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备课讲稿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及其作者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这些作品与其作者紧密相连,通过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及其作者,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索古代文学的奥妙和价值。
一、《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它以极富艺术性的手法描绘了清代贵族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情冷暖。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曹雪芹,他是清代作家、文学家,也是一个文化官员。
曹雪芹的一生注定与文学紧密相连,他的作品为后世传颂,并影响了许多文人和读者。
二、《水浒传》及其作者施耐庵《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描绘了宋朝末年群雄起义的故事。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施耐庵,他是明代作家、文学家,也是曲艺大师。
施耐庵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创造了一部具有浓厚英雄色彩的作品,给后世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西游记》及其作者吴承恩《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独特的魔幻叙事方式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吴承恩,他是明代作家、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广博兴趣和才华的文人。
吴承恩的创作将中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幅瑰丽绚烂的文学画卷。
四、《诗经》及其作者《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诗歌以质朴、真诚、生动的方式表达了古代人民的感情、思想和对自然的描绘。
由于《诗经》是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没有明确的作者划分。
五、《论语》及其作者孔子《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
这部作品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系统总结了孔子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思想。
孔子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及其作者的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深度。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艺术的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备课讲稿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备课讲稿吴承恩明代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罗贯中元末明初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三国演义》施耐庵元末民初本名彦端,祖籍:江苏兴化《水浒传》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
名沾(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红楼梦》元代关汉卿的《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敬梓所作),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
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王实甫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
近代戏剧家欧阳予倩对《桃花扇》情有独钟,曾分别在话剧、京剧、电影等领域涉猎过这一题材。
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晚清作家李伯元著,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近代中外文学名家及著作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由于文学常识本身具有文学著作多,涉及面广等特点,所以大量记忆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时间精力花费大、不现实且复习效果不好。
针对此类问题,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就部分近代中外名家及文学著作做了梳理如下:一、我国近代文学:(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
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
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4)巴金,原名李尧棠。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随想录》等。
《家》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历史的最成功的作品。
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二、外国文学常识:(1)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剧本37部,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历史剧有《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等。
文学常识教学案例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简介
文学常识教学案例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简介在文学教学中,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的背景和作品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作者,并对其主要作品进行简要概括,以供教学参考。
一、《红楼梦》——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是清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红楼梦》。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瑰宝。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等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社会风貌,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力。
它揭示了人生的苦与乐、悲与欢,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绘,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深受读者的喜爱。
二、《西游记》——吴承恩吴承恩(约1500年-约1582年)是明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西游记》。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渗透,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善行的力量及其与佛教教义的关联。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还融入了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元素。
三、《水浒传》——施耐庵施耐庵(约1296年-约1370年)是元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水浒传》。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作。
《水浒传》以宋江等108位好汉的英勇事迹为主线,通过对古代中国社会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封建社会黑暗和艰难的生存环境下,人性的复杂和各种力量的角逐。
它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正义斗争的呼唤,深受读者的喜爱。
四、《三国演义》——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是明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三国演义》。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杰作之作。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的描写,描述了战争、政治和人性之间的纷争和较量。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设计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来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和参考材料。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主要目标包括:1.了解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背景、作者以及创作风格;2.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和理解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基本理解;2.学生对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情节、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3.学生能准确表达他们对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看法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名著a.《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等;b.《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等;c.《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主要人物:宋江、武松等。
2. 现代作品a.《围城》:作者:钱钟书;b.《骆驼祥子》:作者:老舍;c.《茶馆》:作者:老舍。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a.教师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内容以及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好奇心;b.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阅读理解a.课堂上带领学生逐章节分析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b.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文学鉴赏a.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并与同学分享;b.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4. 语言表达a.教师通过讲解和练习,教授学生如何准确地表达他们对于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理解和看法;b.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理解,并向其他小组分享。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之古代及近代中国作家作品汇集2)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之古代及近代中国作家作品汇集2(一)春秋时代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
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们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教学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启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介绍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
它以宏大的叙事结构、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意义闻名于世。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领悟小说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情感。
2.《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描写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挣扎和苦难。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小说的叙事手法、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
3.《茶馆》《茶馆》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代表作品,通过描写一个普通茶馆里发生的各种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百态生活。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剧中人物对话、情节设置和舞台表现等内容,引导学生领悟剧作的深刻内涵和社会意义。
4.《围城》5.《苏东坡传》《苏东坡传》是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描写了中国古代文学家苏东坡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传记的结构、语言特点和文学价值等内容,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学的魅力和古代文学家的风采。
1. 多媒体辅助教学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文学作品的原著、相关影视作品、音乐等资源进行展示和解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
2. 阅读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导读和解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3. 朗诵表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诵和表演,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近代文学讲义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和戏曲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 (一)侠义与公案原为两种小说,有各自不同的源 头与流派。至清末由于政治腐败,内乱蜂起,生 灵涂炭,因此,对惩暴护民、伸张正义的清官与 铲霸诛恶、扶危济困的侠客的向往,成为民众的 愿望。于是产生两种小说的合流。 (二) 侠义公案小说与传统侠义、公案小说的不 同表现在:1、以武犯禁到皈依皇权,将侠客与 清官统而为一,纳入封建法权的运行机制之中。 2、湖义气被恋主情结所取代。3、绝情泯欲到儿 女英雄。
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 诗文词
一、龚自珍的贡献。 (一)龚自珍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要求变 法,平均财产,以改变中国的贫弱,其诗文充满 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学术思想上反对抱残守阙,主张经世致 用,要求解放个性,摆脱一切思想束缚。 (三)龚自珍的散文识深气悍,发人猛醒。突破 一般的议论和叙事模式。具有杂文色彩,在散文 史上有独特贡献。
3、形式多样,风格多样。
秋心三首其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
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 生僻,也有通俗。一般自然清丽,沉着老练,有 杜韩的影响,有些篇章由于用典过繁或过生,或 含蓄曲折太甚,不免带来艰深晦涩的缺点。 漫感 绝域从军计惘然, 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
B,骗:骗是当时官场的另一种表现,如胡统领到严州 剿匪,前面讲的华中堂,浙江官场的廉洁等都是欺世盗名. 而且这些官吏不学无术却又到处招摇撞骗,结果是丑态 百出.如制台贾世文,据说是个"拔贡"出身,而且还做过 一任教官,其学问应该渊博了,然而,他曾卖弄说:"我有 一本王羲之的《前赤壁赋》……听说还是汉朝一个有名 的石匠刻的." C,媚:媚上与媚洋.为了升官发财,他们讨好上司,种 种丑恶媚态,卑鄙无耻的勾当都干得出.如:侯补知县瞿 耐庵竟让自己50多岁的老妻拜制台府20多岁的丫头为干 娘,绿营管将自己的女儿作为礼物送给上司羊统领.他们 除媚上司外,更媚洋人,文制台见洋人一节,生动地表现 出其媚洋丑态. 小说的结尾,借助于一梦,将晚清的官场比作一个" 畜生的世界",表达作者对这个统治政府已深恶痛绝.他 深信,20年后,中国一定会"换了一个世界",那是"先前那 一班畜生一个不见"的太平世界.但怎样去变,却不知道.
文学常识介绍古代文学名著与作者
文学常识介绍古代文学名著与作者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名著与杰出的作者引领着广大读者探索文学的魅力。
通过阅读与欣赏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以及人性的真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部古代文学名著与其作者,带领读者一起领略文学的魅力。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由曹雪芹所创作,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情感纠葛。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具有深深人生哲理的作品。
曹雪芹以其卓越的才华,将一个庞大的人物群体展现得栩栩如生,其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
《西游记》是另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由吴承恩所著。
这部作品以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
《西游记》以其神奇的想象力、精彩的情节和充满智慧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读者。
通过师徒四人的冒险与成长,这部小说也蕴含了丰富的道义教育,成为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接下来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近三百首诗篇,取材广泛,内容包括政治、社会、风俗、爱情等各个方面。
这些诗歌以简洁纯粹的语言表达了古人的思想与感情,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诗经》的作者众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佚名等。
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后人了解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料。
另外一部古代名著是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我是猫》。
这本小说以猫的视角描述了日本明治时代中产阶级的生活,通过讽刺与幽默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夏目漱石的创作风格独特,他从小事入手,深入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揭示出人性中的善恶、喜怒哀乐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我是猫》成为日本文学的经典之作。
以上只是介绍了部分古代文学名著与作者,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采与价值。
通过阅读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智慧与艺术的结晶,更能够增加对人生、情感以及社会的思考。
文学常识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概述
文学常识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概述文学常识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概述一、背景引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历史的长河,中国古代文学出现了许多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增强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教案将对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进行概述,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
二、经典名著概述1.《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展现封建社会的兴衰变迁,揭示人性的纷繁复杂,以及女性地位的低下等问题。
作品以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想内涵而广受赞誉。
2.《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通过描绘孙悟空主持保护唐朝取经团,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展现了取经之路上的艰难险阻,以及主人公对正义、忠诚和友情的坚守。
作品融入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不仅幽默风趣,还蕴含了深沉的哲理。
3.《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描绘宋江等英雄豪杰领导起义军反抗封建统治为主线,展现了民间反抗和斗争的英勇精神。
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多样,对于展现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的描写极其生动,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满且独具特色的世界。
4.《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元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为背景,通过描绘刘备、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展现了英勇、智谋、忠诚等优秀品质的脱颖而出。
作品以战争、权谋等大背景以及各种伟大人物的塑造为主线,呈现出人间百态和复杂的人性。
5.《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所著,也被誉为兵书中的极品。
作品以丰富的兵法理论和实战经验,为后人提供了独到的军事智慧。
九年级语文中国古代和近代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和近代作家作品1.先秦作家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 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 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X“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 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某某)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X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某某)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X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某某)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X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X(某某)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著有《列子》8 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国学课教案学习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国学课教案学习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标题:领略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国学课教案导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借鉴古人智慧,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本节国学课将重点介绍几部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领略其中的魅力,从而真正理解、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培养正面的情感和美感。
一、《红楼梦》——原著和后续发展1. 通过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世界形象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分析《红楼梦》的音韵美和韵律美,引导学生享受其中的文学艺术。
3. 探讨《红楼梦》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启发学生对生命、爱情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二、《论语》——做人原则的指南1. 了解《论语》的作者孔子以及他的生平和思想。
2. 分析《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理念和处事原则。
3.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论语》中的智慧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三、《诗经》——古老的音乐诗歌1. 简述《诗经》的内容和作者,以及其对古代音乐的影响。
2. 通过欣赏《诗经》中的几首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古老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之美。
3. 引导学生分析《诗经》中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对古代文化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四、《孙子兵法》——智慧与胜利的艺术1. 简要介绍《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子和他的军事思想。
2. 分析《孙子兵法》中的兵法原则和战略智慧,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
3. 讨论《孙子兵法》如何应用于现代社会中的管理和领导,引导学生发掘其智慧的多重意义。
五、《西游记》——文学与宗教的交融1. 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和该作品的背景。
2. 分析《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体验其中蕴含的佛教和道教哲学思想。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修行的价值,理解《西游记》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结束语:通过深入学习和领悟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近代文学教学课件
二、魏源: 与龚齐名,近代思想家、诗人。 诗学白居易新乐府,称“仿白香山 体”。表现对现实不满和对国运忧虑,反 映民生疾苦,抨击政治弊端,揭露投降派 丧权辱国 (《江南吟》“阿芙蓉”、《寰 海》其九 ) 。描写山水、抒情言怀作品, 感情充沛,形象生动。
(一)与龚自珍同属主张“通经致用”的今 文学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 一生精力主要用于研究经学、史学和时务 政事,系统介绍各国状况。 (二)诗歌包含三方面内容:反映嘉庆、道 光时期的民生疾苦和时事弊端;表现抗战 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描绘祖国优美壮丽 的河山。艺术上重视自然,风格朴实,有 时流于质直,或偏于晦涩。代表作有《江 南吟十章》、《都中吟》、《寰海十章》、 《三湘棹歌》等。
(三)梁启超也利用小说、戏曲表现 “新理想”,但没有什么成就。写诗 较晚,数量也不多,《读陆放翁集》 等是较好的作品。 (四)严复的散文主要是政论,见解比 较新颖而激进,善于取喻设譬,反复 申说,但主要以翻译著称。
秋瑾等革命作家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作家秋瑾和章炳麟
(一)秋瑾: 作品以诗最多,也有词作。哀叹 祖国灾难的深重,抒发献身革命的豪情壮志,表现 争取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的美好思想,慷慨高歌, 风格苍凉悲壮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 地图》)。 (二)章炳麟: 文学成就主要是散文。其特色是 以广博深厚的学识为基础,内容翔实,词锋锐利, 风格瑰丽宏雅;好用古字,有时诘屈聱牙,艰深难 懂。《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序》反对改良 派,倡言民族民主革命,影响很大。
二、包含“侠义”与“公案”内容的小说: (一)《施公案奇闻》美化封建统治者及其 帮凶爪牙。 (二)《三侠五义》同样包含很多封建糟粕, 但一定程度地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在 对除暴安良的清官和锄强扶弱的侠客义士 的肯定中表达了人民的某些愿望,描写比 较生动,具有民间说唱色彩。
中国古、近代作家与作品
中国古、近代作家与作品一、中国古代作家与作品1、先秦(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相传为孔子编成。
内容分为“风、雅、颂”,“风”主要是民间爱情诗,“雅”主要是朝廷赞美诗,"颂”主要是宗庙祭祀诗;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赋”指叙述,"比”指比喻,“兴”指起兴,即”欲言此物先言他物。
”《诗经》语言上以四言为主,且多用叠字。
较有名的篇章有《关睢》、《鹊巢》、《静女》、《君子偕老》、《君子于役》、《子矜》、《溱洧》、《硕鼠》等等。
(2)《楚辞》,战国时代楚国文学家屈原和宋玉两人作品的总称。
屈原,名平,字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他的作品充满爱国热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仆居》、《渔父》、《招魂》等,其中名篇如《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九章》中《涉江.》、《哀郢》、《思美人》、《橘颂》等等。
宋玉,相传为屈原弟子,主要作品有《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等。
(3)诸子散文,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名轲,字子舆,与孔子齐名,被称为孔盂,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记载孟子言行的书《孟子》,其中《得道多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是《孟子》中的名篇。
庄子,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富有浪漫色彩,文学价值很高。
主要作品有《逍遥游》、《秋水》、《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等。
荀子,名况,作品为《荀子》,《劝学》是书中的名篇。
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郑人买履》、《五蠢》是书中名篇。
(4)、历史散文,《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中名篇有《曹刿论战》、《郑伯克段于鄙》、《秦晋淆之战》等等。
《国语》,左丘明编,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其中名篇如《召公谏厉王弭滂》等。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文学名家与作品简介与鉴赏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文学名家与作品简介与鉴赏高中语文备课教案文学名家与作品简介与鉴赏【引言】文学是开启人们心灵的窗户,留下了无数名家的佳作。
在高中语文备课中,了解文学名家及其作品的背景与鉴赏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本教案将为您介绍几位文学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简介与鉴赏,供备课参考。
【一】李白李白(701年 - 762年),唐朝时期的杰出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作品以豪放狂傲、奔放深情而著称。
其中代表作《静夜思》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一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这首诗以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被广泛传诵。
鉴赏李白的作品时,要注意他写作时的背景与情感,深入理解他的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二】杜甫杜甫(712年 -770年),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被称为"诗圣"。
他以丰富的想象力与深刻的思考著称,其作品以抒发社会不公与对人民苦难的关注为主题。
《登高》是杜甫的名篇,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辽阔景色,表达了作者厌恶尖锐现实与对人民命运的深思。
鉴赏杜甫的作品时,要关注他对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他那种对命运充满希望但又不乏悲凉的态度。
【三】苏轼苏轼(1037年 - 1101年),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文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豪放狂傲、诙谐幽默为特点,是古代文人风度的代表。
《水调歌头》是苏轼最为人所知的一首词,以其艳丽的描写和婉转的情感而广受赞誉。
鉴赏苏轼的作品时,要体味他那种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四】鲁迅鲁迅(1881年 - 1936年),现代中国文学与思想界的巨擘,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思考使其作品充满力量与震撼。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祥子的叙述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人们的悲苦生活,饱含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呐喊。
鉴赏鲁迅的作品时,要关注他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与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中国近代文学作家及作品
中国近代文学作家及作品第一篇:中国近代文学作家及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
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
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1896~1945)名文。
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
散文集《脚步集》、《未居习作》、《四川集》等。
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
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
中华经典名家讲解
中华经典名家讲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流传千年的经典作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和艺术的光芒。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智慧,更表达了中华文明的精髓和独特性。
在这些经典作品背后,众多名家才华横溢,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解读,为这些作品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位中华经典名家及其对经典作品的解读。
首先要提到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为人所称道。
在对红楼梦的解读上,无疑最有影响力的是钱钟书先生。
钱钟书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他对红楼梦的研究极为深入,他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文化艺术的宝库,其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他注重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意境色彩等方面进行解读,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为读者解开了《红楼梦》的诸多谜团。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名家是鲁迅先生,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呐喊》震撼了整个中国文坛。
鲁迅对于中国社会的痛苦和困境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剖析,以犀利的文字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陈腐和封闭。
鲁迅的解读方式独特,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他注重从社会背景、历史演变、人物性格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此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他通过借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独特的阅读视角。
再来说说中国古代典籍的解读,无法忽视王国维先生的贡献。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文化大师,对于古代经典的解读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在《人间词话》中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论阐述影响了一代人。
王国维通过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提出了“形而上”的观点。
他认为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表达现实,更是在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他追求“境界”和“气质”的表达,将古代文学作品提升为一种思想的表达和审美的追求。
最后要说的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解读,王羲之是中国书法界的巨匠,他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无法估量。
中国重要作家作品简介PPT课件
B.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搜神记》为代表。内有《干将莫邪》等名篇。 ②志人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内有《新亭对 泣》、《周处》等名篇。
维密友,终身不仕,名篇有《过故人庄》。
• ④“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 涣、高适的《燕歌行》、岑(cén)参(shēn) 的《白雪歌》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 ⑤“小李杜”。李商隐字义山号王谈生, 以七绝著名,杜牧字牧之,著有《樊川文 集》。
• ⑥“诗中三李” “诗中三李”为李白,李 商隐,李贺。毛泽东同志喜欢李贺的名篇 有《雁门太守行》。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 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 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 喻,以彼物比此物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 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 -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 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是《离骚》.离同罹 遭受。骚,忧患。屈原还创作了《九歌》、《九章》 《桔颂》等篇。《离骚》开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先河。宋玉有《九辩》《风赋》《神女赋》等作品。
④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B.十大悲剧
①关汉卿的《窦娥冤》②纪君祥的《赵氏孤儿》③白朴的《梧 桐雨》④马致远的《汉宫秋》⑤洪升的《长生殿》⑥孔尚任的 《桃花扇》此外还有⑦冯梦龙的《精忠魂》⑧孟称舜的《娇红 记》⑨李玉的《精忠谱》⑩方成培的《雷峰塔》。
中国近代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文学。
讲授一学期,每周二学时。
续论:觉醒、开放、蜕变――中国近代文学的宏观审视。
第一编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时期的文学概说:主要讲述鸦片战争对文学的影响,介绍近代初期的文学议论军政、描摹时变、慷慨论天下事的主体精神和爱国思想。
第一章近代文学的先行者龚自珍第一节龚自珍的生平思想介绍龚自珍的叛逆性格、哲学思想和文学主张第二节诗歌创作介绍龚自珍诗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其诗雄奇瑰丽、大气磅礴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散文创作介绍龚自珍的政论文、寓言体散文和传记散文的社会批判精神,和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散文创作龚自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介绍龚自珍自力主改革、利用诗文进行社会批判、和其诗歌雄奇瑰丽的风格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第二章魏源和其它经世派作家第一节经世派作家崛起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学主张。
第二节魏源的诗文创作讲解魏源的政治诗、讽喻诗、山水诗,及散文《海国图志序》。
分析其作品的爱国思想和艺术风格。
第三节张维屏和林则徐的诗歌创作讲解《三元里》等诗作,分析其作品的爱国精神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第四节朱琦、贝青乔及其它爱国诗人。
第三章近代初期传统的诗文派别第一节湘乡派的散文创作批判湘乡派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的思想局限;肯定其学习西学、兴办实业、富国强兵的主张,以及在艺术形式方面对传统散文的发展。
第二节宋诗派的诗歌主张及创作指出在诗歌主张方面,他们仍主张拟古,执着于艺术形式的探讨,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
肯定其某些诗作的美学价值。
第三节刘熙载和《艺概》讲述刘熙载政治观念的保守,和文学观念方面的超载前人的精到见解和开明见解。
第四章近人初期的小说和戏剧第一节侠义公案小说讲述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创作情况,分析这类作品在下层社会广泛流传的原因。
第二节狭邪小说分析狭邪小说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狭邪小说的特点。
第三节近代初期的短篇小说主要分析宣鼎、王韬的文言短篇小说对《聊斋志异》的模仿和创作方面的得失。
中国文学名著及作者简介
孟 子
“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 等著。一说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另一说 为孟子自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 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 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 。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 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名姚士 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项活 动,及政治、教育、哲学、论理等学说和思想。
十 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 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
九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 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
首 艺术风格。
疑其不确。
孔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 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
《孔雀东南飞》为乐府诗集,创作时间大致是 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相传是当时民
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
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三 国 志
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 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 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 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全 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五卷,《吴书》二十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译《白话三国志》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三国志》分 册)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
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 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
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 (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 汉 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 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承恩明代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罗贯中元末明初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三国演义》施耐庵元末民初本名彦端,祖籍:江苏兴化《水浒传》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
名沾(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红楼梦》元代关汉卿的《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敬梓所作),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
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王实甫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
近代戏剧家欧阳予倩对《桃花扇》情有独钟,曾分别在话剧、京剧、电影等领域涉猎过这一题材。
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晚清作家李伯元著,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
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
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
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著,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以主人公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
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闻的遭遇和见闻。
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揭露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
刘鹗的《老残游记》清末中篇小说,是刘鹗的代表作,流传甚广,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
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曾朴的《孽海花》《孽海花》,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清朝曾朴著,初版署名为“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
作者以状元郎金雯青(影射洪钧)与名妓傅彩云(影射赵彩云)的婚姻生活故事为情节主线,将30年间重要历史事件的侧影及其相关的趣闻轶事,加以剪裁提炼,熔铸成篇。
《孽海花》所表现的30年历史内容,亦即同治中期至光绪后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史。
《负暄絮语》说:“近来新撰小说,风起云涌,无虑千百种,固自不乏佳构。
而才情纵逸,寓意深远者,以《孽海花》为巨擘。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结构工巧,文采斐然”。
都是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谴责小说。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诗同乐不能分。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
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章》包括9篇作品。
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
这9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
文章出处《楚辞》《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楚辞》中的一篇,全诗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起伏跌宕,错落有致。
该作品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九辩》,《楚辞》篇名,是一首感情深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250多句。
王逸定为宋玉作。
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诗中对现实的黑暗也有一定的反映。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城安阳市。
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
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
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春秋》,又称《麟经》(《麟史》)。
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亦是儒家经典之一。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