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Workbench教程

合集下载

Workbench教程(一)

Workbench教程(一)

Workbench教程之几何建模
北京索为高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雒海涛
一、启动workbench进入DM
在Geometry上面右键编辑Geometry进入DM建模环境.
选择XYPlane,点击新建草图图标,创建草图sketch1,草图上右键选择look at,准备绘制草图.
选择sketching-draw,开始绘图,绘制一个矩形,里面绘制一个圆形。

然后标注尺寸约束
修改尺寸数据,如下图:
裁剪矩形下面的边
Esc退出trim,然后复制所有曲线。

选中所有曲线,黄色表示选中。

粘贴复制的曲线
此时是一样的图形,在点下左键前需要右键垂直翻转放置。

然后继续右键,选中change paste handle,表示可以将整个图形拖拽到合适的位置。

四、拉伸实体
修改拉伸尺寸后,generate生成实体。

可以隐藏草图。

五、绘制支架
新建一个平面
选择参考平面为xz平面,apply。

Z轴偏移量15
生成平面
新建草图
右键草图look at
通过各种画图和修剪完成如下草图
设置拉伸方向和数值
拉伸为实体
创建平面,从参考面创建。

新建草图
look at 绘制肋板三角形草图
拉伸为实体,需要看好方向。

七、镜像另一半实体
然后选择所有实体,然后apply
至此几何建模完成。

讨论:在创建三角形草图的时候,创建矩形不能准确捕捉到左下角那个点,不知道有什么方
法可以捕捉到不。

workbench教程.ppt

workbench教程.ppt

ANSYS, Inc. Proprietary
© 2009 ANSY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5
February 23, 2009 Inventory #002593
Introduction
A. About ANSYS, Inc.
Training Manual
ANSYS, Inc.
• Developer of ANSYS family of products
• Global Headquarters in Canonsburg, PA - USA (south of Pittsburgh)
– Development and sales offices in U.S. and around the world – Publicly traded on NASDAQ stock exchange under “ANSS” – For additional company information as well as descriptions and
• ANSYS LS-DYNA – LSTC’s LS-DYNA explicit dynamic solver technology with the pre-/post-processing power of ANSYS software. This powerful pairing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crash tests, metal forging, stamping, and catastrophic failures.
Training Manual
12:00 – 1:00 1:00 – 1:30 1:30 – 2:00 2:00 – 2:30 2:30 – 3:30 3:30 – 4:00 4:00 – 4:30 4:30 – 5:00

workbench使用教程

workbench使用教程

workbench使用教程1. 打开Workbench- 进入你的计算机,找到并双击打开Workbench应用程序。

2. 创建新项目- 在Workbench主界面上找到并点击"新建项目"按钮。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项目名称和存储位置,并点击"确定"。

3. 新建脚本文件- 在项目界面中,选择你想要创建脚本文件的文件夹。

- 右键点击文件夹,并选择"新建文件"。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称以及文件类型(例如python脚本文件.py)。

- 点击"确定"。

4. 编写脚本- 双击打开你创建的脚本文件。

- 在编辑器中编写你的代码。

5. 运行脚本- 点击编辑器上方的"运行"按钮。

- 或按下键盘上的F5键。

- Workbench将会运行并显示结果。

6. 调试脚本- 在编辑器中设置断点:在你想要暂停执行的代码行上右键点击,并选择"设置断点"。

- 点击编辑器上方的"调试"按钮。

- 或按下键盘上的F9键。

- Workbench将会逐行执行代码,并在断点处暂停执行。

7. 查看输出- 在编辑器下方的输出窗口中,你会看到脚本的运行结果或调试信息。

8. 保存项目- 点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

- 或按下键盘上的Ctrl + S组合键。

9. 导出项目- 点击工具栏上的"导出项目"按钮。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导出的项目文件夹,然后点击"确定"。

- Workbench将会导出项目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10. 关闭Workbench- 点击工具栏上的"关闭"按钮。

- 或按下键盘上的Ctrl + Q组合键。

- 选择"是"以确认关闭。

Workbench教程(二)

Workbench教程(二)

Workbench教程之静力学分析
北京索为高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雒海涛
一、导入模型
添加静力分析模块到workbench。

选择geometry,右键导入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到/imea/html/download.htm下载
二、添加材料信息
双击工程数据单元,弹出界面设置材料参数。

拖拽材料参数到属性窗口并输入各参数:弹性模型、泊松比、拉伸屈服强度、拉伸极限强度

保存并返回project窗口
双击model进入设置分析界面
三、划分网格
设置网格大小参数,首先变换一下单位
选择实体,设置参数。

选择过滤为实体
点击mesh查看网格
四、添加载荷及约束
施加位移约束,两端轴端面选择并添加约束,使其轴向自由度自由。

固定一个端面
下面添加载荷左边的力添加
右边载荷添加
求解总形变
求解和应力六、求解
七、调试没有选择对象材料
求解进行中
没有弹出消息提示错误,求解完成
八、查看结果
最大形变0.52mm,0.52除1.7m得到每米形变0.3mm,小于1.5mm每米轮距最大形变的要求。

应力图如下:
计算后备系数,用屈服极限强度610mpa除应力较大点应力值47.1得到后备系数为13,大于设计要求6。

讨论:习惯用原来ansys和patran那套划分网格的模式,在使用workbench的时候不自觉的
会用原来模式使用workbench,其实workbench应该有更加强大的功能,有待我们深入了解。

Ansys_workbench学习系列教程01_认识Workbench

Ansys_workbench学习系列教程01_认识Workbench

14
Ansys Workbench 系列学习教程
第一部分的悬臂梁理论计算结果如下: 力矩=100Nm
回路阻值仿真计算案例
弯矩: 100NM 弯曲应力(Y 方向):
解析与仿真计算对比
项目
挠度 弯矩 弯曲应力
计算值
20.2 100 127.4
仿真值
21.3 100 127.6
有限元求解满足实际工误差要求
Ansys_workbench 学习系列教程 01
认识 Ansys_WorkBench
目录
一.一个简单的仿真案例 二.理论分析与仿真对比 三.如何学好有限元仿真计算
Ansys Workbench 系列学习教程

回路阻值仿真计算案例
一个简单的仿真案例
0 引言
在这一章里,你将初步认识 workbench,如何利 用 workbench 完成一个材料力学中提及的悬臂 梁的力学分析。 技能点:
创建线体(Line)模型 第一步:点击 modelling 图标,选择 concept>line from sketching 第二步:点击选择已建立的 Sketch1 图标; 第三步:点击 Apply 图标; 第四步:点击 Generate 图标,生成线模型
5
Ansys Workbench 系列学习教程
回路阻值仿真计算案例
至此,完成了分析
几何模型的建立。 6.双击项目流程简图中的 model 图标 ,进入分析界面。
7.为 Line 体赋材料属性 第一步:点击选择 line body; 第二步:点击选择 Assignment 中的箭头,打开工程材料库; 第三步:点击选择 Structural Steel 完成材料赋值;

WorkBench CFD 教程

WorkBench CFD 教程

WorkBench CFD 教程<简单易学><图文并茂>Ansys的流体分析现在WB环境下,变得非常简单易用了。

同以前的操作相比:1:WB简化了网格化分,可以通过很简单的设置就能划分出适合流体计算的“边界层网格”。

2:WB的模型同CAD软件是紧密联系的,修改模型参数,几乎不用动任何网格划分设置,即可进行新的计算(飞跃啊,同志们)。

3:计算结果非常理想,后处理很方便——比如,你要是用过Fluent,就知道要出个漂亮的结果图是多么的难了,一般是要借助于其他的软件的。

---------------------------------------------------------------------------这次用的是WB本身的例子,我想到,这样大家可以在不清楚的时候,自己也能参照帮助文件。

我主要按我的理解来。

如有错误,大家不吝指出!首先新建一个CFD空白项目并打开一个WB的自带模型StaticMixer,模型可以在帮助文件中找到下载地址:/dm_how_tos/cm_geometry.exe在项目窗口的工具菜单中(1),点选选项,在Mesh中(2,3),选择Mesh 方法为CFX-Mesh。

--------------------------------------------流体同物体接触的地方叫边界层,其性质不同于远离物体的地方,因此在划分单元格的时候也要相应地进行处理——这是研究流体最大的不同之处。

关于边界层的划分原则,可以补充一下流体力学的知识,并参考一下Gambit,Ansys ICEM CFD软件的帮助文件,或者参考WB的帮助文件将例子都走一次,会有很多心得。

上步只是设置了网格划分的方式。

之后,选择右侧的New Mesh之后Mesh窗口打开,可以注意到,在Mesh窗口(A)的后面还有一个CFX Mesh窗口(B),我们将在这里工作。

回到教程的第一个图,我们的例子是一个混合器,有两个入口,分别进入不同温度的水,按照WB教程的说法,两个入口水流的速度都是2米每秒。

Workbench详细教程 PPT

Workbench详细教程 PPT
与单选的方法类似,只需选择Box Select,再在图形窗口中按住 左键、画矩形框进行选取。 3、在结构树中的Geometry分支中进行选择。
屏幕下方的状态条中将显示被选择的目标的信息。
大家好
17
显示/隐藏目标
1、隐藏目标
在图形窗口的模型上选择一个目标,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选
项里选择
,该目标即被隐藏。用户还可以在结构树中选取一
折叠结构树
Collapse Models:折叠结构树中的Models项
3、工具条
Named Selections:命名工具条 Unit Conversion:单位转换工具
4、操作界面
Messages:Messages信息窗口 Simulation Wizard:向导
Graphics Annotations:注释
几个可以互相切换的窗口。
大家好
11
向导
作用: 帮助用户设置分析过程中的基本步骤,如选择分析类型、定义材 料属性等基本分析步骤。 显示: 可以通过菜单View中的Windows选项或常用工具条中的图标 控制其显示。
大家好
12
基本操作
创建、打开、保存文档 复制、剪切、粘贴
图形窗口的显示 视图显示 结构树的显示
大家好
22
导入模型
本手册对该步骤作出如下的规定: 3、导入的文件为.stp格式的文件。 4、导入模型时,路径必须为英文路径。
大家好
23
建立局部坐标系
目的:便于施加载荷与约束 A 结构树中的操作 1、在结构树中添加坐标系分支
选中结构树的Model,点击右键,选取Insert-Coordinate Systems, 便在该分支中插入了该项,展开该项出现Global Coordinate System, 此为总体坐标系。

Ansys-Workbench详解教程

Ansys-Workbench详解教程

Messages:Messages信息窗口 Simulation Wizard:向导
Graphics Annotations:注释
Section Planes:截面信息窗口
Reset Layout:重新安排界面
2023/6/13
21
选择目标
在Workbench中,目标是指点 、线 、面 、体 。 1、单选
2023/6/13
20
视图显示
2、结构树 Expand All:展开结构树 Collapse Environments:
折叠结构树
Collapse Models:折叠结构树中的Models项
3、工具条
Named Selections:命名工具条 Unit Conversion:单位转换工具
4、操作界面
2023/6/13
25
分析流程操作
初步确定
前处理 求解 后处理
分析类型:静力分析、模态分析 单元类型:壳单元、实体单元
模型类型:零件、组件 建立、导入几何模型
定义材料属性 划分网格
施加载荷和约束 求解
查看结果 得出结论 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分析流程操作
1 导入模型 2 定义材料属性 3 设定网格划分参数并划分网格 4 选择分析类型 (Static Analysis、Modal…) 5 施加载荷与约束(设置边界条件) 6 设定求解参数并求解 7 后处理
2023/6/13
12
工具条
常用工具条 图形工具条
2023/6/13
13
结构树
结构树包含几何模型的信息和整个分析 的相关过程。
一般由Geometry、Connections、Mesh、 分析类型和结果输出项组成,分析类型里包 括载荷和约束的设置。

简单的Workbench教程

简单的Workbench教程

6.
按 Dimensions (尺寸)
General (一般),標註水平 H1 及垂直 V2 尺寸。
7.
在左工具列下方 Details (細項)中,修改 H1 及 V2 值分別為 200 及 50 mm; 按 Generate (產生),確認該圖形。
8.
在上工具列,按
Extrude (拉伸)。
3. 4. 5.
將新的模組命名為 Pipe。 在上工具列,按 Save Project (儲存專題),將新的專題命名為 Modeling, 其延伸檔名為 wbpj (即 Workbench Project Files)。 點選 2 Geometry (幾何),或按右鍵選 New geometry (新幾何),進 入 Design Modeler (設計模型者)。
General (一般),標註直徑 D1 尺寸。 Generate (產生),確
11. 在左下方 Details (細項)中,修改 D1 值為 10 mm;按 認該圖形。
12. 在上工具列,按 Extrude (拉伸)。 13. 在左下方 Details (細項)中,設 Direction (方向)為 Both - Symmetric (双向-對 稱),FD1, Depth (深度> 0)為 15 mm。按 Generate (產生),確認該幾何。
23. 在上工具列,點選 端面。
Thin/Surface (薄/曲面),按著 Ctrl 鍵,挑選兩圓柱的四
24. 在左下方 Details (細項)中,對於 Geometry (幾何),按 Apply (應用);設 Selection Type (選取類型)為 Faces to Remove (面被移除);FD1, Thickness (厚 度> = 0)為 0.25 mm;按 Generate (產生)。

workbench培训教程

workbench培训教程

workbench培训教程Workbench是一款可视化编程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快捷地开发和部署应用程序。

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或者想学习编程的人,Workbench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更便利的编程环境。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Workbench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常见编程技巧。

1、安装Workbench的安装非常简单,只需要首先到官网上下载安装程序,然后打开安装程序,根据提示一步步安装即可。

安装完成后,就可开始使用Workbench。

2、创建新项目打开Workbench后,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新项目。

点击“File”菜单,选择“New Projec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项目名称和路径,选择所需的开发语言,比如Java或Python等,然后点击“OK”按钮,即可创建一个新项目。

3、创建文件在新项目中,需要创建所需的文件。

点击“File”菜单,选择“New Fil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文件名称和路径,选择所需的文件类型,比如源代码文件或配置文件等,然后点击“OK”按钮,即可创建一个新文件。

4、编辑代码在新文件中,需要编写所需的代码。

Workbench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代码编辑器,支持语法高亮和代码补全等功能。

点击“Edit”菜单,选择“Code Editor”,即可打开代码编辑器,开始编写代码。

5、编译运行在代码编辑器中完成代码编写后,需要进行编译和运行。

点击“Build”菜单,选择“Build Project”,即可编译整个项目。

点击“Run”菜单,选择“Run Project”,即可运行整个项目。

6、调试程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调试。

Workbench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调试工具,支持断点调试和变量跟踪等功能。

点击“Debug”菜单,选择“Debug Project”,即可进入调试模式。

7、部署应用在程序完成开发和调试后,需要进行部署。

Workbench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部署工具,支持将应用程序部署到各种平台,比如服务器,云服务等。

workbench orthotropic material案例基本操作

workbench orthotropic material案例基本操作

workbench orthotropic material案例基本操作Workbench(工作台)通常指的是ANSYS Workbench,是ANSYS软件的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用于进行有限元分析和仿真。

Orthotropic(正交各向同性)材料是一种具有不同方向上各向同性性质的材料。

以下是在ANSYS Workbench中使用Orthotropic材料的基本操作案例:1.创建几何模型:使用ANSYS DesignModeler或其他几何建模工具创建您的模型。

确保定义几何形状和结构,以便后续有限元分析。

2.导入几何模型:在Workbench中,导入您的几何模型。

这通常通过Geometry模块完成。

3.设置材料属性:进入ANSYS Mechanical模块,找到材料属性。

对于Orthotropic材料,您需要指定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等各向异性的性质。

这些属性可能会根据您的具体材料而有所不同。

4.分配材料:将所选的材料属性分配给您的几何结构。

在Workbench中,通常使用“Engineering Data”来定义和管理材料属性。

5.设置边界条件:定义模型的边界条件,包括约束和载荷。

这涉及到为模型的各个部分分配适当的约束和力。

6.网格划分:在Mechanical模块中进行网格划分。

确保模型的几何结构得到适当的网格化,以便于进行有限元分析。

7.求解:运行有限元分析,解决您的模型。

ANSYS Mechanical将计算并输出结果,如位移、应力、应变等。

8.查看结果:可以在Workbench中的Post-processing环境中查看和分析有限元分析的结果。

这通常包括绘制位移云图、应力图等。

请注意,以上步骤是一个简化的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您的具体模型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确保参考ANSYS Workbench的文档和教程以获取更详细和具体的指导。

ANSYSWorkbench建模培训教程

ANSYSWorkbench建模培训教程

ANSYSWorkbench建模培训教程ANSYS Workbench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程仿真软件,它可以从几何建模到结果可视化等一系列的工序,让工程师、设计师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复杂系统的仿真分析。

如果您正在学习这个软件、或者想要深入了解它的使用方法,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ANSYS Workbench建模培训教程。

1. 软件基础知识在开始学习ANSYS Workbench之前,您需要了解一些基础概念和知识。

首先,ANSYS是一个由美国ANSYS公司开发的工程仿真软件,它可以模拟力学、热传导、流体和电磁问题等一系列领域。

其次,Workbench是ANSYS软件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传统的ANSYS Classic相比,Workbench在用户界面和流程管理方面做了大量改进,使得操作更加简便、实用。

2. 建模流程介绍ANSYS Workbench建模的基本流程包括几何建模、材料定义、加载设置、求解计算和结果处理等步骤。

在准确和高效完成建模的过程中,遵循一个好的工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3. 几何建模几何建模是ANSYS Workbench建模的第一步。

Workbench中的CAD工具可以协助设计师在三维空间中构建和编辑几何体,并通过STL或STEP等格式导入或导出几何模型。

4. 材料定义选取合适的材料模型和参数对于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在ANSYS Workbench中,可以对材料的物理属性进行设置,包括弹性模量、杨氏模量、泊松比、热传导系数等。

5. 加载和边界条件设置在ANSYS Workbench中,加载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例如施加荷载、固定端约束、温度设定等。

您可以在仿真模型中使用拖放式界面或命令方式来定义加载和边界条件,或者直接从外部文件导入。

6. 求解计算在按照以上步骤完成模型设置后,那么就可以进行求解计算了。

ANSYS Workbench提供了许多预处理器、求解器和后处理器,您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和物理现象。

ANSYS WORKBENCH优化设计详细教程

ANSYS WORKBENCH优化设计详细教程

1文件存储(1)仿真模块与优化模块文件夹如下图所示:(2)仿真流程Workbench界面流程节点,对应后台文件如下图所示。

1.材料文件;2.几何文件;3.设置及网格、结果文件2优化参数设置左侧为输入输出参数界面,右侧为工况列表。

目标:提取结果最小值3ANSYS WORKBENCH优化设计3.1目标驱动优化(Driven optimization)和多学科项目类似。

算例:Direct_optimization.wbpj3.1.1确定输入输出参数输入输出参数如下图所示:3.1.2设置优化目标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优化目标,如将质量最小化作为目标,并设置质量范围,如下图所示。

3.1.3输入参数范围设置两个输入参数范围如下图所示:3.1.4优化方法(1)是否保留工况点求解数据(2)目标驱动的优化方法•Screening•MOGA•NLPQL•MISQP•Adaptive Single-Objective•Adaptive Multiple-Objective(3)设置工况数量,最小6个(4)设置残差结果残差设置:1e-6(5)设置候选工况数残差达不到要求,增加候选节点继续优化计算。

3.1.5求解开始求解显示当前求解工况仿真各个节点状态显示计算候选工况3.1.6优化完毕3.1.6.1 输入参数变化曲线显示两个输入参数变化曲线3.1.6.2 工况数据列表3.1.6.3收敛判断描述优化目标,优化算法,是否收敛,最优工况等,类似于设置总结3.1.6.4 结果设置参考点,计算工况残差,优化目标结果满足1e-6标准,即可认为收敛。

工况DP7为参考点,DP11残差为0,则最优点为DP7。

工况结果分布散点图3.1.6.5 输入输出分布算例:parameter_correlation.wbpj3.2.1参数设置(1)是否保留工况点数据DX计算完成后是否保留相关数据(2)失败工况管理(failed design points management)尝试计算次数(Number of retries):失败后重新尝试计算的次数计算延迟时间(Retry delay):两次重新计算之间要经过多少时间。

workbench教程

workbench教程

Training Manual
Lecture – Chapter 3: General Preprocessing Workshop 3.1 – Contact Control Lecture – Chapter 3: General Preprocessing (cont.) Workshop 3.2 – Meshing Control Lecture – Chapter 4: Static Structural Analysis
•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r interface, as related to geometry import, meshing, application of loads and supports, and postprocessing • Procedure for performing FEA simulations, including linear static, modal, and harmonic structural analyses and nonlinear steady-state thermal analyses • Utilizing parameters for ‘what-if’ scenarios • Interfacing with the ANSYS solver for more advanced functionality
1-4
February 23, 2009 Inventory #002593
Introduction
Course Materials
• • • •
Training Manual

The Training Manual you have is an exact copy of the slides. Workshop descriptions and instructions are included in the Workshop Supplement. Copies of the workshop files are available on the ANSYS Customer Portal (). Advanced training courses are available on specific topics. Schedule available on the ANSYS web page / under “Solutions> Services and Support> Training Services”. Contents:

ANSYS_Workbench基础教程精品文档

ANSYS_Workbench基础教程精品文档

Workshop 4.1 – Linear Structural Analysis Lecture – Chapter 4: Static Structural Analysis Workshop 4.2 – 2D Structural Analysis Lecture – Chapter 5: Vibration Analysis Workshop 5.1 –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Workshop 5.2 – Pre-Stressed Vibration Analysis Lecture – Chapter 6: Thermal Analysis
Introduction
Welcome!
Training Manual
• Welcome to the ANSYS Mechanical application introductory training course!
• This training course covers the basics of using ANSYS Mechanical in performing structural and thermal analyse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NSYS CFD – State-of-the-art CFD solvers, including CFX and FLUENT.
• ANSYS AUTODYN – Explicit dynamic solver for transient non-linear simulations involving large deformations and strains, non-linear material behavior, non-linear buckling, complex contact, fragmentation, and shock wave propag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tic Structure (靜態結構)。
7. 8.
在模型樹中,點選 Solution (解答),以建立需要解答的物理量如位移及應 力。 在上工具列,按 Deformation (變形),選 Total 按 Stress (應力),選 Equivalent (von Mises) (等效/ 馮氏),以及 Normal (正向) X Axis (X 軸)。
6.
在交談窗中 Select desired length unit (選擇想要的長度單位),選取 Millimeter (公釐 mm),按 OK;或直接按 OK,以接受內定的長度單位。
7.
切換工作平面至 ZX Plane。在上工具列,按圖像 自動命名為 Sketch1。
New Sketch (新草圖),
6.
按 Dimensions (尺寸)
General (一般),標註水平 H1 及垂直 V2 尺寸。
7.
在左工具列下方 Details (細項)中,修改 H1 及 V2 值分別為 200 及 50 mm; 按 Generate (產生),確認該圖形。
8.
在上工具列,按
Extrude (拉伸)。
建立幾何模型 1. 點選 3 Geometry (幾何),或按右鍵選 Design Modeler (設計模型者)。 New geometry (新幾何),進入
2.
Select desired length unit (選擇想要的長度單位)交談窗中 , 選取 Millimeter (公 釐 mm),按 OK;或直接按 OK,以接受內定的長度單位。
21. 在上工具列,按 Blend (混成) Fixed Radius (固定半徑),按著 Ctrl 鍵, 挑選兩圓柱的二交線。
22. 在左下方 Details (細項)中,對於 Geometry (幾何),按 Apply (應用);設 FD1, Radius (半徑> 0)為 1 mm;按 Generate (產生)。
2.
內定材料為 Structural Steel (結構鋼),其材料性質如下:
3. 4.
在上工具列,按 Return to Project (回到專題)。 點選 4 Model (模型),或按右鍵選 Edit (編輯),進入 Mechanical (機械)
分析。
5.
在左側
Model (模型)樹中,展開 Geometry (幾何)、點選 Solid (實體)。
CAE 結構分析-以 Workbench 為例
分析流程:建立幾何模型 發展模型(材質、網格) 設定分析條件(拘束、負 載) 求解(變形、應力) 檢視結果 驗證 產生報告 以懸臂樑承受均佈負載之分析為例: 啟動程式 1. 所有程式(P) Workbench。 ANSYS 12.1 Workbench,開啟應用程式
3. 4. 5.
將新的模組命名為 Pipe。 在上工具列,按 Save Project (儲存專題),將新的專題命名為 Modeling, 其延伸檔名為 wbpj (即 Workbench Project Files)。 點選 2 Geometry (幾何),或按右鍵選 New geometry (新幾何),進 入 Design Modeler (設計模型者)。
17. 按 Dimensions (尺寸)
General (一般),標註直徑 D1 尺寸。 Generate (產生)。
18. 在左下方 Details (細項)中,修改 D1 值為 8 mm;按
19. 在上工具列,按
Extrude (拉伸)。 20. 在左下方 Details (細項)中,設 Direction (方向)為 Both - Symmetric (双向-對 稱),FD1, Depth (深度> 0)為 15 mm;按 Generate (產生)。
設定分析條件 1. 2. 在 Model (模型)樹中,選取 在上工具列,按 Static Structure (靜態結構)。 Supports (支撐),選 Fixed Support (固定的支撐)。
3.
選取左側面(必要時按 Rotate 以旋轉物體,按 細目中 Geometry (幾何),按 Apply (應用)。
23. 在上工具列,點選 端面。
Thin/Surface (薄/曲面),按著 Ctrl 鍵,挑選兩圓柱的四
24. 在左下方 Details (細項)中,對於 Geometry (幾何),按 Apply (應用);設 Selection Type (選取類型)為 Faces to Remove (面被移除);FD1, Thickness (厚 度> = 0)為 0.25 mm;按 Generate (產生)。
7. 8. 9.
圖中顯示最大等效應力約為 5.4MPa、最大正向應力約為 6.4 MPa,皆發生於 懸臂樑固定端上緣。 按 Figure (圖片),可建立目前畫面的圖片。 在螢幕下方,按 Print Preview (列印預覽),可預覽要列印的圖形。
驗證 1. 一懸臂樑長 L = 200 mm、寬 b = 30mm、高 h = 50 mm,材質為鋼(E = 200 GPa = 200 kN/mm2),受均佈負載 q = F/L = 600/200 = 3 N/mm,則其面積慣性矩 為 I = bh3/12 = 30(50)3/12 = 312500 mm4,且 3 × 200 4 qL4 最大變形量 δ = = = 0.0096 mm 8 EI 8 × 200000 × 312500 最大正向應力 σ = 2. Mc ( FL / 2)(h / 2) (600 × 200 / 2)(50 / 2) = = = 4.8 N/mm2 I I 312500 與模擬結果比較,其誤差量分別為 最大變形量誤差 = 0.0102 − 0.0096 ×100% = 6.3% 0.0096
8. 9.
按圖像 Look at Face/Plane/Sketch (觀看面/平面/草繪),將視角轉至草繪平 面。 在左工具列下方 , 按 Sketching (草繪) ; 在 Draw (繪圖)工具箱中 , 選擇 Circle (圓形),草繪一圓形,使其圓心固定於原點。
10. 按 Dimensions (尺寸)
3.
6.4 − 4.8 ×100% = 33% 4.8 思考一下,什麼因素會造成這些誤差? 最大正向應力誤差 =
產生報告 1. 在螢幕下方,點選 Report Preview (報告預覽),可預覽要產生的報告。 2. 填入相關資訊,在文件左下方,按 Generate Report (產生報告),即可產生一 份關於本模擬的簡要報告。 3. 在上選單,點選 Publish (發表),可儲存已產生的報告。 4. 在上選單,點選 Print (列印),可列印已產生的報告。
求解 1. 在上工具列,按 Solve (求解)。經過數秒鐘,即完成求解過程。
檢視結果 1. 點選先前設定的
Total Deformation (全部變形),可看到物體的變形。
2. 3. 4. 5. 6.
圖中顯示最大變形量約為 0.0102 mm,如預期地,發生於懸臂樑末端。 在上工具列,按 Animate (動畫),開始撥放物體受力時逐漸變形的動畫。 按 Stop (停止),則停止撥放動畫。 在上工具列,按 Figure (圖片),可建立目前畫面的圖片。 同樣地,點選先前設定的 Equivalent Stress (等效應力)、 Normal Stress (正向應力),則可看到物體受力衍生的應力分佈。
分析系統 電性(ANSYS) 顯性動力學(ANSYS) 流體流動(CFX) 流體流動(FLUENT) 諧和響應(ANSYS) 線性挫屈(ANSYS) 靜態磁學(ANSYS) 模態(ANSYS) 隨機振動(ANSYS) 響應頻譜(ANSYS) 形狀最佳化(ANSYS) 靜態結構(ANSYS) 穩態熱傳(ANSYS) 熱電性(ANSYS) 暫態結構(ANSYS) 暫態熱傳(ANSYS)
25. 在上工具列,按 Save Project (儲存專題)。 26. 若有需要,亦可按 Export… (輸出),以輸出幾何檔(內定名稱為 Geom, 將自動增加延伸檔名.agdb)。 27. 按右上方 、或 File (檔案): Close Design Molder (關閉設計模型者),回到 Project Schematic (專題規劃)。 分割網格 28. 在左工具列,點選 Component Systems (元件系統)的 連結 Geometry (幾何),或拖拉它經過 Mesh (網格)模組,再
Face 以挑選面);在左下
4.
在上工具列,再按
Loads (負載),選
Force (力)。
5.
選取上側面,在左下細目中 Geometry (幾何),按 Apply (應用);並設定 Magnitude (大小)為 600,Direction (方向)朝下。
6.
若要確認先前設定的拘束與負載,可再點選
6. 7.
注意下方 Details (細項)中,Material (材料)內定為 Structural Steel (結構鋼)。 選取 Mesh (網格),按右鍵選 Preview Mesh (預覽網格)。
8.
在左下方細目中,Statistics (統計)顯示分割出 1782 Nodes (節點)及 300 Elements (元素)。
General (一般),標註直徑 D1 尺寸。 Generate (產生),確
11. 在左下方 Details (細項)中,修改 D1 值為 10 mm;按 認該圖形。
12. 在上工具列,按 Extrude (拉伸)。 13. 在左下方 Details (細項)中,設 Direction (方向)為 Both - Symmetric (双向-對 稱),FD1, Depth (深度> 0)為 15 mm。按 Generate (產生),確認該幾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