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精神
廖仲恺精神品质述略
廖仲恺精神品质述略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馆长蔡瑞燕一个人的精神品质是指个人所具有的道德风尚、革命情怀和精神风貌,是个人在人格、品性、学识和道德等方面发展的总和,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
廖仲恺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真挚朋友。
从20世纪初就追随孙中山先生共同战斗,在协助孙中山先生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与建设黄埔军校、巩固广东政权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仅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而且也留下了爱国、奉献、勤奋、实干、廉洁奉公、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可贵精神品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爱国精神是廖仲恺精神品质的核心和主线。
他在美国旧金山出生长大,侨居美国时,父亲就经常教育他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并接受了中国文字和文化的教育,他牢记父亲的教导并且一生都坚信:“祖国是每个人的灵魂和生命所寄托的地方,灵魂没有寄托的人,生命没有寄托的人,就像树叶离开树枝一样,失去了营养的供给,就会焦枯而死的。
所以,爱自己的祖国,就像爱护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生命一样。
”步入青年,他回到祖国,面对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他产生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强烈愿望。
他与志趣相投的何香凝结为伉俪后,为了学习外国的长处以图救国,先后东渡日本求学。
1905年加入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直至1925年8月20日被国民党右派、帝国主义收买的凶手杀害。
虽然二十多年经历坎坷,但他的爱国精神始终没有变,他为民族的独立、祖国的富强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以至宝贵的生命。
热爱祖国是他终生矢志不移的精神品质。
第二、乐于奉献、不怕牺牲、廉洁奉公是廖仲恺的高尚道德品质。
他一生以公事为主、以事业的要求为依归,献身革命事业,绝不掺杂私心杂念,廉洁自律、公而忘私,毫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学习仲恺精神 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
学习仲恺精神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观培养及树立问题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廖仲恺精神中蕴涵着积极正面的力量。
通过对仲恺精神的学习,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廖仲恺精神大学生培养人生观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1 树立正确人生观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
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
①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后备人才,应该重视自身人生观的培养及树立,要清醒地认识到,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上邪路,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抵制各种错误观念的影响,才能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成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
2 错误人生观对大学生的危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扭曲思潮和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误导较深,从而导致错误人生观的形成,对大学生的个人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②2.1 拜金主义人生观的危害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持拜金主义观念的人认为:“在社会上,无钱万万不能”与“金钱至上”等,这种价值观被认为起源于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张。
拜金主义已成为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象征之一。
③大学生在受到拜金主义思想误导后,往往容易形成“推崇金钱至上,以金钱作为人生追求及奋斗目标”的错误人生观。
廖仲恺体会
在研究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论作中,相对说来,孙杨(衢云)、孙黄(兴)、孙宋(教仁)、孙陈(其美)、孙陈(炯明)说成果较多;前人或侧重于专题,对孙氏人脉的研究,凸显一个共性,即“时段性”的比较,孙黄关系跨时最长,历10年有余。
毋庸讳言,过往关于孙中山与廖仲恺关系的研探显见薄弱。
拙文试图对孙廖关系作一探讨,揭示历时22年的孙廖关系,是为中国民主革命史册上最诚挚最坚贞最持久最高尚的天作之合,廖氏先后经历了学生、助手、战友、继承人等角色转换(不排除其间角色的交叉重叠),而两者惊人相似之处甚多:爱国若命的报国情怀、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范、百折不挠的奋斗意志等等。
孙廖关系毕生思想相通,鞠躬尽瘁是从,举凡高尚的民主革命品格,与肝胆相照的革命实践相得益彰,成就了他们平民伟人的功业,为后世建树了令人仰止的精神丰碑。
毛泽东曾撰专文对孙中山的事功作过高度评价,赞扬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建立了“丰功伟绩”。
1如果说,此前的史家可以将辛亥革命时期的“孙氏理想,黄氏实行”载入史册,那么,今天我们当可实事求是:让国共合作时期的“孙中山理想,廖氏实行”名垂青史——这便是拙文的趣旨。
开篇明义:因于篇幅,本文对孙中山的论述适当从简。
爱国若命的报国情怀“爱国”情感对于弱小民族来说,是一种神圣的原动力,又是一色优秀的精神风范。
近代以降,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蹂躏的殖民地,国力贫弱,每况愈下,濒临危亡的深渊。
“爱国”一词,急遽成为是中华民族的热门话题。
爱国主义,则成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精神支柱。
近代中华民族争取独立民主富强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都是由爱国主义精神导引而生成的。
时势造英雄。
孙中山和廖仲恺都是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炼就这一风范的佼佼者。
1866年生于香山的孙中山,儿时听村夫讲述太平天囯反清故事,曾以“洪秀全第二”自称,立志推翻朝廷,恢复中华。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廖仲恺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廖仲恺上世纪20年代实现的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走向高潮,开拓了各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共同敌人的新道路。
由于这次合作,正在“堕落中死亡”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的血液,改造成了以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为纲领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重新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这次合作,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借助国民党的力量和政治影响,得以在广东为中心的一些南方省市公开进行宣传,从事发动工农运动,壮大革命力量的活动,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群众运动和大革命高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作为国民党领袖孙中山主要助手的廖仲恺,在国共合作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并为此鞠躬尽瘁,以身相殉。
积极筹划改组国民党,促进国共合作廖仲恺是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忠实追随者,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同孙中山一样,廖仲恺逐渐认识到依靠军阀进行革命斗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于是他们开始了新的探索。
十月革命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他们的探索送来了一缕春风。
在同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国共产党人接触后,他们逐渐感到国民党的活动有改进的必要,必须联俄联共,他们的思想朝着新的民主革命方向急速转变。
1922年8月,孙中山先后会见了共产党人李大钊和苏俄代表,决心联俄联共,接受改组国民党的建议,并邀请中国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
廖仲恺也挣脱陈炯明的羁禁到上海,投入筹备工作。
9月下旬,他受孙中山之托,赴日本与苏俄代表越飞进行详谈。
此次会谈为以后的《孙文越飞宣言》作了良好准备。
1923年1月,改组筹备工作初获进展,廖仲恺被委任为国民党本部参议。
26日,《孙文越飞宣言》发表,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
27日廖仲恺再次赴日本同越飞会谈。
两次会谈,使廖仲恺有机会了解到一些新的革命知识,这成了他转变的关键。
廖仲恺“因为有一个月之久和越飞互相辩论,把各种问题通通研究过了。
弘扬廖仲恺精神
弘扬廖仲恺精神,振兴中华大业今年已经是廖仲恺先生诞辰135周年,也是我校建校85周年。
作为一个强国爱民的爱国主义革命者,廖仲恺先生一直为我们作典范,指引我们为祖国的未来而拼搏奋进。
每当校园里播放廖仲恺纪录片时,总是有众多学子为此感动;每当进入廖仲恺和何香凝纪念馆参观时大家总会特别精神抖擞;每当年长的老师在赞颂廖仲恺先生的丰功伟绩时,下面的学生都是聚精会神,兴趣盎然。
伟大的廖仲恺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留下的宝贵精神具有现实的意义,值得我们传承发扬。
廖仲恺精神中最突出的就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扎大地,厚重难缺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廖仲恺身上充分体现,他把振国的重担扛在肩头,越是苦难重重,越是不言弃。
正值中华民族遭受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剥削的苦难年代,当时的爱国人士都在黑暗中摸索,寻找着救国救亡的正确道路。
少年立志图报国,不畏强权,先是与有志青年结为团体,并成为孙中山的挚友和得力助手,即使二次革命失败后仍一直追随孙中山,1918年6月随孙中山到上海后,并同朱执信创办《建设》杂志,宣传和研究革命理论。
并一直支持策划北伐运动,惨遭陈炯明囚禁仍忠实执行和捍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不仅如此,在平定商团叛乱、杨刘判乱、北伐、东征等战役中他功不可没,为巩固广东革命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被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所指使的暴徒杀害,但他那句“际此党国多难之秋,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所终日不能忘怀者,为罢工运动及统一广东运动两问题尚未解决!”由始至终表现出一种“男孩到死心如铁”的战斗锋芒和精神力量。
在世界竞争日益锋芒尽露,各国较量更是一波又一波。
论廖仲恺的品德风范
论廖仲恺的品德风范作者:周兴樑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第01期内容提要:国民党领袖廖仲恺在为人处世方面,堪称道德楷模。
他在追随孙中山革命的20多年历程中,所变现出来的忠贞、勤奋、廉洁、沉毅、果敢等道德风范,曾获得世人有口皆碑的称颂。
是留给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高尚品德并将垂范永久而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廖仲恺优秀品德垂范意义中图分类号:K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1)01-57-62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之著名人物中,廖仲恺高尚的人品道德堪为后世之风范,其人格之力量更足于今后来者汗颜。
今天,缅怀这位先贤的品德风范,仍有现实意义。
一、对廖先生的高尚品德有口皆碑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尤其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和谐发展,除了要有人们共守的法律约束外,还需有社会道德和个人品行的规范。
孙中山在论及道德的重要性时写道:“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他还勉励党人要“发扬大义”,“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做一个品德高尚革命者。
廖仲恺作为孙先生的助手和战友,在人品道德之修养方面,为后人永久地建树了光辉榜样。
他于1925年8月20日为革命事业殉职后,国民党人在悼念与缅怀他的文章中,不约而同地肯定和赞颂其崇高品德足以为世垂范。
有人指出:“廖先生不仅于事业之建树,已足为一切从事于革命者之模范,即其立身之特点,更有足供吾人模仿敬仰而不能忘记者”,其“立身特点是在他勤奋、廉洁、忠实的人格,猛进彻底的精神”。
这些“实在是我们青年革命者最难得的模范。
”有人称,廖先生“平日人格的修养……最显著的有两点:一是勤劳,……二是廉洁”;其“对于职务的美德,更有两样:……一样是对于总理和党的决议,忠实服从。
……一样是对于个人的出处进退,纯然以公事为主眼,不参一毫私见。
”还有人强调:廖为人处世之“廉洁、仁慈、勤奋,绝非一般做官发财者流所能与比肩”。
“仲恺先生的特点,是在他‘平和而富于同情的性格,勤慎而忠于职务的节操’。
纪念廖仲恺弘扬仲恺精神
1、美国出生,日本留学
❖ 1897年10月-1902年 秋,廖仲恺与何香凝 居住在广州。寄住在 哥哥廖恩焘(字凤书) 的公馆,即广州河南 三官庙(今向群一路 龙溪新街42号)。
❖ 先住在首层的一个房 间,后在二层的晒台 上搭了一间小屋居住。 命“双清楼”,何自 称“双清楼主”。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邓小平对廖仲恺的评价
全国以人名命的大学
➢ 中山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星海音乐学院; ➢ 台湾成功大学;
➢ 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 被吉林大学合并。
一、廖仲恺先生的革命生涯
1.美国出生,日本留学 2.辛亥革命,反袁护法 3.北伐革命,国共合作
1、美国出生,日本留学
➢ 1917年9月1日,广州非常国会 第四次会议推举孙中山为中华 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唐继尧、 陆荣廷为副元帅。廖仲恺任军 政府财政部次长。
2.辛亥革命,反袁护法
➢ 1918年5月,拥有军事实权的唐继尧、 陆荣廷操纵非常国会,取消大元帅制 改七总裁的合议制。孙中山愤而辞职。 廖仲恺也弃职跟随孙中山。护法运动 失败。
前排右起:二、廖仲恺,三、居正,四、胡汉民,五、孙中山, 六、陈其美,七、许崇智
1、美国出生,日本留学
❖ 1909年夏,廖仲恺毕业后回到香港, 不久,赴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中法 政科举人,任吉林巡抚幕僚、翻译。
❖ 何诗:“国仇未复心难死, 忍作寻常泣别声; 劝君莫惜头颅贵, 留取中华史上名。”
❖ 1910年秋,何香凝毕业。次年2月回 到香港。结束长达八年的留学生活。
1、美国出生,日本留学
广 州 龙 溪 新 街 号
42
1、美国出生,日本留学
❖ 1902年秋,得何香凝资助,廖仲恺东渡日 本留学。两个月后,何香凝也跟着赴日留 学。廖进入早稻田大学经济科。何进入东 京女子师范预科学习,后进入东京本乡美 术学校学习美术。
廖仲恺故事的读后感
廖仲恺故事的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廖仲恺事迹简介三、读后感及启示四、总结正文:【引言】最近,我阅读了关于廖仲恺的传记,对其一生的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廖仲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他的敬佩之情以及他从中学到的启示。
【廖仲恺事迹简介】廖仲恺,原名廖恩赐,字仲恺,广东省恩平县横江镇人。
他出生于一个侨居美国的华人家庭,从小接受中西文化的熏陶。
成年后,他积极参与中国革命事业,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
廖仲恺曾担任过广东省长、财政部长等职务,为我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5年,廖仲恺在广州被刺身亡,年仅32岁。
【读后感及启示】阅读廖仲恺的故事,我深感他的英勇与坚毅。
在革命事业中,他始终坚定信仰,勇往直前。
尽管面临重重困境,他依然义无反顾地为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廖仲恺的一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鞭策和激励。
从廖仲恺的事迹中,我感悟到以下几点启示:1.爱国心:廖仲恺一生都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这种崇高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时刻关注国家的命运,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坚定信仰:廖仲恺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始终坚定信仰,毫不动摇。
我们要学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信念,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3.勤奋学习:廖仲恺一生勤奋好学,不断充实自己。
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
4.乐于奉献:廖仲恺乐于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的生活,把握机会,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总结】读完廖仲恺的故事,我对他的一生充满了敬意。
弘扬仲恺精神
弘扬仲恺精神,促进学校发展内容提要:仲恺精神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一大精神财富,廉洁奉公,坚韧不拔是仲恺精神的核心之一,大力挖掘仲恺精神的核心,并且发扬和继承仲恺精神,是时代学子的责任所在。
2012年正是廖仲恺先生诞辰135周年的日子,回顾廖仲恺先生光辉的一生,他的许许多多革命精神在当今时代依然值得人们学习,这正是身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的光荣所在。
廖仲恺先生那赋有革命精神色彩的经历给予我们很大的指导意义。
他的廉洁奉公,他的坚忍不拔更是我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上的楷模。
廖仲恺先生是广东革命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在党、政、军方面都数兼要职,先后五次担任军政府的主要财政官员。
他长期担任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财政重任,全权负责为革命筹款理财的重要工作,被时人称誉为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钱荷包”。
廖仲恺先生不仅善于理财,更严于理财,绝不私人挪用一分钱。
他多年全权负责管理党的财务,每次卸任移交、结算的时候,“没有一笔不清楚的帐目,没有一条无本人签字的收条和支款”。
他常常说:“为官不能爱钱,爱钱则民穷,民穷则国弱”。
廖仲恺先生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死后家无余财,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他的这一份廉洁为公,只为革命的精神深值我们发扬的继承。
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种种腐败事件接连上演,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工作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哪里有金钱,哪里就有“交易”。
而我们说发扬廖仲恺先生的精神正基于此。
因此打击贪污腐败的行为,我们以廖之精神为大旗,高声呐喊维护校园生活的和谐稳定,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我们学校秉持团结务实的办学宗旨,教育学生不能望难而退,这正是来源与廖仲恺先生面对困境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可贵精神品质。
廖仲恺先生把为民主革命的成功顽强奋斗作为自己执著的人生追求,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
在当时艰苦的历史条件下,他忍辱负重,四处奔波,周旋于各种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之间,筹措革命资金,维持革命大局,调节国民党内部各派别的矛盾。
即使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一再遭受挫折乃至失败的形势,他也从不心灰意冷,总是不屈不挠,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追随孙中山先生。
电影《廖仲恺》的构思与体现
构思与体现——《廖仲恺》电影《廖仲恺》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即共产党人与国民党的斗争和解放区的建立,以及廖仲恺同志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无私奉献精神。
本文将从《廖仲恺》的构思与体现两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这部电影的意义。
一、构思:题材的选择和处理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是电影的关键,也是文艺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廖仲恺》选取了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作为题材,这个事件涉及到了政治、历史、军事、经济等多个方面,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思想性。
在处理题材时,《廖仲恺》采用了多种手法,如事实还原、倒叙叙事、人物情感描写等,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和廖仲恺同志的丰功伟绩。
例如,在讲述新四军抗日战争时,电影通过倒叙叙事的手法,将观众带回到战争时期的场景,展现了新四军奋斗在抗日一线的决心和勇气。
在廖仲恺同志被抓捕的时候,电影不仅表达了他对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还深情地描写了他和家人的相处和情感。
这些手法不仅让电影更加生动,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和人物。
二、体现:人物细节的塑造和演员的表演电影中最让人难忘的部分是人物,而电影如何体现人物,关键就在于细节的塑造和演员的表演。
《廖仲恺》对廖仲恺同志这个形象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
电影中展现了他的家庭、他的工作、他的学问、他的思想和他的处世之道,从各个方面揭示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电影同时也塑造了其他人物,如粘文寿、朱德、邓小平等,让观众们对那个历史时期的老一辈革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演员的表演则是电影人物形象得以真实还原的关键。
在《廖仲恺》的选角方面,制片方力求“以貌取人”,选出了人物形象与原型最接近的演员,并通过化妆、服装等手段,让演员的外貌更贴近原型。
演员的表演也非常精彩,能够真实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和感情。
例如,在处理廖仲恺同志与家人的情感时,演员们通过表情和动作,让观众感受到了亲情和爱情的温暖。
总之,电影《廖仲恺》通过精心的构思和体现,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还原得淋漓尽致。
纪念廖仲恺弘扬仲恺精神
廖仲恺血衣之迷
廖仲恺遇难时的血衣,被 夫人何香凝苦心收藏保管多年,
是一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它在抗日战争时期散失,遗落
何方,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3.北伐革命,国共合作
廖案发生后,汪精卫、蒋介石、许崇 智三人被授权组成特别委员会。胡汉 民被排斥在特委会之外。蒋介石借机, 地位迅速上升。抗战期间,胡毅生被 蒋任命为国府委员。耐人寻味。
3.北伐革命,国共合作
1924年1月,蒋 以“环境恶劣, 办事多遭制肘” 为由,带宋美龄 回浙江奉化。
3.北伐革命,国共合作
1924年3月1日,廖 辞去广东省长职务, 一心搞好军校筹备 工作。5月,孙委 任蒋为黄埔军校校 长,廖为党代表。 6月16日,黄埔军 校开学典礼。蒋介 石不得不说:廖仲 恺“襄助总理,手 创本校”。
1、美国出生,日本留学
1877年4月23日,廖仲恺(原名恩煦, 又名夷白),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一 个华侨家庭。
1、美国出生,日本留学
父亲廖竹宾早年在香港教会开办的 圣保罗书院读书。毕业后在香港汇 丰银行当职员,后调往汇丰银行美 学校将这 国旧金山分行服务。 一天作为 1875年升任该行副经理,成为旧金 校庆纪念 山华侨中很有社会地位的人物。生 三子一女:廖恩寿、廖恩煦、廖静 日 仪、廖恩勋。 其中,廖仲恺出生于1877年4月23日, 排行第二。
2.辛亥革命,反袁护法
海军指挥学院
廖仲恺囚禁地
十六年后,廖的儿子廖承志1934年11月- 1936 月12月,被张国焘强加上“特务”的罪名, 开除党籍,囚禁起来。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 里,他一直在保卫局的监视下戴着手铐行军。 爬雪山,过草地,历尽磨难。张国焘之所以 没有马上杀他,一方面是因为他是著名的国 民党左派廖仲恺、何香凝之子,杀了他不好 向党中央交待;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多才多艺, 不仅懂好几门外语,还会画画、刻写蜡纸。 1936月12月,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张国焘 在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公开承认逮捕廖承志 是错误的,恢复了廖承志的党籍和自由。此 时,廖承志百感交集,他把随身携带的装满 画笔的口袋挂在窑洞的墙上,诙谐地作了三 个揖:“感谢救命之恩!”
廖仲恺的爱国情怀与高尚品德
黄兴对于教育的重视 , 充分体现 了他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
得学校学不到的内容与知识,并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广泛传播与 的教育理想 , 他为此 而呕心沥血 , 奔走呼吁 , 在临终前 , 黄兴还念念 而是将 目光 影响的深入。 黄兴通过社会规范来影响与教育世人, 让其与资产阶级 不忘教育。黄兴 的教育观并不是根植于 自然经济之中,
国家共命运 , 这是其资产阶级教育观的重要体现 。
三、 理 论 与 实践 相结 合 , 推行 普 及教 育
投 向了全中国, 即为救亡图存之教育 。他 的教育思想就是来源于对 教育及实业 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 。黄兴还非常重视德 育的培养 , 在
在黄兴的教育思想中 , 包含有中国传统 的教育思想 特征 , 同时 其早年担任私塾教育的时候就善于培养学生真诚 、谦虚 l 生格 的培 也有着西方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他的社会实践 , 巧妙地将两者进 养 , 尤其反对社会上存在的只教书 、 不育人现象。在其 归国后 , 黄兴 行 了完美的融合 , 因而黄兴也成为 了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 , 在教育
国民党领袖廖仲恺先生是 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且具有 的事情 。 进人大学后 , 廖仲恺经常听到美国人辱骂中围人为黄狗 , 并 高尚的道德风范 , 他的爱 国思想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其内容主要包 亲眼 目睹了流氓用石块袭击华侨 的事情 , 特别是旧金 山警察通过暴
迫使华侨迁居别处的事情更令其愤愤不平。美闰社会这种 括: 联合共产党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 扶助T农运动及加强国家民主 力手段 ,
题具体分析 , 认为真理不是两种极端 , 而位于极端之间。例如 : 黄兴 的建设与培养 , 尤其是其渐进性及科学性方法方面。黄兴针对他 的 肯定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 但他也反对教育万能论。在注重理论与实 教育思想进行着大量的实践 , 对 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 践相结合 的过程中, 更注重深思与力行的关系 。黄兴始终认为教育 的作用 。 同时 他对教育作用的深刻领悟 , 一定程度上纠正 了当时的 的功能在于培养人才 , 尤其是对人道德的培养 , 要做到为人 、 为 国的 错误认识 , 同时对 中国教育的发展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
廖仲恺关于人生观的文章及故事,在话题中探讨人生价值话题
廖仲恺关于人生观的文章及故事,在话题中探讨人生价值话题廖仲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文章和故事往往涉及到人生观和人生价值的话题。
他的观点和思考引导着人们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并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廖仲恺在他的文章中常常强调个人的成长和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生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不仅仅是度过一段平淡无奇的日子。
他鼓励人们要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断提升自我,为社会作出贡献。
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努力。
廖仲恺也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
他在他的文章中揭示了社会阶级和贫富差距对人生价值的影响。
他提倡人们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并为他们争取权益和公平。
他的观点为社会正义和平等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廖仲恺还倡导人际关系和人情味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和成就。
他鼓励人们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他的观点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廖仲恺的故事也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价值。
例如,他的一篇短文《蚕茧》,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蚕茧中发现了一个受伤的蚕宝宝,他决定用自己的温暖去拯救它。
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善良的力量,启示人们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以温暖和爱心去影响他人的生活。
总而言之,廖仲恺的文章和故事在探讨人生价值话题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观点和思考。
他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善良的力量。
通过廖仲恺的思想和故事,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如何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对社会的贡献。
仲恺精神
弘扬仲恺精神内容提要:“廖仲恺、何香凝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建树了光辉的业绩。
他们坚持原则,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廉洁奉公,不断进步,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本文试图通过归纳概括仲恺精神,深入挖掘其科学内涵,以此纪念廖仲恺先生诞辰135周年,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应该如何把仲恺精神体现在生活中。
关键词:廖仲恺;精神;大学生作者简介:陈雄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建学院给排水工程专业学生,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坚实支持者,《廖仲恺何香凝略传》学习者廖仲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先生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挚友。
廖仲恺先生多年来追随着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崛起立下了丰功伟绩,他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那种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勇往直前、大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奉公廉洁的高尚品德,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一、什么是仲恺精神?“人生最重要的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
”这是廖仲恺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后人留下一种高尚而伟大的精神,一种催人奋进的宝贵精神。
那么,什么是仲恺精神呢?由于学者们立足的角度不同,故对仲恺精神的表述也不同,但仔细比较后,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仲恺精神的研究存在某些共同之处。
有些学者认为仲恺精神由四个方面组成,分别是:第一,忠于党国事业,努力工作的精神;第二,全心全意为民众谋利益的精神;第三,爱憎分明,秉公办事的精神;第四,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精神。
有的学者则把仲恺精神浓缩提炼,认为仲恺精神最闪光的亮点就是赤诚爱国,坚持革命,不怕牺牲。
蒙光励在《略论仲恺精神》一文中,将仲恺精神概括为:第一,具有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第二,具有廉洁自律、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第三,具有鞠躬尽瘁、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doc】论廖仲恺“为工人农民谋利益”的献身精神
论廖仲恺“为工人农民谋利益”的献身精神总199期第1期2006年1月贵州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GuizhouV o1.199.No1January.2006论廖仲恺"为工人农民谋利益"的献身精神成晓军(惠州学院,广东惠州516007)摘要:廖仲恺的重民,弄q民,为民思想,来源于对辛亥革命厦其在民国初年一系列政治斗争失败教训的总结;来源于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经验的了解启发;来源于对中国共产党人重视民众力量的了解启发;在改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人精诚合作教育启发工农觉悟的过程中,廖仲恺的重民,利民,为民思想得到集中体现,并且有了深入发展.在组织领导工农运动的实践中,廖仲恺的重民,利民,为民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发他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等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最终"为工人农民谋利益"而流血牺牲.廖仲恺的重民,利民,为民思想,"为工人农民谋利益"而献身的精神,至今仍有借鉴启迪意叉.关键词:廖仲恺;重民思想;国共合作;工农运动;献身精神中图分类号:K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2—6924(2006)01—152~156廖仲恺遇刺身亡,流血牺牲已经整整8O年了!廖仲恺为何而死呢?死因何在呢?他是为国民革命而死,是为中华民族自由独立而死,更是"为工人农民谋利益"而死.正如何香凝所指出:廖先生之死,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因为他继承孙中山遗志,"为打倒帝国主义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而奋斗,不利于帝国主义者及反革命派",所以被他们"诬为共产,而买凶刺毙";其二,因为廖先生"为工人农民谋利益,谋解放,特别努力,不利于一般资本家和帝国主义者",所以他们"衔恨刺骨,要将廖先生打死."【1J(Pl1)还在廖仲恺被刺身亡之前,有人劝其稍避锋芒,防人暗算,或远走海外,死里逃生,但他为国民革命奋斗,为工农大众谋利益的决心已定:"余无负于国,无负于党,个人更不营利,不牟利,要暗杀便暗杀,余复何恤?!"…(n)由此可知,廖仲恺早已作好了流血牺牲的准备,这就更增添了一份我们对于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躯者"为工人农民谋利益"而献身的钦敬缅怀之情.一,廖仲恺重民,利民,为民思想之由来廖仲恺出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对西方民主,民权等社会政治学说有着较多的了解,如他曾翻译过《全民政治论>等西方书籍,并对中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思想学说有所接触.他真正关注工农大众的痛苦,重视劳苦大众的历史作用,不遗余力"为工人农民谋利益"的思想观念,则是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探寻中国革命的出路,接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并在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起来的.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和武装斗争为什么不能成功?民国初年的中国为什么会呈现出一派军阀混战的政治局势?廖仲恺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作者简介:成晓军,惠州学院政法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吏研究.第1期论廖仲恺"为工人农民谋利益"的献身精神153一班同志,只顾自己,不顾国家,与私人没有利益的,便不去做".[2](rV,53)这些人没有把"公"——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没有把民——工农利益至上放在眼里.从而,他反复强调要"改革人心,转移风化"[2](P72),"我们中国既然叫做中华民国,主权的主体,当然就是人民"[J(P128)."中华民国主权在民,一切政治应由此发,亦由此受"[](Pl42—143】.廖仲恺在这里所说的"民",包含的不仅仅是少数资本家,政治家或知识阶层,而是指的以广大工农为主体的全体国民.只有重视民众的力量,把他们组织起来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作斗争,中国才有希望.在20世纪最初一二十年间,中国内部政治纷争,军阀割据,国际帝国主义势力步步蚕食中国,民族危亡局势日趋严重.中国向何处去?这是当时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中的有识之士们苦苦思索而又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开展工农运动,使中国前途,民族命运闪现出希望之光.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在总结一系列斗争失败的教训中逐渐觉醒:要挽救民族危亡,要使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必须依靠绝大多数国民的努力才能实现中国人的"自救".作为孙中山的重要助手和忠实追随者,廖仲恺在当时已明确认识到:中国人必须实行自救.自救,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建设自己的国家.目的就是把中国建成一个"民主国,然后可以把国家主权放在四万万同胞手上,然后使四万万同胞都有管理国家的义务,国家才可以发达,人民才可以安宁."[2](F626—627)建设的内容,不仅仅指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权建设,人心风俗方面的建设.建设的手段,就是实行国民革命,而国民革命"是要靠着很大群众的力量来行的."[2](P352)改造中国之责既在吾党,倘非从下层多做工夫,而徒拘泥于上层之干部,必不足以负此伟大责任."【2](P584)就必须改组国民党,必须与共产党合作,必须像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那样充分发挥广大农工群众的历史作用.在上述这一思想基础之上,廖仲恺通过与苏俄顾问鲍罗庭等人的接触,通过阅读有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材料,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后,明确认识到重视民众作用,依靠民众力量,为民众谋利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认为:在这方面"全世界只有俄国"做到了.故在多次演说词中指出:"现俄国已有地位,均是由奋斗得来",列宁是"打破帝国主义的实行革命家","是一个革命党里为主义奋斗,牺牲的人物.……他所做的事都是为被压迫民族奋斗,为无产阶级而奋斗."如果我们都像列宁那样为民奋斗,"我们中国,将来实在不知受他多少利益."[2](F609-6]0)中国共产党虽是一个新兴的政党,力量不很强大,但它是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利益的,现今的工农运动就是在共产党为主体领导下蓬勃发展起来的.国民党应当与它合作.早在国共合作之前,廖仲恺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中共领导人有过密切接触.在改组国民党以及改组后的一系重大问题上,尤其是在组织发动工人,农民参加国民运动的实践中,廖仲恺与中国共产党人合作共事,对中共的思想主张有着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共重视发挥工农革命作用的做法表示信服.那些在广东工作或到过广东的中国共产党员如李大钊,李立三,于树德,谭平山,林祖涵,周恩来,张申府等人的思想作风和办事能力给廖仲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廖仲恺对他们的工作也给予了实力支持和帮助.针对国民党右派方瑞麟等人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并且污蔑这是一种阴谋的观点,廖仲恺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言中旗帜鲜明地批驳说:国民党是一个有主义的党,是一个要革命的党,共产党人能赞同国民党的主义和主张,并且是诚心诚意的,我们自然应当加以欢迎,"此外,即不必多问.""此次彼等之加入,是本党一个新生命";共产党人"不是来拖累我们的,是与我们同做国民革命工夫[作]的."[2](F605)在国民党一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廖仲恺以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身份奉孙中山之命参与主持会议,与共产党员瞿秋白等人同国民党左派一道通过坚决斗争,讨论通过了"国民党内之共产派问题","国民党与世界革命运动之联络问题"两项决议,重申凡一切忠诚拥护国民党主义,政纲的革命分子,包括共产主义者,不问其何党何派,均可加入国民党.会后,廖仲恺还以广东省长名义针对国民党右派制造的不利于国共合作的种种谣言发出布告:"对于此等谣言,切勿轻信,如有造谣生事者,定行严惩不贷."[2J(en)廖仲恺"师俄","联共"和重民,利民,为民的观点,是建立在对苏俄依靠全体国民的力量取得l54贵州社会科学总第199期革命成功的了解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建立在对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工农作用,为广大民众谋利益,"服膺"改组后的国民党进行国民革命,"是要使人民自由,使人民不过枯燥的生活,并不是单为自己谋自由,单为自己谋不枯燥的生活"【2J(附9)等思想主张的了解这一基础上形成的.而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中国国民党的最高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即组织,利用全体民众的力量,推翻一切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建设一个民主的,完全自由独立的中国.正因为廖仲恺看到了国共两党在这个方面的共同性,这使他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朋友,能够全心全意组织发动工农群众参加国民运动,并且为他们谋利益.二,廖仲恺重民,利民,为民思想在启发工农觉悟的过程中得到集中体现凭借着"师俄","联共"思想基础,廖仲恺更加坚定了要"使国基巩固,民生乐利,全国得享革命成功后之幸福,固须由全国人民奋起协助"【2](rm1),以及改组后的国民党必须"代表全国人民的要求"【J()等政治信念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一步追求.换言之,廖仲恺的重民,利民,为民思想在启发工农觉悟,动员工农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吸取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经验和总结国民党屡次失败的教训,廖仲恺深深感到,要完成国民革命的重任,"徒赖军队,不过终为军队所用而已"[2](vss4),"若徒恃干部少数人精神奋斗,为力终觉有限"l2](woos),只有依靠全体国民的力量, 尤其是依靠工农的力量才能获得成功."国民革命之主要分子为国民,国民中最多者莫如农民,故国民革命之唯一要件为须得农民大多数了解与集中本党旗帜之下"[2](F698).国民革命应当反映工农要求和愿望,应当为工农争根本利益,由此获得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的拥护和支持. 同时也必须对工农大众进行国民革命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将他们组织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他明确指出,如果工农不了解革命的道理,不集中在"本党旗帜之下",那么革命成功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故我国国民革命之成功与否,全在乎农民之了解革命与否一问题"【J().因此,启发工农参加国民运动就是挽救中国的具体举措.在对工农联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出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他更利用各种方式,对工人农民进行艰苦细致的革命教育和组织发动工作.在对于工人的宣传教育方面,廖仲恺特别强调:如果"人人知道把持国家,国家自然发达,人民自然安乐,享太平之幸福."而要使国家主权为人民所掌握,人民就"必须具有主义,有精神,有远大眼光,国家才能兴盛."要能做到这样,"就要先解决识字问题",要想得到知识,"不能不读书."[2](P627—629)他介绍到,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对于工人方面,极力鼓吹识字,还有一间'工人大学'来补救."【2](v63o)所以在进行国民革命时,一定要做好工人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他指出,工人的罢工斗争,"比兵士去打仗,尤为难能可贵".而工人罢工要取得胜利,不在于少数委员或职员勇往直前, "而在各个之工友,所以各工友要聚精会神去奋斗."【]()工人罢工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经济的斗争,要求增加工资的斗争,而是"为国家谋自由与独立,争国家的地位,和争民族的人格."[2](P862)_T-人运动的目的"就在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为国家政治上,经济上谋独立的运动."[](r9o6)廖仲恺在担任工人部长期间,很注意培养工人运动的骨干,曾开办过工人运动讲习班. 与此同时,他还制定"通盘之计划",以谋各处工人党员"根本利益之解决";发起进行工人党员情况调查活动,由工人部制定表格,调查工人党员的职业结构,工会组织,罢工经过,海外工人状况等,将其作为深入开展工人运动的依据.1924年春夏,在廖仲恺主持之下发起"劳工统一运动,"并于是年5月召开广州市工人代表大会.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广州工人代表大会所辖工会团体达到130多个.为使工人有组织的活动合法化,廖仲,恺积极促成<工会条例)21条由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于是年lO月正式公布.这一条例有利于工人运动的深入开展,对组织发动和支持保护工人参加政治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廖仲恺已认识到了组织工人武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于1924年5月下旬正式组成工团军,并在经费开支方面予以鼎力相助【引.在对农民的宣传教育问题上,廖仲恺同样倾注了巨大精力,耐心细致地向农民群众阐述参加政治,经济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组织团体,武装自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一文中,第1期论廖仲恺"为工人农民谋利益"的献身精神155 他特别提醒做农运工作的干部们,首先应当使农民"明了何以要起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之成败与他有何利益关系,他方有参加革命之希望."其次,应使农民懂得怎样才能把中国"变为一完全独立自由的国家",了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何在,造成他们生活"如此痛苦"的原因在哪里,然后明白"如何能改变贫弱,除去痛苦"【](P698—699)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他还亲自到香山等地了解农民生活状况,向他们宣传革命的道理和如何组织起来的办法.他用浅显的比喻说明农民自己救自己的重要性,"要免除痛苦,就先要自己预备力量,储蓄力量,好象要自卫,先要有刀枪一样."[2](P705)农民没有组织,就不会有力量,"所以组织就是力量.力量是从团结得来的."[2](P705—706)他特别提醒农民: 现在商人有了自己的组织——商会,工人有了自己的组织——工会."所以你们最没有力量,最痛苦,最受人家压迫."农民应当迅速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并指出,旧式农会"是一班绅士学者""组织的",与农民没有多大关系,农民只有"自己起来组织一个真正的农民协会".这个农民协会,"完全是为你们农民自身利益的!"[2](P706)廖仲恺还特别提醒农协会员和做农运工作的干部们注意,农民运动只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才会有更大的效果,单靠农民奋斗是解决不了中国革命问题的.他特别重视对于农民运动骨干分子和农运人才培养的工作.在1924年5月农民运动委员会成立之后,廖仲恺积极促成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办,并亲自讲授<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等课程.应当说,在国民党改组前后广东境内工农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与廖仲恺等国民党左派同中国共产党人密切合作,深入工厂,农村做工农大众的宣传发动,组织领导等工作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三,廖伸恺重民,利民,为民思想在组织工农运动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农组织起来了,觉悟起来了,并且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必然要引起一切反动势力的仇恨,压制和破坏.在工农运动亟需国共双方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时.廖仲恺利用其广东省长,国民党中央工人部长,农民部长等特殊身份,充当了工农运动的强有力后盾.他先后以通电,布告,函件,演说,会议讲话以及提案等方式,旗帜鲜明地保护工农利益,充分肯定工农运动的合法性和正义性.1924年5月初,江门油业工人的合法斗争遭到商团的残酷镇压,造成工人死伤多人的严重后果.廖仲恺即以工人代表会主席身份率200余工人联名发出通电:强烈谴责商团"仇恨工人,借端伤杀,围困工会,拷打无辜"的行径,"直同野兽",号召广州工人"一致力争,务必达到"赔偿工人损失,抚恤伤毙工人,限制商团干涉工人行动,电请国民政府保护工人.成立工团军以保护工人行动之自由,依法严惩江门油业老板及商团,"以为惨杀劳工者戒."【2](F639)1924年7月,因广州沙面英,法工部局发布"新警律"12条等限制华工自由而发生沙面工人罢工,引起英法帝国主义的责难时,廖仲恺在复法国领事函件中义正词严,针锋相对地予以反驳.他指出:"查罢工之举,亦各国所恒有,非政府所制止,证以欧美各邦之情形及中国现在之民气,可以知之矣."况且,此次沙面罢工发生的原因,"全由沙面英法工部局颁布新律所激动而成",并非工人无理取闹之行为,广东地方政府自然应当保护工人的正当权益,而不能横加制止【2](P667).在廖仲恺等广州国民政府要人的坚决支持下,延续了一个多月的沙面罢工斗争终于取得胜利,英帝国主义被迫于1924年8月17日取消新警律.沙面罢工斗争的胜利,对中国中部和北方工人运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二?七惨案"后中国工人运动由低潮走向高潮的起点.廖仲恺也从这次罢工胜利中得到了鼓舞,进一步坚定了重视工农作用,继续组织工农运动和维护工农利益的信心.自1925年上海发生"五州惨案"之后,在国共双方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组织领导下,全国范围内罢工,罢市,罢课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高涨.廖仲恺等广州国民政府要人主动与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负责人苏兆征,邓中夏,陈延年等密切合作,于是年6月19日始组织策划省港工人大罢工.6月23日,一部分回到广卅I的香港工人与广州工人,农民,学生,军人lO多万人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遭到英,法帝国主义军队开枪射击和军舰炮击,伤亡达200多人.史称"沙基惨案".针对英法帝国主义制造的"沙基惨案",廖仲恺与蒋介石等人联名发表抗议英帝暴行通电,指出"吾人之抗帝国主义,实为图民族独立之张本", 号召工农兵学商齐心协力,坚持斗争到底.并就"沙基惨案"的善后解决提出七点意见:取消中国156贵州社会科学总第199期同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通告驻广州外国领事,"欲求得吾政府保护,必须驻吾华法律所能保护之地";外国军舰等一律禁止停泊内河;全国军队同心协力,一致对抗英国;联合一切国际友好人士,扩大罢工斗争的统一战线;对因罢工失业的工人"妥为安插,善为编练";国人应视"沙基惨案"为国耻纪念日,"永矢勿忘"雪耻[]68769).此后,廖仲恺全身心投入省港大罢工的组织,策划工作.在省港罢工委员会代表大会演说词中,他明确表示:"此次之损失,在政府方面,尽力为全民而争,在党方面,也出尽能力而争,所望全体工友一致奋斗."[2](vzr3)在省港罢工工人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提案中,他特别强调:"这次罢工,其目的在图中国国家民族之自由独立."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先使广东政治上,经济上能脱离香港之压迫而独立不可."[2](P864)在省港罢工工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廖仲恺特别强调工农兵大结合的重要性.在省港罢工委员会招待各界会上的演说词中,他特别提醒人们,这次大罢工"是为中华民族上最大的事",需要全体国民的参与和支持,"很望工人和商人相需相助,不可分开界限,才能得到完满的效果."如果"工商各界能够同心合力去奋斗,以达到取消不平等的条约",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为"士农工商"提供"充量发展的余地"[2](19o7).省港大罢工历时16个月,其规模之大,坚持时间之长是世界工人运动史上所罕见的.省港大罢工的成功开展,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华政治,经济势力,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推动北伐战争起了重要作用.它作为国共合作的成果,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起了重要作用,但廖仲恺等国民党左派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应当指出的是,廖仲恺作为广州国民政府的农民部长,对于农民运动给予了密切关注.在组织,推动农民运动方面,在支持,维护农民权益方面倾注了巨大的心血.1924年7月下旬,由他主持制订的<农民协会章程)wt广州国民政府名义颁发,从组织形式上确立了农民运动的合法地位.在《=为协助组织农会致广东各县令>中,他要求各县领导人"诱掖当地农民,根据章程及宣言,组织农民协会及农团军,实行自卫."【2](P668)这个命令有两点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由政府协助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农民协会,对于这样的农民协会,地方政府不仅不能阻止而且要予以支持;二是农民不仅要成立农民协会,还要建立自己的武装用以自卫.这说明,廖仲恺等国民党左派对于农民反帝反封建的作用非常重视,对于农民运动的深入开展给予了切实的支持和帮助.当农民同地主阶级和地方封建残余势力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农民协会委员和农会会员被捕被杀的现象时有发生时,廖仲恺旗帜鲜明地站了出来,为维护农民权益说话,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护.在1924年冬,他曾致函广州国民政府要人和广东有关县,乡负责人,要求严惩伤毙农协会员,损害农民利益的凶手.其态度之坚决,措词之严厉,在时任广州国民政府要职的人当中是不多见的.针对番禺县夏园乡农协会员徐基,李松兴,何炳荣被无辜逮捕之事,廖仲恺致函卢师谛军长部属王天任指出:"嗣经本部查确",徐等三人"向属安份之农会会员,故函尊处释放."坚决表示:"本部为保护农民计,必不任令徐,李,何三人久受不法军队之鱼肉."限定王天任在三日内作出答复,否则"本部当取积极办法."[](册)迫于廖仲恺等人的坚决态度,王天任不得不在两日内将徐基等三人释放.针对广州第一任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林宝宸被崇文两堡联防局枪杀事件,廖仲恺致函广东省长胡汉民,在申诉理由后,坚决要求广州国民政府先将凶手查明,并将"该两堡联团局封禁,以为白昼任意杀人,阻碍农民运动者戒."[2](rr2s)他还为孙中山代拟致郑润琦等人命令,指出"前派大本营铁甲车队开赴广宁,保护农会,剿办匪徒",就是要"清除土恶,务使横霸乡曲, 损人肥己者,绝迹销声,不为农害."[](刀凹)在廖仲恺等人的实力支持下,广宁等地农民的减租斗争。
弘扬仲恺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弘扬仲恺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仲恺中学申报广东省一级学校自评报告一、学校发展概况仲恺中学创办于1964年,前身是陈江农业中学、陈江中学。
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先生,198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陈江中学更名为仲恺中学,1987年迁至现址。
我校是一所完全中学,现有在编教职工255人,其中专任教师233人,研究生学历13人,本科学历168人,专科学历52人,学历达标率为100 %。
高中部36个教学班,学生1856人。
学校占地94188平方米,生均占地20.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183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1.4平方米。
课室及各种功能室按省定标准配齐,并与学校规模相适应,课室与教辅室之比为1:1.2 ,能满足高中新课程的需要。
理化生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开出率均达100%,仪器设备使用率高。
体育卫生器材按省标准配齐,常用药品齐备。
有400米塑胶运动场一个,篮球场7个,羽毛球场6个,排球场4 个,乒乓球室1个,乒乓球桌15 张,其他体育教学设施配套,能满足高中体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60平方米,藏书15.4万册,生均23 册;报刊207种,各种教学参考书、工具书2.3万种;电子阅览室120平方米,座位128个,能满足师生教学与课外阅读需要。
2006年我校被评为惠州市篮球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和广东省绿色学校,2007年11月被评为惠州市一级学校,2008年获得惠州市校园文化范例奖,2009年被评为惠城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是惠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政府高度重视,办学环境优美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主要靠政府的重视和投入。
各级政府一如既往重视我校的硬件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把简陋的农村中学改造成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完全中学。
1.政府重视投入,硬件建设完善优雅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我校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投入,迁校之初即无偿划拨近10万平方米的新校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廖仲恺精神的内涵与启示
李蝉聪
化工学院高分子111班
摘要廖仲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和祖国富强。
贡献的了毕生精力,他的丰功伟绩,永垂千史。
廖仲恺先生以其毕生为人处世的优良品德及高尚的爱国情怀,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
关键词廖仲恺精神启示大学生爱国主义
一廖仲恺的生平
1877年4月23日(清光绪三年三月初十)生于美国旧金山一个华侨家庭。
1893年十六岁时,父亲病故,陪同母亲回到祖国。
1897年10月与何香凝在广州结婚。
1902年秋赴日留学,结识了孙中山,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
1905年廖仲恺在东京加入同盟会,担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干事,协助孙中山从事反袁、护法斗争,致力于筹措革命经费和组织革命力量的活动,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坚决地肩负起孙中山未竟事业的责任,忠实执行其遗言,更加积极贯彻三大革命政策。
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中央党部大门前,遭到国民党右派势力指使的暴徒暗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女士(仲恺先生伴侣)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仲恺农工学校(即为如今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校于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长15年。
二廖仲恺精神
廖仲恺在为人处事方面堪称典范及道德楷模,在其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二十多年时间内,他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忠诚、果敢等道德情操,获得了世人的认同与广泛称赞,同时也是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爱国精神是仲恺精神的核心。
家庭教育是廖仲恺爱国情怀萌生的土壤,他的父亲廖竹宾曾经任职于美国旧金山汇丰银行,并成为当地有名的华侨#廖竹宾一向热爱祖国,并在教育子女上主张以国学为先。
美国的种族歧视是其爱国
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特别是在 19 世纪末爆发的排华运动对其影响最为深刻#廖仲恺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社会背景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他经常从父亲口中听到侨胞受到迫害的事情,进入大学后,廖仲恺经常听到美国人辱骂中国人为黄狗,并亲眼目睹了流氓用石块袭击华侨的事情,特别是旧金山警察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华侨迁居别处的事情更令其愤愤不平#美国社会这种排华的行径撞击着廖仲恺这颗幼小的心灵。
在其父亲病逝后,廖仲恺陪伴母亲回到了中国,在抵达香港时,他亲自看到了帝国主义者殴打码头工人的场景,从那时便感知到祖国富强的重要性。
廖仲恺时刻注意着国家政治风云的变幻及祖国的前途命运,这加速了其爱国救亡思想的形成。
面对国势日趋衰弱的局面,廖仲恺决定前往日本留学,从爱国走向革命是廖仲恺爱国主义深化的重要体现,他始终将爱国与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特别是听取了孙中山先生的“中国积弱,应彻底革命”的教诲后,更认识到了救国必须革命的重要性。
(二)作为孙中山的助手及战友,廖仲恺在人格及品德修养方面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有人指出:廖仲恺先生平日的人格修养上最显著的两个特点就是勤劳、廉洁;其职务方面的美德更是对党的决议的忠实与服从,一切以公事为重点,毫无私人之见。
廖仲恺一生奉行“忠诚为人处事”的原则,他追随孙中山二十多年,并不遗余力地赞助革命,实现为“勋业之最大者”。
他完全献身于党,成为团体行动的唯一规范。
他在广州积极开展支持孙中山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在革命失败后,廖仲恺追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并一直留在孙中山身边协助其重建革命政党的工作,并毅然写下了“参加中华革命党誓约”,表示:为救中国危亡及民生之困苦,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并附从孙中山先生再举革命。
勤政为民及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的精神皆是廖仲恺先生的重要品行与作风。
根据何香凝的回忆:在筹建黄埔军校的日子里,他从早忙到晚,快九点了,还没有吃早餐,午饭到下午两三点才吃,有时候深夜三四点才回家’在孙中山病逝后,廖仲恺以一人之身担当财务"军事"党务要冲,且每件事都是亲力亲为,日常工作在十几个小时以上。
这种拼命工作的勤政品德及作风无疑是其忠诚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的重要体现。
(三)廖仲恺有着坚定的人生价值观,确定人生目标,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
为实现拯救祖国、振兴中华的理想,廖仲恺将生死
置之度外。
在追随孙中山的20多年中,虽然革命运动屡遭挫折,但他从不悲观失望,也没有被反动派的淫威所吓倒。
早在留学日本期间,他就多次出生入死,奔波于上海、广东、日本等地之间,协助处于困难的孙中山重新组织革命力量,筹措革命经费。
他还奉孙中山之命,冒着生命危险,回国内长驻“天津法军营中”担任翻译文件和联络工作。
天津是清王朝的京畿地区,他明知环境艰险,却欣然前往。
这是廖仲恺先生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不屈不挠坚持在岗位不气馁的最佳写照。
三廖仲恺精神的启示
廖仲恺先生给当代大学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笔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时代可以不同,成长的环境可以不同,但仲恺精神的内涵始终是与时俱进的。
当代大学生应该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努力将仲恺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自己应有的社会作用。
(一)与廖仲恺先生所处的革命战争年代不同,当前我们正处于和平发展的时代,爱国主义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当代大学生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将会直接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新时期的大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历史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以主人翁的态度,满腔热情地投身到为祖国建设而学习文化的热潮中,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在社会的时间中增长才干,在未来的岗位上大显身。
今天看来,我们当代大学生报效国家的方式更为丰富。
爱国的关键在于爱,有了对祖国母亲深沉而真挚的爱,我们就乐于为她奋斗,甘于为她奉献,我们继承和发扬仲恺精神,应结合自身,从细节做起,学好知识,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领,这才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也是仲恺精神对我们大学生的启示和当代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虽处于求学阶段,但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善于从革命先烈身上汲取优良品质,正如继承和发扬仲恺精神,通过深刻理解和领会仲恺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当代处于多元价值观冲突时代的大学生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这无疑体现了仲恺精神的时
代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人生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要想人生丰富多彩,就要不畏艰难险阻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越高,整体的社会价值实现的可能性才会越大。
我们要弘扬廖仲恺精神,我们需要把握时代人生价值观念变化的趋势,不断有效地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开值。
只有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便会更接近成功,便更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语
历史的巨轮总是辗过。
这一刻绝不再回来。
我们应该缅怀廖仲恺先生,学习他的人生与精神。
人生最重要的是精神,惟有精神日新德才会日新。
在革命年代无数革命志士亦是如此。
在新时代的我们更不能放弃一些重要的精神,只有我们的精神文明日益文明,我们的社会道德才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兴论廖仲恺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其特色[J] 中山大学学报 1998
[2]尚明轩廖仲恺传[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2:7
[3]曾学龙周晓燕论廖仲恺的精神品格及其当代价值[J] 五邑大学学报 2007(9)
[4]吴映萍曾蔚阳仲恺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J] 黑龙江教育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