树,每隔多少米种一棵比较合适?”、“如果我们要修一条小路,需要多少块砖?”等。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美丽的田园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美丽的田园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美丽的田园教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我们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美丽的田园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八章美丽的田园,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面积计算公式。

我们将会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且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面积的概念,了解并能够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大家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章节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重点是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一章节,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的物品,比如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还有一些面积的计算题目。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引入面积的概念,让大家能够直观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然后,我会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且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让大家掌握如何计算面积。

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通过板书来展示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计算一些实际的面积问题,比如计算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并且写一篇关于面积的小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拓展延伸,了解更多关于面积的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的美丽的田园教案,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章节中,教学的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重点是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在于面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美丽的田园》数学教案设计

《美丽的田园》数学教案设计

《美丽的田园》數學教案設計主题:《美丽的田园》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探索,学生能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及其属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几何图形的基本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通过观察田园风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田园风光的照片,让学生欣赏并描述照片中的景色。

教师提问:“你们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2. 讲授新课:介绍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如边数、角度、形状等。

然后,让学生从田园风光的照片中找出这些几何图形。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每组分配一幅田园风光的照片,让他们在照片中寻找尽可能多的几何图形,并画出来。

完成后,各组分享自己的发现。

4.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他们找到的几何图形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分。

2. 在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有创新性或深度的想法给予表扬。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张自己家附近的照片,尝试从中找出几何图形。

2. 阅读关于几何图形的课外读物,增加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1.6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田园中的各种物体,如小鸟、小鱼、蝴蝶等,并能够用数词表示它们的数量。

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数学的认识还处于基础阶段,但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事物。

同时,他们对于数数的技能也已经有所掌握,能够数数到几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田园中的各种物体,并能够用数词表示它们的数量。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数技能,能够数数到几十。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田园中的各种物体,并能够用数词表示它们的数量。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设置美丽的田园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美丽的田园图片,各种物体的数量。

2.教具:小鸟、小鱼、蝴蝶等模型。

3.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田园中的各种物体,如小鸟、小鱼、蝴蝶等。

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并尝试用数词表示它们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呈现田园中各种物体的数量,如3只小鸟、5条小鱼、2只蝴蝶等。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数量,并让学生尝试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物体进行操练。

如选小鸟,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只小鸟。

然后,让学生交换物体,继续进行操练。

4.巩固(10分钟)利用教具,如小鸟、小鱼、蝴蝶等模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对各种物体数量的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情境图、投影仪、动物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安全教育
教育学生不动教室里的电源,防止触电。
情境导入
自学质疑
交流展示
精讲点拨
矫正反馈
迁移应用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出示13页主题图,指导学生观察: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叶,花儿也开了,大自然美极了!小动物们兴高采烈地来到田园河边游玩。瞧,他们玩得可开心了!2、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填一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报,看看有没有漏掉。
3、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1)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减法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4、解答问题
(1)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11—5=7(只)
(2)淘气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8+6=
引导学生根据算式中的数字找到相应的动物,再根据加法算式想一想求的是什么。
(3)交流:在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三、实践应用(14页练一练)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能题出什么减法问题?
(2)解决问题。(同桌讨论)
(3)完成书上的填空题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
(1)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2)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观察情景图,能用流利的语言复述图意。
同桌合作把数学信息填在书中方框中
独立列式
根据图意提出数学中的减法问题并解答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总结本课的收获
附板书设计:
美丽的田园
空中()只小鸟,树上()只小鸟
课题名称
美丽的田园
课 时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利用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正确与熟练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初步发展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过程与方法:初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后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时困难应该不大。
岸上()只白鹅,河里()白鹅
地上()只白鹅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
一共有几只白鹅?
附板书设计: 买文具
认识小数
3.50、1.06、16.8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16 . 85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读作:十六 点 八五
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反思:本课由于学生思考角度不同,所观察问题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想法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发现个别学生不能充分展开思维,依靠老师慢慢的去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