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环境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当代化工研究Modem Chemical Research109 2021•03环境工程城帀环境治理存在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左雨李安(山东省德州学院法学院山东253023)摘耍:城市环境是城市形象的直观反映,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日益意识到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地位,但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公民参与程度不高、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上涨等困境,影响人们的城市环境体验.面对诸多困境,对策建议的提出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城市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餉困境及对策建议,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城市环境治理现状,从而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向前发展。
关键词:城市环境治理;困境;对策建议中图0类号:X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Zuo Yu,Li An(College of Law,Shandong Dezhou University,Shandong,253023)Abstracts Urban environment is an intuitive reflection of t he city imag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 he city.People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important p osition of u 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g overnance,there are still some dilemmas,such as low degree of c itizen participation,and rising amount of u rban garbage,which affect p eople's urban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Faced with many dilemmas,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put f 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The analysis of t he dilemma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u 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helpful to J u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 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thu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p 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 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Key words:u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dilemma;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城市环境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关于城市环境治理的呼声日益增长。
18581594_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环境保护体制困境与对策探析——以侯马市为例_
①污染防治七大战役是指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②四个专项行动是指禁止洋垃圾入境、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环境保护体制困境与对策探析———以侯马市为例郝亮1张凯2马波2范军阳2康利明2(1.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29;2.侯马市环境保护局,山西侯马043000)摘要: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环境保护体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环境保护体制依然呈现碎片化状态,主要表现为环境监管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间缺乏统筹协调,未能形成部门合力。
虽然部分地市设立了诸如“大气办”、“水办”等协调机构,但未能从制度层面解决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感等问题。
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视角,对《侯马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的通知》进行剖析,总结侯马市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部门联动的经验做法,为优化环境保护体制、探索长效机制,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保护体制;碎片化困境;整体性治理;侯马市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X 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19)02—0087—06收稿日期:2018-12-21作者简介:郝亮(1987-),男,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
张凯(1968-),男,侯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马波(1973-),男,侯马市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侯马市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
范军阳(1975-),男,侯马市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
康利明(1973-),男,侯马市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
注:2018年国家环境保护战略决策支持项目(2023004019)子课题“环境社会风险有序释放机制与案例研究”阶段性成果;自然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耕地生态管护政策研究”阶段性成果(KLL U 201802)。
浅析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城市环境治理是指各级政府管理者依据国家和当地环境法律、环境政策和标准,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质量,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活动行为的总称。
党的十八大把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视为今后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保持城市环境质量的稳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防治污染的能力,使祖国的山是绿莹莹的山,水是清澈碧绿的水,天是晴朗朗的天,让人民群众生活在青山、绿水、蓝天之中。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城市的政府机关及社会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认识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高度。
关键词:城市环境治理;问题;解决对策1当前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1.1城市经济的发展给城市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中还面临着更为特殊的国情:拥有庞大的人口,其中低素质的人口和贫困人口比例很大;自然资源基础薄弱,人均占有量十分贫乏,土地、水可供量很少,环境容量狭小;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和国民文化素质与环境意识不高的问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全国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一些城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主要工业物排放达标率还很低等等。
1.2城市环境治理政策不完善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行为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企业则是环境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渠道少。
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保证行动的正确性,要首先落实法律。
环保法律对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授予很大的权力,对社会各界却分配很少权力,尤其缺乏利益激励。
这样的不平衡状态影响了积极性、主动性,更直接减少了本该得到的效果。
环境政策中强制性政策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具有激励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应用则很有限。
另外,受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环境政策的某些环保机构缺乏决策与管理能力,执法监督不力不严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政策实施的效果不好也在意料之内。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 Mo enB s es rd n ut d r ui s T a e d s y n I r
21 年第 5 01 期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 问题 与对 策研究
胡 欣 欣 (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河南 开葑 450) 701
摘 要 : 家 宝 总理 曾 指 出 , 解 决 资 源 枯 竭 城 市 存 在 的 贫 困 、 业 和 环 境 问 题 , 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 建 和 谐 社 会 、 温 “ 失 是 构 实
方面:
中 国 已进 入 工 业 化 、 镇 化 加 快 发 展 的 阶 段 , 个 阶 段 城 这
城 市环境治 理是城市治 理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城市 环境 往 往 是 资 源 环 境 矛 盾 凸 显 的 时 期 。 中 国城 市 环 境 治 理 中 还 治理强 调协调 发展与环境 的关 系 。 人 在城市环 境治理 中扮演 了治理 主体 与 治理 客体 的双
程 中, 中国产生的 问题 和相应 的解决 方法。
关 键词 : 市环境治理 ; 质 ; 征 ; 则 ; 城 本 特 原 问题 ; 决 对 策 解 中 图分 类 号 : X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1 0 —0 80 17 — 18 2 1 ) 50 2 —2
题。
要 改 变 城 市 环 境 治 理 现 状 必 然 要 改 变 城 市 环 境 治 理 政
必 须 明 确 各 主 体 保 护 环 境 的 责 任 , 是 落 实 地 方 政 府 城 市 环 境 压 力 还 会 进 一 步 加 大 , 境 问 题 会 更 加 突 出 。 一 环 对 辖 区 环 境 质 量 负 责 的 原则 , 是 落 实 污 染 者 付 费 的 原 则 , 3 2 城 市 环 境 治 理 政 策 不 完 善 二 .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治理挑战与对策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治理挑战与对策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环境治理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城市发展需要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否则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将会不断恶化。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治理长三角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如污水排放、垃圾填埋场等,使得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严重污染。
建立科学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广节水用水、水资源循环利用等科学技术,维护区域的生态环境,是必要的措施。
二、空气质量治理长三角地区人口众多,交通总量和能源消耗量也相对较高,空气污染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除了采取常规的措施,如限制高排放车辆的行驶、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加强燃煤发电控制等,也可以鼓励使用新能源、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比例、推广绿色出行等措施,促进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三、垃圾分类处理长三角地区城市化程度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巨大,垃圾分类处理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需要制定科学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案,加强对垃圾分类投放、处置、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和管理,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四、生态环境治理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的威胁越来越大,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可以建立生态保护区,加强对重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态环境。
五、电子垃圾治理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垃圾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电子垃圾管理问题尤为突出。
需要采取措施,建立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机制,加强对电子垃圾分解和回收的技术研究,提高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技术水平,避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管理弊端及对策
当前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管理弊端及对策作者:崔婷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0期摘要:我国经济20多年高速增长后,面临环境问题异常严重,环境恶化仍在延续,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比重加大,生态破坏范围扩大,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处于极端脆弱边缘。
环境问题是未来中国发展中最具挑战性的,但目前由于我国环境管理模式中存在不足,不能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治理环境,因此,如何让政府适应新形势环境管理发展,如何调动公众、企业参与积极性,是本文研究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管理环境污染管理对策一、当前国内的环境形势我国存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两类问题,污染面积大,涉及地区广,治理困难。
据统计,我国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达4300万吨;废水排放总量高,处理率低;自然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大。
我国环境污染表现为城市、企业和农村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
由于我国盲目套用西方城市发展论,加上人口数量多,城市规划不合理,导致环境问题,如:汽车排放不达标造成大气污染;多数城市交通噪声污染存在恶化趋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总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均超过工业废水,成为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水变化趋势见图2)。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
近3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以8.98%速度增长,至05年产生量达1.52亿吨,2010年将达3.1亿吨。
垃圾污染程度愈加严重,形式多元化,“垃圾围城”成为城市“景观”。
有资料显示,全国668个城市中的2/3处于垃圾“包围”之中,从发展趋势看,垃圾占地面积向农村蔓延。
企业环境污染形式复杂。
工业废水排放量大且含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工业废气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统计显示,02—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速度快、增加数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变化趋势见图2)。
二、政府在环境管理中存在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付费”和“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
近几年,我国对环境管理更是高度重视,提出“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环境友好”等多种新型管理概念。
城市环境治理的难点分析与对策
城市环境治理的难点分析与对策第一章引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环境治理问题日益突出。
在城市的发展和改造过程中,环境问题不断增多,大量的垃圾填埋、燃放,水污染、空气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给城市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的难点。
本文将从城市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城市环境治理的难点和对策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提高城市环境治理的效率。
第二章城市环境治理的难点分析2.1 城市环境治理难点的来源城市环境治理的难点在于城市环境治理的内容已经不单单是废弃物的处理,空气、水质、声音、气味等各种维度均需要环保者的维护;同时,城市环境治理难点还与城市本身的不同方面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难题存在。
2.2 城市污染防治的难点城市污染防治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但实际操作上,污染防治存在着以下难点:a.巨大的成本压力:废气、废水等处理费用极高;b.生产任务与环境保护双重要求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的并行并重,二者间的平衡需要严格的考虑和规划,但两者的需求常常并不一致;c.缺乏积极的治理意识和应对措施:治理难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们缺乏足够的意识,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度不够,也难以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
2.3 垃圾处理的难点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垃圾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这对城市垃圾处理厂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垃圾的清运、贮存、处理、处置等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难点:a.垃圾分级困难:由于缺乏有效的垃圾分类策略,城市中垃圾处理的投放难以精准对位;b.不断增长的垃圾处理需求:随着城市人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垃圾不断增加,尤其在一些特殊材质的回收处理上难以化解;c.垃圾处理成本高: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都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些城市垃圾处理厂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2.4 绿化建设的难点城市的绿化建设对其环境治理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绿化建设存在以下难点:a.城市绿化空间不多:城市建筑布局和建设规划中,常常忽略城市绿化的设计,导致城市绿地缺乏且空间较小,绿化的建设难度增加;b.城市绿化管理的问题:城市绿化建设的管理更加复杂多样,不同类型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养护方式和周期,施肥过量、病虫害等问题的应对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规范;c.新兴问题的应对难度增加:在城市治理中,新兴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环境保护行业中污染治理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环境保护行业中污染治理困难的原因及对策一、问题意识与现状描绘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然而,环境保护行业中,尤其是污染治理领域普遍存在着种种困难。
本文将从根本原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解析环境保护行业中污染治理困难的原因及对应的解决办法。
二、污染治理困难的根本原因分析1. 应用技术不足目前,环境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依然存在一些关键技术缺失或者成熟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
这使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技术难题无法克服,影响了污染治理效果的达到。
2. 治理成本高昂由于环境工程建设所需材料和设备价格较高,并且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要维护和更新设备设施,造成了巨大的投入成本。
很多企业和地方政府难以承担这些费用,导致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受限。
3. 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到重要产业部门,往往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治理污染被放在次要位置。
这就产生了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以及对污染源监管不严格的问题。
4. 法律法规执行乏力尽管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环境保护工作,但是由于执法机构力量不足、执法标准不统一以及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等原因,导致法规执行效果不佳。
污染企业或个人常常逃避处罚或仅受轻微惩罚。
三、解决办法及对策探讨1.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增加对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并大力倡导实践转化,使得创新成果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具备环境科学和工程背景的人才。
2. 推动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并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污染治理工作。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吸引私营企业参与环境保护行业。
3. 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完善执法标准和监管机制。
建立多部门协作、信息共享的监管体系,提高执法部门的效能,并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严格有效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环境卫生治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环境卫生治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一、引言20世纪末开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环境卫生问题尤为突出。
环境卫生治理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政策任务之一,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文将综合分析当前环境卫生治理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二、环境卫生治理现状1.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城镇垃圾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污染源,由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快和消费水平提高,致使城镇生活垃圾总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难度逐步加大。
目前,很多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存在不足,造成垃圾堆积、野蛮倾倒等问题。
2.城市公共厕所管理不善城市公共厕所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管理不善、设施老化等问题,导致其大量被废弃或关闭。
一些城市在公共厕所普及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经济和文化障碍。
3.饮用水污染问题我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地区的饮用水源地受到污染,水质受到很大的影响。
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治理工作的难度仍然非常大。
三、环境卫生治理的挑战1.政策实施不力政策的执行是环境卫生治理的关键,但有些地方政策实施不到位,甚至缺乏惩罚措施,导致环境卫生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社会医疗水平不高环境卫生治理还需要借助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但由于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攀升,许多人对环境卫生问题意识不足,导致环保意识不高,环保行动缺乏积极性。
3.环保领域人才短缺环保工作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技能,需要一支机构完善、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然而,面对环境卫生治理这一庞大的工程,现有的环保人才仍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四、环境卫生治理的对策1.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法规在环境卫生治理领域,政策法规是确保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
应该针对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科学有效的政策法规,提高其可行性。
2.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加强环保意识教育,让广大民众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以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国家可组织、依托媒体、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治理的问题研究与对策——对兰州市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
质量浓度在减少 ,但 也达到 了 00 9 r m 日均值超标 率 , 6/ g・ a
达 到 了 8. % L 9 8 ,兰 州 被评 为 世 界 十 大 污 染最 严 重 的 7 1 U19 年
城市。20 0 0年全 国5 周 空气 质量分级评 价中 ,有 2 处于 2 0周 V级 以上 ,呈严重污染状 况 ,在 全国重点 城市污染排 序 中列
某 一代人而是代代继承 的天然财富。任何人 呼吸新鲜 空气也 不会妨碍他人的享用 。环境资 源由于在生产 和消费上具有非 排他性 ( 一人使用该种产品不会妨 碍他人使用这一产品 )和 非竞争性 ( 一人 使用 该产 品 的数 量不 会影 响他 人使 用 的数 量 )是典型的公共物品。西方 经济学认为 ,公共产 品的非排
下 ,甘肃省政府 t 18 l 95年就发布了 《 甘肃省关于征收超标排 污费的规定》 ,其后 又制定 了 《 肃省污染 治理专项 基金 有 甘 偿使用实施办法》 ( 99 、《 18 ) 甘肃省重点工业 污染源治 理专 项基金有偿使用实施办法》 ( 94 、《 19 ) 甘肃省环境保护条 例》 (97 、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 护条例 (0 6 19 ) 20 )等 省级法规条例。并 拿出 25 12万元 ,对兰州市部分单位 的供暖 设备进行 了改造 ,变燃 煤锅炉燃料为 清洁能源。兰州市政 府 也采取各种措施 ,下发 了多份文 件 ,制定了 《 兰州市环 保局 环境违法案件移送 制度》、《 兰州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 故应 急 预案》 (06 ,建立兰州空港循环经济 产业 园 ,并结 合 “ 20 ) 十
一
1 兰州污染严 重的原 因探悉
环境的破坏就是 对资 源环境 的不合理 配置 与低效 利用 , 造成 “ 市场失灵 ”与 “ 府失灵 ” 政 ,依经济 学原理 ( 1 , 图 ) 应采用 市场与政府两种手 段进 行治理 。因此 ,认 识环境危机 也须研究市场失灵 和政府失灵这两大 问题 。
环境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环境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环境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环境治理工作的情况,掌握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对环境治理工作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
我们采取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以全面了解环境治理工作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
1.环境治理工作成绩
通过调研,发现环境治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绩,各地环保部门加大了环保力度,推动了环保政策的落实,一些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
2.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一些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执法不严格、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监测数据不真实等情况,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治理工作的效果。
四、调研建议
1.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
2.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完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
3.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真实性监管,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
五、结论
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环保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出更加清洁、美丽的环境。
六、附录
感谢所有参与调研的专家、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配合。
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环境是一种公共设施,每个人都可以享用,但是单纯地追逐经济利益会使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日益恶化。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这给城市环境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对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环境治理;问题分析;对策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毫无疑义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为了可以使现阶段污染严重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环境治理新模式。
1、城市环境现状分析城市作为人居主要生存环境,其环境状况会对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产生直观影响。
结合相关调查表明,城市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噪声、尾气和工业污染几大方面,尤其是大型、超大型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更是突出,人口总数超过10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中,空气污染问题更是突出。
1.1尾气、噪声污染城市污染源最为常见的便是噪声污染、尾气污染,近年来,大众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机动车持有量大幅增长。
对应车辆尾气的年排放量、噪声问题等逐渐发展成为城市污染主要问题。
相关资料表明,车流量增加一倍,对应噪声等级便会增加3dB。
此外,空气污染问题引起重视,汽车尾气中含有铅等重金属,会随着未燃烧尽的尾气流入大气,转为可吸入物质。
为此,城市环境防治工作中,必须提高污染物的合理监测。
以机动车污染防治为例,可在城市主要交通路况处设置监测点,包括高速公路、环路等区域,加强日常监测工作的落实。
综上,为了提高城市机动车尾气、噪声的合理防治,必须及时进行相关污染的有效监测。
1.2城市“三产”的油烟、噪声问题城市进步带动了餐饮服务行业、建材加工行业等方面的发展,对应相关设备周边极易出现噪声振动、油烟污染、异味围绕的状况。
城市“三产”行业的油烟、噪音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生活质量,如部分城市的小型餐饮机构未进行环保程序的申报,对应噪声污染、油烟污染问题严重;且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房地产居住功能混乱,对应城市污染投诉率一直持续在较高水平。
浅析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治理对策
浅析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治理对策朱文静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两方面制度因素入手,分析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制度根源在于产权不明晰和政府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阐述了政府、企业和公民三种角色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产权;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我国目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原因是复杂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保护要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正处于经济腾飞,摆脱贫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时期,我国走的“工业化”道路所产生的副产品“废水,废气,废渣”以及能源的过度消耗,正是环境污染之源。
发达国家大多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目前正处于环境治理阶段;而我国目前承载工业化的环境能力已趋于饱和,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矛盾尖锐。
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比重较大,为了满足短期的物质需求从而无暇顾及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必然导致对环境的过度索取,结果是环境资源退化,资源依赖性很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一旦脱离了资源这一原材料,就受到很大限制,最终导致贫困。
这就形成了“贫困——过度挖掘资源——资源短缺——贫困”的恶性循环。
因此,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较之发达国家更加严峻,主要是受经济差距的影响。
而影响经济进而影响环境治理的主要因素是制度。
制度根源主要包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一产权不明晰带来的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制度根源,界定明晰的产权制度有利于治理环境。
制度是规范人们的行为,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系列规则安排。
经济制度是影响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产权制度是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经济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的产权,科斯的描述是,产权指人对物所拥有的权力,所有权派生出的一系列权能;阿尔钦(Alchian)的描述是,产权是一个社会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权力,是人们由于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政府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原因解析
政府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原因解析作者:邹晓涓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06期摘要:环境物品的公共属性以及中国当前的国情决定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但是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存在诸如政府行为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地方政府态度消极且环境治理职能缺位,污染治理效率低以及环境冲突事件频发等现实困境。
由于缺乏激励和监督,不同层级政府的多重目标和利益诉求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治污决心。
要破解这些困境,亟需加强政府自身的法制化管理,建立科学、长效、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环境信息的网络平台和大数据库,完善环境信息的监测、发布和信息反馈机制,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鼓励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工作。
关键词:政府;环境治理;困境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7)06-0005-05全球范围内不断爆发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暴露出世界各国普遍的环境治理低效率,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它考验着各国政府制度设计的政治智慧和制度执行的运行效率。
中国最近三十多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自主性、灵活性和高效性,但在环境治理中却显得较为低效与不作为,甚至于有学者断言中国的环境状况在未来5-10年内很可能会继续全面恶化。
[1]147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在对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党政领导考核中首次将环境因素置于比GDP更重要的位置,彰显了中国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
如何看待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如何应对政府环境治理的困境?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容。
一、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地位环境的治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历史过程,现阶段政府需要承担主导者的角色。
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环境物品的公共品属性会引发市场失灵,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弥补市场失灵的职能。
[2]环境物品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用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如果缺乏政府的干预,在自由放任的状态下,企业或是个人会倾向于免费搭环境的便车,引发诸如雾霾天气、温室效应、生态破坏、物种减少、资源过度使用等环境问题,对社会和谐和居民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生态环境部门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生态环境部门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为生态保护参与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执法革新的步伐。
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环境行政执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环境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环境行政执法在环境保护中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群众环境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给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使环境行政执法工作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在根本上还没有得到解决,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环境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环保部门的执法形象,还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环境违法行为,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发展。
一、我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概述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设有办公室、综合科、法规与宣教科、审批服务办公室、水与海洋生态环境科、大气与应对气候变化科、自然生态保护科(土壤生态环境科)、固体废物与辐射管理科、生态环境数据管理科、执法监督科、执法一、二、三科、人事科、机关党委等十五科室。
主要负责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制度、生态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参与生态环境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生态环境准入的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及宣传等工作。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指导镇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
2020年机构设置相关文件精神要求,镇街一般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人大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组织人事办公室)、纪律监察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等6个综合性办事机构和综合行政执法局。
除上述规定设置的机构外,石歧、东区、西区、坦洲、古镇、沙溪、横栏、三乡、东凤、黄圃等镇街设置宣传办公室、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工业信息和科技商务局、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保护局、应急局。
政府环境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政府环境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作者:夏士岚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第11期摘要: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继和平与发展之后又一个让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2011年12月国家出台了针对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其中对于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重视尤为引人关注。
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通常具有经济落后、资源丰富、环境敏感、生态脆弱以及人们致富迫切等特点,各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上稍有不慎就会陷入“经济欠发达—贫困—资源开发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再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
关键词:政府环境治理;困境与对策;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17003本文在此特殊现实环境和需要的背景下,结合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在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政府环境治理中引入公共治理理论的视角,通过对广西百色市的实证研究,探究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遇到的困境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从转变发展思路、加强环保绩效考核、提高环保执法力度、健全财政保障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对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政府环境治理提出一些探微性的思考。
2011年12月国家出台了针对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其中对于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重视尤为引人关注。
面对环境问题,我们不能忽视个人、社会、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在环境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但各级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却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所在。
因此本文从地方政府治理角度出发,探讨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遇到的困境及对策分析,借此希望对我国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环境治理有一定的理论帮助。
同时,治理好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环境问题,对于我国整体生态环境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概念阐述所谓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资源比较富足的地区,这其中矿产资源尤为突出,是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
浅谈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在日常环境行政执法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困难和问题。
针对环境执法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深层原因,我们应在法制、体制、机制、能力等方面加强环境执法的对策,以解决环境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环境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环境行政执法;问题;对策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自从《环保法》颁布实施以来,环境保护的各项制度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环境行政执法工作也不断地向规范化、法制化迈进。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环境污染从整体上开始得到控制。
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影响环境保护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局部地区甚至出现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
加强环保执法,依法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国民经济高效、持续、健康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道路,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执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执法工作实施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环境监督职能是否真正实现其作用,关系到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然而当前环境保护不断深入,环境执法工作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了环境执法难上难,再加上现行环境行政执法力量薄弱,执法配套设施不足,执法手段落后以及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到位等一些原因,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制约, 不仅削弱了环境法律的威严性和环境部门的执法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因此加强和完善环境行政执法,提高环境执法效能就变得极为迫切。
一、我国目前环境行政执法所存在的问题(一)现有的环境法律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但在某些领域仍为空白,而且现有的一些环保法律法规还存在着缺陷,严重滞后于现实的需要,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机制不相适应。
郑州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1
郑州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近年来,随着郑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一、郑州市存在的环境问题1、污水处理厂脱氮建设和管网配套方面滞后,贾鲁河、索须河、七里河等河渠整治进度较慢,导致贾鲁河陈桥断面氨氮指标达标率较低,市辖淮河流域水环境形势仍旧比较严峻。
2、随着近几年大项目的陆续上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环境容量面临着真正的考验。
3、态环境依然脆弱,农村环境保护日益繁重,主要表现在矿山无序开发、农村面源污染加重、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亟待强等方面,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4、水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贾鲁河中牟陈桥断面的氨氮浓度、双洎河新郑黄甫寨断面的化学需氧量达标率均较低。
5、有部分环保工程进展缓慢。
6、污染减排任务仍然繁重,特别是二氧化硫减排方面,小火电机组关停进展缓慢,个别电厂未完成脱硫设施限期治理任务,部分电厂脱硫设施不能正常运行,还有部分新建项目脱硫设施建设不到位。
7、城市发展快,污染也转型。
随着郑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大气污染由原来主要的煤烟型污染逐渐向复合型污染转变。
即由工业企业大气排放,向城市建筑施工、房屋拆迁、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排放和生活污染排放转移。
二、形成原因1、于污水处理厂脱氮建设和管网配套方面滞后,贾鲁河、索须河、七里河等河渠整治进度较慢,导致贾鲁河陈桥断面氨氮指标达标率较低,市辖淮河流域水环境形势仍旧比较严峻。
2、随着近几年大项目的陆续上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环境容量面临着真正的考验。
3、态环境依然脆弱,农村环境保护日益繁重,主要表现在矿山无序开发、农村面源污染加重、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亟待加强等方面,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4、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郑州汽车数量猛增,相对加大了尾气排放量,加重了郑州的环境污染,使得郑州的天空阴霾不断,灰暗蒙蒙。
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环境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00DOI:10.16660/ki.1674-098X.2019.32.100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①谭文博 时光 何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四川成都 610213)摘 要:工业革命发展是生态环境危机的源头,但现代社会运转中已经无法脱离工业,因此在绝大多数学者来看,生态环境的回归需要在工业发展中完成,但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治理,尚存较多疑难。
于此,本文对生态治理中的困境进行阐述,并提供可行的对策,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 困境 对策中图分类号:X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1(b)-0100-02①作者简介:谭文博(1976—),男,汉族,辽宁鞍山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目前而言,世界各国政府在服务职能及管理职能的范围上不断扩大,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便是环境治理,环境治理部门的职能是为环境保护提供措施。
不过各国对于环境治理的情况极为不满,在2000年有学者发起一项调查,调查国家多达60个,其中多数人都认为环境方面政府做的不到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和社会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不过在生态环境方面恶化却较为严重,且是持续进行的过程中,成为造成社会生活质量、经济发展严重受制。
我国21世纪初,政府先后几次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环境治理中存在的困难进行明确,进而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1 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困境分析1.1 生态环境治理中市场存在的困境生态环境是现代最为典型的公共物品,也是最多数人需要参与的公共事务,但却最少受到人们重视的事务。
环境受到破坏的时候,破坏者总是没有保护的觉悟,或未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或认为环境破坏带来的收益远大于环境破坏的后果,社会中的个体总想让其他个体承受环境的治理责任,自己享受环境保护带来的收益。
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其克服
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其克服摘要:工业革命的进展已成为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但现代社会已不再离不开工业。
因此,在多数专家看来,生态环境回归产业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但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环境生态化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本文详细讨论了对生态治理中的治理困境,并提供可行的对策,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困境;克服如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扩大其服务管理职能的范围。
环境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之一。
环境管理部门的职能是提供资源以保护环境。
然而,各国对环境管理状况非常不满。
2000年,一些研究机构委托对60个国家进行研究,但多数人都认为环境方面政府做的不到位。
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但是,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恶化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在我国,进入21世纪初,国家多次加强自然保护。
因此,有必要说明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的难点,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一、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在生态危机的条件下,学者们提出的解决之道无外乎“利维坦”和私有化两种方案。
奥普尔斯曾断言:“由于存在着公地悲剧,环境问题无法通过合作解决......所以即使我们避免了公地悲剧,它也只有在悲剧性地以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利维坦’作为惟一手段时才能做到。
其他研究人员则认为私有化,即我们赞成将“市场”作为唯一的解决办法。
例如,罗伯特·J·史密斯说:“无论是对公共财产资源所做的经济分析还是哈丁关于公地悲剧的论述,都说明通过创立一种旨在终止公共财产权的私有财产权制度是惟一方法。
”市场导向的研究人员认为,资源是创造出来的,它们被有效地利用。
环境由市场控制,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
研究人员说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是对公众而言,政府的本质是政府主导生态环境是自然而然的,但目前的现实是,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已经面临严峻的环境管理挑战。
1.生态环境治理中市场存在的困境生态环境是当今最为典型的公共物品,也是大多数人应该参与的社会活动,但也是人们不太关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环境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继和平与发展之后又一个让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2011年12月国家出台了针对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其中对于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重视尤为引人关注。
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通常具有经济落后、资源丰富、环境敏感、生态脆弱以及人们致富迫切等特点,各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上稍有不慎就会陷入“经济欠发达—贫困—资源开发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再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
标签:政府环境治理;困境与对策;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D9本文在此特殊现实环境和需要的背景下,结合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在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政府环境治理中引入公共治理理论的视角,通过对广西百色市的实证研究,探究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遇到的困境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从转变发展思路、加强环保绩效考核、提高环保执法力度、健全财政保障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对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政府环境治理提出一些探微性的思考。
2011年12月国家出台了针对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其中对于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重视尤为引人关注。
面对环境问题,我们不能忽视个人、社会、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在环境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但各级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却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所在。
因此本文从地方政府治理角度出发,探讨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遇到的困境及对策分析,借此希望对我国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环境治理有一定的理论帮助。
同时,治理好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环境问题,对于我国整体生态环境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概念阐述所谓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资源比较富足的地区,这其中矿产资源尤为突出,是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
它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和贫困地区有所区别;在地域分布和资源富集程度上和西部地区有所区别;在其社会特性和民族特性上又和民族地区有所区别;在资源的开发程度上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有所区别,由此看来,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一类与上述区域有一定相似点但不同于它们的一类特殊地区。
该地区空间分布见图1所示,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而在发达的沿海地区没有分布。
2实证研究2.1選取广西百色市做实证研究的依据百色市作为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穷地区、水库移民地区“六位一体”的贫困地区,是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市12个县(区)中有9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2个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区),贫困人口还有150万左右,每5个人当中就有2个是贫困人口。
2.2百色市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存在偏颇。
百色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以高投入和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环境压力较大。
煤炭、水泥、造纸等传统工业在百色市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多数企业属于资源消耗型企业,结构性污染突出,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话的不断推进,产业转移力度加强,产业结构也不断在优化升级,但可以想见,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必将继续存在,百色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
(2)处理区域内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的均衡关系上不当。
百色市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关系上存在很大程度的失衡,区域发展极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
百色市经济增速较快的地区位于右江河谷地带,而污染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平果、田东、右江、德保等几县地区。
百色市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也为环境治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3)对环境基础设施静态建设投入不足。
百色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百色市从2008年才开始启动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相关设施建设和跟进,导致百色市的污水集中处理率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目前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缺失,也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4)对生态环境保护动态资金投入不足。
环保资金来源方面:一直以政府投入为主,尽管每年政府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事业,但是这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与百姓的希望有着不小的差距。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如果政府不能在“相持阶段”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力度,那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的矛盾必将不断加剧,而最终导致一发而不可收的地步。
2.3百色市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以经济目标为主导的压力型体制导致地方政府缺乏环保动力。
经济目标为主导的压力型体制是指地方政府能否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取决于对上级政府确定的经济目标的完成程度,二者呈正相关。
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考虑以及对于政府政绩的盲目追求,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那些污染企业网开一面,甚至公开为其辩护。
同时地方环保部门难作为、不作为,都助长了这些污染企业的气焰,使其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广西华银铝项目是我国铝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标志性事件,无论是投资数目还是一次性生产规模都是史上最大,也是广西区获得国家批准的最大工业项目。
百色市德保县是华银铝项目的主厂区,该项目每年对德保县财政收入的贡献有5亿多元,占全县财政的80%。
华银铝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从2008年企业试运行开始,在其后的四年间,华银铝接连发生了9起泥浆泄漏事故,企业走上了一条“泄漏—被查处—恢复生产—再泄漏”的“不归路”,并最终于2012年8月被环保部叫停。
(2)现行分权的财政体制导致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始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至今已走过19个年头,但地方税收体系至今没有能够成型,省以上是分税制的“人间天堂”,省以下却是谁也搞不清楚的“灰色地带”。
目前,我国省级以下收入分配模式是由省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该划分多少,具体的拿捏尺度都在省级政府手中,这种由上级政府单方面决定的方式使得我們省以下政府的财权划分极不规范,最后的结果就是地方政府财力逐渐向省、市级财政集中,而县乡财政只能变得越来越困难。
(3)现行的环境组织架构导致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弱化。
第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
《环境保护法》规定:“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来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履行了统一监管的职责却没人知道,无从考证。
第二,政府需要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追究不到位。
《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
但实际上,很少有政府官员主动去承担“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
偶尔会出现对政府的相关问责,但此时基本上是发生了巨大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情况,似乎是因为出现了“事故”而不得已进行的问责,这与我们所说的经常性的“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追究相距甚远。
(4)公众参与和责任追究机制的缺失导致地方政府没有压力加强环境治理。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并由各级政府代表国家对资源进行管制,但这就出现了问题,我国资源的产权所有者到底是谁?我国资源基础性产权制度缺失。
由于缺乏市场的竞争,再加上地方党政部门“一把手”的权力制约机制缺失,这就造成了在资源定价方面存在过多的人为因素,结果很容易造成权力寻租,致使环境资源陷入了无所顾忌的滥用与难以遏制的流失的境况。
拥有权力就必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问责是对权力机关行使权力的必要制约。
有学者曾言:“在中国当官是最少风险的”。
这话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责任追究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3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政府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3.1摒弃地方政府唯“GDP”增长的发展战略导向随着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入,绿色GDP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它是指扣除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它的数据更能反映出国家的真是发展状况和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实行绿色GDP要求地方政府要把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而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环境保障,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摒弃唯“GDP”的发展战略导向势在必行。
3.2转变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方式第一,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目前的GDP核算体系只能看到相关经济指标,却看不到隐藏在这些经济指标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一旦建立起绿色GDP核算体系,人们对于发展的内涵与衡量标准自然会随之改变,如果扣除了环境损失成本,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的“光鲜”数据必会大大降低,这也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
第二,制定一套完整地官员环保考核标准。
环保考核的内容应当包括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环保投资增长率、空气环境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以及中央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在当地的落实情况等指标。
一定要把考核的结果与官员的任免及奖惩直接挂钩,只有当环保绩效考核的结果能真正影响官员的切身利益和自身发展的时候,考核指标才会真正成为“硬指标”。
3.3完善科学有效地环境保护的执法政策第一,增强环境保护管制主管机构的法律地位。
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环境管制机构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它们可以将分散于各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集中起来并由相当于部一级的环境管制专门机构统管,像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环境管制机构的权限更大,超过了一般的部,是由政府首脑兼任该机构的首脑。
这种模式有利于环境管制机构确立环境保护部门独立和主导的地位,从而在环境管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赋予环境保护管制机构的执法权限。
迄今为止,许多环境与资源保护部门没有被法律法规赋予其强制执行权力。
目前环境保护管制部门的执法权限是很小的,即使查出某企业存在污染事实也不能责令其限期整改。
我们必须修改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有关法规,通过对环境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具有强制力和法律效力,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第三,明确法律责任,增强执法力度。
我们必须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不能只对违法者提出要求,更要明确规定执法行为人“作为”与“不作为”的法律责任;不能只要求企事业单位履行其法定职责,环保和有关执法部门更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不能只处罚违法者的所属单位,更要处罚具体的执法行为人和有关领导;不能只是不痛不痒的、象征性的惩罚,更要依据责任的大小调节惩罚力度。
第四,加强相关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环境执法合力。
人大、政府及其常委会应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联合执法,增进各部门之间沟通与了解。
同时应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环境执法检查制度。
同时环保部门应主动和各有关部门配合、主动介绍情况、主动协商解决问题,争取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把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引入法制化的轨道。
3.4健全环境治理的财政保障政策要先在制度上理顺中央财政的环境财政职能,进而提高环保投入占GDP和占中央财政预算的比例,切实加大对地方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再要加快建立环境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支持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从而更好地平衡与协调好各地区间环境成本与收益的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