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叙事(二):名著改编(1)
经典电影原著与改编版对比解析
经典电影原著与改编版对比解析电影和原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改编自原著后会有很多不同之处。
当一部电影的改编版推出时,我们常常会产生比较的欲望。
本文将通过对比几部经典电影的原著与改编版,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改编自斯蒂芬·金小说的电影。
电影讲述了银行家安迪与囚犯朋友瑞德在肖申克监狱内的故事。
该电影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然而,一些影迷认为电影和原著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
原著中的安迪在肖申克监狱内并没有画笔和一个20年的大计划来逃狱。
他只是比电影中更加险峻和冷酷的犯罪者之一。
此外,原著中瑞德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向所做的改革的深度。
这使得电影的结尾变得更加开放和暧昧,并一些影迷对它爱恨参半。
相比之下,电影中的安迪成为了一位善良的囚犯,瑞德则成为了一个处处关注他人和自己的男人。
电影中的创造力也为人称道。
它呈现了电影喜欢的不同背景和场景,并在特别的呛人场景中增添了许多闪光点。
这个电影证明,改编电影可以成为一件充满创新与创造力的事情。
《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系列是J.K.罗琳的一部小说, 由戴维·叶茨执导,共分为8部电影。
这个系列的电影版本一直备受争议。
很多影迷批评它们和原著之间的差异。
电影中省略了很多小说中的情节和细节,比如许多重要的对话。
在电影中,很多角色和他们的特性只是流而过。
很多影迷们不满意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很多角色都失去了原本的特征和性格。
虽然电影改编中的改变有很多,但也有一些改变赢得大众的认可。
电影使得原著粉丝的那些场景和细节更加形象化、直观。
特别是在3D电影中观看这个系列的电影,许多魔法数据都成了电影的细节之一。
此外,导演戴维·叶茨还为电影系列赋予了一个全新的表演和配乐意义,使得电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
《罗马假日》《罗马假日》是一部典型的爱情喜剧。
主角安妮和乔在罗马度过了一段浪漫的假期。
中国电影史
一中国电影观念的演变:1.工具论——审美论2。
影戏论——影像论二第一代导演郑正秋、张石川1。
张石川:强调娱乐电影《孤儿救祖记》(第一部长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短故事片)《孤儿救祖记》特点:(1)影片表面上说传统道德伦理下的遗产继承问题,其实质在于提倡教育。
(2)镜头运用上,注意通过特写来表现和突出人物的表情及情绪变化。
(3)演员追求生活化表演,力求摆脱文明戏的舞台痕迹。
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影戏——————主流电影的特征:1 注重教化:表现人生批评人生调和人生美化人生2 讲求戏剧性:创作原则是以戏剧化冲突为基础的,在出乎意料和偶然天成的魅力中讲故事吸引观众3 强调情节性:新奇趣的剧情曲折的故事强烈的感染力4突出场面性:在环境造型中重指示性轻表现性。
表演与场面调度上注重单向平面和大景别三左翼电影运动:1。
定义: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电影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各电影公司的经营者为了摆脱困境,吸引观众,同时也由于广大电影工作者抗日爱国要求的影响,纷纷开始了“向左转”的趋向。
2.导演及代表作:夏衍《狂流》田汉《母性之光》夏衍:默片名家三十年代创作电影剧本上十余部是中国电影剧作的杰出代表《春蚕》第一部文学改编。
田汉:早年以话剧创作出色,作品取材多为知识分子领域或城市革命者的生活斗争,创作内容和时代都争相接近,在中国电影史上,他是浪漫诗情的代表《三个摩登女性》3.分期:(1)迅速兴起(2)曲折绵延(1934——1935)(3)重新高涨(36——37)4.意义影响:(1)提倡电影文化观念,使电影担负文化责任(2)确立现实主义原则(3)在剧作形态导演技巧、摄影艺术、表演方法、电影语言上的革新。
5.吴永刚和《神女》(1)《神女》的构思及表达:《神女》表达的是“母爱”,妓女母亲双重身份,人的生存境遇,社会多方面对母子二人生存权力的否定。
(2)成就:首先是深沉忧郁人性贡奉,其次是朴实蕴藉的画面造型,第三是委婉含蓄的风格。
文学名著的改编与影视
文学名著的改编与影视一、引言文学名著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名著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本教案将从改编的必要性、改编的价值以及改编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学名著的改编与影视之间的关系。
二、改编的必要性1. 传承经典文学名著作为经典的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语言的变化,许多经典作品对于现代学生来说难以理解。
改编成影视作品可以通过视觉和声音的表现形式,使经典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经典。
2. 拓展阅读渠道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阅读纸质书籍可能存在困难或者兴趣不高的问题。
而通过改编成影视作品,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渠道。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来接触和了解文学名著,进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三、改编的价值1. 传递核心思想文学名著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而改编成影视作品可以更好地传递这些核心思想。
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从而加深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和思考。
2. 激发想象力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名著时,常常会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发挥。
这种创新不仅可以提供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将自己的想象与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四、改编对学生的影响1.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改编成影视作品,文学名著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学生对改编的影视作品产生兴趣后,他们可能会更愿意去阅读原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2. 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影视作品的改编常常会融入当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元素,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观看改编的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论文学名著和电影改编
《戏剧之家》2019年第07期 总第307期135影视观察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影视界也掀起了一股“名著改编热”,不断有各种文学名著被搬上大屏幕。
不管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红楼梦》《西游记》,还是近、现代文学《白鹿原》《倾城之恋》等,观众往往可以在同一名著的不同影视版本中欣赏到不一样的情节构造、不同的人物角色表现等,从不同角度来实现对同一部名著的认识。
一、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意义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学名著和电影艺术一直以来都能实现在艺术领域的交融。
一般来说,经典小说具有情节优势,有其叙事框架,并因此对电影的手法选择与创新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而电影则在空间造型方面有突出特点,其鲜明的空间特色又能反过来影响小说结构的创新,为当代文学名著的写作手法、创新发展带来了无可替代的影响。
在两者的交互作用中,文学作品的叙事性结构、时间意识等元素被削弱,但在造型、空间意识等方面却得到了强化,审美特征变得更加丰富。
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则在原情节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种视听元素,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
同时,文学名著为电影提供了丰富且较有深度的素材,电影以更多元的表现手法和更强的表现力来反映文学名著,并通过更广泛的宣传让名著为更多人所知,从而实现了名著的广泛传播。
因此,文学名著和电影改编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名著电影改编的形式(一)基本还原原著的改编以还原原著为主要目的的电影改编,是此类改编的基本方式,以忠于原著为主要特点,基本情节不变,在此基础上对空间、造型等方面进行艺术处理。
这样,通过声、光、画面等将原著内容呈现出来,基本符合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原著画面的想象,但以更为艺术化的处理方式来刻画其中的人物、情感等,让名著内容变得更为鲜活,并依次在大屏幕上呈现,来感动更多的受众群体。
这类名著往往有非常动人的主题,故事发展逻辑性强,并且有严谨的叙事线索。
如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87版《红楼梦》,能较为真实地还原原著的叙事描写,而且在人物形象上,更是深刻地揣摩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不同人物有着不同的个性基调,形象塑造特点鲜明。
改编名著故事作文
改编名著故事作文
《大圣变形记》
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后,那日子过得可真是逍遥自在呀!整天不是在花果山逗逗那些小猴子,就是到处去惹事。
有一天呢,我正在家睡大觉呢,就听到外面一阵吵闹。
我出去一看,哎呀妈呀,孙悟空正和一群妖怪在那打得不可开交呢!
这孙悟空呀,金箍棒舞得那叫一个威风,妖怪们被打得屁滚尿流的。
我就站在那看得津津有味,心想这可比电视剧里精彩多了呀!只见那孙悟空一个跟头翻到一个妖怪背后,一棒就打下去,那妖怪惨叫一声就倒下了,紧接着又去对付其他妖怪。
这家伙,真是厉害得不要不要的。
打着打着,孙悟空突然停下来,挠了挠脑袋,不知道在想啥。
然后他竟然朝我走过来了,我吓得腿都软了。
他看着我,笑嘻嘻地说:“嘿,你这家伙,站那看半天了,来,帮俺老孙个忙。
”我都傻眼了,结结巴巴地说:“啥……啥忙呀?”孙悟空说:“俺老孙打累了,你帮我打会儿。
”说完就
把金箍棒往我手里一塞。
我拿着金箍棒,感觉手都在发抖,这可咋整呀!
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呗。
我学着孙悟空的样子挥舞金箍棒,哎呀,差点没把自己给绊倒。
妖怪们一看,哈哈大笑起来,我那个羞呀!不过孙悟空在旁边不停地给我加油打气,我慢慢也有了点信心。
就这样,我和孙悟空一起把那些妖怪都给打败啦!后来呀,我还和孙悟空成了好朋友呢,他还带我在天上飞了一圈,那感觉,简直太棒啦!
嘿嘿,你看,我这经历是不是很奇特呀!名著里的孙悟空呀,就是这么有个性,还和我发生了这么好玩的故事。
这也算是对名著故事的一次有趣改编吧!。
有关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作文
有关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作文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就像春天的花一样,到处都是。
咱就说,这事儿吧,还真挺有意思。
就拿来说吧,这可是大名著啊。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的电视剧,那叫一个激动。
画面一出来,那古色古香的庭院,还有那些穿着古装的演员们,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那个大观园里。
电视剧里的林黛玉,那小模样,那眼神,真真是把书里描写的那种楚楚可怜又聪明灵秀的劲儿给演出来了。
她一皱眉,一叹气,我的心都跟着揪起来。
还有贾宝玉,那股子富家公子的调皮劲儿和对姐妹们的真心关爱,通过演员的表演,就好像真的能看到那个在大观园里跑来跑去的宝二爷。
王熙凤出场的时候,那真是惊艳。
演员的那个眼神,那个笑声,还有那走路带风的架势,活脱脱就是书里那个精明能干、泼辣狠毒的凤辣子。
我还记得有一场戏,是王熙凤管理贾府的事务,她在那发号施令,条理清晰,手段强硬,看得我是又佩服又有点害怕。
再说那服装和道具,也是精细得不得了。
小姐们穿的衣服,那布料,那绣花,每一件都像是艺术品。
还有那些家具、摆设,什么屏风啊,花瓶啊,都特别有讲究,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去还原原著里的那个富贵景象。
但是呢,也不是所有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都能让人满意。
有的改得呀,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说有一部改编自某著名古典小说的作品,原著里那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在电视剧里被改得面目全非。
人物的性格变得特别单一,好像就只有一个标签,好人就是纯粹的好,坏人就是纯粹的坏,一点层次都没有。
而且剧情也是改得乱七八糟,原著里一些很重要的情节被删掉了,反而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感情戏,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还有那服装和场景,一点都不符合时代背景,看着就出戏。
我觉得吧,名著改编影视作品这事儿,就像是走钢丝。
改好了,那就是经典,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名著;改不好,那可就是糟蹋了好东西,让观众对名著都产生误解。
为啥有的能改好,有的就不行呢?我琢磨着,关键还是得用心。
得真的去理解名著的内涵,尊重原著的精神,不能只想着靠名著的名气来赚快钱。
有关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作文
有关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作文你们有没有看过那些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啊?我跟你们说,那可真是
太有意思了!
你想想啊,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本来就已经很精彩了,再加上电影或电
视剧的特效、演员的精彩演绎,简直就是双重享受啊!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有点可惜,因为毕竟文字和影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有
些书里的细节和情感,可能在电影里就没办法完全展现出来。
但是呢,影视作品也有它们的优势啊!它们可以用更加生动的画面和声音,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而且,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发达,特效也
越来越逼真,有时候甚至能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我还是觉得,看书和看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看书的时候,你可以
根据自己的想象来描绘人物和场景,而看电影的时候,你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导
演和编剧给你呈现的画面。
所以呢,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看书,再看电影。
这样可以让你更全
面地了解一个故事,也能让你更好地欣赏影视作品的魅力。
当然啦,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人就是喜
欢看电影,有些人就是喜欢看书。
只要能从中得到乐趣,就好啦!
你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啊?快来跟我分享分享吧!。
论影视作品对名著的改编-精选文档
论影视作品对名著的改编当你打开电视机观看影视剧作品的时候,不知你会否发觉有越来越多题材迥异、类型多样的影视剧作竞相搬上荧屏,令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它一方面使广大电视观众有了更多项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满足着不同层面受众的审美需求。
如若你再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它们大都出身于“名家”。
像《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同名小说改编,《阿Q正传》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雷雨》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边城》根据沈从文同名小说改编,《红高粱》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半生缘》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等等。
一、名著“改编热”现象出现的原因(一)市场因素按理说,在新的文化语境和技术条件都不断前进的今天,影视作品的创作也应是不断发掘潜力、推陈出新的,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曾经的名著名篇却被越来越多地搬上荧屏,成为导演和编剧们争相改编的新宠。
且不说有多少部名家名作已被改编成影视剧作,也不说这些被改编的作品的成与败,单就这一现象便足以令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股名著改编的热潮?文学界和影视界的专家学者存在不同意见。
执导电视剧《啼笑姻缘》的著名导演黄蜀芹认为,名著相继被搬上荧屏,说明名著有其独特的魅力。
电视剧比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更容易使名著得到传播,也可以使名著更好地传承下去。
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尖锐地指出,名著改编之所以会成为一股热潮,是因为目前缺少优秀的原创作品。
编剧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名著,恰恰说明当下文艺工作者进取心的丧失和创造力的贫乏。
另外,汪教授指出,人们热衷于与现实生活差异较大的名著,是为了追求一种文化上的“陌生感”,这也是名著以多种样式被不断演绎的原因之一。
中山大学中文系黄伟宗教授则认为,改编之风盛行,是影视作品市场需要越来越大的结果。
根据最近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受经济利益驱动”(67.2%的观众提及)和“跟风”(51% 的观众提及)是近年来出现“经典著作改编热”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程度与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一些美的事物的欣赏水平也有所要求,这便无形当中给改编者增加了压力,因为一部由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作,要想既要“叫好”,又要“叫座”实在是令创作者们最头疼的事情。
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
古代部分:希腊、罗马、希伯来:1、根据荷马史诗拍摄的《奥德赛》,场景宏大,并包括了《伊利亚特》的一部分。
自然老的《木马屠城记》是《伊利亚特》的完全本。
最新版本要数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大片《特洛伊》,《指环王》中的精灵弓箭手饰演其中"天下第一美男子"帕里斯,应该很好看。
2、希腊悲剧在六七十年代曾经批量搬上银幕,《美狄亚》是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主演阿的,还有风格怪异的《俄底浦斯王》。
3、关于罗马的电影不少。
老片《宾虚传》,表现罗马赛车场面,至今仍然是经典之作。
而反映罗马后期文化历史的《角斗士》也一定要看,里面的反面人物是根据历史人物康茂德塑造的,电脑特技复原了罗马城原貌。
可以参照较早的大片《罗马帝国沦亡史》。
另外一部风格独具的电影是《提图斯:圣诗复仇》,霍普金斯主演。
至于根据安东尼奥尼小说改编的《斯巴达克思》也还不错。
4、希腊化托勒密王朝及罗马的复杂纠葛:《埃及艳后》,有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影子。
5、终于有人为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拍部电影了:《亚历山大》。
6、勿忘东方,匈奴英雄、西方的"上帝之鞭",《阿提拉》。
7、圣经中的旧约部分有一些可以看到音像制品:大洪水的故事搬上银幕,名字自然是《诺亚方舟》;《出埃及记》有两个版本:史诗巨片《十诫》和卡通片《埃及王子》。
以宏大场面震撼人的《所罗门》(上、下),其实"上"是所罗门的故事,(下)是耶利米的故事。
8、著名导演奇斯洛斯基的精心之作:《十诫》,对《旧约》十诫的现代阐释,非常好。
9、圣经中的新约部分焦点集中在耶稣身上。
根据希腊存在主义作家卡赞扎基斯同名作品改编的《基督的最后诱惑》,对救世主进行了全新阐释,80年代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仍在天主教国家遭禁,一定要看。
而根据福音书改编的耶稣生平《神之子:耶稣传》,是《新约》的入门。
不过现在有了两部更值得一看的耶稣传记,一是梅里尔·吉布森导演的大片《受难》,一是2003最新版本的《约翰福音》,都很壮观。
文学名著与电影改编的比较
文学名著与电影改编的比较文学作品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当文学名著被搬上大银幕时,观众常常期待电影能够忠实地展现原著的精华,并且用画面和声音给予更加直观和感性的体验。
然而,由于媒介的不同以及制作过程中的种种考量,电影改编的结果往往与原著有所差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文学名著和电影改编之间的异同点。
首先,由于电影是一种视觉化的艺术形式,通过镜头、场景和演员的表演来表达故事,这与纯文字的文学作品存在很大差异。
电影改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媒介,可以通过图像与声音的结合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这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氛围和情感。
其次,电影改编通常需要对原著进行删减和改动,以适应电影的时间限制和观众的口味。
原著小说通常会在细节和描写上更加详尽,而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选择性地展示故事,需要对情节进行简化和压缩。
因此,电影改编常常会削减或改变原著中的部分情节和角色,以保证故事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此外,电影改编还会利用电影语言的特点来突出故事中的视觉效果和动作场面。
例如,原著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往往无法通过电影的视觉形式来呈现,电影改编时需要采取其他手法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
同时,电影还可以通过音乐、声音和特效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体验。
然而,电影改编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由于电影制作中的种种考量,改编时可能会发生情节的扭曲和角色的改动。
这可能导致观众对原著作品的理解产生偏差,觉得电影改编无法完全展现原著的魅力。
此外,观众对原著小说的个人偏好和情感认同也会影响其对电影改编的评价。
在对比文学名著与电影改编后,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劣。
文学作品以其深度和细腻的描写能够更加准确地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解读的空间。
而电影改编则通过视觉和声音的表达,能够更直观地传达故事的情感和氛围,同时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享受。
总的来说,文学名著与电影改编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
改编名著故事作文
改编名著故事作文《新三打白骨精》嘿,朋友们!你们都听说过《西游记》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吧?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不一样的版本!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这一天,来到了一处荒无人烟的大山脚下。
太阳火辣辣地照着,把地面都快烤出烟来了。
“师父,我饿啦!”八戒一边擦着汗,一边嚷嚷着。
“悟空,你去化些斋饭来吧。
”唐僧坐在马上,有气无力地说道。
孙悟空一个跟头翻上了天,四处望了望,没瞧见有什么人家。
正准备回来告诉师父,突然瞧见远处山坳里有一座小房子,烟囱还冒着烟呢!“嘿嘿,有门儿!”悟空自言自语道,便朝着那房子飞去。
到了房子前,悟空刚想敲门,门却“吱呀”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
“哎呀,小师傅,你这是打哪儿来呀?”老婆婆笑着问道。
悟空眨眨眼说:“婆婆,我师父他们饿了,您这儿能化些斋饭吗?”老婆婆连连点头:“有有有,快进来吧。
”悟空跟着进了屋,却瞧见屋里的桌子上摆着一篮子馒头,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汤。
“这是刚做好的,小师傅拿去给你师父吃吧。
”老婆婆说着,把篮子递给了悟空。
悟空满心欢喜地提着篮子往回走,可走着走着,他觉得不对劲。
“这荒郊野岭的,哪来的人家?这老婆婆也太奇怪了!”想到这儿,悟空拔下一根毫毛,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回去查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那老婆婆竟然变成了一个白骨精!正张牙舞爪地朝着唐僧他们扑过去呢!“好你个妖怪,竟敢骗俺老孙!”悟空一声怒喝,一个跟头翻了回去,举起金箍棒就打。
白骨精一看孙悟空回来了,“嗖”的一下又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娇滴滴地哭着说:“长老,救命啊!这和尚要打杀我!”唐僧一看,连忙说道:“悟空,不可莽撞!”悟空着急地说:“师父,她是妖怪变的!”八戒在一旁哼了一声:“猴哥,你是不是看人家姑娘漂亮,故意诬陷人家?”“你这呆子!”悟空气得直跺脚,“俺老孙的火眼金睛还能看错?”说着,又举起金箍棒朝白骨精打去。
白骨精见势不妙,再次化作一股青烟逃走了。
唐僧生气地说:“悟空,你无故伤人,犯下大错!”悟空委屈地说:“师父,您怎么就不相信我呢?”没一会儿,白骨精又变成了一个老公公,朝着唐僧他们走过来。
名著改编与影视作品
名著改编与影视作品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经典的名著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延续了原著的精髓,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既是对原著的致敬,也是对文学艺术的再创造。
本文将探讨名著改编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的一些成功案例。
名著改编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它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人物和情节进行改编和再创造,以适应电影、电视剧等不同媒介的表达方式。
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通常会对原著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和改动,以便更好地适应观众的需求和审美观。
这种改编不仅是对原著的再现,更是对原著的重新诠释和演绎。
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有时会引起争议,因为观众对原著有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对于改编后的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期待。
然而,成功的名著改编作品往往能够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同时,通过电影、电视剧等视觉媒介的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受和启示。
一个成功的名著改编作品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创作团队。
这个团队需要对原著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能够将原著中的核心元素提取出来,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再创造。
同时,他们还需要有一定的创作才华和艺术眼光,能够将原著中的故事和情节进行合理的改编和重构。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名著。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版《红楼梦》。
这个版本的《红楼梦》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同时,通过精心的选角、剧本改编和艺术表现手法,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了再创造。
观众在观看这个版本的《红楼梦》时,能够感受到原著中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欣赏到导演的独特视角和创造力。
除了《红楼梦》,《西游记》也是一部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名著。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导演程小东的电视剧版《西游记》。
这个版本的《西游记》通过精心的制作和特效表现,将原著中的神话世界和奇幻冒险呈现在观众面前。
观众在观看这个版本的《西游记》时,能够感受到原著中的英雄气概和人性哲理,同时也能够欣赏到导演对于视觉效果的追求和创新。
名著的影视改编——以中国四大名著的改编为例
名著的影视改编——以中国四大名著的改编为例作者:暂无来源:《声屏世界》 2015年第11期黄斯文尹睿摘要: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结缘甚深,实现从文字到影像艺术的转化即“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然成为当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将着眼于中国四大名著的改编来谈谈改编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改编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关于名著改编的社会思考。
关键词:名著改编形式转化形象塑造艺术涵盖社会思考中国四大名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为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诞生以来,它们陆续被改编成戏剧、游戏、影视剧等。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四大古典名著相继完成了由文学作品向影视剧的现代转换,转换后的影视剧质量良莠不齐,与原著相比有得有失。
比如,1987年版的36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完整再现《红楼梦》的巨作,它拥有整齐的演员阵容、逼真的道具服饰、博大的思想内涵、艺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由于它对贾府败亡不忠实原著的演绎,以及其他种种与观众印象中的《红楼梦》不一致,招致了许多专家和观众的非议。
《西游记》《三国演义》以及《水浒传》的改编剧也瑕瑜互见。
尽管如此,由四大名著改编而来的影视剧带来了中国电视剧发展以来的收视率的几个高峰。
名著的影视改编本身就是影视剧一个吸引人的噱头,但由于其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为大众所熟知,对名著的改编就容易引起争议。
那么这些争议的根源在哪里?名著的影视改编容易出现的问题名著的影视改编是从文字到荧屏的一个飞跃,是文学艺术向影视艺术的一个质的转变,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往往要求创作者在了解并把握原著的基础上,对名著进行内容的增减、经典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名著整体艺术真实的保持等等。
此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形式的转化,内容的增、删不当。
名著的改编要求创作者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具象的影像和声音。
文字符号与影像符号的表达所指以及能指的范围都有其限制,比如:人物心理的描写用文字表达较容易,而用影像表达则需要利用一定的技巧;而有时候整段的文字描绘一个人的心情的时候也许几个人物表情或动作的镜头就足以表达。
外国文学教学中名著改编电影的运用
外国文学教学中名著改编电影的运用摘要:名著电影作为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从趣味性走向严肃文学的探索。
在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过于依赖名著电影、名著电影运用不当、教师未进行精细筛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坚持以文本教学为主,电影为辅、根据教学内容精选电影片段、文本细读与电影欣赏相结合的原那么。
关键词:名著电影;外国文学;高校移动互联网时代,视觉文化遍及,文学产生变异,学习者不再完全依赖纸质文本,从阅读纸质文学转向阅读网络文学、电子书籍,观看影视电影和短视频等,主要目的也从学习转向消遣和休闲娱乐。
碎片化的信息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耗费了他们大局部的时间和精力,这导致了很多高校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阅读提不起兴趣。
新时期如何因势利导,整合各类媒介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网络等,运用各种教学伎俩调动学生课堂和课后学习的兴趣,是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运用电影丰盛外国文学的教学伎俩并不新颖,但是如何运用,怎么运用好这个工具,使其合乎时代对外国文学教学的需求,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一、名著改编电影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传统讲授内容以西方文学为主,西方文学的大范围内又以欧美文学的讲授为核心,在教学方式上主要依循文学史开展脉络,通过梳理脉络,选讲重要作家作品。
整个教学过程是以教材、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
传统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有其优势,如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知识性较强,但目前社会环境导致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那些思维活泼、活跃好动、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群体。
很多教师开始运用电影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武器〞,看似做到了“寓教于乐〞,然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由,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过于依赖名著电影一部电影大略需要播放两到三个小时,占用了大局部教学时间,相应的,教师就减少了备教材和“备〞学生的时间,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减少、知识性的传授以及文学品读减少,偏离了其文学教学的轨道,而成为“放电影课〞。
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
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延续文字作品的情节与意境,还能通过视觉与听觉的表达,更加深刻地触动观众的心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改编自现代文学名著的现象越来越盛行,成为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这种趋势的原因、影响以及其中的反思。
二、理论分析1. 借力现代文学名著,迎合观众需求现代文学名著剧情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性思考与社会洞见。
电影改编这些作品,可以借力其精华部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观众由于对小说本身的情感联系,更容易对电影产生共鸣。
2. 提升文化价值,保护人类智慧的结晶经典作品代表了一种文化的积淀,它们超越时空的限制,具有传承文化与历史的重要意义。
电影改编这些名著,可以将这些智慧的结晶传递给更多的观众。
这既能提升电影的文化价值,也有助于维护人类智慧的传承。
3. 扩大文学影响力,推动文学创作电影作为大众娱乐形式的一种,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通过电影的改编,原本只有局限群体了解的文学作品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人了解和阅读文学。
这也可以激发作家创作的热情和潜力。
三、实践探索1.《红楼梦》《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多次被改编成电影。
1987年的《红楼梦》电影版由苏联导演赛勒斯·卡尔罗夫执导,被誉为华语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精准的情感表达,将小说中的细腻与深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2.《杀死一只知更鸟》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由美国作家哈珀·李创作,描绘了种族歧视与成长的故事,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1962年,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改编自该小说,由罗伯特·穆勒斯执导,成为美国电影经典之一。
该电影通过良好的剧本改编和表演,成功地将小说中的主题与情感传递给观众。
有关名著影视化的作文
有关名著影视化的作文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名著影视化变得越来越常见了。
这事儿啊,有时候让人欢喜,有时候又让人忧愁。
就说前段时间吧,我特别喜欢的那本又被翻拍成电视剧了。
我可是的铁杆粉丝,原著不知道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里面的人物、情节那叫一个熟悉。
所以听说要影视化,我这心里是既期待又忐忑。
电视剧开播那天,我早早地就守在电视机前,手里还捧着一本原著,准备随时对比。
这一开始啊,那画面、那服装、那场景布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特别是那大观园,亭台楼阁、水榭回廊,美轮美奂的,仿佛真的把书里的世界给搬了出来。
可看着看着,问题就来了。
比如说王熙凤这个角色,原著里那可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八面玲珑、泼辣厉害的主儿。
但在这电视剧里,演员的表演总觉得少了那么几分神韵,那种精明强干的劲儿没完全展现出来。
还有一些情节的改编,也让我有点接受不了。
像宝玉挨打那一段,原著里把每个人的心态、反应描写得细致入微,可电视剧里却处理得过于仓促,让人感觉少了很多韵味。
我就纳了闷了,为啥名著影视化就这么难做到完美呢?后来我仔细琢磨了琢磨,发现这其中的原因还真不少。
首先,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它的文字魅力和深刻内涵。
那些细腻的心理描写、复杂的人物关系、宏大的社会背景,要用画面和演员的表演来呈现,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就好比说,书里写一个人心里在想啥,能写好几页,可电视剧里总不能让演员一直对着镜头自言自语吧?其次,导演和编剧对名著的理解也很关键。
要是他们自己都没吃透原著的精髓,那拍出来的东西能好到哪儿去?有时候为了迎合市场或者增加一些所谓的“看点”,对原著进行过度改编,反而把原著的味道给弄没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是所有的名著影视化都不成功。
像老版的,那可真是经典中的经典。
鲍国安老师演的曹操,那叫一个活灵活现,把曹操的雄才大略、奸诈多疑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唐国强老师演的诸葛亮,羽扇纶巾,风度翩翩,仿佛诸葛亮就从书里走了出来。
为啥这版能成功呢?我觉得一是演员选得好,二是对原著的尊重,没有瞎改乱改。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_369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电影是运用光影画面来演绎故事的立体艺术,而小说则是运用文字塑造人物及情感的平面语言艺术,虽然影视改编将电影与小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联系到一起,但两者在形式和手段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于1944年被知名导演罗伯特?史蒂文森改编为电影后,得到影坛的一致赞誉,至今仍然被世界影坛公认为名著小说改编的巅峰之作。
电影《简?爱》通过对原小说的重新阐述,以直观的视觉性、通俗性、综合性满足了现代观众不同的观影需求及审美需求,让小说具有新的生命力。
一、电影《简?爱》与原著小说的相异之处(一)叙事情节的不同小说《简?爱》将主人公简完整的成长历程以文字形式事无巨细地叙述给读者,而电影受到时间等因素影响,无法完全照搬小说,只能根据需要对小说的叙事情节结构进行删减,重新赋予小说新的时代生命力。
电影《简?爱》根据小说中人物的回忆方式只截取了主人公不同人生阶段的主要内容,在保持小说叙事大框架的同时,回避了电影放映时间及视觉直观性的局限,对部分小说情节予以删减,突出了对主人公女性坚强形象的塑造。
例如,电影《简?爱》中删除了小说中简与圣约翰在泽屋的内容。
小说中圣约翰是简追求爱情和自由的阻碍者,以他来反衬简的自立和性格,但是小说中对泽屋的叙述太过细致,足足有8章135页的内容。
电影只有短短的90多分钟时间,很难将圣约翰这一人物及故事情节囊括在内。
电影要突出表现的是简苦难的童年、曲折的爱情,并以这些内容来满足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求,所以泽屋这一繁枝细节只能删去,将空间和时间留给主要矛盾内容的展示。
同时,电影作为通俗的大众艺术形式,观众很难在90分钟内形成对人物的短视记忆,像圣约翰这样的功能性角色,必然会影响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
除此之外,电影还将小说中简得到叔叔遗产这一情节删减。
小说中简最终获得遗产与罗切斯特形成了经济地位的对比,虽然摆脱了自卑心理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但是小说强调的是遗产让简勇于爱上罗切斯特。
文学名著与电影的对比阅读与评析
兴趣导向
根据个人兴趣和阅读需求 ,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名 著进行阅读。
文学名著的阅读方法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对重要章节和关键情节进行精读,理解作品的主题、人物和情节 ;对其他部分进行泛读,了解作品的整体结构和背景。
笔记与批注
在阅读过程中,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悟、疑问和发现,以便后续回顾 和深入思考。
跨文化比较
情节顺序的调整
电影有时会改变原著中的情节顺序,以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
情节重点的转移
电影可能会将原著中的某些情节进行重点呈现,而忽略其他情节, 这与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观众的接受程度有关。
人物形象的对比
人物形象的塑造
文学名著通过文字描绘人物形象,而电影则通过演员的表 演、服装、化妆等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两者在形象塑造 上具有差异性。
观众与批评界的反响
电影上映后获得了观众和批评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成功地将文学名著搬上了大银幕。影 片不仅获得了多个奖项的肯定,还引发了关于原著和电影改编的广泛讨论。
《飘》
文学原著与电影改编的异同
电影版《飘》在保留原著基本情节的基础上,对部分细节和角色进行了删减和调整,使得影片更加紧凑和具有视觉冲 击力。同时,电影通过镜头语言和音乐等手段,成功营造出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电影改编的成功之处
影片成功塑造了斯嘉丽这一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此外,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场 景设计也备受赞誉,如战火纷飞的战场、华丽的舞会等场景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观众与批评界的反响
电影上映后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好评,被誉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片不仅赢得了多个奖项,还成为 了研究南北战争和女性形象的重要文本。
主题思考
浅析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
浅析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刘文晓.【摘要】影视与文学是两种不同门类却又密切相关的艺术。
当我们想把一部高水平的名著或成功的剧作“拍成电影(视)”时,电影和文学问存在着实质和最基本的区别就显得更为突出。
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之间却又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文学作品一直是电影制作的重要资源之一,近几年掀起的一股名著改编热潮就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实质上也是改编者用当代眼光对已成“历史”的文学名著进行的一次新的阐释,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打上改编时代的烙印,体现出当下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审美情趣。
%Television and literature are two different but closely related categories of art. When we want to make a masterpiece or a successful play into a movie, the substance and most basic distinction between film and literature will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ere is a del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very different things.Literature has been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film production, which is demonstrated to us by the wave t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adapt masterpiece recent years. Croce said:"All history is contemporary history." In essence, the adaptation of literature into film is also the adaptor'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terature masterpiece using a contemporary vision. The film after being adapted will be more or less marked with stigma of the times, reflecting the spirit of the current era and aesthetic taste of contemporary people.【期刊名称】《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5)001【总页数】5页(P62-66)【关键词】文学名著;影视改编;利弊【作者】刘文晓.【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一名著改编细议名著改编有好多种,例如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小说改编成戏曲等等,但是这里的名著改编主要是指前者。
关于名著故事改编的作文
关于名著故事改编的作文在如今这个充满创意和变化的时代,名著故事的改编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从大银幕上的电影到小屏幕中的电视剧,从舞台上的戏剧到我们手中的漫画书,名著故事以各种各样的新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
就拿来说吧,这可是咱们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著。
小时候,一放暑假,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就知道电视里又在播了。
师徒四人的形象那叫一个深入人心,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猪八戒的贪吃懒做、唐僧的慈悲善良、沙僧的忠厚老实,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特点。
后来啊,出现了各种各样关于的改编作品。
有的把孙悟空和白骨精写成了一对相爱相杀的CP,有的让唐僧师徒穿越到了现代社会,还有的给猪八戒安排了一场奇幻的冒险。
这改编啊,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了一部特别奇葩的改编电影。
在这部电影里,孙悟空居然变成了一个摇滚歌手,拿着金箍棒当吉他,一边唱着摇滚歌曲,一边打怪升级。
那画面,别提多搞笑了。
猪八戒呢,不再是那个胖乎乎的形象,而是变成了一个身材健美的肌肉男,还练起了武术。
唐僧也不再是文文弱弱的,而是成了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
这改编简直是颠覆了我的想象,让我在电影院里笑得前仰后合。
还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了一部漫画版的。
这个版本的画风特别独特,把每个角色都画得很Q萌。
孙悟空不再是威风凛凛的样子,而是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猴子,眨着大眼睛,萌得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把。
猪八戒也不再是丑丑的,而是变得胖乎乎、圆滚滚的,特别有喜感。
就连那些妖怪,都被画得很有趣,不再让人觉得可怕。
不过,名著故事的改编也不是都能让人接受的。
有些改编太过离谱,把原著的精髓都给改没了,只留下了一个空壳子。
比如说,有个版本的改编,把林黛玉写成了一个会武功的女侠,整天打打杀杀的,这哪还是那个多愁善感、才情出众的林妹妹啊?我觉得,名著故事的改编就像是一场冒险。
改得好,可以让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喜欢;改得不好,就可能会遭到观众和读者的吐槽,甚至会损害名著的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中的叙事(二):名著改编(1)最近有几件事,都和改编名著有关。
头一件是李少红执导的《橘子红了》把一本4万字的小说改成了25集的长篇电视剧,有人因此质疑李少红,是不是编得有点离谱?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件,老舍先生《我这一辈子》被改编为22集电视剧并在电视台播出,导演兼主演张国立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第三件是李六乙的小剧场戏曲《偶人记》上演,观众为昆曲味道的丧失而大光其火。
第四件是田壮壮重拍电影《小城之春》,有人看过之后说,和费穆相差甚远。
第五件是谢飞要把曹禺先生的《日出》搬上荧屏,究竟如何还要等观众看过之后的反应,估计又是一场混战。
第六件是张元要把京剧《江姐》改编成电影,此前已经有了《烈火中永生》,观众能否认可新的《江姐》还是个未知数。
第七件是张恨水的名著《金粉世家》将被刘国权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像与不像之争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关于名著改编的争论也因此在观众中又一次被点燃了。
都是名著惹的祸随着电视剧《我这一辈子》的播出,人们对改编的批评意见很快就在媒体上反映出来。
《北京青年报》率先发表文章,认为这部电视剧“顶多半个老舍”;《京华时报》也发表署名文章,批评该剧“不过打着老舍的幌子”。
一系列批评意见中,老舍之子舒乙的意见最有代表性。
最初,他并没有直接批评《我这一辈子》,只是说,在所有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中最令人满意的是《四世同堂》,其次是《离婚》,因为《四世同堂》绝对忠实原著。
实际上,他在这里已经暗示了对《我这一辈子》的不满,其原因显然是《我这一辈子》没有忠实于原著。
前不久,他到北京广播学院做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演讲,当时有学生问他,如何评价电视剧《我这一辈子》,他承认,自己“非常地不欣赏”这种脱离原著的改编。
报道还说,舒乙一再强调,改编经典小说要特别小心,艺术形式可以改,但“必须非常忠实于原著”。
《橘子红了》也使得有些人大为不满,因为这也是一部只有4万字的自述式的作品,要把它拉长到25集,改编者需要增加许多东西,不可能完全忠实原著,甚至完全不能忠实原著。
按照忠实论者的逻辑,不忠实原著的作品,一定不是好作品。
在这方面,《橘子红了》受到了太多的指摘,比较多的意见是,说它“用品位来掩盖故事的苍白,创作者的无力”。
一位观众写道:“电视剧首先需要一个扎实的剧本,《橘子红了》明显在试图抻长一个故事,又不去借助情节发展,而一味沉溺于所谓人物刻画——就跟《橘子红了》真的揭示了什么深刻人性似的。
”还有观众指出:“看来看去,这实在是一个十分牵强的故事。
所有的人物都是从概念出发,因而他们的性格逻辑格外生硬……一个完全建设在假定性上的故事,情节进展又缓慢到让人无法忍受,就那么一点儿事,翻来覆去,绕来绕去,配上古怪的音乐,真叫人昏昏欲睡。
”这样的意见很多,都是说改编者对剧作的处理不能尽如人意。
同样的麻烦还发生在李少红把《雷雨》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
在这里,李少红大胆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周氏家族悲剧命运的全部历史。
电视剧突破了舞台剧的时空局限,给剧中人物重新搭建了一座上演历史活剧的舞台。
但是,不喜欢电视剧的人还是发现了它的问题,因为,它和曹禺先生的原著的确太不一样了。
有人说,电视剧把曹禺先生的名著粗俗化了,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
《北京晚报》曾召开座谈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会上有些观众开诚布公地表达了他们对电视剧的不满,他们希望看到一个符合自己想象的、完全忠实原著的作品。
而李少红的《雷雨》真的使他们非常失望。
其实,任何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作品,要避免观众拿原作和新作做比较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很多改编者都遭遇过“不忠实原著”的指责。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人艺导演李六乙对昆曲《偶人记》的改编,这台小剧场戏曲刚一上演,就有人批评他改糟了,说他纯粹是在糟蹋东西。
这种批评对李六乙来说绝不是头一次,就在20XX年,在北京人艺举办的纪念曹禺的系列活动中,李六乙执导的《原野》被认为完全背离了原著的精神,从而受到了远比这一次严厉得多、激烈得多的批评。
有人当即指出,无法让经典重现舞台,那是我们在能力上的缺陷,是一种并不值得夸耀的缺陷。
我们本该更加努力,通过加倍的工作使作品尽可能地逼近经典,而不应该以对经典不负责任的改编,作为藏拙和偷懒的借口;没有天分或者没有通过刻苦训练,掌握前辈艺术家的表现手段,更不能以所谓创新来掩饰自己的不足与无能。
在人艺自己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多数专家都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对《原野》改编本的不满。
有人说,戏中人物从马桶里拿出可乐,这让我看不懂。
我破解不了其中的意思,一点也产生不了共鸣。
有人称之为“解构主义的东西”,从情节到主旨,导演把原作完全“解构”了。
改编的不大容易讨好,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永远有一本名著高高悬挂在我们的头顶上。
在那些捍卫传统的人看来,经典名著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是不容质疑的,改编者只能按照经典名著已有的模样,一丝不苟地把它呈现在舞台上或屏幕上,任何改动都可能破坏经典名著固有的完美。
一位专家在一次座谈会上说:“经典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标志性的存在,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正在于它的创作者往往是拥有超乎常人的个人体验与能力的天才,并且以某种具有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形式,凝聚着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最深刻的思维与情感内涵。
一部经典戏剧作品的出现还有更多要求,它不仅需要伟大的文本,同时还需要一位甚至数位与之相称的舞台体现者。
因此,经典就是民族与文化前行的脚印,后来者只有沿着经典指引的道路才能脚踏实地地前行。
在这个意义上说,经常让经典在我们的生活中和舞台上重现,是文化人必须担当的责任与义务。
”他还说:“戏剧是一种特殊的、需要不断通过舞台呈现存在着的艺术,只有经典的经典性呈现,才是经典剧作的经典存在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戏剧比起其它艺术样式来,更需要以对前辈艺术大师的模仿,使经典剧作能够重现舞台。
”这是一个对文化传统和经典名著怀着虔诚的、敬畏之心的学者的看法,类似一种宗教的情怀。
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在他那本《伟大的传统》中引了劳伦斯致欧内斯特·柯林斯的一段话:“真正同想像较上劲——把一切统统抛弃,真是很难、很难的事。
我总感到像是赤裸裸地站在那里,让全能的上帝之火穿过我的身体……这种感觉是相当可怕的。
人要有极虔敬之心,才能成为艺术家。
我常常想到的是我亲爱的圣劳伦斯躺在烤架上说:‘兄弟们,给我翻个身吧,我这边已经烤熟了。
’”这种对文化传统的虔敬之心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我们确定对改编的态度的心理基础,在有些人,甚至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只要一看到改编的作品,根本不用具体分析作品的好坏,想到的只有,与他心目中的经典名著相比,改编者所呈现的,究竟像还是不像?而且,在这样一种心理支配下,或者说,戴着这样一副眼镜来看改编作品,十有八九会得出不像的结论。
至少人们还可以说,原著中的那种“味”没有保留下来。
田壮壮重拍《小城之春》始终是以一种虔敬之心对待原作的,他曾经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这不同于我以前的任何一部电影,就像费穆手把手在教我,让我重新上了次学。
甚至在拍摄现场,我还每天不停地看费穆的《小城之春》,我对其中的每一个片段都看了50至100遍,这当然不是为了抄袭或者躲避,通过费穆自信的镜头语言、游刃有余的表达方式,消除我自己对拍片的怀疑和犹豫。
”尽管如此,人们在看了田壮壮拍的《小城之春》以后,还是倾向于说,没有费穆拍得好。
我在重新看了费穆的影片以后甚至也有这种看法,可见,对文化传统的维护在我们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
实际上,对很多改编者来说,忠实于原著也是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
曾经改编过许多经典名著的夏衍在谈到改编的时候说:“假如要改编的原著是经典著作,如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这些巨匠大师们的著作,那么我想,改编者无论如何总得力求忠实于原著,即使是细节的增删、改作,也不该越出以至损伤原作的主题思想和他们的独特风格。
”说到对鲁迅小说《祝福》的改编,他甚至显得小心翼翼,“稍加一点也是战战兢兢的”;说到对《林家铺子》的改编,则不讳言“对林老板这个人物也有点小的改动”。
他这样为这点“小的改动”来辩护:“改编时,正当1958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如果照样拍,在今天条件下,还让观众同情资本家,那就成问题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电影文学剧本中加了一些戏,即林老板出于自己惟利是图的阶级本质,便不顾别人死活,把转给小商小贩的脸盆都抢回去了,表现林老板这个人物对上怕,对下欺的本质,以抵消观众对他的同情。
”为什么改编鲁迅就一定“战战兢兢”,改编茅盾就可以理直气壮?这个由夏衍表现出来的矛盾行为,恰恰暴露了所谓“忠实原著”的虚伪性。
不是所有原著都应该被“忠实”的,应该被“忠实”的,只有那些被我们视为“经典”,戴着神圣光环的作品。
可见,忠实原著并不是一个客观标准,忠实的程度是要视原著在我们心中的神圣地位而定的。
拿鲁迅和茅盾相比,鲁迅当然更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固然,我们应该怀着虔诚的敬畏之心对待我们的文化传统乃至经典名著,但是,对名著乃至非名著改编,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看来,经典名著绝不是可望不可即的文化圣经,如果它们只能被束之高阁,在年节忌日拿出来做一番祭奠,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我们尊重经典名著,是因为它们滋养着我们,没有它们的滋养,我们很有可能就要患文化贫血症了。
而名著改编正是我们受惠于名著的一种方式,名著就在滋养我们的过程中显示了它们的存在价值。
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灭绝性的战乱和破坏,经典名著依然能和我们血肉相连?所以,我以为,任何一种对经典名著的改编,都是经典名著在新的时代的再创造,是凤凰在火中的涅与新生。
换句话说,经典名著永远是可以被后人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这是可以被许多艺术的生长和发展所证实的,比如电影,在它学会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时开始,便主要地向戏剧或小说借取原料,电影改编也就随之出现了。
电视剧的生长和发展则更多地依赖于改编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
如果允许,我可以在这里开列一个长长的名单,举凡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或非名著,长篇的、短篇的、文言的、白话的,几乎很少不被改编为电视剧的,从《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到《聊斋志异》和“三言两拍”中的故事,都可以在屏幕上找到它们的身影。
现当代文学中的名著也是电视剧改编者最为热衷的,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剧改编者所看中的不仅是文学名著的故事,而且更看中名著中的“名”,在电视剧进入市场化操作以后,无论是作家的名还是作品的名,都是进入市场的最好的敲门砖,比如邓建国投资拍摄《我这一辈子》,他看中的恰恰是老舍、石挥和这部作品的社会知名度,这种无形的资源同样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巨额利润。
戏剧与文学以及戏剧与戏剧之间的改编也是一直被改编者津津乐道的,中国戏剧史和西方戏剧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