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目录卷一:修身一·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二·家教贵严——心到静极时,真境产生出三·进德修业——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四·修身课程——十二条课程,终日桸历五·立志有恒,尤能“金丹换骨”卷二:学问一·为学之道——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二·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三·修辞以立诚,忌巧言雕饰——求学三耻无穷受用,来自有始有终卷三:居家一,孝友,独孝友则立获吉庆二,仁和,和气蒸蒸而家必胜三,严,治家贵严,不严之流弊不可胜言四,五种遗规,我辈锺而行之,极易为力五,八字诀,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岗公为法,书,蔬,鱼,猪。
早,扫,考(祭祀祖先),宝(就是亲族里和乡里之人,经常互相来往,贺喜吊丧询问疾病,同济急难,人待人是无价之宝)六,三不信,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七,八本堂,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字即: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八本即:读书以训古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奉双亲以能讨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乱说为本,居家以不睡懒觉为本,作官以不贪钱为本,行军以不骚扰百姓为本。
)八,骨肉之情,骨肉之情愈挚,则责之愈切九,居家四败,家庭衰败的原因有四:没有礼仪之家衰败,兄弟相互欺诈之家衰败,妇女淫荡秽乱之家衰败,子骄傲自满,轻侮别人之家衰败。
一个人衰败的原因也有四方面:昏暗懒惰,偏信下人的人衰败,骄傲自满,轻侮别人的人衰败,反复无信的人衰败,贪婪而且苛刻的人衰败卷四:一·简朴。
家国之行,皆由克勤克俭所致二·敬勤,能勤能敬,家业未有不兴者三·敬恕,圣人教人,不外敬恕二字。
四·恒常,行之有恒,则日见其大。
五·忍,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六·悔,以园融变通为体,不怨不尤为用。
七·虚心,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
八·明强,修身齐家,须以明强为本。
曾国藩家训完整版
曾国藩家训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曾国藩家训1.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狗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5.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6.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期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着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就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剪除矣。
7.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曰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曾国藩家训大全集
曾国藩家训大全集
曾国藩家训大全集,主要有: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货宁取吝,事勿贪多;数钱室易,斤斗熟详;钱币应计细,务勿草率。
”
2、“若惊怖慌乱,不容反省;不知美劣而定虑良:事不可急,计不可过;格物大德,勿以势强;应信実行,仁义至上;勿做舛误,殆有害处!”
3、“约束力在自己,心中真诚:谦恭之心,勿求不切;避重就轻,勿用虚名;慎言细行,勿贪求宽;勿贪玩乐,勿求权位;训导师弟,勿耻细小。
”
4、“行义不犯法,说到履行;事事易受容,勿求苟合;勿怠事做,勿好自诩;待人厚道,与人和善;见贤思齐,见孝惧恭;勿觑利害,志长务实。
”。
曾国藩家训36字共38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曾国藩家训白话全解
曾国藩家训白话全解(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曾国藩家训的背景和意义二、曾国藩家训的主要内容1.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2.身心清气3.富贵气过重非佳象4.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5.争与让6.处毁誉要有量三、曾国藩家训的现代价值正文曾国藩家训白话全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曾国藩家庭教育理念的窗口。
曾国藩是清朝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家训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实践和智慧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曾国藩家训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首先,曾国藩强调做人要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这意味着一个人应该保持诚实守信,避免投机取巧;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同时要注意避免过于固执己见。
这一观念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培养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才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曾国藩强调身心之间须有一种清气。
这意味着一个人要保持内心的清净,不受外界物欲的干扰,从而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
这一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和心灵富足的平衡具有启示意义。
再次,曾国藩认为富贵气太重非佳象。
这意味着一个人不能过于追求物质财富和地位,而忽视了自身的品德修养。
这一观念在当今社会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提醒人们要重视自己的道德品质,不要沉溺于物质享受。
此外,曾国藩提倡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这一观念体现了他待人以诚、公平公正的处事原则,对于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和提高自身修养具有借鉴意义。
在争与让的问题上,曾国藩主张君子之间要相互谦让,避免争斗。
这一观念在现代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帮助我们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
最后,曾国藩强调处毁誉要有量,这意味着一个人要有宽阔的胸怀,能够包容别人的批评和赞美,不因外界的毁誉而动摇自己的信念。
这一观念对于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和应对社会压力具有启示意义。
总之,曾国藩家训白话全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曾国藩家庭教育理念的机会,他的家训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
曾国藩家训全文及译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及译文一、曾国藩及其背景简介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晚清名臣,清代散文家、理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他是清朝末期汉族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开展洋务运动。
他的家训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治家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二、曾国藩家训的主要内容1.敬事:尽职尽责,敬畏事业。
2.勤俭:勤劳节俭,不惰不奢。
3.刚毅:刚强不屈,毅力坚定。
4.宽容:宽以待人,包容大度。
5.诚实:言行一致,真诚守信。
6.慎独:自我约束,慎独自省。
三、家训的翻译和解释1.敬事:敬畏事业,尽职尽责。
译:对待事业应心存敬畏,认真负责,不敷衍塞责。
2.勤俭:勤劳节俭,不惰不奢。
译:勤劳节俭是立身之本,懒惰奢侈则会导致失败。
3.刚毅:刚强不屈,毅力坚定。
译: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屈不挠地追求目标。
4.宽容:宽以待人,包容大度。
译:对待他人应宽容大度,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宽恕和包容。
5.诚实:言行一致,真诚守信。
译:言行一致是诚信的表现,要真诚守信,不虚伪欺诈。
6.慎独:自我约束,慎独自省。
译:在独处时也要自我约束,谨慎自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四、结合现代社会价值的分析曾国藩家训的核心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些家训强调了个人品德和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对于其事业成功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这些家训强调了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和毅力坚定的品质,这些品质有助于个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成功。
此外,这些家训还强调了宽容、诚实和真诚守信的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五、家庭教育的方法与建议以及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1.树立榜样: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现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孩子。
2.培养好习惯: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和毅力坚定的习惯。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曾国藩家训全文导读: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
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
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
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 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C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
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通常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行为准则,也叫家训。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欢迎大家分享。
志: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
凡蒋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恒:有恒断无不成之事。
一为坚持,二为专注,三为渐进。
于修业则贞之以恒。
专:力气用到点子上。
西洋技艺所以卓越古今者,尤其每治一事,处心积虑,不达目的决不止。
心越用则越灵,技越推则越巧。
熟:笨功夫也有大收获。
熟源于勤,熟导致精。
裕: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
治心当以“广大” 二字为药。
局量太小,不足以任天下之大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宽广,气量宏大。
一笑即可了之。
静:不动更能掌握主动权。
静坐克己,静坐反思。
静能生动,更能制动。
非静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宁静已以致远。
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
淡:品位好人生的真谛。
自视常若平淡无奇,则成大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
暇: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事物运动的节奏讲究一张一弛。
暇谋:核心人物越是身处危险,越要脱去恐惧的悲观心态,气定神闲,要以四两压千斤,安定人心。
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心态上进行放松,是松字决的最高境界。
大事抓紧,小事放松。
理财:来的松,销的旺。
明:眼越明,心越亮。
凡办大事,以见识为主,才能为辅。
人贵自知,自知则明。
深明大义,晓明大体。
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事前易暗,事后易明。
人才以陶冶而成,以勉强磨砺而生。
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看几次,亲加观察,方得其大概。
曾国藩家训八则:做到三条,可小有积蓄;做到七条,必家财万贯
《礼记·大学》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对古代读书人的要求,也是对有志之士的期盼。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能做到这四点的人,通常都荣耀一生,被世人牢记。
治国平天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些遥远。
可修身齐家却是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一生伟业。
就连清末名臣曾国藩位居高位后,也从不敢懈怠,时常在书信中向子侄强调家规。
因此曾国藩的后人,都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因此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任何一个家庭都应该有坚持并流传下来的人生哲理,帮助后人们自省与努力。
这是一个家族走向成功的奠基石,也是所有大家族默认的立家根本。
曾国藩家训十则:做到三条,可小有积蓄;做到七条,必家财万贯。
第一条:贪爱奢华,未有不败荣华富贵是每个人的梦想,可曾国藩却说:不能贪爱奢华,否则家族必会落败。
明朝首富沈万三家缠万贯。
家里雇的先生写完一篇稿子,沈万三立刻赏他二十两白银。
家中众人喜好喝酒,沈万三立刻买来几十倾田地,用来种酿酒的粮食。
这样的高调让沈万三成为朱元璋的眼中钉,几十年中连遭三次打击,最终家破人亡。
钱在兜里,自己知道就好,如果天下人都知道,就会引来灾难。
第二条:与人为善,何况兄乎独木难成林,单丝不成线。
任何一个人,如果背后有强大的家族支撑,在成功之路上也会少很多阻碍。
可亲戚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依靠血缘,平日的和善的相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条:情有等差,礼有隆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深浅之分。
因此不同的情谊,也要有不同的礼遇。
如果给关系一般的人送上厚礼,不但无法增加你们的友谊,反而还会让对方惶惶不安。
第四条:风霜磨炼,自足筋骨吃苦耐劳本是我们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可随着时代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享乐主意。
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应降低。
与其外出拼搏,不如守着一亩三分地舒服。
可不经历风霜的磨炼,怎么能见到雪后的骄阳?第五条:饭后千步,养生秘诀你如何定义成功?是家财万贯,还是子孙满堂?其实,这些的基础,都需要你有一个好的体魄。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曾国藩家训全文导读: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
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
内心是不是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
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
曾国藩家训:曾国藩不愿子孙为大官如何治家,历来是人们议论甚多的一个话题。
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
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
家训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导读: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
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
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
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慎独
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慎独
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慎独心安,主敬身强,求仁人悦,习劳神钦”。
慎独,即不自欺,不欺人,慎独则心安。
慎独是曾国藩修身治学的重要法则,他以此来修身,以自省来完善自身,以慎独来约束家人。
主敬,即外貌恭敬、内心敬畏,主敬则身强。
曾国藩认为敬畏是修身之本,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自知之明,才能时刻保持清醒。
求仁,即追求仁爱之心,求仁则人悦。
曾国藩认为仁爱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只有心存仁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习劳,即勤于劳动,习劳则神钦。
曾国
藩认为勤劳是立人之本,只有通过勤劳的双
手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曾国藩16字家训凝聚了曾国藩一生的
处世哲学,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对于我
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导读: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
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
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
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曾国藩家书(带译文)
《曾国藩家书》一修身篇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则【原文】男国藩跪禀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送父亲,嗣后共接家信五封。
五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内有四弟信,六弟文章五首。
谨悉祖父母大人康强,家中老幼平安,诸弟读书发奋,并喜父亲出京,一路顺畅,自京至省,仅三十余日,真极神速。
迩际①男身体如常,每夜早眠,起亦渐早。
惟不耐久思,思多则头昏,故常冥心于无用,优游涵养,以谨守父亲保身之训。
九弟功课有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已看至《三国》,《斯文精粹》诗文,各已读半本,诗略进功,文章未进功。
男亦不求速效,观其领悟,已有心得,大约手不从心耳。
甲三于四月下旬能行走,不须扶持,尚未能言,无乳可食,每日一粥两饭。
家妇身体亦好,已有梦熊之喜,婢仆皆如故。
今年新进士龙翰臣得状元,系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伯之世兄,同乡六人,得四庶常,两知县,复试单已于闰三月十六日付回。
兹又付呈殿试朝考全单。
同乡京官如故,郑莘田给谏服阙来京,梅霖生病势沉重,深为可虑。
黎樾乔老前辈处,父亲未去辞行,男已道达此意。
广东之事,四月十八日得捷音,兹将抄报付回。
男等在京,自知谨慎,堂上各老人,不必挂怀。
家中事,兰姊去年生育,是男是女?楚善事如何成就?伏望示知。
男谨禀,即请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注释】①迩际:现在,目前。
【译文】儿子国藩跪着禀告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自从闰三月十四日,在京城城门拜送父亲回家,后来共接到家信五封。
五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里面有四弟的信,六弟的文章五首。
恭谨地得知祖父母大人身体康健强壮,家里老小都平安,诸位弟弟发奋读书,并且高兴的知道父亲离京后一路顺畅,从京城到省城,只用了三十多天,真是神速。
眼下儿子身体如常,每晚早睡,起得也早。
只是不能用脑过度,过度了便头昏。
所以经常静下心来让脑子不想任何事情,身心优闲以加强涵养工夫,以便谨敬的遵守父亲关于保身的训示。
九弟的功课很正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已看到《三国》,《斯文精粹》诗文各读了半本,诗歌稍有进步,文章没有进步。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一、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二、身不饥不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补天之技,人尝有之!三、不孝父母,莫为人;不爱国家,莫为国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故君子忧道不忧贫,志不在温饱也。
要令天下都无事,虽一夫之受劫,亦要救;令天下都安乐,虽一妇一女之不欢,亦要抚。
四、乱世功名易就,学问难成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世家之招牌,礼义之旗帜也。
谆谆教诲,不绝于耳;殷殷期盼,沁人心脾。
教之深,爱之切!天可鉴,日月明。
五、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六、须先能立,尔后才有用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搪塞,此心绝无主宰,莫非空言,如何学得有用?七、为人处事,须能忍辱负重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在人困时伸援手,方显慷慨之本心。
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勿以小嫌疏至戚,弃金石之坚而资豺狼之恶。
八、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能耐轻浮之习气耳。
君子则不然。
左丘明有云:“人之所易,我必及之;人所难及,我亦服之。
”九、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吾今在外,与官场中人交际,偏重人者,处处遭逢得意;偏自用者,处处有掣肘之事。
十、好胜人者,必无胜人之处,能胜人,自不居胜好胜人者,必无胜人之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
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一、曾国藩简介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二、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通常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行为准则,也叫家训。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欢迎大家分享。
志: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
凡蒋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恒:有恒断无不成之事。
一为坚持,二为专注,三为渐进。
于修业则贞之以恒。
专:力气用到点子上。
西洋技艺所以卓越古今者,尤其每治一事,处心积虑,不达目的决不止。
心越用则越灵,技越推则越巧。
熟:笨功夫也有大收获。
熟源于勤,熟导致精。
裕: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
治心当以“广大” 二字为药。
局量太小,不足以任天下之大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宽广,气量宏大。
一笑即可了之。
静:不动更能掌握主动权。
静坐克己,静坐反思。
静能生动,更能制动。
非静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宁静已以致远。
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
淡:品位好人生的真谛。
自视常若平淡无奇,则成大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
暇: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事物运动的节奏讲究一张一弛。
暇谋:核心人物越是身处危险,越要脱去恐惧的悲观心态,气定神闲,要以四两压千斤,安定人心。
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心态上进行放松,是松字决的最高境界。
大事抓紧,小事放松。
理财:来的松,销的旺。
明:眼越明,心越亮。
凡办大事,以见识为主,才能为辅。
人贵自知,自知则明。
深明大义,晓明大体。
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事前易暗,事后易明。
人才以陶冶而成,以勉强磨砺而生。
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看几次,亲加观察,方得其大概。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一、养心之道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
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
二曰主静则身强:而内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
三曰求人则人悦:欲立立人,欲达达人。
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有百物有余,不假外求。
达者,四季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
人孰不欲己立已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
四曰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而恶劳。
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欲而惮于劳。
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勤则有才而见用,逸者无能而见弃;勤则济世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祗。
守静神明则如日之升,身体则如日之镇,此二语可守者也。
我辈求静,欲异乎禅氏入定,冥然而罔觉之旨,其必验之此心。
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虽少偏倚,而守其不失,则及其中之天地位,此绵绵这,由动而静之也。
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缪,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此穆穆者,由静以之动也。
由动以静之,有神主之;由动之静,有鬼司之。
始终往来,一敬贯之。
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意。
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免之!修身十二课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物。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家训介绍《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在介绍曾氏家训内容的同时,重点引导今人借鉴吸取有益成分。
120余年来,人们从本阶级的政治需求出发,对曾国藩的评价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论旨不一,结论各异。
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本书适合史学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原文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诸弟总须力图专业。
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
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
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
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
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节录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注释①谚:长期流传下来文词固定的常言。
②嗜:喜爱,爱好。
③穷:推究到极点。
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⑥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诗歌体裁。
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曾国藩家训原文
曾国藩家训原文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诸弟总须力图专业。
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
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
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
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
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曾国藩家训全文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曾国藩家训全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曾国藩家训全文的全部内容。
曾国藩家训全文
导读: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
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
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
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
验效。
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
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
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
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
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
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曾国藩家训:曾国藩不愿子孙为大官如何治家,历来是人们议论甚多的一个话题。
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
家训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
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
古人家风的形成,更多靠的是长辈与子孙的身体力行,而不是背诵“家训"。
曾国藩(曾国藩家训)如何教育“官二代”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视。
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教育九岁的儿子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样的期许较之一般的俭朴教育显得境界更高。
而后,曾大人直接教育儿子如何做:“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读书与做人,实质是相容并包的。
通观曾国藩的一生,其言传身教对于曾氏家族的儿孙成才,以及家族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实基础,值得今人借鉴。
《曾国藩家书》在线阅读诸葛亮曾经写过两封《诫子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戒子植》、曹丕《诫子》、嵇康《家诫》、诸葛亮《诫子书》、羊祜《诫子书》等都是教育子孙的文书。
最典型者当数诸葛亮的《诫子书》。
诸葛亮曾经写过两封《诫子书》,其一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他的另
篇《诫子书》说:“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这句话是说:摆设酒宴,目的在于合乎礼节和沟通感情,以适应身体和心性的需要为度,尽到礼节便可退出,这就达到和谐的极点了。
当主人兴致未尽,客人略有倦意的时候,可以饮酒至醉,但不可到昏迷错乱的程度。
这是诸葛亮在具体事情上对子女的训诫。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他死时才8岁,而上述两封《诫子书》所言内容,不像是对儿童讲话,因而怀疑其系后人伪造。
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子这件事,就不会对上述两封《诫子书》有怀疑。