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算盘表示数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数学苏教《用算盘表示数》金德玲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35
![二年级下数学苏教《用算盘表示数》金德玲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35](https://img.taocdn.com/s3/m/daefc399f5335a8103d220ba.png)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4-35页的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的第1-4题及“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在算盘上拨出千以内的数。
2.经历拨珠数数的过程,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发展数敢。
3.了解算盘的起源,知道算盘是中国的重大发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能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掌握拨珠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算盘、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谈话:小朋友们,想猜个谜语吗?出示谜语:东西南北都是墙,墙壁内横一根梁,梁中栏杆均匀放,杆串珠子上下忙。
你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谜底:(算盘)你见过算盘吗?在哪里见过的。
(师出示算盘)说明:老师的算盘,珠子是不能自由动的,所以可以竖着放,小朋友的算盘是不能竖着放。
二、认识算盘,初步感知1、根据谜面,逐句组织学生交流,认识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
跟着老师在算盘上摸一摸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
2、听老师的口令:摸“上珠”,摸“下珠”,摸“梁”“档”“框”。
3、刚才我们认识了算盘,你知道算盘是什么时候有的吗?介绍算盘(教材第35页的“你知道吗?”)。
第一种算盘叫什么?你桌上的算盘叫什么?老师的呢?4、那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知识和什么有关了吗?板书完整课题:“用算盘表示数”三、读写算盘,探究新知出示计数器;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前,我们要先定好数位。
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那算盘上的数位怎么来确定呢?1.确定“个位档”。
谈话:可以从算盘的右边任意选定一档定为个位,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右起第三档确定为个位档,它的左边依次是哪几个数位?(十位、百位和千位)你们的算盘上都定好位了吗?在算盘上拨珠前,我们先要把它的上珠和下珠都靠框,这也叫做“清盘”这样我们拨出来的数才能更清楚更准确。
用算盘表示数
![用算盘表示数](https://img.taocdn.com/s3/m/110e3176cfc789eb172dc86e.png)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的例4、“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的第1~4题与“您知道不”。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算盘与算盘的结构,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能读出、写出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能按要求在算盘上拨数。
2.使学生通过用算盘表示数,感受计数工具的科学与方便,体会计数工具与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感情。
教学重点: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掌握上珠以一作五的记数方法。
教具准备: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造算盘导入:小朋友,想知道古人就是怎样记数的不?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后来发明了算筹,这些就是算筹表示的数字。
出示1、2、3、4、5。
)您有什么发现?(有几根小棒就表示几。
)想想6怎么表示?(出示6、7、8、9。
)小结:就是呀,这样表示就可以用较少的小棒表示较大的数,这可就是我国古人记数的一个重大发明呢!如果用珠子表示数。
(出示一串9个珠子。
)这表示几?用9个珠子表示9,觉得(有点麻烦)。
对啊,珠子多了还容易数错,您能仿照古人用简单一点的方法表示9不?生:可以把一个珠子竖起来表示;可以用形状(放大)来与其她珠子区分;还可以用颜色(涂色)来与其她珠子区分。
小朋友想得都有道理,用不同颜色或大小的珠子可以区分表示不同数的珠子。
假如都用一样的珠子,怎么区分呢?师:不错的想法,为了避免混淆,可以在中间用一根小棒隔开。
上面的珠子表示5,下面的珠子表示1。
要表示两位数就用两串珠子,三位数就用三串,以此类推。
为了固定这一串串的珠子,还可以在外面添个框。
经过大家的创新,咱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计数工具——算盘。
二、认识算盘1.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
(1)儿歌介绍。
(2)学生指自己算盘各部分名称。
师指板贴,生集体答。
2.拨法介绍。
清盘:用算盘拨数时,先要把所有的珠子靠框,叫清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用算盘表示数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用算盘表示数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ec64b7dd36a32d737581ef.png)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算盘的结构,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能读出和写出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能按要求在算盘上拨数。
2.学生通过用算盘表示数感受技术工具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计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了解从古至今劳动人民计数方式的变化,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算盘上表示的数,能按要求在算盘上拨珠表示数教学难点:掌握从4到5,从9到10的拨珠方法。
教学准备:算盘,计数器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一、算筹导入,生成算盘开场:听说二(4)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听故事,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从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说起。
(欣赏视频)小朋友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动手又动脑,愉快地学数学吧!上课!提问: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都是用0—9这十个数来表示的,如果让你用小棒来表示1—9,你会吗?闭上眼睛摆一摆。
(ppt展示)瞧,你摆对了吗?过渡:聪明的古人用算筹表示1到9。
比较:观察摆小棒和算筹两种表示1—9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预设:①表示1—5的方法是一样的,摆几根竖着的就是几。
②古人用一根横着的小棒表示5,再用竖着的小棒表示比五多的数;相当于5加几。
追问:这样表示有什么优点呢?学生:①更简便②更清晰地看出是几。
小结:是呀,这样就可以用更少的小棒表示较大的数了。
算筹是我国古代记数的一个重大发明呢!过渡:渐渐地,先人们发现,算筹不方便携带和操作,于是他们用珠子来代替小棒。
瞧,你能看明白上面的这颗珠子表示几吗?评价:真棒,一下子就读懂了先人的想法!那下面的这几颗珠子各表示几呢?指出:是的,为了方便区分,我们在中间加上一根小棒。
这一串珠子就可以表示除1—9这九个数了。
追问:如果想表示10,你打算怎么办?指出:看来,两位数需要两串这样的珠子,那三位数呢?那我摆上很多串珠,就能表示多位数了。
《认识算盘》 教学设计
![《认识算盘》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12645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a.png)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和结构,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掌握算盘的记数方法,能够用算盘表示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算盘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
掌握算盘的记数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上珠和下珠表示的数值。
能够准确在算盘上拨数。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算盘、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古代计算工具的图片,如算筹等,引出算盘。
提问学生是否见过算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算盘的历史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使用。
展示算盘,讲解算盘的结构。
算盘主要由框、梁、档、上珠和下珠组成。
框是算盘的四周,梁把算盘分为上下两部分,档是连接上下珠的竖杆,上珠一个表示 5,下珠一个表示 1。
演示算盘的记数方法。
例如,在算盘上拨出 1、2、3、4、5 等数字,让学生观察上珠和下珠的使用。
让学生动手在算盘上拨出 10 以内的数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3、巩固练习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在算盘上拨出来,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拨数又快又准。
4、课堂小结回顾算盘的结构和记数方法,提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
强调算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
5、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算盘,并在算盘上练习拨出 20 以内的数字。
查找资料,了解算盘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但部分学生对于上珠和下珠表示的数值理解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针对性的练习。
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算盘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他们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3、用算盘表示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用算盘表示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df90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0.png)
3、用算盘表示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能用算盘进行数的表示和运算;
3.锻炼观察、意识和严谨性。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算盘的构造;
2.能准确地用算盘进行数的表示和运算。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用一个算盘展示给学生看,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算盘。
”教师再问:“你们知道算盘是怎样运用的吗?”学生回答:“不知道。
”
2. 讲解算盘的构造
教师用图示展示算盘的“珠子”、“珠位”、“横梁”等构成要素,并让学生跟随图示动手操作,熟悉算盘构造。
3. 讲解算盘的用法
教师用具体例子讲解算盘的用法,如两个一位数相加、一个二位数减一个一位数等,让学生跟随算盘操作,体会数的加减法运算。
4. 练习算盘的使用
教师出示多个算术题目,并让学生用算盘进行计算,逐步做到熟练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5. 归纳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分享感受和心得体会。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操作演示和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既让学生了解知识,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以致用。
五、教学评估
本节课设置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算盘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六、教学后记
本节课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如何通过算盘进行数的加减法运算,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用算盘表示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用算盘表示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93dd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6.png)
3、用算盘表示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使用算盘,以算盘表示数,加减数。
2.能够用算盘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
3.发展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和耐心,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1.表示数的有关概念。
2.用算盘表示数。
3.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地使用算盘,以算盘表示数,加减数。
2.能够用算盘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
四、教学难点1.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五、教学准备1.翻斗算盘。
2.习题册。
3.讲义。
4.小板书。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通过将翻斗算盘搬进教室,并向学生介绍它的用途,引出本课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学生自我探究。
教师演示如何在翻斗算盘上表示数,并简单介绍算盘的结构、表盘的数字规律及算盘的读法。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课桌上的算盘打开,自己动手试着用翻盘算盘对不同的数字进行实践操作。
3.学生评价。
在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操作后,请他们分组完成练习册上所给的各道题目,检查同学们作答的情况,评价各小组的练习情况。
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上自由发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反馈,及时修正教学方向,加强教学效果。
4.课堂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例如,邀请同学上来讲述自己学习算盘的心得等。
七、教学总结1.本课通过介绍翻盘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技巧,让学生掌握了使用算盘表示数,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着重切入学习方法和实践操作,在互动性、启发性、经验性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3.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反思1.课堂教学时间较短,应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把握好教学的时机,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成果。
2.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数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互动性、启发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趣味性。
3.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意,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第3课时 用算盘表示数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第3课时 用算盘表示数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184e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f.png)
2.学拨珠。
我们看刚才的图,你能在上面的几幅图中找出1~9的数吗?你会在个位上面拨出1~9的数吗?出示例4的两幅图和下面的五福图。
学生尝试拨珠,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收集反馈信息。
下面我们跟着教师后面拨一拨,教师示范正确的手势拨珠。
学生在小组里面拨一拨,掌握正确的拨珠手势。
2、你能读一读算盘上面表示的数吗?会写吗?请你们边读边在教材上面写一写。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末尾有0的是哪几幅图?上面读作什么?中间有0的呢?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自学疑问
盲点、考点
易错点、易混点
1.算盘上上珠和下珠每一颗代表的数字。
教学
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算盘说: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看你们认识它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算盘认识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1)认识算盘。
提问算盘上面有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课件上面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在介绍档位的同时从右往左分别介绍个位档、十位档、百位档、千位档。
第2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3,表示有3个十;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7,表示有7个一。
第3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6,表示有6个十;个位档上面没有。
第4幅图:百位档上面的算珠是8,表示有8个百。十位档上面没有,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2,表示有2个一。
第5幅图:百位档上面是9,表示有9个百。
你会写出这些数吗?请你们在教材第34页上面做一做。
五、课堂作业
1、 指名完成练习三 第1题第二题
2、集体完成第5、6、7、8、9题教师巡视订正。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4 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 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4 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37abc90912a2161579294f.png)
《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30~31页的例题、“练一练”的第1,2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算盘和算盘的结构,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能读出、写出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能按要求在算盘上拨数。
2.使学生通过用算盘表示数,感受计数工具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计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感情。
教学重点: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掌握上珠以一作五的记数方法。
教具准备: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课件出示)316 20212、引入课题小朋友,我国是个有着5000年历史文化的国家,这悠久的历史文化,就源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你们想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来记数的吗?我们一起来看古人是用什么来计数的。
教师出示古人用石头,绳子打结等,到后来发明了算筹,这些是算筹表示的数字。
出示1、2、3、4、5。
)你有什么发现?(有几根小棒就表示几。
)想想6怎么表示?(出示6、7、8、9。
)小结:是呀,这样表示就可以用较少的小棒表示较大的数,这可是我国古人记数的重大发明呢!人类计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数学的不断发展标志着人类的不断进步。
经过大家的不断创新,咱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记数工具——算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
板书课题: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二、探究新知1.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
(1)、算盘有它各部分的名称,你知道吗出示课件上的名认识框、档、梁以及上珠和下珠。
跟着老师在算自己的盘上摸一摸框、档、梁以及上珠和下珠。
(2)、听老师的口令:摸“下珠”,摸“档”,摸“梁”“上珠”“框”。
(3)、刚才我们认识了算盘,你知道算盘是用来干什么的吗(4)、学生回答后师板书完整课题:“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2.拨法介绍。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及说明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61ba5ca5022aaea998f0fc4.png)
吴振亚(太仓市实验小学,215400)【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1.通过改装计数器成算盘,认识算盘结构,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2.了解在算盘上表示数的方法,能说出算盘上表示的数是多少;能在算盘上拨珠表示数,能说出算盘上数的组成并能读、写算盘上的数。
3.感受算盘计数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计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一、借助计数器,认识算盘谈话:分别出示两个计数器,读一读并说出它的组成。
比较:都是三位数,为什么第一个能很快读出来,第二个却不可以?谈话:计数器上每一位最多有10颗数珠,当遇到某一位数珠比较多的时候,数起来麻烦。
你有什么好办法,少用数珠,也能准确地表示数吗?学生讨论,并交流。
教师在此基础上操作:(1)留下5颗数珠,1上4下;(2)外面加一个框;(3)中间加一根梁。
激励:你们的好办法就是把计数器改装成了算盘!(出示算盘)依次出示:框、梁、档、上珠、下珠。
[设计意图:计数器是学生已经认识的计数工具,在计数器上拨某一位上较大的数,让学生体会数珠多了数数很不方便;在此基础上产生“好办法”,感受算盘的构造特点。
]二、认识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一)拨一拨,认一认要求:在算盘上依次拨出1~10这十个数。
体会:1颗下珠表示1,1颗上珠表示5。
4添上1时,要拨去4颗下珠,拨1颗上珠。
拨6时,是1颗上珠加1颗下珠,以此类推……指定学生拨珠,其余学生读数。
体会:数位顺序和计数器是一样的,也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二)拨一拨,比一比要求:分别在计数器和算盘上拨出356,比较各自表示数的特点。
体会:在计数器上表示数,要依次数清楚每一位上数珠的数量,当数珠多的时候比较麻烦;在算盘上表示数,要记清楚,一颗上珠表示5,超过5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用算盘表示数|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用算盘表示数|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df6bb29b6648d7c1c746e0.png)
用算盘表示数
一个下珠表示1
一个上珠表示5
0用空档表示。
(1)师:在算盘上,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拨珠靠梁,表示记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教师示范在大算盘中拨1-9。
(2)教师介绍拨珠法: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各有分工,协同工作(边讲边拨)
拇指:把下珠向上拨,叫拨入下珠。
食指:把下珠向下拨,叫拨去下珠。
中指:把上珠向下拨和向上拨,叫拨入、拨去上珠。
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创设情境
介绍算盘的历史和构造
教师:算盘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可以用来记数和计算,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算盘才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探究体验
1、组织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算盘。
2、介绍算盘的构造。
算盘形状为长方形,周围是木框,内贯直柱,称为“档”(板书),一般有九档、十一档到十五档。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梁上两珠,称“上珠”(板书),后简化为一珠,表示“5”。梁下五珠称“下珠”(板书),后简化为四珠,每一珠当作“一”。运算时要先定数位,再拨珠记数或计算。
3、初步认识算盘的记数法
(2)教师拨出“七百零五”,让学生读一读,再写出这两个数。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遇到哪一位上没有珠子,就表示什么?写数时应该怎么办?
三、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完成“练一练”第1题。
2、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拨出各数。
194 710 202 68
306 180 200 1000
3、先拨一拨下面各数,再写出来。
531读作:五百三十一
二年级数学下册7万以内数的认识第3课时用算盘计数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7万以内数的认识第3课时用算盘计数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3e9dda4b35eefdc9d333eb.png)
第3课时用算盘计数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目标解析在认识算盘的过程中,了解上珠与下珠在表示数时的意义;在用算盘表示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位值制”,为后续学习数位顺序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谜语揭题(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1.( )2.( )3.( )(二)谜语揭题1.猜谜语: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接下来我们猜个谜语吧。
课件演示: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2.揭课题: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并板书:认识算盘。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一)认识算盘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介绍名称。
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最后介绍算盘的框、梁、档和珠子。
(2)同桌互说名称,一人指另一人说。
(3)明确上珠和下珠的意义。
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0~9的表示方法。
(1)1~4的表示。
教师演示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2个下珠表示2……(2)5~9的表示。
教师演示5怎样表示,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
先同桌互说6~9怎样表示,再汇报演示。
(3)0的表示。
空档表示0。
(二)运用算盘1.介绍拨珠指法。
(教师演示)2.了解如何定位。
教师先在任意档上拨9,然后让学生想想怎样拨10。
通过观察,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必须确定个位,并做好记号。
在比较中,优化方法:通常用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
3.用算盘记数。
(1)拨出563。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一等奖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601c6f3f7c1cfad6185fa7bb.png)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30-31页的内容教材分析:《用算盘表示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数、认数,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会用小棒、数位表、计数器等不同方式表示数后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内容,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发明的,激发学生对算盘的喜爱,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作为“用不同方式表示数”的方法之一,丰富学习内容,了解用算盘计数的知识,体会用算盘计数有着形象直观、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深化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计数器,并会利用计数器表示数和数数。
但是对算盘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课前我先安排学生看书自学,认识算盘的结构。
由于孩子好奇心强,对于新鲜的东西,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利用知识迁移来学习用算盘表示数,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法,难度应该不会太大。
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计数的方法,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的学具算盘、教具算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孩子们。
这节课兔博士将带我们参观中国珠算博物馆!你们开心吗?师:咱们跟着兔博士一起出发吧! 2. 介绍算盘的历史(课件动态演示)课件:欢迎来到珠算博物馆兔博士: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中国珠算史厅。
大头蛙:咦!这些是什么呀?(课件出示计算工具图,动态演示介绍算盘的历史)兔博士:这些是人们以前使用的计数工具。
你们知道吗?最早人们用摆石子的方法计数,捕来几只野兽就摆放几个石子。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与意图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与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4b9fccd75fbfc77da269b184.png)
【 教学过程】
一
过渡 : 用计 数器表示数 大家掌握得很 好 , 今天我们要用计数器表示 数 的经 验来学 习用 算盘表示数 。( 揭题)
( 一) 提 出问题
、
唤 醒 认 数 经 验
提 问: 对 于用 算 盘 表示 数 , 你 想 知 道 什么 ? 学生 自由提 问, 可能会说 :
追问: 个位定位在右边起第 5 档呢?个位
定位左边第 2 档可以吗?为什么?我们 习惯上
定在右起第 3 档, 你知道为什么吗?想想看。 说明: 有 比千位大 的数位 , 也 就有 比个 位 小 的数位 , 通常个位后面 留两位 。
引导 : 能不 能找到其他数位 ?
学生指 一指 。
学生可能 回答 : 一颗 上珠 表示 5 , 一颗 下
珠表示 1 。 追 问: 为什么一颗上珠表示 5 7
堂的主人 。 ]
( 二) 算盘上 的数位在哪里
小组讨论 。 说 明: 如果都表 示 1 , 那 么一档 就 5颗数 珠, 6 、 7 、 8 、 9 就不能表示 了。 提问 : 如果 在算 盘上 表示 3 , 怎 么拨?先
经验 。因此 从计 数 器入 手 , 让 学 生意识 到 数
【 教学 目标】
1 . 认识算 盘 和算盘 的结 构 , 了解 在算 盘 上表示数 的方 法 , 能说 出算 盘上表 示 的数 是
多少 ; 能在算 盘上拨珠表 示数 , 能说 出算 盘上 数 的组成并能读 、 写算盘上 的数 。 2 . 通过用 算盘 表示 数 , 感受 计 数 工具 的
教师在 黑板 上板 书数 位 , 请 学 生在 算 盘
上的梁上写 一写数位 。
用算盘表示数(1课时)-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用算盘表示数(1课时)-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b85c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2.png)
用算盘表示数(1课时)-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算盘表示数。
2.能够在算盘上展示出指定的数。
教学重难点1.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熟练表达 0-99 的数。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好算盘、小黑板、粉笔等教具。
2.学生准备好铅笔、橡皮等日常用品。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写出 30,要求学生算出比 30 更大的数并写在小黑板上。
2.学生完成后老师调用一些学生进行讲解,说出他们的答案和思路。
讲解(2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算盘,介绍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包括珠子、杆子、与杆子垂直的框架等等。
2.老师演示如何用算盘表示数字,采用认识珠子的个位和十位数字。
比如:用算盘表示 24,将两个珠子放在第二个杆子上,再将四个珠子放在第四个杆子上。
3.通过板书或投影等方式,向学生展示用算盘表示数字的例子,并让学生尝试亲自使用算盘完成部分练习题。
练习(25分钟)1.让学生使用算盘表示指定的数字,如 18、27、33、45 等等。
2.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老师巡视。
3.老师发现错误的同学指导相应的改正。
总结(10分钟)1.老师让学生用算盘展示课堂上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并在黑板上标出相应的数字。
2.学生回答问题:“你最喜欢计算数字吗?用算盘计算方便吗?”等等。
3.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思考算盘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用算盘表示数字,了解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在练习中,学生也可以加强对0-99数字的熟悉程度,并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课后作业1.复习今天的课程。
2.继续练习使用算盘表示数字。
3.回顾数学预习,了解和拓展相关课程知识。
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用算盘表示数》公开课教学设计3
![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用算盘表示数》公开课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803313d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8.png)
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用算盘表示数》公开课教学设计3用算盘表示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人数算盘和算盘的结构,了解在算盘上表示数的方法,能说出算盘上表示的数是多少;能在算盘上拨珠表示数,能说出算盘上数的组成并能读、写算盘上的数。
2.使学生通过用算盘表示数,感受记数工具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记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用算盘表示数。
掌握上珠以一作五的记数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每人准备算盘、计数器,要求学生事先在算盘上从右边一档起表示出个、十、百、千位。
教学过程】一、拨珠引入1.看珠读数。
出示计数器(或在黑板上画出计数器)让学生说一说数位顺序。
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或在画出的计数器上用磁性算珠表示)四百、三百二十四、一千先指名读出计数器上的数,并说出各数的组成,再集体读一读计数器上的数。
追问:计数器百位上拨4个珠表示多少?第二个计数器上为什么是三百二十四?在计数器上表示一千?2.拨珠写数。
板书:五百、二百三十、四百二十五。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写出相应的数。
交流:这三个数在计数器上是怎样拨的?又是怎样写是?(结合交流,教师演示拨珠并板书写数)3.引入课题。
小朋友已经能熟练地看计数器上拨出的数珠读出表示的数,能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一个数,看数珠写出计数器上的数。
在表示数的时候,除了以前用过的小棒、计数器,还有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计算工具——算盘,用算盘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计算加、减法和乘、除法。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算盘表示数。
(板书课题)二、研究新知1.研究例4.1)熟悉算盘。
出示算盘并提问:有哪些小朋友见过算盘,举手给大家看一看。
你知道算盘是谁发明的?它有什么用处?看一看你带来的是七珠算盘还是XXX算盘,告诉老师。
(选择七珠和五珠算盘引见给学生窥察)指出:算盘是1000多年前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它可以用来记数和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用算盘表示数|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用算盘表示数|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f37f53ec3a87c24128c4d1.png)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0--31页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呈现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借助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算盘的结构,给出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说明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
第二层次是让学生在算盘上表示数,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新知,同时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算盘,因此教学中既要渗透中国传统的数学文化,又要注重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
学生分析:1、二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尤其是第一次认识算盘更是充满了好奇心。
2、学生对数位的认识比较到位,能准确的说出数位及某个数位上某个数表示的意义,对学生理解在算盘上如何定位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猜一猜、比一比、拨一拨等数学活动中亲自实践体验,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感知、理解、表达“数”,深入浅出,进而强化了直观感知的数和抽象的数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一、介绍算盘的历史1、猜谜语引入师: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你能猜出下面的谜语吗?(课件出示)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如用小手拨一拨,劈里啪啦连声响。
(指名猜一猜)出示算盘的图片。
2、介绍算盘的历史课件出示图片,教师介绍算盘的历史: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在计算器普遍使用之前,算盘作为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计算工具,一。
2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3、用算盘表示数》
![2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3、用算盘表示数》](https://img.taocdn.com/s3/m/2a996b82b84ae45c3a358c79.png)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内容:苏教2021课标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算盘表示数》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借助算盘深化学生对“位值制”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算盘、挂图。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感悟历史。
1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他是谁呢?想知道吗?下面这个谜语会告诉我们答案哦。
请同学们齐读谜面。
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如用小手拨一拔,噼里啪啦连声响。
学生猜一猜之后,教师出示算盘挂图,同时揭示谜底,引出课题“对,就是算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算盘表示数(板书)。
2算盘发展,感悟历史。
课件播放小算盘珠珠的图片并配音:“嗨!大家好!我是小算盘珠珠,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学生回答。
小算盘珠珠:“那你们知道我的来历吗?”教师呈现图片并配文。
第一张幻灯片:“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石子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的方法记录物品的数量”。
第二张幻灯片:“后来人们用木棍或者竹签记数,就是算筹,它是用这种纵横交错的木棍来表示数量,例如: 563算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了几千年之久。
第三张幻灯片:“再后来人们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用上面一颗蓝色的珠子表示5,古人以一当五是一个创举,下面的一颗黄色的珠子表示1,蓝色珠子和黄色珠子合起来表示数。
例如:像这样就表示563这种记数的方法就是摆珠子,它是算盘的前身。
第四张幻灯片:“后来摆珠子这种计算工具就慢慢的改进成现在用的算盘。
”第五张幻灯片:“数学计算工具的发展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炳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材料(二)
主备教师教案设计
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4-35页的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的第1-4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在算盘上拨出千以内的数。
2.经历拨珠数数的过程,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发展数感。
3.了解算盘的起源,知道算盘是中国的重大发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能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掌握拨珠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算盘、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谈话:小朋友们,想猜个谜语吗?出示谜语: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梁上架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
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算盘
(师出示算盘)说明:老师的算盘,珠子是不能自由动的,所以可以竖着放,小朋友的算盘是不能竖着放。
二、认识算盘,初步感知
1、根据谜面,逐句组织学生交流,认识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
跟着老师在算盘上摸一摸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
2、听老师的口令:摸“上珠”,摸“下珠”,摸“梁”“档”“框”。
3、刚才我们认识了算盘,你知道算盘是什么时候有的吗?
介绍算盘(教材第35页的“你知道吗?”)。
第一种算盘叫什么?你桌上的算盘叫什么?老师的呢?
4、那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知识和什么有关了吗?板书完整课题:“用算盘表示数”
三、读写算盘,探究新知
出示计数器;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前,我们要先定好数位。
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那算盘上的数位怎么来确定呢?
1.确定“个位档”。
谈话:可以从算盘的右边任意选定一档定为个位,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右起第三档确定为个位档,它的左边依次是哪几个数位?(十位、百位和千位)你们的算盘上都定好位了吗?
在算盘上拨珠前,我们先要把它的上珠和下珠都靠框,这也叫做“清盘”这样我们拨出来的数才能更清楚更准确。
在我们小朋友的算盘框上有一个按钮,这是清盘的按钮,可以帮助我们小朋友更快的进行清盘。
要让你的上珠和下珠很快的靠框,可以按一下这个按钮。
2.认识上、下珠表示的数值。
(1)(出示计数器)谈话: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一个珠子(师在计数器上拨)表示多少?那在算盘上怎么拨珠表示1呢?(师演示)在个位上拨一个下珠请学生在算盘上拨1。
(指导:拨珠的时候用大拇指轻轻地向上拨,让珠靠梁,就表示一个数了。
)老师给你个提醒: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
在个位上再拨一个下珠,是几?在个位上拨三个下珠是几?再添1个下珠是几?5怎么拨?下珠够吗?怎么办?拨一个上珠。
(说明:要把4个的下珠拨去可以用食指拨)
(现在拨上珠用大拇指拨不方便了,可以用中指或食指拨。
把下珠拨去可以
用食指)
说明:一个上珠表示5.
(2)听口令拨数:指名板演。
在拨珠之前先要清盘。
清盘,拨1;清盘,拨2;清盘,拨4;清盘;拨6;你用了几颗珠?老师在计数器上也来拨一个6,老师用了6颗,为什么算盘上只要两颗?拨6的时候老师想到了一个加法算式你知道是什么5+1;清盘,拨7、8,你想到哪个加法算式?不清盘,在此基础上拨9?想到了哪个加法算式?清盘,拨10,你用了几颗珠?怎么只用一颗珠子就表示10了?和计数器上一样的,在十位上拨一个下珠就表示十。
(3)现在跟老师一起,从1拨到9,能行吗?我们一起来!(师生边数边一起拨珠,拨到4提问接下5怎样拨,再拨珠表示5,然后依次拨到9,追问:再数一个是几?算盘上怎样拨?(教师演示个位上去9向十位进1,表示10) (4)拨珠的小窍门:
拨珠要靠梁——拇指哥哥是老大,拨个下珠就用它;食指弟弟也不差,拨个上珠它帮忙。
拨去珠离梁——只有下珠或上珠,食指拨去本领大;上珠下珠在一起,拇指食指同拨去。
(5)自己在算盘上从1-9边拨边数数。
(6)师在计数器上拨352,指名说说它的组成?你能在算盘上拨出这个数吗?指名板演
(7)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8)想一想,百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多少?千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多少?
3、认数、读数、写数
会拨珠了吗?现在我来拨,你来写好吗。
4你怎么知道是4的? 37(个位上只有三个珠,为什么表示7个一)
60(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表示什么?十位上只有两颗珠怎么就表示6个十了?)师在计数器上拨60,十位上要拨几颗珠子,在算盘上要拨几颗?
802,你会写吗?中间一位上没有珠靠梁我们就用0表示。
指名拨一拨。
900怎么写?后面的0可以不写吗?它是一个几位数?
4、教学试一试
在算盘上一边拨珠一边数数。
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8,从85数到100
一十一十地数,280数到300再数到350
一百一百地数,100数到1000
5、回顾比较
算盘上表示数和计数器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数位顺序一样,都是按各个数位上是几拨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计数器上一个珠表示1;算盘上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四、巩固练习
1、我来拨,你来说(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它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你来读,你来写(想想做做第2题)
3、你来读,你来拨(想想做做第3题)
4、我来说,你来拨。
(1)、7个百2个十5个一组成的数
(2)、三位数,最高位上是5,其余位上是1,
(3)、三位数,只允许用到两颗珠。
(200、110、101、600、550、505、510、501、150、105)
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六、欣赏算盘
七、送你几句话
算盘上珠——一个顶五
算盘珠子——不拨不动
瞎子打算盘——瞎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