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病人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病人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
2、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皮肤粘膜有无发绀。
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范围。
3、活动耐力。
4、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排便情况;评估有无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问题】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氧供应失调有关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5、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有关6、焦虑: 与担心预后较差,对死亡的恐惧有关7、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护理措施】1、患者入院,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入院告知。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安排有序,以保证患者休息和睡眠。
3、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予以氧疗;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4、排泄护理鼓励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
便秘者可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5、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遗嘱分别采取平卧位、坐位、半坐位、头低足高4位、侧卧位元等,病情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6、遵医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7、遵医嘱采取各种标本,做好各项检查的相应准备。
8、休息与卧位防止褥疮。
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遵医嘱给氧。
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9、遵遗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10、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若服用中药,按中药服药护理常规护理。
11、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分级护理。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一、常规护理按内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二、测量脉搏和呼吸必须准确计数1分钟,并注意脉率、脉律、脉搏的强弱及呼吸次数,如脉搏不规律,应数同1分钟内的脉搏与心率。
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其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以及氧饱和度的变化,有无心率过快、脉搏缓慢、咯血、呼吸困难、胸闷、憋气、腹痛、咽喉部疼痛、肢体疼痛等不适症状,记录病情变化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四、呼吸困难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给予氧气吸入,一般用氧每分钟2~4升。
对于严重缺氧者,使用面罩吸氧,氧流量每分钟6~8升;对于急性肺水肿者,可在湿化瓶内盛入20%~30%乙醇吸氧,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通气功能。
五、饮食给予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咖啡、浓茶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每餐进食不宜过饱。
对于水肿和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低盐饮食,限制入水量,准确记录其出入量,每日清晨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程度和治疗效果。
六、注意保持排便通畅切忌排便时用力过度,增加心脏负担。
七、药物使用的观察护理(一)服用抗凝血药阿司匹林和波立维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部刺激,如有胃部不适感觉,可增加胃黏膜保护药,同时留取粪常规,密切观察排便性质,检查隐血结果。
(二)服用华法林药物抗凝血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2.5,同时观察有无出血,如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出血、鼻出血。
(三)使用洋地黄1.严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脉搏缓慢、复视、黄绿视等中毒现象。
2.服药前,数脉搏,如脉搏<60次/分或发现不规律,或脉搏骤然增快的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做心电图,观察有无心律失常。
(四)使用利尿药1.长期服用利尿药通常在上午服用,应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
2.静脉注射利尿药后,通常在15~30分钟内排尿,准确记录尿量,观察用药效果。
(五)使用降压药1.观察患者的血压,有无头晕、头痛症状。
2.服用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时观察有无牙龈肿胀、下肢踝部的水肿。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心脏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神志、面色、精神状态、心理反应;2.观察病人进食、睡眠、排泄情况;3.注意观察病人全身营养状况,有无口腔黏膜及皮肤破损;4.观察病人有无水肿及水肿部位,正确测量记录体重、尿量;5.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有无毒副作用。
护理错施1.根据病人病情,决定病人卧床休息或下床活动。
2.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不良情绪。
3.遵医嘱测量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尿量、体重并记录,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予心电监测。
4.给予低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不宜吃得过饱过快。
5.注意病人口腔、皮肤清洁,保持床铺整洁,预防褥疮。
6.使用洋地黄及降压药的病人,注意观察其有无恶心、呕吐、头昏等不良反映。
7.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8. 巡视病房,了解并满足和帮助病人生活所需。
病人教育1.向病人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常规治疗方法。
2.指导病人了解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药物的副作用,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3.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
4.根据病人病情,家庭支持能力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并说明意义。
5.做好病人心理疏导,角色调整。
(一)高血压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变化;2.对于血压急剧增高的病人应注意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的症状;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1.遵医嘱予降压药物或镇静剂。
2.血压急剧升高,应立即卧床休息取舒适卧位,改变体位要慢。
3.保持病室内安静、光线柔和,保持睡眠充足。
4.病人如厕或外出检查时安排人员陪伴。
5.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体育活动方式,适量活动。
6.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健康心态。
病人教育1.讲解坚持服药的意义,自身病变的程度及治疗的意义;2.讲解常用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3.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做好记录;4.指导病人选择正确的活动方式如:散步、骑车、慢跑、太极拳等;5.指导病人合理饮食搭配,低盐低脂,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6.告之高血压急症处理方法及措施;7.合理安排生活,保证足够的睡眠;8.指导病人定期复查,告知复诊时间,地点,联系方式(二)慢性心衰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脉压的变化;2.病人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困难、咳嗽、胸闷、气促发绀等症状及听诊肺部湿啰音的情况;3.周围血管灌注不良的症状:出汗、脉搏细速、皮肤发凉、失眠、头晕、毛细血管充盈度差等;4.右心衰竭产生的体静脉充盈增强的征象:水肿、颈静脉怒张、腹水、眼眶水肿、肝肿大;5.肾灌注减少的特征:尿量、体重、水肿情况;6.电解质紊乱症状:头晕、乏力、口渴、ECG改变;7.应用强心药有无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及心律失常。
心内科 常见病护理常规
心肌病护理常规一、按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 休息轻者适当休息,明显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伴心力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
2 呼吸困难时,给予半卧位,并给予氧气吸入。
三、病情观察1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时,应及时配合抢救。
2注意有无栓塞症表现。
如肺栓塞时可出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紫绀等;脑栓塞时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及运动障碍;肾栓塞时可出现血尿、腰痛;肢体动脉栓塞时可出现皮肤温度下降、色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心律失常者按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四、药物护理1 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2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3 应用洋地黄药物时观察有无毒性反应。
4 应用抗凝药物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五、健康教育1限制体力活动,避免劳累,预防各种感染和毒素对心肌的损害。
2 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
3 保持大便通畅。
4 坚持药物治疗,注意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 定期复查。
风湿性瓣膜病护理常规一、按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 休息心律失常伴有心功能三级以上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做肢体主动和被动活动。
2 饮食给予低盐、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三、病情观察1 观察患者有无神志改变,注意疼痛程度及部位、四肢活动度,以判断有无栓塞。
2 注意体温、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及瘀斑,应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3 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应注意有无中毒反应,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尿量及定期监测电解质的变化。
4 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四、二尖瓣狭窄行球囊扩张时按球囊扩张手术护理常规五、健康教育1 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等。
2 预防风湿热发生,控制风湿活动。
3 坚持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4 育龄妇女注意避孕。
5 定期复查。
心脏电复律术护理常规一、目的心脏电复律是利用电能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变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方法,分同步和非同步电复律。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1.重点观察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要进行密切监测,以及相关的体征和症状,如胸闷、胸痛、气短等。
-观察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征象。
-监测血液检查结果,包括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等。
-注意尿量的监测,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
-观察眼结膜、皮肤黏膜的颜色和湿度,以评估患者的循环状况。
2.保持患者安静:-在心内科疾病急性发作或恶化期间,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防止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控制患者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患者过度激动或情绪波动,以免诱发心血管事件。
3.保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应经常改变体位,防止分泌物积聚导致呼吸困难。
-鼓励患者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根据医嘱给予吸氧治疗,维持良好的氧合状态。
4.严密观察药物的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给药,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
-监测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内毒素反应等。
-密切关注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避免使用过敏原和禁用药物。
5.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态给予适当的饮食,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
-鼓励患者多饮水,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饱餐和暴饮暴食。
-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密切关注营养不良和水肿等情况。
6.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表示关心和体谅。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态度。
-鼓励患者参加心理疗法和康复训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总之,在心内科疾病的护理中,重点是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给予及时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
此外,合理安排休息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心内科是医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整个身体的功能。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1.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氧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胸闷、压榨样疼痛。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并及时记录;-保持患者平稳的情绪状态,避免患者过度劳累;-教育患者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心功能的评估和药物的调整。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监测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无法从全身组织提供足够的氧供而导致的疾病,其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重等;-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功能,给予适当的氧疗;-管理患者的液体平衡,保持体液的平衡;-帮助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提高心脏的功能;-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合理饮食等。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异常造成的心跳规律紊乱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避免患者的情绪激动;-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定期复查患者的心电图,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常见的心内科疾病,还有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常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心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疾病常规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评估既往史及个人史、生命体征、意识状况、伴随症状、合作程度、心理状态。
2.评估自理能力、皮肤情况。
3.评估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性状、量。
4.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1.卧床休息,按医嘱给予饮食。
2.按要求测生命体征,对于发热患者,按要求测量体温,并准确记录。
3.按分级护理标准进行护理。
4.每周测体重一次。
5.根据医嘱记录出入量,记录大小便。
6.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
7.病房保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
8.定期病房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三)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及时正确留取标本,做好各项检查前准备。
2.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压、血糖。
3.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
4.定期复查,门诊随访。
呼吸困难(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史、发生时间、起病缓急、诱因、伴随症状、活动情况、心理反应和用药情况等。
2.评估患者神志、面容与表情、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体位、胸部体征、心律、心率,给与的氧流量,痰量,颜色等,。
3.评估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CT、肺功能检查等。
(二)护理要点1.提供安静、舒适、洁净、温湿度适宜的环境。
2.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避免刺激性强、易于产气的食物,做好口腔护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不易咳出者采用辅助排痰法,协助患者有效排痰。
4.根据病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改善通气,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原则。
5.根据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及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氧疗或机械通气。
6遵医嘱应用支气管扩张药、抗菌药物、呼吸兴奋药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7.呼吸功能训练。
8.定期病房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呼吸困难的常见诱因,指导患者识别并尽量避免。
2.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呼吸机功能训练。
3.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调整日常生活方式。
4.指导患者配合氧疗或机械通气的方法。
恶心、呕吐(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呕吐的特点及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气味、伴随的症状等。
心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难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生。
2 、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
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半坐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等。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
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1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7、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8、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
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要进食。
重危患者喂饮或鼻饲。
9、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10、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它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检。
11、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2、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3、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4、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5、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附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率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心内科护理常规范文
心内科护理常规范文心内科护理是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的全面护理,包括了病情评估、药物管理、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测、心理护理以及病情教育等方面,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和保障患者的康复。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常见心内科护理常规,详细介绍心内科护理的具体内容。
1.病情评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是心内科护理的首要任务。
包括了患者的主诉、病史、家族史的了解,全身状况的检查以及心肺听诊、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病情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药物管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疾病稳定和控制症状。
护士需要掌握和了解常用的心血管相关药物及其用法用量,包括抗高血压药物、抗心绞痛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在药物管理方面,护士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药物清单,确认患者是否按时按量服药,并及时观察和记录药物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
3.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是心内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了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的监测,以及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尿量等。
护士需要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对于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还需要定期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
4.心电监测心电监测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熟悉心电图的操作和解读,能够进行心律失常的判断和处理。
对于需要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冠脉造影、心导管检查等特殊检查前后的心电监测,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对于行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术前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手术恐惧感。
6.病情教育心内科护理还包括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病情教育。
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疾病的原因、病情发展和治疗方案等,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疾病,增强合作意识。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
心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2)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4)冠心病护理常规 (5)高血压病护理常规 (7)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7)心肌病护理常规 (8)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 (9)主动脉夹层护理常规 (10)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 (11)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11)心脏介入治疗常规护理 (12)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护理 (13)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14)起搏器安置术护理常规 (14)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了解病人主诉,有无胸闷、胸痛、心慌气急,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二)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
(三)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仪器、抢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
(四)抢救用品五固定,即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数量品种、定期检查维修、定时消毒灭菌,使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五)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给予氧疗;急性肺水肿病人可采用配置20%-30%酒精湿化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
(六)排泄护理:鼓励卧床病人多食蔬菜(芹菜,白菜)、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以及大豆等粗杂粮),养成每日排便习惯。
连续数日未排便者可给予缓泻剂,对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七)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八)休息及卧位:重症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床上、床下活动,长期卧床者至少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心功能不全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九)饮食护理: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
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限制钠盐的摄人。
(十)药物护理: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正确指导服药。
(十一)心理护理:护士应保持良好工作情绪,关心、体贴、鼓励病人,做好充分的解释、安慰工作,协助病人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根据病情及心功能状况,采取合适体位,为病人制定活动计划并督促执行,观察活动中反应。
活动受限者给予生活护理。
二、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少食多餐,进食不可过饱。
禁烟、限酒。
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三天未解大便者汇报医生,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三、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安全、空气流通,减少探视。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四、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并记录,必要时测体重、记尿量。
如需吸氧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湿化液和给氧方式。
五、按时按量服药,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六、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做好心理护理。
七、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做好健康教育。
心血管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常规一、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协助翻身、生活护理。
二、给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急性肺水肿时予高流量乙醇湿化给氧。
三、病情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特征、伴随症状,有无发绀。
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类、ß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电解质紊乱、咳嗽、心动过缓等)。
五、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急性肺水肿。
心悸护理常规一、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给氧。
二、病情观察:评估引起心悸的原因,必要时做心电图、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判断有无心律失常,观察血压变化。
注意有无低钾血症等诱发室早、室速的因素。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与副作用。
必要时做好准备好抢救器材与药品,保留静脉通道。
心源性水肿护理常规一、饮食:低盐饮食,限制含钠量高的食物及水分摄入,用排钾利尿剂者注意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
二、病情观察: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皮肤是否完整,遵医嘱记出入量或尿量、称体重。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观察疗效及副作用(有无电解质紊乱)。
四、皮肤护理: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卧位舒适安全,床单元平整干燥;定时翻身,保护骨隆突处;使用便器时勿擦伤皮肤。
心内科ccu疾病护理常规、症状护理常规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护理人员妥善安置新入院患者,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做好入院介绍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宣教。
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
2、急症患者入院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客观、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3、根据医嘱宣教饮食内容。
对进食无盐或者低盐、低脂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根据所患疾病,做好饮食指导。
严重水肿的患者限制摄水量。
冠心病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多食新鲜蔬菜。
禁烟、限酒,禁食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
测量脉率、心率应测量1min。
有脉搏短绌时,需2人同时测心率和脉率,并做好记录。
注意观察体重、咳痰量及性质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注意观察意识的变化,一旦出现意识丧失等猝死的表现,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5、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
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增加活动量。
6、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皮肤护理,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床单位平整,干燥,无渣屑。
严重水肿患者使用气垫床,避免压疮的发生。
8、备好急救所需的物品、药品。
仪器定点放置并确保性能良好,药品随用随补。
9、对留置各种管道的患者严格执行告知程序及管道护理常规。
10、做好患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11、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有便秘时切勿用力排便,应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肛注等。
12、对恢复期患者做好保健知识指导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的宣教,并告知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
第二章:症状护理常规便秘的护理常规1、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获得有关排便的知识。
2、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指导其选择合适自身的排便时间,理想时间为饭后(早餐后最佳)。
3、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取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
应多食含纤维素高的蔬菜与水果。
如蔬菜中的茭白、韭菜、菠菜、芹菜、丝瓜、藕、西红柿等,水果中的柿子、葡萄、杏子、鸭梨、苹果、香蕉等:餐前饮用开水、柠檬汁等热饮料,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适当提供轻泻食物如梅子汁等促进排便;多饮水,病情许可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000ml;适当食用油脂类食物。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根据病证性质适当调节温显度。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
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
根据病情安排舒适体位。
(如半卧位、侧卧位、端坐卧位)。
3.根据患者的情况,作有关的健康、卫生宣教,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有一定了解,以秋极配合。
4.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苔、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记录。
5.应用望、闻、问、切收集资料,辨别证侯,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
6.新入院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日;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3次:体温38.5℃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1次,或遵医嘱执行,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根据病情、心功能、水肿等情况,合理安排饮食、盐、水等的摄入,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忠者执行,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8.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
10.重危患者应备齐抢救物品。
做好特护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11.按医嘱准确给药,正确观察药物的性能及不良反应,如地高辛、西地兰、硝酸甘油、多巴胺、心律平等。
并做好药物有关知识的宣教。
12.掌握心电监护仪、输油泵、除颤仪、心肺复苏术的流程。
13.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征、舌苔、脉象等变化。
准确、按时地完成各项记录。
若发现病情突变,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14.做好心脏介入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1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病床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6.做好出院健康指导,并征求意见。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心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二、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2)三、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3)四、冠心病护理常规 (5)五、高血压病护理常规 (6)六、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7)七、心肌病护理常规 (8)八、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 (9)九、主动脉夹层护理常规 (9)十、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 (10)十一、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11)十二、心脏介入治疗常规护理 (12)十三、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护理 (12)十四、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13)十五、起搏术安置术护理常规 (14)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了解病人主诉,有无胸闷、胸痛、心慌气急,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二)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
(三)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仪器、抢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
(四)抢救用品五固定,即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数量品种、定期检查维修、定时消毒灭菌,使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五)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给予氧疗;急性肺水肿病人可采用配置20%-30%酒精湿化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
(六)排泄护理:鼓励卧床病人多食蔬菜(芹菜,白菜)、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以及大豆等粗杂粮),养成每日排便习惯。
连续数日未排便者可给予缓泻剂,对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七)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八)休息及卧位:重症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床上、床下活动,长期卧床者至少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心功能不全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九)饮食护理: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
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限制钠盐的摄人。
(十)药物护理: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正确指导服药。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心内科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胸闷、胸痛应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诱因有无呼吸困难及咳嗽咳痰,痰液形状有无晕厥、黑蒙、意识丧失,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2.体征观察根据病情需要按时检测T P R 心率BP 定时监测体重遵医嘱检测心电、血压、血氧、24h出入量3.护理措施Ⅰ一般护理①休息及卧位:注意休息,限制会客。
重病人绝对卧床,注意加床档保护。
呼吸困难者应卧床休息,根据呼吸困难程度采取适当体位。
心功能不全者根据病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②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长期卧床者进行压疮评估,每2h更换体位,防止压疮,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如已出现压疮,评估大小、程度,及时诊治,及时填写皮肤压力伤报表进行上报,同时做好压疮护理及观察记录,认真交接班。
③生活护理:评估病人病情及自理能力,根据分级护理要求给予、协助或指导患者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保持床单位整洁。
④排泄护理:鼓励卧床病人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养成每日排便习惯。
对便秘患者进行排便指导及护理,遵医嘱给予通便药物。
对便秘者可用手沿结肠走行方向轻轻揉压,无效时可戴手套润滑轻轻将粪便抠出。
⑤饮食护理:按医嘱要求(低盐、无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避免刺激性饮食。
Ⅱ急救护理①抢救物品:四固定--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保养、定时检查,使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②熟练掌握常用仪器、抢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③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氧供应及药物。
Ⅲ治疗护理①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氧疗。
根据病情调节样流量(低流量鼻导管吸氧2-4L/min,中流量4-6,高流量6-8,浓度30-4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氧短时或间断吸入。
呼吸功能不全者遵医嘱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②药物护理:掌握心血管常用药剂量、用法、作用、副作用,遵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知道正确用药,严密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浓度与使用速度;特殊用药见各疾病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目录第二章专科护理常规第三节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史:患病及诊治经过、目前状况、相关病史、心理社会状况及生活史.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包括生命体征、面容及表情、体位、营养状况等)、皮肤黏膜、肺部检查、心脏血管检查、腹部检查.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动态血压监测、心脏影像学检查、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
■修订【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所致能量消耗增加和机体缺氧状态有关。
3.心排出量减少:与心脏前负荷改变,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动过速有关。
4.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5.焦虑:与健康状况和角色功能改变,损伤性检查有关。
【护理措施】1。
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和洋地黄制剂的副作用,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扩血管药物严格调节用量,监测血压变化。
抗凝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2.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次数、异常脉搏应测一分钟。
3。
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发生的原因选择正确的给氧方式。
4.按照医嘱要求,指导患者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过饱,少食多餐. 5.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与家属一起鼓励病人,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病人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轻呼吸困难。
6.制定病人活动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在活动耐力可及的范围内,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
【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
根据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患者应该按时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
二、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一般状态:评估呼吸状况,脉搏快慢、节律,意识与精神状况以及是否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2。
心肺:两肺是否有湿罗音或哮鸣音,心脏是否扩大,心率是否加快.3.其他:有无皮肤黏膜发绀,有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水肿部位及程度,有无压疮,有无胸水、腹水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了解病人主诉,有无胸闷、胸痛、心慌气急,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2.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
3.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仪器、抢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
4.抢救用品五固定,即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量供应、定时核对、定时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5.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给予氧疗;急性肺水肿病人采用配置30%-50%酒精湿化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或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6.排泄护理:鼓励卧床病人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养成每日排便习惯。
连续数日未排便者可给予缓泻剂或低压温水灌肠,对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7.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8.休息及卧位:重症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床上活动乃至下床活动,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心功能不全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9.饮食护理: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
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限制钠盐的摄人。
10.药物护理: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正确指导服药。
11.心理护理:护士应保持良好工作情绪,关心、体贴、鼓励病人,做好充分的解释、安慰工作,避免他人谈论任何令病人烦恼、激动的事,协助病人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12.健康指导:(1)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有关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病人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睡眠,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4)根据不同疾病指导病人选择不同的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5)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应随身带好保健卡,冠心病病人应随身备好急救药。
(6)病人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 以下疾病均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心力衰竭护理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咳嗽,咳痰,心悸,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水肿,尿量。
2.注意急性肺水肿的发生,病人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端坐呼吸,口唇指甲出现青紫,烦躁不安,出冷汗,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血痰,两肺布满湿罗音,应立即抢救。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1.绝对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
2.给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
3.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4.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整洁,防止褥疮发生。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心率、心律、脉搏、呼吸及血压等,并记录。
6.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以15-20滴/分为宜,同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7.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便秘者给予缓泻剂。
8.应用洋地黄药物者,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每次给药前询问有无恶心、呕吐、头晕、视力模糊、黄、绿视等,听心率时如心率低于60次/分或有严重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时,停药并通知医生。
9.呼吸困难时,给半卧位,低流量吸氧。
如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给予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水肿,高流量吸氧4-6升/分,或氧气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
10.加强心理护理,态度和蔼,给予精神安慰,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高血压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注意有无脑病的前驱症状。
2.观察尿量及外周血管灌注情况,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
3.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有无并发症发生。
症状护理1.出现头痛、颈部僵直感、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卧床,头部稍抬高,减少搬动,教会病人缓慢改变体位,保持安静,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有失眠或精神紧张者,在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配以药物治疗或针灸治疗。
合并高血压危象时要做到:(1)密切观察意识及瞳孔变化,定时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若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视力模糊、眩晕、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师。
(2)使用硝普钠者,注意监测血压,注意药物避光。
(3)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尽快降低血压。
(4)有抽搐、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地西伴(安定)、巴比妥类药物,水含氯醛保留灌肠。
:(5)为减轻脑水肿遵医嘱静脉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
(6)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应告诫病人不要突起、突卧及下床以防晕厥。
4.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时要做到:(1)胸痛发作时应及时有效止痛。
(2)详细记录疼痛的特征、部位、形式、强度、性质、持续时间等。
(3)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嘱病人放松、深呼吸)。
(4)血压升高时应遵医嘱选用降压药,指导病人按时服药,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消除紧张心理。
5.合并脑出血时要做到:(1)监测血压、脉搏、心率、心律、神志等变化。
(2)记出人量,保证出人量平衡。
(3)去除造成血压升高的因素(紧张、焦虑。
兴奋、疼痛、劳累等)。
》高血压护理常规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或半卧位,减少搬动病人,教会病人缓慢改变体位。
2.高血压急症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通道。
3.多食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胆固醇食物;以清淡、无刺激的食物为宜,忌烟酒。
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控制钠盐及动物脂肪的摄人。
4.注意保暖,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洗澡时避免受凉。
5.注意安全,病人意识不清时加床挡,抽搐时用牙垫。
6.避免屏气或用力排便。
7.根据病人不同的性格特点给予指导,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各种导致精神紧张的因素。
8.健康指导(1)指导病人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
(2)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3)注意饮食控制与调节,减少钠盐、动物脂肪的摄人,忌烟酒。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5)嘱病人按时服药,适当参与活动。
(6) 高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心律当心电图或心电示波监护中发现以下任何一种心律失常,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并准备急救处理。
(1)频发室性早搏(每分钟5次以上)或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2)连续出现两个以上多源性室性早搏或反复发作的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
(3)室性早搏落在前一搏动的T波之上。
(4)心室颤动或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
2.心率当听心率、测脉搏lmin以上发现心音、脉搏消失,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或心率大于每分钟160次的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出及时处理。
3.血压如患者血压低于,脉压差小于,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出冷汗,神志不清,四肢厥冷,尿量减少,应立即进行抗休克处理。
4.阿——斯综合征患者意识丧失,昏迷或抽搐,此时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停止或紫组,瞳孔放大。
5.心脏骤停突然意识丧失、昏迷或抽搐,此时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为0,呼吸停止或紫绀,瞳孔放大。
对症处理1.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1)叩击心前区和进行胸外心脏挤压,通知医师,并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用品。
…(2)静脉推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
(3)心室颤动时积极配合医师作电击除颤,或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2.心脏骤停抢救配合(1)同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
(2)保证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及应用辅助呼吸器,并做好护理。
(3)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迅速、及时地遵医嘱给药。
(4) 脑缺氧时间较长者,头部可置冰袋或冰帽。
(5)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
(6)监测记录24h出入量,必要时留置导尿。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护理常规"1.休息对于偶发、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不需卧床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对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轻度心律失常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劳累。
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病情好转后再逐渐起床活动。
2.饮食按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3.心理护理按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4.药疗护理根据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给予相应的护理,如利多卡因可致头晕、嗜睡、视力模糊、抽搐和呼吸抑制,因此静脉注射累积不宜超过300mg/2h;苯妥英钠可引起皮疹,WBC减少故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WBC计数;普罗帕酮易致恶心、口干、头痛等,故宜饭后服用;奎尼丁可出现神经系统方面改变,同时可致血压下降、QRS增宽、Q-T 延长,故给药时须定期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若血压下降、心率慢或不规则应暂时停药。
5.健康指导:(1)积极治疗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2)避免情绪波动,戒烟、酒,不宜饮浓茶、咖啡。
(3)坚持服药,不得随意增减或中断治疗。
(4) 加强锻炼,预防感染。
(5) 定期随访,检测心电图,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应随身携带诊断卡和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药物。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有无病毒感染史及引起或加重不适的因素,如劳累、紧张等。
2.目前的活动耐力。
3.生命体征和尿量变化及有无心律失常。
4.有无组织灌注不良的症状。
症状护理~1.心悸、胸闷:保证病人休息,急性期需卧床。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疗效。
胸闷、心悸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人。
2.心律失常的护理:按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执行。
3.心力衰竭的护理:按心功能不全护理常规执行。
护理常规1.活动期或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并给予吸氧。
症状好转后,方能逐渐起床活动,病室内应保持新鲜空气,注意保暖。
2.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有心衰者,限制钠盐摄人;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3.遵医嘱及时准确的给药,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副作用。
4.多陪伴病人,关心病人,协助生活护理,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5.健康指导(l)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可进行适量体育锻炼,提高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对于转为慢性者,出现心功能减退,持久性心律失常时应限制活动并充分休息。
(2) 限制钠盐,不宜过饱,禁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3) 避免诱发因素,加强饮食卫生、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和肠道感染。
(4) .坚持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原发性心肌病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有无使心肌受损的因素,注意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的资料。
2.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
3.心率、心律、体温变化。
—4.监测周围血管灌流情况,如脉搏、皮肤温度、皮肤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和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
5.体重变化及营养状况。
症状护理1.栓塞:遵医嘱给予抗凝剂。
观察有无偏瘫、失语、血尿、胸痛、咯血等症状出现,观察病人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心绞痛:立即取平卧位、抬高下肢。
安慰病人,解除紧张情绪。
如有心绞痛发作遵医嘱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给予持续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