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知道的著名传播学者

合集下载

猫哥说:你不可以不知道的6个学派

猫哥说:你不可以不知道的6个学派

猫哥说:你不可以不知道的6个学派耶鲁学派“耶鲁学派”是由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卡尔.霍夫兰创立,属于传播学主流研究范式的传统学派,是结构功能主义与行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主要取向是实证主义的,其成员主要是欧文.贾尼斯和威廉.麦圭尔为代表的心理学研究者,故其更为关注受众在个体单位上的心理与行为。

这一旨趣在耶鲁学派之外的美国传播学界影响十分深远,除霍夫兰的二战士兵电影实验研究对电影宣传在美国士兵的观点、态度、心理激励等方面影响和传播与态度改变系列研究(耶鲁项目)的考察之外,在“以电影对儿童态度、情感及行为的影响”为主题的佩恩基金研究等经典研究中都有充分体现。

但是有批评者指出,耶鲁学派的研究更多地是从(个体)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并相应地依照行为学派的观点,强调方法论上的纯粹性而排除其他,从而忽视了潜在的社会因素,是一种典型的唯名论。

哥伦比亚学派“哥伦比亚学派”是由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创立,属于传播学主流研究范式的传统学派,是结构功能主义与行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主要取向是实证主义的。

哥伦比亚学派的效果研究主要秉承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尤其是在社会理论家罗伯特.默顿的影响下,尝试将实证研究与中层理论相结合,关注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心理与行为,而是努力拓展小群体和社会层面的研究,代表的研究有1940 年和1944 年的两次总统选举民意调查。

哥伦比亚学派开创了媒介效果研究的传统,提出“有限效果论”和“使用与满足论”的理论。

多伦多学派“多伦多传播学派”是上世纪6O 年代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者哈罗德.英尼斯、艾瑞克.亥乌络克和马歇尔.麦克卢汉共同创立的。

多伦多传播学派以胆大睿智和最具原创性的媒介理论而闻名,他们考察媒介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分析传播媒介的偏向性和基于虚拟现实的赛伯空间和赛伯文化给人们带来了的媒介新体验,强调传播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对文化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传播学著名学者–––赵玉明

传播学著名学者–––赵玉明

传播学著名学者–––赵玉明
• 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 • 1988年执笔撰写的调查报告《延安新华广 播电台筹建和试播始未》,获中国广播电 视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 评选二等奖。 • 1990年所著《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获中国 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学 术著作评选二等奖,
传播学著名学者–––赵玉明
• 1992年担任课题组副组长的《高层次新闻 业务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被中华 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学术年会评为 获奖论文。 • 参加集体编著的《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 获特别奖。 •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传播学著名学者–––赵玉明
• 2009年4月被推举担任全国新闻教 育界唯一的国家一级学术系团体— —中国新闻史学会的会长
传播学著名学者–––赵玉明 • 简历:“七五”期间参加《中国大百科全
书· 新闻出版》卷、《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和《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3项国家重点 科研项目的部分编写和组织工作。 • “八五”期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稷中 国广播电视通史》的编写工作,历年来发 表的关于广播电视史、新闻史的论文、文 章、调查报告等100 余篇。
中国传国 人年 民生 大, 学山 新西 闻省 系汾 。阳 人 。 毕 1936
传播学著名学者–––赵玉明 • 现任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硕
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 议组成员,《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副主任 兼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理事兼史学研究委员 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 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 会新闻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新闻学学科规划、评审组成员,中华全国新闻工 作者协会理事,韬奋新闻奖评委,《中国新闻年 鉴》编委,《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新闻传播学各方向顶级学者及著作推荐

新闻传播学各方向顶级学者及著作推荐

新闻传播学各方向顶级学者及著作推荐新闻传播学各方向顶级学者及著作推荐一、传播理论最好的书:赛佛林:<传播理论>郭镇之译本;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大众传播学诸论》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张国良《传播与社会》;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本李彬:《传播学导论》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戴扬\卡茨著:<媒介事件>最有实力的国内学者:张国良\郭庆光\李彬\陆晔\吴予敏\殷晓蓉\郭镇之\邵培仁\张咏华\戴元光\李良荣\陈卫星\胡正荣\杨伯溆\崔宝国\李元授\(做传播学研究的人实在太多,而且几所有博士点的学校每年都在成批地生产各种新的生产力,此名单实不免挂一漏万。

)二、新闻理论1.最好的书:甘惜分著:《新闻理论基础》李良荣:<新闻学导论>孙旭培:<新闻学新论>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黄旦:<新闻传播学>张大芝:<新闻理论基本问题>刘九洲:<新闻学范畴引论>瓦耶纳著《当代新闻学》杰克.富勒:《新闻的价值》(展江译本)普罗霍洛夫:《新闻学概论》(郑保卫译)。

和田洋一主编:《新闻学概论》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李良荣\陈力丹\孙旭培\宁树藩\朱光烈\童兵\黄旦\芮必峰\姚福申\刘建明\张允若\郑保卫\秦志希\邵志择\单波\丁柏铨\高宁远\吴高福\吴文虎\董天策\林晖\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1、最好的书:社科院新闻所:《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社新闻所编:《邓小平论新闻宣传》社科院新闻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成美:<新闻理论简明教程》2、最有实力有研究者:陈力丹\童兵\尹韵公\丁淦林\张昆\丁柏铨\成美四、媒介经营管理1.最好的书曹鹏:《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陆小华:《整合传媒》屠忠俊:《新闻事业管理》黄升民:《国际化背景下的媒介产业研究》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支庭荣:《媒介经营管理》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喻国明\屠忠俊\黄升民\曹鹏\陆地\刘宏\支庭荣\丁俊杰\陆小华\胡正荣\谢金文\崔保国\陈桂兰五、媒介经济学1.最好的书唐绪军:《报业经济与经营管理》Picard:《媒介经济学》陈韬文等:<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吴飞:<大众媒介经济学>?曹鹏:<媒介资本经营>?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喻国明\宋建武\曹鹏\唐绪军\陆地\吴飞\支庭荣\周鸿择\陆晔\魏永征\陈力丹\李良荣\林晖六、新闻传播史与新闻传播思想史1.最好的书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方汉奇、陈业劭:《中国当代新闻史》(1949-1988)赵玉明:《中国现代广播简史》郭镇之:《中国电视史》黄湖:<中国新闻史新编>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简史>张国良:<日本传播史>吴庭俊:<新记大公报史稿>陈力丹:《世界新闻史纲》埃默里父子著:《美国新闻史》,展江译本李瞻著:《世界新闻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外国新闻传播史》徐培汀、裘正义著:《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胡太春著:《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方汉奇\丁淦林\宁树潘\姚福申\徐培汀\陈业劭\谷长岭\白润生\马光仁\赵玉明\陈力丹\张允若\张之华\黄湖\黄旦\张国良\尹韵公\蔡铭泽\吴庭俊\郭镇之\何扬鸣\刘家林\展江\郑超然\七、实证研究及传播学研究方法1.最好的成果姜秀珍:《新闻统计学》卜卫等著:《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喻国明:<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陈崇山、孙五三主编:《媒介·人·现代化》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陈崇山\卜卫\柯惠新\黄升民\陆晔\喻国明\李双龙八、舆论宣传学1.最好的书李良荣:《宣传学导论》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李普曼:《舆论学》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刘建明著:《当代舆论学》陈力丹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郑兴东:<受众心理与舆论引导>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刘建明\陈力丹\郑兴东\丁柏铨九、新闻传播法1.最好的书: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李瞻编译:《传播法——判例与说明》甄树青:《论表达自由》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孙旭培、王晋闵、张西明:《新闻侵权与诉讼》顾理平:<新闻法学>张西民:<新闻侵权>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魏永征\张西明\侯健\吴飞\顾理平\王军\孙旭培\杨立新\张新宝\曹瑞林\王强华\十、广播电视研究1、最好的书陆晔:《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张骏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欧阳宏生著:《电视批评论》安德鲁.博伊德:《广播电视新闻教程》特德.怀特:《广播电视写作与报道》Allen:《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Morley:《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曹璐:《广播新闻报道》叶家铮:〈电视传播理论研究》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张骏德\叶家铮\陆晔\南帆\苗棣\朱剑飞\李岩\黄匡宇十一、媒介文化与影视美学研究1.最好的书陆扬等编:<大众文化研究>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迷思>南帆:<双重视域>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潘知常:<反美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周宪\尹鸿\潘知常\孟建\南帆\吕新雨\十二、中外新闻事业(兼港台澳)1.最好的书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童兵:<中外新闻比较论纲>陈昌凤:<香港报业纵横>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李良荣\张威\徐耀魁\陈力丹\赵月枝\黄旦\展江\单波\童兵\李希光\陆晔\陈昌凤十三、新闻采访写作1.最好的书展江:<新闻与正义>等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周立方:<新闻写作十讲>?刘海贵等:<新闻采写新编>郑兴东:《不要这样写……》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黎信、蓝鸿文主编:《外国新闻通讯评选》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林永年:《新闻写作百例谈》刘文波:《新闻写作笔法百例》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艾丰\刘海贵\林永年\蓝鸿文\周胜林\尹德刚\周立方十四、新闻编辑评论1.最好的书薛心熔:现代新闻编辑学郑兴东:《报纸编辑》吴飞:《新闻编辑学》蔡雯:《现代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策划与组织设计》?刘光裕\王华良:《编辑学理论研究》陈仁凤:《电子媒体节目编辑》莫恩:《美国报纸组版和设计》张如法:《编辑社会学》胡文龙:《现代新闻评论学》丁法章:《新闻评论学》(第二版)胡文龙\秦圭\涂光晋:《新闻评论教程》范荣康:《新闻评论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郑兴东\刘光裕\吴飞\蔡雯\张子让\胡文龙\涂光晋\丁法章\十五、交叉研究A.传播心理学类:1.最好的书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秦绍德著:《宣传心理学》申凡:<采访心理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刘京林\申凡\B.公共关系:1.最好的书明安香著《当代实用公共关系》程曼丽:《公关传播》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明安香\程曼丽\C.传播科技1.最好的书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罗杰.菲德勒著:《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闵大洪\熊澄宇D.网络传播研究1.最好的书李河:《得乐园失乐园》胡泳、范海燕著:《网络为王》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罗斯扎克著:《信息崇拜》盖茨著:《未来之路》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闵大洪\孙坚华\匡文波\E.新闻哲学与新闻文化学1.最好的书刘智著:《新闻文化与符号》骆冬青著:《新闻眼新闻文化的哲学思考》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刘智\骆冬青F.传播与政治1.最好的书邵培仁:<政治传播学>刘华蓉:<大众传播与政治>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邵培仁\刘华蓉\G.新闻与战争1.最好的书展江:《战时新闻传播诸论>展江:<新闻与战争>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展江\十六、广告研究1.最好的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黄升民\丁俊杰\吴予敏\关于凯程: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传播学奠基人

传播学奠基人

一:(1)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1902-1980)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他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

1 927年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轰动一时,成为宣传学的经典著作。

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这是他对传播过程,结构及功能作的一个较全面的论述,成为早期传播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文章明确提出传播过程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和传播的效果怎样,后人称之为"拉斯韦尔公式"。

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和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播遗产(文化)总之,他在宣传分析领域的成就是巨大的,对传播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的分析方面影响是深远的,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

(2)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1890-1947)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并创立群体动力研究中心。

群体动力论主要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影响。

从研究中可以得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群体的规范可以直接制约和影响个人的行为。

二战中他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对军队士气问题的研究,同时还进行了劝诱人们改变饮食习惯的研究。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

卢因对传播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提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概念,"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重要理论。

(3)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zarsfeld,1901-1976)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

最早将社会调查法系统地应用于受众研究,基于对研究方法作出的贡献,被称之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toolmaker)对传播研究方法贡献在于统计调查、抽样分析、数据整理等科学主义研究方法。

传播学四大奠基者+施拉姆

传播学四大奠基者+施拉姆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一、哈罗德·拉斯韦尔拉斯韦尔是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他的论文《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1927年出版,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宣传为题的传播研究影响尤大,与李普曼的《舆论学》被推崇为早期传播研究的两部经典之作。

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5W,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他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第二,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明确了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后者则为赖特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

第三,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第四,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由于该法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立下了功勋。

第五,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库尔特·卢因卢因是最早研究传播学的心理学家之一。

他率先将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中,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主要论著有:《个性动力论》、《解决社会矛盾》、《群体决定与社会变革》等。

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

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人类不能不传播_格雷戈里_贝特森及其学术思想

人类不能不传播_格雷戈里_贝特森及其学术思想

人类不能不传播—格雷戈里·贝特森及其学术思想□刘蒙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摘要:格雷格里·贝特森被公认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之一。

在传播学领域,贝特森是许多学术问题的发现者和开创者,他对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双重束缚、元传播、关系传播等理论和问题的研究都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

本文通过梳理贝特森的学术生涯发展历程和其在各个阶段的重要学术贡献,全面地呈现其智识生涯的全貌。

关键词:贝特森;生态学;元传播;双重束缚;精神〔中图分类号〕 B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6547 (2009)09-0164-02在传播学的早期拓荒者当中,格雷格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绝对属于一个异类。

他是许多重要的传播学议题研究的开创者,传播生态学的启蒙者,他从传播的角度研究精神病,从而使传播研究进入了一个奇妙世界。

他参加了建立控制论的梅西会议,与维纳等人一起建立了控制论。

他的许多警句令人深思,如“逻辑是贫乏的因果模型”、“信息是生异之异”(a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数字和数量是不同的”、“地图不是领土”等给后来的传播学研究者很多启迪。

他来去自如地出入人类学、语言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传播学、精神治疗等诸多不同的学科,是矛盾性的诸多学科的贡献者和背叛者。

在贝特森的一生中,可以说他对每一个学科的参与都改变了该学科的面貌。

1904年,贝特森出生在英格兰的格兰切斯特,父亲是著名的遗传学家威廉·贝特森。

贝特森于1925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自然史专业,嗣后继续在剑桥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

1930年,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以后的贝特森在新几内亚作了为时两年的人类学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塞皮克河流域雅特穆尔人的社会结构。

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他在1932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陆续发表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研究文章,深受好评。

传播学者及流派

传播学者及流派

一、传播学者(一)三位欧洲大师: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19世纪三位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间接地影响了20世纪在美国崛起的传播学:芝加哥学派中的社会学家为进化论所吸引;法兰克福学派将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法相结合;互动传播的帕洛阿尔托学派通过研究相关传播来反对弗洛伊德的内心理论;拉斯韦尔热衷于精神分析的思考;霍夫兰的说服研究则在弗洛伊德理论那里找到了间接的基础。

1、查理·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对于传播学者来说,《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是达尔文的重要著作之一,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领域。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科学思想和传播学产生的重要影响表现在:(1)它系统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直接影响了马克思;而马克思主义又是传播学批评学派的主要思想来源;(2)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将库利、帕克等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引向了社会学领域;库利、帕克说芝加哥学派的领袖,帕克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著作直接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3)达尔文的理论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开展;(4)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都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所使用。

2、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之中,特别是存在于无意识之中。

今天许多重要的传播学理论都在个体当中寻求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如海德的平衡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不一致理论、佩蒂和卡尔奥普的态度变化的详尽可能性模式等。

这些理论都假定,个体失衡的、不一致的或不和谐的状态,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而导致了个体行为的变化。

(2)霍夫兰所开创的人格研究的学术传统是从C·赫尔德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而赫尔德学习理论又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拉斯韦尔有关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的研究产生了影响。

(3)法兰克福学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进行了批评的传播研究。

新闻传播学各方向顶级学者及著作推荐

新闻传播学各方向顶级学者及著作推荐

新闻传播学各方向顶级学者及著作推荐一、传播理论最好的书:赛佛林:<传播理论>郭镇之译本;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大众传播学诸论》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张国良《传播与社会》;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本李彬:《传播学导论》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戴扬\卡茨著:<媒介事件>最有实力的国内学者:张国良\郭庆光\李彬\陆晔\吴予敏\殷晓蓉\郭镇之\邵培仁\张咏华\戴元光\李良荣\陈卫星\胡正荣\杨伯溆\崔宝国\李元授\(做传播学研究的人实在太多,而且几所有博士点的学校每年都在成批地生产各种新的生产力,此名单实不免挂一漏万。

)二、新闻理论1.最好的书:甘惜分著:《新闻理论基础》李良荣:<新闻学导论>孙旭培:<新闻学新论>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黄旦:<新闻传播学>张大芝:<新闻理论基本问题>刘九洲:<新闻学范畴引论>瓦耶纳著《当代新闻学》杰克.富勒:《新闻的价值》(展江译本)普罗霍洛夫:《新闻学概论》(郑保卫译)。

和田洋一主编:《新闻学概论》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李良荣\陈力丹\孙旭培\宁树藩\朱光烈\童兵\黄旦\芮必峰\姚福申\刘建明\张允若\郑保卫\秦志希\邵志择\单波\丁柏铨\高宁远\吴高福\吴文虎\董天策\林晖\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1、最好的书:社科院新闻所:《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社新闻所编:《邓小平论新闻宣传》社科院新闻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成美:<新闻理论简明教程》2、最有实力有研究者:陈力丹\童兵\尹韵公\丁淦林\张昆\丁柏铨\成美四、媒介经营管理1.最好的书曹鹏:《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陆小华:《整合传媒》屠忠俊:《新闻事业管理》黄升民:《国际化背景下的媒介产业研究》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支庭荣:《媒介经营管理》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喻国明\屠忠俊\黄升民\曹鹏\陆地\刘宏\支庭荣\丁俊杰\陆小华\胡正荣\谢金文\崔保国\陈桂兰五、媒介经济学1.最好的书唐绪军:《报业经济与经营管理》Picard:《媒介经济学》陈韬文等:<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吴飞:<大众媒介经济学>?曹鹏:<媒介资本经营>?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喻国明\宋建武\曹鹏\唐绪军\陆地\吴飞\支庭荣\周鸿择\陆晔\魏永征\陈力丹\李良荣\林晖六、新闻传播史与新闻传播思想史1.最好的书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方汉奇、陈业劭:《中国当代新闻史》(1949-1988)赵玉明:《中国现代广播简史》郭镇之:《中国电视史》黄湖:<中国新闻史新编>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简史>张国良:<日本传播史>吴庭俊:<新记大公报史稿>陈力丹:《世界新闻史纲》埃默里父子著:《美国新闻史》,展江译本李瞻著:《世界新闻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外国新闻传播史》徐培汀、裘正义著:《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胡太春著:《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方汉奇\丁淦林\宁树潘\姚福申\徐培汀\陈业劭\谷长岭\白润生\马光仁\赵玉明\陈力丹\张允若\张之华\黄湖\黄旦\张国良\尹韵公\蔡铭泽\吴庭俊\郭镇之\何扬鸣\刘家林\展江\郑超然\七、实证研究及传播学研究方法1.最好的成果姜秀珍:《新闻统计学》卜卫等著:《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喻国明:<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陈崇山、孙五三主编:《媒介·人·现代化》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陈崇山\卜卫\柯惠新\黄升民\陆晔\喻国明\李双龙八、舆论宣传学1.最好的书李良荣:《宣传学导论》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李普曼:《舆论学》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刘建明著:《当代舆论学》陈力丹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郑兴东:<受众心理与舆论引导>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刘建明\陈力丹\郑兴东\丁柏铨九、新闻传播法1.最好的书: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李瞻编译:《传播法——判例与说明》甄树青:《论表达自由》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孙旭培、王晋闵、张西明:《新闻侵权与诉讼》顾理平:<新闻法学>张西民:<新闻侵权>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第3页共7 页魏永征\张西明\侯健\吴飞\顾理平\王军\孙旭培\杨立新\张新宝\曹瑞林\王强华\十、广播电视研究1、最好的书陆晔:《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张骏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欧阳宏生著:《电视批评论》安德鲁.博伊德:《广播电视新闻教程》特德.怀特:《广播电视写作与报道》Allen:《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Morley:《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曹璐:《广播新闻报道》叶家铮:〈电视传播理论研究》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张骏德\叶家铮\陆晔\南帆\苗棣\朱剑飞\李岩\黄匡宇十一、媒介文化与影视美学研究1.最好的书陆扬等编:<大众文化研究>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迷思>南帆:<双重视域>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潘知常:<反美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周宪\尹鸿\潘知常\孟建\南帆\吕新雨\十二、中外新闻事业(兼港台澳)1.最好的书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童兵:<中外新闻比较论纲>陈昌凤:<香港报业纵横>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李良荣\张威\徐耀魁\陈力丹\赵月枝\黄旦\展江\单波\童兵\李希光\陆晔\陈昌凤十三、新闻采访写作1.最好的书展江:<新闻与正义>等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周立方:<新闻写作十讲>?刘海贵等:<新闻采写新编>郑兴东:《不要这样写……》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黎信、蓝鸿文主编:《外国新闻通讯评选》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林永年:《新闻写作百例谈》刘文波:《新闻写作笔法百例》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艾丰\刘海贵\林永年\蓝鸿文\周胜林\尹德刚\周立方十四、新闻编辑评论1.最好的书薛心熔:现代新闻编辑学郑兴东:《报纸编辑》吴飞:《新闻编辑学》蔡雯:《现代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策划与组织设计》?刘光裕\王华良:《编辑学理论研究》陈仁凤:《电子媒体节目编辑》莫恩:《美国报纸组版和设计》张如法:《编辑社会学》胡文龙:《现代新闻评论学》丁法章:《新闻评论学》(第二版)胡文龙\秦圭\涂光晋:《新闻评论教程》范荣康:《新闻评论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郑兴东\刘光裕\吴飞\蔡雯\张子让\胡文龙\涂光晋\丁法章\十五、交叉研究A.传播心理学类:1.最好的书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秦绍德著:《宣传心理学》申凡:<采访心理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第5页共7 页刘京林\申凡\B.公共关系:1.最好的书明安香著《当代实用公共关系》程曼丽:《公关传播》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明安香\程曼丽\C.传播科技1.最好的书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罗杰.菲德勒著:《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闵大洪\熊澄宇D.网络传播研究1.最好的书李河:《得乐园失乐园》胡泳、范海燕著:《网络为王》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罗斯扎克著:《信息崇拜》盖茨著:《未来之路》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闵大洪\孙坚华\匡文波\E.新闻哲学与新闻文化学1.最好的书刘智著:《新闻文化与符号》骆冬青著:《新闻眼新闻文化的哲学思考》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刘智\骆冬青F.传播与政治1.最好的书邵培仁:<政治传播学>刘华蓉:<大众传播与政治>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邵培仁\刘华蓉\G.新闻与战争1.最好的书展江:《战时新闻传播诸论>展江:<新闻与战争>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展江\十六、广告研究1.最好的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黄升民\丁俊杰\吴予敏\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关于凯程: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学者明星化有利于学术传播的例子

学者明星化有利于学术传播的例子

学者明星化有利于学术传播的例子学者明星化是指将学者作为公众人物,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使其在大众中获得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者明星化有利于学术传播,可以帮助学者将研究成果更广泛地传播给公众,提高科学普及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以学者明星化有利于学术传播的例子:1. 方舟子:方舟子是一位化学博士,他通过自己的微博和博客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向公众解释科学问题。

他的影响力使得大众更加关注科学知识,提高了科学素养。

2. 萨拉·赫尔芬贝因:作为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神经科学家,萨拉·赫尔芬贝因经常在电视节目和讲座中分享她对大脑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复杂的科学概念,受众广泛,帮助普及了神经科学知识。

3. 吴其昌:吴其昌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史学家,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传播,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史研究。

他的著作《绘画论》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中国绘画史的研究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作为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通过电视节目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天文学知识。

他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解释科学问题,帮助公众了解宇宙的奥秘。

5. 王丹:王丹是一位哲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哲学。

他通过书籍和公开演讲等方式,向公众传播哲学知识,并提出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他的影响力帮助了许多人思考和探索生活的意义。

6. 约翰·霍普金斯:约翰·霍普金斯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和文化。

他通过书籍和讲座等形式,向公众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7. 罗伯特·希尔:罗伯特·希尔是一位经济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公共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

他通过博客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解释经济学原理,并提出自己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传播学代表人物

传播学代表人物

12、罗伯特?哈钦斯
罗伯特?哈钦斯(1899-1977),20世纪30-40年代曾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并出任“大众媒体自由与责任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后来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业》报告开创了社会责任论的新时代。
13、西奥多?阿多诺
西奥多?阿多诺(1903-1969),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曾接受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的邀请到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广播研究,但是因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的分歧而没有成功,这引发了对于传播学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两大阵营的第一次讨论。他对资本主义文明进程中文化工业造成的社会后果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8、沃尔特?李普曼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专栏作家和理论家。他在1922年出版的著作《舆论》一书中揭示了传播和媒介对人类想象世界的构建作用,提出了刻板印象、假环境等著名概念,对议程设置理论、舆论研究、宣传研究影响极大。
9、马歇尔?麦克鲁汉
马歇尔?麦克鲁汉(1911-1980),加拿大传播学者,他强调媒介的决定性作用,写作了很多畅销书,不仅使得全球村、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理念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且使得传播学的众多概念深入人心。
14、罗伯特?帕克
罗伯特?帕克(1864-1964),美国社会学家。早年曾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后来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担任系主任,领导了一系列关于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发展了城市生态学理论,并将库利、米德和杜威等人关于传播、自我、社群的理念发扬光大。他的个人专著是《侨民报刊及其管理》(1922)。
15、埃弗雷特?罗杰斯
4、卡尔?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1912-1961)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他毕生致力于态度改变的研究。二战期间和战后,霍夫兰和一批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对态度与说服进行了细致研究,提出了众多影响颇大的理论。他们形成了“耶鲁学派”。

传播学四大天王

传播学四大天王

传播学四大天王1.哈罗德•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时宣传的研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

代表作: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世界革命的宣传》、《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宣传、传播和舆论》等。

主要学术贡献:①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第一人。

1927年,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轰动一时,成为宣传学的经典著作。

1935年合作出版了《世界革命的宣传》进一步发展了对宣传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1979年,《世界历史中的宣传与传播》成为宣传学研究的又一里程碑。

②开创了定量的内容分析法,一种重要的传播研究工具。

③提出传播的三大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承文明。

④提出了5w的传播模式:谁(who)、什么(what)、告诉谁(to whom)、通过什么渠道(by which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2.库尔特•卢因德裔美国心理学家,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创者,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主要学术贡献:①提出场论:借用物理学“场”的概念,一个场就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群体由个体组成,但不是由个体元素的机械合成。

②提出群体动力论:主要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影响。

传播者想要通过传播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认识、观念,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更要考虑个人所属的群体因素。

③把关人研究:在说服主妇改变做菜习惯的研究中,提出了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概念,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控制机制的重要理论。

3.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著名社会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主要学术贡献:①对传播研究方法做出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

他最早将实地调查法应用于受众研究,将定量定性方法结合使用并提出了统计调查、抽样分析和数据整理等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

②著名的伊利县调查,研究选民投票的影响因素,发表了研究成果《人民的选择》。

传播学的四位创始人

传播学的四位创始人

传播学的四位创始人————————————————————————————————作者:————————————————————————————————日期:传播学的四位创始人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产生的学者,是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以及拉扎斯菲尔德。

他们的学术背景、事业生涯和兴趣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

他们的家庭大多与欧洲大陆有着某种联系,其学术成果与欧洲学术有某种渊源,有两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移居美国。

这四位学者还都有较富裕的家境,较丰富的学识,进最好的大学,广泛涉猎欧美不同学科。

他们都在中年时期突然改变事业生涯,从他们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转向传播研究,并以恢宏的气度一起结识。

他们都在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出版了有关专著。

他们的四周均聚集一批后来都成为该学科领袖的年轻学者,和一批批听他们授课的莘莘学子。

在他们的传播研究中,都着重态度、行为改变的效果研究。

正是这些推动了传播学的产生,确定了传播研究的某些方向,积聚了研究力量,为传播学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1.拉斯韦尔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

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拉斯韦尔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

家境优裕,藏书甚丰。

1922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后,赴欧洲英、法、德等国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最后获得博士学位。

其间,他曾去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分析学说,并最先向美国学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其《世界政治与个人不安全感》(1953)一书也深受弗氏理论的影响。

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任教的拉斯韦尔正式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随即在学术界引起反响。

该书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

传播学中重要的人物拉斯韦尔1: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他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能,还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27)是宣传分析的代表作。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主要贡献: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第二,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明确了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后者则为赖特、韦伯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

第三,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第四,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由于该法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立下了功勋.第五,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W模式模式的提出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这便是著名的“5W”模式。

“5W”模式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

“5W”模式是: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基本要点其称谓来自模式中五个要素同样的首字母“W”。

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这五个要素各有其自身的特点:“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

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

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人物

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人物

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人物张国良(复旦)中国最早涉足传播学的元老之一,坚定的实证主义者。

目前正带着它的博士生在检验“议程设置”在中国是否存在。

这种为后人铺路的精神值得颂扬。

黄旦(复旦)在当代中国新传学术界,能安心做学问的人真的不多,黄算一个。

作为浙江省新闻自学考试教材的新闻理论充满着智慧的思考,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

黄给博士生开的课是“传播学史”,这本书也即将出版,我个人非常看好。

[强烈推荐:《新闻传播学》(修订版)]吕新雨(复旦)研究记录片的高手,个人不认为在当前学术界没有出其右者。

不轻易转换研究方向,一口井挖到底的学术态度,值得学习。

张咏华(上外)90年代对传播学作出大贡献的人里,一定有它一席之地。

张算是为数不多的精通传播学的学者之一。

它的论文扎扎实实,一篇就是一篇,很实在,也很有说服力。

李希光(清华)从记者摇身一变成为教书匠,抛出一个不成熟的“妖魔化”而一举成名。

网上被骂的激烈程度仅次于喻国明。

但个人认为它还是给死气沉沉的学术界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教书育人的方法也别具一格。

即使它不算一个优秀的学者,也一定算一个出色的教育家。

[强烈推荐:《新闻学核心》]丁俊杰(北广)从广告学的角度研究传播学,为学人指明了一条新颖的道路,不过最近好象转变了方向,研究经营管理去了。

喻国明(人大)号称“媒介军师”。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本家,在新传学界赚外块最多的应该是它滴说。

学问的好坏且不说,能赚(骗)到钱应该比什么都重要吧。

从一个侧面说明它的一套在业界还是有点地位。

我个人对它印象很糟糕,这里先不提。

陈力丹(社科院)和黄旦一样,少有的真正意义上的学者。

和黄旦不同的是,“外交”活动比较频繁,学术上是个多面手,涉及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外国新闻史,舆论学。

尤其是新作《外国新闻传播史》更是按照新的体系去编写,自称“得意之作”。

[强烈推荐:《外国新闻传播史》]杜骏飞(南大)八年的广告人经验使其思想充满了创意,其创新精神学界鲜有人能及。

传播学四大先驱

传播学四大先驱

拉斯韦尔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 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家境优裕, 藏书甚丰。他被誉为“早慧的天才人物”, 从小博学多才,16岁就进入了著名的芝加哥 大学;之后辗转到欧洲各国的名牌大学攻读 研究生;1926年,年仅24岁的拉斯韦尔就在 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27年,在芝加 哥大学政治系任教的拉斯韦尔正式出版了他 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集中 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活动,随即在 学术界引起极大关注。
三、传播的三大功能论
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传播媒介的社 会功能概括为三大功能:
1、监视环境: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 再现周围世界的原貌及重要发展。
2、联系社会:把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环节、各类因素 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应付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3、传递遗产:延续社会的文化传播。 “外交官、使馆官员和驻外记者是专门研究环境的代表 性人物,编辑、新闻工作者和演说家是内部反应的起关 联作用的人,家庭和学校里的教育者传递社会遗产。”
拉札斯菲尔德出生于奥地利,早年就读于维也纳大学, 在校主修数学,23岁获得数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受到弗 洛伊德等人的影响,对心理学产生兴趣;1933年到 1937年,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奖学金,前往美国进 修心理学;1940年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教,直 至去世。
拉札斯菲尔德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应用社会学研究 所”,研究课题包括:失业、大众传播、选举与政治活 动、教育与心理、社会研究方法与程序、数理社会学、 市场研究等等。
耶鲁学派不仅开效果研究之先河,而且还一度支配 传播学的发展,致使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传播研究 几乎都在社会心理学圈子中转,围绕如何获得最佳 传播效果做文章。
此文可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播学的开山之作或奠基之作,其 对于传播学的意义在于:从内部结构上分析 了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或五个环节——5W模 式;从外部功能上概括了人类传播的主要作 用——三大功能论。

传播学三大人物 主要理论、贡献介绍

传播学三大人物 主要理论、贡献介绍

麦克卢汉: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文学学者,媒介环境学的开山祖师。

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

是20世纪名副其实的传播学大师,是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

经典理论:“讯息论”、“延伸论”、“冷热论”。

1.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非它所传递的内容。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指传播媒介对人感官中枢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心灵与社会3.冷媒介与热媒介:媒介有冷热之分,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无需更多感官和联想就能理解;冷媒介相反,信息含量少,但需多种感官联想配合理解。

4.地球村:麦克卢汉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

1980年麦克卢汉去世后,与其同事合著的《地球村》一书出现。

特点以诗人的想象力来探索语言的极限。

“艺术家的头脑在大家都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扭曲的暴露总是最敏感和最机智。

” ;他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媒体本身,主要著作:《古登堡群英》《机器新娘》《理解媒介》,在人文学科领域引起强烈震撼。

《旧金山记事报》称为“最为炙手可热的学术财富”。

《纽约先驱论坛报》宣告该书的作者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依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

人物影响他使传媒业与现代文化变迁联系在一起,使传媒业成为当代学术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他提升了传媒业的理论含量。

他使人们开始意识到:传媒业不再只是谣言诽闻的发源地、强词夺理的场所、牟取暴利的超级工厂;而是当代社会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文化形态,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最直接的动力。

麦克卢汉上世纪90年代重新被传播和科技界认作“IT时代的先知”,麦克卢汉对当代社会传媒影响来自于他的高人一等的批判性和预见性。

从长远和客观的角度看,麦氏在传播研究上是个有贡献并且引人注目的人物。

他对现代传播媒介的分析深刻的改变了人们对20世纪生活的观念,特别是当代青年人的观念。

施拉姆威尔伯·L·施拉姆,(1907—1987),他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学传播学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和教授。

传播学名人及批判学派

传播学名人及批判学派

传播学名人卡尔.霍夫兰地位: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代表著作是《传播与说服》。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心理对行为的影响,是研究个人的社会交往以及态度、信念转变的先驱。

曾于二战期间在美国陆军部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战后在耶鲁大学组织“传播和态度改变研究”,被后人称为“耶鲁研究”。

对传播学的贡献:1、将“控制实验法”引入传播效果研究。

2、以学习论为框架研究说服与态度改变,对传播者特性、传播技巧、受众对说服效果影响作了研究,提出信源可信度、免疫效果、恐惧诉求等概念。

3、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4、霍夫兰研究了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其是传播技巧在当下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在今天,霍夫兰的许多劝服研究或多或少被直接应用于广告和营销当中。

局限:他的研究方法没有涉及现实社会中的媒介和大众传播,使用实验法研究,研究范围有限,因此存在局限性H.拉斯韦尔拉斯韦尔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政治学家,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

代表作有1927年《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世界革命的宣传》、《宣传与推行》、《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等。

他两次提出宣传的定义,认为宣传是通过操纵象形物来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

这些象征物可以采用口语的、书面的、图片或者音乐的的形式;在《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中论及宣传的四个主要目标:激起敌人仇恨;瓦解敌人士气;保持与盟军的友好关系;保持与中立国的友好关系,并尽可能达成合作;他对一战的宣传品进行内容分析,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断定宣传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影响到了“魔弹论”的出现;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三功能观和5W模式,三功能观为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继承;5W为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开创了传播研究的五大领域。

传播学“四大先驱”与集大成者

传播学“四大先驱”与集大成者

传播学“四大先驱”与集大成者传播学“四大先驱”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8)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

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1)1927年出版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是早期传播研究的经典之作。

(2)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对传播学来说,是早期(1948年)传播学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是一部纲领性的力作;是一部传播学的独立宣言。

所有的传播学研究都是对拉斯维尔这一论文的注释,因为它涉及了传播学中的绝大部分基本内容。

总体看来,这篇论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①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中的诸要素。

拉斯维尔认为,一个传播过程包含五大要素:——“5W”模式: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whom)说——通过什么渠道(which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hateffect)。

同时,又提出五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研究:“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这五种分析涵盖了传播研究的主要领域。

②从外部功能上,概括了传播活动的社会作用。

开阔了传播的三大作用:监视环境、协调社会、文化传承。

这三个功能主要是从政治学角度着眼的。

补充:1959年查尔斯·赖特又从社会学的角度,为其补充了“娱乐”功能。

由此,形成了传播学中经典的大众传播四功能说。

(3)其他贡献: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信息的方法论;关于政治宣传和战时宣传的研究;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到美国社会科学,并使其与政治分析相结合,从而在社会层面上运用了个体内部的弗氏理论;帮助创办了政策学。

虽然拉斯韦尔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位传播学学者,但无疑在今天的传播学研究领域中,弥漫着诸多拉斯韦尔的思想和作品。

他的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他是当之无愧的传播学奠基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不知道的著名传播学者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产生的学者,是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以及拉扎斯菲尔德。

他们的学术背景、事业生涯和兴趣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

他们的家庭大多与欧洲大陆有着某种联系,其学术成果与欧洲学术有某种渊源,有两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移居美国。

这四位学者还都有较富裕的家境,较丰富的学识,进最好的大学,广泛涉猎欧美不同学科。

他们都在中年时期突然改变事业生涯,从他们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转向传播研究,并以恢宏的气度一起结识。

他们都在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出版了有关专著。

他们的四周均聚集一批后来都成为该学科领袖的年轻学者,和一批批听他们授课的莘莘学子。

在他们的传播研究中,都着重态度、行为改变的效果研究。

正是这些推动了传播学的产生,确定了传播研究的某些方向,积聚了研究力量,为传播学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1.拉斯韦尔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

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拉斯韦尔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

家境优裕,藏书甚丰。

1922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后,赴欧洲英、法、德等国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最后获得博士学位。

其间,他曾去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分析学说,并最先向美国学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其《世界政治与个人不安全感》(1953)一书也深受弗氏理论的影响。

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任教的拉斯韦尔正式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随即在学术界引起反响。

该书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1935年,他又与人合写和合编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两本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探讨宣传的本质和规律。

1946年,拉斯韦尔和史密斯合著了《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认为宣传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要广得多,包括报刊、广播、书籍、电影、告示以及歌曲、戏剧、演讲等等。

该书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用四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从而显示出著者由宣传研究转向传播研究的思维轨迹和理论倾向。

1979年,在拉斯韦尔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他与勒纳、史皮尔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三册巨著正式出版发行,从而将宣传与传播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拉斯韦尔一生勤勉耕耘,著术甚丰,共发表了60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内容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宣传学和传播学等许多领域。

但是,他的许多传播学成果并不为人所了解,一般人只是从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论文中的“一句话”、“三功能”来认定他在传播学中的创始人地位。

这一句震憾学术界的话就是:“谁?说些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从而引申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五大研究课题,并长期左右着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方向。

三种功能为: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尽管后来传播学者认为拉氏的论述需要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但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2.勒温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又译为卢因,1890---1947)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其代表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等。

他是一位美籍德国犹太人,1 890年9月9日出身于维也纳,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柏林大学等著名学府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到前线参加作战。

1921年,他到柏林大学任教,与格式塔心理学派建立联系,并成为该学派的积极倡导者。

1933年移居美国,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衣阿华洲立大学任教,担任社会心理学教授。

1944年,到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群体动力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直到逝世。

在任教期间,在勒温的周围吸引着当时一些最聪明的研究生,有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了社会心理学或传播学领域里举足轻重的学者,如卡特赖特(D.Ca rtwright)、费斯廷格(L.Festinger)等。

勒温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但以实用著称。

他创立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以及一系列由实地试验得出的成果,“在心理学的发展中留有一个不可磨灭的烙印。

”(G·Lindzey and C·Hall,1970)勒温认为,人的行为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动力整体,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任何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由此情境和所属群体决定,这观点暗示传播者,要通过传播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认识和行动,不仅要考虑受传者的个人特性,而且要考虑他所属的群体的特点和环境因素。

勒温还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传播学研究,用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的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影响。

勒温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美国政府鼓励公众食用动物内脏,勒温带领学生对这一宣传活动进行研究后发现:家庭主妇对不受欢迎的食物,扮演着犹如守门人的角色。

除非家庭主妇决定将动物内脏推销给她的家人,否则,她的先生和孩子是不可能吃到的。

1947年,勒温发表了他生前的最后一篇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将传播系统内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予以理性阐述,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

守门人的主要作用是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到的信息。

接着,勒温的学生怀特(D.White,1950)和其他的传播学者(如麦克内利和巴斯等人)便依据勒温的提示开始研究大众媒介机构中的守门人行为,如报社新闻电讯编辑就把持着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新闻流向和流量。

可以这样说,“守门行为”和“守门人”的概念,是勒温成为传播学创始人的重要理论原因。

3.霍夫兰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1912年6月12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1 936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担任该校心理学系讲师、助理教授、教授,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

在耶鲁大学学习期间,霍夫兰是学习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克拉克?赫尔(Clark Hull)的追随者,后来又共事多年。

这对霍夫兰研究态度改变的方法有极大的影响。

本来他可以在实验心理学领域大展拳脚、早出成果,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

霍夫兰应召率领主要由心理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赴华盛顿,在美国陆军军部新闻及教育署研究战争宣传与美军士气的问题。

从此,霍夫兰的实验对象由让老鼠走迷宫变为让士兵看影片,通过对影片内容、形式和设计变化,测量、分析传播来源的可信度、恐惧诉求的程度、问题提出的先后效用、论辩时是讲一面之辞还是两面都说、结论是明示好还是暗示好等传播问题。

战争结束后,霍夫兰带着同事和资料回到了曾工作过的耶鲁大学,继续进行态度改变方面的研究。

他们接受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设立了耶鲁传播研究项目,旨在“提出科学的见解,以辩别哪些条件可使这类或那类劝服性传播的效果有所增强或减弱。

”(霍夫兰等,1953)霍夫兰等人首先将战争期间的研究资料予以重新分析整理,编纂出版了一套《美国军人》丛书,共4卷,其中第3部《大众传播实验》(1949)代表了霍夫兰等人最早的研究成果。

该书集中反映了这批学者所进行过的两类研究,即对现有影片的评价性研究和同一影片(或讯息)的两种不同版本加以比较的实验性研究。

这两类研究都对传播理论的建设作出过某些有趣的贡献,而通过操纵变数以测量传播效果的实验性研究则构成了态度改革研究的开端。

不久,霍夫兰又主持撰写出版了《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共5卷,其中以霍夫兰和贾尼斯(I.Janis)、凯利(H.Kelley)合著的《传播与劝服》(1953)最具综合性和学术性,是这套丛书中的一部力作。

这部著作涉及一系列命题,引发了一系列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有的甚至在耶鲁丛书中单独构成专著。

例如,信源的可信性研究有力地扩展了传播者研究的视域,恐惧诉求的分析有利于深入认识受传者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内在原因,一面之辞和两面都说、先说和后说的对比研究更为传播策略和技巧研究增添了崭新话题。

罗杰斯(E·Rogers,1986)认为:霍夫兰的研究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传播社会效果(以态度改变的程度测量)的重视。

说服研究由亚里士多德经卡特赖特至霍夫兰,遂成为一个直到今天仍非常受欢迎的传播研究课题。

霍夫兰的追随者、当代说服研究的首领麦奎尔(D?McQ uail,1981)估计,每年约有1000种有关说服研究的出版物出现,从中仍时常看到霍夫兰的影子。

总之,霍夫兰等人的研究项目既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又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4.拉扎斯菲尔德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zarsfeld,1901----1976)是奥裔美籍著名社会学家。

他19 01年2月13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25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曾获数学博士学位,后来对社会心理学和传播研究产生兴趣,并作出突出贡献。

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民的选择》(1 948)、《美国士兵-----述评》(1949)、《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1954)《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等。

拉扎斯菲尔德于1933年移居美国后,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运用数学语言和模型对失业、广播媒介、竞选、政治宣传等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描述和分析,第一个使社会调查在大学实现了制度化,将数学方法引进了社会科学研究。

1937年,拉氏接受资助在普林斯顿大学成立广播研究室,开始对传播新媒介-----广播进行研究。

他认为:“广播是一个主题,而环绕其四周的事物,完全能为任何一种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来精炼”。

然而,他不久即发现广播研究可以作为走向传播研究的一个踏脚板。

于是,他与同事墨顿(R.K.Merton)先搞起了阅听人研究,试图弄清决定广播听众范围大小和听众特征的原因。

接着,他开始研究广播的传播效果,即分析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对听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不久,拉氏又着手研究其他传播媒介产生效果的特殊情境架构。

但是,这些研究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影响甚微。

从1940年起,拉扎斯菲尔德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并建立了应用社会学研究研究所。

这不仅为他提供了研究基地和革新方法论的工具,而且为培养一代年轻的定量研究者提供了正规教育的场所。

在时代——生活公司的赞助下,他在1940年用其独特方法(“拉扎斯菲尔德指数”的数学模型)对当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详细调查,旨在探讨媒介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