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
5.《守株待兔》课件(共27张PPT)
![5.《守株待兔》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a1637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5.png)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结合阅读经验,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宋人偶然捡到一只因撞树 桩而死的兔子,从此丢下农具,整天守在树 桩旁等兔子撞死而不得的故事。
课文解析
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读寓言
守株待兔
sònɡ ɡēnɡ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s释hì其l耒ěi/而守株,冀jì /复得兔。
wéi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读寓言
因/释其耒/而守株 而/身为宋国笑
技法闯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下课后阅读链接,看一下在《南辕北辙》的故 事讲了什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
回顾旧知
守株待兔
守:守着。
待:等待。 株:树桩。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1.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 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2.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我会读
平舌音
字词检测
翘舌音
sòng gēng shì jì
宋耕 释冀
其他 其实
gēng 耒 lěi
指耕地的农具。
耕 指古代的井田。
shǒu zhū
5 d守ài 株待兔
树桩 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
我会写
字词检测
shǒu zhū
dài
sòng gēng
守株待宋耕
守护 守法
植株 一株
等待 待遇
宋国 宋朝
耕田 耕种
课文解读之融汇贯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30ae7b0242a8956bece4a5.p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df311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1.png)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的文言文。
课文通过种田人偶然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这一道理。
学习本课时,可以立足学生学习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的经验,从读准字音,停顿准确和想象、补白文言文故事中的省略处着手,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大概内容。
文言多单音节词,如“耕”是“种田”的意思。
“株”是“树桩”的意思。
“冀”是“希望”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的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文已经不一样了,如文中的“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的“走”的意思不同。
借助图片理解“耒”,了解这一农具。
二、教学目标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背诵课文。
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三、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四、教学难点1.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2.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图激趣,指导书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
请大家翻到第二单元的单元篇章页,读一读上面的几句话,猜一猜: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什么体裁呢?生: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寓言故事。
师:说得非常对。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本单元的习作目标是什么呢?哪位同学来回答?生: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师:本单元的习作是看图作文,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习作时不仅要按顺序观察图画,还要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设计意图】单元篇章页揭示了这个单元的阅读主题和语文要素以及习作要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优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eb6f8a284ac850ad024252.png)
5
守株待兔
学完了故事,你知道“守株 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5
守株待兔
我知道,告诉我们不要 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 成是不断发生的事情,要勤 劳务实,不能心存侥幸。
5
守株待兔
说一说:种田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做事急于求成,对意外心存侥幸。
5
守株待兔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的农
夫类似的人呢?
结果肯定是兔子没有得到,田地又荒芜。他 这种寄希望于侥幸,想不劳而获的思想愚蠢 可笑。同时,他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成获取 成功的经验,不知变通,因循守旧,这种行 为也是愚蠢可笑的。
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 坐车人错在哪里? 参考答案:第一,行动开始时,他没有 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正确的方向,目标与方 向完全相反,这样无论他怎样努力,只会离 目标越来越远。第二,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不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一意孤行,最终离 目标越来越远。
课堂演练
一、比一比,再组词。 株(
柱(
一株
柱子
)
)
宋(
宋国
)
宁(
宁可
)
5
守株待兔
二、填一填。 木 + 朱 = 株 期
— 月
=
其
角
+
虫
=
触
耒
+
井
=
耕
5
守株待兔
三、你觉得课文中的农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示例:他为了一次偶尔撞树而死的 兔子而不去管理田地,是个不想靠劳动 生活的人。
字词听写
5
守株待兔
第二课时
守株待兔
课堂演练
一、根据字的意思连线。
走 因 释
人教版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39eb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7.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守株待兔》课文原文及赏析《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赏析:
《守株待兔》是源自《韩非子·五蠹》的一则寓言故事,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
故事讲述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一只兔子撞到了田中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农夫看到这一幕,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期待能再次捡到撞死的兔子。
然而,他再也没有等到兔子,反而因此被宋国人笑话。
这篇课文通过农夫守株待兔的故事,寓言性地揭示了两个重要的道理。
首先,它批判了那种企图不劳而获、侥幸求成的思想。
农夫因为一次偶然的幸运事件,就放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寄希望于再次出现同样的好运,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生活中,我们应该明白只有通过辛勤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其次,这篇课文也警示人们不要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或者侥幸的心理。
农夫基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就认为可以持续获得同样的结果,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盲目乐观的思维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不能一味地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或者侥幸心理。
总的来说,《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寓意,教育我们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和依赖过去的经验,这对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5 守株待兔 何捷 (完整版)
![5 守株待兔 何捷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18017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e.png)
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
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
,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
就越到不了楚国。
先自由读故事 再明白蕴含的道理
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古今才能
真正读懂
统编三下 第5课
讲故事
读
读得明明白白的
怎么死的?
金文
甲骨文
跑
楷书
小篆
走
统编三下 第5课
读
读得明明白白的
说 道理
说得清清楚楚的
邻居张老汉;街坊王大婶;衙门的官差张大人......
劝
统编三下 第5课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课后作业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
啊?”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
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
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
幸好,他只是个农夫......
假如,他是一国之君.....
统编三下 第5课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 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可笑之处】
不去主动努力,却存侥幸 韩非子 心理,总想着不劳而获。
《韩非子·五蠹dù》是战国末期 韩非创作的散文。作者举出了大 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 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 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qìng。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dbac80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6.png)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与翻译上学期间,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与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简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杨八x越国奇逢》:“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岂是良图?”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坐享其成反义词通达权变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结果,兔子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案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寓意:①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的不可能发生的。
统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优秀课件
![统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1323cea5e9856a57126010.png)
辙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
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拓展阅读
根据寓言故事,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
和目的正好相反。
课堂总结
跑
古文中走是跑,那哪个字是“走”的意思呢?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儿童急走追黄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品读感悟
想象:
一只兔子跑得非常快,砰,撞在树桩上,撞断脖子死了。被谁 看到了?
种田人
种田人看到撞死的兔子怎么想, 怎么做的呢?
品读感悟
因 释 其 耒 而 守 株 , 冀 复 得 兔。
那个“守株待兔”的人听了就会 想,我才不会相信你们这些小家伙的 话,继续坐在树桩旁等待,结果饿死 了!
不要白日做梦,否则就会一无所获。幸福的生活靠劳动来创造。
品读感悟
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守株待兔”的意思了吗?
守株待兔: 原比喻企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
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 变通。
内容概括
主要内容
《守株待兔》一文通过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 桩上的兔子,从此就丢下农具,整天守 着树桩,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的故事, 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 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有收获。
深化主旨
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做事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 心理。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我想对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你真傻呀!你捡到一只撞死的 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你赶快种 地吧。”
守株待兔文言文全文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330f0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8.png)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朝有一个农夫,他在田地里耕作时,发现田中有一根树桩。
有一天,一只兔子奔跑时不幸撞上了这根树桩,颈部折断而死。
农夫因此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捕捉到兔子。
然而,兔子并没有再次出现,而农夫的行为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守株待兔》全文翻译:昔者,宋国有一农夫,日以耕作于田。
田中有株,兔行其上,不慎触株,颈折而毙。
农夫见此,遂释其耒,弃耕守株,冀望复得兔。
然兔之不可复得也,固矣。
农夫守株,日复一日,终不得兔。
而其身,反为宋国之民所笑。
人皆知农夫之愚,不知农夫之所以守株者,实出于一时之侥幸心。
夫兔之死,非其命也,乃偶触株而毙。
农夫望兔复至,是以守株。
然而,天下之兔,岂有尽至一株者乎?且夫兔之不至,非因株之无兔,乃因兔之不至也。
农夫不知此理,而以为守株可致兔,是以守株。
然而,天下之理,岂有守株而得兔者乎?故曰:守株之策,非谋之良,乃愚之至也。
农夫守株,终日守候,不过徒劳无功而已。
是以智者不为,愚者亦不守。
天下之理,有变有常,守株待兔,终不可得。
夫智者知兔之不常至,故不守株;愚者不知兔之不常至,故守株。
守株者,愚之极也;不知守株之愚,而以为智,愚之尤也。
是以智者笑之,愚者自悲。
夫天下之理,有顺有逆,有常有变。
守株待兔,逆理而动,终不可成。
智者知之,故不守株;愚者不知,故守株。
守株之徒,虽愚亦拙,终无所获。
是以智者不取,愚者亦不趋。
夫农夫守株,虽愚亦拙,然其守也,非无因也。
盖因其一时之侥幸,而忘其理之常也。
是以智者知之,不守株;愚者不知,守株。
守株之徒,虽愚亦拙,终无所获。
是以智者笑之,愚者自悲。
夫智者知天下之理,变而不常,故不守株;愚者不知天下之理,变而不常,故守株。
守株之徒,虽愚亦拙,终无所获。
是以智者不取,愚者亦不趋。
盖守株之策,非谋之良,乃愚之至也。
智者不取,愚者亦不趋。
守株待兔,终不可成。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https://img.taocdn.com/s3/m/c2562f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e.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三下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宋、耕”等生字,会写“守、株、待”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背诵课文。
【单元学习任务】中国寓言文学馆游园会【本课学习情境】第一站:中国寓言·古人智慧馆【教学过程】图片导入,任务驱动:1.单元导语页寓言图片导入2.学习本单元学习要求。
3.介绍情景活动,中国寓言文学馆馆长邀请我们去参加游园活动。
过渡:第一站,我们要来读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叫做“守株待兔”第一关:识字断句,读好寓言1.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我们再读课题。
2.回顾上学期我们学习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时是怎么学的吗?这是一则寓言,我们还要多做一步:明白寓意。
4.读好课文。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两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好停顿,用铅笔试画停顿线。
5.根据断句,再读课文。
读得有滋有味恭喜大家第一关闯关成功!第二关:据图入文,读懂寓言1.借助绘本故事,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的田地里有一个树桩,借助注释知道文中的株指的是树桩。
2、突然有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借助注释知道走这个字在古代的意思是:跑。
了解古今异义。
3、借助课本中5个注释读懂长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4、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结果(),是呀兔子再也没有得到,而农夫也成了宋国人的笑话,这就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总结结:我们“结合绘本中的图片”“借助注释”读懂整个故事,第二关闯关成功。
第三关:梳理文脉,讲好寓言1.根据故事的发展,把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进行划分,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按照故事的发展、借助我们的绘本图片,完整讲好故事,评价讲故事 3老师用白话文读故事,学生快速读出文言文里相应的内容4.尝试背诵古文成功闯过第三关!第四关:以笑思辨,明白寓意1、思辨:你们认为农夫该不该被笑?宋国人为什么要笑他呢?开展一场以“能言善辩论农夫”为主题的辩论赛,认为该被嘲笑的同学是正方,认为不该被嘲笑的同学是反方。
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25张PPT)
![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d7df1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d.png)
我会读
sòng
宋
宋朝 宋代
开火车认读
gēng
shì
jì
耕 释冀
耕地 耕田
解释 释放
冀中 晋察冀
我会写
守 株待宋
宝盖头不要写 木字旁最后一笔 这是双人旁 成“秃宝盖” 。不要写成“捺” 。等待 待定
这个“木”字, 下边两笔是撇捺。
请你用“等待”说话。
我会写
耕 触 颈 释其
这一笔画是点 。
触角 触动
这里是 其中 这两笔都是点。 两横。 其实
请你选用几个词语说话。
课文讲授
文言文教师逐句引导理解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文言文,弄清楚句子的意思。
走是什么意思?
走:跑,逃跑。
触株是什么意思? 触株是指兔子撞在了树桩上。
此句文言文理解: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 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 只跑得飞快的兔子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一头撞 在田边的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层次梳理
捡到折颈而死的兔子
守株待兔
心里想再白捡兔子而等待
结果: 田地荒芜,一无所获,成为笑柄
从这个故事我们明白: 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把偶然的事情看成经常产生的事, 存在侥幸心理。成功要靠辛勤的劳动,否则将会一无所获。
拓展延伸
同学们,如果你也遇上了这样一件事,你会怎么做呢?你 想对那个种田人说些什么吗?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挑选 代表上台比赛说一说。
课文讲授 指点想象
你为什么估计种田人会在等待兔子的出现而不去种田呢? 因为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 请你看图表演 “又肥又大”的样子。 白捡是什么意思?
“白捡”本课指的是是不费力气就捡到兔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选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c5bf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0.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选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选5篇)站国时期,有个宋国人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他放下手里的工作,天天手在树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和原文(优秀7篇)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和原文(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6cc5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8.png)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和原文(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和原文(优秀7篇)在我们的学习时代,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本店铺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基础知识+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b8ac5b5cc17552706220820.png)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二、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三、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四、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五、教材分析《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六、课文翻译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
田中有一个树桩。
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七、课文主旨本课通过写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死,最后一无所获被人耻笑的故事,告诉人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第5课《守株待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第5课《守株待兔》](https://img.taocdn.com/s3/m/c7e05e4bee06eff9aef807a7.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文知识点一、生字词1.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2.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二、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三、教材分析《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四、课文翻译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
田中有一个树桩。
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五、课后习题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故事中的坐车人找错了方向,而且他的有利条件——马好、车夫本领大、盘缠带得多,将会带他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六、推荐阅读滥竽充数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原文: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5.《守株待兔》课件(共20张PPT)
![5.《守株待兔》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02191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c.png)
游戏:看图猜猜猜
《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5 守株待兔①
s宋ònɡ人有ɡ耕ēnɡ者。田中有株② 。兔走③ 触株,折颈而死。因④释shì⑤其耒lěi ⑥而守
jì
株,冀⑦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
为宋国笑。
注释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5 守株待兔①
s宋ònɡ人有ɡ耕ēnɡ者。田中有株② 。兔走③ 触株,折颈而死。因④释shì⑤其耒lěi ⑥而守
jì
株,冀⑦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
为宋国笑。
注释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同桌合作三:讲讲故事 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一人读课文,一人用自己
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宋国笑。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宋国笑。
农夫呀农夫,你
ɡēnɡ
jǐnɡ
shì lěi jì
宋人有耕者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释其耒 冀复得兔
宋人有耕者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释其耒 冀复得兔 因释其耒而守株 而身为宋国笑
宋人有耕者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释其耒 冀复得兔
因释其耒而守株
wéi
而身为宋国笑 为
wéi
①做 √②被
③能力 ④变成 wèi ①帮助 ②原因 ③行为的对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预习及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预习及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e98e25804d2b160a4ec03e.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教案及课后练习题【板书设计】守株待兔白日做梦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特点,言简意赅,抑扬顿挫。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让学生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学习寓言,悟出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节课构思巧妙,推陈出新,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在探讨中,想象中,思维碰撞中,明白了寓意,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这是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收获的一节课。
不足之处: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尽管我们的收获很大,但同时我还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是这节课能从人物评价着手,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思维的碰撞,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更活跃,收获也会更丰硕。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文言文。
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
因而被本国人耻笑。
告诉我们不能白日做梦,不劳无获的道理。
【写作背景】本文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
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作者介绍】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同师苟卿。
守株待兔文言文标准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标准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894b8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2.png)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一位农夫,他在田地里耕作时,发现田中有一根树桩。
一天,一只兔子奔跑时不幸撞到了树桩,颈部折断而死。
农夫因此放下手中的农具,开始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次捕获到兔子。
然而,兔子并没有再次出现,而农夫的这种行为却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柄。
《守株待兔》文言文标准翻译:宋国有一农夫,其田中有一树桩。
一日,兔行至株旁,不幸触株,折颈而毙。
农夫见状,遂弃耒,守株以待兔之复至。
然兔终不复至,而农夫之守株行为,竟成宋国之笑谈。
夫兔之死,非因株也,乃偶然之遇。
农夫欲复得兔,乃守株以待,实乃舍己之能,依物而求。
夫世间之事物,皆有缘由,非可凭空得之。
农夫守株,徒增笑料,终不可得兔。
此乃告诫世人,不可妄图不劳而获,而应勤勉耕作,自食其力。
昔者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又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夫守株待兔,乃不义之举,非君子之行。
人当勤于耕作,以养家糊口;当修德立身,以光宗耀祖。
如此,方能免于守株之笑,而得人生之真谛。
今夫农夫守株,虽得一时之乐,然终非长久之计。
世间万物,瞬息万变,若守株待兔,必致坐以待毙。
故智者当知,世间之事物,皆有机缘,不可固守一隅,而应顺应时势,把握机遇。
农夫守株,非但不得兔,反成他人笑柄。
此乃告诫世人,不可贪图安逸,而应勤于劳作,勇于开拓。
若人皆如农夫,守株待兔,则国家何以富强,民族何以振兴?故人当以此为鉴,勉力前行,不负韶华,共创美好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四知学校芦婷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2.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读为本,牢牢抓住朗读,扣住重点朗读,读好、读懂,加强感受与体验,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2.在字词教学方面,它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多种行式的读法如个别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等方式,使他们掌握字词。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找出描写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内容,从而懂得“株”就是指“树桩”的意思。
在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也是让学生从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
的真正寓意。
将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的说,在说的同时,不忘记对写话的训练。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学生总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在教学中,不能枯燥无味的讲,要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给学生带给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我让学生分小组来表演这个故事,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则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很出色,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是连树桩,他们也想出花样来展示,兔子的动作,特点也展示得十分棒,学生在欢乐中度过这堂课,也正因为他们的表演使学堂课显得生机勃勃,成为这一堂课的亮点。
三、不足之处
拔高要求,总喜欢要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评价时,老师应抓住最佳时机给学生予以点拨。
大多数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洗耳恭听的观众,没有穷追猛打,乘胜追击。
一味对孩子讲的东西表示认同,似乎是不管你讲什么,只要你能说就行。
局面失控,变成了老师被学生牵着走了。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有没有妄想过不劳而获的成功,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2)图文结合,理解词意。
借助图片动画弄懂“丢下”、“全完了”,
在简笔画中找出这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