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按物体的大小分类(集合)》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优秀案例 数学《按物体大小分类》
优秀案例: 数学《按物体大小分类》时间:地点:小三班执教者:活动名称:数学《按物体大小分类》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到按大小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2.能区分物体的大小,按照大小标记分类。
3.能用“大”“小”表述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小兔头饰一个、大小萝卜若干、大小蘑菇若干、大小玉米若干、大小菜篮若干、大小篮子各1个,固体胶。
活动过程:一、以“小兔的菜园”的形式导入,辨认大小。
师:今天,陈老师受到兔妈妈的邀请,要带着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去看看兔妈妈的菜园里种了哪些蔬菜,你们想不想去呀!那我们来一起去看看,兔妈妈的蔬菜有没有长的一样大?(没有)二、引导幼儿按照大小分类。
师:现在菜园里的蔬菜宝宝都成熟了,想请小朋友帮忙一起拔萝卜、蘑菇和玉米。
1.出示菜篮,引导幼儿按照大小分类。
师:这里有两个菜篮,一个大一个小,请你们帮我把大的蔬菜放到大的篮子里,小的菜篮放到小的篮子里,边放时要边说:大萝卜放在大菜篮,小萝卜放在小菜篮;大蘑菇放在大菜篮,小蘑菇放在小菜篮;大玉米放到大菜篮,小玉米放到小菜篮。
2.请个别幼儿帮忙拔萝卜和蘑菇,放在相应的菜篮里。
三、幼儿操作,练习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找到一个小菜园,帮兔妈妈一起收蔬菜吧!四、蔬菜运送回篮子仓库。
1.引导幼儿观察篮子不同。
师:这里有两个篮子,是兔妈妈的小仓库,你们瞧,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那我要请两位小朋友将他的大蔬菜放到大的篮子仓库,小的蔬菜放到小的篮子仓库。
2.请幼儿将蔬菜运回仓库。
师:请刚刚这两位小朋友来当我的小仓管,看看其他小朋友有没有放对,现在请小朋友们将你们手中的蔬菜运回兔妈妈的仓库里吧!五、小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忙拔了这么多的蔬菜,还把蔬菜按照大小分好了,现在我们一起带着这些蔬菜去跟兔妈妈分享吧!活动反思:这个活动刚开始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大小,并分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物体大小排序的教学(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物体大小排序的教学(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物体大小排序的教学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二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颜色归类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物体大小排序的教学一一、教学名称;按物体大小排序的教学二、教学要求:1、教幼儿能够对大小区别较明显的4-6个物体,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三、教学准备1、实物套娃1套2、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塑料片一组5张,每人一组。
四、教学过程(一)观察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积极性,并发给每个幼儿大小不同的圆形塑料片各5个,先让幼儿摆弄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塑料片是什么颜色。
(二)引导幼儿按大小进行排序1、先请幼儿把塑料片找出来放在一起。
2、依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检查,对分类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4、请幼儿看看塑料片,塑料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排序,指定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数数,并查出套娃有几个(四)拼摆游戏1、请幼儿拿出塑料片,任意拼摆一种东西或图形2、教师巡视,对拼的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请幼儿说说自己拼摆的东西一共用几个塑料片拼的。
(五)小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二活动目标1、感受规律排序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增添的规律美。
2、通过探索、操作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学习有规律的进行图案装饰。
3、能有规律的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排序的规律。
活动重点:通过探索、操作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学习有规律的进行图案装饰活动难点:在操作中通过交流、探索尝试多种方法交替重复地排序教学资源教具:老师装饰好的衣服、裤子、裙子大卡片、规律板:○□▽学具:各种衣服、裙子、裤子图案纸人手一份、水彩笔、○□▽卡片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们,今天魔法森林里的小魔仙搬了新家,?请我们小朋友去魔法森林里做客。
你们想去吗?进入魔法森林要念咒语哟!梨苹果二、基本部分:1、进入魔法森林,引导有注意观察魔法森林的东西的摆放有什么特点?小朋友,我们到了?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颜色、花纹、图案很有规律)什么是有规律呢?(教师小结:按照一种方法,重复排列的方法就叫按规律排序)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图案排列规律:红-绿-黄-蓝-红-绿-黄-蓝-红-绿-黄-蓝3、教师小结:原来魔法森林里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有了这些图案,让这里更美丽了!4、魔法森林里的所有的东西必须按规律的装饰,可是小魔仙刚搬来,所以很多的东西还没有来得及装饰上有规律的装饰呢,你们愿意帮忙吗?装饰的时候必须要有规律的来装饰。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体的大小,能够按照大小进行分类。
2.锻炼幼儿观察和分类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物体:小球、大球、小石头、大石头、小玩具、大玩具等不同大小的物体。
2.图表:大小分类的图表。
3.班级小组:每个小组3-4名幼儿。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5分钟)1.通过唱歌、拼图或游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注意物体的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有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第二步:示范与引导(10分钟)1.展示不同大小的物体,让幼儿根据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
2.请几名幼儿出来示范分类,并解释他们的策略。
3.引导幼儿思考:按照哪些特征可以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第三步:小组活动(1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分类不同大小的物体。
2.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合作讨论,相互协助完成分类任务。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0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他们的分类方法和发现,鼓励积极交流。
第五步:概括总结(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提炼分类规则,如大小、形状等。
2.鼓励幼儿归纳总结,加深对物体分类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分类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运用规则进行分类。
3.教学方法:结合实物展示、小组活动和总结分享,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4.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分类策略和表达沟通情况评价教学效果。
五、延伸活动1.让幼儿以其他特征(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2.增加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分类概念。
3.鼓励幼儿自己创造分类规则,发展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六、家校合作1.将本次活动内容告知家长,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进行相关练习。
2.鼓励家长记录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和反馈,促进家园共育。
七、教学反馈1.收集幼儿学习作品,分析幼儿分类思维,进行个性化辅导。
幼儿园中班《物品分类》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中班《物品分类》教案幼儿园中班《物品分类》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物品分类》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物品分类》教案篇1活动目标1、尝试按大小、颜色、用途等两种不同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操作卡的使用,物体的粘贴活动准备标记卡、托盘、一棵苹果树、大小、红、黄颜色的苹果若干、实物水果、文具、衣物、操作卡、胶水、音乐、手偶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昨天是动物王国国王的生日,小动物们都为国王献上了各种各样的礼物,谁知道都有什么呀?这么多的礼物都放在了一起可真乱呀!小朋友愿意帮助国王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吗?(幼儿按照标记卡的内容对物品进行大、小和用途进行)二、进行部分1、按用途分类2、按大小、颜色分类三、动手操作分类请小朋友把记录卡打开,我们一起看一下记录卡上有许多漂亮的分类框,每个分类框都有一个标记,第一个是黄色的鞋子,和它对应的是兰色的鞋子。
中间的是大的学习用品,和它对应的是小的学习用品。
最后一行是大的玩具,和它对应的是小的玩具,请小朋友按照要求把口袋里的物品贴到相应的分类框里吧!四、课堂小结幼儿园中班《物品分类》教案篇2活动材料:1、幼儿参与收集的许多物品。
(十钟)2、托盘、小筐同幼儿人数。
托盘上贴有绿色的和紫色的纸。
3、掌握生命、无生命的概念。
活动过程:1、出示教师收集的物品,引发幼儿进行分类的兴趣,并介绍分类的方法。
2、教师同幼儿一起将教师采集的物品进行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分类。
3、将幼儿收集的物品进行分类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的分类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区分生活中有生命与无生命的事物。
幼儿分别说出有生命与无生命的事物。
幼儿园教案按大小分类
幼儿园教案按大小分类第一篇:幼儿园教案按大小分类活动名称:按大小分类活动名称:按大小分类活动目标:1、巩固、加深对大、小标记的认识。
2、复习按照图形匹配标记。
3、继续学习按照大、小标记将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同时,把同种的物品对应排列。
4、训练幼儿在学习完毕能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
不受物体的形状、颜色、种类影响,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
不受物体的形状、颜色、种类影响,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并对应排列;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教具:黑板一块;大小标记各若干;磁性图片若干(大小皮球、纽扣、萝卜等)。
学具:第一组,人手一套插有大小标记的分类卡,塑料珠、纽扣、图形片、花片(大、小各一个)。
第二组,人手一套插有大、小标记的分类盒,每人一盘大、小卡片各4"6个(形状、颜色不同)。
第三组,人手一盘装有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图片,一人一个分类盒,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复习按照图形匹配标记:提问:复习大小标记(这是什么标记?那是什么标记?)老师今天带来的皮球有什么不同?(有大皮球、小皮球)让我们一起把标记送给皮球。
(幼儿讲,老师操作棗大标记送给大皮球;小标记送给小皮球。
)2、按标记将不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出示这些图形片)老师先示范:这是什么片片?该回哪个家?(幼儿讲,老师操作棗大片片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小片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请幼儿把余下的片片送回家。
(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3、按标记将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出示分类材料,(大小纽扣、大小萝卜、大小皮球)出示分类卡,请小朋友到前面来取出两个物品比较,然后分别放在大、小标记下。
(老师加以肯定或帮助。
)二、游戏活动:《丰收季节》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
(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
)(例: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三、小组活动第一组,按标记将不同种的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应排列。
(把小篮里不同品种的物品按标记送它们回家,然后把同种类的物品对应排列)(边送边说)第二组,按标记将颜色、形状不同的物品分类。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
2. 学生能够使用形容词(大、中、小)描述不同大小的物体。
3. 学生能够运用分类和描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比较。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形容词描述不同大小的物体。
2. 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1. 物体图片(大、中、小大小各3张)。
2. 形容词卡片(大、中、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分类,大家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按大小分类吗?”2. 引导学生回答,如:书籍、食物、动物等。
3.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对物体进行分类。
二、新知探究(15分钟)1. 出示一张大、中、小的物体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引导学生使用形容词描述物体的大小,如:“这个物体非常大”,“那个物体很小”,让学生明确大、中、小的含义。
3. 出示其他物体图片,让学生根据大小进行分类,并使用形容词描述。
三、合作学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每个成员分发一张物体图片和形容词卡片。
2.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物体图片,按照大小分类,并用形容词卡片描述。
3. 学生完成后,小组互相交换并讨论。
四、展示交流(10分钟)1. 随机选几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分类和描述结果。
2. 其他小组对展示的结果进行评论和讨论。
五、归纳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按物体的大小分类的方法和描述的形容词。
2. 教师进行总结,补充学生可能遗漏的内容。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物体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大小进行分类。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形容词进行描述,如:“高、矮”等。
七、评价反思(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分类和描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板书设计:按物体的大小分类形容词描述:大、中、小课堂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描述和分类不同大小的物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学生也学会了使用形容词描述物体的大小。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大小概念,学会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分类思维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物品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具、水果、积木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布置成游戏场景。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大,什么是小吗?谁能告诉我?”2.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大小传递”游戏,将大小不同的玩具传递给幼儿,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找到与自己手中大小相同的玩具。
3.按大小分类(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示范如何按大小分类,将水果分为大、中、小三类。
(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尝试分类,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4.小组合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小组长。
(2)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积木,要求小组长带领组员按大小将积木分类。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邀请各小组展示分类成果,让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
6.活动延伸(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大小事物,巩固大小概念。
(2)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个别指导。
2.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参与。
3.教师在活动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判断他们对大小概念的理解程度。
2.观察幼儿在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按大小分类
中班数学教案按大小分类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工具,它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班数学教学中,按照大小分类教案是一种有效的组织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方法。
本文将就中班数学教案按照大小分类进行探讨。
一、大大小小在中班数学教学中,按照大小分类主要是指将教学内容按照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大小的概念。
1. 教学目标理解物品的大小概念;掌握用“大”、“小”来描述物品的能力;培养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2.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积木、盒子等;准备一些图片,包括大小不同的动物、水果等;准备一些与大小相关的游戏和活动。
3. 教学活动(1)观察物品大小教师可以将一些不同大小的物品放在桌上,让幼儿仔细观察它们,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手指、眼睛等工具进行观察,帮助他们理解物品的大小概念。
(2)比较物品大小教师可以将两个物品放在一起,让幼儿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手指、眼睛等工具进行比较,帮助他们掌握用“大”、“小”来描述物品的能力。
(3)分类物品大小教师可以根据物品的大小,让幼儿将它们分类。
教师可以张贴一些大小不同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实物进行分类。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命名分类的标准,如“大大的”、“大的”、“小的”、“小小的”等。
(4)大小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大小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让幼儿观看并找出其中的大物体和小物体;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盒子,让幼儿将物品放入相应大小的盒子中。
4.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
例如:幼儿是否能正确观察和比较物品的大小,是否能正确分类物品的大小,是否能用“大”、“小”来描述物品的大小等。
二、多少少多除了按照大小分类,中班数学教案还可以按照多少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数量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计数能力和数量比较能力。
年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年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培养他们的分类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大、中、小的概念,理解大小之间的关系。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具:大、中、小三种不同大小的玩具或实物。
2.教材:教案PPT、课件、故事书等。
3.教学环境:教室桌椅整齐摆放,保持安静整洁。
教学内容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三种不同大小的玩具或实物,让学生自由观察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提出问题(10分钟)1.请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物体,分别说出它们的大小。
2.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些物体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3.引导学生思考:事物的大小有大、中、小之分,我们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物体的大小。
讲解概念(15分钟)1.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大、中、小的概念。
2.讲解“大”、“中”、“小”的意义及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
分类练习(20分钟)1.要求学生将教师提供的物体按大小分成三组。
2.学生在小组内商量、讨论,并将物体进行分类。
3.每组学生展示出他们分类的结果,并进行讨论。
温故知新(10分钟)1.教师通过PPT或故事书再次呈现不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再次观察并复习分类。
2.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巩固学生对“大”、“中”、“小”的认识。
总结与评价(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大、中、小的分类方法。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鼓励学生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分类方法。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找出家里的物品,按大小进行分类,并用笔记本记录下来。
2.让家长配合,帮助学生巩固分类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按物体的大小分类”为主题,通过直观的实物展示和分类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大、中、小的概念。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加体验,提高学生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按物体大小分类 教案
按物体大小分类教案教案标题:按物体大小分类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按物体大小分类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和排序。
3. 学生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教学重点:1. 掌握按物体大小分类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不同大小的物体,如玩具、图书、水杯等。
2. 大小不同的图片或卡片。
3. 白板、彩色粉笔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大小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2.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大小与分类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1. 将不同大小的物体分成几组,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每组物体的共同特征。
2. 引导学生发现分类的依据是物体的大小。
3. 引导学生尝试用适当的词汇描述每组物体的大小差异。
讲解活动:1. 通过幻灯片或白板展示不同大小的物体的图片。
2. 使用适当的词汇(如大、小、更大、更小)讲解物体的大小关系。
3. 强调使用形容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
练习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些物体,让他们按照大小分类。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描述每组物体的大小。
3. 引导学生将分类结果展示给全班,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每组物体的大小。
巩固活动:1. 给学生分发一些图片或卡片,让他们根据物体的大小进行排序。
2.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和讨论排序结果。
3. 鼓励学生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排序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大小差异。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体的大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 鼓励学生设计一个游戏或活动,让其他同学根据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
评估活动:1. 给学生分发一份练习题,要求他们根据图片或描述选择正确的物体大小关系。
2.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按物体大小分类的概念和技能。
幼儿园中班教案《物体的分类》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物体的分类》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幼儿园《物体的分类》及篇1教学目标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教学难点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过程一、活动一: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一)谈话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你们欢迎他们吗?1.出示图片:小猫和小狗2.小狗说:“谢谢大家.”小猫说:“在学习前我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记住我们吗?请快想想,怎样才能记住我们.”(二)学生讨论1.如何记住一只小猫?又如何记住一只小狗?2.学生反馈:小猫矮矮的、胖胖的、黄色的猫.小狗高高的、瘦瘦的.3.小结:要记住它们的特点.二、活动二:练习分类小狗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一)出示图片:物体分类(二)分组讨论1.四人分小组讨论,边发表意见边演示课桌上的物品.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出示图片:分类方法一、分类方法二三、活动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小狗说: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物品好吗?教师板书:认识物体(一)认识长方体1.出示图片:长方体2.小狗问:它是什么样子?3.每一名同学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面,摸一摸每个面一样大吗?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的?起个什么名字?4.学生反馈长方体的形状特点(1)有六个面;(2)有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个面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四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一样大.教师板书:长方体(二)认识正方体1.出示图片:正方体2.小猫问: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吗?有什么特点?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起个什么名字?3.学生分小组讨论4.学生反馈正方体的特点正方体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教师板书:正方体5.你是怎么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哪些东西是正方体的呢?四、活动四:认识圆柱体和球(一)认识圆柱体和球1.出示图片:圆柱体、球2.小狗问:你的桌面上还有什么物体呀?它们有什么特点?3.学生小组讨论4.学生反馈圆柱体有两个面是圆形的,球上没有一个平面.教师板书:圆柱、球5.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体的?那些物体是球体的?(二)小结今天我们和小猫和小狗一起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我们一起把它们的名字读一遍.(教师指图形,学生举物体,说名字.)(三)出示图片:找朋友五、活动五:做游戏“摸一摸、猜一猜”游戏介绍:将所有的物体全部放在课桌上,小组中的每个人轮流用围巾蒙住眼睛,用手摸物体并猜出是什么物体,看谁猜得又对又快.六、活动六:小小建筑师1.用桌上的物体搭建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1.学生反馈.七、总结今天你们认识了哪些物体?怎么记住它们?我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物体吗?反思本节课教学导入采取如何记住学生最喜欢的小猫、小狗的样子来进行的,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记忆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按物体的大小分类》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大小是可比较的。
2.学会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
二、教学准备1.准备一组不同大小的物体,如小球、积木、玩具汽车等。
2.准备一个白板或黑板,以及相应的写字笔。
3.准备小组活动所需的素材,比如分类卡片。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创造一个情境,用准备好的物体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引导他们思考:你们觉得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可以按哪些特点分类呢?第二步:引导学生分类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3人。
2.发放分类卡片给每个小组。
3.引导学生按照物体的大小,将准备好的物体进行分类,并将物体放在相应的卡片上。
第三步:小组合作1.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并讨论其中的异同。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比较。
第四步:整合总结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小组的分类结果,了解不同组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按照哪些特点可以更准确地分类这些物体呢?3.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物体的大小是可比较的,可以作为一种分类标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按物体的大小分类》为主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物体的大小是可比较的,并学会按照这一特点进行分类。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合作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每个小组都展示了他们的分类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交流。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学生在分类时只根据物体的大小来决定,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分类标准。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分类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其次,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得比较被动,没有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信心不足,或者是因为在小组中有一些较为强势的学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采用一些不同的教学策略。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一)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一)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按物体的大小分类》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操作,理解大小的概念,掌握用“大、小”表达物体的大小关系。
2. 能够按照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3. 能够正确使用“大、小”词汇,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二、教学准备:1. 纸板箱、不同大小的水果、球等物品。
2. 白板、笔。
3. 《按物体的大小分类》教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出示不同大小的球(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让幼儿观察并感受球的大小关系。
引导幼儿使用“大、小”词汇表达球的大小。
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大、小”来表达物体的大小关系。
2. 授课(20分钟)(1)观察物品的大小关系老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水果,如苹果、橘子、草莓等,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大小关系,引导幼儿使用“大、小”来描述水果的大小关系。
(2)分类在掌握了“大、小”表达物体大小关系后,老师出示纸板箱和不同大小的球、水果等物品,让幼儿按照大小关系进行分类,将相同大小的物品放在一起。
(3)巩固出示不同大小的卡片,让幼儿选择符合要求的卡片,或问关于大小的问题,如“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3. 练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物体的大小关系,以及分类练习。
(2)让幼儿自主观察物品大小关系,自己进行分类。
4. 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化幼儿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并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物品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品的大小关系和分类练习,使幼儿能够掌握用“大、小”表达物体的大小关系,并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表达,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程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同时,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幼儿建立更加完整的大小概念,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准确地使用“大、小”词汇表达物体的大小关系。
语文教案-按物体大小分类精选教案5篇
按物体大小分类精选教案5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按物体大小分类精选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按物体大小分类精选教案1设计背景1因本班很多孩子对数还没有更深的概念,为激发孩子的兴趣,学习用标记、表格、数字等记录自己的分类、计数结果,培养幼儿归纳、计数、记录的能力而设计的活动。
活动目标1.主动探究物体的多种分类方法,能按物体的两种特征,适当拓展为三种特征进行分类计数,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分类的标准;2.学习用标记、表格、数字等记录自己的分类、计数结果,培养幼儿分析、归纳,计数、记录的能力和操作兴趣;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能用语言表达操作情况,促进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活动重点:能按物体的两种(三种)特征进行分类计数,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分类标准(为什么这样分)。
活动难点: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自己的标记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
活动准备小猫,颜色、大小各不相同的鱼(图片)若干;水果、蔬菜的食物图;纽扣图的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渗透分类方法,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师: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朋友们好!(再问老师好)。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
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大声的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耶!今天,老师想把我们快乐方队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孩子们各自表述自己的想法:按头发的长短分;按个子的高矮分;按男、女孩子来分)2、那么,什么方法能最快将我们快乐方队分成两组呢?(男孩子、女孩子)那我们就动起来吧。
小朋友们分得真迅速,那男孩儿、女孩各有多少?二、引导幼儿探究分类方法,练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分类标准。
1、学习了分类的方法,在生活中又有什么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分类计数吧(出示课题)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快乐第一关:贝贝猫分鱼(两个特征)(出示教具:贝贝猫,池子里颜色、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的鱼若干)师:贝贝猫在池塘里养了许多鱼,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鱼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观察后发现鱼的颜色、大小不一样)2、师:贝贝猫觉得这么多鱼住在一个池子里太挤了,想把它们放到不同的池子里,让相同的鱼住在一起,小朋友觉得贝贝猫可以把这些鱼放到几个池子里呢?现在小朋友们分组讨论一下按什么标准分呢?小朋友面前都有和贝贝猫一模一样的鱼,我们就动手试一试,帮贝贝猫分一分吧!3、(幼儿操作“小猫分鱼”:此时教师为幼儿提供了2格、4格不等的分类卡作为“池塘”,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法、需要选择适合的分类卡进行分类)展示分类结果:4、请你告诉我们,你把小鱼放到了几个池子里?你是怎样放的?(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做好标记——按颜色分,可用不同的颜色作标记)谁和他的分法不一样?再来尝试一下。
幼儿园大小分类教案
幼儿园大小分类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大小分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大小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物体大小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 帮助幼儿掌握大小分类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1.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让幼儿理解大小的概念。
2. 学习使用形容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如大、小、更大、更小等)。
3. 进行大小分类的练习,让幼儿将物体按照大小进行分组。
教学准备:1. 不同大小的物体,如积木、玩具、水果等。
2. 形容词卡片,上面写有大、小、更大、更小等词语。
3. 分组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如大、中、小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不同大小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物体大还是小?”2. 让幼儿用手比划出物体的大小,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
探究活动:1. 教师出示两个物体,让幼儿比较它们的大小,并引导幼儿使用形容词来描述它们。
2. 逐渐增加物体的数量和大小差异,让幼儿继续比较和描述。
练习活动:1.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物体,让他们按照大小进行分类。
2. 引导幼儿使用分类标准,如大、中、小,将物体放入相应的组别中。
3. 让幼儿互相观察和比较各自的分类结果,并进行讨论。
巩固活动:1.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
2. 让幼儿进行大小分类的游戏,例如将物体按照大小排列或找出最大的物体等。
总结活动: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总结学到的大小概念和分类技能。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拓展活动:1. 鼓励幼儿在家中或幼儿园环境中寻找不同大小的物体,并进行大小比较和分类。
2. 制作大小分类的图表或海报,让幼儿参与设计和展示。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检查幼儿完成的大小分类作业或练习。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活动。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供个体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理解和掌握大小分类的概念和技能。
大小分类教案幼儿园
大小分类教案幼儿园背景介绍大小分类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基础知识,对以后学习十分关键。
大小分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在数学上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大小分类的教学非常重要。
目标本教案旨在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大小物品,掌握大小排序和归类的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大小分类思维。
准备•彩色纸•小球•水果模型•图例手绘板•幼儿图书活动一:大小分类认识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大小不同的常见物品和物体。
1.老师先请幼儿们手中拿着自己的东西站成一排,展示她们手中的物品的大小差异,让幼儿们通过视觉感受大小不同的物品。
2.请每个学生来到老师的面前,拿着自己的物品,然后用比较形容词描述自己的物品大小,如大、小、中等等。
3.在教室内,把几个常见的东西放在地上,比如小球、水果模型等,让幼儿用手比较和触摸体验大小的差异。
活动二:大小排序活动目标:让幼儿们通过排序实践大小分类思维,并通过排序训练他们的分类能力和观察能力。
1.老师带领全体幼儿,将几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模型放到桌子上,让幼儿按大小顺序排列它们。
2.为了更好的让幼儿理解,老师可向幼儿展示大小图例手绘板,教他们一些用于描述对象大小的词语。
3.幼儿们组成小组,老师为每个小组分配几个物体,让幼儿在小组内分别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他们的物体。
每个组排好后展示其成果。
活动三:大小分类实践活动目标: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大小分类思维和分类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大小概念。
1.孩子们分配到翻开的幼儿图书中选择一本绘本,老师让孩子们寻找、比较和分类书中的极大、极小和适中的物品。
2.孩子们将找到的物品用粘土或纸板自己制作出来,比较和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幼儿们在真实的情境演练中学会了大小分类的基础知识,实现了对大小的辨识、大小排序、大小分类和大小观察能力的提升。
中班大小分类教案
中班大小分类教案
教案标题:中班大小分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不同大小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大
小关系。
2. 语言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不同大小的物品,能够用形容词来
描述大小关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大小分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教会学生认识和描述不同大小的物品,培养学生的大小分类能力。
2.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小关系,理解形容词的用法。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不同大小的玩具、图片卡片、形容词卡片。
2. 教材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故事书籍。
3. 环境准备:布置教室环境,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大小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不同大小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它们的大小关系。
2. 学习活动:教师给学生介绍形容词的用法,然后引导学生用形容词描述不同
大小的物品。
3. 拓展活动:让学生参与大小分类的游戏,如找出教室中不同大小的物品,或
者进行大小排序的游戏。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描述自己身边的不同大小的物品。
5. 总结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化学生对大小分类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对不同大小物品的描述能力和参与游戏的情况。
六、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按物体的大小分类(集合)》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大小,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2.学习用"大"和"小"表述分类的结果。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过"比较物体大小"。
(二)物质准备:大小两种的灰色鱼若干;大小两种盘子若干;大小两种的花若干;大小两种的袜子若干;贴有大小标记的衣架两个;标有大小标记的圆圈垫两个;花
瓶12个;贴纸材料《分大小》。
【活动过程】
一、以"小猫钓鱼"的形式,引导幼儿辨认大和小。
教师出示若干只大小两种灰色的鱼,并提问: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以"小猫分鱼"的形式,引导幼儿按大小分类。
(一)教师提出分类任务。
师:现在卞老师给你们两个盘子,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你们把这些鱼分一分。
(二)请个别幼儿展示分类结果,并引导幼儿表述。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以"小猫晒鱼"的形式,让幼儿练习按大小的标记进行分类。
(一)教师在活动室内设置大小标记的圈子,并提出分类任务。
师:小猫要把鱼晒出来,请把小盘子放在标有小圆点标记的圆垫上,把大盘子放在
标有大圆点标记的圆垫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大""小"表述分类结果。
四、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按物体的大小分类。
(一)分组的材料:
第一组--"分大小",引导幼儿在《分大小》中分球、棒棒糖、花。
第二组--"晒毛巾",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毛巾分别挂在相应标记的衣架上。
第三组--"插花",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花分别插在相应标记的花瓶里。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并鼓励先完成的幼儿继续操作其他组的材料。
(三)展示并交流操作的分类材料。
师:你操作了哪盘材料?你是怎么分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分球""分棒棒糖""分花""分鱼"等活动材料投放在数学区,引导幼儿继续操作练习。
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利用整理衣袜等机会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