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化学总学时数:102 学分:3开课学期:一、二开课系部:化学化工学院教学方式:实验及讨论考核方式:考查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化学专业学生(本科)必修的一门独立的专业基础课。

有机化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合成化学实验的基础技能,学会正确选择有机化学的合成方法,分离提纯与基本的分析鉴定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工作习惯。

有机化学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为实验基本技术,包括蒸馏、分馏、水蒸汽蒸馏、熔点测定、重结晶、萃取、升华、色谱法、折光率测定、旋光度测定、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加热、致冷及干燥技术;工具书及手册查阅方法训练;实验报告及研究论文的写作要求。

第二部分为反应与制备,包括卤代反应、威廉逊反应、氧化反应、格式反应、傅-克反应、璜化反应、硝化反应、还原反应、脂化反应、斯克劳普反应、珀金反应;相转化催化、外消旋体的拆分、天然物的提取与纯化、药物分离与鉴定。

第三部分包括连续有机合成实验和英文文献实验。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有机化学基本操作技术是该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必须在教学中切实加强的重要环节,包括如下内容:1.玻管的弯曲,拉毛细管,滴管,玻璃钉和搅拌棒的制作。

2.标准磨口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3.常用仪器的选择及正确装卸。

4.熔点及沸点的测定。

5.回流、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及减压蒸馏。

6.分液漏斗的使用及液体物质的萃取。

7.索氏提取器的使用及固体物质的提取。

8.固体物质的重结晶及升华。

9.各种过滤方法。

10.液体物质及固体物质的干燥。

11.加热及冷却。

12.机械搅拌。

13.液体物质的折光率测定。

14.旋光度的测定。

15.薄层色谱、纸色谱及柱色谱。

16.理化手册及工具书的查阅及训练。

17.实验报告及研究论文的写作格式与要求。

实践实验教学大纲(3篇)

实践实验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2. 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课程设置1. 实验课程名称:实践实验2. 实验课程学分:2学分3. 实验课程学时:32学时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基本操作与安全规范- 实验目的:使学生熟悉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安全规范,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 实验内容: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器材的使用与保养、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安全知识等。

2. 实验二:化学实验-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 实验内容:酸碱滴定、溶液配制、有机物的制备与性质等。

3. 实验三:物理实验-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 实验内容:力学实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等。

4. 实验四:生物实验-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 实验内容: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实验等。

5. 实验五: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实验内容:设计并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如:生物组织培养、化学合成等。

四、实验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2. 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讨论法: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实验考核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2. 实验操作: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实验成绩:实验报告(50%)、实验操作(30%)、实验态度(20%)。

六、实验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实验一:基本操作与安全规范2. 第2周:实验二:化学实验3. 第3周:实验三:物理实验4. 第4周:实验四:生物实验5. 第5周:实验五:综合性实验6. 第6周:实验总结与考核七、实验教材与参考资料1. 实验教材:《实践实验教程》2. 参考资料:《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

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实验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实验设计、仪器使用、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等实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素养;3. 提高学生的科学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三、课程内容实验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1. 实验技巧训练- 软实验技能的训练,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硬实验技能的训练,包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实验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等。

2. 实验设计与实施-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科学实验设计,包括问题提出、假设建立、变量控制和实验步骤确定等;- 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实施,学习如何准确操作实验仪器、收集数据和记录观察结果。

3. 数据分析与结果评估- 学生将学习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结论得出。

4. 实验报告撰写- 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包括摘要、引言、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科学术语和逻辑结构来描述实验设计和研究结果。

四、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 讲师将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介绍实验技巧、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相关理论知识;- 学生将通过课堂笔记和课后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验操作- 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根据教师指导完成实验;- 学生将在实验操作中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 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 学生将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结果评估;- 学生将根据实验结果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五、实习考核1.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将参与实验操作并根据教师要求完成实验任务,操作过程中将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操作结果将作为实验操作考核的一部分。

2. 数据分析与报告考核学生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评估,并根据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撰写任务。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
总学时:132
实验学时:60/60
使用专业:三年制专科医学检验
实验教材名称:《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实验地点:临床检验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二、实验基本要求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技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实验报告绩占20%、实验考核成绩占40%。

平时成绩依据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得出;实验操作成绩依据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思维辨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为、实验报告绩依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考核专门实施量化标准。

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且实验课出勤率达三分之二以上,否则取消一切成绩。

四、主要仪器设备
电光源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水浴箱、血沉架、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分光光度计、烤箱、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实验一:葡萄糖杂质检查一、目的要求:1.掌握葡萄糖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限量的检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计算。

2.熟悉纳氏比色管、验砷瓶、量筒、天平等使用方法。

3.了解药物一般杂质检查项目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氯化物的限量检查2.硫酸盐的限量检查3.重金属的限量检查4.铁盐的限量检查5.砷盐的限量检查实验二特殊杂质检查一、目的要求:熟悉阿斯匹林、盐酸普鲁卡因中的一些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检查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重氮化法)一、目的要求:1.掌握重氮化的反应原理,操作条件及注意事项。

2.熟悉注射液含量的测定基本方法和计算。

3.熟悉外指示剂法。

二、教学内容:盐酸普鲁卡因含有芳伯氨基,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

试验四氟尿嘧啶的含量测定(氧瓶燃烧法)一、目的要求:学习氧瓶燃烧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教学内容:1、燃烧瓶的使用2、样品测定实验五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酸性染料比色法)一、目的要求: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制剂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对照液的制备2、供试液的制备1、测定法实验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茶碱浓度一、目的要求:掌握离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茶碱样品制备标准曲线的基本方法及测定前样品的制备处理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样品的提取2、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七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掌握复方制剂中各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乙酰水杨酸得含量测定:2、咖非因的含量测定:实验四:(原待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一、目的要求: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使同学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完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二、教学内容1、同学根据所学有关专业知识按照中国药典的格式自己设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实验方案和操作方法(设计两种方法)及应准备用的仪器、试药、试剂。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规范)一、目的和任务大学物理实验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础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

它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方面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为学生终生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必要基础。

该门课程是原国家教委设立的六门重点课程之一, 它的主要目的是: 使学生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和方法, 得到实验技能的训练, 从而初步了解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1.通过实验视频观察物理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1)通过阅读实验参考教材和对照实物做实验前的准备。

(2)通过阅读相关仪器资料, 能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拟定合格的实验报告。

(4)通过拟定实验报告, 培养学生科技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4、能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三、每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实验一: 基本测量内容: 游标卡尺、千分尺的使用,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物理天平的使用, 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量, 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要求:掌握游标及螺旋测微原理;正确使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读数显微镜;练习做好记录, 掌握多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估算方法。

主要仪器: 游标卡尺、千分尺、物理天平实验二: 密度测量内容: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要求: 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正确使用;掌握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两种方法——流体重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主要仪器: 电子天平实验三: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内容: 测量单摆相关数据, 观察单摆运动要求:掌握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学会镜尺和停表的使用;研究单摆的摆长与周期、摆角与周期的关系;扩大单摆的系统误差, 考察它对测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主要仪器: 单摆、游标卡尺、停表、卷尺实验四: 碰撞实验内容:演示正碰撞和动量守恒定律, 形象的显现弹性碰撞的情形要求: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教学大纲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教学大纲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教学大纲1. 实验目的本实验教学大纲的目的是为八年级生物课程中的实验设计提供指导。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将能够加深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设计和科学观察的能力。

2. 实验内容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目标:探究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条件下的种子;2. 给予不同条件下的种子适当的光照、温度和水分;3. 观察并记录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

实验二:昆虫观察实验- 实验目标: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和生态性。

- 实验步骤:1. 捕捉不同种类的昆虫;2. 观察昆虫的外部特征和动作;3. 制作昆虫观察记录表,记录昆虫的名称、特征和生活性。

实验三:光合作用实验- 实验目标:探究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 实验步骤:1. 准备两组相同的植物;2. 将一组植物置于光照条件下,将另一组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3. 观察并记录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比较其差异。

3. 实验要求- 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并注意实验的安全操作;- 学生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并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学生需要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4. 实验评价-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过程中的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表达能力;- 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以上为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验的具体安排和指导。

希望本教学大纲能够为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提供帮助和指导。

实验教学大纲样本

实验教学大纲样本

附1 :(要求一律用A4纸、宋体、小四号字和小标题加黑的格式编写)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实验指导书名称:一、学时、学分总学时:总学分:讲课学时:实验学时:实验学分或实验成绩占总成绩% 大纲依据: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填写课程的总学时、总学分、实验学时和实验学分。

对于独立设课的课程填写实验学分;非独立设课的课程填写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

二、课程简介:要求: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要求:明确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要求:写明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包括:1.实验预习情况2.实验指导人员的讲述内容及采用的实验讲解方式3.实验每组人数五、考核方式与实验报告要求要求:写明实验的考核方式(包括口试、笔试、操作、实验报告)以及每种考核方式所占的比例和成绩的计算方法及对实验报告的要求等项内容。

七、实验主要仪器名称要求:写明每个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八、开放实验室的要求:要求:写明开放的实验项目与具体方法。

九、本大纲主执笔人:审核人:批准人:××学校《实验教学大纲》示例课程名称:化工基础实验课程代码:01234实验指导书名称:化工基础实验(讲课教材)化工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一、学时、学分总学时:48 总学分:1.5 讲课学时:16实验学时:32实验学分:1.5 大纲依据:课程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讲述①实验误差的估算与分析②实验数据的一些通用处理方法③实验设计方法④常用化工物理量压力差、流量、温度的测量方法⑤计算机测控与仿真技术等内容。

三、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化工基础实验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实验,可祢补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不足,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掌握一些常用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利用实验的原始数据处理以获得实验结果的能力、运用文字表达技术报告的能力等。

实验教学大纲(二)2024

实验教学大纲(二)2024

实验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本实验教学大纲(二)旨在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实验技巧和理论知识。

本文将对该实验教学大纲的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实验目标和要求、实验项目和内容、实验器材和设备、实验操作流程以及实验评估和反馈。

正文:一、实验目标和要求1. 确定实验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

2. 设定实验要求,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实验技能和知识。

1.1 实验目标1.2 实验要求1.3 实验知识点1.4 实验技能要求1.5 实验效果评估二、实验项目和内容1. 列举实验项目,包括实验项目的数量和主题。

2. 说明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1 实验项目一2.1.1 实验项目一的主题2.1.2 实验项目一的内容和操作步骤2.2 实验项目二2.2.1 实验项目二的主题2.2.2 实验项目二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三、实验器材和设备1. 列举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

2. 说明器材和设备的选用原则和使用方法。

3. 强调实验安全事项。

3.1 器材和设备清单3.2 器材和设备选用原则3.3 器材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4 实验安全事项四、实验操作流程1. 具体介绍实验的操作流程。

2. 强调实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 提供实验操作示范视频或图文材料。

4.1 实验操作流程概述4.2 实验操作步骤详解4.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4 操作示范视频或图文材料五、实验评估和反馈1. 设定实验评估标准和方法。

2. 提供实验结果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3. 强调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和评分标准。

4. 提供学生实验反馈渠道和相关反馈方式。

5.1 实验评估标准和方法5.2 实验结果的获取和分析方法5.3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和评分标准5.4 学生实验反馈渠道和方式总结:本实验教学大纲(二)通过明确实验目标和要求、详细介绍实验项目和内容、规范实验器材和设备的选用和使用、提供实验操作流程和评估反馈方法等五个大点,全面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教学。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目的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医学和其他相关专业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实验设计。

1、基础实验基础实验主要涉及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动物模型的制备、细胞膜通透性测定、神经肌肉电生理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2、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是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将多个生理学知识点进行整合,通过综合性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整体运行机制。

例如,通过观察不同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

3、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三、教学方法生理学实验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操作示范、小组讨论、学生独立操作等。

其中,课堂讲解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操作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过程;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学生独立操作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实践,善于总结。

2、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爱护实验器材。

3、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理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制。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医学和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调节机制;2、理解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3、了解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4、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机理。

实验教学大纲(一)

实验教学大纲(一)

实验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实验教学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和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实验教学大纲(一)为主题,探讨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旨在提供一份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文件。

1. 实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2. 实验教学内容- 确定实验教学的主题和范围- 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知识水平的实验项目- 设计实验步骤和材料准备-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3. 实验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指导式教学法- 确定实验目标和步骤- 示范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合作式学习法- 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报告评价- 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实验步骤的准确性 - 关注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实验操作评价- 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意识- 评估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综合评价- 结合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总结:实验教学大纲(一)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文件。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参考,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提高合作与沟通能力。

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实验课程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本门实验课程将结合理论知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技能;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实验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实验1: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2. 实验2: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3. 实验3: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4. 实验4: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5. 实验5: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四、教学安排与评分方式1. 课程时长:每次实验课程为3小时,共计15小时;2. 授课方式:采用实验指导书,学生根据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3. 作业要求:每次实验课后需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4. 评分方式:实验操作及报告占总成绩的70%,实验作业占30%。

五、教学团队本门实验课程由专业的实验老师授课,辅以实验助教进行实验指导和解答学生疑问。

六、其他注意事项1. 学生需遵守实验室规定,保证实验室安全;2. 学生需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不得抄袭作弊;3. 学生需按时参加实验课程,缺勤需要提前请假,并按照学校规定进行补课。

通过本门实验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祝愿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取得优异成绩!。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幼儿园教学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幼儿园教学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大纲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也是他们接触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

针对幼儿科学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们特制定了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如物质的性质、科学实验的方法等;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科学的兴趣;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验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介绍简单的科学实验原理,如观察、实验、总结、验证等;- 演示和讲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测量、记录等。

2. 常见的生活科学实验- 如水的溶解实验、气体的观察实验、物体的测量实验等;- 帮助幼儿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探索性实验- 让幼儿们自己设想实验过程和结果,引导他们进行探索性实验;- 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4. 实验成果共享和展示-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共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实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启发式教学法- 引导幼儿主动思考,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欲;- 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法- 设置小组实验环节,让幼儿们在小组中合作进行实验,并共同共享实验成果;-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确保实验材料齐全和安全- 提前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确保其齐全和安全;- 对实验材料和器材进行检查和测试,保证教学过程中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教学大纲“无机材料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 Chemistry课程编号:07031003编写人:陈传盛审批人:刘洪波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综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和安排,开设《无机材料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从而能够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验证所学的原理,巩固加深对课程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并树立准确“量”的观念;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是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锻炼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1.0 总学时:30 实验学时:30本课程共设置实验14个,其中必开实验8个28课时,选开实验6个32课时。

其中10个实验以验证为主,2个基本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1个设计实验。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化学试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规程实验内容:(1)熟悉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玻璃仪器的洗涤;(3)玻璃仪器的干燥。

实验要求:(1)学习基础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守则;(2)领取并熟悉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用途、性能及其使用方法;(3)学会并练习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主要仪器:玻璃仪器一套,计算机一台,投影仪一台,实验录像教学带一套。

K2Cr2O7(s),H2SO4(浓),NaOH(s),去污粉,丙酮,无水乙醇,乙醚。

2.天平的使用和NaCl标准溶液的配制实验内容:(1)电子天平的使用;(2)NaCl标准溶液的配制。

实验要求:(1)了解电子天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电子天平正确操作和使用规则;(3)掌握电子天平的称量法;(4)学会配制标准溶液。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NaCl,烧杯,容量瓶。

3.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内容:(1)了解基准物质的准备过程;(2)盐酸浓度的标定;实验要求:(1)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浓度的方法;(2)进一步掌握滴定操作;(3)初步了解数理统计处理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主要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量筒。

4.酸碱离解平衡与弱酸离解常数的测定实验内容:(1)同离子效应;(2)共轭酸(共轭碱)在水溶液中的离解;(3)水解反应;(4)弱酸离解常数的测定。

实验要求:(1)加深理解同离子效应、共轭碱(或共轭酸)的离解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利用测缓冲溶液pH值的方法测定弱酸的离解常数,熟悉pH计的使用方法;(3)学习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练习配制溶液。

主要仪器:滴定管,锥形瓶,量筒,试管,烧杯,pH计。

5.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内容:(1)常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2)介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3)介质对氧化还原产物的影响;(4)氧化还原平衡的移动。

实验要求:(1)了解介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2)了解金属还原性的大小对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影响;(3)了解氧化剂的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影响;(4)了解氧化还原平衡的移动。

主要仪器:试管,KI,硫酸,氯化亚锡,高锰酸钾,硝酸铅,醋酸,硅酸钠、恒温水浴锅。

6.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实验内容:(1)0.02mol·L-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钙硬度和镁硬度的测定。

实验要求:(1)学会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掌握配位滴定的原理,了解配位滴定的特点;(2)学会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稀释;(3)学会KB指示剂、铬黑T指示剂的使用及终点颜色变化的观察,掌握配位滴定操作。

主要仪器: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烧杯,试剂瓶,量筒(100mL),表面皿,EDTA(s)(A.R.),KB指示剂,CaCO3(s)(A.R.),HCl(1∶1),三乙醇胺(1∶1),NH3—NH4Cl缓冲溶液(pH=10),铬黑T指示剂(0.05%),钙指示剂(s,与NaCl粉末1∶100混合)水样。

7.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实验内容:(1)水样的滴定;(2)空白溶液的滴定。

实验要求:(1)掌握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COD的分析方法;(2)了解测定COD的意义。

主要仪器:锥形瓶,滴定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8.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内容:(1)0.05mol·L-1I2标准溶液的配制;(2)0.05mol·L-1I2溶液的标定;(3)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原理,进一步掌握滴定法技能;(2)学会I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主要仪器:分析天平,台秤,烧杯,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锥形瓶(250mL),碘量瓶(250mL);I2(s)(A.R.),KI(s)(A.R.),Na2S2O3(s)(A.R.),Na2CO3(s)(A.R.),K2Cr2O7(s)(A.R.)于140℃电烘箱中干燥2h,贮于干燥器中备用),KI(20%),HCl(6mol·L-1),淀粉溶液(0.5%),NaOH(2mol·L-1),葡萄糖试样(0.05%)。

9.铁的比色测定实验内容:(1)标准溶液配制;(2)吸收曲线的绘制;(3)标准曲线(工作曲线)的绘制;(4)试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学会吸收曲线及标准曲线的绘制,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3)学会722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4)学会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5)掌握比色皿的正确使用。

主要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容量瓶(100mL,50mL),吸量管,硫酸铁铵FeNH4(SO4)2·12H2O(s)(A.R.),硫酸(3mol·L-1),盐酸羟胺(10%),NaAc(1mol·L-1),邻二氮菲(0.15%)。

10.SiO2含量的测定实验内容:(1)实验溶液配制;(2)SiO2含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进一步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2)了解配位化合物形成的基本原理;(3)掌握容量测定法的基本原理。

主要仪器:坩埚,容量瓶,万用电炉,碱式滴定管。

11.Al2O3含量的测定实验内容:(1)实验溶液配制;(2)K值的计算;(3)Al2O3含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进一步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3)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主要仪器:锥形瓶,烧杯,滴定管。

12.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的测定(KMnO4法)实验内容:(1)实验溶液配制;(2)矿渣掺加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进一步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2)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主要仪器:锥形瓶,烧杯,滴定管。

13.四氨合铜(II)硫酸盐的制备实验内容:(1)列出试验所需的原料、规格、数量及计算的依据;(2)列出所需的试验仪器;(3)写出制备目的物的详尽的试验步骤;(4)分析所得的产物,确定配离子中心Cu+与NH3的比值。

实验要求:(1)初步学习文献查阅方法;(2)利用查阅的文献,确定四氨合铜(II)硫酸盐的制备;(3)设计试验方法证明所得的化合物为目标物。

主要仪器:锥形瓶,烧杯,滴定管。

14.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含量分析实验内容:(1)过氧化钙的制备;(2)过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掌握制备过氧化钙的原理及方法;(2)掌握测定过氧化钙含量的分析方法;(3)巩固无机制备及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

主要仪器: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

五、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1] 陈烨璞.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2] 徐甲强.无机及普通化学实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 韩福全.基础化学实验.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 钱可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陆宁宁,伍天荣.无机化学实验.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1997六、考试方法实验操作考试(60%),平时成绩(40%),平时成绩包括平时实验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情况。

“陶瓷色料与釉料实验”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Ceramic Colored Glaze and Decoration课程编号:08050033编写人:成茵审批人:刘洪波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门实验课程是辅助《釉及色料》教学的实验课程。

在专业人材培养中,主要培养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加深课程的内容的理解,对于正确理解《釉及色料》课程内容起到巩固的作用。

训练釉及色料性能测试的实验技能,掌握釉料、熔块及色料的制备方法及测试技术,验证、巩固《釉及色料》课堂上讲授的基本原理。

主要培养进入专业学习后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根据课程学习内容设计实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其程度是根据实验室条件,做到人人动手操作。

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1.5 总学时:26 实验学时:12本课程共设置实验3个, 以综合实验型为主。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四、实验项目内容与要求1.熔块的制备实验内容:应用熔融冷淬法制备熔块,熔块类型包括:透明熔块、乳浊熔块及无光熔块,任选其一。

实验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熔块配方,通过熔块制备实验,掌握熔融冷淬法制备熔块的制备工艺,解决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了解熔融冷淬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实验仪器:实验电阻炉,水槽,分析天平,坩锅,研钵。

2.釉料的制备实验内容:设计釉料配方,制备釉料,并涂覆到坯体表面,获得坯釉结合产品。

釉料种类包括:乳浊釉、结晶釉及电瓷用棕釉,任选其一。

实验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釉料配方,掌握釉料制备的基本工艺流程,解决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掌握釉料烧成温度的测定方法,了解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实验仪器:实验电阻炉,分析天平,耐火度测定仪,球磨机,研钵。

3.色料的制备实验内容:设计色料配方,制备陶瓷用色料。

色料种类包括:尖晶石色料、锡基色料、锆基色料和包裹色料,任选其一。

实验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色料配方,掌握色料制备的基本工艺流程,解决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了解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色料呈色机理。

实验仪器:实验电阻炉,分析天平,坩锅,研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