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8.2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分类,还可 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等。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
、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可根据与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 、施工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一、新规范简单介绍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 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
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 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 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三、基本规定
三、基本规定
3.0.1 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 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3.0.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根据结构的施工方法分为两类;:现浇混凝
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
录等。
三、基本规定
3.0.6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 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3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对验收合格的检验批,宜作出合格标志。 3.0.7 检验批、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本规范附 录A 记录,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第849号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12月20日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条文及条文说明5.2 原材料主控项目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与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筋焊接网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

与冷加工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际标准有:《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冷轧扭钢筋》JG 190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 115、《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 19等。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

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情况确定:1.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2.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3.对不同时间进场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保护层 8.2.1 构件中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2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8.2.1的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8.2.1中数值的倍。

表8.2.1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 环境类别一二a 二b 三a 三b 板、墙、壳 15 20 25 30 40 梁、柱、杆 20 25 35 40 5 注: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注:2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点这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8.2.2 当有充分依据并采取下列措施时,可适当减小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1 构件表面有可靠的防护层; 2 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 3 在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或采用阴极保护处理等防锈措施; 4 当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与土层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25mm。

8.2.3 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当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时,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20XX-12-31日志:《深度解析钢筋平法11G101 系列[附高清图集》有详細讲解。

现行规范不仅对钢筋验收时钢筋保护层厚度做出了具体要求,并且对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提出了检测的要求。

通过这些年的技术发展和检测方法的进步,钢筋保护层的无损检测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并成为常规检测方法之一,各地质量监督站也把对钢筋保护层的检测作为工程主体质量验收前实体抽检的一个重要内容。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植筋抗拔承载力试验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1.1、适用于以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以砌体、轻骨料及特种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

1.2、后锚固件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损检验,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还应进行破坏性检验:⑴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后锚固构件;⑵悬挑结构和构件;⑶对后锚固设计参数有疑问;⑷对该工程锚固质量有疑问。

1.3、受现场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原位破坏性检验时,可在工程施工的同时,现场浇筑同条件的混凝土块体作为基材安装锚固件,并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破坏性检验,且应事先征得设计和监理单位的书面同意,并在现场见证试验。

二、执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13 适用于后锚固工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3适用于结构加固工程《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适用于结构加固工程重庆市地方标准《混凝土无机锚固材料植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T50-032-2004相关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T 161-20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三、试验原理与试验仪器设备要求3.1、试验原理:利用夹具使穿心千斤顶反力作用于混凝土基材,使穿心千斤顶上自带的数显式压力传感器显示加载力值并捕捉保存峰值;3.2、试验仪器设备:HC-20T型锚杆拉拔仪、HC-30T型锚杆拉拔仪、HC-50T型锚杆拉拔仪及各型号夹具等;常用拉拔仪规格参数一览表3.3、仪器设备技术指标:用于试验的仪器设备,应采用专门的拉拔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的加荷能力应比预计的检验荷载值至少大20%,且不大于检验荷载的2.5倍,并应能连续、平稳、速度可控的运行;2)加载设备应能按照规定的速度加载,测力系统整机允许偏差为全量程的±2%;3)设备的液压加荷系统持荷时间不超过5min时,其降荷值不应大于5%;4)加载设备应能保证所施加的拉伸荷载始终与后锚固构件的轴线一致。

新版《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要求规范》(GB50204-2015)

新版《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要求规范》(GB50204-2015)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前言 (3)1 总则 (4)2 术语 (6)3 基本规定 (7)4 模板分项工程 (10)4.1 一般规定 (10)4.2 模板安装 (11)4.3 模板拆除 (15)5 钢筋分项工程 (16)5.1 一般规定 (16)5.2 原材料 (17)5.3 钢筋加工 (19)5.4 钢筋连接 (20)5.5 钢筋安装 (24)6 预应力分项工程 (26)6.1 一般规定 (26)6.2 原材料 (27)6.3 制作与安装 (30)6.4 张拉和放张 (33)6.5 灌浆及封锚 (35)7 混凝土分项工程 (37)7.1 一般规定 (37)7.2原材料 (39)7.3 配合比设计 (41)7.4 混凝土施工 (42)8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46)8.1 一般规定 (46)8.2 外观质量 (47)8.3 尺寸偏差 (48)9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51)9.1 一般规定 (51)9.2预制构件 (52)9.3 结构性能检验 (54)9.4 装配式结构施工 (58)10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60)10.1 结构实体检验 (60)10.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62)附录A 质量验收记录 (64)附录B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67)附录C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方法 (69)附录D 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73)附录E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75)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 [2002] 63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 [1998] 244号)的要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GB50204—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4.1.1﹑4.1.3﹑5.1.1﹑5.2.1﹑5.2.2﹑5.5.1﹑6.2.1﹑6.3.1﹑6.4.4﹑7.2.1﹑7.2.2﹑7.4.1﹑8.2.1﹑8.3.1﹑9.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一、名词术语1、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与构件种类、混凝土强度、环境类别、构件受力状态、使用寿命等因素有关。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1条: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2.0的规定。

表9.2.1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2.1.18条: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称保护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2.1.2条: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8.2.1的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8.2.1中数值的1.4倍。

表8.2.1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mm)二、检测目的1、保护层的作用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受力是由于其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受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作用是构成粘结锚固的主要原因,这就取决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②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由于钢筋周围混凝土的包裹,可以使其免遭锈蚀和钝化,因此,一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保证结构耐久性所必需的条件。

③对截面有效高度的影响从粘结锚固和耐久性角度考虑,需要有较大的保护层厚度,然而从截面承载力的角度而言,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造成截面有效高度减小,承载力下降。

2、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的影响①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用不了多久,钢筋外混凝土就失去了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了粘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条文说明-黑龙江地方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条文说明-黑龙江地方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条文说明1 总则1.0.1编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黑龙江省区域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近年来,黑龙江省新型建筑工业化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工程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宝贵经验。

黑龙江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有相应的规定来指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为了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并推广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的适用范围为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

1.0.3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性标准,是各类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基础和依据。

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的行业标准,强调了预制构件和后浇混凝土相结合的结构措施。

而装配式结构混凝土结构仍属于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与其它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标准密切相关。

因此,本标准有规定的应遵照本规定执行,本标准无规定的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和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等与混凝土相关的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要求。

22 术语建设部建标[2008]182号《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标准中采用的术语和符号(代号、缩略语),当现行标准中尚无统一规定,且需要给出定义或涵义时,应独立成章,集中列出。

本规定术语共25条。

33 基本规定3.0.1本条文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要求和相应的管理要求。

3.0.2本条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现场和施工项目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

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要求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对具体的施工项目,要求有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 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三、基本规定
三、基本规定
3.0.1 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 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3.0.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根据结构的施工方法分为两类;:现浇混凝 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分类,还可 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等。
三、基本规定
3.0.6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
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3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对验收合格的检验批,宜作出合格标志。 3.0.7 检验批、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本规范附 录A 记录,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一标准》GB50300-2013 的规定。
外表缺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

沾污等
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 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四、模板分项工程
四、模板分项工程
4.1 一 般 规 定 4.1.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 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 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1.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 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4.1.3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相关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 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 范》JGJ16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建筑施 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 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DBJ 01-82-2004 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 01-82-2004 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北京市工程建设标准DB编号.DBJ 01—82—2004备案号:J10545—200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al Qua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2005-04-26 发布2005-06-01 实施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发布2关于同意北京市工程建设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有关强制性条文及其备案的函建标标备便〔 2005 〕 39 号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你委科教处《关于北京市工程建设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申请备案的函》(京建科标备便〔2004〕5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其中的第3. 0. 3、3. 0.7、4.1.1、4.1.8、5.1.2、5.2.1、5.2.2、5.5.1、6.2.1、6.3.1、6.4.5、7.2.1、7.2.2、7.4.1、8.2.1、8.3.1 条为强制性条文。

其备案号为J10545-2005。

该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2005年4月12日关于发布北京市工程建设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的通知京建科教〔2005〕389号各区、县建委、各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根据北京市建委京建科教〔2003〕261号文件的要求,由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等单位主编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已经有关部门审查通过,现批准该规程为北京市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BJ01-82-2005 ,建设部备案号为J10545—2005,自2005 年6 月l日起新开工程按本标准执行。

其中第3.0.3、3.0.7、4.1.1、4.1.8、5.1.2、5.2.1、5.2.2、5.5.1、6.2.l、6.3.1、6.4.5、7.2.1、7.2.2、7.4.1、8.2.1、8.3.1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主编部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011年8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第849号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12月20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 63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规范》。

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04—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4.1.1、4.1.3、5.1.1、5.2.1、5.2.2、5.5.1、6.2.1、6.3.1、6.4.4、7.2.1、7.2.2、7.4.1、8.2.1、8.3.1、9.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和《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3月15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第五章、《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修订而成的。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二)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坐标位置
20
钢尺检查
不同平面的标高
0,—20
水准确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平面外形尺寸
±20
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查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0,-20
钢尺检查
凹穴尺寸
+20,0
钢尺检查
平面水平度
每米
5
水平尺、塞尺检查
全长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垂直度
每米
5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全高
10
预埋地脚螺栓
8。3 尺 寸 偏 差
主 控 项 目
8.3。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说明:8。3。1过大的尺寸偏差可能影响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使用功能,也可能影响设备在基础上的安装、使用。验收时,应根据现浇结构、混凝土设备基础尺寸偏差的具体情况,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确定尺寸偏差对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根据尺寸偏差的具体情况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8,-5
钢尺检查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
钢尺检查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 备案号:××××-2016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DB33/T 1123-2016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quality acceptance of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 construction2016-09-14 发布2016-12-01 实施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quality acceptance of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 constructionDB33/T 1123-2016编制单位: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远大住宅工业(杭州)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6年12月1日2016 杭州前言为加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统一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浙江省有关技术标准的规范。

本规范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及其分项、子分部工程验收标准、内容和程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质量验收记录附表。

本规范由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监督管理。

本规范编制单位: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远大住宅工业(杭州)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萌胡晓晖黄新良刘翔王晓明刘玉涛龙坪峰陆勇徐良英林继刚华学严蒋竞进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李宏伟王建民赵宇宏钱晓倩李建宏叶军献方旭慧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5)4 模板分项工程 (6)4.1 一般规定 (6)4.2 模板安装 (6)5 钢筋分项工程 (11)5.1 一般规定 (11)5.2 钢筋安装 (12)6 混凝土分项工程 (15)6.1 一般规定 (15)6.2 混凝土施工 (16)7 预制结构构件分项工程 (18)7.1 一般规定 (18)7.2 预制结构构件 (18)7.3 预制结构构件安装与连接 (24)7.4 预制结构构件拼缝 (28)8 装配整体式结构子分部工程 (30)8.1 装配整体式结构实体检验 (30)8.2 装配整体式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31)附录质量验收记录 (33)本规范用词说明 (48)引用标准名录 (49)附:条文说明 (51)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inologies (2)3 Basic Requirements (5)4 Formwork (6)4.1 General Requirements (6)4.2 Formwork Installation (6)5 Reinforcement (11)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1)5.2 Reinforcement Fixing (12)6 Concrete (15)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5)6.2 Concrete Construction (16)7 Precast Structure Component (18)7.1 General Requirements (18)7.2 Precast Structure Member (18)7.3 Precast Structure Component Erection (24)7.4 Precast Structure Component Joint Connection (28)8 Sub-section Project of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 (30)8.1 Entitative Inspection of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30)8.2 Acceptance of Sub-section Project of Precast ConcreteStructures (31)Appendix Record of Quality Acceptance (33)Explanation of Wording This Code (48)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9)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51)1 总则1.0.1 为加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统一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新版《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要求规范》(GB50204-2015)

新版《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要求规范》(GB50204-2015)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

附:XXXX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作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识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构件。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1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2三、课程目标(必填)该门课程从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等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支撑着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和设计能力,从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土建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支撑着这些专业必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能力。

(一)总体目标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建筑施工图的识图能力,具备职业岗位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相关工作过程的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简单的事故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职业岗位所需的合作、交流等能力。

(二)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深刻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构造规定的意义,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领会规范的规定。

2、知识目标了解钢筋混凝土的发展,熟悉钢筋和混凝土力学性能,认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懂得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熟悉钢筋混凝土受力破坏特点。

3、素质目标熟悉材料力学性能,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构造措施。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必填)3五、考核标准及成绩评定办法(必填)表4钢筋混凝土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标准(与教学目标一致)表7钢筋混凝土课程(笔试)考核标准六、实施建议(必填)(一)(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选教材,应充分注意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指导思想。

(2)编、选教材应体现内容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人教材,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3)尽可能考虑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编、选教材内容。

要通过理实一体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尺寸偏差
8.2 构件截面尺寸及其偏差检测
8.2.1 单个构件截面尺寸及其偏差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等截面构件和截面尺寸均匀变化的变截面构件,应分别在构件的中部和两端量取截面尺寸;对于其他变截面构件,应选取构件端部、截面突变的位置量取截面尺寸;
2 应将每个测点的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进行比较,计算每个测点的尺寸偏差值;
3 应将构件尺寸实测值作为该构件截面尺寸的代表值。

8.2.2 批量构件截面尺寸及其偏差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将同一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中设计截面尺寸相同的同类型构件划为同一检验批;
2 在检验批中随机选取构件,按本标准第3.4.4条的有关规定确定受检构件数量;
3 按本标准第8.2.1条对每个受检构件进行检测。

8.2.3 结构性能检测时,检验批构件截面尺寸的推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本标准第3.4.5条进行符合性判定;
2 当检验批判定为符合且受检构件的尺寸偏差最大值不大于偏差允许值1.5倍时,可设计的截面尺寸作为该批构件截面尺寸的推定值;
3 当检验批判定为不符合或检验批判定为符合但受检构件的尺寸偏差最大值大于偏差允许值1.5倍时,宜全数检测或重新划分检验批进行检测;
4 当不具备全数检测或重新划分检验批检测条件时,宜以最不利检测值作为该批构件尺寸的推定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