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固体吸附式制冷要点
吸附式制冷的制冷原理
吸附式制冷的制冷原理吸附制冷系统是以热能为动力的能量转换系统。
其道理是:一定的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
吸附能力随吸附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周期性地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析。
解析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使之凝为液体;吸附时,制冷级液体蒸发,产生制冷作用。
所以,吸附制冷的工作介质是吸附剂-制冷剂工质对,工质对有多种,按吸附的机理说,有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之别。
以常见的沸石-水吸附对为例。
沸石是一种铝硅酸盐矿物,它能够吸附水蒸气,且吸附能力的变化对温度特别敏感。
因而它们是较理想的吸附制冷工质对之一。
图1示出一个利用太阳能驱动的沸石-水吸附制冷系统原理。
它包括吸附床、冷凝器和蒸发器,用管道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吸附床是充装了吸附剂(沸石)的金属盒;制冷剂液体(水)贮集在蒸发器中。
白天,吸附床受到日照加热,沸石温度升高,产生解吸作用。
从沸石中脱附出水蒸气,系统内的水蒸气压力上升,达到与环境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时,水蒸气在冷凝器中凝结,同时放出潜热,凝水贮存在蒸发器中。
夜间,吸附床冷下来,沸石温度逐渐降低,它吸附水蒸气的能力逐步提高,造成系统内气体压力降低,同时,蒸发器中的水不断蒸发出来,用以补充沸石对水蒸气的吸附。
蒸发过程吸热,达到制冷的目的。
如果采用其它热源,只要保证能够交替地加热和冷却吸附床,使沸石周期性地解析和吸附,同样能达到制冷的目的。
由上可知,吸附制冷属于液体汽化制冷。
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相类比,吸附床起到压缩机的作用。
但上述吸附系统只能间歇制冷。
吸附器处于吸附过程中产生冷效应,吸附结束后必须有一个解析过程使吸附剂状态还原,这时将停止制冷。
为了连续制冷,可以采用两个吸附器。
美国学者乔纳斯(Jones)还提出用三个或四个吸附器进行系统循环,不仅实现连续制冷,还可以利用一个吸附床的排热去加热另一个吸附床,从而使热能充分利用。
现在对吸附制冷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为了使吸附制冷成为一种使用话的制冷方式,人们在吸附工质对及其吸附机理、改善吸附床传热传质、以及吸附制冷的系统结构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吸附式制冷
吸附式制冷一、吸附式制冷工作原理吸附式制冷是通过吸附剂在较低的温度下(一般为当地气温)吸附制冷剂,在较高的温度下脱附制冷剂,通过吸附脱附循环来实现。
通常是固体对气体的吸附,它的主要装置由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组成,见图1。
吸附式制冷的工质对大致可分为沸石分子筛系、硅胶系、活性炭系等。
沸石分子筛系由于它的脱附温度较高,通常在280?,300?,所以,一般用于高温余热回收。
例如:回收汽车高温排气余热,用于汽车空调。
硅胶系的脱附温度较低,一般从50?左右开始脱附至120?,可以完全脱水,但不耐高温(不超过120?)。
因此,硅胶系很适合以低品位热源为动力的吸附式制冷。
例如:回收发动机系统70?"-'80?冷却废热,制取空调用水。
活性炭系能够吸附水、甲醇、乙醇等许多制冷剂蒸汽,活性炭——水在0?以下很难使用,且会结冰;活性炭——甲醇有剧毒,能导致失明。
因次,从安全和实用角度考虑,活性炭——乙醇比较适宜在低品位热能种的应用。
三、传统汽车空调的缺点(1)汽车空调系统降低了发动机动力性能,增加整车负载。
汽车空调系统绝大部分采用压缩式制冷循环,如图l所示,并分为直连式和独立式两大类。
采用直连式驱动时,压缩机动力来自汽车发动机,因此空调系统工作时必然降低发动机动力性能。
由于压缩机转速随车速变化,汽车制动时会停止制冷。
对于独立式汽车空调,增设专用发动机不仅减少汽车空间,而且增加整车负载,增大燃油消耗。
(2)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污染环境。
目前,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主要采用R134a。
1996年以前的汽车空调制冷剂多用R12,该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严重,我国已于2010年全面完成了CFc类工质的替代。
R134作为R12的替代产物,虽然不破坏臭氧层但其全球变暖潜值为1300。
到2017年,欧盟将禁止新生产的汽车空调使用G形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
因此,研究开发利用汽车余热和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汽车空调系统,是汽车空调技术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分析(翻译)
32NH -SrCl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分析K. NagaMalleswara Rao, M. Ram Gopal and Souvik Bhattacharyya印度理工学院机械工程部印度克勒格布尔 721302摘要基于固体吸附剂反应器(吸收器/发生器)的传热传质对SrCl2-NH3为工质的固体吸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
瞬态的传热传质模型考虑了反应器壁和床层之间的反应器壁的质量和接触电导的影响。
对同一反应器内的理论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根据两个吸附器/发生器,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的整个系统,分析了使用反应器的传热传质模型。
结果是在性能系数(COP )和特定的冷却功率系数(SCP )的条件获得的。
结果表明优化床层和运行参数,以便获得高的性能系数COP 和冷却功率系数SCP 。
显著影响系统的性能的有床层的厚度、冷源温度和宏观反应进程。
关键词 : 固体吸附式制冷; SrCl 2–NH 3;传热传质;系统性能1引言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对环境是友好的,它们运行在低品位能源如废热或太阳能中。
基于制冷剂-吸附剂,对固体吸附式系统可以分为水-沸石系统、水-硅胶系统,甲醇-活性炭系统,氨-氯系统等。
与其他工作流体对相比,氨氯化物盐具有一定优势,比如由快速反应动力学导致的密实度、高放热反应、高工作温度范围、不结晶和各种各样的吸附剂都可用。
然而,类似于其他固体吸附式系统,运行氨氯化物吸附系统在本质上是循环的,提供最准确连续输出的。
由于操作的循环性质,盐(吸附剂)床交替的发生制冷和加热会导致发生额外的能量损失。
对于一个给定的冷却/加热输出系统,能量损失的大小取决于吸附剂的使用量。
在给定输出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所需盐的数量,吸附剂床层的传热传质特性必须大幅提高。
在正常的形式,具有吸附床层的有效导热系数非常低,过去一直努力提高这个值。
然而,提高有效导热系数一般涉及添加高导热惰性材料(如膨胀石墨)添加材料不参与氨的吸附,重要的是要对有效导热系数的优化。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概述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概述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机以其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介绍了这种制冷循环的原理和过程,并结合目前国内研究的较多的课题,就吸附集热器及其研究成果作了概述,并讲述了解决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空调工作和使用时间上不匹配的方法。
标签固体吸附;吸附集热器;平板型;真空管吸附集热器;蓄冷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制冷领域,太阳能制冷因其节能、环保,以及太阳能辐射资源与制冷空调用能在时间、地域上波动规律,热量的供给和冷量的需求在季节上和数量上的高度匹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与太阳能供热相比,太阳能制冷还很不成熟,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要求和成本太高。
制冷方式以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的热水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主。
近年来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发展,为太阳能制冷的实用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其主要应用在于制冰或冷藏,而在国内,从70年代开始对太阳能制冷技术进行研究,目前尚未有商品化产品。
二、循环过程固体吸附式制冷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如沸石、活性炭、氯化钙)对制冷剂(如水、甲醇、氨)的吸附和解吸作用实现制冷循环的,吸附剂的再生可以在65~200℃下进行,这很适合于太阳能的利用。
吸附式制冷具有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无噪音、无环境污染、基本不含动力部件,能有效利用低品味热源等一系列有点。
太阳辐射具有间歇性,因而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都是以基本循环工作方式运行制冷的,Critoph把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描述成四个阶段,即定容加热过程、定压脱附过程、定容冷却过程、定压吸附过程。
如图1所示,表示一个太阳能冰箱为原型的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它的组成部分包括用太阳能供热的吸附/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阀门、贮液器。
其工作过程简述如下,该过程的热力循环如图2所示:(1)循环从早上开始,关闭阀门,处于环境温度Ta2的吸附床被太阳能集热器加热,此时只有少量的工质脱附出来,吸附率x(表示单位质量的吸附剂对制冷剂的吸附质量)近似为常数,吸附床内的压力不断升高,从蒸发压力Pe升高到冷凝压力Pc,此时吸附床温度达到Tg1。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一、引言吸附式制冷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它具有无霜结、无噪音、无振动等优点,因此在空调、冰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二、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1. 吸附剂的选择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剂是起关键作用的物质。
一般来说,吸附剂应该具有以下特点:高吸收能力、低解吸能力、化学稳定性好等。
常见的吸附剂有硅胶、分子筛等。
2. 吸附与解吸过程在吸附式制冷系统中,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来实现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和解吸过程。
当压力升高时,气体会被固体表面上的孔隙所吸收;当压力下降时,气体会从固体表面上脱离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解吸。
3. 热量传递在制冷过程中,热量需要被传递到外部环境中去。
吸附式制冷系统中,热量传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吸附剂和气体之间的热传导;二是通过吸附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传导。
三、吸附式制冷的工作流程1. 吸附过程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会从低压区域向高压区域移动,同时吸收气体。
当气体被完全吸收后,压力达到最高点。
2. 膨胀过程在膨胀过程中,气体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移动,同时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3. 冷却过程在冷却过程中,气体会被冷却到低温状态。
此时,气体的温度会比外界环境低很多。
4. 解吸过程在解吸过程中,低温下的气体会被重新释放出来,并且被带回到高压区域。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四、总结综上所述,吸附式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在空调、冰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来实现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同时通过热量传递实现制冷效果。
了解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对于我们更好地使用这种新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引言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吸附式制冷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冷技术,因其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概述吸附式制冷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作用实现制冷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蒸发制冷相比,吸附式制冷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环境污染。
工作原理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吸附过程、解吸过程和再生过程三个阶段。
吸附过程1.蒸发器:在吸附剂中加热制冷剂,使其转化为气态。
2.吸附器:制冷剂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释放出热量,从而冷却吸附器。
3.冷凝器:通过外部冷却介质使制冷剂重新凝结成液态。
解吸过程1.加热器:吸附剂在加热作用下释放出吸附的制冷剂。
2.蒸发器:制冷剂重新蒸发成气态。
再生过程1.再生器:通过加热过程将吸附剂中的吸附剂脱附,使吸附剂恢复到初始状态。
优点和应用优点1.高效节能:吸附式制冷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过程实现制冷,不需要额外的能量供应,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
2.环保:吸附剂一般选用天然气或环保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稳定性好:吸附剂的选择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合适的吸附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应用1.家用制冷:吸附式制冷可以应用在家用制冷领域,如冰箱、空调等,实现高效节能的制冷效果。
2.工业制冷:吸附式制冷可以应用在工业制冷领域,如化工、食品等,满足不同行业的制冷需求。
3.新能源利用:吸附式制冷可以结合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实现绿色制冷。
前景展望吸附式制冷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制冷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保的追求,吸附式制冷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结论吸附式制冷是一种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过程实现制冷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包括吸附过程、解吸过程和再生过程三个阶段。
吸附式制冷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和稳定性好的优点,在家用制冷、工业制冷和新能源利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吸附式制冷讲解
间歇式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
该单元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 1.循环早上开始。关闭阀门,处于环境 温度 (丁 一30℃)的
吸附床被太 阳能加热 ,此 时只有少量工质 脱附出来 , 吸附率近似 常数 , 而吸 附床 内压力 不断 升高 ,直至 制冷工质在 冷凝温度下的饱和压力 ,此时温度 为 L . 2.打开 阀门 ,在 恒压条件 下嗣冷工质气 体 不断脱附出 来 ,并在冷凝器 中冷凝 ,冷凝 下来的液体进入蒸发器 , 与此 同时 .吸 附床 温度继续升高 至最大值 7 。 3.关 闭阀门 ,此 时 已是傍 晚 ,吸附床 被 冷却 ,内部 压力下降直至相当于蒸发 温度 下 工 质的饱和 压力 ,该 过 程中吸附率也近似不 变 ,最 终温度 。 4.打开阀门 ,蒸发器 中液体 因压强骤减 而沸腾起来 ,从 而开始蒸发嗣冷的过程 ,同 时蒸发出来的气体进入吸附 床被吸附 。该过 程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早晨 。吸附过 程要 放出 大量的热量 ,它们由冷 却水 或外界空气带走。
节流阀
基本型连续循环的吸附式制冷系统
• 连续型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有两只吸附 床,两床交替处于吸附状态和解吸状态。
•
运行时,其中一个处于解吸状态,吸
收热量,另一个处于吸附状态,释放热量。
冷却水
PT
节流阀
PT
蒸发器
吸
冷凝器
贮液器
T
风机盘管
T
附
水泵
式
制
W 加热器
冷
Tp
pT
T
T
T
的
T
T
T
T
T
T
T
T
T
工
另外系统是真空系统,对真空密封性要求很高,而蒸发 压力低也使得吸附过程较慢。
吸附制冷技术
吸附制冷技术吸附制冷技术是一种现代的冷却技术,它利用吸附材料与工质产生的物理、化学吸附作用来实现冷却过程。
与传统的制冷技术相比,吸附制冷技术具有能耗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制冷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吸附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循环、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加深人们对此技术的了解与认识。
一、吸附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吸附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控制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将吸附剂吸附工质,然后利用外部热源升高温度,使吸附剂释放工质,从而在吸收与释放工质的过程中完成冷却。
为了实现这种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和工质。
吸附剂通常为一种多孔材料,具有高的表面积和静电荷,可以与工质分子产生物理或化学吸附作用。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分子筛等。
工质是吸附制冷的核心,它是通过吸附剂与外界交互完成制冷循环的物质。
根据工质类型的不同,吸附制冷可分为化学吸附制冷和物理吸附制冷两种。
化学吸附制冷是指通过水吸收、水解或氢气和氧气形成水和氢物质,从而实现冷却。
它的主要工作循环包括:1. 吸附工质:在低温情况下,吸附剂吸附工质。
2. 加热解除吸附:在较高的温度下,加热吸附剂迫使工质脱离吸附剂。
3. 冷却回收工质:工质被冷凝器冷却并回收了。
4. 再生吸附剂:吸附剂需要再次回到其初始状态。
物理吸附制冷是指通过物理吸附机制使工质与吸附剂相结合,实现冷却。
物理吸附制冷的工作循环与化学吸附制冷相似,只是制冷方式和工质类型的不同。
物理吸附制冷的工质有乙烷、丙烷、甲烷和氢气等。
二、吸附制冷技术的特点与优点1. 噪音低:吸附制冷系统没有压缩机,因此产生的噪音要比传统制冷技术的噪音低。
2. 可以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吸附制冷系统,可以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实现环保目标。
3. 操作简单:吸附制冷技术不需要机械调节和维护。
当控制良好时,它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4. 维护费用低:吸附制冷系统的零部件很少,因此维护和保养成本很低。
吸附式制冷物理化学工质对分类及特点
1、吸附式制冷的吸附剂--制冷剂工质对有哪些?1。
1理想工质对:吸附制冷工质对应该满足以下的几点要求:(1)吸附容量大;(2)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大,工质对的吸附热小;(3)吸附剂的吸附对温度的变化敏感;(4)吸附等温线比较平坦;(5)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扩散性;(6)整个系统能够处于正压的操作;(7)工质对要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8)制冷剂要求无毒性、无腐蚀性、无污染;(9)来源容易,价廉易得、1。
2现有工质对吸附剂一般为固体介质,物理吸附常使用分子筛-水、活性炭-甲醇、活性炭-氨等制冷工质对,(分子间范德华力)化学吸附常使用氯化钙-氨、氯化镍—氨、金属氢化物等制冷工质对.(化学键作用)①以活性炭为吸附剂活性炭一甲醇、活性炭一氨、活性炭-—乙醇、活性炭——水、活性炭——R11、活性炭—R12、活性炭一R22、活性炭--R113、活性炭——R114、活性炭一R318等;②以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沸石分子筛一水、沸石分子筛一氨、沸石分子筛一甲醇、沸石分子筛—-R11、沸石分子筛—R12、沸石分子筛-R22、沸石分子筛-R114等;③以硅胶为吸附剂硅胶—水、硅胶—-甲醇、硅胶一二氧化硫、硅胶一丙酮、硅胶—乙醇、硅胶-二乙基胺;④以无机盐为吸附剂氯化钙一氨、氯化锶一氨、硫氰酸钠——氨、氯化银一氨、氯化锰一氨等。
(化学吸附)2、物理式吸附的特点是什么,在暖通空调行业的应用有哪些?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吸附力弱,吸附热小(8~20kJ/mol),接近于气体的液化热,且是可逆的,无选择性,分子量越大越容易发生,吸附稳定性不高,吸附与解吸速率都很快,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吸附,不需要活化能。
制冷工质对:分子筛-水、活性炭-甲醇、活性炭—氨等2。
1以活性炭为吸附剂的工质对优点:活性炭具有非极性的表面,为疏水性和亲有机物的吸附剂,具有高度多孔结构,大比表面积。
它的吸附容量大,解吸容易,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长期操作后仍能基本保持原有的吸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
吸附式制冷的制冷原理
吸附式制冷的制冷原理吸附式制冷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对气体份子进行吸附和脱附的原理来实现制冷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低温制冷和低温储能领域。
一、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吸附式制冷系统由吸附器、脱附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等组成。
其中,吸附器和脱附器是吸附剂的主要工作区域,蒸发器和冷凝器则是制冷循环的关键部份。
在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剂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份。
吸附剂通常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高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份子筛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
制冷过程中,吸附剂首先处于吸附状态。
当制冷剂通过吸附器时,吸附剂的孔隙结构会吸附制冷剂中的气体份子。
此时,吸附剂会释放出吸附剂内部的热量,使制冷剂的温度降低。
然后,吸附剂将制冷剂输送到脱附器中。
在脱附器中,吸附剂经过加热,释放出吸附剂中吸附的制冷剂份子。
这个过程称为脱附。
脱附过程中,吸附剂会吸收外部的热量,使制冷剂的温度升高。
然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吸附器,循环进行吸附和脱附过程,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二、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循环:吸附循环和脱附循环。
1. 吸附循环在吸附循环中,制冷剂从蒸发器中进入吸附器。
在吸附器中,制冷剂被吸附剂吸附,同时释放出热量。
此时,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变成低温制冷剂。
然后,低温制冷剂进入脱附器。
2. 脱附循环在脱附循环中,吸附剂通过加热,释放出吸附的制冷剂份子。
这个过程称为脱附。
脱附过程中,吸附剂吸收外部的热量,使制冷剂的温度升高。
然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吸附器,循环进行吸附和脱附过程。
通过不断循环吸附和脱附过程,吸附式制冷系统可以实现制冷效果。
而且,吸附剂的选择和控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实现不同温度范围的制冷要求。
三、吸附式制冷的优点和应用吸附式制冷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低温制冷能力强:吸附剂具有高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实现较低的制冷温度。
2. 能源效率高:吸附式制冷系统可以利用废热或者低温热源进行制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转轮制冷机性能分析
第2 3卷 第 3期
20 0 6年 9月
建 筑 科 学 与 工程 学报
J unl f c i cuea dCvl gn eig o ra o ht tr n iiEn ier Ar e n
V o .2 N O 3 1 3 .
系统 地分 析 了这些 参数 的改 变对 系统性 能 、 平衡 脱 附率 以及 吸 附量的 影响 。结 果表 明 , 转轮 吸 附 在 床 的 内部 参 数 中 , 转轮 吸 附床 的转速 、 附剂 的填 充 密度 对 系统 的 性 能 有 着较 大 的影 响 ; 其 外部 吸 在 参数中, 冷却 气体 入 口流速 、 蒸发 温度 等 因素 对 系统影 响 比较 大。
Z ENG — ig,LI in xa H Ai n p a — i,GU u n J Ja
( c o l fEn io me t l ce c n g n e i g S h o vr n n a in e a d En i e rn ,C a g a ie st ,Xi n 7 0 6 ,S a n i o S h n ’n Un v r iy ’ 1 0 1 h a x ,Ch n ) a ia
关 键 词 : 阳能 ; 附 制 冷 ; 轮 ; 性 炭 纤 维 ; 太 吸 转 活 乙醇 ; 固体 吸 附 中图分 类号 : TU8 1 6 3 . 文献标 志 码 : A
En r y S ld Ad o p in Ro a y Re rg r t r e g o i s r to t r f i e a o
o s t m p ror n ys e e f man e n t e ii i m d s pto r to nd d or n ma s f e t c a d he qu lbru e or i n a i a a s be t s e f c wa s a l e ys e ia l n ompl t l . Th e uls s w h ta nayz d s t m c ly a d c eey e r s t ho t a mon he e i e n lp r me e s o g t s nt r a a a t r f t o a y wh e ds r i d,t e r a y s e nd t n iy oft ds b n t fe v he r t r e la o pton be h ot r pe d a he de s t he a or e t s u f d ha e gr a e e f c on h s t m pe f r a c ; a ng he x e n pa a e e s, t e o i ga e t r fe t t e ys e ro m n e mo t e t r al rm tr h c ol ng s
固体吸附-光伏复合式太阳能制冷技术的探讨
关键 字 :固体 吸 附一 光伏 ;复合 式 ;太 阳能 ;制冷技 术
一
、
前 言
前 世 界 能源 紧 张 ,各种 能 源 价格 飞 涨 的形 势 下 ,各
党 的 十八 大报 告 明确 提 出 ,要 把 生态 文 明建 设
国都将 眼光 投 向 了可再 生 能 源 ,主 要是 因 为这 种 能 源 可再 生 ,取之 不 尽 、用 之不 竭 ,而且 对 环境 无 污 染 。在 可再 生 能源 中 ,太 阳能 是最 引人 瞩 目的, 在太
长 ,无 噪音 ,无 环境 污染 等一 系列优 点 。
四 、 固体 吸 附 一 光 伏 复 合 式 太 阳 能 制 冷 技 术 的 运 作原 理
( 一 ) 固体 吸 附一 光 伏 复 合式 太 阳能 制 冷 系统
的结构 。
三 、 关 于 固体 吸 附一 光 伏 复 合 式 太 阳 能
所 需 的 电能 ;另一 方 面 ,太 阳 能集 热器 加 热 的 热水
够通过操作界 面,在机组出现故障时,提示故障部
阳能 的利 用 上 ,太 阳能光 伏 电池 、太 阳能 热 水器 等
产 品 已经稍 有成 效 ,太 阳能 照 明产 品 、太 阳能建 筑 也 在 逐 渐 发 展 。 固体 吸 附一 光 伏 复合 式 太 阳能 制 冷 技 术 是利 用 固 体 吸附式 制 冷 技术 和太 阳能光 伏技 术 结 合 的产 物 ,由于该 技 术 的整 个 制 冷过 程都 由太 阳 所 提 供 的能 量 来 驱 动 ,不 仅 缓解 电力 的 紧 张供 应 , 而 且 不 采 用 氯 氟烃 类 制 冷 剂 ,无 C F C s问题 ,也 无 温 室 效应 ,是 一种 环境 友 好 型制 冷 方式 。 由表 1 可 见 该 技术 与 其他 类 型 的太 阳能制 冷 技术 相 比 ,具 有
吸附式制冷原理
B
Qg c Qc
d
Ta1
Tg2
-1/T
图2-155
连续回热循环系统图
冷 却 水
P T
节流阀 冷凝器 贮液器 风机盘管
T T
P
T
蒸发器
水泵
W
T T T T T T T p T T T
加热器
p T T T T T T T T T T
吸附器 A 泵
冷却水 冷却器 Cooler
吸附器 B
泵 至冷却塔
图2-156
Xdil
Pc
5
Qcond
2
Qg
3
Qh Pe
6
Qc Qad4Qea1Te 图2-155
Tc Ta Tg Ta Tg2 1 2 1 吸附式制冷循环热力图
-1/T(1/K)
(2)基本型循环热力计算与分析
如图2-155所示,基本循环涉及7种热量, 分述如下:
1)Qh——吸附床等容升压过程中吸收的显热
Tg 1
采用活性炭/甲醇作为制冷工质对时,最大的缺点是甲醇与 金属接触时,对其分解有催化作用。甲醇的分解,会导致 系统真空度降低。因此,这类系统在试制和运行初期性能 非常好,但运行一段时间后,性能会变差。
沸石---水
吸 附 式 制 冷 的 工 质 对
沸石—水工质对的解吸温度范围较宽(70~250℃),吸附 热 ( 3200~4200kJ/kg ) 、 蒸 发 潜 热 ( 2400~2600 kJ/kg)均较大; 沸石—水性质稳定,在高温下不起反应,且经多次吸附—解 吸后,吸附性能基本不变,沸石的吸附等温线在超过一定压 力后基本水平,随压力变化不大,这样,冷凝温度升高对制 冷量和系统COP的影响不大,能使吸附制冷系统在较大的温 度范围内冷凝散热而保持高性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 该系统蒸发温度大于0℃,不能用于制冰; 另外系统是真空系统,对真空密封性要求很高,而蒸发压力 低也使得吸附过程较慢。
固体制冷技术
固体制冷技术一·吸附式制冷1简介采用无氟式制冷剂,是一种具有环境友好性的制冷技术。
可由太阳能或工业废热等低品位能源直接驱动。
是节能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有效工具。
2起源对吸附式制冷的研究开始于faraday发现氯化银吸附氨产生制冷现象以后报道最早的吸附式系统是在20世纪30年代。
早期对吸附式制冷的研究是从吸附剂制冷剂性能着手的。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穿插在循环研究和系统研究之间。
在描述吸附剂性能时大多数应用了Dubinin的微孔填充理论和吸附势理论。
目前吸附剂主要有沸石分子~水.活性炭~甲醇。
金属氢化物~氢等种类。
3发展趋势基于热波循环,对流热波循环及复叠式循环的吸附式制冷系统上午比较完善的实际系统,大多属于理论分析和模拟阶段。
再将吸附式制冷技术推向市场化应用的过程中,在结构简化性能提高,成本降低等方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是吸附式制冷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已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二·固体激光制冷1起源早在1929 年,Pringsheim 就提出了通过反斯托克斯荧光来给固体材料降温的观点。
在降温过程中,材料吸收一定的波长较长的光子,并很迅速释放出波长较短的荧光光子。
这两个阶段的能量差来自材料的内能,这部分内能被从固体材料中移除,温度因此而降低。
同时期的研究人员并不支持他的观点,因为当时很难将激光和制冷联系起来。
然而在1995 年,随着固体激光制冷的理论在实验上第一次被证实,人们成功地使用这个方法将Yb3+掺杂的氟锆酸盐玻璃ZBLAN 降温0.3K,人们开始将目光转移至激光制冷的实验和原理之上,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通过建立特定模型研究固体激光制冷机理并探索固体制冷的条件,使用激光制冷常用的Yb3+离子的一些已知参数,可以计算制冷的功率和效率。
为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讨论制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荧光再吸收的影响,采用随机游走模型,以Tm3+离子为例,推导出吸收的平均数目和再吸收过程中量子效率的改变,最后得出荧光波长的化学位移和激光制冷对固体材料的要求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无噪声抗震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浅析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空调
➢ 能源短缺问题。近几年夏季经常发生停电现象,很大原因是夏 天酷暑,制冷需求剧增,空调大量使用,引起电力紧张。另一 方面,能源利用率却普遍见低,我国每年100~200℃的废热 排放量折合标准煤达上千万吨,还有大量的太阳和地热能未很 好利用,这方面的研究也备受重视。
成本问题
如其他一切新兴科学技术一样,吸附式制冷技术需要 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这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也就提 高了产品的市场价格,使新生的技术难以竞争。为此,政 府是可以有作为的,一通过政府的方向性的调控引导群众 购买新兴的吸附式制冷空调,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二通过 国家财政来支持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研究,国外这方面做得 不错,给企业补贴我国也应该对该技术在经济上有所支持。 在法律上,今年我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使各项工作 有法可依。
7.前景展望
技术问题 成本问题 普及问题 应用问题
技术问题
对吸附式制冷的研究是在Faraday发现氯化银吸附氨 产生的制冷现象以后,报道最早的吸附式系统是在20世 纪20年代;吸附式制冷技术真正得到发展是在20世纪70 年代,能源危机为吸附式制冷提供了契机,因为吸附式制 冷系统可利用低品位的热源驱动,节能,而且没有臭氧层 问题和温室效应。
6.吸附式制冷的缺点
从以上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粗略的知道吸附式制冷系统 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
一.固体吸附剂为多微孔介质,比表面积大,导热性能很低 ,因而吸附/解吸时间长。(可以开发新型吸附剂,从吸收 式制冷系统采用液体工质中是否可以有所启发?)
二.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较小,使得制冷机尺寸较大, 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功率远不如吸收式制冷系统,原因何在? (强化传热,提高吸附剂的传热性能和单位吸附剂的制冷功 率,减小制冷机的尺寸 )
吸附式制冷
一、吸附式制冷工作原理吸附式制冷是通过吸附剂在较低的温度下(一般为当地气温)吸附制冷剂,在较高的温度下脱附制冷剂,通过吸附脱附循环来实现。
通常是固体对气体的吸附,它的主要装置由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组成,见图1。
吸附式制冷的工质对大致可分为沸石分子筛系、硅胶系、活性炭系等。
沸石分子筛系由于它的脱附温度较高,通常在280℃~300℃,所以,一般用于高温余热回收。
例如:回收汽车高温排气余热,用于汽车空调。
硅胶系的脱附温度较低,一般从50℃左右开始脱附至120℃,可以完全脱水,但不耐高温(不超过120℃)。
因此,硅胶系很适合以低品位热源为动力的吸附式制冷。
例如:回收发动机系统70℃"-'80℃冷却废热,制取空调用水。
活性炭系能够吸附水、甲醇、乙醇等许多制冷剂蒸汽,活性炭——水在0℃以下很难使用,且会结冰;活性炭——甲醇有剧毒,能导致失明。
因次,从安全和实用角度考虑,活性炭——乙醇比较适宜在低品位热能种的应用。
三、传统汽车空调的缺点(1)汽车空调系统降低了发动机动力性能,增加整车负载。
汽车空调系统绝大部分采用压缩式制冷循环,如图l所示,并分为直连式和独立式两大类。
采用直连式驱动时,压缩机动力来自汽车发动机,因此空调系统工作时必然降低发动机动力性能。
由于压缩机转速随车速变化,汽车制动时会停止制冷。
对于独立式汽车空调,增设专用发动机不仅减少汽车空间,而且增加整车负载,增大燃油消耗。
(2)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污染环境。
目前,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主要采用R134a。
1996年以前的汽车空调制冷剂多用R12,该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严重,我国已于2010年全面完成了CFc类工质的替代。
R134作为R12的替代产物,虽然不破坏臭氧层但其全球变暖潜值为1300。
到2017年,欧盟将禁止新生产的汽车空调使用G形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
因此,研究开发利用汽车余热和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汽车空调系统,是汽车空调技术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 吸附床1解析终了冷 却之前-准备吸附;吸附 床2吸附终了加热之前准备解析;先将它们连 通,由于压差作用,吸 附床1中部分气体快速转 移到吸附床2,以至两床 压力平衡,完成了回质 过程,增加了循环解析 量。
吸附器1
吸附器2
冷却水
蒸发器
冷凝器
15
谢谢大家 !
工质对 硅胶-水 活性炭氨气 活性炭甲醇 活性炭乙醇 T0 Tk (OK) (OK) 278 268 268 268 308 303 303 303 Ta (OK) 303 303 303 303 Tj x0 (OK) (kg/kg) 373 363 383 373 0.07 0.15 0.171 0.145 ε 0.87 0.86 0.84 0.85 真空 度要 求 高 高 高 适中 抗压 性要 求 低 高 适中 适中 有无 毒性 无 有 有 无
吸附器1
吸附器2
冷却水
运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连续
制冷循环。
蒸发器
冷凝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了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在两个吸附器切换过程中,可通过循环 冷却水将正在吸附的吸附器冷却时释放的显热和吸附热传递给正在解 析的吸附器,以实现回热,从而减少了系统的能量输入,提高了循环 的效率。
9
(2)热波循环
多床循环的吸附床与吸附床之间存 在传热温差使系统的回热利用率不高,
比较成熟的有活性炭-甲醇、活性炭-氨、氯化钙-氨、沸石-水、金
属氢化物-氢。R.E.Critoph和Voge曾经比较了沸石、活性炭分别 与R11、R12、R22、R114做工质对的情况,发现活性炭是一种
较为理想的吸附剂。
目前用于太阳能等低温热源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制冷工质对的 工作特性如下表所示。
固体吸附制冷工质对的工作特性
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 (用作制冷剂),吸附剂与吸附质组成了吸附式制冷的工质对。 工质对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制冷循环的效率以及装置的大小。 理想的工质对应能满足平衡吸附量、吸附与解吸温度、吸附与解 吸速率等一系列要求。要求吸附剂的吸附量大,吸附等温线平坦 ,吸附容量对温度变化敏感,吸附剂与吸附质相容。一般说来, 吸附剂的表面积越大,它的吸附能力就越强。对吸附质的要求是 单位体积蒸发潜热大,冰点较低,饱和蒸气压适当,无毒,不可 燃,无腐蚀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目前已开发出的工质对主要有如活性炭-甲醇/氨、沸石-水、 硅胶-水等物理吸附工质对以及氯化钙-氨、氯化锶-氨、氯化钙甲醇等化学吸附工质对等百余种。
如图所示,吸附床内强迫对流,以改善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 的循环方式。
气体循环泵
加热器
吸收器
冷却器 冷 凝 器
气体循环泵
蒸 发 器
13
(4)复叠式循环
复叠式循环是 利用两个工作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吸附循环提高吸附 热的利用率的一种双效循环 ,例如以沸石-水为工质对的高温循环来驱 动以活性炭-甲醇为工质对的低温循环。 比较理想的复叠式循环: 高温级采用分子筛-水为工质对,在100~200℃高温区工作; 低温级采用硅胶(分子筛)-水为工质对,在30~100℃低温区 工作。 其中 100℃为中间温度,通过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和中间温度 以及两级冷凝压力,可使系统COP值达到1.2。
比较成熟的工质对及其适用范围
冷冻 制冷 空调 (T=273~ 采暖 工业热泵
(T<253K) (T=273K)
(T≈333K) (T>373K)
288K)
沸石-氨 氯化钙-氨 活性炭-甲醇 活性炭-氨 活性炭-甲醇 活性炭-氨 沸石-水 沸石-水
沸石-水
硅胶-水
1.吸附式制冷工质对的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对吸附式制冷工质对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
吸附式制冷的原理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由吸附器、冷凝器、 蒸发器以及控制阀等辅助设备组成。
吸附器里填满了固体吸附剂,当它被加热
时,已被吸附的吸附质,从吸附剂表面脱附出 来,进入冷凝器,与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 由气体冷凝为液体,并进入蒸发器。停止对吸 附剂加热时,吸附剂开始冷却,吸附能力逐渐 升高,并开始吸附蒸发器里的制冷剂蒸气达到 制冷的目的。吸附了大量制冷剂蒸气的吸附剂 为下一次加热脱附创造了条件。脱附-吸附循 环如此周而复始,间歇地进行着制冷过程。 固体吸附式制冷 原理图
较低。为了连续制冷,可以采用两个或多个吸附器交替工作。除此
而外,在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的研究过程中,人们还提出了连续回 热型、热波型、对流热波型和双效复叠型等多种更高效的吸附制冷
循环。
(1)连续回热循环
系统中有两个吸附, 假定对吸附器1加热,对吸 附器2冷却,当吸附器1充 分解析,吸附器2吸附饱和 后,使吸附器1冷却,吸附 器2加热,吸附器1、2交替
且投资费用随床数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热波循环中吸附床被设计成一系列能
独立进行热交换的小吸附床组成。沿
冷却(加热)流体流程存在很大的温 度梯度,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吸附过 程放出的热量,更充分地回热。
11
(3)对流热波循环
对流热波循环是一种吸附床内强迫对流以改善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 的循环方式,即利用制冷剂气体和吸附剂之间的强制对流,利用循环 泵将高压制冷剂直接加热、冷却吸附剂而获得较高的热流密度。由于 吸附床内传热条件良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将吸附床加热或冷却到 预定温度。
T0为蒸发温度;Tk为冷凝温度; Ta为吸附温度; Tj为解吸温度;x0表示吸附率; ε 为理论性能系数,ε =λ /H (λ 为TO下的蒸发潜热,J/kg;H为平均等量吸附热 J/kg)
吸附式制冷循环的研究
基本型吸附式制冷循环设置有一个吸附器,吸附-脱附过程交
替进行,没有采用回热措施,不但损失了吸附床冷却放热及吸附放 热的显热量,而且因为间歇式制冷产生切换损失,因此循环效率比
固体吸附式制冷
固体吸附式制冷是通过微孔固体吸附剂在较低温度下吸附制 冷剂,在较高温度下解吸制冷剂的吸附-解吸循环来实现的。相 对于同样利用热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而言,在热源温度比较低或 冷凝温度比较高的条件下,采用合适的制冷工质对,吸附式制冷 具有更高的效率,因此,吸附式制冷在低品位热源的利用方面极 具优越性。
且投资费用随床数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热波循环中吸附床被设计成一系列能 独立进行热交换的小吸附床组成。沿
冷却(加热)流体流程存在很大的温
度梯度,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吸附过 程放出的热量,更充分地回热。
冷凝器
蒸发器
(2)热波循环
多床循环的吸附床与吸附床之间存
加热器 吸 附 器 1 冷却水 吸 附 器 2
在传热温差使系统的回热利用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