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古典文献的注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王逸《楚辞章句》对《离骚》有370字的解说之辞,即 从屈原生平、《离骚》作因、《离骚》题意、创作目的、 创作特点及后人评价等多方面阐释。原文如下: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王同姓,仕于 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 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 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 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 毁之。王乃疏屈原。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袤,忧心烦 乱,不知所愬,乃作《离骚经》。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 正?”
《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释字、释音、通释大意均有。另如对儒家经典的阐释发
挥,有《易传》十篇、《春秋》三传等,也可看作一种 广义的文献注释。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5、对其他文化知识的阐释。 古书注释对举凡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婚姻家族、人物
称谓、天文历法、地理区划、教育科举、学术思想、宗 教礼俗、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等各种影响人们阅读理解 的内容,往往加以解释。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如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金张籍旧业,七叶 珥汉貂。”李善注:“班固《汉书·金日磾赞》曰: ‘夷狄亡国,羁虏汉庭,七叶内侍,何其盛也。’七叶, 自武至平也。又《张汤传赞》曰:‘张氏之子孙相继, 自宣远元已来,为侍中中常侍者凡十馀人。功臣之后, 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珥,插也。董 巴《舆服志》曰:‘侍中中常侍,冠武弁,貂尾为 饰。’”引《汉书》分别释金、张之典。引《舆服志》, 则在阐明服饰制度。
义。 (七)《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集解,唐孔颖
达正义。 (八)《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解诂,唐
徐彦疏。 (九)《春秋谷梁传注疏》二十八卷:晋范宁集解,唐
杨士勋疏。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十)《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 (十一)《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 (十二)《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十三)《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第二,串讲。或称串解、释句,即整体解释一句或几句 的意思。
如《诗经·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郑(玄) 笺:“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串讲 中也附带释词,如以“事”释“贯”,以“顾眷”释 “顾”。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又如《离骚》:“忽驰鹜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王逸章句:“言众人所以驼鹜惶遽者,追逐权贵求财利 也,故非我心之所急务。众人急于财利,我独急于仁义 也。”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而古诗文又普遍用典,诠释典故也就成了注释中最常见 的工作之一。有些大量用典诗文,注明典故则成了注释 家的首要任务。
如左思《咏史》(荆轲饮燕市):“哀歌和渐离,谓若 傍无人。”李善注:“《史记》曰:‘荆轲之燕,与屠 狗及高渐离饮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 而歌於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6、古典文献注释的渊源及发展。 我国古典文献注释可谓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即有注释的
萌芽,开始多散见于文献的正文之中,如: 《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
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 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老子》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 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第二节 注释的名类及其术语
第七,笺。表识之意,指引申、发挥,或补充、订正前 人说法。自郑玄始,其注《诗经》在《毛传》基础上加 以解说补充,表明为笺。笺的体例实际为后世疏、正义 的源头。
第八,记。与传、说作用相近。《礼记》便是七十子Fra Baidu bibliotek 学解释《礼经》之作。汉刘向有《五行传记》。
第九,诠、释。诠、释或单言,或连用,均为解释之意。 唐宋翰有《易诠》,明冯时可有《左氏释》。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 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 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 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使诱楚,请与俱 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其子襄 王复用馋言,迁屈原于江南,而屈原放在草野,复作 《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 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
“于嗟,叹辞。” 释句法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
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杜预注:“已死复生,白骨更 肉。”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4、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 如朱熹《诗集传》说明《诗经》赋、比、兴等艺术表现
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 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古诗文修辞手段很多,诸如稽古、引经、代称、倒置、 隐喻、迂回、委婉、夸饰等等,在注释中均常见到。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馋侫;灵修美人以媲於君;宓 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讬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 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 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闵其志焉。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3、对古文语法的阐释。 有阐释词法,有阐释句法。 释词法如《诗经·麟之趾》:“于嗟麟兮。”毛传:
(二)《尚书正义》二十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 达正义。
(三)《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 颖达正义。
(四)《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五)《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六)《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1、古文注音。 为文中生难字、通假字等注音,帮助阅读理解。如《诗
经·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陆德明音义: “悠音由。辗本亦作展,哲善反。”又如《汉书·高帝 纪》:“沛公西过高阳,郦食其为里监门。”颜师古注 引服虔:“郦食其音历异基。”再如《礼记·儒行》: “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 字也。”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现代以来,古籍注释进入新的阶段,注释事业辉煌发展, 名家明注数不胜数。
第二节 注释的名类及其术语
1、关于注释的名类(传、注、说、故、训、解、笺、 记、诠释、微、隐、章句、集解、义疏、音义、直解 等)。
古籍注释名类繁多,约有传、注、笺、疏、正义、集解、 注疏、音义、章句、补注、集传、集释、序、解故 (诂)、说义、传记、解、微、集注、义疏、讲疏、索 隐、直解、述、疏证、通释、举要、正读、译注、新注、 纂义、今诂、通笺等数十种。不少名类大同小异,有些 甚至名异实同。举其要者如下:
第二节 注释的名类及其术语
第二,注。为最通行之名称,西汉即有其名。东汉则较 为普遍,如马融《周易注》、《尚书注》、《毛诗注》 等,郑玄则有《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以后则更为普遍。
第三,说。即解释说明之意。《汉志》载有解《易》的 《五鹿充宗略说》,解《诗》有《鲁说》、《韩说》, 解《论语》有《齐说》等。
唐人注释工作继续繁荣发展。如现在通行之《史记》三 家注即:南朝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通行之《汉书》为唐颜师古注本,通行之《后汉书》为 唐李贤注本等。而最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基本也为汉 至唐代注疏。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一)《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 颖达等正义。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魏晋南北朝文献注释仍以儒家经籍为主,如王弼《周易 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何晏《论语集解》、郭 璞《尔雅注》等。
道家著作注释有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等。 其他明注如裴松之《三国志注》、刘孝标《世说新语
注》、郦道元《水经注》等,都堪称经典。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2、古文常见释义类型(释词、串讲、通释)。 第一,释词。即解释字义、词义。 如《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又如《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王逸章句:“皇,
皇考也。览,睹也。揆,度也。余,我也。初,始也。”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第三,通释。解通讲全章或全篇的大意。 如《诗经·采薇》卒章郑笺:“上三章言戍役,次二章
言将率之行,故此章重序其往返之时,极言其苦以说 之。” 赵岐《孟子章句》每章之后,均有“章指”,用以解释 全章大意。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通释有时为帮助读者理解文义,还有说明作者、介绍背 景与写作过程等内容。如《尚书·金滕》孔安国传: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诗经·七月》毛序: “《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 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第二节 注释的名类及其术语
第一,传。意为转述,为阐明经义所用。传最早为孔子 所作《易传》十篇,合称十翼。先秦又有《春秋三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 传》)。《公羊传》、《谷梁传》侧重于阐释经典的微 言大义;《左氏传》则重在转述史实。也有依据经文逐 字逐句解释者,如《毛诗诂训传》。
疏。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宋代注释多谈义理,注家以朱熹成就最大,有《四书集 注》、《诗集传》、《楚辞集注》等。
元明时期注释事业处于低潮,总体成就不突出。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清代学术大盛,学者注释古籍数量大,质量也普遍较高。 注疏之作难以计数,几乎每部典籍均有注释。重要者如 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陈奂《毛诗传疏》、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方玉润《诗经原始》、孙诒让《周 礼正义》、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 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夫之《楚辞通释》、戴震《孟 子字义疏证》、《屈原赋注》、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王先谦《汉书补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郝懿行 《尔雅义疏》等。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先秦文献包括注释性文献,至汉代已难以读懂。汉代为 先秦文献作注渐成风气,尤其儒学独尊之后,对儒家经 典的阐释日益繁盛,至汉末大儒郑玄更是融合今古文, 遍注群经,如《周易》、《尚书》、《毛诗》、《周 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 《尚书大传》等,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又如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 废卷流涕。”李善注:“沈约《宋书》曰:‘郡县为封 国者,内史相并於国主称臣,去任便止。世祖孝建中, 始改此制为下官。’”是为释职官制度。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再如曹植《责躬诗》:“於穆显考,时惟武皇。”李善 注:“《毛诗》曰:‘於穆清庙。’《礼记》曰:‘王 立七庙,曰显考庙。’”是为释礼乐制度。
第八章 古典文献的注译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第二节 注释的名类及其术语 第三节 古文今译
第一节 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
对古文献的注释,古代称“训诂”。张舜徽《中国文献 学》:“‘训诂’二字,可以合起来讲,也可分开来讲。 合起来讲,便成为一种注释、翻译古书的工作的代名词。 ‘训’是解说,‘诂’是古言。解说古言使人容易通晓, 自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早期注释侧重于词句的解 释,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凡对古书注释均称训诂。文献 注释,内容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第二节 注释的名类及其术语
第四,故。亦作诂,即以今言释古言。《汉志》有解 《诗》之《鲁故》、《韩故》、《齐后氏故》等。
第五,训。亦是解释之意,与诂连用,称训诂,或称诂 训。毛亨《毛诗诂训传》为最早。
第六,解。分析解说之意。《韩非子》有《解老篇》, 为解释《老子》之名篇。三国吴韦昭有《国语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