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练习二十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思考题运动生理学第一章绪论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第二章骨骼肌肌能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第四章循环机能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第五章呼吸机能1、呼吸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3、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4、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漫的呼吸(尤其注重深呼吸)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5、试述肺通气的技能指标测定意义和评定方法。
2020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课后参考答案课本第2页做一做答案练习一答案第5页做一做答案4是24的因数,24是4的倍数。
13是26的因数,26是13的倍数。
25是75的因数,75是25的倍数。
9是81的因数,81是9的倍数。
练习二答案1、36的因数:1,2,3,4,6,9,12,18,36。
60的因数:1,2,3,4,5,6,10,12,15,20,30,60。
2、(1)10的因数:1,2,5,10。
17的因数:1,17。
28的因数:1,2,4,7,14,28。
32的因数:1,2,4,8,16,32。
48的因数:1,2,3,4,6,8,12,16,24,48。
(2)(答案不唯一)4的倍数:4,8,12,16,20。
7的倍数:7,14,21,28,35。
10的倍数:10,20,30,40,50。
6的倍数:6,12,18,24,30。
9的倍数:9,18,27,36,45。
3、把5,35,10,55,60,100这6颗星星涂上黄色。
4、15的因数有1,3,5,15。
15是1,3,5,15的倍数。
5、(1)√(2)×(3)√(4)×6、1247、(1)18(2)1(3)428、这个数可能是3,6,21,42。
思考题14和21的和是7的倍数;18和27的和是9的倍数。
发现:两个数分别是一个数的倍数,这两个数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第9页做一做答案2的倍数有24,90,106,60,130,280,6018,8100。
5的倍数有35,90,15,60,75,130,280,810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90,60,130,280,8100。
发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个位一定是0。
第10页做一做答案3的倍数有24,96。
在24后面可放卡片:0,3,6,9。
在58后面可放卡片:2,5,8。
在46后面可放卡片:2,5,8。
在96后面可放卡片:0,3,6,9。
练习三答案1、奇数有33,355,123,881,8089,565,677。
体积计算(优秀)
体积计算(优秀)体积计算篇一探究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2、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体验转化及极限的初步思想。
探究重难点:使学生知道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圆柱形容器若干个;学生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学具。
探究过程:一、激疑引入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⑴启发下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你能用以前学过的办法求出这些水的体积吗?⑵讨论后汇报:把它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
⑶操作中体验:组织学生分组操作,倒水、测量、计算。
2、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圆柱。
提问:你有办法求出这个圆柱形橡皮泥的体积吗?二、探究新知1、回顾旧知,帮助迁移。
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是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的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
2、小组合作,实践迁移。
⑴启发:现在该怎样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呢?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⑵操作:学生操作学具,进行拼组。
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⑷汇报: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⑸概括:试着让学生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sh3、运用新知,尝试解答例题。
⑴尝试:学生理解题意后,自己尝试解答。
⑵展示:将学生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展示于平台上。
①50×2.1=105(立方厘米)②2.1米=210厘米 50×210=10500(平方厘米)③2.1米=210厘米 50×210=10500(平方厘米)⑶辨析:解答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必须先统一单位后再计算及计算体积应用体积单位。
2014年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解答过程、参考答案及解析(第8单元克和千克 练习二十)
2014年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解答过程、参考答案及解析第8单元克和千克练习二十(第105页)1. 说出下面的物体各有多重。
(第105页)【答案】固体胶25克;哑铃3千克;蛋黄派360克;大米10千克【解析】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用符号表示为kg。
克是质量单位,符号g。
1千克=1000克(1kg=1000g)2. 计量下面的物体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第105页)【答案】克;千克;克;千克3. 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一填。
(第105页)【答案】600;2;304. 调查下面物品的轻重,把数据填在表里。
(第105页)【答案】答案不唯一。
苹果:140克;香皂:120克;鸡精:454克;面粉:25千克【解析】图中所给物品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常用的。
如苹果是常吃的水果,面粉是我们的主食,香皂是洗手时用的,鸡精是烹饪时用的。
其实,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中,要做一个细心的人,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同时,又要善于把数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106页)5. 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连。
【答案】玉米:400g;书包:3kg;牙刷:20g;猪:100kg6. 在○里填上“>”“<”或“=”。
【答案】=;>;<;<7. 他们说得对吗?试一试。
【答案】不对。
因为一个人的体重(即质量)是人本身的属性,而且是一个基本属性,与测量时“双脚使劲”或“单脚站”没有关系。
建议实际体验一下。
8.下面这些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处于下面的两种状态?【答案】(答案不唯一)左边天平左低右高,说明左边的物品比右边的物品重,如左边放面粉,右边放洗洁精;右边天平左右平衡,说明左边的物品和右边的物品一样重,如左边放面粉,右边放瓜。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解答时,左边或右边不一定只放一件物品,可以放多件物品。
数学复习提高数学思维的思考题与习题
数学复习提高数学思维的思考题与习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思考题与习题。
这些问题旨在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数学复习中常见的思考题与习题,并提供详细的解答与解析。
一、代数思考题与习题1. 设a、b、c为非零实数,且满足方程组{{a + b + c = 0}, {a^2 + b^2 + c^2 = 6}, {a^3 + b^3 + c^3 = 6}},求a^4 + b^4 + c^4的值。
解答:将方程组中的三个等式进行变形,可得{{a + b + c = 0}, {a^2 + b^2 + c^2 = 6}, {a^3 + b^3 + c^3 = 3abc}}。
由于a、b、c为非零实数,所以可知abc ≠ 0。
根据等式a^3 + b^3 + c^3 = 3abc,可得a^4 + b^4 +c^4 = (a + b + c)(a^3 + b^3 + c^3) - (a^2b + ab^2 + b^2c + bc^2 + c^2a +ca^2) = 6 - (a^2b + ab^2 + b^2c + bc^2 + c^2a + ca^2)。
而根据(a + b +c)^2 = a^2 + b^2 + c^2 + 2(ab + ac + bc),可得ab + ac + bc = -3。
将其代入上式,得到a^4 + b^4 + c^4 = 6 - (-3) = 9。
2. 已知三角函数f(x) = sin^4(x) - cos^4(x),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答: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sin^2(x) + cos^2(x) = 1。
将此式代入f(x) = sin^4(x) - cos^4(x),可得f(x) = (sin^2(x) - cos^2(x))(sin^2(x) +cos^2(x)) = -2cos^2(x)。
由于-1 ≤ cos(x) ≤ 1,所以-2 ≤ f(x) ≤ 0。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变式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变式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一、配第一单元减法1 、把13、10、9、6填在合适的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 = -或 - = -答案:13-10=9-6或13-9=10-6 方法策略:尝试2 、想一想,算一算,填一填。
□ +△=15△ -1=7○+□=12△=()□=()○=()答案:先算△=8,再算□=7,最后算○=53 、明明和军军有同样多的铅笔,都是十几枝,明明用掉8枝,军军用掉7枝后,谁剩下的铅笔多?多几枝?答案:军军剩得多,多1只。
策略方法:可以举例,也可以想减法的变化规律:同样多的铅笔,减得越多,剩得越少。
4 、△+○+□=15 ○+□=8 △+□=7△=()□=()○=()答案:△=7 □=0 ○=8 策略方法:整体代入法5 、小明做一道数学题,本来应该减去3,他看成减去8,结果等于4,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答案:9 策略方法:先算() -8=4,再算12-3=9 或者想多减了5,所以结果要加5。
6 、小华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
今年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 5年后,哥哥和弟弟一共多少岁?答案:年龄差5岁。
年龄和27岁。
说明:年龄差是不变的,年龄和两人同时变大,要增加2个5岁。
7 、下面的最大填几?13- >8 12- >6答案:4,5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大。
8、下面的最小填几?14- <7 15- <9答案:8、7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小。
9 、小明种了3盆花,一共开了15朵,送给小芳1盆,剩下的2盆花,最多是()朵,最少是()朵。
答案:12、810、小红套2个圈得了17分,她套中的可能是()分和()分。
小明套中两次,最多可以得()分。
答案:9、8 20说明:套圈套中两次,最多可以两个10分。
11、小兔和小猪一共12只,小兔最少有()只,最多有()只。
答案:4、91 2 、(1) 13名同学排成一队做游戏,从前往后数,小华排在第9个。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江春玉参与研讨老师:彭玉英、郭乃娟、何思欣、张倩、谢春兰、王桥英二年级数学(下)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1)主备老师:江春玉参与研讨老师:彭玉英、郭乃娟、何思欣、张倩、谢春兰、王桥英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拿出一本数学书和一支铅笔。
师:哪个重些?让学生分别掂一掂,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
得出结论:物体有轻重。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100主题图。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识。
1.认识“克”。
(1)根据生活经验,估1克的物品。
提问:你知道1克大约有多重吗?在课前自己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
小组探讨,感知物品质量,对物品的轻重有初步认知。
(2)利用天平,验证1克有多重。
思考: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可以看物品包装上的标注,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我们怎么确定它到底是不是1克呢?师:老师带来了一个天平和一个便携式厨房秤(精确到克的电子秤)。
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称量较轻物品时用的天平。
课件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基本构件。
每个天平有两个托盘,左边放物品,右边放砝码。
这盒砝码中,1克的砝码是最轻的,100克是最重的,在砝码上会标注砝码有多重(展示标注给学生观察)。
所以这个天平只能称量较轻的物品。
在天平的正中央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向“0”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的重量一样重。
师:哪个小组先来试一试,利用天平验证所找的物品是不是正好重1克?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及时板书具有代表性的物品质量。
(3)明确1克的概念,直观感知1克的重量。
师:1枚1角的硬币大约重2克。
1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
1枚2分的硬币大约重1克。
(出示准备的2分硬币)请大家掂一掂自己小组确定的重1克的物品,感受1克有多重。
让学生充分地掂量,借此加强学生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
师:大家都感受了1克有多重,那“克”一般是什么样的物品的质量单位呢?(4)知识应用。
2015年数学新人教版二下第8,9,10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难点:估计物体的质量。
单元课时安排:
克和千克……………………………………………………3课时左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单元主备人:总第课时
动态栏
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00~103页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称再付钱)
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可以用什么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做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5)掂一掂:你们感受1千克有多重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03页“做一做”。
2、课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3、练习二十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第4题。
回家调查,填在书上。
四、全课总结。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
4、那谁能用上“因为~~~所以~~~那么~~~”来完整地陈述你的推理和判断?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xí) 推敲.(qiāo)根深蒂.固(dì)B.素.材(sù) 创.意(chuàng) 孜.孜不倦(zhī)C.恭.喜(gōng) 模.式(mú) 不言而喻.(yù)D.渊.博(yuān) 关键.(jiàn) 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恭喜曲线模式行之有郊B.满足路径汲取一事无成C.赞同素材压榨楔而不舍D.发明渊博机械持之一恒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听不容易!”C.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D.为了筹集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修改:将“便”调到“在通往机场”前面)B.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修改:删去“随着”或“让”)C.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修改:去掉“大约”或“左右的”)D.“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修改:删除“造成的”)5.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狼牙山五壮士》选自《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报告文学集》。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B.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5.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题图,第一节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九第1、2题。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转化思想,获得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经验;3.在探索面积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掌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习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面积为1 cm2的方格纸、直尺、塑料剪刀、活动的长方形木条框,长4cm,高 2cm平行四边形学具。
第一版块自主学习导学"回顾旧知1.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有什么特征?2.请写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8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请找出对应的底和高()和()是一组对应的高()和()是一组对应的高新课先知阅读课本78、79页,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78页主题图上有些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什么数学知识?2.例1中,已知信息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3.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如果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怎样转化?(利用平行四边形学具,动手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4.沿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剪开,把得到两个图形怎样拼在一起,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5.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6.请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7.算一算例1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二版块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搭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
"自主检测1.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教材第7页“做一做”1.略2.略3.√√练习一1.572.3.√4.√教材第9页“做一做”略教材第4页“做一做”略练习二1.略2.略3.兔子在乌龟前面,乌龟在兔子后面;猴子在松鼠上面,松鼠在猴子下面;小鸟在猴子上面,猴子在小鸟下面。
4.略5.略6.略6.(1)先向上(左)走,再向左(上)走。
(2)先向右(上)走,再向上(右)走。
(3)略生活中的数学:上、下楼梯都应靠右行。
教材第16页“做一做”1.略2.543 2教材第17页“做一做”1.<>2.<>=>练习三1.略2.略3.212>1252<54.35.略6.略7.2<44<55>41<33>18.略思考题:不一定教材第20页“做一做”1.12 32.55不一样教材第21页“做一做”1.2 12.11113(或22)教材第22页“做一做”略练习四1.(1)略(2)略(3)42.34 23.不能4.不公平,右边去掉2个人(或者左边增加2个人)。
教材第24页“做一做”略教材第25页“做一做”1.5 52.41 43.23 5教材第26页“做一做”略教材第27页“做一做”1.4 12.322(或31)3.233涂色略练习五1.43454 52.53453 23.114 14.31223 15.52表示方式略6.1434133 17.5432123 48.8+3=55-2=39.略教材第30页“做一做”54325432543 2练习六1.5202.221303.132231404.033 35.151010023051130 2 教材第32页“整理和复习”1.2532<55>32.11;1221;132231;1423324 1 3.(1)略(2)略(3)01234 5规律: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练习七1.13 52.454515303.2+2=45-4=14.2 25.(答案不唯一)433 4教材第35页例1“做一做”略教材第35页例2“做一做”(√)()(√)()练习八1.2.412 43.略4.略5.椅子、大门、小汽车6.4 57.略8.提示:把可乐和圆柱圈起来。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 第二版 徐署娜 陈明艺 课后思考题 答案(2)
第一章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概述复习思考题1.我国预算会计的体系由哪些内容构成?2.我国预算会计与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有什么不同?3.我国2006年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预算会计有什么影响?4.什么是我国的预算会计?5.国外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有什么特殊性?6.我国预算会计的职能和特点是什么?7.我国预算的组成体系是怎样的?第二章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复习思考题1.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原则是哪些?2.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包括哪些会计制度?3.会计核算基础有哪几类?我国预算会计采用什么会计核算基础?4.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前提包括哪些?5.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要素包括哪些?6.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等式是怎样的?7.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原始凭证包括哪些?8.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原始凭证包括哪些?9.什么是记账凭证?一般分为哪几类?10.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11.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是怎样的?12.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是什么?第三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概述复习思考题1.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特点有哪些?2.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任务是什么?3.财政总预算会计与其他预算会计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4.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5.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核算基础是什么?6.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要素有哪些?.第四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资产练习思考题1.财政性存教的管理原则是什么?1.在途款是怎么产生的?具体又应该如何核算?3.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和核算有价证券的要求是什么?4.财政总预算会计中财政上下级往来款有哪几种情况?5.预算经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6.财政周转金相关资产科目是哪些?第五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负债和净资产复习思考题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负债包括哪些内容?2.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结余包括哪些内容?3.什么是预算周转金?为什么要设置预算周转金?预算周转金的资金来源是什么?第六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和支出复习思考题1.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所核算的收入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包括哪些内容?3.负责组织一般预算收入的机构有哪些?4.我国现行制度规定预算收入缴库方式有哪些?5.在我国一般预算收入是怎样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的?6.什么是基金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包括括哪些一内容?7.什么是专用基金收入?它与基金预算收入的异同点在哪里?8.什么是资金调拨收入?资金调拨收入包括哪些内容?9..什么是财政周转金收入?财政周转金收入包括哪些内容?10.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财政支出包括哪些内容?11.什么是一般预算支出?一般预算支出有哪些内容?12一般预'算支出列报口径和管理有哪些要求?13.什么是基金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包括哪些内容?14.什么是专用基金支出?15.什么是资金调拨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包括哪些内容?第七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复习思考题1.在会计年度结束前,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进行年终清理结算的主要事项包括哪些?2.年终结账工作一般有哪三个环节?3.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哪些?4. 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审核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5. 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审核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一般采用什么方法?第九章行政单位会计的概述复习思考题1.行政单位会计使用的范围是什么?2.行政单位会计的特点有哪些?3.行政单位会计的任务是哪些?4.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哪些?5.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有哪些?会计科目包括哪些?第十章行政单位会计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练习思考题1.行政单位购买有价证券应当遵守什么样的管理原则?2.什么是应缴预算款?3.什么事应缴财政专户款?4.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有哪几种上缴方式?5.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计价有什么规定?第十一章行政单位会计的收入和支出复习思考题1.行政单位领拨经费的原则是什么?2.行政单位的收入包括哪些?3.行政单位对其他收入的管理应遵循哪些厚则丫4.行政单位的支出包括哪些?5.为了加强对行政单位支出的管理,行政单位应遵循哪几方面的管理原则?6.行政单位会计在办理经费支出时,必须遵循什么样的财务规定?7.行政单位会计列报支出的口径有什么具体的规定?第十二章行政单位会计的结账和会计报表制度复习思考题%'1.行政单位会计年终清理包括哪些内容?2.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按照内容和形式可分为哪几类?3.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有哪些?4.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审核应注意哪些问题?5.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汇总填列时,哪些指标需要进行调整?怎样调整?6.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分折的步骤包括哪些?第十五章事业单位会计的概述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事业单位会计?其适用范围是什么?2.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是什么?3.事业单位会计的组织结构如何体现?4.事业单位会计的任务是什么?5.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分为几类?第十六章事业单位会计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练习思考题1辜业单位的资产包括哪些内容?2.事业单位对现金管理的要求是什么?3什么是材料?事业单位的材料如何计价?4.什么是对外投资?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分为哪些种类?应当如何核算?5.什么是固定资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分为哪些种类?取得时如何计价?6.事业单位负债包括哪些内容?7.事业单位的应缴款项如何核算?第十七章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和支出复习思考题1.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哪些?其确认原则是什么?2.什么是财政补助收入?它与上级补助收入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事业收入?4.什么是附属单位缴款?它与经营收入有什么区别?6.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哪些内容?事业支出的报销口径如柯规定?6.事业单位拨付经费的原则是什么?7.经营性支出如何核算?8.事业单位成本费用核算的程序是什么?第十八章事业单位会计的结账额会计报表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哪些报表?2.什么是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哪些项目?3.什么是收入支出表?主要包括哪些项目?4.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附注主要有哪些?各自包括哪些内容?5.财务情况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第二十章我国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复习思考题1.简述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药理学分章节各类习题
药理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练习题名词: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填空题: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二章药效学练习题名词:副作用、选择作用、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填空题:1.药物基本作用的表现为()和()。
简答题:1.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些类型?选择题:1.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A.防治作用和副作用B.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C.防治作用和毒性作用D. 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2.感染病人给予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为()A.全身治疗B.对症治疗C. 对因治疗D. 局部治疗3.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A. 用药剂量大B. 药物的选择性低C. 药物的选择性高D. 病人肝肾功能差4.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是( )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变态反应第三章药动学练习题名词:首关效应(首过效应)、血浆半衰期填空题:1.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和()。
2.药物消除的方式有()消除和()消除。
选择题:1.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B.药物进入胃肠道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2.下列最安全、经济、方便的给药途径是A. 肌内注射B. 静脉注射C. 口服D. 皮下注射3.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A. 肺B. 肝C. 肾D. 肠壁4.机体排泄药物的主要途径是A. 呼吸道B. 肠道C. 胆道D. 肾脏5.具有首关消除的给药途径是A.口服给药B.肌肉注射C.舌下给药D.静脉注射6.药物的半衰期长,则说明该药物()A.作用快B.作用强C.消除快D.消除慢思考题:1.血浆半衰期的临床意义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因素练习题名词:耐受性、极量、安全范围、治疗指数、配伍禁忌第五章传出神经药概论选择题:1.M受体激动时,可使( )A.心脏抑制B.血管扩张C.腺体分泌增加D.胃肠平滑肌收缩E.瞳孔散大2.β1受体主要分布于( )A.腺体B.皮肤、粘膜血管C.胃肠平滑肌D.心脏3.β2受体激动可引起( )A.胃肠平滑肌收缩B.瞳孔缩小C.腺体分泌减少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4. N2受体兴奋主要引起A. 神经节兴奋B. 心脏抑制C.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D. 骨骼肌收缩第六章拟胆碱药填空题:1.用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药是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教材2页“板一做"L5x +.6=23(jj)2.6.4 x 6=猛4(元)40>3S.4够教材3页“做一魅"1.282,812512,5I 13.8I3S.013.30136.003. S6.B27.612,3165.B9练习一L6.0252.853Z67,63一每天走“一3x4-5.2(fan)一周走x 5=26(kin)5.033x 4=1.32(km )教材5^*W-W"2.0114.885.7780.27教材6页“橄一惟”I,17.020.720.020300084 救材7页“徵一撇” 3.2K 2.5=0.8x 改为82.6x1.08=2.70S x 改为2.S0S 练习二 1.41.40.14826.50.011486.020.2341L610.0033 2.21x 2.7二5&70(元) 1.60x7.5=12.09(元) 7.20x 72=51.84(元) 4. 0.85x J4-11耳(元) 5. 30x L28=38.4(77千米) 6. 14310.0464740 15210.0090.010B 7. ]50K JK.7=2K05(t} 25.9x32=82.88(m) S,1.46x 3.5=5.11(m) 5.11-1.46■3.65(DL ) 9一3.2x 6.25—20(cm 3)4”5x4.5=20.25(cm 3) 423x 5.9=24,957(cm 1)II705x 6.4=451.2(千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14.25.35-(6.5)x (3.9>-(0.65)x (39)2.535=(6,5)x(0,39}=(0.65)x(3.9)(答案不唯一)思爭题先装満小水桶.再倒入大水桶,连绫再做两次.小水珮剩1焜水■将大水郴的水倒掉黑小水桶的1kg 水倒入大水欄中*再装満小水桶,将小水柚的4k£水倒AA T K 桶中*就得到5k 呂水。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所有练习题 答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所有练习题答案一年级下册全部数学课本练题答案练一(教材第5-7页)1.略2.顺序为:①⑤②④③3.答案为:1 4 2 5 44.(1) 发现:一个正方形可以剪成两个相同的长方形,也可以剪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2) 略5.答案为:86.(1) 正方体 (2) 长方体 (3) 三棱柱 (4) 圆柱和圆锥7.位置为:下面、左面、后面8.答案为:2思考题(教材第7页)答案不唯一,例如可以把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再判断。
做一做(教材第10页)1.答案为:272.圈法不唯一,可以用以下方法:14-9=5.17-9=8练二(教材第12页)1.答案为:2.用以下方法计算:13-9=4.18-9=9.17-9=8.15-9=6.16-9=7.12-9=3.14-9=5.11-9=23.用以下方法计算:14-9=5.13-9=4.17-9=8.19-9=10.12-9=3.15-9=6.18-9=9.16-9=7.11-9=2.13-9=44.用以下方法计算:2+9=11.16+9=25.8+9=17.14+9=23.3+9=12.7+9=16.6+9=15.4+9= 13.5+9=14.9+9=18.12+9=21.3+9=12.15+9=24.6+9=15.17+9=26.1 1+9=20.14+9=23.7+9=16.9+9=185.答案为:xxxxxxxx6.答案为:177.答案为:8.答案为:79.答案为:5思考题(教材第12页)答案为:1(个)。
这属于求间隔的问题,因为要在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说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应是男生,所以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1.做一做(教材第13页)1.圈法不唯一,可以用以下方法:16-8=8.15-8=72.答案为:xxxxxxxx63.答案为:xxxxxxxx10做一做(教材第14页)1.用以下方法计算:14-6=8.14-8=6.15-7=8.15-8=72.答案为:xxxxxxxxxxx73.答案为:练三(教材四15-16页)1.用以下方法计算:13-8=5.17-8=9.12-8=4.14-8=6.11-8=32.用以下方法计算:13-8=5.16-8=8.9-8=1.11-8=3.17-8=93.用以下方法计算:13-8=5.15-8=7.16-8=8.12-8=4.14-8=6.11-7=4.14-7=7.13-7=6.9-7=2.15-6=94.答案为:xxxxxxxx5.符号顺序为:<>=><<6.答案为:5做一做1.14-6=8(只)2.13-7=6(个)3.9.1.4.8.9.1.6.6.5.8.6.6.7.8.8.8.1.2.44.14-6=8(人)5.13-8=5(箱)6.略7.12-3=9(朵)8.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小于等于9.(1) 17-8=9(个)2) XXX比小灰少几个?17-5=12(个)练四1.11-5=6,13-4=92.11-2=9,11-3=8,11-5=6,11-4=7,12-3=9,12-5=7,13-4=9,13-5=83.8.7.6.7.6.5.8.7.64.12-5=75.8.6.6.4.9.9.3.1.1.16.略7.12-3=98.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小于等于9.(1) 13-9=4,(2) 4,(3) 13-4=910.12-7=5,13-8=5,14-9=5小兔可以选12和7、13和7、8和14、9和14这几组白菜。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习题参考配套参考答案(精校版)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教材第4页“练习一”3.(1)15124(2)31天,多8天(3)冬天4.(1)683312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2)小轿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
5.(1)11(2)漫画(3)多买童话书和漫画书。
7.(1)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2)星期六和星期日卖出数量较多。
在星期六和星期日多进一些《电视报》(答案不唯一)(3)星期一卖出4份,星期二卖出8份,星期三卖出12份,星期四卖出8份,星期五卖出16份,星期六卖出28份,星期日卖出24份。
教材第8页“做一做”1.(√)()()(√)2.1644教材第10页“做一做”1.(1)6(2)22.842教材第11页“练习二”1.()(√)()2.33.4 我的分法是:先每份放3个风车,再在每份里加1个风车。
(答案不唯一)4.(1)8(2)35.46.797.(1)5(2)38.2449.把18个○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6个。
(答案不唯一)教材第13页“做一做”1.332.(1)510÷2=5(2)210÷5=2教材第15页“练习三”2.3 6÷2=33.10÷2=59÷3=34.6 12÷2=65.624÷4=6420÷5=46.6÷3=228÷4=712÷3=420÷5=47.2 4248.5×6=3030÷5=630÷6=510.12÷2=612÷6=218÷3=6 18÷6=3教材第19页“做一做”1.4 四46六65五52.5 65433教材第20页“练习四”1.2 2.12412÷4=33.商是2:8÷46÷312÷64÷210÷5商是3:9÷36÷212÷4商是4:8÷212÷3商是5:10÷2商是6:12÷24.(竖排)111(竖排)236发现:一个数(不为0)除以它本身,商是1;一个数除以1,商为这个数。
统计学教材(贾俊平版)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第一部分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答案同1.3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精品奥数】六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讲义-第二十讲 实践与操作 人教版(含答案)
第二十讲实践与操作第一部分:趣味数学玩转魔方魔方的玩法口诀是:“底棱归位,底角归位,中棱归位,顶棱面位,顶角面位,顶角归位,顶棱归位。
”这个口诀分别对应魔方还原的七个步骤,只要按照公式和步骤来做,魔方就可以还原。
第一步是还原底面棱块,也就是底面的十字架,这一步要先确定中心块,在底面的十字架转出来的同时要把侧面的棱块调整成和侧面中心色块一致的情况。
这一步是没有公式的,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怎样把底面棱块还原,是比较简单的一步。
第二步是底角归位,这一步就是把第一层的四个角块的位置还原,同时还要让侧面出现倒“T”字的形状,也就是把侧面最底层的两个边缘的色块也还原。
第三步是把中棱归位,也就是把中间的第二层完全还原。
第四步是把顶层做出十字架的样子,在转动还原魔方的时候要注意角块的方向。
最后是还原顶面,把顶面的角块先还原,再还原顶面的棱块。
第二部分:习题精讲【例题1】从下面字母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填入图中的空白面。
【思路导航】在解答这道题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动手做一做,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小正方体,根据题中的要求在相应的面上标上字母,注意小正方体不同的摆放位置。
【答案】空白面的字母是V练习一:1.三个六面体都是按照相同的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
黄色对面是( ),白色对面是( ),红色对面是( )。
2.下面哪些个图案被折起来以后可以组成一个立方体?3.有一个正方体,从八个顶点去观察它,有四个顶点如图1中的A,有四个顶点如图2中的B。
图3是这个立方体的展开图,请你把图3所缺的线补上。
【例题2】用8根可以搭出一个长方形成正方形。
你能不能用8根火柴,搭出一个比长方形、正方形更大的几何图形来?【思路导航】我们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
因此,搭出的图形越接近于圆形,面积就越大。
【答案】搭成一个八边形练习二:1.移动四根火柴组成三个等边三角形。
2.你能用六根火柴组成四个等边三角形吗?3.移动四根火柴组成四个全等的正方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变式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一、配第一单元减法1、把13、10、9、6填在合适的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或答案:13-10=9-6或13-9=10-6 方法策略:尝试2、想一想,算一算,填一填。
□ +△=15△ -1=7○+□=12△=()□=()○=()答案:先算△=8,再算□=7,最后算○=53、明明和军军有同样多的铅笔,都是十几枝,明明用掉8枝,军军用掉7枝后,谁剩下的铅笔多?多几枝?答案:军军剩得多,多1只。
策略方法:可以举例,也可以想减法的变化规律:同样多的铅笔,减得越多,剩得越少。
4、△+○+□=15 ○+□=8 △+□=7△=()□=()○=()答案:△=7 □=0 ○=8 策略方法:整体代入法5、小明做一道数学题,本来应该减去3,他看成减去8,结果等于4,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答案:9 策略方法:先算()-8=4,再算12-3=9 或者想多减了5,所以结果要加5。
6、小华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
今年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和弟弟一共多少岁?答案:年龄差5岁。
年龄和27岁。
说明:年龄差是不变的,年龄和两人同时变大,要增加2个5岁。
7、下面的 最大填几? 13- >8 12- >6答案:4,5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大。
8、下面的 最小填几? 14- <7 15- <9答案:8、7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小。
9、小明种了3盆花,一共开了15朵,送给小芳1盆,剩下的2盆花,最多是( )朵,最少是( )朵。
答案:12、8 10、图: 一盆花,开了5朵。
图: 一盆花,开了3朵。
图: 一盆花,开了7朵。
10分 9分 8分 7分小红套2个圈得了17分,她套中的可能是()分和()分。
小明套中两次,最多可以得()分。
答案:9、8 20说明:套圈套中两次,最多可以两个10分。
小兔和小猪一共12只,小兔最少有()只,最多有()只。
答案:4、912、(1)13名同学排成一队做游戏,从前往后数,小华排在第9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练习二十
1. 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4,已知宽比长短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 把棱长1米的正方体截成棱长1分米的小正方体,至多可截成( )个。
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0度,另一个锐角是( )
4. 一个圆切割拼合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 );拼成长方形周长与原来圆的周长比是( )。
5. 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相等,如果从乙袋倒51入甲袋后,则甲袋与乙袋的重量比是( )。
6. 四个自然数的和是23,它们的积是360,这四个自然数分别是( )。
7. 一个圆的半径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
等,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和是37.26平方厘米,圆的周长是( )厘米。
8. 商店运来苹果200千克,是雪梨的54,而香蕉比雪梨多41。
运来香蕉多少千克?
9. 甲乙两个仓库存大米,甲仓比乙仓多80吨。
如果从甲仓运20%给乙仓,这时乙仓有粮食280吨。
原来甲仓有粮食多少吨?
10. 从甲地到乙地,货车先出发120千米后小车才出发,当小车到达B 地时,货车离B 地还有全程的121,已知货车速度是小车的32。
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